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經典英美文學作品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經典英美文學作品

發布時間: 2021-03-24 17:44:44

『壹』 中短篇英美文學

English Literature 英美文學名著 Jane Austen (1775-1817) 簡.奧斯汀 Emma <<愛瑪>> Mansfield Park <<曼斯菲爾德庄園>> Persuasion <<勸導>>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與偏見>> Sense and Sensibility <<理智與情感>> Louisa M. Alcott (1832-1888) 露意莎.奧爾珂德 Little Woman <<小婦人>> Good Wives <<好妻子>> Three Sisters of Bronte 勃朗特三姐妹 Anne Bronte (1820-1849) 安.勃朗特 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 <<懷爾德菲爾府的房客>> Agnes Grey <<艾格妮斯.格雷>> Charlotte Bronte (1816-1855) 夏洛特.勃朗特 Jane Eyre <<簡.愛>> The Professor <<教師>> Emily Bronte (1818-1848) 埃米麗.勃朗特 Wuthering Heights <<呼嘯山莊>> Francis Bacon ( 1561-1626) 弗蘭西斯.培根 Essays <<弗蘭西斯.培根論文集>> John Bunyan (1628-1688) 約翰.班揚 The Holy War <<聖戰>> The Pilgrim's Progress <<天路歷程>> Lewis Carroll (1832-1898) 劉易斯.卡羅爾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愛麗絲漫遊鏡中世界>> Joseph Conrad (1857-1924) 約瑟夫.康拉德 Lord Jim <<吉姆老爺>> Nostromo <<諾斯特羅摩>> The Secret Agent <<特務>> Almayer's Folly <<奧爾邁耶的愚蠢>> Heart of Darkness <<黑暗的心靈>> The Nigger of the Marcissus <<白水仙花號上的黑傢伙>> The Shadow Line <<陰影線>> Youth <<青春>> Stephen Crane (1871-1900) 斯蒂芬.克萊恩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街頭女郎梅季>>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紅色英勇勛章>> Wilkie Collins (1824-1889) 科林斯 No Name <<沒有姓名>> The New Magdalen <<新瑪格達琳>> The Moonstone <<月亮寶石>> The Woman in White <<白衣女人>> Willa Cather (1873-1947) 薇拉.凱瑟 Alexander's Bridge <<亞歷山大的橋>> My Antonia <<我的安東妮亞>> O Pioneers! <<啊,拓荒者!>> The Song of the Lark <<雲雀之歌>> The Troll Garden and Selected Stories <<特羅爾花園>>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查爾斯.狄更斯 A Christmas Carol <<聖誕歡歌>> A Tale of Two Cities <<雙城記>> American Notes <<旅美札記>> Barnaby Rudge <<巴納比.拉奇>> Bleak House <<荒涼山莊>> David Copperfield <<大衛.科波菲爾>> Domby and Son <<董貝父子>> Great Expectations <<遠大前程>> Hard Times <<艱難時事>> Little Dorrit <<小杜麗>> Martin Chuzzlewit <<馬丁.朱述爾維持>> Nicholas Nickleby <<尼古拉斯.尼克貝爾>> Oliver Twist <<霧都孤兒>> Our Mutual Friend <<我們共同的朋友>> The Battle of Life <<人生的戰斗>> 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爐邊蟋蟀>> The Haunted Man and the Ghost's Bargain <<神纏身的人>>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愛德溫.德魯德之謎>> The Old Curiosity Shop <<老古玩店>> The Pickwick Papers <<匹克威克外傳>> Daniel Defoe (1660-1731) 丹尼爾.笛福 The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瘟疫年紀事>> Moll Flanders <<摩爾.弗蘭德斯>> Robinson Crusoe-1 <<魯濱遜漂流記>> Robinson Crusoe-2 <<魯濱遜漂流記續集>> Sir Arthur Conan Doyle (1859-1930) 阿瑟.柯南道爾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探案集>> A Study in Scarlet <<猩紅色的謎>> Memoirs of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回憶錄>>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巴斯克維爾庄園的獵犬>> The Lost World <<失去的世界>> The Poison Belt <<有毒帶>> The Return of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歸來記>> The Sign of Four <<四簽名>> The Valley of Fear <<恐怖峽谷>> George Eliot (1819-1880) 喬治.艾略特 The Mill on the Floss <<弗羅斯河上的磨坊>> Adam Bede <<亞當.貝德>> Middlemarch <<米德爾馬奇>> Silas Marner <<織工馬南傳>> Ralph W. Emerson (1803-1882) 愛默生 English Traits <<英國人的特性>> Essays <<論文集>> The Conct of Life <<生活行為>> 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 本傑明.富蘭克林 Poor Richard's Almanack (1733-1758) <<窮理查的歷書>> The Autobiography <<自傳>> Henry Fielding (1707-1754) 亨利.菲爾丁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 <<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 Elizabeth C. Gaskell (1810-1865) 伊麗莎白.加斯克爾 Mary Barton <<瑪麗.巴頓>> North and South <<北方與南方>> Ruth <<露絲>> Sylvia's Lovers <<西爾維亞的戀人>> Wives and Daughters <<妻子和女兒>> Cousin Phillis <<菲利絲表妹>> Cranford <<克蘭福德>> 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霍桑 Twice-Told Tales <<重講一遍的故事>> Mosses from an Old Manse <<古屋青苔>>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 <<七個尖角閣的房子>> The Scarlet Letter <<紅字>> The Snow Image <<雪的意象>> Thomas Hardy (1840-1928) 托馬斯.哈代 A Pair of Blue Eyes <<一雙碧眼>>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遠離塵囂>> Jude the Obscure <<無名的裘德>>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德伯家的苔絲>>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卡斯特橋市長>>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還鄉>> 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華盛頓.歐文 The Adventures of Captain Bonneville <<博納維爾上尉探險記>> The Sketch Book <<見聞札記>> The Alhambra <<愛爾汗布拉宮>> Henry James (1843-1916) 享利.詹姆斯 The Golden Bowl <<金碗>> Daisy Miller <<戴西.密勒>> Death of the Lion <<名流之死>> Roderick Hudson <<羅德里克.赫德森>> The Ambassadors <<奉使記>> The American <<美國人>> The Aspern Papers <<阿斯本文件>> The Europeans <<歐州人>> The Figure in the Carpet <<地毯上的圖案>> The Lesson of the Master <<大師的教誨>> The Portrait of A Lady <<貴婦畫像>> The Sacred Fount <<神聖源泉>> The Turn of the Screw <<螺絲在擰緊>> Washington Square <<華盛頓廣場>> James Joyce (1882-1941) 詹姆斯.喬伊斯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藝術家青年時期寫照>> Dubliners <<都柏林人>> Ulysses <<尤利西斯>> 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 托馬斯.傑弗遜 Autobiography <<自傳>> Letters <<書信集>> Rudyard Kipling (1865-1936) 吉卜林 Kim <<吉姆>> Puck of Pook's Hill <<普克山的派克>> Rewards and Fairies <<投償和仙子們>> The Jungle Book <<叢林故事>> Andrew Lang (1844-1912) 烏德魯.蘭 The Blue Fairy Book <<綠皮童話書>> The Red Fairy Book <<紅皮童話書>> The Violet Fairy Book <<紫皮童話書>> The Yellow Fairy Book <<黃皮童話書>> D. H. Lawrence (1855-1930) 戴.赫.勞倫斯 Lady Chatterlay's Lover <<查太萊夫人的情人>> Women in Love <<戀愛中的女人>> Sons and Lovers <<兒子與情人>> Jack London (1876-1916) 傑克.倫敦 Burning Daylight <<天大亮>> John Barleycorn <<約翰.巴雷肯>> Love of Life and Other Stories <<熱愛生命>> Martin Eden <<馬丁.伊登>> The Call of the Wild <<荒野的呼喚>> The Iron Heel <<鐵蹄>> The People of the Abyss <<深淵中的人們>> The Sea-Wolf <<海狼>> The Son of the Wolf <<狼的兒子>> The White Fang <<白牙>> Herman Melville (1819-1891) 赫曼.梅爾維爾 Benito Cereno <<班尼托.西蘭諾>> Billy Budd <<比利.巴德>> Moby Dick (The Whale) <<白鯨>> Typee <<太比>> John Milton (1608-1674) 約翰.彌爾頓 Paradise Lost <<失樂園>> Paradise Regained <<復樂園>> William Morris (1834-1896) 威廉.莫里斯 A Dream of John Ball and A King's Lesson <<夢見約翰.鮑爾>> News from Nowhere <<烏有鄉消息>> Frank Norris (1870-1902) 弗蘭克.諾里斯 Blix <<布里克斯>> McTeague <<麥克提格>> Moran of the Lady Letty <<萊蒂夫人號的莫蘭>> The Octopus- A Story of California <<章魚>> Harriet B. Stowe (1811-1896) 哈麗特.斯托 Uncle Tom's Cabin <<湯姆叔叔的小屋>> Jonathan Swift (1667-1745) 斯威夫特 Gulliver's Travels <<格列佛游記>>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and Others <<書的戰爭>> Mary W. Shelly (1797-1851) 瑪麗.雪萊 Frankenstein <<弗蘭肯斯坦>> Walter Scott (1771-1832) 沃爾特.司各特 Bride of Lammermoor <<拉馬摩爾的新娘>> Ivanhoe <<艾凡赫>> Rob Roy <<羅布.羅伊>> The Heat of Mid-Lothian <<中洛辛郡的心臟>> The Antiquary <<古董家>> The Talisman- A Tale of the Crusaders <<護符>> Waverley <<威弗利>>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莎士比亞 The Complet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全集>> A Lover's Complaint << 情女怨>>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夢>>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終成眷屬>> As You Like It <<皆大歡喜>> Cymbeline <<辛伯林>> King John <<約翰王>> King Richard II <<理查二世>> King Richard III <<理查三世>> Love's Labour's Lost <<愛的徒勞>> Measure for Measure <<一報還一報>> Much Ado About Nothing <<無事生非>> Pericles, Prince of Type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 The Comedy of Errors <<錯誤的喜劇>> King Henry the Fourth <<亨利四世>> King Henry the Fifth <<亨利五世>> King Henry the Sixth <<亨利六世>> King Henry the Eighth <<亨利八世>> The History of Troilus and Cressida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The Life of Timon of Athens <<雅典的泰門>> 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The Passionate Pilgrim <<愛情的禮贊>> The Phoenix and the Turtle <<鳳凰和斑鳩>> The Rape of Lucrece <<魯克麗絲受辱記>>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馴悍記>> The Tempest <<暴風雨>> The Tragedy of Antony and Cleopatra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The Tragedy of Coriolanus <<科利奧蘭納斯>> 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哈姆萊特>> 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 <<裘力斯.凱撒>> The Tragedy of King Lear <<李爾王>> The Tragedy of Macbeth <<麥克佩斯>> The Tragedy of Othello, Moor of Venice <<奧賽羅>> The Tragedy of Romeo and Juliet <<羅密歐與朱麗葉>> The Tragedy of Titus Andronicus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維洛那二紳士>> The Winter's Tale <<冬天的故事>> Twelfth Night <<第十二夜>> Venus and Adonis <<維納斯與阿都尼>> The Sonnets <<十四行詩>> Robert L. Stevenson (1850-1894) 史蒂文森 Prince Otto <<奧托王子>> Treasure Island <<金銀島>> Across the Plains <<橫穿普萊恩斯>> An Inland Voyage <<內河航程>> In the South Seas <<在南海>> Kidnapped <<綁架>> Master of Ballantrae <<巴倫特雷少爺>> The Black Arrow <<黑箭>> The Silverado Squatters <<西爾韋拉多-斯卡特斯>> 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傑基爾醫生和海德先生的奇案>> Travels with a Donkey in the Cevennes <<騎驢游塞文斯山脈>> Weir of Hermiston <<赫米斯頓的韋爾>> Henry D. Thoreau (1817-1862) 梭羅 Walden <<沃爾登,或林中生活>> Mark Twain (1835-1910) 馬克.吐溫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亞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國人>> A Tramp Abroad <<國外漫遊>>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密西西北河上>> Mark Twain's Speeches <<演講集>> The $30,000 Bequest <<三萬元的遺產>>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湯姆.索耶歷險記>> Tom Sawyer Abroad <<湯姆.索耶在國外>> Tom Sawyer Detective <<湯姆.索耶探案>> The Innocents Abroad <<傻子出國記>>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王子與貧兒>>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傻瓜威爾遜的悲劇>> What is Man <<什麼是人>> William Thackeray (1811-1863) 威廉.薩克雷 The Rose and the Ring <<玫瑰與戒指>> Vanity Fair <<名利場>> Edith Wharton (1862-1937) 伊迪絲.華頓 Bunner Sisters <<邦納姐妹>> House of Mirth <<歡樂之家>> Summer <<夏天>>

『貳』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叄』 有哪些好看的英美文學小說

兒童文學:基礎差一點的可以看Fairy Tales(童話),白雪公主啊,灰姑娘啊,格林童話啊,伊索寓言啊,有一定的內涵,也足夠簡單——最簡單的帶圖畫都行啊。以伊索寓言為例,感受一下難度

『肆』 英美文學作品

外國較經典的《瓦爾登湖》 美國 梭羅著,另外俄國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華茲華斯的詩作

中國的很多山水田園詩啊,王維、孟浩然、陶淵明的作品

『伍』 英美文學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影片適合大學生觀看

1.《紅與黑》

[電影簡介]
譯名:紅與黑
片名:The Red and the Black
年代:1997
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
類別:冒險
語言:法語
片長:109 Min
導演:讓-丹尼爾·維哈吉 Jean-Daniel Verhaeghe
主演:克勞德·里奇 Claude Rich ..... Marquis de la M?le
Judith Godrèche ..... Mathilde de la M?le
Maurice Garrel ..... Abbé Chelan
Pierre Vernier ..... Abbé Frilair
卡洛·波桂 Carole Bouquet ..... Louise de Rénal
吉姆·羅斯·斯圖爾特 Kim Rossi Stuart ..... Julien Sorel
Olivier Sitruk ..... Fouqué
Bernard Verley ..... Monsieur de Rénal
Laurentine Milebo
Bernard Sens

[劇情梗概]
於連,是韋里埃小城一木匠的兒子,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幹,從小希望藉助個人奮斗躋身上流社會。王朝復辟後,於連通過穿上紅軍服從軍而飛黃騰達的道路被堵塞,只好決定穿上黑色教會服裝向上爬。去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是於連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於連和市長夫人之間產生了暖味關系。事情敗露後,於連進入貝桑松神學院既而又隨比拉爾院長來到巴黎,成為德· 拉莫爾侯爵的秘書……

[幕後製作]
影片根據「現代小說之父」、法國文豪司湯達的同名原著改編而成,原著被稱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是19世紀歐洲文學史中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傑作。影片圍繞著「少年野心家」於連與命運艱苦奮斗的短暫一生,鮮明地勾畫出了19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法國社會的廣闊圖景,深刻地提示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最後階段法國社會各階層錯綜的矛盾關系。

2.《傲慢與偏見》

[電影簡介]
譯名:傲慢與偏見
片名:Pride and Prejudice
導演:喬·懷特 Joe Wright
編劇:戴伯拉·莫蓋茨 Deborah Moggach
主演:姬拉·耐特麗 Keira Knightley
馬休·麥克菲迪恩 Matthew Macfadyen
布蘭達·布萊辛 Brenda Blethyn
唐納德·蘇斯蘭德 Donald Sutherland
吉娜·馬龍 Jena Malone
西蒙·伍茨 Simon Woods
類型:劇情
級別:PG(輕微爭議性誤導元素)
片長:128分鍾
發行:焦點 Focus Fea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11月11日
官方網站:http://www.prideandprejudicemovie.net

[劇情梗概]
愛之傲慢與偏見
故事發生在18世紀末充滿等級觀念的英國,生活在英國鄉村的班納特家五姐妹,伊麗莎白(姬拉·耐特麗 飾)、簡、琳迪(吉娜·馬龍 飾)、瑪莉、凱蒂都已經長大成人,母親盤算著快點為她們找到理想老公,而備受父親疼愛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卻只想保持現在的獨立生活。
每個小鎮上剛搬來的年輕單身漢都會被母親看作是自己某個女兒應得的財產,富有的彬格萊(西蒙·伍茨 飾)先生就是她最新的一個目標。在一次舞會上,班納特夫人將自己的女兒介紹給彬格萊及他的朋友達西先生(馬休·麥克菲迪恩 飾),但伊麗莎白無意中聽到達西對當地社交界的蔑視,從而對他產生偏見。
此時伊麗莎白的遠房表兄造訪,並輕浮地向她求婚,被伊麗莎白斷然拒絕,彬格萊的妹妹漸漸被達西吸引,於是開始不斷挑撥和撥壞伊麗莎白與他的關系,而達西的一位朋友,虛偽狡詐的年輕軍官韋翰也不斷捏造達西的壞話,一段愛情逐漸開始遭受到傲慢與偏見的嚴峻挑戰……

[幕後故事]
純粹的英國班底
這部影片完全由英國投資製作,影片的主演和幕後工作人員也都來自當地的最優秀電影人。導演喬·懷特之前較多活躍在英國電視製作領域,他也曾憑借最新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集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他也曾拍攝過兩部電影短片,本片是他的長片處女作。
本片的女編劇戴伯拉·莫蓋茨是不僅是一名編劇,還是一名出色的小說家,這令她可以更准確地把握小說作者的創作意圖,更准確地展現小說中的精妙之處。但導演並未對第一次改編的劇本滿意,於是他又找來英國女演員艾瑪·湯普森重新修改潤色,雖然這位女演員堅持不在編劇一欄署名,導演將她的名字放在了特別感謝中。
影片的演員陣容匯集了現今英國最出色的演員,除了近年來在美國飛速上升的姬拉·耐特麗,曾出演《冷山》等影片的新秀吉娜·馬龍,還包含兩次獲得金球獎的唐納德·蘇斯蘭德,兩次奧斯卡提名的布蘭達·布萊辛,曾獲得5次英國學院獎,並且憑借《戀愛中的莎士比亞》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朱迪·丹奇也在影片中客串演出。

[製作花絮]
耐特麗的幕後故事
雖然本片最引人矚目的明星要算是扮演伊麗莎白的姬拉·耐特麗,但在拍攝之前,導演並不想讓她演伊麗莎白這個角色,因為眾所周知她的最外型是所有女演員中最出眾的,而這種突出的吸引力似乎與一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相矛盾,但喬·懷特和耐特麗第一次會面之後卻改變了最初的看法,因為他認為後者身上的頑皮正是這一角色的重要特徵。
姬拉·耐特麗在本片拍攝的過程中因為合約的關系不得不開始為另一部美國影片《多米諾》做准備工作,因為她不得不剪短頭發,並且堅持大強度的體能訓練,增強肌肉和體力。當她再次返回劇組的時候,化妝師不得不為她特製了一付假發,並且在剩下的幾個鏡頭中都讓她穿上長袖的服裝,以掩蓋在鍛煉中獲得的結實肌肉。
影片被特意安排了許多與原著有關聯的情節,比如將故事發生時間確定在1797年,這也是為了紀念這部名著的作者,因為她在該年份完成了小說的初稿。在影片開始的部分,還有一場戲中姬拉·耐特麗扮演的伊麗莎白正在閱讀一本小說,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這部書的名字是《First Impressions》,其實這個名字正是簡·奧斯汀原來為《傲慢與偏見》擬訂的名字。
影片有一個情節是伊麗莎白收到一封遠方叔叔的來信,信上說她的姐姐妹妹失蹤了。一名演員Neil James在這里搞了個惡作劇,他用一張相同大小的紙條代替了道具信,並在上面寫上:「我是一封錯誤的來信,但你不要笑,我們在拍攝中。」 姬拉·耐特麗先是非常吃驚,但她很快就調整過來,表現出十分悲傷的神情,這和導演的要求十分契合,這個鏡頭也被保留在影片之中。

[影人點評]
智慧、浪漫與激情的閃光
簡·奧斯汀的名著《傲慢與偏見》是最受歡迎的改編題材,自小說誕生65年來,曾分別在1938、1952、1967、1980和1995被改編為電視,其中1995年版本由柯林·佛茨主演,曾給觀眾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這部小說之前只有在1940年被改編為電影一次,而這一次這部帶著智慧、激情與浪漫的故事將再次與觀眾見面。

3.《安娜·卡列尼娜》

[電影簡介]
譯名:安娜·卡列尼娜
片名:ANNA KARENINA
製片:布魯斯·達維(Bruce Davey)。
導演:柏納德羅斯(Bernard Rose)
主演: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
西恩·賓(Sean Bean)
艾爾菲·摩里納(Alfred Molina)
莎絲琪·亞威克曼(Saskia Wickham)
上映:1997年4月4日
出品: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劇情梗概]
十九世紀俄羅斯的上流社會里,高層首長卡列寧之妻安娜(蘇菲瑪索飾)艷冠群芳,在火車上她邂逅了風流倜儻的伯爵渥倫斯基(西恩·賓飾)。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二人產生了真愛,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
雖然安娜勇敢地告訴自己的丈夫一切實情,希望能離婚,但看重社會地位的卡列寧(詹姆斯福克斯飾),難以忍受奪妻的恥辱,以安娜最心愛的兒子做威脅,拒絕和安娜離婚並逼她放棄兒子。
此刻,安娜已離家與渥倫斯基同居,懷了他的孩子,卻不幸流產,得了後遺症,又對酒與葯物有了依賴性,經過重重困難波折後,安娜的精神壓力變得非常大。後來,渥倫斯基承受不了社會壓力開始對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而現在所謂真摯自由的愛情也開始要被遺棄,她內心無法獲得滿足和平衡。
最後安娜身著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這段為道德和世間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後的結果由安娜獨立承擔,留下了無限感傷。

[幕後花絮]
劇中的蘇菲·瑪索
《安娜·卡列尼娜》作為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傳世名作,曾五度被改編成電影。葛麗泰·嘉寶和費雯麗都曾經出演過莎翁筆下這位悲劇女主角的形象,尤其是葛麗泰·嘉寶的安娜形象更深刻留在人們記憶中,這位好萊塢銀幕「女神」創造的安娜形象成為不可逾越的世紀神話。
而這一次,蘇菲·瑪索的表演誠然出色,然後和嘉寶相比仍相形見絀。可能外形上就比較吃虧,具有東方特質的蘇菲看起來實在不像一個俄國人。其次,劇本本身的一些局限,減輕了蘇菲塑造的安娜的悲劇性,著力在安娜的情慾上著墨,這樣一來,也限制了蘇菲挖掘角色的深度。
當然,人都有失手的時候,更何況,眾多客觀原因之下,蘇菲的表演仍具可觀性,蘇菲在片中的表演,可謂不得不失。

[影片看點]
《安娜·卡列尼娜》五度被改編成電影,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女主角安娜的美麗芳姿和驚世愛情。本片是最新版本,而且請來法國首席美人蘇菲·瑪索扮演安娜。
相對於傳統文學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影片淡化了安娜所處的周圍世界對她的有形無形的束縛,而是把所有的筆墨都集中在描述安娜與渥倫斯基一段驚世婚外孽情。
本片導演貝納·羅斯是拍宮廷感情片高手,他的《不朽情真》(又譯做《永遠的愛人》)講述貝多芬一生情史,以優美的風格獲得一致好評。
影片全部在俄羅斯實地拍攝,場景宏大,19世紀俄羅斯上流社會奢華的生活場面以及美人靚衫,都給人以視覺上的直觀美感,讓令人心動的安娜被所有精美細節烘托著,講述一個凄美無限的動人愛情故事。

4.《雙城記》

[電影簡介]
譯名:雙城記
片名:A Tale Of Two Cities
年代:1935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
語言:英語
片長:126 Min
導演:傑克·康韋 Jack Conway
主演:羅納德·考爾曼 Ronald Colman .... Sydney Carton
伊麗莎白·埃蘭 Elizabeth Allan .... Lucie Manette
埃德娜·梅·奧利弗 Edna May Oliver .... Miss Pross
雷金納德·歐文 Reginald Owen .... C.J. Stryver
巴茲爾·拉思伯恩 Basil Rathbone .... Marquis St. Evremonde
Blanche Yurka .... Madame Defarge
Henry B. Walthall .... Dr. Manette
Donald Woods .... Charles Darnay
Walter Catlett .... Barsad
Fritz Leiber .... Gaspard
H.B. Warner .... Gabelle
Mitchell Lewis .... Ernest Defarge
Claude Gillingwater .... Jarvis Lorry Jr.
Billy Bevan .... Jerry Cruncher
Isabel Jewell .... Seamstress

[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於法國大革命期間,羅納德·考爾曼扮演的英國倫敦的年輕有為的律師席尼·卡頓,他深深地愛上了巴黎女子露絲·曼納。但露絲.曼納卻僅僅只是把他當作普通朋友,而是嫁給了法國貴族青年風度翩翩的查爾斯·達雷。當法國政治局勢陷入一團混亂時,查爾斯·達雷遭到暴民囚禁,露絲·曼納走投無路,只好向席尼·卡頓請求幫助。席尼·卡頓為了成全所愛之人的幸福,竟然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方式來挽救情敵,在黑牢探監之際施展策劃周密的調包計將查爾斯·達雷救了出來,而他則義無反顧地步上斷頭台。男主角的高尚情操,足以令天下人同聲一哭。

[幕後製作]
本片改編自狄更斯的同名不朽名著《雙城記》,在大製作家大衛·塞茨尼克與導演傑克·康韋的傾力攝制下,完成了這部反映法國大革命時代悲劇的傑作,也是根據本書拍攝的六個電影版本中成績最好的一部。狄更斯的小說利用各種元素描述一個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自出版以來受到無數讀者的熱心追捧,一版再版。本片並沒有完全包括小說展現出來的所有元素,但卻沒有遺漏任何最為重要的情節。當然,沒有哪一部通過優秀的小說改編的電影能夠包納小說的所有內容。本片男主角的扮演者羅納德·考爾曼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英國演員,他的性格和形象與電影的主角極為切合,不失為本片一大特色。

5.《羅密歐與朱麗葉》

[電影簡介]
譯名:羅密歐與茱麗葉 / 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
片名: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 / Romeo and Juliet / Romeo + Juliet
導演: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主演:克萊爾·丹妮絲 Claire Danes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Leonardo DiCaprio
約翰·雷吉扎默 John Leguizamo
皮特·波斯爾思韋特 Pete Postlethwaite
保羅·索爾維諾 Paul Sorvino
布賴恩·丹內利 Brian Dennehy
艾米特·沃爾什 M. Emmet Walsh
傑米·肯尼迪 Jamie Kennedy
上映:1996年11月01日
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類型:劇情/愛情/動作
分級:瑞典:15 德國:12 西班牙:18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亞:M 法國:U 芬蘭:K-12 比利時:KT 美國:PG-13 智利:14
官方網站:http://www.romeoandjuliet.com

[劇情簡介]
這是莎翁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傳頌多年的愛情經典大作,現由「舞國英雄」的導演巴茲魯曼以新世代的角度,重新演繹這個家喻戶曉的愛情悲劇,令人印象深刻。
盡管哈姆雷特、李爾王、奧塞羅和麥克白才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但是一提起莎士比亞,首先想到的卻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毫無疑問它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愛情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後現代激情篇》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悲劇,可這一回手槍、跑車和時裝代替了長劍、駿馬和斗篷,唯一不變的只有愛情還是一樣的盪氣回腸。狄卡普里奧在劇中所演繹的角色在反叛之外,又多了一種沉鬱,是一種最具傷害性又最深情款款的氣質。劇中巴茲用激情洋溢的音樂代替了瘋子萬千的熱舞,使用現代的手法演繹了一個古老而凄美的故事,沒有古典憂郁的風格,沒有風度翩翩的少年,只有一樣瘋狂的激情,和同樣唯美的結局。悲劇才是讓人牽掛的理由。
凡尼隆海灘是個感性又暴力的另類世界,一對分屬兩大世仇家族—蒙塔奇及蓋普列家的年輕人羅密歐與茱麗葉,由於上一代的仇恨阻礙使他們不能結合,竟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義大利的維羅那,有兩個互相敵對的家庭。它們是以朱麗葉父親為首的卡普萊家族和以羅密歐父親為首的蒙特家族。兩個家族之間不斷發生暴力沖突,為城市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羅密歐是一個整天沉溺於愛和幻想之中的青年。在朋友莫邱拉的鼓動下,羅密歐參加了卡普萊家舉辦的化裝舞會。朱麗葉的母親為了把萊麗葉嫁給她所選定的一個年輕人而舉辦了這次舞會,然而事與願違。朱麗葉在舞會上遇見了羅密歐,兩人一見鍾情。
羅密歐在舞會結束後又潛入卡普萊家的後院與朱麗葉相會,兩人互相傾訴了愛幕之情。在神父的幫助下,兩人秘密地結了婚。神父希望能以此來化解兩個家族間長久的仇恨。
朱麗葉的表兄泰華是個兇殘好殺的傢伙,他找到了羅密歐要求與他決斗,被希望和平的羅密歐拒絕。泰華瘋狂地毆打羅密歐,引起了莫邱托的憤怒。在羅密歐的勸阻下,莫邱托沒有殺死泰華,但泰華卻乘機殺死了莫邱托。悲劇就此發生,憤怒的羅密歐殺死了泰華,遭到被驅逐的懲罰。
羅密歐在夜裡和朱麗葉相會後離去,但此時朱麗葉的父親卻要把朱麗葉嫁給她不愛的一個年輕人。在神父的策劃下,朱麗葉假裝服毒自盡,但神父的信卻未能交到羅密歐的手裡。接到噩耗的羅密歐趕到教堂,就在朱麗葉醒來時,羅密歐已經喝下了劇毒葯,朱麗葉也隨之開槍自盡。兩個家族間的世仇,導致了年青一代的愛情悲劇。
本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片都以美國口音來演出莎翁作品,讓對白顯得更生動更強而有力,使觀眾們很容易的感受到,莎翁筆下這一對戀人心中炙熱的愛恨情仇。

寫了幾個才發現我找的應該算是歐洲經典文學改編的電影……不過其中也有英國的……

『陸』 誰能幫忙推薦幾部著名的經典英美文學書籍

名人傳(羅抄曼羅蘭)、懺悔錄(襲盧梭)、雙城記(狄更斯)、霧都孤兒(狄更斯)、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雨果的作品、小仲馬的茶花女、莫泊桑的羊脂球、奧斯托羅夫斯基的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等。我個人強力推薦你看紅樓夢,這本書太好了。其實你看書,看翻譯過來的裡面很多文句都被翻譯變味了,建議看那些著名翻譯家翻譯的書。他們翻譯的相對較好。其實日本的也比較好,日語翻譯成中文比英語的自然的多,日本文學也有不少好作品。比如雪國、挪威的森林等。

『柒』 關於英美文學,有哪些經典入門的書籍推薦

《怦然心動》,原著的篇幅並不是很長,所以從它入手非常合適。溫暖輕松的故事構架讓人讀起來感覺非常溫暖,而且一些情節也特別有趣。書籍的畫面感完全不亞於電影,如果看完電影之後進行閱讀會收到很多驚喜。

『捌』 優秀的英美文學作品

其實我建議你看看一些哲理性很強的外國小說
先可以看下《外國哲理小品》和《外國短篇小說經典100篇》,人民文學出版社,短而富於哲理,類型也多樣,不會因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而覺得悶,先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


追風箏的人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伊甸園的鸚鵡
大象的眼淚
這些都是

另外給你幾個網站,希望裡面有你喜歡的
http://www.buzzle.com/chapters/escape-hatch_Short-Fixion.asp
http://www.americanliterature.com/ss/ssindx.html
http://www.classicreader.com/short-stories.php

『玖』 能稱為canon(正典)的英美文學作品有哪些

Canon這一概念來自於哈羅德·布魯姆的名著《西方正典》,布魯姆是另外一位哲學家弗朗西斯·福山的老師。
在書中,布魯姆提出了「經典/正典」的兩分法,這是他文學批評的重要范疇。布魯姆認為,在語言、手法自成一家、開一代文風的,是正典——有著承上啟下,正本清源的意義。
他認為的正典作家有:莎士比亞、但丁、喬叟、塞萬提斯、蒙田、莫里哀、彌爾頓、約翰生、歌德、華茲華斯、奧斯汀、惠特曼、狄金生、狄更斯、艾略特、托爾斯泰、易卜生、弗洛伊德、普魯斯特、喬伊斯、伍爾夫、卡夫卡、博爾赫斯(阿根廷)、聶魯達(智利)、佩索阿(葡萄牙)、貝克特(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