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那麼文學獎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那麼文學獎

發布時間: 2021-03-23 06:59:52

Ⅰ 國內著名的文學獎項有哪些

1、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以著名作家茅盾命名的文學獎,1982年茅盾先生把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給了作協,為得就是能夠鼓勵長篇小說的創作,於是這個獎,也就便以茅盾命名。

【獲獎作品】

《將軍吟》 莫應豐 著

《將軍吟》圍繞空軍某兵團司令員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經歷,通過對三個將軍不同命運的描述,控訴了林彪、「四人幫」的罪行,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極其復雜的、尖銳的矛盾斗爭,全盤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運動,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2、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這個獎不同與茅盾文學獎獎,它主要是獎勵在北京創作的作家,別的地方的作家,即使是寫得再好,那麼也是不能夠參評,所以這個獎,還是有著某種局限性。

【獲獎作品】

《蒙面之城》 寧肯 著

《蒙面之城》描寫青年馬格在北京、秦嶺、西藏、深圳的流浪之旅。作者從流浪之旅中演繹了馬格內心的迷茫以及他與現實社會的沖突。

5、莊重文文學獎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獲獎作品】

《我愛小丸子》潘向黎 著

本書由擅長寫故事的年輕作家潘向黎寫的中篇小說。她是屬於婉約唯美一派。有著一份中國式的清淡。在她所營造的悠遠輕渺的意境里,漂浮著的是現代人的迷惘,那是屬於潘向黎特有的既傳統又現代的文字氛圍。

Ⅱ 中國四大文學獎的含金量分別是怎麼樣的

中國四大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1、老舍文學獎:

該獎項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主要獎勵北京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獎項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電視劇和廣播劇。 第三屆新增了新人佳作獎。

2、魯迅文學獎:

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設立於1996年,全國性的獎項,各單項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四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

3、茅盾文學獎:

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

4、曹禺戲劇文學獎:

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該獎項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始評於1981年,代表我國戲劇創作最高水準。

(2)那麼文學獎擴展閱讀:

魯迅文學獎評選范圍:

1、凡屬評獎年度內在國家批准出版發行的報紙、刊物、出版社發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學體裁、門類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單篇作品以首次發表的時間為准,書籍以版權頁標明的第一次出版時間為准)。

2、鑒於評選工作的語言限制,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作品,要求以漢文譯作參加評選。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作品,可參加中國作協有關少數民族文學獎項的評獎。

3、詩歌和散文、雜文作品,以出版的詩集、散文、雜文集參評。文學理論和文學評論著述,單篇作品和理論評論專著,均可參評。

4、凡是台灣作家在大陸正式出版的文學作品,都可以參加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等4項大獎的評選。

Ⅲ 茅盾文學獎歷屆獲獎作品都有哪些

一、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農民作家周克芹所著的長篇小說,發表於《紅岩》1979年2期。

小說以1975年冬工作組來到四川農村開展整頓工作為背景,描寫老農許茂和他的幾個女兒悲歡離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動亂給農民帶來的災難及農民的抗爭和追求。原是農村積極分子的許茂在是非顛倒的年代裡變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兒許秀雲的遭遇最為不幸。

2、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

《冬天裡的春天》是當代作家李國文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1年。

小說以某大型軍工動力廠黨委書記兼廠長於而龍回到闊別三十多年的游擊根據地查找暗殺自己妻子蘆花的兇手為線索,通過對他回故鄉三天之中的經歷、見聞、聯想、回憶等的敘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間的社會生活內容。

二、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1984)

1、李准《黃河東流去》

《黃河東流去》是李凖所著小說。該書作為李凖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飽含了作者巨大的心血。作品分為上下兩集,其中上集完成於1978年,下集完成於1984年,最初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該書以1938年日本侵略軍進入中原,潰退南逃的國民黨軍隊扒開黃河花園口大堤,淹沒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四十四縣,一千多萬人遭災的歷史事件為背景,描寫了黃泛區人民從1938年到1948年經歷的深重災難和可歌可泣的斗爭。

2、張潔《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是現代作家張潔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1年。

《沉重的翅膀》是中國反映四化建設、工業改革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敘述重工業部副部長鄭子雲支持曙光汽車製造廠廠長陳詠明進行改革,卻遭部長田守誠反對。女記者葉知秋寫了有關陳詠明改革的報告文學,反響很大,但有人借機造謠中傷鄭子雲。田守誠為鞏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與鄭子雲展開較量。

三、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1988)

1、路遙《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2、凌力《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是作家凌力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87年首次出版。

《少年天子》講述面臨明、清鼎革之際的嚴峻局面,順治勵精圖治,力求變革,但不斷受到朝庭保守勢力的阻撓,最終以政治上的失敗、愛情的幻滅,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小說結構嚴謹,風格凝重,語言流暢。

四、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9—1994)

1、王火《戰爭和人》

《戰爭和人》 是作家王火創作的長篇小說,1987年—1992年出版分為三部出版,1993年首次結集出版。

全書以三部獨立卻又互相聯系的的小說構成三部曲的形式,可以獨立成文,也可首尾相銜,分別講述了抗日戰爭前中後三個時期以國民黨內部為視點的中國政局時局的變化。全書結構宏大,心理描寫豐富細致,情節引人入勝。

2、陳忠實《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這部長篇小說共50餘萬字,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

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五、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5—1998)

1、張平《抉擇》

《抉擇》是當代作家張平著長篇小說,1997年首次出版。《抉擇》以現實生活中大中型企業的艱難為背景,描述了一群領導幹部腐敗和廣大群眾反腐敗的激烈斗爭。

《抉擇》展現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反腐敗工作的復雜性和緊迫性,塑造了李高成這樣一位對黨和國家的事業忠貞不渝、大義凜然,為國家利益拋卻個人情義的反腐敗英雄形象,洋溢著一種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的激揚澎湃之情。

2、阿來《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98年。

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並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展現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六、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9—2002)

1、熊召政《張居正》

《張居正》是熊召政創作的長篇小說,共有四卷,2002年結集出版發行。

《張居正》在現實主義的基調之上,作者又以飄逸的筆致,隨處布置點染一些浪漫主義的情節與人物,並用「木蘭辭」、「水龍吟」、「金縷曲」、「火鳳凰」等詞曲,總攝各卷的情調與韻味,使全書平添了一種蒼涼悲壯的詩意,這也是《張居正》一書的顯著特色。

2、張潔《無字》

《無字》是當代作家張潔創作的長篇小說,分為三部,2002年1月首次出版。

《無字》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盪、大變革中各色人等的與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現了中國近百年間的風雲際會,對20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

七、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3—2006)

1、賈平凹《秦腔》

《秦腔》是賈平凹的第12部長篇小說。《秦腔》初版於2005年4月,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內容涉及其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的故事。作品以細膩平實的語言,採用「密實的流年式的書寫方式」,集中表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字里行間傾注了對故鄉的一腔深情和對社會轉型期農村現狀的思考。

2、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遲子建所著的長篇小說,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小說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口吻,講述了一個弱小民族頑強的抗爭和優美的愛情。小說語言精妙,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

八、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7—2010)

1、張煒《你在高原》

張煒在《你在高原》中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獨具特色。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寧、曲兩家故事作為主線,講述了「高原」人們的生存方式,並在其中穿插了家族歷史與祖輩和父輩的悲劇人生。

2、莫言《蛙》

《蛙》是中國當代作家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萬心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小說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朴實的文字落腳於中國社會的一隅。

(3)那麼文學獎擴展閱讀:

茅盾文學獎設立背景

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遺願,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

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Ⅳ 莫言那麼垃圾,怎麼還得諾貝爾文學獎

正因為是垃圾,才讓西方資本主義所利用,來禍害我們的下一代!

Ⅳ 世界文學最高獎項是什麼

說起世界文學最高獎,那麼諾貝爾文學獎當之無愧!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余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

文學獎頒給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該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瑞典文學院選出三至五名院士(如今為五名)組成諾貝爾委員會(俗稱「諾獎評委會」),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原則上也可以選入一名院外專家,但實際上極少實現。諾獎評委會只是文學院的評獎前期工作機構,評選和頒獎的決定權力仍然屬於全體院士。

瑞典文學院院士基本都是著名作家和學者,一般都精通四、五門外語 ,多數都能直接閱讀英、法、德、西以及北歐原著,也有幾人熟悉俄語。 因此,他們對其它民族文學的了解並不依賴於院士中該語種的專家,也不局限於瑞典文譯本。

並非任何人都有資格作為諾貝爾獎提名人,團體提名和自我申請不被接受。文學獎的提名人資格是:

①瑞典文學院院士和各國相當於文學院士資格的人士;

②高等院校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

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④各國作家協會主席。

然後通過資格確認,初選,復選,決選等一系列流程來確定當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Ⅵ 歷屆國內獲得文學獎的作品都有哪些

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歷屆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篇目如下: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年)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

《東方》 魏巍

《將軍吟》 莫應豐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芙蓉鎮》 古華

《冬天裡的春天》 李國文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

《黃河東流去》 李准

《沉重的翅膀》(修訂本) 張潔

《鍾鼓樓》 劉心武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遙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風流》 孫力 余小惠

《第二個太陽》 劉白羽

《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榮譽獎:

《浴血羅霄》 蕭克

《金甌缺》 徐興業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8)

《戰爭和人》(一、二、三) 王火

《白鹿原》(修訂本) 陳忠實

《白門柳》(一、二) 劉斯奮

《騷動之秋》 劉玉民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0)

《抉擇》 張 平

《塵埃落定》 阿 來

《長恨歌》 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5)

《張居正》 熊召政

《無 字》 張 潔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英雄時代》 柳建偉

《東藏記

[size=3] 看過其中的三部: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魏巍的《東方》 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 感覺都是很不錯的作品,向大家強烈推薦的一部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絕對值得一看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回腸。

小說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一部寫1975年初農民子弟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 讀書,他貧困自尊,學習和勞動都好,與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互相愛憐,後來郝紅梅卻與家境優越的顧養民戀愛,少平又高考落榜,回鄉生產。但他並沒有消沉, 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回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勞動,與村支書田福堂女兒,縣城教師潤葉是青梅竹馬,卻 遭到田福堂反對。經過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找到了勤勞善良的秀蓮,潤葉也只得含淚與向前結婚。這時農村生活混亂,旱災又火上加油,田福堂為加強自己威 信,組織偷挖河壩與上游搶水,不料出了人命,為了「學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寫 1979年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少安又進城 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成了公社的「冒尖戶」。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盪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 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引起鍾情痴心的丈夫酒後開車致殘,潤葉受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於兩人結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第三部寫1982年秋少平到了煤礦,盡心盡力幹活,成了一 名優秀工人,一天下工時曉霞在井口燦然地迎接了他。少安的磚窯也有了很大發展,他決定貸款擴建機器制磚,不料因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損失,後來 在朋友和縣長的幫助下再度奮起。潤葉也生活幸福,生了個胖兒子,潤生和郝紅梅的婚事也終於得到了父母的承認,並添了可愛的女兒。但是禍不單行,少安的妻子秀蓮,在歡慶由他家出資兩萬元擴建的小學會上口吐鮮血,確診肺癌。曉霞在抗洪采訪中為搶救災民光榮獻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護徒弟也受了重傷。但他們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1949-1992),陝西省清澗縣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從小被過繼給伯父,他曾經務農,並在農村小學做過一年的民辦教師,隨後又回到縣里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在這段時間里,他邊勞動、邊工作、邊學習,閱讀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並嘗試著寫了一些習作。在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進入了延安大學,畢業後,他先後來到陝西省文藝創作研究室、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相繼在《陝西文藝》編輯部和《延河》編輯部任編輯。 他創作的中篇小說《人生》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後來還被作者本人改編成了電影劇本並搬上銀幕。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榮獲國內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上的文學地位。

解構主義的《平凡的世界》。邊拆解路遙作品邊建構自己作品,在其廢墟上造起一座輝煌的藝術大廈。打工仔柴世宗極其崇拜路遙,迷戀《平凡的世界》一書,於是藉助對話式討論對其進行了一番撥開霧障式的點撥。

路遙,生於1949年,陝西清澗縣人。其作品《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並被拍成電影。代表作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路遙歷任陝西省作協副主席、主席。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患肝硬化不幸英年早逝。《平凡的世界》讓人深思,窮苦人們的生活讓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蔑視,甚至無法理解,這讓我深思,在我們這個世界還有身處最為平凡的,甚至更清苦的人,那麼他們的思想也會很狹義,領略不到大山外面的世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令人辛酸,是一種凄涼的點綴,我要學會珍惜幸福,珍惜身邊的一切,不能總是抱怨世事紛繁,在我抱怨的同時,還記得有更樸素的人在實現他們人生的價值,在狹義的思想中挖掘真切*完美。

《平凡的世界》共三卷,洋洋百餘萬言。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社會洪流的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愛情故事催人淚下,一次次苦難中展現出的頑強堅韌使人精神升華。《平凡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平民意識和抗爭意識,它深情關注著普通勞動者的命運,體現了路遙一貫的創作特色,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巨著。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小說完成後,作者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從書中回到現實世界來、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不久,他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人們對路遙也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全國發來的唁函唁電有一尺多厚,像雪片一樣,陝西電視台還拍了路遙的專題片。 路遙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關鍵在於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斗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咀嚼著這些至理名言,使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從這個意義上看,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將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

Ⅶ 為什麼中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麼稀少

中國其實有一位作家差一點點就獲得諾貝爾獎了 那就是沈從文先生。。但是遺憾的是,當頒獎方定下來頒獎給沈從文學先生的時候卻發現沈從文先生已經逝世半年了....這是很遺憾的事情...我想中國人之所以不能的諾貝爾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文化理念的差異,其次我絕對是翻譯問題,我想很難有一個人能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很多我們優美的句子一旦翻譯成英文就完全變了味道,很影響閱讀的感覺,而且再者就是中國作品留傳出國的比較少,所以,不是我們的作家不夠好,而是因為有著種種文化,地理,語言的因素在制約....(PS中國這幾年文壇上倒是涌現了很多垃圾。。。)

Ⅷ 中國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呢

1981年3月14日,85歲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步入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茅盾先生在病重之際,留下遺囑,捐出25萬元稿費,設立茅盾文學獎,獎勵作家創作優秀的長篇小說。

茅盾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歷程里,創作了大量的長中短篇小說,和散文、戲劇作品。其中《子夜》《虹》《霜葉紅似二月花》等長篇小說,在茅盾的創作生涯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以茅盾的名字命名一個文學獎,來鼓勵長篇小說創作,是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郭沫若文藝獎的評選范圍為全國及海外華人藝術界,以中青年藝術家為主要對象,且與山花獎、駿馬獎並稱中國三大專業領域藝術大獎,但從評選、頒獎的實際情況來看,它的評選范圍重在"運用多種文藝形式講述樂山故事、展示樂山形象、傳播樂山聲音",獲獎者也多是樂山市本地文藝創作者,與一個地方性文學獎無異,所以影響力無法與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相提並論。

Ⅸ 矛盾文學獎獎金由多少

晚報《四位作家捧起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報道刊出後,有熱心讀者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據他了解,茅盾文學獎的基金只有25萬元,可今年發給獲獎者的獎金高達20萬元,如果不動用本金,根本不夠發,那麼,這獎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為提高獎項「含金量」

獲獎者獎金增至5萬元

茅盾文學獎是我國第一任文化部部長茅盾先生用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贈設立的,以鼓勵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作品,現已經成為我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文學獎獎項之一,在中國文壇具有很大的影響。

據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會副主任、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介紹,1981年3月14日,也就是茅盾先生去世前半個月左右(茅盾先生於1981年3月27日去世),他在病榻上向兒子韋韜立下遺囑:「為了繁榮長篇小說的創作,我將我的稿費25萬元捐獻給作協,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藝獎金的基金,以獎勵每年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我自知病將不起,我衷心祝願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繁榮。」中國作家協會此後按照茅盾先生的遺囑,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茅盾文學獎至今已經歷了27年,評出了7屆,傾注了許多人的心血。

就在中國作協向出版社、大型文學期刊和各地作協發出徵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通知之前,老舍文學獎已將獎金提高到5萬元,而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還是3萬元,中國作協於是也希望提高茅盾文學獎的「含金量」。

陳建功介紹,雖然中國作協決定將茅盾文學獎的獎金提高,但具體提高到多少,當時沒有確定。「當時中國作協表示,茅盾文學獎評選活動經費由國家撥款以及吸收社會贊助的方式解決,給付獲獎作家的獎金從茅盾文學獎基金利息內支付,具體數額由評委會確定。」評委會最後確定,茅盾文學獎為每位得獎者准備的獎金為5萬元。可是,茅盾先生生前捐贈的25萬元已經不夠這個獎運作了。

歡迎企業贊助

但絕不接受冠名

談到錢的來源時,陳建功說:「茅盾先生捐出的25萬元存在銀行里,我們沒有進行理財,也沒有去買股票。每一屆都會把利息取出來,但有時候利息是不夠的,在不動本金的情況下,只能靠贊助的方式解決。桐鄉市政府和烏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大力支持贊助了近幾屆的茅盾文學獎。」

陳建功表示,現在很多企業和企業家都很重視文化,中國作協也歡迎他們贊助這個獎,但絕對不會讓這個獎由企業冠名。記者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曾有一屆茅盾文學獎找了一家企業冠名,但大家對茅盾文學獎讓企業冠名非議頗多,所以此後再也沒有找企業冠名,獎金基本由中國作協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