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概述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及演變過程
自己去看經濟思想史
Ⅱ 西方經濟學的演變過程
一、起源於古希臘的家政管理
亞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的經濟思想主要見之於《政治學》和《倫理學》。他認為,經濟一詞應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研究家庭關系,除夫妻關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隸主與奴隸的關系;二是研究致富技術。
二、古典經濟學階段(Political Economy)
1. 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集大成者(經濟學的第一次綜合或革命)
亞當·斯密(Smith Adam,1723-1790)英國倫理學家,經濟學家,集重農學派和重商主義理論之大成而為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創立者,主要著作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國富論》。斯密研究經濟問題的出發點是「經濟人」,即人的利已本性。繼承了英法古典經濟學家把研究的重點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的傳統,同時批判了重商主義認為對外貿易是致富源泉的錯誤觀點,也擺脫了「只有農業才創造財富」的重農主義的片面看法。他系統地闡述了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並據此提出了利潤和地租是勞動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他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自由放任,其「看不見的手」的著名論斷至今仍是經濟學家們熱烈爭論的話題之一。
2. 古典經濟學的分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和(庸俗政治)經濟學
斯密對經濟學的發展貢獻很大,薩伊等人致力於分離斯密中的庸俗成分,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庸俗的經濟學體系,即現在的西方經濟學體系。馬克思則一方面吸收斯密學說中介的科學成分,一方面對其學說中的錯誤成分給予中肯的批判,創建了科學的政治經濟學體系。
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特點: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解剖和批判的政治經濟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的政治經濟學。因此,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物質生產相關的或其後面的生產關系,或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同時,也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著重在不同階級的行為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而疏於對具體人的行為和經濟行為分析。在馬克思那裡,人是階級性的人,是社會的人,抽象的人,只有階級性,而又具體的人性。因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可以很好地解釋生產關系變化和發展規律,解釋歷史變動規律,卻沒能解釋人在具體歷史條件下的經濟行為,經濟發展和經濟運行規律。
(庸俗政治)經濟學:作為資本主義上層建築之意識形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至18世紀下半葉開始,其主要任務轉到為資本主義秩序辯護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上,從而形成馬克思所稱的庸俗政治經濟學或當今經濟學。在學術淵源上,庸俗政治經濟學繼承了斯密的庸俗部分,視資本主義社會為永恆的社會,是歷史的終結,因而只研究經濟現象的外在聯系,為資本主義制度(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辯護。並最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經濟學取代政治經濟學,而將政策經濟學視為政治經濟學。
三、馬歇爾:新古典經濟學派(從Political Economy到Economy,第二次綜合)
1. 「新古典學派」
是19世紀末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創建的一個有較大影響的學派。他們以局部均衡論為分析工具,著重研究價值和分配理論,分析經濟體系中的價格形成過程和資源配置的過程。馬歇爾在英國傳統的庸俗經濟學的基礎上吸收各種新的庸俗經濟學的學說,寫成了《經濟學原理》(1890),用折衷的手法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價值論、邊際生產力論等溶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經濟學體系。其特點是:用主觀心理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用社會達爾文進化論和「連續原理」分析社會經濟現象;在方法論上吸收邊際效用學派的邊際分析方法和力學上的均衡概念。關於價值、價格的決定問題,古典經濟學家一般是從供給即生產費用方面進行解釋的,而邊際效用學派則側重從需求即效用方面來加以解釋。馬歇爾將兩者綜合,認為商品的價值、價格決定於供給和需求的均衡點。當代西方經濟學界稱劍橋學派為「新古典學派」,主要就是指在這一點上「新」於古典學派。在政策主張上,是自由放任的積極鼓吹者。
2. 凱恩斯革命
Keynes John Maynard,1883-1946,現代最有影響的英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多次擔任英國政府要職,曾任英財政部高級官員,主要著作為《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針對資本主義社會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論,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於三大基本心理規律(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導致消費需求不足,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和流動偏好規律即容易流動的資產為人們所偏好因而喜歡以現金形式保存一部分資產-導致投資需求不足);提出了投資「乘數」理論,認為如果投資支出或政府支出有一定增加,必定導致國民收入成倍增加。據此,凱恩斯強調實行國家宏觀調控,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府刺激消費、投資和提高「資本邊際效率,擴大商品與資本輸出政策,加之福利政策等,以調節國內階級利益矛盾、熨平周期性經濟波動,促進資本主義持續穩定發展。
由凱恩斯開始,西方經濟學便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而宏觀經濟學更多地涉及到社會經濟問題,涉及國家如何管理社會經濟的問題和採取何種經濟政策促進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解決社會中不同利益矛盾實現社會穩定問題。
四、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薩謬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第三次綜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薩謬爾森,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代表學者。其自1948年與耶魯大學教授威廉·D·諾德豪斯合作的《經濟學》教科書,於1998年出版了第16版,為世界上最暢銷的經濟學教授書,共有40多種文字的譯本。
以薩謬爾森為代表所提出的「新古典綜合」,在堅持新古典學派的基本原則基礎上,做到了與時俱進。其《經濟學》涵括了(評述或反映了)當代經濟學的最前沿領域,因而成為當代西方的主流經濟學。
Ⅲ 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分為哪幾個主要階段
1.古典經濟學
從17世紀中期開始到19世紀70年代為止,包括英國經濟學家斯密、李嘉圖、西尼爾、穆勒、馬爾薩斯,法國經濟學家薩伊。以斯密為代表,其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被稱為經濟學上的第一次革命,建立了以自由放任為中心的經濟學體系,他標志著經濟學的誕生。代表性的教科書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應用》流行了20年。
2.新古典經濟學
從 19 世紀的「邊際革命」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為止。包括英國經濟學家傑文史、馬歇爾,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 —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提出被說成是經濟學上的第二次革命,他標志著新古典經濟學的開始,馬歇爾在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書。
3.現代經濟學
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凱恩史主義的產生。包括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瓊·羅賓遜、斯拉伐,以及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和盧卡斯。其中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標志著當代經濟學的產生,該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克思的《資本論》被人們稱著改變世界歷史的四大著作;而薩繆爾森的1948年開始發行的《經濟學》至今已出第十六版,是第三本好教科書。
Ⅳ 西方經濟學的西方經濟學的發展邏輯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其對經濟學的定義根本上也處於混亂狀態。
然而從發展邏輯上看,迄今為止的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是沿著物象擬制的工藝學路徑進行的,從技術擬制到社會擬制,不斷以研究對象構築-毀滅的發展線索為依託,展示著改造與反改造的力量角斗,掀起一場又一場「革命」。
從中演化出三個階段:所謂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新制度主義。這是資產階級本體論意義上的理論發展之路。其「虛假之處」在於本體論工作預設,在於邏輯推理所依據的本體的虛假性。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各個分支中,新制度經濟學可算是「此物最相思」。這樣,才有社會物理學——數學物理學——現象學的社會物理學的體系更迭性,以及知識的不斷翻新,而其中的話語是高度一致的物象學科的工作語言。這種資產階級理論為社會主觀批判實踐提供了「漫畫」,創立工作范型,巧設了批判模本,而要求研究對象規定的真正意義的怯魅。
關於西方經濟學的資產階級工作意義的批判性反思,形成了以下工作內容 : 古典主義及其批判(同盟者和反叛者)
所謂斯密問題
被歷史難倒的李嘉圖
向康德主義的進軍 新古典主義及其批判(康德主義路線之一:立的基礎)
研究對象的改造
理性主義狡辯
理論繁榮之路 新制度主義 及其批判(康德主義路線之二:破的基礎)
真實的科斯
虛假的科斯
廢墟中的景觀 因此,西方經濟學的問題在於:把經濟學的基礎看作是一般意義的生產發展,而不是生產關系的客觀發展。 ]實際上,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中存在著大量沒有明確標明的種種隱含假設,而這些假設幾乎全都是遠離現實的。 這就構成了批判的依據。正是出於對范疇批判和范疇生產工作統一性的堅持,其對物象邏輯形成了內部批判。一句話,馬克思意義的對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批判工作內在於社會客觀批判體系的建構。從中顯示出,社會邏輯不可能是技術邏輯的簡單的形式對置,而在於尋求「財富在這種還是那種財產形式下能更好地發展的問題」,即尋求歷史財產關系的客觀批判。
以假設為出發點的西方經濟學只是人類經濟學發展長河中的一個片段,它目前進行了自我批判發展階段。這表明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學應是西方經濟學合乎邏輯的發展與批判,並且是對後者的相容和超越。
Ⅳ 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歷史
1. 奴隸社會時期的經濟思想萌芽 一般公認,世界上現存第一本經濟學著作是古希臘色諾芬(Xenophon,約前430-約前355或354)的《經濟論》,英語單詞 「Economy」、「Economics」即源於此。該書採用蘇格拉底與別人對話的形式,討論如何管理奴隸主家庭農場,堪稱「古代微觀經濟學」。他還著有《雅典的收入》,論述如何增加雅典國家收入,堪稱「古代宏觀經濟學」。此外,柏拉圖(Platon,前427-前347)所著《理想國》,從社會分工的角度論述奴隸經濟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鞏固和完善奴隸經濟制度,強調農業的基礎地位,主張限制商業、高利貸和私有財產。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所著《政治論》主要論述奴隸經濟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鞏固奴隸經濟制度,《倫理學》分析商品等價交換現象,認為貨幣使不同的商品等價。 2.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經濟思想 歐洲封建社會始於公元476年,終於1640年,其間戰亂、災荒和瘟疫連綿不斷,經濟、文化黯然失色,人稱黑暗的「中世紀」(Middle ages)。義大利神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enas,1225或1226-1274)著有《神學大全》,根據上帝意志論證封建農奴制度的合理性,認為上帝創造萬物有高低之分,「下等人」應當受「上等人」統治。同時,提出公平價格理論、貨幣理論、商業理論和利息論,為商品經濟的發展作了折衷和辯護,有一定歷史進步意義。 1492年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約1451-1506)「發現」美洲大陸之後,國際貿易成為當時西歐主要經濟增長點,催生了「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萌芽。認為:只有金銀才是財富,主張促進商業發展,開展國際貿易,實行貿易管制。第一次正面肯定商業和商品經濟,堪稱「革命性」突破。早期重商主義主張「貨幣差額論」,即只出口不進口,主要代表作是1581年於英國匿名發表的《對我國同胞某些控訴的評述》。晚期重商主義主張「貿易差額論」,即少進口多出口,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孟克列欽(Antoine de Montchrétien,1575-1622,又譯「蒙克萊田」,1615年發表《獻給國王和王後的政治經濟學》,首次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柯爾培爾(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以及英國的托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又譯托馬斯·曼,1621年發表《論英國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 3. 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 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Bourgeois classical economics)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雛形,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國經濟學家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主要著作《賦稅論》、《獻給英明人士》、《政治算術》、《貨幣略論》等)、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主要著作是1776年版《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和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主要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基於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的實際,提出了不同於重商主義的觀點:(1)財富是物質產品,勞動是財富的源泉;(2)市場自動調節比人為地調節更能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即「看不見的手原理」(Principle of invisible hand),據此主張自由放任政策。 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另一分支是法國的「重農學派」(Physiocrats),主要代表人物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1758年發表《經濟表》,反對重商主義,主張自由貿易。但由於法國小農經濟比重較大,工業發展相對落後,因此認為只有農業才是社會財富的源泉,貨幣只是流通手段;工業只是對農產品進行加工,是農業的附屬物;對外貿易只是一種等價交換,都不能增加社會財富。 4. 新古典經濟學 1830年代以後,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分化為兩支,即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42-1924,1890年出版《經濟學原理》)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school),馬克思主義者一般稱之為「庸俗經濟學」(Vulgar economics)。 「新古典經濟學」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辯護」,認為:市場完美有效,能夠自動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奠定了現代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廠商理論、分配理論等。該學派沒有明確研究宏觀經濟現象,一般認為其宏觀經濟學觀點是:市場經濟能夠自動實現充分就業,不需要政府幹預。 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除馬歇爾外,早期還有英國的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傑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法國的薩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等,晚期則有英國劍橋學派的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羅伯遜(Dennis Holme Robertson,1890-1963)、霍特里(Ralph George Hawtrey,1879-1975)等;屬於洛桑學派的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Leon Walras,1834-1910)和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Vilfrado Pareto,1848-1923);屬於奧國學派的奧地利經濟學家門格爾(Carl Menger,1840-1921)、維塞爾(Freidrich von Wieser,1851-1926)、龐巴維克(Eugen von B?hm-Bawerk,1851-1914)等;屬於瑞典學派的威克塞爾(Knut Wicksell,1851-1926)、卡塞爾(Gustav Cassel,1866-1945)等;屬於美國學派的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費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柯布(Charles W. Cobb)、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1892-1976)等。
Ⅵ 西方經濟學發展史
西方經濟學自發展到現在就200多年的歷史,但是卻深深的震撼著世界,使得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為之瘋狂。
在最初,人們認為經濟學是關於財富的研究,研究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財富,而在早期,人們認為財富就是貴重的金銀,而他們又直接來源於流通領域,所以經濟學家們就得到了結論要保護流通領域,也就是要保護商業的發展。
這就似乎最初的重商主義,也是最原始的國家干預主義。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他首次提出了勞動價值論。
(6)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擴展閱讀:
研究內容: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的解釋為:看不見的手英語為「invisiblehand」。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理論,認為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應由政府幹預,而應由整個社會需求進行選擇。這種社會需求被認為是調節市場的「看不見的手」。
經濟學是指流行於西歐北美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經濟學是15世紀經濟學產生,18世紀經濟學建立以來,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一直到目前為止認為是能夠說明經濟運行和國家調節的重要理論、概念、政策主張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綜合和系統化形成的。其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
經濟學是我國高等院校財經類和管理類專業必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主要介紹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現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業經營。
Ⅶ 西方經濟學的西方經濟學的發展階段
從 19 世紀的「邊際革命」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為止。
包括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馬歇爾,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提出被說成是經濟學上的第二次革命,其標志著新古典經濟學的開始,馬歇爾在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是代表性的教科書。 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包括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瓊·羅賓遜、斯拉伐以及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和盧卡斯。
其中,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標志著當代經濟學的產生。該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克思的《資本論》 被人們稱為改變世界歷史的四大著作。
而薩繆爾森的1948年開始發行的《經濟學》 ,一共19版,是繼之後的第三本好教科書。
Ⅷ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是怎樣的
演變形式如下:
1、西方經濟學說經歷了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庸俗經濟學的發展後,逐步回演變為現代的微觀答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我們一般通稱為西方經濟學,直接來源於馬歇爾創立的微觀理論和凱恩斯創立的宏觀理論。
2、自馬歇爾提出微觀經濟學後,已經經歷了多次的補充。由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的形成,使原來的以完全競爭市場類型為條件的微觀理論受到挑戰,於是在1933年,英國的羅賓遜、美國的張伯倫提出了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和壟斷競爭理論,填補了微觀研究中的一大漏洞。另外,1930年代以後希克斯、瓦爾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論、序數效用論、福利經濟學等,進一步補充了傳統的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經濟學者,把微觀理論和宏觀理論綜合在一起,構成了現代流行的西方經濟學主流的思想體系,隨著歷史條件的變遷,而不斷改變其說法,本身表明理論的演變性質,理論總是要隨著經濟現實的變化而不斷發展。
Ⅸ 現代西方經濟學是如何發展的
經濟學是與人類社會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是制定各國國民經濟發展政策和措施的理論保障。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領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一方面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經濟危機頻繁發生。這為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變化提供了機遇和挑戰,促使經濟學家去尋找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良方,由此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經濟學派和經濟理論的產生。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供給學派及新制度學派等。這些學派根據當時經濟領域內出現的新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和新理論,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潮流20世紀是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領域發生巨變的世紀。三十年代以前,資本主義經濟還處於私人壟斷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尚未形成,資本主義經濟的主要特徵是自由經濟,自由競爭和國家不幹預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思想仍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經濟思想的主流。1929年—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宣告了資產階級經濟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義占統治地位的結束和政府幹預主義新思潮的開始。七十年代以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停滯和通貨膨脹並發的新情況,它促使了一些新的經濟思想理論的不斷產生。客觀經濟現狀和經濟思想的急劇變化,促使人們去思考,去尋找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良方,由此加快了西方經濟學界的變革。
20世紀以來,西方經濟學這門學科開始從主要研究如何使整個國家致富的學問轉變為主要研究個別消費者行為。個別廠商行為以及這兩方面行為對價值、價格的決定機制的學問;著重研究如何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一國生產資源的有效配置;探索和解釋經濟危機和經濟波動的原因以及克服的辦法等。因此,西方國家中產生了諸多新的經濟學派和經濟理論。20世紀上半期影響最大的是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的「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的「凱恩斯主義」。二戰後,影響最大的是新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供給學派、新制度學派等。
新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是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三十年代在西方經濟學界影響最大的經濟學派。其代表人物為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42—1924年)是當時最負盛名的西方經濟學家,長期在英國劍橋大學執教,是劍橋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1890年他發表了《經濟學原理》一書,將當時的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節欲論等經濟理論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帶有折衷色彩的經濟學體系。由於這一體系被認為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進一步延伸和創新,因而他的學派又被人稱作「新古典經濟學派」。馬歇爾也被視為該學派的創始人。
新古典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的基礎,其理論建立的前提是深信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是充分自由的,他們對資本主義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滿懷信心,認為充分的自由競爭是最理想的經濟狀態,這能保證最好地利用社會生產資源,最有效地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因此,他們相信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會使供求關系趨於平衡狀態,因而不可能爆發全面的和長期的經濟波動和生產過剩危機。馬歇爾提出的「均衡價格論」,就認為供給會創造自身的需求,不管供給(生產)高達何種水平,都不必擔心需求(銷路)問題,即便生產出現局部的或偶然的失調,通過市場機制的自我調節,也能自然恢復均衡。雖然他們也承認資本主義社會有時會出現失業問題,但認為那是暫時的現象。因此,新古典經濟學認為自由放任、國家不幹預是最好的一種經濟政策。
新古典經濟學適應了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經濟還處在自由經濟發展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尚未形成,政府幹預經濟的積極作用還沒有顯示出來。但1929年發生的經濟危機卻動搖了馬歇爾經濟學的地位,讓人們意識到新古典經濟學派存在嚴重缺陷。隨後,主張實行政府幹預主義的凱恩斯主義逐步取代了新古典經濟學在西方經濟學界的正統地位。
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是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1883—1946年)建立的以國家干預為中心,以消除經濟危機和失業為目標的完整的經濟學體系。其誕生的標志是1936年凱恩斯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
凱恩斯認為導致失業和生產過剩危機的原因在於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則起因於私人投資與消費不足。對這些問題,市場機制本身沒有解決的能力。他認為在市場機制中根本不存在人們所說的一隻能將私人利益轉化為社會利益的「看不見的手」。僅僅依靠新古典經濟學派所鼓吹的自由市場力量,經濟危機和失業現象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依靠一隻「看得見的手」,即政府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有力的、大規模的直接干預,才有可能擺脫蕭條和失業。政府幹預理論是凱恩斯經濟理論最核心的內容。
依據凱恩斯經濟理論制定的經濟政策,主要包括實行赤字財政以增加國民收入和減少失業;實行通貨膨脹以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資;實行對外經濟擴張,以增加對外的投資和傾銷商品,達到增加國民收入和就業的目的。
凱恩斯主義的問世適應了當時西方國家經濟形勢的需要,是經濟理論上的一次大轉向,給新古典經濟學以毀滅性的打擊。它不僅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的極大關注,而且也為深受經濟危機困擾的西方各國政府所青睞。許多西方國家的政府按照這一理論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政府幹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美國實行的羅斯福新政,效果就十分明顯,它幫助壟斷資本調整和鞏固了資本主義經濟秩序,避免了美國走上法西斯主義的道路。凱恩斯的重大貢獻正如《現代世界文化詞典》所言:「無法講清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歸功於凱恩斯,不過從1945年—1975年的30年間,他的理論確實主宰著經濟思想和政府政策,使傳統的自由資本主義獲得了新生。盡管凱恩斯並不是資本主義一勞永逸的救星。」
新凱恩斯主義凱恩斯去世後,他的門生們根據當時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出現的一些新現象,對凱恩斯理論和政策主張進行了補充和發展,使其適應歷史的變化,由此產生了新凱恩斯主義,或稱後凱恩斯經濟學派。該學派分為兩派,一派是以美國的薩纓爾遜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一派是以英國的羅賓遜為代表的「新劍橋學派」。兩派都提出了新的理論來完善凱恩斯主義,他們與凱恩斯在有效需求、國家干預調節等理論方面並無分歧,但在資本理論、收入分配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和一些政策措施等問題上分歧較大。
保羅·安東尼·薩繆爾遜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界最出色的經濟字冢之一,1961年他在自己的名著《經濟學》第五版中首先使用「新古典綜合」一詞,該派遂得名於此。
1953年,瓊·羅賓遜發表了《生產函數和資本理論》一文,批判「新古典綜合派」的資本理論,從而引發了二者之間的長期爭論,「新劍橋學派」是在爭論過程中形成的。1956年,羅賓遜的《資本積累》與卡爾多的《可供選擇的收入分配理論》的發表,標志著「新劍橋學派」正式形成。
新古典綜合派將凱恩斯的就業理論同馬歇爾的新古典學派綜合在一起,試圖形成一個集宏觀經濟理論和微觀經濟理論之大成的經濟理論體系。
新古典綜合派繼承了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認為只要通過政府運用財政政策,使總需求等於總供給,即可實現充分就業平衡,強調通過市場機制,使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尤其重視勞動增長、資本增長和科學技術進步等因素在經濟均衡增長中的決定作用;將凱恩斯的「乘數原理」和西方經濟學中流行的「加速原理」結合起來,建立了動態經濟循環模式,對主要經濟變數相互關系進行動態結構分析,以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原因和幅度;用微觀經濟理論對凱恩斯關於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論進行補充和發展,以解釋現代資本主義發展中所遇到的「滯脹」危機。
新劍橋學派主張回歸古典經濟學傳統,特別是在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的基點上,提出了自己的價值論和分配論,提倡把經濟增長理論同收人分配理論融為一體,著重研究經濟增長過程中國民收入分配的變化,主張政府實施某種社會經濟政策,改革收入分配製度。
貨幣學派貨幣學派又稱貨幣主義,是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在美國出現的一個反凱恩斯主義的主要經濟學派。其名稱來自該派代表人物之一布倫納的《貨幣和貨幣政策的作用》一文。該派主要的倡導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國的米爾頓·弗里德曼。
貨幣學派的基本思想源於西方傳統經濟學說中的貨幣數量學說。弗里德曼反對凱恩斯簡單否定貨幣具有重要作用的觀點,重申了貨幣的重要性,提出了「貨幣規則」即貨幣的增長率應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一致的理論。同時,還主張實行自由貿易和浮動匯率,寧可保持一定的失業率,也不要搞通貨膨脹。該派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逐漸取代了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地位,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各國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理論依據之一。弗里德曼也因此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貨幣學派是現代自由主義經濟流派中影響最大的一支,弗里德曼被視為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說的傑出代表。其代表作有《資本主義與自由》、《實證經濟學論文集》和《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等。弗里德曼的學說從1975年開始被美、英等主要國家付諸實施。
貨幣學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西方經濟的矛盾之後,漸漸在失業率、高利率、增長緩慢等方面暴露出新的矛盾。例如,美國採用貨幣主義政策,把通貨膨脹率從1980年的13%降至1982年的約4%,其結果卻創下戰後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紀錄。
供給學派供給學派是20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出現的一個與凱恩斯主義相對立的經濟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為費爾德斯坦、拉弗門德爾等。該學派是和凱恩斯的合理需求理論相對立的,強調經濟結構中供給方面的重要性,並從中尋求對策的理論,主張大幅度降低稅率,提高企業投資能力和積極性,取消國家干預,控制貨幣增長以達到預算平衡,削減社會福利等。
供給學派產生後發展很快,二十年代已開始成為發揮政治影響和提供決策理論依據的學派。里根執政時期就吸取了供給學派的一些觀點,構成了他的經濟復興計劃的理論基礎。
新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三者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從基本出發點看,前者與後兩者的分歧點是要國家干預還是要市場調節,以及誰為主的問題。在具體政策方面,三者之間存在著明顯分歧。凱恩斯學派著眼於干預需求,貨幣學派著眼於控制需求,供給學派著眼於干預供給。
新制度學派新制度學派產生於20世紀五十年代末,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包爾丁,法國的別魯,瑞典的繆爾達爾等。該學派是相對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制度學派而得名的。他們認為經濟活動並不受經濟規律支配,而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卻發揮重要作用,所以特別重視和強調對制度因素的研究,重視制度制約經濟的各要素。新制度學派基本繼承了制度學派的理論,用以分析現代資本主義,揭露並抨擊它的弊端,對主流經濟學持批評態度,其中不乏合理之處,成為西方最具有批評色彩的經濟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