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討厭現代文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討厭現代文學

發布時間: 2021-03-23 23:49:54

① 為什麼我對中國現代文學懷有很深的厭惡問題出到了哪

其實這只是題主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的一種片面的了解而已。原來的題主是一個漢語言文學的學生,但是他對於《雷雨》這一部作品的評價是:狗血得不能夠再狗血的小說。但是很多人去評價這個題主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的不了解。問題並不是出自在中國現代文學的身上,而是出在這一位題主的身上,他對於中國現代文學是有著自己的偏見的,所以才會產生厭惡。

所以題主對於中國現代文學感到厭惡這是他自己的個人觀點,但是並不是中國現代文學出現了問題,而是題主本身學藝不精所造成的的一種狀況,所以我們應該要對清晰明白現代文學的定義以及其主要的內容,才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去了解它們。

② 討厭語文,但不討厭文學

語文其實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因為它代表的是我國的文化。就像美國人學英語一回樣。一下學好語文的竅答門肯定是沒有,必須靠日積月累才能學好學精,不知道你是語文的那個環節薄弱呢???如果是作文建議你多看一些小小說和故事會之類的,不要以為我誤導你,這些真的很有用,比看作文選強多了。能大大增加你的寫作和現代文閱讀能力。文言文我感覺咱們接觸的都非常非常的簡單,只要上課用心聽就可以。其他的像什麼近義詞,或者是給你一堆成語讓你找錯字之類的選擇題必須靠你的基本功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些幫助。我是一個高考語文得了147分,數學24分的loser.....

③ 為什麼這么多人反感文藝青年

1. 窮。他們有著「小眾而高貴的品味」,卻買不起大眾眼中的奢侈品

2. 刻意地遵守特定的著裝打扮(棉布裙、黑長發)和生活模式(窮游於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3. 無病呻吟,被宿命纏繞,卻又頑強地追求新生4. 偽信佛5. 內心「瑪麗蘇」,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是特別的6. 用粗鄙、非原創的「好詞好句」掩蓋自己沒有內涵和思想的靈魂可見,被大家嘲笑的文藝青年不再是過去我們所說的擁有文學素養和智慧的人,而是打著「追求文藝和智慧」的旗號,實際追求著一種套路的生活方式,並以此自我標榜的人。為什麼我們反感這樣的「文藝青年」呢?1. 他們大都對自己內心慾望不誠實這樣的「文藝青年」,靠著模模擬文藝青年的生活狀態,明明是想要獲得與眾不同的優越感,卻要標榜自己為「對文學、智慧的追求」,這種不誠實令人反感。

④ 你最喜歡文人的優點是什麼,最討厭文人的缺點是什麼

文人有很多有點和缺點,文人最多的是讓人感覺很有氣質,對於文化有很高的造詣,但是很多文人身上又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自負,很多文人覺得自己讀的書籍很多就對很多前輩講的個人經驗不認同,但是書本上的只是和現實中還是有所差距的。

⑤ 為什麼我超討厭看小說啊

這要從小說的歷史開講。
小說來源於唐傳奇,後來發展成話本,所謂的話本其實就是給說書人准備的稿子。
因此,古代的小說往往採用回,章等等形式。
而在古代,話本的主要受眾是底層的小市民階層。這就意味,他們沒辦法向我們現在這樣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想看那一章節,就看哪一章節。所以,說書人需要照顧這些方方面面,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小故事合集類型的話本。
這樣的形式,在明末清初十分流行。
因此,形成的小說,幾乎不怎麼重視長遠的伏筆,故事視角也常常發生轉移。
另外,古代的話語習慣,與現代有很大的差異,導致閱讀時分,需要常常翻看注釋。
這些種種原因,導致了現代人閱讀四大名著大部分都是靠熬得。
現代小說有了極大的發展,和古代小說幾乎完全不同。

⑥ 為什麼總是反感中國現代文學史這門課

你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對中國的現代史可以說不是很認可,但是既然是「史」就已經發生了,我們要學好它然後用你的知識,你的能力來譜寫你希望的新的近代史

⑦ 你最討厭什麼類型的書籍

我最討厭看那些沒有故事情節的小說,字數寫了一堆,可是沒有什麼特色,讓人看了想睡覺。就像一段劇情,明天幾段話就能說完整的事,偏偏要寫幾頁,這樣的小說哪能讓人有心思看下去。

⑧ 為什麼老人很討厭和不尊重現代國際流行文化

因為老了思維觀老化和年輕人有代溝了唄,也就是傳說中的跟不上潮流。

⑨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文言文呢

  • 在當代文言文已基本不用於生活的常用語中,而信息爆炸引起的網路詞彙普及使得青少年對於古文產生抵觸的情緒。

  • 古文的基本語序及句法都與現代文有所出入,部分的字義也比較生僻,理解上需要初學者較好的心理素質與理解力。

  • 現代人之所以淡漠古文文化,一是源於對文化本身的漠視,二是時代背景下需求度的降低,三是自身動力的不足。

  • 必須知道其重要性:

    1.中國語言的根基所在

2.從個人方面,有助於明理、明善、修身養性

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文,哲,醫,佛,道等文化的精髓。

3.中國特有的文化形式

作為中國人,應該對中國民族性的東西有所了解。

4.對整個社會來講,也是一種無價之寶,具有及強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