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宋代文學朱熹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宋代文學朱熹

發布時間: 2021-03-24 06:13:52

❶ 宋朱熹的資料

宋朱熹的資料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文學家。漢族,行五十二,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理學家,理學的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供參考

❷ 提起宋代文學家朱熹我們會想到他的讀書之法是什麼

朱熹的讀書方法

宋朝的著名學者朱熹,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學,均有研究。他在讀書方法上,總結歸納「二十四字」閱讀法,該法是由「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已體察、著緊用力、須教有疑」24個字組成的方法。
1、循序漸進。即從基礎知識讀起,一本本讀通,讀時對文獻中字、詞、句、篇等要逐一弄通,在打好基礎的同時,有系統、有步驟地從低向高、從淺入深的進行閱讀。

2、虛心涵泳。即要仔細認真的閱讀,反復自我切磋、研磨、體會、切忌馬虎從事,或自以為是。(什麼是「涵泳」?「涵」,《辭海·詞語分冊》的解釋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於水中)

3、切己體察。即要結合思想、經驗、閱歷、需要,去體驗文獻中的意味,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4、熟讀精思。即要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和思考,深刻領會其要旨,使書中之話好象出於自己口中,其思想似如自思。

5、著緊用力。即要聚精會神、下苦功、花大力。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毫不鬆懈,刻苦用功。

6、須教有疑。即要善於提出和解決問題,學會「質疑」,閱讀要從「有疑」到「無疑」之後,才算真懂,才算掌握其實質。

他特別強調「循序而漸進」。有的人讀書性子急,一打開書就匆忙忙朝前趕。朱熹批評他們像餓漢走進飯店,見滿桌大盤小碟,飢不擇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樣讀書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漸進,則意志理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明白它們的涵義,一句話一句話地搞清楚它們的道理。前面還沒搞懂,就不要急著看後面的。這樣就不會有疏漏錯誤了。他還說:「學者觀書,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扎扎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扎實的學問。

總之,「24字法」,是一種精讀方法,對於當今社會興起的讀書活動,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大的參考。

❸ 宋朝詩人朱熹的詩有哪些,朱熹的資料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漢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歲[紹興十八年(1148)]時,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榜.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元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有《朱文公文集》一百卷 ,詞有《晦庵詞》一卷 。王奕清等《歷代詞話》引《讀書續錄》雲 :「晦庵先生詞,幾於家弦戶誦矣。其隱括杜牧之九日齊山登高詩《水調歌頭》一闋,氣骨豪邁則俯視蘇辛,音韻諧和則仆命秦柳,洗盡千古頭巾俗套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八雲 :「《詞綜》所錄朱晦翁《水調歌頭》、真西山《蝶戀花》,雖非高作,卻不沉悶,固知不是腐儒。」

❹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什麼詩什麼極大的成者其詩作者有什麼等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理學家,思想家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❺ 宋朝大儒朱熹對《論語》的解釋全錯了嗎

「《論語》,凡是中國人,從小都念過,現在大家手裡拿的這一本書,是有問題的一本版本,它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註解的。朱熹先生的學問人品,大致沒有話可講,但是他對四書五經的註解絕對是對的嗎?在我個人非常不恭敬,但卻負責任地說,問題太大,不完全是對的。 」這是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里的一段話,讀畢令我吃驚不小,忙往下看去。接著南性瑾先生又說到:「我們研究孔孟思想,必須要從《論語》著手。並不是《論語》足以代表全部孔孟思想,但是必須從它著手。現在我的觀念,有許多地方很大膽的推翻了古人。在我認為《論語》是不可分開的,《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們手裡的書中,現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開始把它圈斷了,後來成為一條一條的教條,這是不可以圈斷的。再說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是一整篇文章。至少今天我個人認為是如此,也許明天我又有新認識,我自己又推翻了自己,也未可知,但到今天為止,我認為是如此。 」
朱熹真的錯了嗎?錯在哪裡了?錯了多少?
案頭正好有朱熹版本的論語,立即拿出來與南懷瑾先生的解釋進行了對比。
論語的第一篇「學而」原文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按照傳統的解釋為: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宋代著名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
我們再來看看南懷瑾先生的解釋:這三名話連起來看,照字面講,凡是中國人,無論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註解,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亦說乎」,「說」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興的那個「悅」字,是很高興的。假如這是很正確的註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聖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連大龍峒孔子廟我也不會去了。講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這樣講,我才佩服他是聖人,因為他太通達人情世故了。至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似通非通的,什麼道理呢?從一般人到公務員,凡靠薪水吃飯的,是「富不過三天,窮不過一月」,遇上了窮的那幾天,朋友要來家裡吃飯,當褲子都來不及,那是痛苦萬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慘』乎。」絕不是不亦樂乎。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所謂「慍」,就文字解釋,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沒有發出來,在內心中有煩厭、厭惡、討厭、怨恨之感。那麼,別人不了解我,而我並不在心中怨恨,這樣才算是君子。那我寧可不當君子,你對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騙你,心裡難過一下總可以吧!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實在是做不到。
根據書上的字面,順著注釋來看,就是這樣講的。所以幾百年甚至千多年以來,不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四書反感,過去的讀書人也對四書反感。因為它變成了宗教的教條,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事實上不是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後,就知道孔子真是聖人,一點也沒錯。 「學而時習之」,重點在時間的「時」,見習的「習」。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講過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麼叫作「學問」。普通一般的說法,「讀書就是學問」,錯了。學問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學。這個解說在本篇里就有。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作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這不是我個人別出心裁的解釋,我們把整部《論語》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講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個人。
再看下去,一步步的發現朱熹先生的解釋確有局限之處。
例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按照朱熹先生的解釋應為: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朱嘉認為:孔子並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沒有提出過人死之後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
而南懷瑾先生則認為:古人對於這一句的解釋,我也有點意見。拿孝道來講,過去講中國文化的孝道,本來很重要,我們看歷史上給皇帝的奏議,常有「聖朝以孝治天下」這句話。等於是憲法的基礎精神,過去我們沒有「憲法」這個名稱,但是有這個精神——憲法的哲學精神,以孝道為基礎、作中心。所以過去的皇帝,權傾天下,一到內宮,見到母後,皇帝也要跪下來,皇太後對什麼事講一句不應該,皇帝就非改不可。(但是出了內宮,母後則不能幹政。)固然,我們向來以孝治天下,但硬拉上了作解釋,也是不對的,古人就解釋「慎終追遠」是孝道。所以過去在大陸,人家大廳里的祖宗牌位上面,總是「慎終追遠」四個字,這就是因為古人解釋「慎終追遠」只對孝道而言的。他們解釋:慎其終者,是說對過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們要懷念他。「民德歸厚矣」,他們解釋,如果大家都能孝順父母,孝於祖宗的話,社會風氣就趨於厚道了。這是有問題的,意思對,但牽強附會。為什麼引用曾子的這一段話講學問呢?「慎終追遠」是什麼意義?「終」就是結果,「遠」就是很遠的遠因,用現在觀念的一句話來講就解決了,「一個人要想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欲慎其終者,先追其遠,每件事的結果,都是由那遠因來的,這里我們可以引用佛學里的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薩,大致相當於中國儒家的聖人,聖人們非常重視一件事情的動機。比如有一個朋友來約你作生意,這個動機,也就是這個初因,我們要注意,也許是善因,也許是惡因,如果是惡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長,將來坐牢的也是你,那麼這個因要注意了,所以菩薩是怕這個因。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執行時才後悔,這個後果來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學問的人,對每一件事,在有動機的時候就做好,也就是剛才說的,要有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也就是開始就要慎重。有人不擇手段的創業,經常喜歡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的「不擇手段」這句話。但是你要注意,對馬丁·路德這句話,不要只說一半,他是說:「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現在把這句話攔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擇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這就很危險了。所以「慎終追遠」的意思,是說與其要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這個道理。大家認識了這個道理,則「民德歸厚矣」。社會道德的風氣,自然都歸於厚道嚴謹。這是「學問」的道理。
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整篇都在與朱熹先生版的《論語》進行比對,當然有所異同,但我卻不認為朱熹先生是錯的,從宋至今時空已跨越800多年,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科學、人文等等與現代相比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就當時朱熹先生的解釋,之後的800多年無人顛覆,且自有了他的註解,之後的科舉考試已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籠罩,自明朝以後,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孔孟思想,大概都「朱熹的孔子思想」所替代,也能說明這一點。
但南懷瑾先生講的也很有道理,只是角度不同,視野更加開闊。在學術上講沒有對錯,在理解上說,各家之言均有所長。讀者自悟吧。

於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

❻ 朱熹的詩,宋朝詩人朱熹的詩有哪些,朱熹的資料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漢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歲[紹興十八年(1148)]時,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榜.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元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❼ 宋代著名詞人朱熹 的簡介

朱熹朱熹(生於公元1130—卒於公元1202)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文學家。漢族,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後徙考亭。其父朱松,進士出身,歷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職,因反對秦檜妥協而出知饒州,未至而卒。此時朱熹14歲,遵父遺命,師事劉子□等人,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歲[紹興十八年(1148)]時,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榜。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元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奮好學,立志要做聖人。李侗曾贊揚他:「穎悟絕人,力行可畏,其所詫難,體人切至,自是從游累年,精思實體,而學之所造亦深矣」。並說朱熹「進學甚力,樂善畏義,吾黨罕有。」(《年譜》卷1)。其仕途生涯多艱,做官清正有為 。朱熹一生從事理學研究,又竭力主張以理學治國,但卻不被當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熱心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地授徒講學,無論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❽ 朱熹是宋代的 文學家和理學家嗎

朱熹(來1130.9.15~1200.4.23) 字元晦,自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 漢族,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❾ 文學作家朱熹,究竟是什麼朝代的

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字元晦。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拓展資料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