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安文學的代表作有那些
古詩十九首是漢代的作品,體現不了建安風骨。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和蔡琰等人的作品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他們的作品很多呀,按我給的人名搜索一下就有了
❷ 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
2樓孔融
孔融(153 - 208),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文舉,魯(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七子」中,他年輩最高,政治態度與其他6人不同。獻帝時任北海(山東壽光)相,世稱孔北海,又任少夫、大中大夫等職。為人不拘小節,恃才負氣,剛正不阿。因非議曹操,被殺。其散文辭藻華麗,多用駢句,但能以氣運詞,有新變化。曹丕《典論·論文》稱他:「體氣高妙,有過人著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代表作《論盛孝章書》和《薦禰衡表》,都顯示這種特色。詩僅存7首,其中《雜詩·岩岩鍾山首》寫遠大懷抱,情辭慷慨;《遠送新行客》寫喪子的悲痛,情致哀婉,都富有抒情色彩。
陳琳
陳琳(?~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淮安縣東南)人。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袁紹使之典文章,軍中文書,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為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戰,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同管記室。後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與劉楨、應□、徐□等同染疫疾而亡。陳琳著作,據《隋書·經籍志》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王粲
王粲(177~217),漢魏間詩人。「建安七子」之一。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省金鄉縣)人。曾祖王龔、祖王暢,都曾位列三公。父王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王粲少時即有才名,曾受到著名學者蔡邕的賞識。年十七,司徒辟舉,詔授黃門侍郎;當時董卓新誅,其黨李□、郭汜等在長安作亂,乃不應徵召而往依荊州牧劉表。王粲在荊州住了16年,劉表以其貌不揚,又體弱通脫,不甚重用。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荊州,粲勸劉表之子劉琮舉州歸降。操召授粲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又遷軍師祭
酒。建安十八年(213),魏國既建,拜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冬,隨軍征吳,次年春,在返回鄴城途中病卒。王粲詩今存23首,王粲賦今存20多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王粲集》11卷,《去伐論集》3卷,《漢末英雄記》10卷,皆佚。明代張溥輯有《王侍中集》1卷,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徐幹
徐幹(170~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偉長。北海郡(今山東昌樂附近)人。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後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幹亦染疾而亡。徐幹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 5卷,已佚。明代楊德周輯、清代陳朝輔增《徐偉長集》 6卷,收入《匯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論》2卷,《四部叢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6樓阮瑀
阮瑀(?~212),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少時曾受學於蔡邕。建安初,避役隱居,曹操素聞□名,召為司空軍師祭酒,管記室。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後徙為丞相倉曹掾屬。《隋書·經籍志》著錄阮瑀有集5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阮元瑜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瑒
應瑒(?—217)漢末文學家。字德璉。汝南(今屬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東漢文學家應劭之侄。與弟應(休璉)、璩子貞皆以文章見稱。
曹操召為丞相掾屬,轉為平陰侯遮子;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建安二十二年(217)卒於疫中。曹丕稱其才,《與吳質書》贊曰:「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但傳世之作不多。今存賦10餘篇,存詩9首,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音調悲切。
劉楨
劉楨(?~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幹。東平(今屬山東)人。父劉梁,以文學見貴。建安中,劉楨被曹操召為丞相掾屬。與曹丕兄弟頗相親愛。後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後又免罪署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17),染疾疫而亡。劉楨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 4卷、《毛詩義問》10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幹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❸ 建安文學代表作
曹操是建安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風氣。曹操詩、文俱佳,散文形式自由,作風清峻通脫。
曹操不愧為建安文學的核心人物,其詩文都有開一代風氣之功勞。其以樂府古題寫時事,不僅開創了樂府詩歌創作的新風,而且為後世詩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啟示。他於五言騰踴的時代,又使四言詩重放光彩,對嵇康、陶淵明、韓愈等人的四言詩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曹丕的《燕歌行》用代言體,全詩均用七言,句句押韻,一韻到底,在中國七言詩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曹丕也擅長散文及辭賦。其《典論》一書中的《論文》長於議論。其名作有《與吳質書》、《又與吳質書》。
曹植是第一個大力寫五言詩的作家,鍾嶸稱他「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曹植把文人五言詩的發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標志著文人五言詩的完全成熟。鍾嶸稱之為「建安之傑」。《洛神賦》為其名作。另有《與吳季重書》、《與楊德祖書》、《求自試表》。
孔融的散文有《論盛孝章書》、《薦禰衡表》。劉勰稱王粲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詩》三首最為有名,其辭賦《登樓賦》最負盛名。陳琳有《飲馬長城窟行》。阮瑀有 《駕出北郭門行》。劉楨的《贈從弟》三首寫得最好。徐幹著有《中論》。
❹ 建安文學最傑出代表人物是哪幾位呢
建安文學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曹氏父子、即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還有"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除"三曹"和"七子"外,還有女作家蔡炎(字文姫)、她的《悲情詩》和《胡笳十八拍》均為建安詩歌中的上乘之作。
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
一、曹操、魏武帝(155年一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東漢末年、曹操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1月至公元220年3月)迎漢獻帝劉協定都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候"、號令天下平定諸候。同時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學。幾乎當時所有的著名文人、都是他的"朋友"。
六
"建安七子"中的另一位陳琳、最早是漢大將軍何進的主薄、漢末大亂為避難投奔冀洲袁紹、"官渡之戰"之戰前、陳琳寫下了著名的討伐曹操的檄文、一時名動天下,袁氏敗亡後曹操愛才如命、招之帳下效力。
七
孔融結局最悲殘、他留給後人最美的故事、是孔融讓梨的典故。然而由於他視才傲物抨擊時政、處處和曹操對著干,最終被曹操抓住把柄而殺之,成為"建安七子"中的悲情人物英年早逝。
綜上所述、建安文學對今天來說意義還是很深遠的,在當今復雜的市場經濟背景和國際競爭環境下、建安文人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開拓進取精神、直面挫折和堅強的意志、對當今提高民族自信心、重塑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依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