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的介紹
《經濟學原理》(全兩卷)作者:[英]馬歇爾譯者:朱志泰、陳良璧,該書在西方經濟學界被公認為劃時代的著作,也是繼《國富論》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該書所闡述的經濟學說被看作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繼續和發展。
❷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有什麼區別
《國富論》必看,經濟學的奠基之作。關鍵是要體會書中的那種思想,這些思想永遠都不會過時。
馬的書現在有替代品了,就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更為貼近時代,修正了馬書中的一些理論,所談內容大體相同。
❸ 《經濟學原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經濟學原理》全書共分為六篇。第一篇為「導言」,主要闡述經濟學的定義、研究對象、范圍和研究方法等基本思想。馬歇爾認為經濟學是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務的學問,是研究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與獲取和使用物質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關的那一部分。經濟學在研究社會財富和經濟現象的同時,也對人本身進行研究。馬歇爾還強調從人的心理因素和動機兩個方面來研究經濟,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活動的動力和阻力這兩個方面。馬歇爾認為經濟規律就是對經濟傾向的敘述,它較自然科學來說是不精確的。他還指出研究經濟學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獲取經濟知識,二是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主要是對一系列的經濟學概念進行定義和解釋。在這一篇中,馬歇爾介紹的基本概念和范疇主要有財富、市場、消費、生產、勞動、收入、資本、利息和利潤等。他將人們想要得到的東西稱為財貨,但並不是所有的財貨都是財富,所謂財富是指一切直接有助於人們獲得產業效率的精力、才能和習慣。他還認為並非所有的勞動都具有生產的性質。
第三篇「論慾望及其滿足」,主要研究消費及需求理論,具體理論有用貨幣間接衡量貨物的邊際效應、需求規律、需求彈性、消費者的選擇原則和消費者剩餘等。馬歇爾的需求理論是以人的慾望為出發點的,他的需求規律是:需求量隨價格的下跌而增大,或隨價格的上漲而減少。馬歇爾認為.消費者購買某物所得的滿足通常會超過他為此付出的代價及所放棄的滿足,從而在購買中得到多餘的滿足。如果對它進行經濟衡量,則是消費者為購買此物而願付出的價格減去購買此物實際支付的價格之剩餘額,這個剩餘部分就稱為消費剩餘。
第四篇「生產要素」,著重闡述了生產與供給學說。馬歇爾認為生產要素分為土地、勞動、資本和組織四大類,其中組織指企業經營和工業組織。
第五篇「需求、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系」,主要論述了均衡價格理論。馬歇爾用需求、供給和價格三者之間的函數關系來論證他的均衡價格論,這種理論是經濟學中價值決定問題上供求論的另一種表述。馬歇爾將均衡價格按時間長短分為三類:極短時間內暫時的市場價格,短時期內正常市場價格,長時期的正常價格。除此之外,馬歇爾還討論了壟斷與均衡價格之間的關系,並對壟斷條件下的資本主義發展充滿信心。
第六篇「國民所得分配」,共分為13章,主要研究分配問題。這部分介紹了工資、利息、利潤和地租四種分配形式。在工資理論中,馬歇爾認為工資決定於勞動供求均衡,其大小由勞動要素的需求與供給來決定。利息是資本的價格,分為純利息和毛利息兩種,資本的價格指的是純利息。利潤是資本家經營管理企業的組織生產以及承擔風險的報酬,它包括三個方面:資本供給、經營能力供給、組織管理能力供給。
❹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的經濟學原理
馬歇爾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以馬歇爾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學派在長達40年的時間里在西方經濟學中一直占據著支配地位。馬歇爾經濟學說的核心是均衡價格論,而《經濟學原理》正是對均衡價格論的論證和引申。他認為,市場價格決定於供、需雙方的力量均衡,猶如剪刀的兩翼,是同時起作用的。《經濟學原理》一書的主要成就就在於建立了靜態經濟學。作為最有才華的數學家之一,馬歇爾在他的著作里力求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思想,把數學的定量材料僅僅作為附錄和腳注。他獨自開創邊際效用理論,然而他在未把該理論完全納入他的體系之前並未公開這一創見。
在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中,他認為,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經濟學」 理解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經濟的學科,「政治經濟學」也可簡稱為 「經濟學」。馬歇爾的經濟學說集是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經濟學之大成,並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方法,對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是劍橋大學教授,也是英國正統經濟學界無可爭辯的領袖。他於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被看作是與斯密《國富論》、李嘉圖《賦稅原理》齊名的劃時代的著作,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英語國家)替換了古典經濟學體系其供給與需求的概念,以及對個人效用觀念的強調,構成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這本書在馬歇爾在世時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專著,多年來一直被奉為英國經濟學的聖經。而他本人也被認為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者,他的理論及其追隨者被稱為新古典理論和新古典學派。同時由於他及其學生,如J.M.凱恩斯,J.S.尼科爾森,A.C.庇古,D.H.麥格雷戈等先後長期在劍橋大學任教,因此也被稱為劍橋學派。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受到當時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亨利·西奇威克的影響,正因為這個人對他在經濟學及道德哲學方面的影響很大,馬歇爾的學術興趣逐漸由物理學轉向了哲學和社會科學。於是,馬歇爾的思想開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轉變。曾經他把西奇威克稱為自己「精神上的父母」。
經濟學原理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經濟學的實質
第三章經濟概括即經濟規律
第四章經濟研究的次序與目的
《經濟學原理》理論貢獻和特點
❺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的經濟學方法論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建立了經濟學的「靜態分析範式「,逐漸被演變為局部分析法。熊彼特曾說過:與其說馬歇爾創造了一種分析的工具,還不如說他熟練地掌握了一種的工具;馬歇爾的方法論主要可概括為:
(1)既主張採用推導理論模型的抽象法,又贊成歷史主義的描述法。他對歷史學派和奧地利學派就經濟學研究是採取歷史歸納法還是採用抽象法的爭論的態度是:每一種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種方法應適當配合,而不應該相互排斥。
(2)吸收了進化論的觀點,提出的「只有漸進,沒有突變」的連續原理,用以分析各種商品現象。
(3)數量關系分析法更明確地演化為邊際增量分析法,不僅用它分析價值問題,而且把它推廣到其他經濟問題的分析上,如國民收入的分配、生產、要素的組合替代原則,生產過程中各類資源的配置原則等。
(4) 把力學中的均衡引入到經濟分析當中,創立了靜態的局部均衡分析法,運用這種方法求來分析相反經濟力量的關系,如均衡價格的形成。這分析方法奠定了現代微觀經濟學分析法的基礎。
(5) 運用數學公式、幾何圖形以及圖表來解釋各種經濟現象,例如供給表和需求表、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彈性公式等。
❻ 讀馬歇爾《經濟學原理》有感
在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中,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經濟學」 理解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經濟的學科,「政治經濟學」也可簡稱為 「經濟學」。馬歇爾的經濟學說集是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經濟學之大成,並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方法,對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是劍橋大學教授,也是英國正統經濟學界無可爭辯的領袖。他於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被看作是與斯密《國富論》、李嘉圖《賦稅原理》齊名的劃時代的著作,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英語國家)替換了古典經濟學體系其供給與需求的概念,以及對個人效用觀念的強調,構成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6)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生產要素擴展閱讀:
馬歇爾的方法論主要可概括為:
1、既主張採用推導理論模型的抽象法,又贊成歷史主義的描述法。他對歷史學派和奧地利學派就經濟學研究是採取歷史歸納法還是採用抽象法的爭論的態度是:每一種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種方法應適當配合,而不應該相互排斥。
2、吸收了進化論的觀點,提出的「只有漸進,沒有突變」的連續原理,用以分析各種商品現象。
3、數量關系分析法更明確地演化為邊際增量分析法,不僅用它分析價值問題,而且把它推廣到其他經濟問題的分析上,如國民收入的分配、生產、要素的組合替代原則,生產過程中各類資源的配置原則等。
4、把力學中的均衡引入到經濟分析當中,創立了靜態的局部均衡分析法,運用這種方法求來分析相反經濟力量的關系,如均衡價格的形成。這分析方法奠定了現代微觀經濟學分析法的基礎。
5、運用數學公式、幾何圖形以及圖表來解釋各種經濟現象,例如供給表和需求表、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彈性公式等。
❼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的分配理論
馬歇爾把薩伊的生產三要素擴充為生產四要素,即勞動、資本、土地、和組織(企業專家才屬能)。這是他的一個獨創。他運用均衡價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個生產要素,分配理論成為四個生產要素的均衡價格決定理論,即各生產要素的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的均衡形成。它們的均衡價格主要由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來決定。
❽ 經濟學原理主要有哪些內容
《經濟學原理》內容精要:《經濟學原理》全書共分為六篇。第一篇為「導言」,主要闡述經濟學的定義、研究對象、范圍和研究方法等基本思想。馬歇爾認為經濟學是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務的學問,是研究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與獲取和使用物質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關的那一部分。經濟學在研究社會財富和經濟現象的同時,也對人本身進行研究。馬歇爾還強調從人的心理因素和動機兩個方面來研究經濟,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活動的動力和阻力這兩個方面。馬歇爾認為經濟規律就是對經濟傾向的敘述,它較自然科學來說是不精確的。他還指出研究經濟學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獲取經濟知識,二是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主要是對一系列的經濟學概念進行定義和解釋。在這一篇中,馬歇爾介紹的基本概念和范疇主要有財富、市場、消費、生產、勞動、收入、資本、利息和利潤等。他將人們想要得到的東西稱為財貨,但並不是所有的財貨都是財富,所謂財富是指一切直接有助於人們獲得產業效率的精力、才能和習慣。他還認為並非所有的勞動都具有生產的性質。
第三篇「論慾望及其滿足」,主要研究消費及需求理論,具體理論有用貨幣間接衡量貨物的邊際效應、需求規律、需求彈性、消費者的選擇原則和消費者剩餘等。馬歇爾的需求理論是以人的慾望為出發點的,他的需求規律是:需求量隨價格的下跌而增大,或隨價格的上漲而減少。馬歇爾認為.消費者購買某物所得的滿足通常會超過他為此付出的代價及所放棄的滿足,從而在購買中得到多餘的滿足。如果對它進行經濟衡量,則是消費者為購買此物而願付出的價格減去購買此物實際支付的價格之剩餘額,這個剩餘部分就稱為消費剩餘。
第四篇「生產要素」,著重闡述了生產與供給學說。馬歇爾認為生產要素分為土地、勞動、資本和組織四大類,其中組織指企業經營和工業組織。
第五篇「需求、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系」,主要論述了均衡價格理論。馬歇爾用需求、供給和價格三者之間的函數關系來論證他的均衡價格論,這種理論是經濟學中價值決定問題上供求論的另一種表述。馬歇爾將均衡價格按時間長短分為三類:極短時間內暫時的市場價格,短時期內正常市場價格,長時期的正常價格。除此之外,馬歇爾還討論了壟斷與均衡價格之間的關系,並對壟斷條件下的資本主義發展充滿信心。
第六篇「國民所得分配」,共分為13章,主要研究分配問題。這部分介紹了工資、利息、利潤和地租四種分配形式。在工資理論中,馬歇爾認為工資決定於勞動供求均衡,其大小由勞動要素的需求與供給來決定。利息是資本的價格,分為純利息和毛利息兩種,資本的價格指的是純利息。利潤是資本家經營管理企業的組織生產以及承擔風險的報酬,它包括三個方面:資本供給、經營能力供給、組織管理能力供給。
❾ 經濟學原理 馬歇爾
哪個是qq郵箱么? 我有曼昆的
❿ 生產要素有哪四個啊
「生產要素」有「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才能」。
拓展內容:
生產要素的四要素分別指的是:
1. 勞動是指人類在生產過程中體力和智力的總和。
2. 土地不僅僅指一般意義上的土地,還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資源,如江河湖泊森林海洋礦藏等等。
3. 資本可以表示為實物形態和貨幣型態,實物形態又被稱為投資品或資本品,如廠房,機器,動力燃料,原材料等等;資本的貨幣型態通常稱之為貨幣資本。
4. 企業家才能通常指企業家組建和經營管理企業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