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

發布時間: 2021-03-23 12:16:49

A. 簡述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分析

1 古代文學:先秦—清末(1840年前)
近代文學:1840—1917年,古典文學向現代文學的過渡時期。
現代文學: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為開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召開。
當代文學: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以後的文學。
2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陳獨秀主編,創刊號登載陳獨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端。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重在「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新青年》是中國現代思想的發端。
3 1917年1月,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大力倡導白話文。
1917年2月,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提出文學革命主張。這兩篇文章標志著文學革命的開端。
4 文學革命的意義:1、體現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啟蒙的特徵。
2、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重要力量。
3、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4、使中國現代文學走向世界。
5 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成立於北京,1932年解體。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成立的第一個純文學社團,發起人:周作人、鄭振鐸、茅盾等,描寫真實生活,反映社會問題,注重對外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強調「為人生而藝術」。
6 創造社:1921年6月成立於日本東京,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團之一。發起人: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田漢等。前期強調「為藝術而藝術」,認為對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在文學理論上崇尚自我,注重個性,主張忠實的表現「內心的要求」,反對「為人生而藝術」,反對寫實主義。
7 從魯迅那裡,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大主要題材——農民和知識分子。
8 魯迅在歷史轉折關頭參與歷史發展的宣言,中國第一篇白話現代小說。《狂人日記》
9 《狂人日記》
主題:「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端」,充滿了尖銳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
藝術特色: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創新,擴大了小說的審美張力,從不同的思路解讀「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認識。
貢獻與價值:這些內容與形式上的現代化特徵,調整、更新了我國傳統的創作思維和審美習慣,具有為現代文學奠基的價值和劃時代的意義。
10 阿Q神勝利法:指弱者在強者面前得不到物質上的勝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壓迫),又不去以自強的行動爭取勝利時所採用的一種虛妄、想像的精神安慰來緩解和沖淡心靈痛苦的方式,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軟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的特徵。這是中國傳統和同時代人所具有的精神特徵。
11 阿Q的三個特徵:貧(無產者)、愚(思想落後)、弱(受到封建意識的毒害和人群的欺凌)
12 《祝福》之祥林嫂形象分析:
①通過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與封建夫權、族權相結合的神權對窮苦婦女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毒害。
②祥林嫂悲劇性格的深刻性突出表現在她的美好品格和求生的希望被殘酷毀滅的過程中
13 魯迅唯一涉及愛情的小說——《傷逝》
14 《吶喊》、《彷徨》的藝術特色:
(1)打破了傳統小說的單一模式化,實現了小說的開放性和創造的可能性,把日記、雜文、詩歌、散文等各種文學形式技巧融入小說。
(2)對西方小說技巧的吸納。
(3)復線結構和復調主題。《吶喊》和《彷徨》這兩本小說集以生活體驗的深切、表現格式的特別與藝術上富有獨創性著稱,是中國現代小說成熟的標志。
15 《故事新編》創造了「古今雜糅」的藝術手法。
16 魯迅的看客:是魯迅小說中獨特的「互看結構模式」——這是魯迅對歷史人的喜劇和悲劇性認識。以看客的麻木和殘忍來觀照中國人的沉睡和不覺醒。看客在魯迅小說中是一個龐大的「無個性群體」,常常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的群像,他們對進步力量的無知,構成了封建吃人禮教的輿論傳播工具和幫凶。
17 魯迅的國民性:所謂國民性,是指一個民族由於生活在同一地區,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區別於其他民族的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價值尺度、道德規范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風格等。
18 魯迅對傳統文化的態度:魯迅反的不是「傳統文化」,而是「文化傳統」——那種不把人當人看、蔑視個人價值與尊嚴從而造成幾千年「吃人」歷史的專制主義。
19 魯迅的貢獻:
1、在創作方面:開創了中國20世紀現代文學的新傳統,推動了新文學的現代化。
2、在我國現代文學的理論探討與思想斗爭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3、在外國文學譯介和中國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貢獻。
4、進行社團活動、組織培養新文學隊伍方面的貢獻。
5、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
20 魯迅的精神
1、強烈的愛國主義和現實主義精神;
2、韌性的戰斗精神;
3、博才眾長,勇於創新的精神。
21 問題小說的特徵與缺失:
1關注社會人生問題的現實精神
2題材廣泛,涉及面廣
3缺失:社會功利性與概念化
22 冰心的知識點:
(1)聖母頌 「母愛」
(2)童心曲 「童真」
(3)自然贊 「自然」
23 許地山的知識點:
作品特點:多寫緬甸、印度等異域生活,充滿了南國情趣。
24 魯迅之鄉土文學:所謂「鄉土文學」,主要就是指這類靠回憶重組來描寫故鄉農村(包括鄉鎮)的生活,帶有濃重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說。
25 自敘傳」抒情小說及其興起的原因
小說主張再現作家的生活和內心處境,不強調對外部世界的描寫,側重作者心靈、心境的大膽敞露,揭示個人內心隱秘和靈與肉的沖突,尤其是處在變態社會中人的變態性心理,以此向封建舊道德和禮教宣戰。
26 《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 作者是郁達夫
27 郁達夫的知識點
主題
1、突出表現五四青年對人性解放地追求和被生活擠出軌道的「零餘者」的哀怨。
2、鮮明的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情懷。
特點
1、自我寫真。(大膽的自我暴露,感情率真、誠摯)
2、感傷的抒情。單純的感傷抒情格調,憂郁、頹廢、懺悔情緒。作品整體上呈現出一種感傷美和自然美
3、結構的散文化。小說善於創造風景畫,呈現出強烈的詩情畫意,用瞬間萬變的自然景物來創造和渲染氣氛
28 80年代傷痕文學: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一批通過對文革生活及文革後人們的精神創傷的真實描寫、大膽揭露、憤怒鞭撻,悲劇性地展現了那一場社會動亂及其給人們造成的肉體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復的「傷痕」的作品。
29 反思小說:指七八十年代之交開始出現的對建國三十多年來的歷次政治運動和社會的曲折發展過程及其對人的命運的影響進行了冷靜反思、重新審視的小說創作潮流。
30 知青小說:知青小說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作品的內容多為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後來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
31 梁曉聲的知識點:作品歌頌知青的悲壯的英雄主義。
32 改革小說:改革小說出現於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反映改革開放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生活、思想觀念、文化心理的變革與沖突的文學創作潮流。
33 風情小說:以特定地域、特定歷史時期的風俗文化、風土人情為主要審美對象的小說。
34 汪曾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35 賈平凹的知識點:1983年以後,「商州系列」小說,開始引起文學界注意。
36 尋根小說:80年代中期,作家不再滿足於用社會政治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而是開始思索深層的民族文化問題,對傳統文化予以審視、剖析、繼承,稱之尋根小說。
37 先鋒小說:指的是80年代以來具有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傾向的小說創作潮流。「
38 新寫實小說:新寫實小說是對普通人們庸常生活的關注與描寫,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芸芸眾生的生存狀態、生命狀態、精神狀態的關注與體驗。
39 新寫實小說的特點:
1、庸常人生的平時敘寫
2、生活流式的敘事結構
3、世俗化的平易語言
4、自然悲婉的審美風格
40新歷史小說:和新寫實小說同根異生,只是把時空領域推移到歷史之中,大致限定在民國時期,且避免了在此期間的重大革命事件 。
41 《嘗試集》:中國新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集 作者 胡適
42 初期白話的貢獻:
1、運用明白易曉、自然現成的白話語言作詩
2、講究自然的音節,不求對仗和舊韻
3、追求詩體的大解放
43 初期白話的不足:
1、詩歌過於平實,情感濃度不夠,想像力不足,缺少詩歌的意味
2、語言上散文化傾向,使詩歌失去了韻律感和節奏感
44 現代詩歌奠基之作:郭沫若的《女神》
45 《女神》的主題內涵
一 反抗、破壞、創造的主題。
(1)「反抗」,源自人的解放與覺醒;「破壞」,基於現實的黑暗、冷酷、腥穢;「創造」,是人類得以前行的動因。
(2)「五四」精神:懷疑、批判、反抗、破壞、創造。
(3)《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集中表現了上述主題。
二 愛國主義的主題
爐中煤》、《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 。
「五四」是中國現代新型文化的青春期,郭沫若的愛國也表現為對「青春中國」、「新中國」的嚮往與追求。
三 歌頌「偶像破壞者
公開宣稱「我又是一個偶像破壞者呦」,「便是天上的太陽也在向我低頭」。
這個「自我」是詩人自己,也是當時千千萬萬要沖出陳舊腐朽的牢籠,要求不斷毀壞、不斷創造、不斷努力的中國青年。
四 對「勞工神聖」的景仰和頌揚
五 對大自然的禮贊
46 《女神》的藝術特色
1、個性化
2、抒情性
3、自由精神
4、浪漫情懷
5、創造性
47 《女神》意義上的不足:不足:過於強調自由的形式,缺乏詩性和韻味,適宜朗誦,不宜品味。
48 新月派的任務:「使詩的內容及形式雙方表現出美的力量,成為一種完美的藝術。」
(代表人物 聞一多 徐志摩)
49 新月派的詩歌主張
1、「理性節制感情」的美學原則
2、提倡以「和諧」、「均齊」為新詩的審美特徵
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
音樂美:音節的整齊與和諧
繪畫美:辭藻的美,視覺鮮明的色彩感
3、倡導新詩的現代格律化
50 新格律詩:中國現代新詩的一種形式。五四以後出現的新詩中不同於自由詩,又有別於傳統詩體,沒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詩體。(聞一多最早提出)
51 徐志摩詩作特點
1、構思精巧,意象新穎
2、韻律和諧,富於音樂美
3、詞藻華麗,風格清麗,呈現出明顯的色彩美
4、章法整齊,形式靈活
52 祥子悲劇命運的主觀原因:
(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血肉豐滿的都市個體勞動者的典型形象。)
1、祥子與生俱來的小農意識,狹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個人奮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劇主觀因素中最根本的一點。
2、祥子個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點。比如在接踵而來的打擊面前逐漸滋生的自暴自棄,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夠的自製能力。
祥子悲劇命運的客觀原因
1、二三十年代動盪的社會背景,把人變成鬼的舊社會的逼迫。
2、車廠主女兒的誘騙。
53 虎妞的形象:
虎妞的性格呈現出二重性
1、沾染了剝削階級家庭給她的好逸惡勞,善玩心計和市儈習氣。虎妞本身又是劉四爺的另一種壓迫對象和犧牲品。
2、虎妞對於祥子,有感情,要控制祥子。
虎妞是祥子向上進取的阻力和障礙,是導致祥子走向墮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54 老舍的文學貢獻:
1、多層面的描繪出中國市民文化的復雜性。
2、揭示了文化轉型期中國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3、在小說敘述上顯示了中國傳統小說向現代小說的轉化,又融合了西方小說的技巧。
4、語言純凈、通俗,具有北京地域特點
55 京派:「京派」是魯迅提出的一個概念。主要指30年代以《駱駝草》《大公報》為主要陣地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義作家群,代表:朱光潛、沈從文。他們將「和平靜穆」作為美學追求的最高境界,強調文學與時代、政治的距離,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學價值。
56 海派:海派是沈從文在文學批評時提出的概念。以30年的上海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城市商業文化與消遣文化畸形發展的產物,他們依託於文學的市場,既享受著現代都市文明,又感染著都市的「文明病」。代表作家:張資平、葉靈鳳。
57 《邊城》沈從文邊的「牧歌」情味和感傷情緒:
1.用人物象徵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視《邊城》的深層文化隱喻。
2.《邊城》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鄉情風俗、自然景緻與人事命運渾然一體的優美境 界,美麗得令人憂愁的牧歌情調。
58 沈從文獨特的文學價值:
1、遠離時代主流的文學價值觀
2、對鄉土中國的關註:民族性的思考
3、從容、靜穆的民族文化品格的追尋
59 巴金的知識點:「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60 《家》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巴金
①高老太爺的形象:高老太爺是這個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專橫、衰老和腐朽,象徵著舊家庭和專制制度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
②覺慧——家的掘墓人:作為封建專制的叛逆者,覺慧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典型。他對舊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終出走,表現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長。作家在覺慧身上寄託著對青春的贊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最能打動青年的心的形象。他身上既有熱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難免的歷史局限與弱點。
③覺新——家的守墓人:這部小說最見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覺新,他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卻又怯於行動的「多餘的人」,是封建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思想與行動的矛盾使他經常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擺脫嚴酷的自我譴責,這些都大大加強了人物的悲劇性。作者對覺新充滿同情,同情之中又不無批判。
61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第一人:張恨水(名氣最大、作品最多、水平最高)
62 張恨水大家族興衰之《金粉世家》:
1.《金粉世家》中的金傢具現了中國由傳統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特徵。
2.《金粉世家》中家庭敗落的敘述更側重於世俗的金粉生活的渲染,而不是社會制度的控訴。
63 冷清秋的形象:新舊參合
身份:女學生與女才子
性格:世俗與清高
選擇:反抗與隱遁
64 《金粉世家》的價值
1、浮世繪般地描寫傳統向現代轉型過程中 中國世俗生活與觀念的變遷
2、描寫了缺少革命性因素的舊家族的命運
3、提供了女性主體選擇的特殊(傳統型)個案:冷清秋
4、繼承並發展了章回體的傳統敘述體式
65 曹禺《雷雨》人物之繁漪:她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她是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愛敢恨,她對周家庸俗單調的生活感到難以忍受,對陰沉的氣氛感到煩悶,對精神束縛感到痛苦,她要求掙脫這一切。在一定意義上她也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者。而劇本又使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的發展:愛變成恨,倔強變成瘋狂。繁漪這一悲劇形象,是曹禺對現代戲劇的一大貢獻,深刻地傳達出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五四主題。
66 《雷雨》的悲劇性下層婦女被離棄的悲劇
上層婦女個性受壓抑的悲劇 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愛情的悲劇
青春幻夢的破滅的悲劇 勞動者反抗失敗的悲劇
67 錢鍾書的代表作:《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圍城》、《管錐編》
中國近代文壇中唯一一位通曉古今中外文學的才子。
68 《圍城》的知識點
①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譽,以深邃的人生洞見和幽默靈透的文筆成為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經典。
②這本書揭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和人性的盲目。
藝術特色:1)善用比喻
2)高超的諷刺手法 、對人性弱點的嘲諷;對學風的嘲諷
3)幽默風趣的語言特色
69 張愛玲小說基本內容:
1、摹寫各式戀情:《封鎖》、《花凋》、《心經》、《茉莉香片》
2、摹寫各式婚姻:《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琉璃瓦》、《十八春》
3、摹寫男女同居:《連環套 》、《紅玫瑰與白玫瑰》
70 張愛玲《金鎖記》中金鎖的比喻意:黃金的枷鎖,被黃金欲壓得變形/異化了的人
71 張愛玲小說的創作風格:
1、情調悲涼,大多是關於文明與人性的哀歌。
2、 「古典小說的根底」和「市井小說的色彩」融為一體。
3、 張愛玲的作品還具有既傳統又現代的特點。
4、 語言介乎新舊雅俗之間。
72 朦朧詩:它指稱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以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梁小斌等為代表的一批在「文革」中成長的青年詩人的具有探索性的一股新詩潮。它多強調主體的真實,追求象徵性與意象化的表現手法,蘊含著感傷情調和反叛精神。
73 顧城:被舒婷稱為「童話詩人」,他詩歌的魅力是來自那種童話般的跡近「純潔」的幻想。
74 朦朧詩藝術審美特質:
1、意象化
(1)揚棄具象化直述,以繁復意象傳達心緒
(2)意象的自由迭加,形成意象的多義性闡釋
2、象徵性: 以可感知的具體事物來比擬或暗示不可感知的抽象事物,使詩歌的意象具有隱喻性而帶來含蓄美。
3、跳躍性: 按照詩人情感的流向和想像的邏輯來安排時空秩序,造成詩歌結構的流動跳躍
75 余華——先鋒派小說《活著》
存在主題: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活著》思想內涵:1、生命的脆弱易逝。在死亡面前,生命顯得輕若鴻毛。
2、命運的變幻無常。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人很難掌握自己的命運。
3、「活著」成為人終極的目標與理想,人們忍受著生活賦予的種種苦難。
76 余華沒有將先鋒小說進行到底,在一片贊揚聲中突然轉向,其原因有三:
其一,來自先鋒文學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作為先鋒,必須始終保持和社會、大眾、傳統、世俗的距離,甚至對立,因此,遭到誤解和忍受寂寞成為必然;一旦被接受,又會失去先鋒性,這是先鋒作家和先鋒文學共同面臨的不可逾越的悖論和局限性。)
其二,世俗的誘惑。(任何作家都希望作品得到讀者的認可 ,所以,作為先鋒作家,時刻都有背叛的危險,這個危險就是無處不在的世俗誘惑:世俗利益和世俗生活時刻在向作家招手,一個作家,只要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就不可能完全拒絕這種誘惑。)
其三:來自作家自身。(作家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先鋒作家更是以創新為標志的,其情緒、心態、思想、觀念不可能不變。因此,余華和其他的先鋒作家的轉變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B.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脈絡、幾個階段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脈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國已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必然地出現一種新的性質的文學形態。

到50年代後期,"新文學"的使用已大大減少,開始出現了以"現代文學"加以取代的趨向,而"當代文學"是"社會主義文學"的這一理解,一直延續到80年代以前的若干當代文學史的寫作中。

改革開放後,當代文學的多元化使得各種當代文學論著異彩紛呈。

以啟蒙主義為特徵的"五四"文化傳統是一種一元化價值取向的知識分子的運動,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實踐被認同為新文學傳統的主流。

中國文學史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形成了兩種傳統:"五四"新文學的啟蒙文化傳統和抗戰以來的戰爭文化傳統.這兩種文學傳統,有時是以互相補充或者比較一致的方式,有時則以互相沖突以致取代的方式來影響當代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78年

"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使長期被分離在兩個地區(國民黨統治區和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的文學工作者終於"會師"。

"五四"新文學的戰斗傳統和戰爭中形成的解放區文化傳統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並且正式確立了毛澤東的《講話》所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

在當時,當身帶硝煙的人們從事和平建設以後,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著戰爭時代的痕跡,在這種文化氛圍的制約下,文學觀念由軍事軌道轉入政治軌道,兩軍對陣的思維模式具體地表現為片面強調階級斗爭的教條模式。

第二階段:1978年--1989年

文學的真正"復甦"來說,是以1978年8 月開始的"傷痕文學"為標志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抗戰以來影響了中國文化建構四十年的戰爭文化規范被否定。

1979年10月在第四次文代會上,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辭,明確提出了"不要橫加干涉"的意見,並且承認文藝創作是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

黨"不是要求文學藝術從屬於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文學藝術的特徵和發展規律,幫助文藝工作者獲得條件來不斷繁榮文學藝術事業。"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 "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總方針。1984年胡啟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會作出了"創作自由"的許諾。

80年代的文學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創新精神和活躍氣氛,"五四"新文學傳統又漸漸地恢復了活力。

第三階段:90年代——新世紀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徵:知識分子在"共名"狀態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會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覺中逐漸形成。

在文學創作上則體現為作家放棄了宏大歷史敘事,轉向個人化的敘事立場,特別是由此走向了對於民間立場的重新發現與主動認同。新文學的傳統在90年代表現出新的活力。

(2)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擴展閱讀:

現狀:

中國當代文學體制沿襲1949年以後的官方文學體制,培養出大量庸俗腐朽,阿諛逢迎體制內作家,曠日持久地製造出人類文明時代以來巨量的文學垃圾。

而少數具有精神自省的自由作家所創作的有著較高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文學精品難以面世,導致中國當代不僅文學界,而是全社會腐朽庸俗之風日盛,精神與思想面臨全面崩潰的局面。

文學作為引領人類精神的燈塔的作用日益退化。

近代文學的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

1、在當時的社會大的環境影響下,西方的各種思想文化流入中國對當時中國傳統的文學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傳統文學在當時先進的知識分子的吸收結合融合產生了近代文學;

2、在當時中國的自身原因,八股文在當時己經不適用了,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國當時的知識分子進過不斷摸索學習產生了近代文學,也對當時的思想啟蒙運動以及當時的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當時特色的社會背景下,近代文學有其顯著的特點。它的創作目的就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名擺脫舊的文體的束縛,梁啟超倡導新體散文,從小說戲劇方面,改革的呼聲也非常強烈。

C. 中國現當代文學分為幾個時期

中國現當代文學分為兩個時期:

1、現代文學時期
白話文的現代文學。1917年初發生的文學革命,為中國文學史樹立了一個鮮明的界碑,標志著以文言文表現形式的古典文學結束、現代文學的開始。「五四」後,各地愛國學生團體紛紛效仿《新青年》、《每周評論》,創辦白話報刊,僅1919年就出版400多種。

由陳衡哲1917年創作了白話短篇小說《一日》,以「莎菲」的筆名發表於《留美學生季報》,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只不過影響較小。中國大多以魯迅《狂人日記》為第一篇白話文,《狂人日記》也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

它發表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雜志四卷五號上,後收入《吶喊》中,其內容與形式的現代化特徵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大開端,開辟了我國文學(小說)發展的一個新的時代。

而在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短篇小說大抵是新的智識者登了場。白話文的出現改變了文學的創作形式,為今後中國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表現手法。

2、當代文學時期

「文革」前的文學。1949年7月,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所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其中民間故事文學在發展,例如,1958年,田漢改編的最成功的話劇《關漢卿》,塑造了知識分子英雄形象。

但在這一時期,只有工農兵才能居於中心地位的「理想英雄」。從中國的文學批評的語言來觀察,充斥了戰爭心態的詞彙幾乎俯首可視,在戰爭文化心理的支配下,給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的主流帶來深刻的影響。

「文革」開始至1978年的文學。「文化大革命」使文學遭受空前的災難,它是以文學藝術作為其主要批判領域,各界的學者大多被作為左翼分子被關進「牛棚」接受批鬥,從事強制性勞動。對胡適等文人批判否定了「五四」一代知識分子的自由主義傳統。

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的不斷傳播,20世紀90年代彷彿是一個碎片中的世界,作家在不同的立場上寫,逐漸擺脫了文革帶來了影響。作家們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創作屬於自己的文體風格,寫出了許多優秀作品。

如朱蘇進強調人物本身個人慾望的長篇小說《醉太平》、瞿永明宣傳女性的《女人組詩》、民間宗教與理想的《殘月》、個人對時代的反省《叔叔的故事》等。

21世紀的到來,中國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文學形式,如瓊瑤的愛情小說、韓寒的現實小說、網路小說等,現在正在被廣大的文學愛好者所接受。各種文學傳播形式也日益更新,如網站、報紙、電視台、廣播、雜志等媒介傳播形式。

(3)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擴展閱讀:

而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走向世界」社會思潮,更引起本領域有識之士的學理自覺,他們紛紛從西方學術思潮中找尋學理依據,進行新的理論體系建構探索。

如傅璇琮對丹納《藝術哲學》「三要素」理論的採用、袁行霈用意象意境概念分析中國詩歌藝術的嘗試、羅宗強對文人心態中介作用和文學思想內涵的解析等,逐漸推動形成了古代文學與其他學科如歷史學、心理學、美學、文藝學、社會學等交叉融通的局面,其影響直至今日。

D. 中國現當代文學散文的發展歷程

中國近現代散文發展歷程如下:

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其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

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

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

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游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

(4)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擴展閱讀:

散文發展歷程:

先秦時期: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歷史散文,如《左傳》。

兩漢時期: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的《史記》把傳記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了書、記、碑、銘、論、序等個體單篇散文形式。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

唐宋時期: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散文的寫法日益繁復,出現了文學散文,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山水游記、寓言、傳記、雜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時涌現。

明代時期:先有「七子」以擬古為主,後有唐宋派主張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較為有名的是歸有光。

清代時期:以桐城派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義理」的體現。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對我國古代散文文體加以總結,分為13類,包括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說、箴銘、頌贊、辭賦、哀奠。

E. 中國當代文學史以哪個事件為開端

中國當代文學史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為開端。

全名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簡稱第一次文代會。1949年7月2日,在人民解放軍向南方各省勢如破竹的進軍聲中,在新中國即將誕生、中華民族歷史即將揭開光輝一頁的日子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平舉行。

這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文學歷史的結束和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歷史的開始。這是一次全國文藝工作者大會,是大團結的大會,繼往開來、總結和動員的大會。大會標志著中國現代文學階段的終結,也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開端。

(5)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擴展閱讀: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

1949到1978年:「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使長期被分離在兩個地區的文學工作者終於會師,「五四」新文學的戰斗傳統和戰爭中形成的解放區文化傳統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並且正式確立了毛澤東的《講話》所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

在當時,當身帶硝煙的人們從事和平建設以後,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著戰爭時代的痕跡,在這種文化氛圍的制約下,中國當代文學觀念由軍事軌道轉入政治軌道,兩軍對陣的思維模式具體地表現為片面強調階級斗爭的教條模式。

2、第二階段

1978年到1989年:對文學的真正復甦來說,是以1978年8月開始的「傷痕文學」為標志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抗戰以來影響了中國文化建構四十年的戰爭文化規范被否定,1979年1 0月在第四次文代會上,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辭,明確提出了「不要橫加干涉」的意見。

並且承認文藝創作是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黨不是要求文學藝術從屬於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文學藝術的特徵和發展規律,幫助文藝工作者獲得條件來不斷繁榮文學藝術事業。

3、第三階段

90年代到新世紀: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徵,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覺中逐漸形成,在文學創作上則體現為作家放棄了宏大歷史敘事,轉向個人化的敘事立場,特別是由此走向了對於民間立場的重新發現與主動認同,新文學的傳統在90年代表現出新的活力。

F. 誰能給出中國現當代文學系統的發展脈絡

既然是中國現當代文學,那麼分成中國現代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兩塊來講比較好。

我是本科生,這學期剛結束中國當代文學的學習。中國現代文學則是頭一學期學的。我使用的教材是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和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這兩本書都非常的精到,尤其是第一本,發展脈絡是理得相當清晰的。建議閱讀。

現在我分別來說說這兩部分吧。

先是中國現代文學。

第一個十年(1917-1927年)文學革命的十年。這一時期最重要的兩位作家是魯迅和郭沫若,最重要的文學社團是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

第二個十年(1928-1937年6月)革命文學時期。這一時期左翼作家和自由主義作家的創作都很活躍。茅盾《子夜》開創了新的文學範式,茅盾的創作代表了正宗左翼文學。老舍、巴金、曹禺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家。

第三個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抗戰時期。趙樹理代表了40年代解放區文學的最高成就。國統區最傑出的作家則要算張愛玲和錢鍾書了吧(夏志清的觀點)。

好了,現在進入了中國當代文學時期。
中國當代文學史也可以簡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十七年文學(1949-1966),也即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文革前這一段時期。這一時期的小說注重史詩性和傳奇性。代表作很多,在此簡單說幾部吧,《紅旗譜》《青春之歌》《創業史》等。詩歌方面則是政治抒情詩為主流。郭小川和賀敬之是代表詩人。

第二,文革文學。這一時期的主要文學形式是革命樣板戲。創作方式多以集體創作為主。公開發行的獨立創作里,浩然的《金光大道》值得一提。而在這十年裡地下文學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出現了「手抄本小說」和「地下詩歌」。

第三,新時期文學,即是文革後至今這段時期的文學。內部的線80年代為「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現代派(這兩個文學思潮時間差不多,都在85年)-先鋒-新寫實」。進入90年代,文學樣式就更多元化了,老師不屑於講,而我確實還沒梳理好。不過新時期文學就現在來看,重在80年代文學,你也毋庸太擔心90年代這部分了。

以上,即我的回答。

G. 當代文學的發展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在擺脫了思想與文化的10年禁錮之後,文學的現代化與民族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和深入:不僅包括西方現代派在內的各種創作方法、流派、風格的作品廣泛地介紹到中國,中國當代文學藝術也越來越為世界文壇和各國人民所關注。
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曲折,1979年召開的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在解放思想、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重新明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作家自覺地與黨和人民一起思考、探索振興中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歷史道路,文學主題的演變和現實的發展取得基本相同的步調;描寫時代風雲中普通人的歷史命運和人生道路,展示「四化」建設中的時代英雄──改革者豐富的精神世界,塑造各種各樣人物的典型形象,成為許多作家共同的藝術追求。作品題材趨向多樣化的發展:除傳統的農村題材繼續受到一些作家的重視,並獲得了新的表現角度外,知識分子題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工業題材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和平時期的軍事題材有了新的開拓,歷史題材的作品出現了初步繁榮的局面。文學作品在各階層人民群眾中引起的強烈反響,顯示了文學與時代、人民更加緊密與廣泛的結合。
在當代文學面向世界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有選擇地吸收外來文化中一切好的內容和形式,溶化到本民族文藝的血液之中,以豐富和提高本民族的文藝,成為新時期作家藝術探索的重要課題。歷史的發展正在糾正這種探索中出現的選擇不慎和消化不力的現象,使之走上健康、積極的道路。與此同時,作家在探索文學民族化道路時,較多地注意了深入開掘由民族經濟、社會發展條件所決定,在民族文化長期熏陶下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民生活、風物習俗,在選擇與吸收民族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創造民族風格時,也表現了多樣化發展的特色,民族風格與個人風格得到了更好的結合與統一。

H. 中國當代文學開始於哪一年,分為幾個時期

1949年,分為三個時期。

1、第一階段1949--1978年

"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使長期被分離在兩個地區(國民黨統治區和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的文學工作者終於"會師","五四"新文學的戰斗傳統和戰爭中形成的解放區文化傳統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並且正式確立了毛澤東的《講話》所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

在當時,當身帶硝煙的人們從事和平建設以後,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著戰爭時代的痕跡,在這種文化氛圍的制約下,文學觀念由軍事軌道轉入政治軌道,兩軍對陣的思維模式具體地表現為片面強調階級斗爭的教條模式。

2、第二階段1978年--1989年

文學的真正"復甦"來說,是以1978年8 月開始的"傷痕文學"為標志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抗戰以來影響了中國文化建構四十年的戰爭文化規范被否定。

1979年1 0月在第四次文代會上,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辭,明確提出了"不要橫加干涉"的意見,並且承認文藝創作是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黨"不是要求文學藝術從屬於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文學藝術的特徵和發展規律,幫助文藝工作者獲得條件來不斷繁榮文學藝術事業。"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 "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總方針.1984年胡啟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會作出了"創作自由"的許諾.8 0年代的文學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創新精神和活躍氣氛."五四"新文學傳統又漸漸地恢復了活力。

3、第三階段90年代——新世紀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徵:知識分子在"共名"狀態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會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覺中逐漸形成.在文學創作上則體現為作家放棄了宏大歷史敘事,轉向個人化的敘事立場,特別是由此走向了對於民間立場的重新發現與主動認同.新文學的傳統在90年代表現出新的活力。

(8)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擴展閱讀:

當代文學的一些代表人物:

王蒙(1934- )當代作家,北京人。其處女作是長篇小說《青春萬歲》。他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影響很大,從1976-1981年發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聲》分獲1978、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蝴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張賢亮當代著名作家,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綠化樹》等為代表作。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通縣人。十三歲就開始創作,十七歲就發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說《青枝綠葉》,1979年以後寫的中篇小說《蒲柳人家》,短篇小說《峨眉》分別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

茹志鵑(1925- )現代女作家,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於上海。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剪輯錯了的故事》,其中《剪輯錯了的故事》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李准(1928-2000)現代作家,河南省孟津縣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由他改編的電影劇本有《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老兵新傳》等。其中《老兵新傳》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