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榮譽的作者簡介
教授、碩士生研究生導師。
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畢業。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電影劇作教研室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傑出訪問者」。
文學系電影劇作專業97級、00級、02、04、05、06級研究生導師。文學系97劇作本科班主任教員。文學系「2002編導專升本班」主任教員;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學院「2002導演專升本班」主任教員。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員。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2004—2005年度香港中文大學「傑出訪問學者」。
北京電影學院第二屆電影「金字獎」評委會主席。
⑵ 柴夢婕的作品列表
2012年,大型鳥巢音樂劇《鳥巢·吸引》劇本執筆(總導演:陸川,2012年9月公演)。
電影劇本《孟小冬》獲得第三屆「北京影協杯」優秀電影劇本一等獎(唯一)。
2013年,電影《與催眠師同眠》編劇(導演:陸川,正在籌備)。 《庭花落》(2005.12)
一口氣不來,去何處安身。
很多年以後,人們在寧王府廢墟的不遠處發現了一堆白骨,是兩個人的屍骨緊緊相擁在一起。
《蝴蝶君》(2006.4)
小軒窗,正梳妝。曾經,她流著淚為他勾眉。她說,下輩子,她還要做他的妹妹,一生一世為他勾眉。
繁華,亦只是一掬細沙。兵荒馬亂的年代,一個人的一生就像一部長長的戲。
《冷月煙花》(2006.7)
有時在深夜,如困獸般嘶叫、掙逃,終究逃不開宿命。她卧於牆角望著他,淚水靜靜地淌。她從身後抱緊他,於一席被褥內給他溫暖。
她從未說過愛他,只是愛著,不敢開口。那些牽扯不已的過往,寂寞到極致,卻只剩昏暗的結局。
死可瞑目,真是死可瞑目,卻不見得生的這一輩子值當了來這世上一回。
《煙花祭》(2006.11)
還記得,那隻千年白狐的三生三世。她也曾是民國時榮府的婢女,然而「天下男子,十九薄倖」,最終是「誰知負心,恩愛成灰」。
這是她生命里一次快樂的下墜,在漆黑的夜色里,她看到幾千年前那個書生的影子。後來,傳說一隻白狐落在地上,碎成一口朱紅色的湖。
如同一個人躺在河底,眼看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葉,浮木,空琉璃瓶,一樣一樣從身上流過去。
生命是一場幻覺,是一場華麗的葬禮。
《兩生花》(2007.2)
她站在蘇州河旁的那棵榕樹下,用冰涼的手指觸碰樹上刻的字,彷彿在觸摸樹的傷口。內心的疼痛,像藍玫瑰一樣綻放。她說,時間是什麼,是不是一條寂寞的會淹沒我的河流。
那麼永遠呢,是不是這棵樹上寂寞空洞的傷口。
《九月麥田》(2007.12)
她是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她的母親因為愛一個男人,為他生下孩子,卻註定一生要為他守口如瓶。
《罪孽》(2007.12)
中年時他突然發覺自己一無所有。充滿了滄桑的他站立在庭院的中央,背景漸漸變成黑白。接下來是少年的印象,接下來是兒童的印象,而後是哇哇大哭襁褓中的嬰兒。後來是他的母親被一群人拖進樹林里受到輪奸。
一把雕刻的刀,在那面牆的黑色木版上雕刻,捲起一縷縷木花,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彷彿心底的烙印,一生一世的銘刻與記憶。
《天堂海》(2008.2)
她只是在海里睡著了。
天堂是一片冰藍色的海。
《贖罪》(2008.7)
他們都同樣孤獨,同樣飢渴,那種對愛的極度的渴求,撕咬著彼此的靈魂,恨不得嵌進對方的骨血里。
她所渴求而得不到的愛,在歲月里化為怨恨的毒火。她的悲恨,比大海還深。可當她洶涌澎湃的悲恨碰到他傾瀉而出的悲傷,終於就融化了。她在失掉對父親的夢之後,就長眠於對他的夢中不願清醒。
她想起往事,然後她哭泣起來,她在他的肩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滲出了血。他感覺到痛,他的肩上留下深深的印記,她要他永遠都記得她。
永遠,到底多遠。
《天堂映畫》(2008.11)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麼?是當你想忘記一件事,把它完全從腦海中抹走,而你永遠做不到,它不會離開你,像背後靈般跟著你。
她的眼淚流下來,她說,救我。
是那麼深刻的愛。可以把一個人的種種完全印在腦子里。整個思想和身體。完完全全。
《浮雲》(2010.5)
底層生活,一個女人不斷被遺棄的一生。掙扎、絕望、壓抑,無法言說的悲哀。
《海上花》(2010.2)
中篇小說。1885年—1912年,歷經甲午中日戰爭戰敗、戊戌變法失敗、辛亥革命勝利,講述了晚清時期一個大家族的敗落、一個畫家的歸隱和一個女人的浮沉一生。
《此生此世》(2011.1)
文革小說。舊上海文人與明星之女的悲苦一生。
一個女人,母親被批鬥而跳樓自殺,戀人被批鬥而割去所有動脈鮮血流盡而死,她精神失常,與比自己小十歲的男人相戀,懷孕,一起偷渡失敗而被關押,被所有人唾棄、孤立、批鬥,獨自生下孩子,被迫送人,想念母親與孩子,工作無著,無住處,最後一步步被逼死。
此一生,彼一世,唯有死是誰也代替不了。 散文:
《流煙非雨》(2006.2)
獨孤求敗,其實敗的一直是自己。
《印記》(2007.10)
我的心是一座空空的廢墟,那裡永遠築不出歡城。
《過往的愛》(2008.6)
我看到寂寞的血滴沿著玻璃緩緩滑落。原來,鮮血也可以這樣的纏綿。
與你一別經年企圖再遇,流年追悔不及。
傷口,開始感覺到疼了。
《起舞》(2008.8)
我的青春歲月。
盡管屋子裡的燈是用來照明的,但用手推它擺動起來,它的光線也會歌唱。
《幽閉的青春》(2009.1)
你其實根本沒有離開海:時間和生活漫過的地方,都是深淵。
《他遠在人群》(2009.2)
今生已過也,願結來生緣。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2009.4)
海德格爾哲學。
論文:
《80後青少年寫作者精神現狀調查》(2009.9)
《被社會拒絕的邊緣人——淺析李滄東電影中人物的悲劇性》(2012.5) 2009年,編劇、導演微電影《悲夢》。
父親與情婦偷情,生母因此在衣櫥中上吊自殺。年幼的女兒目睹父親的偷情,並無法忘記生母的死,很多年來一直與幻覺中的生母生活在一起,直到砸碎鏡子後看到生母的遺像,才相信生母已死。父親的情婦成為繼母,父親因深愛繼母,為留她永遠在身邊就致殘繼母的雙腿。父親入獄後,繼母為報復父親,就捆綁住女兒的雙腿,不讓她離開。女兒一直想逃出去尋找父親。繼母虐待她,用發簪劃破她的臉。幾年後,父親在獄中服毒自盡,繼母得知後悲傷欲絕,精神崩潰了,最後割腕,並抱著丈夫的雕像自殺。繼母放了女兒,女兒逃離了,最後卻死在尋父的路途中……世界之大,卻沒有她的去路。
2010年,編劇、導演微電影《雲》,該片入圍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第八屆金字獎。
一個落魄的男人因尋找多年外出打工卻無信的弟弟,被騙到山西一個煤窯地,被關了起來。在關著的地方,他竟然遇見了多年未見的前女友。他們回憶了過往的種種。包括女人父親破產負債累累後去礦地做工,她因父親債務及救男友出來,被迫被黑道債主逼至賣淫,後因故被關進派出所,隨生母回到重組的家庭後,又始終不被接納,同時男友又另結新歡,她於是去礦地上尋找父親……生活一步步將她逼入苦痛和深淵,她卻一直嚮往能自由的活著。
2011年,編劇、導演微電影《電梯幻想曲》(《Small Desires》),該片入圍2011年百事上海短片競賽。
一個女清潔工的愛情白日夢。
2015年,編劇、導演微電影《星空》。
一個即將結婚的女人去見自己高中時暗戀的男人,二人展開了一段關於記憶與生命之痛的對話……
⑶ 誰能給我一些少數民族影視發展的一些材料啊~~謝謝~最好是某一個民族的~
中國電影百年之際,藏族人自己指導的本土第一部電影:
影片《靜靜的嘛呢石》基本概況
片名:靜靜的嘛呢石
導演/編劇:萬瑪才旦
主演:洛桑丹派 飾 小喇嘛
確賽 飾 老喇嘛
特別出演:巨煥倉活佛 飾 小活佛
總策劃/製片人:李安
出品人: 潘佩聰 多拉 李安
宗教顧問:多識*洛桑圖丹瓊排
監制:杜慶春
策劃:寧敬武 馮平 馬修雯 崗迅
攝影:杜傑
美術:松太加
錄音:李哲
類型:紀錄/劇情
發行:北京博納百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喜瑪拉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同道新文廣告有限公司
北京喜瑪拉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萬瑪才旦 注冊號:784435
住所: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黃亭子7號樓905室
導演萬瑪才旦
萬瑪才旦 來自安多藏區。先後就讀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碩士。
自199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用藏、漢文在《西藏文學》、《西藏文藝》、《民族文學》、《章恰爾》、《崗尖梅朵》等報刊雜志發表中短篇小說四十餘篇,譯文十餘篇,論文數篇,作品入選多種集子。
主要文學作品
藏文作品主要有:《城市生活》、《崗》、《切忠和她的兒子羅丹》、《懷念詩人杜超》。
漢文作品主要有:《誘惑》、《沒有下雪的冬天》、《流浪歌手的夢》、《尋訪阿卡圖巴》等。
翻譯作品主要有:《歌聲蒼白》、《貓》、《黑雪》、《一天的幻變》等。
藏文中短篇小說集、漢文中短篇小說集、長篇傳記文學作品《大師在西藏》、長篇翻譯作品《屍語》(藏族經典民間故事集)等書也即將出版。
獲獎文學作品
小說《誘惑》於1997年榮獲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屆文學作品創作評獎二等獎;
小說《崗》於1999年榮獲青海省第四屆文藝創作評獎優秀作品獎;
小說《乞丐》於2001年榮獲西藏自治區全國文藝作品聯展優秀作品獎;
廣播小說《崗》於2001年榮獲五省區藏語廣播小說評比一等獎;
小說《切忠和她的兒子羅丹》於2004年榮獲 「章恰爾」文學獎;
2003年榮獲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會聯合頒發的第五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新秀獎等多種獎項。
2002年開始創作電影文學劇本 主要電影劇本有:
《靜靜的嘛呢石》(短片劇本 2002)
《吐蕃秘史》(長片劇本2003)
《草原》(短片劇本2004)
《天湖》(長片劇本2004與龍仁青合寫)
《靜靜的嘛呢石》(長片劇本2004)
短片劇本《靜靜的嘛呢石》於2003年被拍攝成DV短片。 該片榮獲:
大學生電影節第四屆短片競賽單元專業組劇情類優秀獎;
北京電影學院首屆「金字獎」優秀影片獎;
北京首屆國際DV論壇劇情片大獎;
第二屆亞細亞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韓國漢城)。
短片劇本《草原》於2004年拍攝成35毫米彩色故事短片。該片榮獲第三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學生最佳短片獎,已送往法國、日本、俄羅斯、韓國、荷蘭等國國際電影節參賽參展。
長片劇本《靜靜的嘛呢石》由北京博納百家文化發展公司、喜瑪拉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新文同道有限公司於2005年3月已投入拍攝,現已入圍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和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
經過多方努力,劇情長片《靜靜的嘛呢石》的全部版權已由北京喜瑪拉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家買斷,將於六月一日正式同藏區群眾見面。目前,北京喜瑪拉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在策劃具體展映事宜,首站定在青海西寧。
《靜靜的嘛呢石》記者見面會及放映活動在京舉行
由第一位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編劇並指導的本土電影《靜靜的嘛呢石》記者見面會及放映活動,於25日下午3點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
《靜靜的嘛呢石》是中國百年電影史上第一部由藏族導演指導的本土電影,也是第一部反映藏族當代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這部電影由北京同道新文廣告有限公司、北京喜瑪拉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博納百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片採用實景拍攝、
藏語對白,劇中人物全部由藏族非職業演員出演,原汁原味還原西藏,全景式展現了這個神秘高原民族的獨特精神氣質和深厚文化底蘊。
該片導演萬瑪才旦表示:「真實地講述故鄉的故事,是我多年來的心願,我的心裡總是充滿著一種按捺不住的沖動。經常有一些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講述我故鄉的故事,這些使我的故鄉一直以來蒙上了一層揭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紗,給世人一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或蠻荒之地的感覺。這些人常常信誓旦旦地標榜自己所展示的是真實的,但這種真實反而使人們更加看不清我故鄉的面貌,看不清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不喜歡這樣的「真實」,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來講述發生在故鄉的真實故事,展示故鄉的真實面貌,再現故鄉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況。」著名藏學家降邊嘉措先生發言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藝術系主任周星發言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劉一兵發言著名藏族歌唱家拉姆措在電影放映之前獻唱
據悉,這部影片已經提前獲邀入圍10月6日——14日在韓國港口城市釜山舉辦的第10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新流行趨勢」(「NewCurrents」)單元,同時,9月底10月初舉辦的第24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與虎」(TheDragons and TigersAward for YoungCinemaCompetition)競賽單元也很早就向該片發出了正式邀請。該片總策劃兼製片人李安認為,「這部電影能走得更遠。因為這是中國民族電影中一個全新的品種,尤其是涉藏題材電影中的一個新類型。這部以寫實主義為主要風格的作品,摒棄了以往少數民族題材作品中常見的漢族(導演)文化視點、以女性為主角的敘事模式和追求陌生化表象視覺奇觀的虛擬想像。這部片子將會給包括藏族觀眾在內的所有觀眾提供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
參加當天記者見面會的除了《靜靜的嘛呢石》的導演兼編劇萬瑪才旦、製片李安以及其他主創人員外,還包括著名藏學家降邊嘉措先生,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總編諾布旺丹,知名藏族企業家索朗旺清,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劉一兵,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藝術系主任周星,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蘇牧、藏族流行歌手組合阿佳高原紅、藏族著名歌唱家拉姆措等。他們在發言中給予了萬瑪才旦以及這部電影很高的評價。另外北京電影學院著名導演田壯壯因故未能出席當天的活動。當天還有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新浪網、新京報、京華時報、中國民族報等多家媒體參加並報道了此次活動。記者見面會結束後舉行了電影的放映活動,整個放映廳內座無虛席,甚至在兩邊的過道上都坐滿了觀眾,雖然電影的台詞全部是藏語,但從放映後觀眾長時間的掌聲可以看出,現場觀眾通過字幕以及鏡頭的表現完全讀懂了電影的情節。部分主創人員與嘉賓合影
導演闡述
本片講述了一個身處偏遠的小寺院、對新興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小喇嘛從大年三十到初三下午的故事。故事發生的地點是我的故鄉。那裡的山山水水常常使我魂牽夢繞。真實地講述故鄉的故事,是我多年來的心願,我的心裡總是充滿著一種按捺不住的沖動。經常有一些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講述我的故鄉的故事,這些使我的故鄉一直以來蒙上了一層揭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紗,給世人一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或蠻荒之地的感覺。這些人常常信誓旦旦地標榜自己所展示的是真實的,但這種真實反而使人們更加看不清我的故鄉的面貌,看不清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不喜歡這樣的「真實」,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來講述發生在故鄉的真實的故事,展示故鄉的真實的面貌,再現故鄉的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況。
二十世紀以來,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西藏這塊在世人眼中封閉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高原凈土也同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西藏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經歷的變化在表面上看好象不是十分明顯的。但是,這塊以擁有完整的傳統文化和固守這種傳統文化而著稱於世的神秘凈土,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現代文明的氣息熏陶著。這種異類文化的熏陶必然會使這個地域發生一些變化,而身處其中者卻往往難以體察到自身正在經歷著的這種變化。本片就是通過講述這樣一個故事,表現在那樣一個相對幽閉的地域表面的平靜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著的一些不平常的變化,一種相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人的生存狀態,一種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相互滲透,一種純朴的民風、純朴的人們對信仰的虔誠、純朴的人們之間純朴的親情。
電影《靜靜的嘛呢石》亮相清華西藏文化節開幕式
5月10日晚,清華大學西藏文化節在金雞獎獲獎影片《靜靜的嘛呢石》的放映中拉開帷幕。據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格勒巴桑介紹,此次西藏文化節由清華大學團委主辦,包括放映電影《靜靜的嘛呢石》、在京藏學專家講座以及西藏圖片展等內容,活動旨在宣傳藏族文化,將一個全新的西藏呈現在大家眼前,同時也體現當代藏族大學生積極進取的新風貌。
電影放映活動現場座無虛席,甚至在過道兩旁也擠滿了觀眾。雖然電影對白全部使用藏語,但觀眾通過鏡頭語言和漢文字幕對電影心領神會,並且不時隨著電影幽默情節的出現爆發出陣陣會意的笑聲。放映結束後,包括導演萬瑪才旦、製片多拉,音樂製作德格才讓,美術師松太加在內的劇組部分主創人員上台回答觀眾提問,電影插曲的演唱者德格才讓還演唱了插曲《故鄉》,引來了熱烈的掌聲。
電影放映結束後,導演萬瑪才旦接受了我們的獨家專訪,關於大家都很關心的《靜靜的嘛呢石》何時在全國公映的問題,導演表示,由於全部版權已由北京喜瑪拉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家買斷,因此首映儀式將於2006年6月1日在西寧舉行,然後會在各藏區展映。同時導演萬瑪才旦也想通過我們向所有支持和關注《靜靜的嘛呢石》的廣大觀眾表示感謝。在談到下一步計劃時;萬瑪才旦透露新電影現在已經在籌備中,計劃於今年年底進行拍攝,也希望大家繼續關注藏族本土電影。同時在5月14日劇組全部成員將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行慶功宴會。
據悉,本次清華大學藏族文化宣傳節將持續一到兩周。
⑷ 田博的作品
2016年,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總編劇。(導演:姚婷婷,主演:白敬亭/郭姝彤/李宏毅/王鶴潤/丁冠森/趙文龍)
2016年,電影《冰河追凶》,編劇。(導演:徐偉,主演:梁家輝/佟大為/周冬雨/鄧家佳/魏晨/曹衛宇)
2014年,創辦田博影視文化工作室。
2014年,搜狐視頻周播劇《匆匆那年》,總編劇。 (導演:姚婷婷,主演:楊玏/何泓姍/白敬亭/杜維瀚/蔡文靜/王崢/秦語/藺水凈/蘇鑫/劉暢)
2013年,完美世界影視超導影視文化有限公司,開發總監。
2013年,動畫電影《魁拔2大戰元泱界》策劃(導演:王川,製片人:武寒青。獲第十五屆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國內展映單元動漫中國,第1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中國動畫片,第1屆寶鼎獎優秀動畫類作品,第17屆北京放映中國電影國際傳播突出貢獻影片獎,第10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動畫導演獎,第2屆動漫北京民族原創動漫形象大賽動畫長片第一名,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提名,2014 MONSTRA 葡萄牙里斯本動漫電影節最佳故事片。)
2012年,別克轎跑系十二星座微電影《心·方向》編劇(導演:陸川,監制:叫獸易小星)
2012年,微電影《看不見的女朋友》文學指導(導演:叫獸易小星,原著:里八神)
2011年,電影《親家過年》編劇(導演:葉偉民,監制:文雋,演員:文章/劉芸/蔡明/張豐毅/叢珊)
2011年,動畫電影《魁拔1十萬火急》編劇、世界觀主筆 (導演:王川,製片人:武寒青,獲第三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獎、第四屆廈門國際動漫節金海豚獎最佳影視動畫長片、第八屆中國游戲行業年會優秀動畫片獎、金龍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獎、第五屆亞洲青年動漫大賽最佳視覺效果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動漫獎最佳動漫團隊獎入圍、中國動畫學會美猴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獎、天下動漫風雲榜年度動漫作品獎、 年度風雲人物獎、 年度產業菁英提名、 年度動漫形象提名獎、第八屆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CICDAF 2011國際動畫作品比賽入圍)
2011年,電影《我知女人心》編劇(編劇、導演:陳大明,主演:劉德華/鞏俐)
2010年,電影《天花板》編劇(導演:周偉,主演:張彤/王景春)
2010年,電影《烏龜也上網》編劇(導演:酈虹,編劇:張之路,獲2006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獎,入圍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開幕影片)
2010-2008年,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編劇組總編、品牌總監、網路新媒體總監、CEO助理
2008年,動畫電影《神獵》策劃(導演:王川,製片人:武寒青)
2008年,動畫電影《地藏》策劃(導演:王川,製片人:武寒青)
2008年,電影《颶風之舞》編劇(導演:方軍亮,演員:林申/鄧家佳)
2007年,電影《午夜開盤》編劇(導演:孟京輝,後改編成話劇《空中花園謀殺案》,編劇:史航)
2006年,新媒體短片《西安故事》策劃(導演:陳果)
2007-2005年,第6、7、8屆迷笛音樂節攝影師
2005年,電視劇《五星大飯店》文學編輯(編劇:海岩,導演:劉心剛,演員:張峻寧,鄭柔美)
2005年,《周末》導演、編劇(青年電影製片廠出品,入圍日本橫濱國際電影節、英國東方電影節,北京電影學院第三屆金字獎一等獎)
2004年,《和你在一起》導演、編劇(入圍第五屆大學生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
2002年,《第19次精神崩潰》導演、編劇(入圍北京電影學院首屆金字獎)
⑸ 血蟬的導演簡介
彭韜 北京人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2年曾拍攝短片《冬天裡的故事》
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優秀短片獎
2004年曾拍攝35MM畢業短電影《再見童年》
獲北京電影學院首屆金字獎一等獎
2007年拍攝電影《血蟬》
榮獲第60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第3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長篇數碼國際競賽單元金字塔金獎,
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數碼錄像競賽單元銀獎,
第18屆挪威特羅姆瑟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挪威和平電影獎」。
2007年亞太影展「導演成就獎」提名獎
2008年第二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編劇」提名。
⑹ 北京電影學院怎麼樣
簡介:北京電影學院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專業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歷史沿革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辦學規模 北京電影學院佔地105畝。全日制在校學歷生近30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生3000人左右。學校正在建設新校區,佔地667畝,規劃在校全日制學生6000人。 辦學特色 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學校建立了完整、科學的電影學學科體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體,涵蓋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和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電影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北京電影學院以其辦學思想科學化、專業架構整體化、教育體系系統化、人才培養精英化、學校功能一體化、實踐教學規范化、教學保障現代化的辦學優勢,在中國電影高等教育領域處於領軍地位。經過60餘年的積淀,形成了以「尊師重道、薪火相傳」的校訓,「修身、勤學、精藝、踐行」的校風,「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學校精神為核心的大學文化體系。以此為基礎,學校致力於發展適應中國電影強國建設需要的電影教育,培養有所敬畏、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優秀電影工作者。2007年6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2011、2012年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推出的全球25 所最佳電影院校的排名中,我校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三名。 人才隊伍 北京電影學院有教職工527人,其中專任教師287人,包括教授59人、副教授120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15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教師中大部分是國內外電影專業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或者電影藝術家,具有豐富的電影人才培養、電影技術應用開發和藝術創作實踐經驗,在電影創作、教育和學術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過國內外影視創作的多項大獎。 學科專業設置 北京電影學院擁有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三個一級學科,具有系統、科學的電影學科專業體系。現有文學、導演、攝影、電影學和影視技術等5個系,表演學院、聲音學院、美術學院、動畫學院、管理學院、攝影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數字媒體學院、視聽傳媒學院、高職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1個分院及研究生院、基礎部和培訓中心,共計19個教學實施單位,涵蓋了電影創作的每一個行當,囊括了電影創作的全部環節,是唯一能獨立進行故事片創作的院校,電影學學科綜合實力領軍全國,位列世界前茅。 硬體設施 北京電影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專業教室和專業試驗室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錄音實驗室是全國高校唯一獲得國際聲音權威——杜比公司資格認證的實驗室,聲音實驗中心是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電影學院社會實踐橫店影視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生均教學科研設備值28萬元以上,能夠較好地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藝術創作的需要。 國際交流 北京電影學院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用國際化辦學提升辦學水平。1984年成為CILECT(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的會員學校;1988年被選為理事學校。2002年當選為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年會的執行主席。2008年11月,學院成功舉辦了「2008北京國際影視院校聯合會大會」,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近百所成員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長及代表出席了大會。學校先後與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近30所電影院校建立了電影專業教育、學術研究、教師互訪與創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關系。先後聘請了38名國內外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電影學術理論研究專家、學者為學校客座教授及兼職教授。學校每年還聘請外籍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交流。學院派出大量教師「走出去」,與各個國家電影院校進行學術訪問、專業交流,執行創作、教學和科研合作項目。先後在近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北京電影學院學生電影作品展」,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影院校學生合作拍攝紀錄片、動畫片。「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於2002年由學院教授、著名導演謝飛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15屆,得到世界各地影視院校學生和教師的高度評價和熱情參與,每年都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影視院校的近千部影視作品參展,已成為在亞洲舉辦的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學生電影節;「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創辦於2001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7屆,是中國最具權威的青年原創動畫作品展示和學術研討交流活動,被稱為中國動畫短片的「奧斯卡」,參賽作品已從國內擴大到了國外,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力。我校是首都北京對外留學生教育、教學最有影響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多次榮獲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的稱號。 學術交流 學校是亞洲電影學術交流的中心,先後開展了學院大講堂、學院放映廳、校友攜片交流、人文講堂、大師作品回顧展-世界電影大師作品回顧展等各類活動,舉辦了文學系金字獎、攝影系先力獎、 「動畫學院獎」、導演系導演獎、表演學院獎、聲音學院獎等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活動,邀請了國內外的世界著名電影藝術家、理論家、管理和技術專家等來校任職、講學、交流。 校園生活 北京電影學院的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頗具「電影味」。學校有大學生電視台、大學生藝術團、大學生記者團、青年志願者協會、創業聯盟等優秀學生社團,各系(院)有青年記錄影像小組、銳影評團、電影合作社等優秀學生社團。每年舉辦藝術創作、作品展映、佳作評選、各國電影周、民族電影周、電影音樂會、體育節、校園文化節、校園歌手大賽、藝術院校女生節、首都高校最社團之夜等各類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其中校園歌手大賽已經成為首都高校優秀學生活動品牌。學校注重實踐教育,構建了以軍訓實踐、社會實踐、專業實踐和畢業聯合作業及畢業實習為一體的實踐教育體系,京城內外,大江南北,處處留下同學們的足跡和思想歷程。學校通過校園網、《校報》、《校刊》、大學生電視台、校園廣播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立體地呈現出一個校園環境優雅、學術氛圍濃厚、電影特色突出的大學校園。 育人成就 建校60餘年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數萬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其中有陳強、趙聯、龐學勤、於洋、許還山、張天民、林汝為、林農、王炎、李文化、魏鐸、沈傑、阿達、吳貽弓、丁蔭楠、胡炳榴、陳家林、韋林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王好為、黃蜀芹、廣春蘭、李前寬、顏學恕、滕文驥、郭寶昌、翟俊傑、韋廉、陳凱歌、田壯壯、吳子牛、張藝謀、黃建新、魯曉威、尤小剛、顧長衛、張黎、侯詠、趙非、王小列、肖鋒、趙小丁、陶經、李少紅、胡玫、陳國星、霍建起、尹力、馮小寧、何群、唐國強、寇振海、宋春麗、肖雄、張鐵林、劉佳、周里京、方舒、張豐毅、謝園、沈丹萍、王志文、許晴、胡亞捷、蔣雯麗、徐靜蕾、黃磊、趙薇、陳坤、何琳、黃曉明、張元、王小帥、賈樟柯、陸川、王全安、余男、柳雲龍、袁立、黃渤、姚晨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和知名的電影藝術家及電影專業人士。他們已經成為中國電影事業的中堅力量。 研創實力 北京電影學院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根據教學和藝術創新以及產業發展的需要,學院建有電影理論研究所、數字電影技術研究所、電影表演藝術研究所、中日動畫漫畫研究中心、中國動畫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影教育信息情報研究中心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中國動畫產業年報》、《中國電影產業年報》編輯部等研究機構。2007年成為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2012年,參與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申報成功北京市2011計劃培育項目——中國電影高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既是學生電影創作實踐的組織指導單位,又是教師藝術創新實踐的生產單位,能夠進行正規的商業電影生產,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片和學生畢業作品。據不完全統計,青年電影製片廠創作或參與創作的電影作品,獲得國內外電影獎項77個。其中,《鄰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選1999年新中國電影五十年優秀影片五十部;《離開雷鋒的日子》、《沖天飛豹》、《秋菊打官司》、《勁舞蒼穹》、《大沙暴》、《台灣往事》和《婼瑪的十七歲》等獲得多項「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創作的影片,多次榮獲國外電影(文化)獎項和國內影視獎項。 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所拍攝的一萬余部電影作品中,由我校師生校友擔任主創的佔70%左右。學校的教師和畢業生,多次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政府「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等各種國家級重要獎項,獲獎影片上百部(次)。教師和畢業生榮獲包括奧斯卡、柏林、戛納、威尼斯、東京等重大國際電影節的多個獎項。 發展遠景 自新世紀以來,北京電影學院從中國電影發展的需要和學校發展的實際水平出發,自覺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標准來培養電影專業人才,明確提出到2020年左右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電影學院。當前,學校正緊緊抓住國家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電影強國的重大歷史機遇,著力推進「5+1」戰略,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電影學院而努力奮斗!
⑺ 電視劇《擁抱陽光》的編劇是誰
王紅帆:女,2001年就讀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後作過編輯。 2004年8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編導專業本科學士學位 近期主要作品:出版作品:編繪連環畫《陳小乖的貓》連載於《中國啟蒙教育報》小說《陰霾》(合集)已拍攝的作品兒童電視木偶劇《咪咪和凱蒂》(編劇)中學生題材電視連續劇《擁抱陽光》(已於2006年8月16日至26日在中央八套播出)(編劇)任西藏電影《草原》(副導演)(於中央六套播出)電影劇本《假發》入圍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屆「金字獎」。
⑻ 誰有《遠遠地愛著你》作者李然的資料要詳細的生平,作品年表等,要對她和她的作品做分析!!!
李然, 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發表過小說、散文、影評、報告文學和新聞作品數十萬字,有多篇獲獎,合著《震動歷史的大批判》一書,電影劇本《紅嗩吶》獲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屆金字獎優秀劇本。
年鑒啥的沒有……建議去作家協會的官網查查。
⑼ 作者李然
李然, 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發表過小說、散文、影評、報告文學和新聞作品數十萬字,有多篇獲獎,合著《震動歷史的大批判》一書,電影劇本《紅嗩吶》獲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屆金字獎優秀劇本。
年鑒啥的沒有……建議去作家協會的官網查查。
⑽ 有人了解北電嗎我想咨詢
北京電影學院是亞洲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專業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歷史沿革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辦學規模
北京電影學院佔地105畝。全日制在校學歷生近30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生3000人左右。學校正在建設新校區,佔地500畝,規劃在校全日制學生6000人。
辦學特色
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學校建立了完整、科學的電影學學科體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體,涵蓋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和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電影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北京電影學院以其辦學思想科學化、專業架構整體化、教育體系系統化、人才培養精英化、學校功能一體化、實踐教學規范化、教學保障現代化的辦學優勢,在中國電影高等教育領域處於領軍地位。經過60餘年的積淀,形成了以「尊師重道、薪火相傳」的校訓,「修身、勤學、精藝、踐行」的校風,「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學校精神為核心的大學文化體系。以此為基礎,學校致力於發展適應中國電影強國建設需要的電影教育,培養有所敬畏、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優秀電影工作者。2007年6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2011、2012年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推出的全球25 所最佳電影院校的排名中,我校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三名。
人才隊伍
北京電影學院有教職工501人,其中專任教師262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104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10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教師中大部分是國內外電影專業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或者電影藝術家,具有豐富的電影人才培養、電影技術應用開發和藝術創作實踐經驗,在電影創作、教育和學術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過國內外影視創作的多項大獎。
學科專業設置
北京電影學院擁有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三個一級學科,具有系統、科學的電影學科專業體系。現有文學、導演、攝影、電影學和影視技術等5個系,表演學院、聲音學院、美術學院、動畫學院、管理學院、攝影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數字媒體學院、視聽傳媒學院、高職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1個分院及研究生院、基礎部和培訓中心,共計19個教學實施單位,涵蓋了電影創作的每一個行當,囊括了電影創作的全部環節,是唯一能獨立進行故事片創作的院校,電影學學科綜合實力領軍全國,位列世界前茅。
硬體設施
北京電影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專業教室和專業試驗室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錄音實驗室是全國高校唯一獲得國際聲音權威——杜比公司資格認證的實驗室,聲音實驗中心是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電影學院社會實踐橫店影視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生均教學科研設備值28萬元以上,能夠較好地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藝術創作的需要。
國際交流
北京電影學院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用國際化辦學提升辦學水平。1984年成為CILECT(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的會員學校;1988年被選為理事學校。2002年當選為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年會的執行主席。2008年11月,學院成功舉辦了「2008北京國際影視院校聯合會大會」,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近百所成員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長及代表出席了大會。學校先後與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近30所電影院校建立了電影專業教育、學術研究、教師互訪與創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關系。先後聘請了38名國內外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電影學術理論研究專家、學者為學校客座教授及兼職教授。學校每年還聘請外籍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交流。學院派出大量教師「走出去」,與各個國家電影院校進行學術訪問、專業交流,執行創作、教學和科研合作項目。先後在近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北京電影學院學生電影作品展」,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影院校學生合作拍攝紀錄片、動畫片。「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於2002年由學院教授、著名導演謝飛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13屆,得到世界各地影視院校學生和教師的高度評價和熱情參與,每年都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影視院校的近千部影視作品參展,已成為在亞洲舉辦的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學生電影節;「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創辦於2001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4屆,是中國最具權威的青年原創動畫作品展示和學術研討交流活動,被稱為中國動畫短片的「奧斯卡」,參賽作品已從國內擴大到了國外,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力。我校是首都北京對外留學生教育、教學最有影響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多次榮獲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的稱號。
學術交流
學校是亞洲電影學術交流的中心,先後開展了學院大講堂、學院放映廳、校友攜片交流、人文講堂、大師作品回顧展-世界電影大師作品回顧展等各類活動,舉辦了文學系金字獎、攝影系先力獎、 「動畫學院獎」、導演系導演獎、表演學院獎、錄音學院獎等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活動,邀請了國內外的世界著名電影藝術家、理論家、管理和技術專家等來校任職、講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