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米蘭·昆德拉《相遇》的相關內容。
本書是米蘭·昆德拉繼《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和《帷幕》後推出的第四本隨筆集,共分為九個部分,涉及繪畫、文學、音樂等各項領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於藝術之境」,在書中回憶了與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勛伯格、阿納托爾·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學的「相遇」,也是幾個時代的「相遇」、更是作者與其舊主題和舊愛的「相遇」。
書評:宛若一次多重的相遇
這一次,昆德拉終於突破了「七」的「劫數」。
成書於2009年年初的《相遇》分為九部分,從培根的畫開始,到他所謂的「原小說」——馬拉帕爾泰的《皮》結束,繼《小說的藝術》和《被背叛的遺囑》之後,昆德拉再一次重申了他對小說——同樣引申到包括繪畫、電影、音樂在內的藝術——的定義:藝術(或者是小說)就是將「感覺和思想的每一面向完全展開的方法,好讓生命不至於縮減為恐懼的單一維度」。
《相遇》仍然沒有離開昆德拉最喜歡的主題詞:輕、笑、遺忘、記憶、歷史…只是,讀了《相遇》之後,我們才驀然發現,如果從《玩笑》開始計算,昆德拉的小說竟然也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因而,《相遇》中的主人公從《小說的藝術》中的拉伯雷、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貢布羅維奇擴展到了法郎士、塞利納、菲利普·羅斯和馬拉帕爾泰,當然,拉伯雷、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貢布羅維奇也仍然在。歐洲小說的「上半時」與「下半時」都在,還有現代文學如果還想找尋奇跡就無法放棄的拉丁美洲。用了昆德拉自己的話來說,或許,《相遇》本身就是「一次多重的相遇」。
從這個意義上說,昆德拉是執著的。在所有的理論家都叫嚷著「小說(或者文學)的終結」的時候,昆德拉卻停留在他半個世紀前的出發點。有誰能夠不為這樣的想像所感動呢?明明是向記憶走去——《相遇》一開始就說,它是「和我的舊主題(存在的與美學的)還有我的舊愛相遇」——卻一廂情願地把這樣的運動想成是未來的方向。因為,在昆德拉看來,政治不是永恆的,歷史不是永恆的,甚至記憶也不是永恆的,只有作為「存在的探測器」的小說可以是——如果他不是很反對這個詞——永恆的,可以越過時間的界限。不是嗎?拉伯雷在小說以「小說之名」存在之前就已經在寫小說了,那麼,即便有一天,小說不再能夠以「小說之名」存在,我們還是能夠期待它突然以某種我們未曾預料到的形式,給我們探索存在的驚喜。
《相遇》里的昆德拉也依然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昆德拉,一個在振振有詞地闡述自己對於小說或藝術的定義時,也不會忘記為我們講上兩個冷笑話的昆德拉。不是一高一矮的兩個背影——作為法國二戰英雄的詩人勒內·夏爾與因贊同過納粹主張而飽受爭議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就是布萊希特遭人「舉證」(是在他入殮後三十年!)的體臭,再不就是曾經迷戀法國超現實主義領袖布勒東的海地共產黨詩人。這多少讓還不能夠完全沉迷於後現代碎片置一切於不顧的我們有些無法接受。然而,我們不是不知道,所有的冷笑話都指向一個真相,那就是,小說如果是存在的探測器,它就不應該,也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左右。所有的冷笑話,恰恰是小說之外的。
② 相遇兒童文學的作文
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特別愛看《兒童文學》,裡面的故事特別精彩,每次看完我都能收獲很多。
《兒童文學》有感悟屋,暖心閣,教子坊,典藏書屋,青春花坊。看了感悟屋我明白了道理,看了暖心閣我有一種想哭的感覺,看了教子坊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典藏書屋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還有青春花坊里陽光男女孩的文章,都讓我讀的津津有味。真是太好看了。
《兒童文學》好似一個真理大師,在我品讀了一篇篇美文之時,文章中的風骨、情操、哲理、志向和智慧,也如春雨點點入土一般,自然而然地流入我的心田。
兒童文學,窖藏文曲,書香醇厚,文壇盛宴,刊中極品,飽覽精品,享受閱讀。
《兒童文學》里的作家也都是一些出過書的有名的作家,有童話大王鄭淵潔,小說彭學軍,文學小說韓青青。。。。。。
《兒童文學》不僅是作家們對天地,也是我們的空間。你可以在裡面交友,提建議,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可以投稿,有一個欄目是擂台賽,上面是我們小學生的文章。
《兒童文學》適合9至99歲公民閱讀,不管老的小的只要接觸上,你就再也離不開了。
《兒童文學》是我的最愛,我會一直讀下去,因為她值得你去讀,精彩!
③ 初中作文《我與文學相遇》600字左右
按自己的想法修修補補啊
文學,是一個太過於沉重的詞,因為浩瀚,所以沉重。廣義的文學是一切語言藝術的總稱。然而一個人窮盡一生也無法真正了解文學的含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們雖無法窮盡它,但至少耳濡目染過它,我們總是會與它相遇,在它的感染下,詩意的生活。
在稚嫩的小學時代,我們漸漸開始接觸到了文學,我們忘乎所以的陶醉在語文課堂上,聽著年邁的老師耐心地給我們朗誦「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什麼都不懂得我們也都可勁的跟在老師後面大聲的朗讀直至背誦,當時的我就真的以為詩人舉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於是,對詩人描寫的畫面也羨慕了很久很久,自己也偷偷的幻想了很久很久,久到直到我們學習了新的篇章,背誦了新的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們帶著這些熟讀成誦的詩句懵懵懂懂的走完了小學那段青蔥歲月,而文學,正是在那個時候深深的扎進了我的腦海里,一旦給以呵護,它定會枝繁葉茂。
中學時,我們漸漸了解了文學的一些表層,在老師的傳授下,我們知道了文章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寫景文幾大類,我們也了解了范仲淹為什麼會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態,我們甚至了解了屈原為什麼會投江,司馬遷為什麼發憤而作《史記》!在一步一步的向文學探索的過程中,我與文學的情愫越結越深,然而在被動接受文學時,總覺得似乎有什麼缺憾,現在看來,也許是一種「失語權」,也就是說對於文學這個方面沒有太多話語表達的權利,只是一味地被灌輸,被填鴨,以至於當時我甚至厭惡那枯燥的古文背誦,甚至想古人怎麼有那麼多事要寫,那麼多話要說。不過,現在卻頗感謝那個階段與文學的相遇,如果沒有那個時候的積累,現在也不可能如此執著的痴迷於文學。直到現在仍然清楚的記得那時候的寫作課,記得清楚的事情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表現好,以此為驕傲,二是表現很差,甚至被批評,很慶幸我是屬於前者,寫作課上老師經常會把我的作文當範文讀並誇我的文學素養很好,盡管當時我對「文學素養」這個詞知之甚少,還是想當然的認為作文寫的好便是文學素養很高了。現在想來,那時候與文學的相遇是那樣的匆忙,因為升學的壓力的臨近,我們的寫作課被壓之又壓,我們也只好無奈的以三角函數、方程式來代替我們的唐詩宋詞、詩情畫意。
我們大學的校訓是「明德、至善、博學、篤行」。在大學寬松的氛圍里,我與文學真正的相遇了,我才明白它的浩瀚與沉重需要我用心去感悟,用心去研究。小說、散文、詩歌,他們都是文學存在的形式,文學是一座高山,我在山腳下徘徊,有攀越的慾望。與文學接觸越來越深入的時候,我發現文學不再像以前那樣帶給我們的是快樂的情感體驗,相反,越深入,你越會發現有時文學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痛苦的閱讀體驗,具體來說,就是痛苦的閱讀,痛苦的感悟。在閱讀文本時,要帶著自己的情感體驗去深層次的閱讀,深層次的思考,讀書同看電影,聽音樂會是完全不同的,後者就像一塊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愉快地分享,而前者卻是孤燈下的一盞清茶,只可獨啜,傾聽一代先哲穿越歷史與你對話,你啪的合上書,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裡面,可你忍不住又打開它,與它相遇,與它交流,追求靈魂上的碰撞與交流。
當我一次一次的沉浸在文學的海洋里無法自拔時,同樣,它所饋贈我的遠比我付出的要多的多,就這樣在文學的帶領下,我以它帶給我的特殊生活方式和情感體驗詩意的棲居著,在接觸過莎士比亞戲劇的延宕,曹雪芹筆下的悲劇世界,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和阿Q後,在科技日益發展,商業化日益突出的今天,文學越來越大眾化和消費化。特別是精英文學的解讀,知識分子作為精英文學的代表越來越被邊緣化說明精英文學也在邊緣化。現代人對精英文學的解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只關注其表面,對其進行表層的解讀。二是藉助精英文學厚重的文化外表來包裝一些粗俗文學,如,《大話西遊》、《水煮三國》等。
現代的文學市場上,很鬧很吵,卻沒有真正有意義的聲音,韓寒的基礎知識不夠好,長的帥,沒底蘊,他敢講,他是很多人眼中的英雄,但是,他要珍惜他的話語權,這不是一個他可以憑快感沖刺的時代,他被《時代》雜志封為第二號風雲人物,他應該珍惜中國網民對他的崇拜。韓寒作為當代文學的一種現象值得重視,然而當下,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國內掀起的一股文學熱也應引起重視,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國內各大媒體及評論性期刊一下把莫言擺到很高很高的位置,認為莫言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就說明我們中國的文學終於達到了可以與世界文學相媲美的高度。我們必須明確的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確實值得慶賀,但同時,我們也應理性的看待諾貝爾文學獎,不能把得不得諾貝爾文學獎作為評判我們中國文學優劣與地位高低的唯一標准。
文學的發展有它特定的軌跡和方式,如在市場化的今天,文學的大眾化並非壞事,隨著科技的發展,文學的傳播手段和表現內容也日益豐富和完善,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然而好的文學應該是源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它能真實的反映社會現實,同時又高於社會現實,對生活的真實持一種批判的態度,它應該是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的統一。
小學、中學、大學,文學一直伴隨著我成長。不同的階段,我以不同的方式和它相遇,每一次的相遇都迸發出燦爛的火花,彷彿真的是與一代先哲進行了一次次靈魂上的交流。盡管文學如此深奧,但一旦你開始接觸它,亦能從中洞察出屬於你的那束光,文學對於我來說,就像一座高山,我在山腳下徘徊,有攀越的慾望。
④ 當科學與文學相遇為開頭,寫一段話,50字左右
當科學與文學相遇,科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專業文字,文學為它裝扮了妙筆生花的故事;當文學與科學相遇,文學不再是憑空的故事,科學為它添加了深刻的內涵.
⑤ 歷史上相遇過的文學大家
李白與杜甫的相遇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遇到了當時正蹭蹬不遇的杜甫。這是他們的「第一次」。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人人贊譽;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但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一見如故,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親如兄弟。
同年秋,兩人如約到了梁宋。這是他們的第二次見面。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里遇到著名邊塞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這年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
翌年即天寶四年(745)秋,李白與杜甫在東魯(齊州或兗州)第三次會見。此次李白是從任城趕過去的。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准備重訪江東,而杜甫則返回京城長安。
此後十餘年,他倆就似乎再也沒見過面了。李白死後,杜甫又寫詩悼念他,並給予他崇高的評價。
⑥ 《與-------相遇》500字,用作家或文學家的名字補全題目,急需!!!!!!!!!
《與李白相遇》 一:
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背書。竟不知不覺的睡著了。
我迷迷糊糊的來到了廬山瀑布,正蹦蹦跳跳的欣賞美景。只見前面有一個酒鬼,晃晃悠悠的往這邊走來。我還沒來的及躲閃,那個冒失鬼就一下子把我撞得四腳朝天。
我生氣極了,正准備好好的訓他幾句,不料,他到先開口了:「你是何許人也?為何擋本仙的道?」我被弄得哭笑不得。只聽他吟唱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難道你是—--李白?」「你因何認得我?」我興奮地從地上一躍而起。一把拉住他的手說:「師傅請受徒兒一拜。」李白輕輕的縷著胡須說,「那你就仿照我剛才作的詩來作一首吧。」我心裡沾沾自喜,這我可最拿手了:「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來到烤鴨店。口水流了三千尺,一摸口袋沒帶錢。怎麼樣,師傅?」「孺子可教也!」「耶!」我歡呼起來。
接著,李白開始長篇大論了:「我的作詩絕招就是『吹牛皮』。」「吹牛皮?」我有點奇怪了。「對,就是吹牛皮。說好聽點就是誇張。」「哦」這回我聽明白了。
「比如,我剛才作的那首詩就是採用吹牛皮的方法。」李白接著說。「就是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吧。」我說道。「是呀,只要掌握住這種方法,就好辦了。」李白說,「你作的那首不是也採用了吹牛皮的方法嗎?」「是哦。」我撓撓頭皮說。
「這種『吹牛皮』的方法學會了嗎?」李白問。「當然學會了。」我回答道。「我還告訴你一個方法……」李白神秘地說。「什麼呀?快告訴我!」我急忙問。
李白要拉我去喝酒,為了討到秘訣,我只好捨命陪君子。「來,乾杯!喝!」正喝的痛快,只覺得有人在晃我。「讓你背書,怎麼還睡起覺了!」老爸沖我喊道。「誰睡覺了?李白正給我傳授寫詩的秘訣呢。這下可好了,沒聽成!」。我揉著眼,懊惱地說……
二:
我做了一個夢,朦朧間,一位身著白色長衫,一手提著酒壺,一手握朱毫(毛筆),表現出桀驁不馴性情的男子飄然向我走來。他是誰呢?
哦,近了,近了,原來是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詩仙-----李白!他走到我面前,舉了舉手中的酒壺,和藹地說:「有酒才有詩,無酒詩不成。其實詩就在你的身邊,小朋友,你,找得到么?」我眨眨眼睛,說:「李白爺爺,你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你作的詩意境深遠,清新飄逸,讀後讓人回味無窮。不僅是我等這些學子,連老少婦孺也喜歡讀你的詩。但是詩歌的內容和意蘊有的還是令人理解不透,是不是能用白花表述出來呢?」
「不可不可。」李白連連搖頭,說道,「這詩講究的就是要有朦朧感。倘若詩意淺露,就如酒兌了水,無味了。」「原來如此。可是現代社會的人們只接受通俗易懂小說、散文之類的東西,而對優美、高雅的詩歌卻不屑一顧,致使詩歌在書架上昏睡多年,每次考試,不管是高考還是中考,也不管是會開還是平時考,作文的要求總是千篇一律:『題材不限,詩歌除外』。世人這樣冷落和排斥的詩歌,真是太過分了。」我憤憤的說。
李白笑了笑,說:「是嗎?也許。。。。。。。畢竟是時代不同了。用白話寫成的文章,通俗易懂,讀起來覺得很流暢,可以自由表達較多的內容。在這點上,白話文章和詩歌可算是各有千秋吧。」李白頓了頓,又說:「雖然現在人們對詩歌還不能完全接受,但是我相信,詩歌一定會受人們喜愛的餓。小朋友,你說是吧?」
「恩,我也相信1!」我重重的點了點頭。
李白開心地笑了,然後一搖一晃地向遠處走去,最後消失了。
我的夢醒了。夢醒的時分已是21世紀。詩歌也醒了。
是的,說到詩歌的將來,我相信它一定會大多數人所接受。你等著吧,李白爺爺,詩歌的繁榮已i為期不遠了,因為它畢竟是文學王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是兩篇,個人比較喜歡第二篇 容易拿分些.. 你自己琢磨琢磨寫哪篇吧
⑦ 當科學與文學相遇為開頭,寫一段話,50字左右
當科學與文學相遇,科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專業文字,文學為它裝扮了妙筆生花的故事;當文學與科學相遇,文學不再是憑空的故事,科學為它添加了深刻的內涵。
⑧ 以與文學相遇為話題的作文,要第二人稱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需要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心靈碰撞,一次美麗的相遇?
許多年以前,他也只是一個小孩子,在山村的綠意中奔跑,在朋友的陪伴下歡笑,在無憂無慮中漸漸長高。他也會為試卷上的紅叉叉憂慮,也會為父母嘴中的訓斥而煩惱。時間啊,就這樣慢慢地溜走了!
轉眼,他步入了繁華但冰冷的都市,為老闆的一個臉色而甘願吃虧,為領導的一個肯定而大費周章。一顆自由而炙熱的心,已有些僵硬了吧;原來的那些兄弟,也有些淡忘了吧。生活的激情啊,就這樣偷偷地溜走啦!
那一天,他依舊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在家和公司的兩點一線之間。都市的霓虹燈依舊閃亮,擁擠的人潮依舊喧鬧,一切都沒有變,一點都沒有變,還是那麼的漠然,還是那麼的孤寂。可為什麼他會有那麼奇怪的感覺呢?彷彿老僧悟道,一切都沒變可又彷彿都變了,理不清也道不明。他就這樣在街頭坐著,思考著。那身上的西服已有了些許浮塵,可他不在乎,他就這樣坐著,茫然著,思考著,尋找著心的出口。
突然,他被一個熟悉的身影所吸引,略顯彎曲的背影好像也在訴說著厭倦了的這一切。「嗨。」那個熟悉的身影遲疑地轉過身,那張稍顯滄桑略帶麻木的臉上漸漸有了些驚喜。他的手有了些顫抖,滿心的歡喜卻一時說不出來,只覺得眼前的一切又恢復了原樣,那顆迷茫的心彷彿已經解脫了。他快步走上前去,緊緊抱住那個同樣驚喜的身影:「兄弟,你還好嗎?」這個人就是他兒時最好的朋友啊!
他們在閃爍的霓虹燈下回憶,暢談。回憶著他們歡樂自由的童年,回憶著他們同甘共苦的童年,回憶著他們銘記至今的童年。他們聊了很多,也想起了很多,最後他們發現,銘記童年的原因不是因為有快樂,而是因為他們有彼此的存在。
都市的速度與波音747是基本等同的,不是嗎?(獨到的修辭)在短暫的相遇後也會很快的分別,只是感情憶起了,人卻不在身邊。「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老男孩》的旋律在那顆炙熱的心中響起。他想,這次相遇他永遠不會忘記,只是在這個充滿冰冷的城市裡,又有什麼是一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