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陋室文學雜志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陋室文學雜志

發布時間: 2021-03-24 07:52:00

㈠ 陋室銘這首此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唐·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詞人,詩人,哲學家,洛陽人

㈡ 陋室銘的全文及其翻譯和解析,快快快,急用!!!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③,往來無白丁④。可以調素琴⑤,閱金經⑥。無絲竹之亂耳⑦,無案牘⑨之勞形。南陽⑩諸葛廬,西蜀子雲〔11〕亭。孔子雲:「何陋之有?」〔12〕

注釋:

①斯、是:均為指示代詞斯,這。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詞「以」,起強調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潔。馨,能散布到遠方的香氣。

③鴻儒:這里泛指博學之士。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④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這里借指沒有什麼學問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繪裝飾的琴。

⑥金經:即《金剛經》(《金剛般若經》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略稱),唐代《金剛經》流傳甚廣。

⑦絲竹:弦樂、管樂,這里指的是奏樂的聲音。此處泛指樂器。亂耳,使聽力紊亂。

⑨案牘:官府人員日常處理的文件。

⑩南陽:地名,今湖北省襄陽縣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廬中隱居躬耕。

〔11〕子雲:漢代的揚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稱「揚子宅」,據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太玄經》,故又稱「草玄堂」。文中子雲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雲山、子雲城。

〔12〕何陋之有: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為「有何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說:「那地方非常簡陋,怎麼好住?」孔子說:「有君子去住,就不簡陋了。」

〔13〕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居住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㈢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為題的作文

討論並歸納:「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說明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極為簡陋.
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認為作者這樣說對嗎?理由?
討論並歸納: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吳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幽雅、恬靜)
來人不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3、作者寫陋室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
討論並歸納: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願追逐名利,不願高官厚祿,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強調本文寫法:托物言志)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
六、課外拓展
1、看材料,思考問題.
教室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閑情. 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下圍棋,尋思看電影.可以睡覺,打呼嚕.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形.雖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場.心裡雲:「混張文憑.」
思考:(1)材料是針對學生中的哪些現象而言的?
(2)那麼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
2、之前已請同學設計過自己的家了,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習劉禹錫,為你的家取個名,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七、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1、稱頌:人品高尚.
2、批評:逃避世俗,缺少為國為名的奉獻精神.
八、小結:學習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
九、布置作業
一、解題
1.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著.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作者簡介(板書: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學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賞析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板書:學習目的:賞析寫作特色)
三、課文分析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回答: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一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南陽諸葛廬一孔子雲:何陋之有?」我們一層層講解.(出示與第一層意義相吻合的山水畫膠片)
3.教師講解 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麼寫起呢?
回答:山水寫起.
4.教師講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說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興雲作雨,所以人們認為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為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發散很遠的香『乙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5.提問: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麼呢?山和水來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來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龍來比 ?
(回答)德.
用名和靈來比 ?
(回答)馨.
6.教師講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於高而在於仙,水之靈不在於深而在於龍,那麼,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於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說,盡管這房子的確是個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反而處處可見其高雅明亮,「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麼,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請看下文(出示與「草色入簾青」相吻合的山水畫).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台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這是寫陋室的環境(板書環境).作者寫陋室的環境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呢?
回答:對偶.(板書:對偶)
7.提問:苔痕 相對?
回答:草色.
提問:階綠 相對?
回答:簾青.
提問:上相對?
回答:入.
除了對偶還用了什麼方法呢?
回答:擬人.
8.教師講解 「上、入」採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台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麼;「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幹些什麼.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麼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9.教師講解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陋室的人物.鴻儒,大學問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在這個陋室里.常有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鴻儒談笑風生,高談闊論.
這兩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對偶.
10.提問:談笑相對 ?答:往來.
有相對 ?回答:無.
鴻儒相對 ?回答:白丁.
11.教師講解 作者並沒有寫自己是什麼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板書:朋友).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說,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於襯托(板書:襯托).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時有鴻儒來往,常同高朋談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書:生活).調,彈奏;素琴,沒有裝飾的琴;金經,佛經;絲竹,管弦樂器,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樂;案牘,指官府的公文.這幾句是說,在陋室里,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這兩句用了正反虛實(板書:正反虛實)的寫法.
12.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
提問:「閱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3.教師講解 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總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經過作者反復描寫陪襯,文章主旨已經突出,意思似乎已經寫盡,可是畢竟作者是大手筆,再用另外的寫作手法向深處開拓主題.(出示南陽諸葛廬圖)
14.教師講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諸葛廬就是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隆中時居住過的草廬;子雲亭是指西漢學者揚雄住過並寫作《太玄經》的亭子.這兩句話是說我這個陋室正如南陽諸葛廬的草廬,又像四川揚子雲的亭子.作者採用的是類比的寫法(板書:類比),用歷史上諸葛亮和揚子雲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原來也是陋室,由於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聞名天下,那麼我的陋室不也會如此么?
15.提問:作者在這里用草廬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還是在說明陋室不陋嗎?
回答:不是,而是已隱含著自己遠大的志向.要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人.
教師肯定:很對.(板書:暗含、志向)
16.教師講解 前有古人後有來者,我這個陋室將與諸葛亮的草廬、揚子雲的亭子一樣被後人所稱道;我本人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被後人所敬仰.文章添了這么一筆,再生一層波瀾,內容更豐富,主題更鮮明.寫到這里,我們感覺到作者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夠完美了,可以收筆子.
但是作者是一個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後一筆,引用孔子的話結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雲,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回應「德馨」言盡而意無窮.孔子這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麼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講得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用孔子的後一句「何陋之有」.
17.提問:劉禹錫為什麼隱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回答: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8.教師肯定:回答正確.
這是作者有意設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度正如孔子一樣(板書:態度),安貧樂道,君子固窮,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於「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語引經據典(板書:引經據典),力發千鈞,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㈣ 孫犁的小說散文結集

著作:
《荷花澱》(小說、散文集)1947,香港海洋書屋;1959,人文
《蘆花盪》(短篇小說集)1949,群益(人教版課文)
《囑咐》(短篇小說集)1949,天下
《村歌》(中篇小說)1949,天下
《農村速寫》(散文、小說集)1950,讀者
《采蒲台》(短篇小說集)1950,三聯
《山海關紅續歌》(詩集)1951,知識書店
《風雲初記》(長篇小說) l集,1951,人文;2集,1953,人文;1—3集,1963,作家
《白洋淀紀事》(小說、散文集)1958,中青
《鐵木前傳》(中篇小說)1959,天津人民
《津門小集》(散文集)1962,百花
《白洋淀之曲》(詩集)1964,百花
《晚華集》(散文集)1979,百花
《秀露集》(散文、小說集)1981,百花
《耕堂雜錄》(雜文集)1981,河北人民
《疆定集》(散文集)1981,百花
《琴和簫》(小說、散文集)1982,花山
《孫犁小說選》1982,四川人民
《孫犁文集》(l一5冊)1981一1982,百花
《耕堂散文》1982,花城
《尺澤集》(散文集)1982,百花
《孫犁文論集》1983,人文
《書林秋草》(雜文集)1983,三聯
《孫犁散文選》1984,人文
《遠道集》(散文)1984,百花
《老荒集》(散文集)1985,上海文藝
《陋巷集》(散文集)1987,百花
《耕堂序跋》1988,湖南人民
《無為集》(散文)1989,人文
《芸齋小說》1990,人民日報出版社
《孫犁文集》正編5卷,續編3卷,共8卷,2002年,百花文藝出版社
《孫犁全集》共11卷,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散文:
《識字班》
《第一個洞》
《游擊區生活一星期 》
《三烈士事略並後記 》
《塔記 》
《王鳳崗坑殺抗屬》
《采蒲台的葦》
《安新看賣席記 》
《張秋閣 》
《光復唐官屯之戰》
《學習》
《宿舍》
《節約》
《小劉庄》
《掛甲寺渡口 》
《廠景 》
《訪舊 》
《婚俗》
《一天日記》
《回憶沙可夫同志》
《黃鸝 》
《石子 》
《善暗室紀年》序
《夥伴的回憶》
《服裝的故事》
《悼畫家馬達》
《刪去的文字》
《童年漫憶》
《談趙樹理》
《談柳宗元》
《吃粥有感》
《紅樓夢》雜說
《方紀散文集》序
《書的夢》
《畫的夢》
《戲的夢》
《夜思》
《悼念李季同志》
《鄉里舊聞》
《同口舊事》
《新年懸舊照》
《報紙的故事》
《亡人逸事》
《芸齋瑣談》
《母親的記憶》
《青春余夢》
《芸齋夢余》
《貓鼠的故事》
《夜晚的故事》

㈤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於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棲留住就顯神靈。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苔蘚爬上台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

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雲的草屋。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贊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著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並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余韻悠長。

(5)陋室文學雜志擴展閱讀:

劉禹錫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詩豪"。在政治上,劉禹錫的一生是在不斷的斗爭以及反抗中度過的,哪怕不停地被打擊,劉禹錫也會重新站起來去反抗。在詩歌創作上,他不斷進行創新創造,寫出了一大批雄渾蒼勁的詩歌作品。

詩人劉禹錫的後半生過的並不順暢,因參與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這一舉動觸犯了當時朝廷中達官顯貴的利益。這些大官僚沒有劉禹錫那樣的文學才華,在道理上辯不過他,於是背後就在皇帝面前不斷地劉禹錫的壞話。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句古話:"皇帝疼奸臣。"這句話說的一點兒也不假,當時皇帝真的聽信了那群達官貴人們的讒言,於是下旨將劉禹錫貶官,外放到安徽的和州當通判。 如果是按照當地明文規定的官員待遇來看,通判的待遇也還算是過得去的,通判在衙門里可以住三室一廳的大房子。

可誰知和州城的大官策知縣是個勢利小人。他知道劉禹錫是因為犯了錯,被朝廷貶官到和州的,於是根本不把劉禹錫放在眼裡,處處刁難他。

劉禹錫來和州不過只有半年之久,卻已經連續搬了三次家。這第三次搬家啊,搬到了一間又破又小的房子里,房子里邊只能放下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劉禹錫見了十分氣憤,他在心裡想道:這狗官實在是欺人太甚啊!但是,不管是多麼小的房子,都不可能改變我想要改革的決心。

於是,他便在此地寫下了那篇膾炙人口的一篇文章——《陋室銘》,極力歌頌他這個小房子。 劉禹錫寫完文章以後,就來到城中請來一個石匠,讓石匠把自己寫的這篇文章刻在石板上,將刻好的石板聳立在屋前。

策知縣聽說這件事以後,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便親自來到劉禹錫的住處。他看了這篇文章以後,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兩句很不滿意。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這雖然只是一間簡陋的屋子,但由於我劉禹錫的道德高尚,居住在此以後,使它散發出芳馨的味道。這是對策知縣赤裸裸的嘲諷,策知縣雖然怒發沖冠,但是也想不出合適的方法進行報復,只好離開了劉禹錫的陋室。

㈥ 汪曾祺與昆明的淵源

汪曾祺曾因求學來到西南聯大學習,在昆明生活了7年。這段時光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因此總在文章中寫到在西南聯大的經歷。

在汪曾祺的作品裡,反映昆明當時的市民生活的作品共有8篇。這些作品以聯大為中心,圍繞著校園周邊生活來展開。其中反映雲南本地人的有散文《背東西的獸物》、《昆明年俗》,小說《職業》、《釣人的孩子》、《求雨》,反映外來人口對昆明的影響的有散文《泡茶館》和小說《落魄》。

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大學期間,汪曾祺與同學創辦校內的《文聚》雜志,並不斷在雜志上發表詩歌、小說。

1944年,他24歲畢業。為了生計在西南聯大學生開辦的「中國建設中學」任教兩年,在1946年回到上海。這在昆明生活學習的七年裡,與西南聯大有著密切的關系,對它的回憶佔了很大比重。這期間寫了《雞鴨名家》、《戴車匠》等小說。

(6)陋室文學雜志擴展閱讀

昆明作為度過了最重要的青年時代的地方,昆明給汪曾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因而每每在文章里提及在昆明就讀西南聯大時的經歷。除去只部分提到昆明的篇目不算,汪曾祺以昆明生活為描寫對象的作品共有43篇,其中小說8篇,散文35篇。

1939年,19歲的汪曾祺從上海經由香港、越南,不遠萬里奔赴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24歲畢業,又在西南聯大學生辦的「中國建設中學」做了兩年教師,直到1946年回到上海。

寫於1994年的《七載雲煙》是對這段日子的總結,汪曾祺在文中從不同的角度回憶了自己在昆明生活的方方面面:《天地一瞬》中寫自己往來於昆明市中心,常去的書店、裱畫店、茶葉店等見聞,也記錄下全國各地來聯大的學生所走的「陸路」和「水路」以及自己遠渡重洋而來的經歷。

《斯是陋室》描寫了聯大的校園環境之簡陋與同學之好學;《不衫不履》描寫了聯大師生的衣著隨著時局的艱難而變得破舊;《採薇》是對昆明飲食生活的總結,從剛開始手頭寬裕時下館子,到時局艱難時吃野菜和昆蟲,也有對泡茶館經歷的回憶。

《西南聯大中文系》、《聞一多先生上課》、《金岳霖先生》、《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吳雨僧先生二三事》、《唐立廠先生》、《新校舍》都是對聯大中文系各位教授上課狀況的回憶。

在《唐立廠先生》中,汪曾祺一語道破聯大精神:「西南聯大就是這樣一所大學,這樣一種學風:寬容,坦盪,率真。」除去上課,汪曾祺與諸位大家還有課下交流。《博雅》、《晚翠園曲會》、《食道舊尋》都是對聯大教師們課餘生活的描寫。

其中汪曾祺與其他教師最主要的交集是《晚翠園曲會》寫的老師和學生一起參加的聯大崑曲社,在《博雅》中也多有提及。《食道舊尋》是《學人談吃》一書的序文,回憶了幾位聯大教授的飲食喜好。

回憶老師之外,其文也有對身邊同學的記錄。《地質系同學》、《未盡才》描寫了對幾位普通聯大同學的舊日回憶。《地質系同學》里的人物日後都成為各行各業的大家,《未盡才》中的人物則英年早逝,讓人遺憾。提到英年早逝的同學,必須得注意到蔡德惠。

蔡德惠是聯大生物系的學生,治學嚴謹,為人低調。本是未來生物學棟梁之才,被多位老師所看好,卻因肺病學業未成便去世。汪曾祺對他多有矚目,《蔡德惠》《日規》兩篇文章都是專門寫他,也曾多次在其他文章里提及此人。二人雖無深交,但汪曾祺對蔡德惠的治學、人品都有相當的好感,對他的去世一直抱有遺憾。

㈦ 誰能提供給我《陋室銘》的翻譯或教案或課件或練習

陋 室 銘

一、整體把握

銘,是古代文體名,用於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本文雖只有81字,卻是銘辭中的長者。陋室,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期間(824—826)在當地構築的簡易房子,作者為它作銘,主要是為了表述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但字里行間也流露出諷刺現實的意味。

一般的銘辭因為目的在於使人知所警戒,所以往往只提觀點,不作論證;本文則夾敘夾議,不但有觀點,有論證,而且在論證過程中還簡要而生動地描述了這間「陋室」內外的情景。全文分三層:開頭運用類比立論,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類比即指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這是當時人們公認的道理。仙之於山、龍之於水既如此,則人之於室亦當如此,是以室雖陋而有德者居之,則不陋矣。如此立論,頗有一錘定音之勢。其次說到「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寫「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以「談笑」四句寫室內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無絲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塵絕俗的胸襟更洞若觀火。最後,奇峰突起,連舉三位古人來證明「陋室」不陋。「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這是例證,聯繫上文還看見出作者有自況之意;再引孔子的話作結,更具有雄辯的力量。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為上句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南陽」二句之中。這樣來引述既巧妙地回應了開頭「惟吾德馨」一句,又顯得含蓄無窮,發人深思。

二、問題研究

1.關於本文的體裁

本文以雙句為主,且絕大多數是對偶句,因而很多人認定它是駢體文,這似乎欠妥。駢體文的雙句當用「四六句」,不能用雜言;又要講求聲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規定,這些特點本文都不具備。其實,本文的體裁在文題中早已點明,就是「銘」;能把「銘」的體裁特點作簡明介紹,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為有益。

銘的基本特點可以用陸機說的「博約而溫潤」(《文賦》)這句話來概括。博,指內容廣博;約,指文辭簡約,概括性極強;溫,氣度溫和,從容不迫;潤,語調柔順。銘之所以具有這些特點,是因為它講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影響不止於題銘者本人及其同代人,還將傳於後世。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將漢崔瑗所作《座右銘》寫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說:「銘以題勒示後,故博約溫潤。」此話有理。我們今天讀《陋室銘》,也同樣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2.關於本文的「文外曲致」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皇帝受制於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閔)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隻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只能採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二、反復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討下列問題。

1.《陋室銘》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麼含義?試聯系全文內容作具體分析。
答:《陋室銘》的全篇旨意是從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生發而來,作者以此結住全文,顯得立意高遠,無懈可擊。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後半句,是因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後才有餘味。在討論前最好先告訴學生這句話的出處,說說省去前半句的原因。

課文誦讀指導要點示例

1.《陋室銘》

①銘是韻文,可以叫學生找出韻腳,韻腳要讀得清晰、響亮。

②第一層中,前四句是鋪墊(先不提類比論證),讀後稍作停頓,再緩緩讀出「斯是」二句,以突出作者的正意。

③第二層寫「陋室」。「苔痕」二句寫環境(可讓學生說說環境的特點),要讀得有點美感。以下六句寫室中生活圖景(可問學生共寫幾件事),讀時須一事一頓。六句中有虛筆(可讓學生說,即「往來」句、「無絲竹」二句),虛筆讀得輕一些,才有韻味。

④第三層是結束語。「南陽」二句讀後,要作一頓(製造懸念),然後用肯定的語調讀末兩句。可問學生:作者寫這一層時心裡是怎麼想的?(諸葛廬不陋,子雲亭不陋,則我之陋室亦不陋矣!)本層也可用調侃語調讀,要讀得有點韻味。

⑤讀畢還可以再問:「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互照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目的是以此貫穿全文,達到整體把握。

參考譯文

1.《陋室銘》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有靈氣了。這間簡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蘚給石階鋪上綠毯,芳草將簾內映得碧青。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粗鄙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註:為保持銘文句式工整和押韻的特點,本文兼用意譯。

㈧ 幫我整理下《陋室銘》

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陋室銘

劉禹錫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在,在於。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靈驗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指示代詞,此,這。 惟,只。 馨,這里指品德高尚。

譯文: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上,長到,蔓到。

譯文:苔蘚痕跡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里。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者。鴻,通「洪」,大。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往來,偏義復詞,詞義偏重在「來」上。

譯文:到這里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用泥金書寫的佛經。

譯文: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勞,使……勞累。 形,形體,身體。

譯文:沒有奏樂的 音樂擾亂耳鼓,也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身體勞累。

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譯文: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它們雖然簡陋,但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8、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孔子說:「有什麼簡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