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學作品中鳥的意象
布穀鳥又名杜鵑、杜宇、子規等。杜鵑,既是鳥名,又是花名,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意象,而作為鳥類的杜鵑,更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在文人墨士里,有一則不同於前面所述的種田人所口頭傳說的關於杜鵑的傳說,據《太平御覽》中引用《十三州志》的記載:「當七國稱王。獨杜宇稱帝於蜀,……望帝使鱉冷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鱉冷,號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歸。」到了春天,總要悲啼起來。文人墨士所記載的這個傳說,讀起來使人有點莫名其妙,杜宇禪位讓賢,總歸是好舉措,不搞「家天下」,大公無私,於民有益,為什麼「遂自亡去,化為子歸」,作日夜悲啼狀,莫非他仍然捨不得他的帝位?但是,文人墨士們卻從它的悲啼聲中聽出它是在說:「歸去歸去,不如歸去」,於是在中國歷代的文人墨客眼裡,杜鵑這種鳥就被定為一種悲鳥,是「天地間的愁種子 」,是一種悲愁的象徵。這在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聽來,杜鵑的啼叫聲已經不是種田人所聽到的唱「擔糞撒谷,擔糞撒谷」,而是說:「歸去歸去,不如歸去」 了。於是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就有了這樣的句子:「胡不歸,胡不歸,杜鵑啼,聲聲泣血桃花底(粵劇《胡不歸》)」;「……鎮日叮嚀千百遍,只將一句頻頻說;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傷情切(南宋康伯可《滿江紅》)」;「夜人翠煙啼,晝尋芳樹飛;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北宋范仲淹詩)。於是,就有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的凄苦萬狀;就有了李商隱《錦瑟》中「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極度哀怨;就有了秦少游《踏莎行》中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的孤寂清冷。
對同一種鳥的鳴叫聲,田夫野老,蠶婦村氓聽到的是「擔糞撒谷,擔糞撒谷」、「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文人墨客聽到的是「歸去歸去,不如歸去」。大自然真是神奇,它創造了布穀鳥(杜鵑)這樣偉大的歌手,這個偉大的歌手所唱的歌能適合不同人的口味,讀書人聽到的是高雅的「阿春白雪」,莊稼漢聽到的是通俗的「下里巴人」。
『貳』 文學作品繪畫關於鳥的有哪些
散文:馮驥才的<<珍珠鳥>>,鄭振鐸的《燕子》,屠格涅夫的《麻雀》,高爾基的《海燕》郭沫若的《杜鵑》小說:舒爾茨的《鳥》等
『叄』 與鳥有關的文學作品,作者,思想內容
高爾基《海燕》
文章的末尾,作者寫海燕像「勝利的預言家」在呼喊,專「讓暴風雨來得更屬猛烈些吧」,體現了海燕對暴風雨的強烈渴望。而「暴風雨」象徵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這場革命風暴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是掃除一切障礙、使民族獲得新生的契機。所以「海燕」和苦難深重的被壓迫人民對革命充滿了渴望,「——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反復的修辭手法強化了海燕作為「信使」的極度興奮喜悅之情,預示著黑暗的沙皇統治行將崩潰,一場人民革命行將到來,表現出無產階級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對時代歷史劇變的敏銳的預見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這是革命者擲地有聲的戰斗宣言,表達了自信豪邁的戰斗情懷和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也是革命者從胸臆中迸發出來的對人民群眾的革命召喚,號召人民行動起來,去迎接一場偉大的「暴風雨」般的革命。這兩句話是對時代精神的傳神寫照和高度概括。
『肆』 一部書名中帶有「鳥」字的文學作品
泰戈爾的『飛鳥集』
『伍』 關於鳥的古詩
1.《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歸燕詩》
唐代:張九齡
海燕歲微渺,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綉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3.《小雅·黃鳥》
先秦:佚名
黃鳥黃鳥,無集於谷,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於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4.《雙雙燕·詠燕》
宋代:史達祖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5.《畫鷹》
唐代: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㧐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5)關於鳥的文學作品擴展閱讀
《鳥鳴澗》
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一「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景寫生畫。
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蝠「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陸』 關於鳥和文學的資料
鳥
鳥綱在生物分類學上是脊椎動物亞門下的一個綱.
鳥的主要特徵是:大多數飛翔生活。體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變成翼(有的種類翼退化),骨多孔隙,內充氣體;心臟有兩心房和兩心室。體溫恆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還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氣囊,用來幫助肺進行雙重呼吸。卵生。
鳥是兩足、恆溫、卵生的脊椎動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堅硬的喙。 鳥的體型大小不一,既有很小的蜂鳥也有巨大的鴕鳥和鴯鶓(產於澳洲的一種體型大而不會飛的鳥)。
鳥類種類繁多,分布全球,生態多樣,現在鳥類可分為三個總目。平胸總目,包括一類善走而不能飛的鳥,如鴕鳥。企鵝總目,包括一類善游泳和潛水而不能飛的鳥,如企鵝。突胸總目,包括兩翼發達能飛的鳥,絕大多數鳥類屬於這個總目。
目前全世界為人所知的鳥類一共有9,000多種,光中國就記錄有1,300多種,其中不乏中國特有鳥種(參見中國特有鳥種列表)。大約有120-130種鳥已絕種,與其他陸生脊椎動物相比,鳥是一個擁有很多獨特生理特點的種類。
鳥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花蜜、種子、昆蟲、魚、腐肉或其他鳥。大多數鳥是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例如貓頭鷹)是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例如北極燕鷗),也有一些鳥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例如信天翁)。
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少數平胸類鳥不會飛,特別是生活在島上的鳥,基本上也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不能飛的鳥包括企鵝、鴕鳥、幾維(一種紐西蘭產的無翼鳥)、以及絕種的渡渡鳥。 當人類或其他的哺乳動物侵入到他們的棲息地時,這些不能飛的鳥類將更容易遭受滅絕,例如大的海雀,和紐西蘭的恐鳥。
《鳥》(公元前414)也是阿里斯托芬的傑作之一,是現存的唯一以神話幻想為題材的喜劇。劇中有兩個雅典人和一群鳥一起在天和地之間建立了一個「雲中鵓鴣國」。這個國家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其中沒有貧富之分,沒有剝削,勞動是生存的唯一條件。這部喜劇諷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描寫理想社會的作品。在藝術性方面,《鳥》無疑是阿里斯托芬最優秀的作品。劇中情節豐富多彩,由合唱隊扮演的飛鳥出入林間,五色繽紛。全劇富於幻想,抒情氣氛濃厚。在阿里斯托芬的劇作中,這部喜劇的結構最完整。
在自然界,鳥是所有脊椎動物中外形最美麗,聲音最悅耳,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動物。從冰天雪地的兩極,到世界屋脊,從波濤洶勇的海洋,到茂密的叢林,從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煙稠密的城市,幾乎都有鳥類的蹤跡。鳥是一類適應在空中飛行的高等脊椎動物,是由爬行動物的一支進化來的。現在已知最早的鳥是始祖鳥,1861年在德國南部發現了第一個始祖鳥化石。始祖鳥既有鳥類的特徵又與爬行動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它是鳥類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鳥的全身都生有羽毛,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翅膀,後肢形成支持體重的雙腳,除極少數種類外都能飛翔。鳥的嘴叫喙,由於用喙在土壤中取食,喙一般狹長尖細,口中沒有牙齒。鳥是恆溫動物,體溫較高,通常為42℃。鳥類的胸骨上有發達的龍骨突,骨骼中空充氣,這是鳥類適應飛行生活的骨骼結構特徵。
鳥類種類很多,在脊椎動物中僅次於魚類。現在世界上已知的鳥類9000餘種,中國有1186種。這些鳥在體積、形狀、顏色以及生活習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這么多的鳥類中,最大的要數駝鳥,它是鳥中的"巨人"。非洲駝鳥體高2.75米,最重的可達165.5千克。 最小的是南美洲的蜂鳥,體長只有50毫米,體重也就同一枚硬幣一樣重。鳥能飛翔,但並不是所有的鳥都可以飛起來。比如駝鳥雙翅已退化,胸骨小而扁平,沒有龍骨突起,不能飛翔。企鵝是特化了的海鳥,雙翅變成鰭狀,失去了飛翔能力。有的鳥雖然可以飛行但飛行的距離很短,如家雞由於雙翅短小,不能高飛。大多數的鳥都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在會飛的鳥中,飛行最高的要算禿鷲了,飛行高度可在9000米以上。飛行最快的是蒼鷹,短距離飛行最快時速可達600多千米。飛行距離最長的則是燕鷗,可從南極飛到遙遠的北極,行程約1.76萬千米。鳥類新陳代謝旺盛,消化力強,所以鳥類的食量相當大,例如蜂鳥一天吸食的花蜜量等於體重的一倍。一些小型鳥類每天的食物量相當於體重的10%~30%。大多數鳥類是雜食的,並不太挑挑揀揀。每年春天和秋天,鳥類都成群結隊,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飛行,這種在不同季節要更換棲息地區,或是從營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從越冬地返回營巢地的季節性現象稱為鳥類遷徙。每年大地回春,鳥類就開始進行求愛、生殖、營巢、孵卵和育雛等一連串的活動。
世界鳥類之最
跑得最快的鳥:鴕鳥,72千米/小時。
游水最快的鳥:巴布亞企鵝,27.4千米/小時。
最小的鳥和最小的鳥卵:許多人都知道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十分准確,因為全世界的蜂鳥有315種左右,分布於 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麥哲倫海峽,以及其間的眾多島嶼上。它們的體形差異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鳥體長達21.5厘米,當然不能說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 了。而產於古巴的吸蜜蜂鳥的體長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約佔一半,體重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這樣的蜂鳥才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鳥類,它的 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卵,比一個句號大不了多少。蜂鳥的羽毛大多十分鮮艷,並且閃耀著金屬的光澤。它們的飛行本領高超,可以倒退飛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動 的頻率很快,每秒鍾可達50~70次,所以有"神鳥"、"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稱呼。我國近幾年有很多地方都聲稱發現了蜂鳥,其實都是誤傳。
體形最大的鳥:世界上體形最大的現生鳥類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的非洲鴕鳥,它的身高達2~3米,體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達75千克。但它不能飛翔。它的卵重約1.5千克,長17.8厘米,大約等於30-40個雞蛋的總重量,是現今最大的鳥卵。
翼展最寬的鳥: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飛鳥:生活在非洲東南部的柯利鳥,翅長2.56米,體重達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飛行的鳥中體重最大者。
最重的飛鳥:大鴇,雄性的體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羅洲隼,體長15厘米,體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鳥:天鵝,超過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鳥:蜂鳥,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長的鳥:天堂大麗鵑,尾羽是體長的2倍多。
壽命最長的鳥:鳥類中的長壽者不少,如大型海鳥信天翁的平均壽命為50~60年,大型鸚鵡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國利物浦有一隻名叫"詹米"的亞馬遜鸚鵡,生於1870年12月3日,卒於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歲,不愧為鳥中的「老壽星」。
壽命最長的環志海鳥:王信天翁,60餘年。
壽命最長的籠養鳥:葵花鳳頭鸚鵡,80餘年。
飛行速度最快的鳥:尖尾雨燕平時飛行的速度為170千米/小時,最快時可達352.5千米/小時,堪稱飛得最快的鳥。
沖刺速度最快的鳥:游隼,在俯沖抓獵物是能達到180千米/小時。
水平飛行最快的鳥:歐絨鴨,76千米/小時。
飛得最慢的鳥:小丘鷸,8千米/小時。
振翅頻率最高的鳥:角蜂鳥,90次/秒。
振翅頻率最慢的鳥:大禿鷲,滑翔數小時不拍翅。
一次飛行時間最長的鳥:北美金鴴,以9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35小時,越過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飛行最高的鳥類:大天鵝和高山兀鷲是飛得最高的鳥類,都能飛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飛行高度達9000米以上,否則就可能會撞在陡峭的冰崖上喪生。
飛行最遠的鳥類:北極燕鷗是飛得最遠的鳥類。它是體形中等的鳥類,習慣於過白晝生活,所以被人們稱為"白晝鳥"。當南極 黑夜降臨的時候,便飛往遙遠的北極,由於南北極的白晝和黑夜正好相反,這時北極正好是白晝。每年6月在北極地區"生兒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領"兒女"向 南方遷徙,飛行路線縱貫地球,於12月到達南極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極燕鷗每年往返於兩極之間,飛行距離達4萬多公里。因為它總是 生活在太陽不落的地方,人們又稱它「白晝鳥」。
最兇猛的鳥: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懸崖絕壁之間的安第斯兀鷹,體長可達1.2米,兩翅展開達3米。它有一個堅強而鉤曲的"鐵嘴"和尖銳的利爪,專吃活的動物,不僅吃鹿、羊、兔等中小型動物,甚至還捕食美洲獅等大型獸類,因此又有"吃獅之鳥"和"百鳥之王"的稱呼。
尾羽最長的鳥類:日本用人工雜交培育成的長尾雞,尾羽的長度十分驚人,一般長達6~7米長,最長的記錄為1974年培育出的一隻,為12.5米。如果讓它站在四層樓房的陽台上,它的尾羽則可以一直拖到底樓的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鳥類羽毛。
雄鳥和雌鳥體重相差最大的鳥類: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大鴇在鳥類中雄鳥和雌鳥體重差別最大,雄鳥體重為11~12千克,而雌鳥只有5~6千克。
嘴峰最長的鳥類: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嘴鳥是嘴峰最長的鳥類,它的嘴峰的長度為1米左右,十分奇特。
最長鳥喙:澳洲鵜鶘,長47厘米。
最寬鳥喙:鯨頭鸛,寬12厘米。
學話最多的鳥:非洲灰鸚鵡,學會800多個單詞。
最擅長效鳴的鳥:濕地葦鶯,模仿60多種鳥鳴。
最復雜的鳥巢:非洲織布鳥的巢,它同時也是最大的公共巢,有300多個巢室。
最大的鳥巢:白頭海雕的巢,長6米,寬2.9米。
最小的巢:吸蜜蜂鳥的巢,只有頂針大小。
產卵最少的鳥類:信天翁每年只產一枚卵,是產卵最少的鳥。
窩卵數最多的鳥:灰山鶉,每窩15~19枚。
孵化期最長的鳥類: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長的鳥類,一般需要75~82天。
最晚性成熟的鳥類:信天翁雛鳥達到性成熟的過程也是鳥類中最長的,需要9~12年。
最大的鳥卵化石:17世紀中葉以前,在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生活著一種象鳥,現在已經絕跡。象鳥的卵化石的長徑為35.6厘米,相當於148個雞蛋的大小,是迄今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鳥卵化石。
最大的鳥類化石:最大的鳥類化石是隆鳥的化石,估計它的身高達5米左右,原來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在公元7世紀時滅絕。
鳥的起源
鳥類起源的研究,經過了主要這樣的一些階段。
1868年,赫胥黎提出了鳥類起源於恐龍的假說。赫胥黎是英國著名的一個生物學家,也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堅定支持者,同時他也是首先提出鳥類起源於恐龍學說的一位學者。
到了1927,丹麥古生物學家海爾曼在他1927年發表了一本非常經典的著作《鳥類的起源》書中提出,鳥和恐龍雖然十分相似,但恐龍因為已經十分特化,所以鳥類可能不會從恐龍直接起源,而是和恐龍有一種共同的祖先,這就是槽齒類。所謂槽齒類,就是說比恐龍更加原始的一種化石類群,這個類群被認為是產生了恐龍、鳥類、鱷魚等現代一些主要的脊椎動物大的類群,它出現的時代可能會更早一點,比侏羅紀、白堊紀還要早的三疊紀出現。這種學說從提出來以後,一直盛行了大概有半個世紀。
從1973年到1985年,恐龍起源說再次復興。學者在研究脊椎動物化石的時候,發現有一塊被鑒定成翼龍的化石具有羽毛,進而找到了另外一件始祖鳥化石。正中這種偶然的發現,是學者將鳥類和恐龍的關系連接到了一起。1986年一直到現在,恐龍起源學說不斷盛行,越來越多的化石證據支持了這樣的一種假說。
來自於我國的帶毛的恐龍,如中華龍鳥是第一個身上保存真正的分叉羽毛的恐龍化石。該化石的發現,引起了國際古生物學界很大的轟動,被認為是鳥類起源於恐龍的學說最重要最新的證據。甚至有學者提出恐龍沒有絕滅,我們所見到的現生的鳥類都是恐龍,生活在南美的蜂鳥當然就自然而然成為最小的恐龍。
鳥類的起源是復雜的問題,當更多證據被發現後,或許還有其他的解讀。
在自然界,鳥是所有脊椎動物中外形最美麗,聲音最悅耳,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動物。從冰天雪地的兩極,到世界屋脊,從波濤洶勇的海洋,到茂密的叢林,從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煙稠密的城市,幾乎都有鳥類的蹤跡。鳥是一類適應在空中飛行的高等脊椎動物,是由爬行動物的一支進化來的。現在已知最早的鳥是始祖鳥,1861年在德國南部發現了第一個始祖鳥化石。始祖鳥既有鳥類的特徵又與爬行動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它是鳥類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鳥的全身都生有羽毛,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翅膀,後肢形成支持體重的雙腳,除極少數種類外都能飛翔。鳥的嘴叫喙,由於用喙在土壤中取食,喙一般狹長尖細,口中沒有牙齒。鳥是恆溫動物,體溫較高,通常為42℃。鳥類的胸骨上有發達的龍骨突,骨骼中空充氣,這是鳥類適應飛行生活的骨骼結構特徵。
鳥類種類很多,在脊椎動物中僅次於魚類。現在世界上已知的鳥類9000餘種,中國有1186種。這些鳥在體積、形狀、顏色以及生活習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這么多的鳥類中,最大的要數駝鳥,它是鳥中的"巨人"。非洲駝鳥體高2.75米,最重的可達165.5千克。 最小的是南美洲的蜂鳥,體長只有50毫米,體重也就同一枚硬幣一樣重。鳥能飛翔,但並不是所有的鳥都可以飛起來。比如駝鳥雙翅已退化,胸骨小而扁平,沒有龍骨突起,不能飛翔。企鵝是特化了的海鳥,雙翅變成鰭狀,失去了飛翔能力。有的鳥雖然可以飛行但飛行的距離很短,如家雞由於雙翅短小,不能高飛。大多數的鳥都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在會飛的鳥中,飛行最高的要算禿鷲了,飛行高度可在9000米以上。飛行最快的是蒼鷹,短距離飛行最快時速可達600多千米。飛行距離最長的則是燕鷗,可從南極飛到遙遠的北極,行程約1.76萬千米。鳥類新陳代謝旺盛,消化力強,所以鳥類的食量相當大,例如蜂鳥一天吸食的花蜜量等於體重的一倍。一些小型鳥類每天的食物量相當於體重的10%~30%。大多數鳥類是雜食的,並不太挑挑揀揀。每年春天和秋天,鳥類都成群結隊,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飛行,這種在不同季節要更換棲息地區,或是從營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從越冬地返回營巢地的季節性現象稱為鳥類遷徙。每年大地回春,鳥類就開始進行求愛、生殖、營巢、孵卵和育雛等一連串的活動。
世界鳥類跑得最快的鳥
跑得最快的鳥:鴕鳥,72千米/小時。
其他世界鳥類之最
游水最快的鳥:巴布亞企鵝,27.4千米/小時。
最小的鳥和最小的鳥卵:許多人都知道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十分准確,因為全世界的蜂鳥有315種左右,分布於 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麥哲倫海峽,以及其間的眾多島嶼上。它們的體形差異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鳥體長達21.5厘米,當然不能說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 了。而產於古巴的吸蜜蜂鳥的體長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約佔一半,體重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這樣的蜂鳥才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鳥類,它的 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卵,比一個句號大不了多少。蜂鳥的羽毛大多十分鮮艷,並且閃耀著金屬的光澤。它們的飛行本領高超,可以倒退飛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動 的頻率很快,每秒鍾可達50~70次,所以有"神鳥"、"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稱呼。我國近幾年有很多地方都聲稱發現了蜂鳥,其實都是誤傳。
體形最大的鳥:世界上體形最大的現生鳥類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的非洲鴕鳥,它的身高達2~3米,體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達75千克。但它不能飛翔。它的卵重約1.5千克,長17.8厘米,大約等於30-40個雞蛋的總重量,是現今最大的鳥卵。
翼展最寬的鳥: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飛鳥:生活在非洲東南部的柯利鳥,翅長2.56米,體重達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飛行的鳥中體重最大者。
最重的飛鳥:大鴇,雄性的體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羅洲隼,體長15厘米,體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鳥:天鵝,超過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鳥:蜂鳥,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長的鳥:天堂大麗鵑,尾羽是體長的2倍多。
壽命最長的鳥:鳥類中的長壽者不少,如大型海鳥信天翁的平均壽命為50~60年,大型鸚鵡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國利物浦有一隻名叫"詹米"的亞馬遜鸚鵡,生於1870年12月3日,卒於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歲,不愧為鳥?quot;老壽星"。
壽命最長的環志海鳥:王信天翁,60餘年。
壽命最長的籠養鳥:葵花鳳頭鸚鵡,80餘年。
飛行速度最快的鳥:尖尾雨燕平時飛行的速度為170千米/小時,最快時可達352.5千米/小時,堪稱飛得最快的鳥。
沖刺速度最快的鳥:游隼,在俯沖抓獵物是能達到180千米/小時。
水平飛行最快的鳥:歐絨鴨,76千米/小時。
飛得最慢的鳥:小丘鷸,8千米/小時。
振翅頻率最高的鳥:角蜂鳥,90次/秒。
振翅頻率最慢的鳥:大禿鷲,滑翔數小時不拍翅。
一次飛行時間最長的鳥:北美金鴴,以9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35小時,越過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飛行最高的鳥類:大天鵝和高山兀鷲是飛得最高的鳥類,都能飛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飛行高度達9000米以上,否則就可能會撞在陡峭的冰崖上喪生。
飛行最遠的鳥類:北極燕鷗是飛得最遠的鳥類。它是體形中等的鳥類,習慣於過白晝生活,所以被人們稱為"白晝鳥"。當南極 黑夜降臨的時候,便飛往遙遠的北極,由於南北極的白晝和黑夜正好相反,這時北極正好是白晝。每年6月在北極地區"生兒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領"兒女"向 南方遷徙,飛行路線縱貫地球,於12月到達南極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極燕鷗每年往返於兩極之間,飛行距離達4萬多公里。因為它總是 生活在太陽不落的地方,人們又稱它「白晝鳥」。
最兇猛的鳥: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懸崖絕壁之間的安第斯兀鷹,體長可達1.2米,兩翅展開達3米。它有一個堅強而鉤曲的"鐵嘴"和尖銳的利爪,專吃活的動物,不僅吃鹿、羊、兔等中小型動物,甚至還捕食美洲獅等大型獸類,因此又有"吃獅之鳥"和"百鳥之王"的稱呼。
尾羽最長的鳥類:日本用人工雜交培育成的長尾雞,尾羽的長度十分驚人,一般長達6~7米長,最長的記錄為1974年培育出的一隻,為12.5米。如果讓它站在四層樓房的陽台上,它的尾羽則可以一直拖到底樓的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鳥類羽毛。
雄鳥和雌鳥體重相差最大的鳥類: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大鴇在鳥類中雄鳥和雌鳥體重差別最大,雄鳥體重為11~12千克,而雌鳥只有5~6千克。
嘴峰最長的鳥類: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嘴鳥是嘴峰最長的鳥類,它的嘴峰的長度為1米左右,十分奇特。
最長鳥喙:澳洲鵜鶘,長47厘米。
最寬鳥喙:鯨頭鸛,寬12厘米。
學話最多的鳥:非洲灰鸚鵡,學會800多個單詞。
最擅長效鳴的鳥:濕地葦鶯,模仿60多種鳥鳴。
最復雜的鳥巢:非洲織布鳥的巢,它同時也是最大的公共巢,有300多個巢室。
最大的鳥巢:白頭海雕的巢,長6米,寬2.9米。
最小的巢:吸蜜蜂鳥的巢,只有頂針大小。
產卵最少的鳥類:信天翁每年只產一枚卵,是產卵最少的鳥。
窩卵數最多的鳥:灰山鶉,每窩15~19枚。
孵化期最長的鳥類: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長的鳥類,一般需要75~82天。
最晚性成熟的鳥類:信天翁雛鳥達到性成熟的過程也是鳥類中最長的,需要9~12年。
最大的鳥卵化石:17世紀中葉以前,在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生活著一種象鳥,現在已經絕跡。象鳥的卵化石的長徑為35.6厘米,相當於148個雞蛋的大小,是迄今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鳥卵化石。
最大的鳥類化石:最大的鳥類化石是隆鳥的化石,估計它的身高達5米左右,原來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在公元7世紀時絕滅。
飛行速度最快的鳥:尖尾雨燕平時飛行的速度為170千米/小時,最快時可達352.5千米/小時,堪稱飛得最快的鳥。
跑得最快的鳥:鴕鳥,72千米/小時。
其他世界鳥類之最
游水最快的鳥:巴布亞企鵝,27.4千米/小時。
最小的鳥和最小的鳥卵:許多人都知道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十分准確,因為全世界的蜂鳥有315種左右,分布於 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麥哲倫海峽,以及其間的眾多島嶼上。它們的體形差異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鳥體長達21.5厘米,當然不能說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 了。而產於古巴的吸蜜蜂鳥的體長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約佔一半,體重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這樣的蜂鳥才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鳥類,它的 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卵,比一個句號大不了多少。蜂鳥的羽毛大多十分鮮艷,並且閃耀著金屬的光澤。它們的飛行本領高超,可以倒退飛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動 的頻率很快,每秒鍾可達50~70次,所以有"神鳥"、"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稱呼。我國近幾年有很多地方都聲稱發現了蜂鳥,其實都是誤傳。
體形最大的鳥:世界上體形最大的現生鳥類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的非洲鴕鳥,它的身高達2~3米,體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達75千克。但它不能飛翔。它的卵重約1.5千克,長17.8厘米,大約等於30-40個雞蛋的總重量,是現今最大的鳥卵。
翼展最寬的鳥: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飛鳥:生活在非洲東南部的柯利鳥,翅長2.56米,體重達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飛行的鳥中體重最大者。
最重的飛鳥:大鴇,雄性的體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羅洲隼,體長150厘米,體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鳥:天鵝,超過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鳥:蜂鳥,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長的鳥:天堂大麗鵑,尾羽是體長的2倍多。
壽命最長的鳥:鳥類中的長壽者不少,如大型海鳥信天翁的平均壽命為50~60年,大型鸚鵡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國利物浦有一隻名叫"詹米"的亞馬遜鸚鵡,生於1870年12月3日,卒於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歲,不愧為鳥?quot;老壽星"。
壽命最長的環志海鳥:王信天翁,60餘年。
壽命最長的籠養鳥:葵花鳳頭鸚鵡,80餘年。
飛行速度最快的鳥:尖尾雨燕平時飛行的速度為170千米/小時,最快時可達352.5千米/小時,堪稱飛得最快的鳥。
沖刺速度最快的鳥:游隼,在俯沖抓獵物是能達到180千米/小時。
水平飛行最快的鳥:歐絨鴨,76千米/小時。
飛得最慢的鳥:小丘鷸,8千米/小時。
振翅頻率最高的鳥:角蜂鳥,90次/秒。
振翅頻率最慢的鳥:大禿鷲,滑翔數小時不拍翅。
一次飛行時間最長的鳥:北美金鴴,以9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35小時,越過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飛行最高的鳥類:大天鵝和高山兀鷲是飛得最高的鳥類,都能飛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飛行高度達9000米以上,否則就可能會撞在陡峭的冰崖上喪生。
飛行最遠的鳥類:北極燕鷗是飛得最遠的鳥類。它是體形中等的鳥類,習慣於過白晝生活,所以被人們稱為"白晝鳥"。當南極 黑夜降臨的時候,便飛往遙遠的北極,由於南北極的白晝和黑夜正好相反,這時北極正好是白晝。每年6月在北極地區"生兒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領"兒女"向 南方遷徙,飛行路線縱貫地球,於12月到達南極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極燕鷗每年往返於兩極之間,飛行距離達4萬多公里。因為它總是 生活在太陽不落的地方,人們又稱它「白晝鳥」。
最兇猛的鳥: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懸崖絕壁之間的安第斯兀鷹,體長可達1.2米,兩翅展開達3米。它有一個堅強而鉤曲的"鐵嘴"和尖銳的利爪,專吃活的動物,不僅吃鹿、羊、兔等中小型動物,甚至還捕食美洲獅等大型獸類,因此又有"吃獅之鳥"和"百鳥之王"的稱呼。
尾羽最長的鳥類:日本用人工雜交培育成的長尾雞,尾羽的長度十分驚人,一般長達6~7米長,最長的記錄為1974年培育出的一隻,為12.5米。如果讓它站在四層樓房的陽台上,它的尾羽則可以一直拖到底樓的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鳥類羽毛。
雄鳥和雌鳥體重相差最大的鳥類: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大鴇在鳥類中雄鳥和雌鳥體重差別最大,雄鳥體重為11~12千克,而雌鳥只有5~6千克。
嘴峰最長的鳥類: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嘴鳥是嘴峰最長的鳥類,它的嘴峰的長度為1米左右,十分奇特。
最長鳥喙:澳洲鵜鶘,長47厘米。
最寬鳥喙:鯨頭鸛,寬12厘米。
學話最多的鳥:非洲灰鸚鵡,學會800多個單詞。
最擅長效鳴的鳥:濕地葦鶯,模仿60多種鳥鳴。
最復雜的鳥巢:非洲織布鳥的巢,它同時也是最大的公共巢,有300多個巢室。
最大的鳥巢:白頭海雕的巢,長6米,寬2.9米。
最小的巢:吸蜜蜂鳥的巢,只有頂針大小。
產卵最少的鳥類:信天翁每年只產一枚卵,是產卵最少的鳥。
窩卵數最多的鳥:灰山鶉,每窩15~19枚。
孵化期最長的鳥類: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長的鳥類,一般需要75~82天。
最晚性成熟的鳥類:信天翁雛鳥達到性成熟的過程也是鳥類中最長的,需要9~12年。
最大的鳥卵化石:17世紀中葉以前,在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生活著一種象鳥,現在已經絕跡。象鳥的卵化石的長徑為35.6厘米,相當於148個雞蛋的大小,是迄今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鳥卵化石。
最大的鳥類化石:最大的鳥類化石是隆鳥的化石,估計它的身高達5米左右,原來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在公元7世紀時絕滅。
『柒』 關於鳥的文學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捌』 鳥的文學作品
鳥的狀態
一
花香了。鳥不說話那行。就象有時我想說一句話,有時我想一句話,有時你就要一句話。
風已知道那個季節了。
是哪個季節呢?有一段路你忘卻了,你不知道怎麼走。悠閑的風會助人為樂,順著花香走,抵達春意的路,有對鳥兒最熟悉了。
有一份情你怎樣表達。有花的地方,想花的心,一條路擺在那兒,「你走吧!」這句話溫和貼心。
誘惑這時就這樣動人,沒有誤人的意思。
二
春天,是鳥迎來的。不對!不知是誰的主意。
有些牢騷就迎不來春天,這是真的。鳥就那麼適宜作迎春代表,不一定,鳥與花兒一路兄兄弟弟般親親熱熱迎春天,可能也是春天的意思。
一朵花是鳥啄開的,一樹花有些急,有些忍不住了。趕春。
一隻鳥比花兒更知冷知熱。不管雲忘沒,天空一時是否想起來,反正一隻鳥想得起來,飛翔著提醒。
三
一隻鳥到有花的地方可能是散心,選擇有葉的地方,可能是初戀吧!
一對鳥兒的情趣可能就如一片葉子那樣簡單,沒多少品位,如象難得讓人感動。
一會兒,兩只鳥就飛了,飛得那麼自在,獲得一口水。
那對鳥兒平常地飛在平常的日子。羨慕和嫉妒有時就能驚擾鳥兒的平和、安寧。
鳥兒還會飛的,一切患難在身後……
四
一隻麻雀在葫蘆莖上,麻雀的美德顯得如葫蘆,沒有被葉子遮住。麻雀不吃葫蘆,麻雀才神態自若,沒事一樣打盹。
葫蘆不是一糧堆。麻雀在糧堆上,麻雀也高尚不起來了。
世上沒有一隻好麻雀!結論就是這樣得出來的。這樣的看法,被培養出來了,一隻麻雀為誰吃害人的蟲子,誰還能看見呢?
五
秋天在鳥兒的回眸里,味道是有些不一樣。
葉子黃了?沒注意。糧食熟了,看見了。
鳥兒以最可人的方式,撿拾最新鮮的鮮色沉甸甸的芬芳,就著一粒粒樸素的願望飛,秋天的收獲里就有一對令人注意的翅膀。
不知鳥從那兒來又到那裡去。人不理解鳥了,人就聰明些,人要理解鳥了,人也聰明些。這其中有不少的謎。有這么多美好的謎,人還會和鳥見面的。
六
童心不在腳下,鳥兒會暈高的。
心太重,鳥兒難得凌雲的。
懸崖怕不怕,峽谷怕不怕,高峰怕不怕。
飛翔一次,經歷一次考驗。有時能跨過海,偏偏就被一株小草攔住了。
一隻凌雲的鳥,飛翔的時候,翅膀下的智慧掩著。
一隻鳥在一石頭上,誰又收獲了誰的收獲。
一株草在石縫間說不出一句話。
七
玉露是鳥兒最先享有的。
那麼好的空氣,那麼早的身影,純潔的東西,有心的發現,那能沒有香呢?
有些香是有些禪意的,只讓一小部分人分享。
八
獨處的鳥,思緒最多,最干凈。身旁的事不多,心中的想法不少。身旁的事越少,心裡的空間越大。
別看一隻鳥,找到了一好去處,如象是享受什麼,其實它這時最孤獨。孤獨是它的飛翔,讓人不易看到。立那麼一會兒,孤獨是它的痛,飛也飛不遠。
你越是看不出什麼,你越好象是看到了不少。這不是錯覺。這是鳥留給你的啟示,報答一雙眼睛的。
九
一隻鳥與菊保持一點距離,你不懷疑另一隻鳥想另一隻鳥,你就誤解了鳥。
鳥與菊的距離是小別的距離。誰能感覺出多少思念,誰就知道鳥與菊到底有多遠。
梅與鳥是老朋友了。不說是青梅竹馬,也是患難里的溫存。
交往的是品性心性。一枝梅更香,一隻鳥更美。
那鳥在竹枝,枝便要讓一讓,好象怕癢。
竹枝那麼小,就能舉得起一隻鳥的靈魂。這大抵算得匹配的恩愛了,不似人說我與某好,其實好的是無奈或其它身外之物。
鳥也夠現實的,挑了那麼一細枝,鳥不嫌羞,枝也不受累。
鳥與竹枝在世俗之外搖搖晃晃,很美。
說鳥是奔著蘭香而來的,可以。說鳥是蘭香的認同者,可以的。
說蘭只為鳥香,就不可以了。
蘭香,是一種親和,有一份努力,蘭沒有錯。
蘭香,白雲沒有看見,蘭依然香。
一隻鳥只是採得蘭香的幸運兒,一隻鳥幸運了,一隻鳥也並不輕松。
蘭香與鳥撲愣愣的,至少,能讓一小塊沉寂有了生動的香傳來。
十
按說,一池水真能借,那也是還不起的。
要叫鳥說,不是那兒水好,而是水旁的景美了,水也美了。
一隻鳥能借長江一江水嗎?不能的。一隻鳥能飲長江一滴水,一隻鳥便有了一肚的長江水。
一隻鳥的膽,我是無論如何消化不良。
一隻鳥的胸懷,山山水水友誼來往。
『玖』 鳥與文學主要有哪些內容
《鳥與文學》內容簡介:中國文學從其發軔之時就與鳥獸草木有緣,翻開《詩經》,開篇即寫「在河之洲」的雎鳩,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詩句也為人熟知。是的,自然界的花鳥與人類生活和情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與中國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過2000多年的文學的描述和人類情感的浸潤,那些自然界的花、鳥無不打上了「文化」的印記,浸染了文化的意蘊。因而探討鳥文化、花文化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賈祖璋先生的《鳥與文學》是把鳥類的科學知識(包括形態、習性、種類等)同有關文學方面的內容(包括歷來的詩詞、神話、民間傳說等)結合起來,用作者的話說,「這是想用較有趣味的文字來寫科學書」的一種「嘗試」。當時發表這些文章的《自然界》雜志,辟出一個欄目叫「趣味科學」,並第一次提出了「科學小品」這一新文體的名稱。因此,《鳥與文學》是我國「科學小品」這一體裁的早期創作成果。
在《鳥與文學》中,作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杜鵑、畫眉、鶴、孔雀、鴛鴦、翡翠、燕子、大雁等數十種鳥類的名稱、種類、習性、形體、飼養以及各種文學、歷史與神話傳說,賈祖璋先生以其豐富的鳥類知識和豐厚的文學素養撰寫的《鳥與文學》,在20世紀30年代就為人稱道。作者不僅以科學的態度對各種鳥兒的名稱、種類、生活習性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而且以翔實的材料從文學、文化的角度展示了「鳥文化」、「鳥文學」的斑斕圖景。作者將自然科學與文學、文化有機結合,熔文學、科學與歷史知識於一爐,資料豐富,敘述動人,對於增加人們知識,陶冶性情,休閑娛樂均大有裨益。
鳥在文學中是人類思想情感的化身,人們的日常生活的種種情形,無不都與鳥連在一起的。無論是鄉村還是城鎮,無論邊關,還是高地,都有她美好的身影,如「喜鵲枝頭報春來」、「子規聲聲催春來」,那早春的繁忙的鄉村勞作情景;「舊時王謝堂前燕」,「似曾相識燕歸來」等,那世事滄桑之感令人落淚;也有那「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愉悅的遊玩之情;就是那其貌不揚的「烏鴉」在文學作品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真切地表現了鄉村幽靜的環境氣氛;更有表現邊關思鄉情愁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淚眼盼秋水長天遠際,歸心似落霞孤鶩齊飛」等,鳥類就是這樣,在文學藝術的長廊中占據了重要的一頁。
《鳥與文學》在我國科普創作的歷史上的確具有奠基性和首創性的意義。賈祖璋先生是我國科普創作事業的先驅,他的作品文理交融、富有哲理,在科學繼承的基礎上,輔以親身實踐,充滿著務實的精神。科學家和文學家是天然的同盟軍。他們從不同的立場和用不同的方法,各自而又協同地研究和描繪著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而科普作家則是兼兩家之所長,融會運用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生動地描繪和傳播自然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專家。在《鳥與文學》一書中,賈祖璋先生把科學與文學緊密地、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文中談天說地、涉古論今、借物抒情、揮灑自如,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使該書既有科學知識又有文學情趣,真正做到了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的完美與統一。讀《鳥與文學》,不僅讓人獲取豐富的有關鳥的知識,而且獲得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這無疑顯示了作者良好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