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文學莫扎特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文學莫扎特

發布時間: 2021-03-26 10:36:32

1. 莫扎特簡介20字以下

樂觀單純的音樂上帝。
或用他姐姐說過的:「除了音樂,他只是一個而且永遠只是個孩子。」

2. 莫扎特的資料

他的大概生平網路里有,我就不說了。我講一些他的小事。
他的姐姐說過:「除了音樂之外,他是一個,而且永遠是一個孩子。」他是那麼可愛,又是那樣的深邃,讓人著迷。
他和她的姐姐一樣有音樂天賦。從沒人教過他彈琴,可有一天,家人看到他邊彈邊唱(學小鳥唱歌),他們驚呆了,可萊奧波德(他父親)並不打算教他彈鋼琴,因為他只有3歲,手指太短了,可莫扎特就這樣大哭了起來,無奈的萊奧波德只能教他。不久後他又要求當第二小提琴手,被他父親拒絕了,因為他從沒學過,可第一小提琴手很是喜歡莫扎特,就勸說讓他試試,於是他看著譜彈了起來。大概4、5歲的時候,莫扎特開始寫譜了,萊奧波德以為他只是模仿著亂寫,可他很快發現那是一張真正的樂譜,而且難度很大。於是萊奧波德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帶著全家開始音樂旅行。可憐的莫扎特體弱多病,他染上了風濕,這病一直折磨著他,直至過世。他還染上了天花,雖然沒有奪取他的生命,可在他臉上留下了疤痕,當時人們對藝人的容貌要求很高。
長大後,他愛上了韋伯家的大女兒阿洛伊西婭,可遭到拒絕。之後他失蹤了2天,之後人們在河邊找到了哭的像小孩的莫扎特。後來他娶了阿洛伊西婭的妹妹康斯坦茨,(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她)。每天早上他出門的時候都要在他熟睡的妻子身邊放張紙條:早上好,親愛的小娘子,我祝你睡的香甜,祝你不受打擾,祝你起床不要太突然,祝你別著涼~~~~~~~(以下省略)
(抱歉我有事,不能再寫了,我推薦你看看《音樂上帝莫扎特》它能很好讓你認識真正的莫扎特。若不想看書,但還想了解他,可以發郵件給我,我有空的時候會回你的,跟你講的在詳細一點)
郵箱:[email protected]
真的很抱歉~~

3. 莫扎特生平

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的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Leopold Mozart)原籍德國,曾先後生有7個孩子,不過,其中5個都過早地夭折,頑強地活下來並長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兒子沃爾夫岡和他的姐姐安娜。

作曲趣事

列奧波爾得是一位頗受人們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樂天賦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與關注。有一次,他與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歲的兒子正聚精會神地趴在五線譜紙上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干什麼?兒子一本正經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舉止使兩位大人相覷見笑,面對著紙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們以為這不過是小孩的胡鬧。然

莫扎特的出生地
而,當細心的父親將兒子的作品認真地看了幾眼之後,忽然興奮地眼噙淚花對客人喊道:「親愛的,你快來看!這上面寫的是多麼正確而有意義的樂曲啊!」天才已經開始了他的創造生涯!在歐洲音樂史的源遠長河中,自幼便顯示出音樂才幹者並不罕見。可像莫扎特那樣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樣小的年齡便被公認為「神童」的音樂家,確是再難找尋。他3歲就能在鋼琴上彈奏許多他所聽到過的樂曲片斷,5歲就能准確無誤地辨明任何樂器上奏出的單音、雙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輕易地說出杯子、鈴鐺等器皿碰撞時所發出的音高......如此過硬的絕對音準觀念是絕大多數職業樂師一輩子都達不到的。

刻苦學習

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長,列奧波爾得竭盡心血,精心栽培。對兒子的學習與訓練是極為嚴格的,除了復雜的音樂理論與演奏技能外,還有拉丁文、法文、義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學和歷史等等。

從1762年起,在父親的帶領下,6歲的莫扎特和10歲的姐姐南內爾開始了漫遊整個歐洲大陸的旅行演出。他們到過慕尼黑、法蘭克福、波恩、維也納、巴黎、倫敦、米蘭、波隆那、佛羅倫薩、那不勒斯、羅馬、阿姆斯特丹等等許多地方,所到之處無不引起巨大的轟動!在奧地利國都維也納,他們被皇帝請進王宮進行表演。在鮮花、掌聲和歡呼的背後,是艱苦的勞動、苛刻的條件和可怕的考驗。為了金錢與榮譽,列奧波德要求小莫扎特無論旅途多麼勞累,要隨時都可以當眾演奏。為了宣揚兒子的天才,他讓孩子必須滿足聽眾突如奇來、異想天開的種種刁難性提議。如:當場試奏從未接觸過的技巧艱深的樂曲;按照聽眾臨時設想的幾個低音即興作曲,並根據指定的調性當即演奏用多條手帕將鍵盤全部蒙住而不影響彈琴;在一場音樂會上從頭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並且,這樣的演出幾乎每每長達四五個小時之久。

莫扎特,約在1770年到羅馬的聖提里教堂,欣賞亞里格的演奏。當時所演奏的樂曲,教堂當局是不準任何人取走樂譜的,所以外面還不曾流傳。散會後,莫扎特回到家中,竟能憑記憶一句不漏地寫下來,使人們大吃一驚。

1772年,16歲的莫扎特終於結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漫遊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薩爾斯堡。在大主教的宮廷樂隊里擔任首席樂師。

樂行歐洲

盡管莫扎特乃曠世奇才,盡管他享有極大的榮譽,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奴僕,並且是一個很糟糕的奴僕。因為他擁有榮譽。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輩海頓那樣,每天在前廳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隨時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責辱罵,甚至嚴厲的懲罰。然而,莫扎特畢竟不是海頓,他具有更強的自尊心和獨立不羈的果敢精神。為擺脫大主教的侮辱與控制,他於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個落腳之處,永遠離開薩爾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這位曾轟動過整個歐洲的金光閃閃的寵兒此刻竟到處碰壁!神童已經長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盡管他的才華隨年齡成正比地增長,可現實社會卻無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薩爾斯堡,而這樣一來,大主教當然更加刻薄地對待他。莫扎特的辛酸與窘境是任何一個有生活常識的人都不難想像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終於在忍無可忍當中與大主教公開決裂。他毅然辭職離去,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公開擺脫宮廷束縛的音樂家。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種舉動無疑極其大膽而英勇——因為,這意味著艱辛、飢餓甚至死亡。

列奧波爾得力勸他的兒子向大主教賠禮道歉,重歸於好,莫扎特堅決拒絕。他在給父親的回信中寫道:「我不能再忍受這些了。心靈使人高尚起來。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繼承來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備犧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對於我,對於你,都應該是最珍貴的!」

沖出牢籠的莫扎特定居在「音樂之都」的維也納,開始了一個自由藝術家的生涯。當時他年僅25歲,可離生命的終點卻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寫作之輕松與神速使他的同時代人和後輩都把他看作是無師自通、不學而成的天才,縱觀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時期受到父親的嚴格教誨外,的確從未得到過正式的教師指導。天才是不容否認的,但人們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離不開刻苦與勤奮。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與歌劇《唐璜》的樂隊指揮庫查爾茲一起散步時說:「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人是錯誤的。我確切地告訴你,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么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處處都體現出典型的藝術家天性。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詩意、富於感情的人。他認為窮人最講信義:「世界上只有窮人才是最好、最真實的朋友,有錢人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友誼」。他天真、單純,總是興高采烈;他易受感動,愛掉眼淚,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樣充滿了好奇,似乎永遠長不大。

莫扎特摯愛自己的親人,每當他談起父母、妻子時,臉上都不由閃現出幸福的光彩,語調也格外恬美。在神聖的婚禮儀式上,他和妻子雙雙落下激動的熱淚。大家深受感染,都跟著一起哭了。由於他沒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財,因而婚後的生活非常窮困。為了維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拚命工作--教課、演出、創作,應接不暇,永無休止。盡管如此,日子還是過得相當窘迫。

4. 莫扎特事跡

身世背景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一位宮廷樂師的家庭,原籍是德國,他的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是那座城中宮廷天主教樂團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母親安娜·瑪麗亞·莫札特也熱衷於音樂並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七。[5]
初露鋒芒
1760年,4歲
莫扎特21歲畫像
的莫扎特跟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學習鋼琴並開始作曲。[6]
1762年,6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試驗性的巡迴演出。[7]
1763年6月至1773年3月,莫扎特與父親先後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等國進行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這次演出讓莫扎特對當時最先進的義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器樂等體裁都有了認識,還結實了J.C.巴赫、G.B.馬蒂尼、G.B.薩馬蒂尼等作曲家並學習到他們的作曲技術,這時的作品已經顯示莫扎特創作體裁的廣泛性和他對歌劇創作的興趣。[7]
漸漸成熟
1773年底,莫扎特與父親返回薩爾茨堡。此時的莫扎特對自己卑微的奴僕樂師地位感到不滿,為了爭取人身與創作的自由,他經過激烈的斗爭,終於在1777年9月獲得大主教的同意,又隨母親進行了兩年的旅行演出。為了另謀職位,以便永遠離開薩爾茨堡,他先後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學、演出,進一步加深了對不平等制度的認識和體會。在曼海姆時,他得到一些市民音樂家的幫助與同情,並接觸到當時歐洲重要的曼海姆樂派,聽到第一流管弦樂隊的演奏。
莫扎特曾用過的鋼琴
1778年5月,莫扎特抵達巴黎,由於母親病逝,加上未能謀到職位,於是在1779年1月返回薩爾茨堡。這一時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創作了2首長笛協奏曲、1首雙簧管協奏曲、7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3首鋼琴奏鳴曲,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樂派的影響。
1780年,莫扎特完成歌劇《伊多梅紐》。這一時期莫扎特的作品嚴謹,在內容上反映了當時狂飆運動思潮的影響,在形式上出現了新的要素,如奏鳴曲式第一樂章的呈示部,出現了與第一主題相對比的第二(或更多的)主題在再現部中,常常改換主題出現的次序,有時對主題材料也進行了不同於呈示部的處理,在第一、二樂章間,有了強烈的力度對比,這些手法,增強了他的音樂作品的戲劇性,使「古典奏鳴曲式」進一步形成。[8]
維也納時期
1781年6月,莫扎特再也無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辭職,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公開擺脫宮廷束縛的音樂家,到維也納謀生,之後他雖然名義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實際上仍然無力抗爭封建社會對他的壓迫。生活的磨難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維也納的10年,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的10年。[2]
1782年7月,莫扎特創作的《後宮誘逃》在維也納布爾格劇院首演。[9]
1784年,他參加了共濟會,對它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有強烈共鳴,並在這種思想的啟示下創作新型作品。[10]
1785年,一度倒閉了的維也納民俗歌劇院開始恢復,莫扎特有了從事歌劇創作的機會,創作了一部喜劇型歌劇《劇院經理》。
1786年,創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
1787年,莫扎特完成歌劇《唐璜》。[11]
1790年1月,莫扎特的歌劇《女人心》上演。
1791年,莫扎特創作歌劇《蒂托的仁慈》但未獲成功[12] 。9月,完成最後一部歌劇《魔笛》[13] 。之後莫扎特開始創作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安魂曲》,於12月5日0時55分《安魂曲》還未完成莫扎特就離奇死亡,享年35歲,入葬於維也納[3] 。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2作品特色編輯
綜合評價
莫扎特善於把藝術中美好的東西和滲透生活的深刻性結合起來,再把強大的力量、直率的氣質和剛毅的意志以及現實意義的感覺結合[14] 。其作品具有古典樂派的嚴謹,對稱的特點以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他的藝術歌曲中,令人稱道的是詩與音樂完美的結合,貫穿了他的創作時期的始終,因此也體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徵和創作特點[15] 。他的音樂作品主題完整,有著鮮明的輪廓,細小的結構單位之間也有精緻的、動機的聯系[16] 。
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種體裁,其音樂博採德、奧、意、法諸國精華,風格典雅,感情真摯,朝氣明快。後期的作品,內容和形式完美統一。鋼琴協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於創新精神,思維活躍。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美妙動聽、晶瑩剔透、充滿幽默感。[17]
主要范圍
鋼琴奏鳴曲
歡愉暢快、旋律優美、合聲簡潔、情緒明朗樂觀,洋溢著青春活力,彷彿讓人進入了一個無憂的世界。[14]
如《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331)中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其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18]
鋼琴協奏曲
莫扎特在鋼琴協奏曲中更多強調的是明暗法而不是對位法。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富有創作精神並且思維活躍,也是其器樂協奏曲的精華,齊奏聲部和獨奏聲部的和諧平衡達到完美的境界。[19]
從莫扎特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第二十七號鋼琴協奏曲》(K.595)中可以感覺到有種「與世辭別」的性質,但是在這種與優美、深遠的鋼琴協奏曲的「告別」之中,它顯得豁達而超然。[20]
交響曲
在交響曲方面,莫扎特重視各樂章之間以及樂章中的主題之間的對比性[21] ,自然流暢的旋律和精緻復雜的技巧引人人勝[16] 。因受到不同風格的影響而帶有模仿不同風格的痕跡[22] 。
《g小調第四十號交響曲》是莫扎特寫過的最陰沉、最豪放、最狂暴的一部作品。這部交響曲的所有樂章都是抒情性的,它的基調就是抒情加上悲愴,同時又充斥著憤懣激昂,傾訴了作曲家的哀怨、生活的無奈。[23]
歌劇
樸素、生動、有力,內容與形式達到高度完美的統一。[2]
《費加羅的婚姻》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之一,莫扎特充分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巧妙地使用音樂形式,使音樂與戲劇的高度融合。[24]
不同階段

莫扎特(11張)
早期

在莫扎特的早期創作時期,其作品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的影響較為深刻,尤其在建築、文學、歷史背景上都有不同方面的影射。[15]
中期
在莫扎特的創作中期,他的作品更顯出一種輕松、愉快和簡單高貴的特點。從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種「自由」、「嚮往」和「憧憬」的情感。在維也納的旅行演出中,莫扎特接受了當時最先進的藝術熏陶,同時也學到了更為先進的歌劇、歌曲的寫作手法及和聲對位。這為他日後的歌劇領域中的地位和藝術歌曲伴奏中形成的獨特的和聲方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5]
後期
莫扎特創作最後十年——維也納時期,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時期,這個時期中影響莫扎特的最重要的人是海頓。期間,莫扎特的歌劇作品更為復雜,情節更加生動,音樂和舞台的結合更為一致;在藝術歌曲作品中,鋼琴伴奏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參與歌曲中藝術形象的「刻畫」。[15]

3個人生活編輯
感情生活
1782年,莫扎特在沒有徵得父親的同意的情況下,同一位曼海姆音樂家弗里多林·韋伯的女兒康斯坦澤·韋伯結婚[25] 。1784年,大兒子卡爾·托馬斯·莫扎特出生;1791年,二兒子弗朗茲·克薩韋爾·沃爾夫岡·莫扎特出生[26] 。
生活趣事
維也納莫扎特墓地
小作曲家
在莫扎特小時候,有一次,父親列奧波爾得德與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歲的兒子正聚精會神地趴在五線譜紙上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干什麼,莫扎特答道他正在作曲。孩子的舉止使兩位大人相覷見笑,面對著紙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們以為這不過是小孩的胡鬧。然而,當細心的父親將兒子的作品認真看過之後,發現這張樂譜不一般,他相信莫扎特將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作曲家,因此他開始指導莫扎特作曲並帶領他舉行演出。[27]
坐立不「安」
給莫扎特修理過頭發的理發師回憶:幫他弄頭發是件很困難的事,他從來坐不安穩,每時每刻都有靈感出現,然後他就會立刻沖向鋼琴,理發師只能手裡拿著頭繩跟在莫扎特後面。[28]
用鼻尖彈奏的鋼琴曲
莫扎特創作過一段特別難彈奏的鋼琴曲,按照樂譜,兩手分別彈兩端的琴鍵時,演奏者還需要敲擊中間的一個琴鍵。據說他和海頓打賭看誰能把這段曲子彈出來,海頓試彈後放棄了;輪到莫扎特演奏時,當那個音符該出現,莫扎特彎腰用鼻子壓下了琴鍵。[29]
死敵薩列里
其實薩列里並非莫扎特的死敵。為博得皇帝、資助者和公眾的青睞,薩列里和莫扎特之間當然存在競爭關系,薩列里可能會利用自己在宮廷中的地位壓制莫扎特,但這是情勢使然,並非出於為人們所知的敵意。莫扎特在逝世幾周前還曾邀請薩列里一同去欣賞歌劇。[29]

4個人作品編輯
莫扎特留給世人的作品達600多首,因沒有標明創作時間,因此次序混亂。主要作品是63首交響曲,16首嬉遊曲,13首小夜曲,15首進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23首弦樂四重奏,4首管樂弦樂重奏曲,9首鋼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鳴曲,23首鋼琴奏鳴曲,15部歌劇,4部清唱劇,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獨唱和管弦樂隊曲,32首歌曲。[17]

5. 莫扎特資料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樂派最典型作曲家,與海頓、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

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音樂。從1762年起,在父親的帶領下,6歲的莫扎特和10歲的姐姐安娜開始了漫遊整個歐洲大陸的旅行演出。他們到過慕尼黑、法蘭克福、波恩、維也納、巴黎、倫敦、米蘭、波隆那、佛羅倫薩、那不勒斯、羅馬、阿姆斯特丹等等許多地方,所到之處無不引起巨大的轟動!在奧地利國都維也納,他們被皇帝請進王宮進行表演。

1772年,16歲的莫扎特終於結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漫遊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薩爾斯堡,在大主教的宮廷樂隊里擔任首席樂師。由於不滿主教對他的嚴厲管束,這段不穩定的僱傭關系終於在1781年結束,他毅然決定獨立自主,前往維也納定居,走上艱難的自由音樂家道路。

莫扎特寫作之輕松與神速使他的同時代人和後輩都把他看作是無師自通、不學而成的天才,縱觀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時期受到父親的嚴格教誨外,的確從未得到過正式的教師指導。天才是不容否認的,但人們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離不開刻苦與勤奮。莫扎特曾說:「人們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實際上,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么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1791年莫扎特貧病交加在維也納逝世,享年僅35歲。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6. 莫扎特的詳細資料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德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古典時期的作曲家及鋼琴家。

莫扎特是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創作了600多部作品,幾乎涵蓋所有形式體裁,他在短暫的生命里將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臻於成熟並發揚光大,其作品也被廣泛視為古典音樂的典型,對後世有極大影響。莫扎特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薩爾茨堡,自小即展現了他過人的音樂天賦。在多年的游歷及巡演中不斷成長,17歲時便已作為薩爾茨堡的宮廷音樂家,但他仍繼續尋覓更好的職務。

1781年,莫扎特決定擺脫父親和大主教的掌控,他辭職並前往維也納深造,得到了名聲與財富,但因理財不善而導致晚年拮據。在維也納的十年裡,莫扎特創作了許多他最為知名的交響曲、協奏曲、歌劇和聲樂作品。

莫扎特於1756年出生於薩爾茨堡糧食胡同9號,在當時這是薩爾茨堡總教區的首府,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父親是作曲家李奧波德·莫扎特(1719年—1787年),母親為安娜·瑪麗亞·波特爾(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

身為家中第七個小孩,在他姐姐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昵稱南妮兒(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後至他出生之間的這段時間,分別有3位及2位不幸夭於年幼。出生受洗時,他被命名為「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

「Theophilus」來自希臘文,意為「天主之愛」,這個名字相當於德語的「Gottlieb」、義大利文「Amedeo」以及拉丁文「Amadeus」,但生前卻從未有人以此名號稱呼他。現在,我們所認識莫扎特的名字「Wolfgang Amadeus Mozart」為莫扎特在正式場合用的名字。

李奧波德原籍奧格斯堡(位於今德國),是位小有名氣的作曲家與經驗豐富的教師。1743年,他被時任薩爾茨堡親王大主教的李奧波德·安東·馮·菲爾米安任命為其樂隊的小提琴手;四年後,他與安娜·瑪麗亞結婚。在莫扎特出生的當年,李奧波德出版了《論小提琴演奏准則》並受到歡迎。1763年,他成為該樂隊的副樂長。

在莫扎特7歲的姐姐南妮兒開始向父親學習鍵盤演奏時,3歲的莫扎特便已展現出他非凡的音樂才能,他不僅具備絕對音準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5歲時更請求父親教大鍵琴給他學,隨後亦獵及小提琴、管風琴和樂曲創作,至此他的能力一飛沖天,在學會閱讀、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巧弄拍律後,時值1762年,6歲的莫扎特已譜出四首小步舞曲(KV.1、2、4、5)和一曲快板(KV.3)。

在莫扎特幼年,他的父親是他唯一的教師,除了音樂還教導他其他語言及學科。李奧波德對孩子的教育相當投入,而莫扎特的進步每每超越其父親所授。莫扎特年幼的最初作品和小提琴演奏技巧,展現了他自己的早熟與獨創精神,這不但震驚李奧波德,也使得他逐漸放棄作曲,轉而積極栽培莫扎特。

(6)文學莫扎特擴展閱讀:

一、不同階段

1、早期

在莫扎特的早期創作時期,其作品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的影響較為深刻,尤其在建築、文學、歷史背景上都有不同方面的影射。

2、中期

在莫扎特的創作中期,他的作品更顯出一種輕松、愉快和簡單高貴的特點。從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種「自由」、「嚮往」和「憧憬」的情感。在維也納的旅行演出中,莫扎特接受了當時最先進的藝術熏陶,同時也學到了更為先進的歌劇、歌曲的寫作手法及和聲對位。這為他日後的歌劇領域中的地位和藝術歌曲伴奏中形成的獨特的和聲方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後期

莫扎特創作最後十年——維也納時期,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時期,這個時期中影響莫扎特的最重要的人是海頓。期間,莫扎特的歌劇作品更為復雜,情節更加生動,音樂和舞台的結合更為一致;在藝術歌曲作品中,鋼琴伴奏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參與歌曲中藝術形象的「刻畫」。

二、個人作品

莫扎特留給世人的作品達600多首,因沒有標明創作時間,因此次序混亂。主要作品是63首交響曲,16首嬉遊曲,13首小夜曲,15首進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23首弦樂四重奏,4首管樂弦樂重奏曲,

9首鋼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鳴曲,23首鋼琴奏鳴曲,15部歌劇,4部清唱劇,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獨唱和管弦樂隊曲,32首歌曲。

7. 莫扎特生平事跡

莫扎特指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60年,開始學習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勞碌。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爾夫岡與姐姐南內爾的歐洲巡演拉開序幕。

1773年,在義大利受挫的莫扎特重返故里,從糧食大街四層狹小局促的公寓遷至薩爾茨河對岸新城的馬卡特廣場八號。在薩爾茨堡,莫扎特被任命為大主教宮廷首席樂師,但是這個人生階段於他而言,卻充滿了憂郁壓抑。

1781年,莫扎特到維也納開始10年的創作生涯,1791年12月5日0時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歲,死因不明 。

(7)文學莫扎特擴展閱讀:

莫扎特善於把藝術中美好的東西和滲透生活的深刻性結合起來,再把強大的力量、直率的氣質和剛毅的意志以及現實意義的感覺結合。

其作品具有古典樂派的嚴謹,對稱的特點以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他的藝術歌曲中,令人稱道的是詩與音樂完美的結合,貫穿了他的創作時期的始終,因此也體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徵和創作特點。

他的音樂作品主題完整,有著鮮明的輪廓,細小的結構單位之間也有精緻的、動機的聯系。

8. 莫扎特是誰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德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在鋼琴和小提琴相關的創作,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他同時也是歌劇方面的專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於時代的變遷。

9. 莫扎特一生創作了多少部曲子

莫扎特留給世人的作品達600多首,因沒有標明創作時間,因此次序混亂。主要作品是63首交響曲,16首嬉遊曲,13首小夜曲,15首進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23首弦樂四重奏。

4首管樂弦樂重奏曲,9首鋼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鳴曲,23首鋼琴奏鳴曲,15部歌劇,4部清唱劇,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獨唱和管弦樂隊曲,32首歌曲。

相關介紹:

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他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後來成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

(9)文學莫扎特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778年5月,莫扎特抵達巴黎,由於母親病逝,加上未能謀到職位,於是在1779年1月返回薩爾茨堡。這一時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創作了2首長笛協奏曲、1首雙簧管協奏曲、7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3首鋼琴奏鳴曲,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樂派的影響。

在莫扎特的早期創作時期,其作品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的影響較為深刻,尤其在建築、文學、歷史背景上都有不同方面的影射。

在莫扎特的創作中期,他的作品更顯出一種輕松、愉快和簡單高貴的特點。從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種「自由」、「嚮往」和「憧憬」的情感。後期莫扎特的歌劇作品更為復雜,情節更加生動,音樂和舞台的結合更為一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