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現代文學朱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現代文學朱

發布時間: 2021-03-25 17:07:19

A. 現代文學的代表作家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筆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他的作品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曾留學日本,後棄醫從文,意在改變國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女師大任教。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義者向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偉大轉變。魯迅一生著、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17本、小說集3部、散文和散文詩集各1部。先後選入教材的有:小說《社戲》、《故鄉》、《孔乙己》、《葯》、《祝福》、《阿Q正傳》;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雜文《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友邦驚詫」論》、《論雷峰塔的倒掉》、《吶喊自序》、《拿來主義》、《文學和出汗》、《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燈下漫筆》(節選)等。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30年代和林語堂一起倡導「閑適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園地》、《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
【胡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後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影響很大。曾在古代文學史、哲學史方面做過一些開創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適文存》。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是筆名,四川樂山人。現代作家、詩人、戲劇家、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曾留學日本,後棄醫從文,回國後組織「創造社」,開展革命文藝運動。大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文聯主席、中科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其著作極為豐富,主要詩集有《女神》、《星空》,主要劇作有《屈原》、《虎符》等。另有小說、散文、評論、學術專著等。詩歌《天上的街市》、歷史劇《屈原》(節選)以及《〈魯迅詩稿〉序》被選入教材。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集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和詩人於一身,撰寫了大量的政論著作、軍事著作和哲學著作,並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詞作。選入教材的有《紀念白求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農村調查序言》、《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和詞作《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水調歌頭·游泳》等。
【顧頡剛】(1893—1980)字銘堅,江蘇蘇州人。歷史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建人。知識淵博,治學嚴謹。曾任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著述頗豐,主持了《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的標點工作。《懷疑與學問》一文被選入教材。
【許地山】(1893—1941)原籍福建,生於台灣,現代作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著有《空山靈雨》,還編有《中國道教史》(上)、《印度文學》、《大藏經索引》等。
【丁西林】(1893—1974)原名燮林,字巽甫。物理學家、戲劇家。英國伯明翰大學理科碩士。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主任。他熱心文藝創作和翻譯工作,出版了《丁西林劇作選》。散文《三塊錢國幣》入選教材。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長期在商務印書館和開明書店任編輯,編過《小說月報》和《中學生》等刊物,並從事創作工作。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倪煥之》,批判了「教育萬能」的錯誤思想。被選入教材的有《蘇州園林》、《景泰藍的製作》和小說《夜》。
【鄒韜奮】(1895—1944)名恩潤,字韜奮,江西余江人。著名政論家、出版家。畢生從事新聞工作,先後在上海、香港主編《大眾生活》等刊物。《工作的大小》一文被選入教材。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文科哲學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回國後,曾在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馮友蘭教授曾以「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釋今古,六書(《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紀貞元」,總結了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他繼承和闡發了程朱理學的傳統,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成為一代哲學宗師。主要論著收入《三松堂全集》。散文《人生的境界》入選教材。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著名作家、學者。早年留學美國、德國。提倡小品文創作。著有長篇小說《京華煙雲》等。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茅盾是筆名,浙江桐鄉人。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積極開展革命文藝運動,在魯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開創性貢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和《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等。先後選入教材的有:《自傳》,散文《白楊禮贊》、《風景談》,評論《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茅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是我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作家。曾留學日本,歸國後與郭沫若等組織了創造社。1945年在印尼被日本憲兵殺害。小說大多帶有「自敘傳」性質。代表作有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等。散文《故都的秋》被選入教材。
【徐志摩】(1896—1931)筆名詩哲、南湖等,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曾留學美國、英國,回國後先後在北京大學、南京中央大學任教。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再別康橋》入選教材。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學家。192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文科教育系。193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文科碩士學位。1933年獲法國斯堡大學文科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擔任教授。曾任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畢業從事美學教學和研究,在西方美學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詣較深。著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譯著有《美學》等。散文《咬文嚼字》、《談讀詩的趣味的培養》入選教材。
【田漢】(1898—1968)湖南長沙人,我國革命戲劇奠基人和戲劇改革運動的先驅者。他與音樂家聶耳、冼星海、賀綠汀合作創作了《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優秀歌曲,其中《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新中國的國歌。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華,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現代作家、學者、民主戰士。曾留學英國,是「文學研究會」成員,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從事創作與學術研究,最後成為一名堅強的民主戰士。其著作共26種,約200萬字。散文名篇《背影》、《春》、《綠》、《荷塘月色》、《威尼斯》被選入教材。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福建長樂人。「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先後主編《小說月報》、《文學周刊》等。文學研究著作有《文學大綱》、《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等。
【瞿秋白】(1899—1935)原名阿雙,後改名爽,又名霜,江蘇常州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者之一,著名作家、翻譯家、文藝理論家。畢生從事革命斗爭,曾與魯迅一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餓鄉紀程》、《赤都心史》,雜文集《亂彈及其他》。《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的節選《魯迅的精神》曾被選入教材。
【聞一多】(1899—1946)原名家曄,筆名一多,湖北浠水人。現代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前期新月派代表和新格律詩理論的奠基者。曾留學美國,歸國後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英勇投入愛國民主運動,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詩集《紅燭》、《死水》表現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思。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筆名,滿族,北京人。現代作家。五四時期開始白話創作。曾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回國後任齊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1951年被北京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濟南的冬天》、《小麻雀》、《在烈日和暴雨下》、《茶館》(節選)被選入教材。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代女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期開始創作,曾參加「文學研究會」。小說詩文中,「愛」是主旋律。是當時最有影響的女作家之一。1923年在美國留學時寫了書信體散文集《寄小讀者》,解放後開始寫《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散文《小橘燈》和《〈自然·生活·哲理〉序》被選入教材。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現代戲劇家、電影藝術家。曾留學日本,回國後,積極投身革命文藝運動,創作了許多劇本。主要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並改編了《春蠶》、《祝福》、《林家鋪子》等。著名報告文學《包身工》被選入教材。
【王力】(1900—1986),廣西博白人。語言學家,詩人。曾留學法國,歷任清華大學、廣西大學、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力一生從事語言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發展中國語言科學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音韻學、漢語語法、漢語語匯、漢語史等方面都有精深的研究。有《王力文集》20卷傳世。《語言與文學》入選教材。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早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南昌起義領導人之一,抗戰期間曾任新四軍軍長,解放戰爭時任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長於詩詞創作。《梅嶺三章》被選入教材。
【梁思成】(1901—1972),中國現代建築學家。廣東新會人。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築史。他是中國建築教育的開拓者之一。畢生研究中國古代建築。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所著《中國建築史》,第一次對中國古建築特徵及其發展歷程作出系統的論述。有《梁思成文集》四卷出版。《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入選教材。
【柔石】(1902—1931)浙江寧海人,現代小說家,「左聯五烈士」之一,原名趙平復。主要作品有小說《二月》、《為奴隸的母親》等。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文物學家。1926年起先後在《晨報副鐫》、《現代評論》、《文學》等刊物上發表作品。其創作中影響較大的是鄉土小說,主要表現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數民族的生活,謳歌下層人民的淳厚性格以及人情美和風俗美。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行散記》等。《邊城》(節選)被選入教材。
【李偉森】(1903—1931)湖北武昌人,現代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遺著有《朵斯退也夫斯基》、《革命歌集》等。
【馮雪峰】(1903—1976)浙江義烏人,現代作家、詩人、文藝理論家。原名馬福春。主要作品有詩集《湖畔》、《靈山歌》,雜文《鄉風與市風》、《有進無退》等。
【胡也頻】(1903—1931)福建福州人,現代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作品有小說《一幕悲劇的寫實》、《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們前面》。
【巴金】(1904— 2005),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著作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小說《寒夜》、《憩園》等。獲「國際但丁文學獎」。
【沙汀】(1904—1992),四川安縣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淘金記》、《困獸記》、《還鄉記》、《在其香居茶館里》。
【丁玲】(1904—1986)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冰之,湖南澧縣人。主要著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
【呂叔湘】(1904—1998),中國語言學家。江蘇丹陽人。曾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歷任雲南大學、金陵大學、清華大學等校教授。1952年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是我國近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創始人,同時在語言文字的應用和語文知識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呂叔湘文集》6卷傳世。《語言的變化》入選教材。
【臧克家】(1905—2004),現代詩人,山東諸城人,主要著作有詩集《烙印》,小說集《掛紅》,文藝論文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短詩《有的人》被廣為傳誦。
【趙樹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現代作家。早年即從事通俗文學的創作。40年代先後發表《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等作品,影響很大。代表作《李有才板話》的節選《老楊同志》被選入教材。
【蕭軍】(1907—1988),遼寧義縣人,現代作家,原名劉鴻霖。主要作品有《八月的鄉村》、《五月的礦山》、《過去的年代》等。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現代作家。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描寫了東北農村土改運動的全過程,獲斯大林文學獎。解放後還創作了長篇小說《鐵水奔流》、《山鄉巨變》。被選入教材的有小說《分馬》(《暴風驟雨》的節選)和散文《娘子關前》。
【殷夫】(1909—1931),又名徐白、白莽。現代詩人。1924年開始寫詩。其早期作品大多帶著他對黑暗現實的憂憤,交織著詩人的孤寂和熱烈的感情。在參加革命以後,迅速地成為無產階級的革命詩人。《別了,哥哥》入選教材。
【吳晗】(1909—1969)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著名歷史學家、雜文作家。曾與聞一多一起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是著名的民主戰士。解放後歷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及北京市副市長的等職。致力於歷史研究幾十年,著作頗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專家。代表作有《朱元璋傳》、京劇劇本《海瑞罷官》。《談骨氣》一文被選入教材。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鄧州市人。現代作家。30年代即開始發表小說,其代表作《李自成》共5卷,約300多萬字。這部歷史小說巨著,經過了長時期的醞釀准備,傾注了作者幾十年的心血,其第二卷節選曾被選入教材。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玉,湖北潛江人。現代戲劇家。學生時期就經常參加戲劇演出,大學畢業前寫成話劇《雷雨》,轟動劇壇。此後又創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劇本。曹禺在話劇藝術上的成就,使他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戲劇家之一。《雷雨》(節選)被選入教材。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詩人。曾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回國後,從事愛國運動,遭逮捕入獄,在獄中創作了他的詩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名震詩壇。40年代在延安先後出版6部詩集和許多長詩。主要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等。《給烏蘭諾娃》、《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土地》被選入教材。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現代作家、著名學者。他博學多能,學貫中西,曾任西南聯大、暨南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文論及詩文評論《談藝錄》和《宋詩選注》、《管錐編》、《七綴集》等。散文《讀〈伊索寓言〉》入選教材。
【蕭紅】(1911—1942)黑龍江呼蘭人,現代女作家,原名張乃瑩,主要著作有《生死場》、《小城三月》、《呼蘭河傳》等。
【孫犁】(1913—2002 )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現代作家。曾當過職員和小學教師。30年代到延安魯藝,發表了《荷花澱》、《蘆花盪》等優秀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一些散文集、論文集。小說《荷花澱》、評論《好的語言與壞的語言》、散文《黃鸝》被選入教材。
【楊朔】(1913—1968)原名楊毓晉,山東蓬萊人。現代作家。30年代參加革命後開始創作小說、散文。抗美援朝時,隨軍入朝,著有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其散文充滿詩情畫意,如《香山紅葉》、《茶花賦》等。《荔枝蜜》被選入教材。
【柳青】(1916—1978)原名劉蘊華,陝西吳堡人。現代作家。主要從事長篇小說的創作,有反映解放區農村互助合作運動的《種谷記》,有反映解放戰爭的《銅牆鐵壁》。代表作是《創業史》。這部反映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史詩性巨著未及完稿作者即病逝。《創業史》的節選《梁生寶買稻種》曾被選入教材。
【劉白羽】(1916—2005 )北京人。現代作家。3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40年代是隨軍記者。抗美援朝期間曾兩赴朝鮮。其作品以散文為主,代表作有散文集《萬炮震金門》、《紅瑪瑙集》、《長江三峽》等。《長江三峽》被選入教材。
【查良錚】(1918—1977),筆名穆旦,著名詩人和詩歌翻譯家。中學時即開始寫詩著文。1948年赴美國在芝加哥大學攻讀文學,回國後在南開大學任教。主要譯著有《普希金敘事詩選集》、《歐根·奧涅金》、《雪萊抒情詩選》、《拜倫詩選》等。他的譯詩韻律和諧,忠實傳達了原著風格。詩歌《贊美》入選教材。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覺夫,廣東澄海人。現代作家。其文學創作涉及面廣,寫過小說、詩歌、散文、雜文以及文藝評論、科學小品,但以散文為主。影響最大的作品是文藝隨筆集《藝海拾貝》、《語林采英》。科學小品《大自然警號長鳴》、散文《土地》被選入教材。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豐寧人。現代詩人。抗戰時期在延安創作了許多鼓舞鬥志的詩篇。《青紗帳——甘蔗林》被選入教材。
【魏巍】(1920— 2008)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軍旅作家。畢業於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寫有多部小說集、詩集、雜文集,代表作是苦心創作20多年的長篇小說《東方》,該書於1982年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我的老師》、《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小駁論兩則》被選入教材。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早年受過深厚的國學教育,精通諸子百家、經史子集。小說渾朴自然、清淡委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較有影響的作品有《大淖記事》、《受戒》等。《胡同文學》選入教材。
【杜鵬程】(1921—1991)筆名司馬君,陝西韓城人。現代作家。曾是隨軍記者。所著《保衛延安》是我國第一部大規模描寫解放戰爭的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夜走靈官峽》被選入教材。
[田茂泉1962----】筆名墨牛,田牛,山東萊蕪人,現代作家,著有《棋山傳說》、《棋山民間故事》、《鐵城血案》、《田牛墨雨》等著作

B. 現代文學之父叫什麼,有什麼成績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郭沫若(1892――1978) 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生於四川樂山沙灣,1897年春入家塾「綏山山館」,8歲時塾師教讀唐詩和司空圖《詩品》,後來他關於詩的見解大體還受著《詩品》的影響。9歲左右開始學作對句及五言、七言試帖詩,喜歡李白、柳宗元,而不喜歡杜甫,更有點痛恨韓退之。剛滿13周歲,即入樂山縣高等小學寄讀。把《史記》讀了一遍,「很喜歡太史公的筆調」。1907年秋升入嘉定府中學,林琴南的翻譯小說是「所嗜好」的一種讀物,對其「後來文學傾向上有決定的影響」。此間,「喜歡讀的書是《莊子》、《楚辭》、《文選》、《史記》、嚴幾道譯的《天演論》、《群學肆言》」,並「特別喜歡《莊子》」。1910年2月,投考成都高等學堂分設中學三年級插班學習。民國元年(1912), 經考成都高等學校理科、報考天津陸軍軍醫學校,最終在長兄的幫助下赴日本留學。1914年1月中旬抵達東京,經過半年的努力,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備班醫科,成為中國的官費留學生。到1915年7月,升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第三部醫科,與在第二部工科的成仿吾相識。岡山第六高等學校的德語課,由於教員以文學士居多,把他決心拋棄的文藝傾向又挑撥煽動了起來,而且使舊文藝和新文藝深深地結合了。因為德語課而喜歡歌德,進一步熟悉斯賓諾莎,由當時日本的「太戈爾」熱而喜歡太戈爾,便和哲學上的泛神論(Pantheism)思想接近。泛神論思想不僅影響他的詩歌創作和對中國古代神話的認識,還表現在他對先秦諸子思想的論述中。1918年8月,免試升入在福岡的九州帝國醫科大學。1919年9月發表新詩。在福岡4年半的學醫生活,基本上被其詩歌創作、文學活動所取代,完完全全「鳧進文藝的新潮」,走上「棄醫從文」之路。與田漢、宗白華通信討論詩歌創作、人生道路,與郁達夫、成仿吾方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往返於日本、上海之間,出版白話詩歌集《女神》,翻譯出版《少年維特之煩惱》以及太戈爾、海涅、惠特曼、雪萊等人的詩文,發表詩劇、歷史劇作。堅持到1923年3月,在九州帝國大學醫科畢業,獲醫學士學位。當時有人高薪聘其為醫生,但卻被拒絕。4月,攜眷回國,到達上海。1926年3月郭沫若自上海赴廣州,應聘為廣東大學(後改名中山大學)文科學長(即文科學院長)。6月,投筆從戎,參加北伐。任北伐軍政治部宣傳科長(上校軍銜)。7月出征,8月,晉升為政治部副主任(中將軍銜)。1927年3月,蔣介石秘密委任其為「總司令行營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則決定脫離蔣介石,寫成《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一文發表。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郭沫若遭蔣介石政府通緝,再次東渡日本。此一去,海外十年,郭沫若一連寫下《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金文叢考》、《卜辭通纂》、《古代銘刻匯考》、《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殷契粹編》等重要學術論著,奠定了他在甲骨文、青銅器研究領域的崇高學術地位。學術界以「四堂」----羅雪堂(振玉)、王觀堂(國維)、郭鼎堂(沫若)、董彥堂(作賓)並稱。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民黨南京政府取消對郭沫若的通緝,郭沫若即「別婦拋雛」秘密回國。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0月下旬,撤離武漢,輾轉長沙、桂林,於年底到達重慶。1940年9月,三廳被撤銷。10月,重新組建文化工作委員會,繼續擔任主任之職,並請回三廳原班人馬。此間,郭沫若一方面寫下大量政論性的文章,另方面又在學術研究上寫出《屈原研究》、《青銅時代》、《十批判書》、《甲申三百年祭》、《歷史人物》,在文藝創作上推出《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南冠草》等歷史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文聯一、二、三屆主席,並任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副主席等職。。1949年--1959年,連選連任世界保衛和平理事會副主席(主席為約里奧·居里)。在50-70年代的20餘年間,發表了學術論著《奴隸制時代》、《管子集校》、《替曹操翻案》、《李白與杜甫》和一些文物考古論文,以及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討論《再生緣》及其作者的一系列論文等,並主編了《甲骨文合集》、《中國史稿》等。

C. 《中國現代文學史》朱棟霖主編的第二版和第三版有什麼區別

《中國現代文學史》(朱棟霖主編)第二版和第三版的區別有很多:第三版在第內二版的基礎上,增容加了不少內容。比如第二章所列舉的作品,比第二版多出了五分之一;又比如第五章,對作家流派和風格的分析文字也增加了許多。

D. 朱∞↖自清散文以什麼和什麼在文壇獨樹▽☆,一幟

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散文大師.他的散文風格純正朴實,筆法漂亮縝密,在當時文壇上獨樹一幟,影響深遠.

E. 朱白清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什麼家,什麼家,什麼家

著名的作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

F. 世界十大現代文學詩歌

艾農詩集 艾青詩集
阿壠詩選

B 北島詩集 白凌詩集

C 蔡其矯詩集 陳大為詩集 陳慧樺詩集 陳克華詩集
陳銘華詩集 昌耀詩集 陳敬容詩選

D 朵思詩集 大荒詩集 戴望舒詩選 杜運燮詩選

F 非馬詩集

G 管管詩集 郭沫若詩集 公劉詩集 郭小川詩選

H 海子詩集 何其芳詩集 韓東詩歌 鴻鴻詩集
和權詩集 何雅雯詩集 洪書勤詩集 黃遵憲詩集

J 紀弦詩集 紀小樣詩集 簡政珍詩集

L 劉半農詩集 流沙河詩集 駱一禾詩集 羅門詩集
綠蒂詩集 林德詩集 林建隆詩集 林思涵詩集
林則良詩集 李宗榮詩集 梁小斌詩集 梁宗岱詩集
劉延陵詩選 李季詩選 樑上泉詩選

M 麥穗詩集 莫渝詩集 麥芒詩選 馬蘭詩選
馬永波詩選 莫非詩選 穆旦詩選

N 南人詩選 娜夜詩選 聶紺弩詩集

P 龐培詩選 彭凱雷詩選

Q 秦巴子詩選 秋瑾詩鈔
秦似詩集

R 若風詩選

S 食指詩集 舒婷詩集 蘇紹連詩集 沈花末詩集
孫磊詩選 宋曉賢詩選 宋非詩選 樹才詩選
沈葦詩選 沈浩波詩選 盛興詩選 沈方詩選
森子詩選 桑克詩選 邵燕祥詩選

T 陶里詩集 唐亞平詩選 鐵梅詩選 田間詩集
唐丹鴻詩選 屠岸

W 文曉村詩集 王添源詩集 吳晨駿詩選 巫昂詩選
雯子詩選 王順健詩選 聞捷詩選 王統照詩集

王季思詩集

X 辛笛詩集 辛郁詩集 向明詩集 徐江詩選
席亞兵詩選 西渡詩選 小安詩選 祥子詩選

Y 俞平伯詩集 餘光中詩集 葉維廉詩集 瘂弦詩集
岩上詩集 楊平詩集 楊維晨詩集 楊佳嫻詩集
楊宗翰詩集 尹玲詩集 月曲了詩集 葉香詩集
顏艾琳詩集 俞心焦詩選 余怒詩選 伊沙詩選
殷龍龍詩選 葉舟詩選 岩鷹詩選 顏峻詩選
楊子詩選 楊小濱詩選 楊鍵詩選

Z 鄭愁予詩集 張默詩集 張香華詩集 棕色果詩集
詹澈詩集 張國治詩集 張善穎詩集 鍾玲詩集
翟永明詩集 鄭敏詩選 朱文詩選 臧克家詩選
朱朱詩選 周偉馳詩選 鄭文斌詩選 臧棣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