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中國菜點的命名蘊含著文學美的藝術表現手法
我覺得因為中國菜品名字很美,從名字上就讓人感覺到有食慾。
2. 淮揚菜文學方面的知識,詩詞,故事,歷史,傳說·····只要和文學搭上邊的 急!!!!!!
枚乘《七發》:雛牛之腴,菜以筍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膚。楚苗之食,安胡之飯。摶之不解,一啜而散。於是使伊伊煎熬,易牙調和。熊蹯之膈,芍葯之醬。薄耆之炙,鮮鯉之膾。秋黃之蘇,白露之茹。蘭英之酒,酌以滌口。山樑之餐,豢豹之胎。小飯大啜,如湯沃雪。
宋慶歷年間,歐陽修平山堂飲宴
明萬曆年間《淮安府志》:「淮安飲食華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誇視江表。」
清嘉慶年間人林蘭痴《邗江三百吟》:「肉以細切粗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雲葵花肉丸。」並贊曰:「賓廚縷切已頻頻,因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本即指清燉蟹粉獅子頭(隋時已有)
3. 飲食文學有哪些
飲食文學有:
1、《戀味者》:一代美食教母費雪以自己年到1941年三十年間的傳奇生活經歷為坐標,追尋了一段段關於美食、聲色、愛欲和悵惘的回憶,酸甜苦辣,無畏懼陳。輕翹舌尖的絕代美女費雪將對美食的人生體驗和戰爭背景融入了那些逝水年華的追憶之中。故事或溫情,或驚悚,或悲情,如煙往事與舊日餐點宛若懷舊老電影版呈現,令人久久不忘。
2、《寫給牡蠣的情書》:嗜食牡蠣的美食家費雪在書中漫談牡蠣奇妙的生活、獨特的口味和與之相關的種種趣事軼聞。從巴黎的豪華餐廳到日本海邊的小攤,從美國的東海岸到中國的廣東,舌上字間,這只優雅善變的海洋生物開合隱現,讓人慾罷不能。因這歲月催不老的蓬勃食慾和旺盛生命力,實在令人難以抵擋……
3、《循香記》:從遠古非洲、中世紀歐洲到中國葯食寶典《神農本草經》,兼具美貌與聰慧的當代飲食文學女掌門費雪,縱觀五千年,點數著人類飲食史上一連串有趣或嚴肅的事件,在歷史與現實、東方與西方的時空變幻中,詮釋著人類吃的本性與驚人的境界。 五千萬只蝸牛的饕餮盛宴、可愛的豬小腳趾、飄落的土豆雨、古希臘哲人餐桌旁的妓女……那些跳動在盤盞間的美宴之歌,涌動形形色色的愛與欲,讓人唇齒留香,掩書不忘。
4、《達芬奇的秘密廚房》:《達·芬奇的秘密廚房》是2008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戴夫·德威特(Dave Dewitt)。達·芬奇將他對美食的熱誠和他在烹飪方面的天才發明都詳細記錄在了《達·芬奇筆記》中,在那裡我們可以找到他的烹飪技藝、他的飲食哲學、他對於飲酒的建議,以及他的廚用設計和發明。藉由全才達·芬奇在烹飪方面的成就,戴夫·德威特拉開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舞台的帷幕,將掩映其後的義大利烹飪的壯麗圖景全部呈現在讀者面前。本書將全面探索公元15至16世紀,意式料理興盛、發展與變革的全過程,從豪奢的宮廷筵席、別致的皇家御食到農民飯桌上的普通餐食一一囊括。
5、《人和食物是平等的》:當人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樣,會發生什麼?我們不需要老學究般地對它追根溯源查家譜,也不需要神經質地將它們一會兒奉若神明一會兒打入地獄,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苦惱和快樂,它們與人的相處共存,它們與人碰撞出的火花。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食物越來越豐富,人類對事物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對食物的描述已不再是「它能否充飢耐餓」,而是「它是否好吃新奇 」。食物在人挑剔的味蕾的判斷下,有了三六九等區別,漸漸地失去了主宰的地位,而被人類所挑選和奴役。
6、《暴食江湖》:作者認為「肥胖是美的」,從小就對食物充滿熱情,他在上海閘北老豐閣,「獨自吃了一整桌菜餚」,令服務員都驚異。他「雙手各執一端:左手繆斯,右手烹飪,詩與美食,不相上下」。本書自然是靠右手端。感情用事的詩人,自然也可以感情用事地談飲饌,然而,本書中,詩人卻以嚴肅而莊重的態度發表靠右端的見解——每篇文章的副標題都以「論」字開頭:論素食、論螃蟹、論牛肉麵、論紅酒、論櫻桃……直到論餐館、論廚師、論養生飲膳。
7、《飲膳正要》:《飲膳正要》為元忽思慧所撰,成於元朝天歷三年(公元1320年),全書共三卷。卷一講的是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講的是諸般湯煎,食療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講的是米穀品,獸品、禽品、魚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4. 菜譜屬於文學類書籍嗎
不屬於文學類書籍,而是實用類書籍。
《平凡的世界》, ——像孫少平一樣的活著, 物質生活可以貧乏, 但精神生活一定要不甘於貧乏。
《 狼圖騰》, ——做一個流著狼血的龍的傳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愛情與性無關,分清是下體的沖動還是心理的沖動,你不會對所有的漂亮女人都有同床共枕的想法,確定是不是第一睜開眼就想見到的那個人。
《大河風塵》——了解一百年前的苦難, 珍惜所擁有的
5. 文學和菜市場有什麼關系
有區別,也沒區別。菜市場是真實的景象,發生著真實的故事,主體是人和景。文學是抽象描繪菜市場這種圖
6. 美食與文化的關系
關於說明「美食與文化是相互兼容的」這一道理,可以找當代作家陸文夫的中篇小說《美食家》作為參考資料。估計也就只此一篇文學作品能描述得如此詳細了。
許多讀過這篇文章的人紛紛表示:「胃口大開」,「沒想到蘇州有這么多美食」,「看了改編的同名電影,想想朱自冶也真是幸福一生」。
尤其是書中關於那隻「三套鴨」的描寫,使人如見此菜,如聞其香。
精妙絕倫的美食品位,色澤淡雅的市井畫卷。半個世紀的人間滄桑,社會變遷的深沉思考。這是此書的定位。
7. 蔬菜與文化的論文
蔬菜與文化的思考
蔬菜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除了糧食以外的其它之外的其他植物;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以上是字典上對蔬菜和文化的解釋,那麼他們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關系呢?
蔬菜是一種文化。
蔬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它的營養不可低估眾所周知,可以提供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1990年國際糧農組織統計人體必須的維生素C的90%、維生素A的60%來自蔬菜,可見蔬菜對人類健康的貢獻。此外,蔬菜中還有多種多樣的植物化學物質是人們公認的對健康有效的成分,如:類胡蘿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目前果蔬中的營養素可以有效預防慢性疾病的的多種物質正在被人們研究發現。
據估計,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億後更多的人受到環境污染而引起多種疾病,如何解決因污染產生大量氧自由基的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解決的有效辦法之一,是在食物中增加抗氧化劑協同清除過多又破壞作用的活性氧、活性氮。研究發現,蔬菜中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相關的植物化學物質、酶等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劑,所以蔬菜不僅是低糖、低鹽、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時還能有效地減輕環境污染對人體的損害,同時蔬菜還具對各種疾病的預防的作用。
由此可見,蔬菜對人健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幫人們增強抵抗力,遠離疾病,正像文化對人們心靈的影響一樣,幫人開化,遠離愚昧和無知,從這種意義上說,蔬菜可以說是一種物質文化。另外,蔬菜本無所謂靈魂,但是一注入人的情感,他便又是一種精神文化。正如才華橫溢的戲曲作者、小說家和美食家李漁在<<閑情偶寄>>里專篇談到了吃,不如蔬菜里吃了讓人滿口芬芳的是香椿頭,而蔥蒜韭則讓人滿口乃至腸胃發出穢氣,可是偏偏愛吃蔥蒜韭的人多,愛吃香椿頭的人少,為什麼呢?因為香椿頭雖香,可是淡,蔥蒜韭雖臭,然而濃,「濃則為時所爭尚,甘受其穢而不辭,淡則為世所共遣」,這僅僅是在說蔬菜嗎?真是令人感嘆。再有蘿卜,吃後打嗝,也惹人生厭。但李漁認為它和蔥蒜等又有所不同,蘿卜這東西,生吃味兒大,熟吃沒事。這就像有些人,你和他生分時,覺得像是小人,接觸長了,熟了,就發現她還算是君子,就有些小的缺點也可以寬恕了,於是李漁寬恕了蘿卜,照食不誤。還有芥,陳者絕佳,老而彌辣,菜里拌了它的汁,再去吃,便如聆正人君子之讜論,「困者為之起倦,悶者為之豁禁」,為食中之爽味,所以李漁聲明,芥末他每食必備。蔬菜是一種文化,可謂妙哉!
文化提升著蔬菜。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文化需求不斷提升,人們生活中的蔬菜已不再是粗俗和低下滿身泥巴的樣子了。蔬菜的名字越來越動聽,品種越來越多,甚至有些蔬菜擔當起花草的使命,成為美化環境、裝點居室、陶冶情操的寵兒。
從第六屆壽光菜博會的一幕幕景觀可以看到:各展廳採取展位與實地栽培相結合的模式,集中展示代表中國乃至世界蔬菜產業前沿的高效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15萬平方米的展覽大廳,除令人嘆為觀止的「蔬菜大觀園」外,還有常規土培、基質栽培、水培、立體栽培、網架種植等蔬菜種植模式;新技術展廳中,有自動化播種車間、自控溫控系統、鈉燈補光系統、微霧系統等;用1000多個品種、24萬盆盆栽蔬菜組成的亭台廊榭、高山飛瀑等上百個園林景點,各具特色,異彩紛呈,讓人們在學習新技術、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時,充分領略壽光蔬菜生產所蘊含的豐厚內涵。此外,還有「蔬菜園林」、「菜樹林」、種植模式和新技術、廚藝雕刻、農業觀光等搶眼的內容。
這不能不說是人們的文化提升著蔬菜的品味。
綜上所述,蔬菜是一種某種定義上的文化,而文化又不斷充實和提升著蔬菜的品味。
8. 古代(歷史或文學方面)與飲食有關的名人
烹飪之祖彭祖,是上古帝王顓頊的孫子(黃帝的第八代孫)。
帝堯的時候,他因為進獻雉羹,堯便把彭城封給他,所以後世稱他為彭祖,舜的時候,他從師尹壽子,學得真道,遂隱居武夷山。
蘇東坡,蘇東坡,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對烹飪和美食很有研究,既會吃,又會做,有不少美味佳餚以其名字「東坡」命名。
東坡肉
在不少飯店的菜譜上,都有這樣一道菜——東坡肉。這道從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菜,最早便出自大名鼎鼎的蘇東坡之手。在《東坡續集》里,有一首《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詩中所寫,其實就是蘇東坡烹制「東坡肉」的經驗總結。
中國古代在烹飪方面的「祖師」是——易牙。
他是齊桓公寵幸的近臣,用為雍人。雍,古文作饔,是早餐、晚餐的意思。易牙作為雍人,就是專管料理齊桓公飲食的廚師。後世人撰寫食經之類的作品,託名易牙也是常見的。例如:明代人韓奕,曾經以造、脯、蔬菜、籠造、爐造、糕餅、齋食、諸湯和諸葯八類內容編成一書,書名就托稱為《易牙遺意》。另外,明代人周履靖著《續易牙遺意》,也是託名的仿古食經之作。
清代文學家袁枚
)《隨園食單》是清朝才子袁枚的代表作,書中不僅蘊涵了這位大散文家對飲食的理解,也包含了他對生活品位的獨特評價和獨到見地,讀來風趣而有文采。此外,書中還收錄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其他經典,諸如: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元代倪瓚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等,讀來別有一番滋味,而且頗有收藏價值。
一日,蘇東坡家裡來了客人,他就烹制自己喜歡吃的豬肉待客。豬肉下鍋,加入水和調料,以微火慢慢煨著。他便和客人下棋,兩人對弈,興趣甚濃,直至終局,蘇東坡才猛然想起鍋中之肉。他原以為一鍋豬肉定會燒焦,急忙進廚房,卻頓覺香氣撲鼻。揭鍋一看,塊塊豬肉色澤紅潤,形整不散,軟爛如豆腐。此菜端上餐桌,客人和他嘗罷,都覺得這菜汁濃味醇,糯而不膩,十分可口。蘇東坡由此受到啟發,便經常烹制這道菜,並以一首《豬肉頌》總結了烹制這道菜的經驗。
東坡餅
蘇東坡仕途不順,北宋元豐二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現為湖北省管轄。正是由於蘇東坡曾在這里工作和生活過,才給湖北留下了千年不衰的風味小吃——東坡餅。
當年,蘇東坡居住在黃州黃岡赤壁睡仙亭。在亭子的北邊,有一個安國寺,寺里有一位年長的和尚,常與蘇東坡弈棋賦詩,兩人結為至交。蘇東坡喜歡吃油酥食品,和尚就以精緻的千層油酥餅款待他。時間長了,出於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把他喜歡吃的「千層油酥餅」,稱為「東坡餅」。
東坡豆腐
蘇東坡在飲食喜好上除了豬肉之外,就是豆腐了。他還曾為豆腐寫下「煮豆為乳脂為酥」的詩句,以精練的語言把製作豆腐形象化,用准確的字眼道出豆腐「為乳」、「為酥」,為食品之精粹。
東坡豆腐的製作方法,曾被南宋錢塘人林洪記入《山家清供》一書。以黃州豆腐為主料,將豆腐放入麵粉、雞蛋、鹽等製成的糊中掛糊,再放入五成熱的油鍋里炸制後,撈出瀝油;鍋內放底油、筍片、香菇和調味料,最後放入瀝過油的豆腐,煮至入味,出鍋即成
9. 中華飲食和文學藝術的淵源
提到中國飲食文化,相信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從內心深處湧起一種自豪感!常聽人說:「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那麼,這淵源到底有多遠、有多長呢?有學者認為,從50多萬年前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開始,中國人就開始有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從《黃帝內經》中的記載來看,在遙遠的上古時期就已經有了精湛的釀酒工藝,並開始將這些酒劑應用於醫療實踐之中。
在《素問湯液醪醴論》中記載了湯液和醪醴的製作工藝及葯效。湯液和醪醴,都是五穀釀制而成的酒類。相對而言,湯液比較清稀淡薄,醪醴更加濃稠醇厚一些。在這些酒劑的製作過程中,要求選用成熟飽滿的稻米為原料,以結實堅硬的稻薪為燃料。因為只有這樣的穀物,才能夠充分汲取大自然的陽光雨露而富有各種營養精華和能量。當一種穀物生長到顆粒飽滿、完全成熟,也就是達到氣味俱全的時候,還要不失時節地進行採摘收割,這樣才能使其所匯聚的天地精華之氣(即植物的營養精華)得到更好的凝聚和蘊藏,從而使植物的種子或果實所含的營養更加完備。
加工製作湯液、醪醴等酒劑的方法從上古時期就有了,那時候人們性情純朴,重視道德修養,懂得養生之道,大都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基本不會生病,所以在當時製作湯液、醪醴,也只是為了防病備用而已。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慾望和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到了中古時期,人們的純朴道德漸漸衰退,養生水平有所下降,外界的自然環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不時有異常天氣出現,引起傷風、感寒等外感疾病發生。每當這時,只要及時服用湯液或醪醴,就可以治癒這些輕微的疾病。
《黃帝內經》讓我們了解到中華民族的祖先很久以前就運用自己的智慧,實現了對穀物進行細致加工,對飲食物進行精心製作,對食療養生進行深入探索等一系列飲食養生文化方面的進步。
追溯到公元前12世紀的周代,在《周禮天官冢宰》中已有「食醫」的記載,書中將主管醫療衛生的官員設置為四種不同職責的醫官,即食醫、疾醫(內科醫生)、瘍醫(外科醫生)、獸醫。
食醫的職責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八珍之齊」(《周禮天官食醫》),由兩個「中士」擔任,主要負責調配王室貴族飲食的寒溫、滋味、營養等,管理王室成員的飲食營養和衛生。可見,那時候的食醫,應該是集醫學知識和飲食營養知識於一身的高級醫師。
飲食的製作、烹飪,雖然是由廚師來完成的,但是吃的食物、喝的飲品,以及珍饈美膳的配製,要在食醫的具體指導下,根據四時氣候與飲食性味的不同而進行調和與搭配,如主食應當溫,羹湯應當熱,醬應當涼,飲料與酒應當寒;飲食五味要與季節相應、肉食與穀物配合要適當等。這些都充分說明,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對飲食養生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論認識。
只要走進中國人的廚房,就足以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多彩多姿:各式各樣的餐飲器具、食品加工工具、炊具,從鍋碗瓢盆到杯盤壇罐,從刀叉鏟筷到菜板、面板、擀麵杖、搗蒜缸、削皮器,一應俱全。還有由花椒、大料、桂皮、陳皮、生薑、乾薑、大棗、茴香、肉蔻等中葯配製成的調味品,正是有了這些葯食同源的調味品,才能調制出各式各樣的經典國菜和別具風味的地方小吃。每一種美食都有一套獨特的調味配方,千百年來,這已經成為中國廚藝世代相傳的「秘訣」。而要追究起中國飲食既好吃又養人的根源來,那就不得不提古代食醫對飲食營養的科學研究和正確指導。
就說這個搗蒜缸吧,就是中國人的發明。中國人在吃大蒜時,首先要把大蒜去皮,接著要把蒜瓣搗碎,直到擠出汁液,搗成泥狀為止,稱之為蒜泥,然後才作為調味品使用。這個過程就需要一個搗蒜缸。有搗葯缸在前,弄個適合搗蒜的缸出來,應該是很容易的。發明搗蒜缸本身不是難事,關鍵在於我們的祖先發明了把大蒜搗成蒜泥然後再吃的這種科學食用方法。
現在研究發現大蒜具有殺菌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其所含的揮發油中一種叫大蒜辣素的物質,而這種大蒜辣素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產生的。研究還表明,大蒜被碾碎後,最好放置10~15分鍾,才能更好地產生大蒜素,此時再吃才能更好地發揮殺菌效果。而中國人搗蒜的過程,正好可以達到上述所要求的效果。
我們無從考證搗蒜缸的歷史到底有多久了,但是,從搗蒜這一過程卻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人對飲食物研究的深入程度和把握能力。中醫認為大蒜味辛、甘,性溫。能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解毒殺蟲,是一種既能用於治療疾病,又能起食養作用的葯食兩用佳品。歷代醫家運用大蒜治療疾病、調養身體的方法有很多,醫書上都有相關的記載。
現在經常會看到有的人在吃飯時拿起大蒜瓣,直接就放到嘴裡大吃大嚼起來,以為這樣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呢。其實,這種吃法還沒有產生大蒜辣素,起不到應有的最佳作用,反而會由於過於辛辣而刺激口腔黏膜及胃腸道產生不適感或引發潰瘍病。每當搗蒜的時候,我都會從心底湧起對祖先的一種感恩之情。
可以斷言,中華美食之所以能夠保持強大的生命力而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其中早已注入了中醫食養大道之魂!
睿智—文化—飲食—健康,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主旋律,也是中醫食養之道的總原則。
只要我們細心地去研究,認真地去品味,就不難發現那些蘊含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養生理念。我們在享用中國美食的同時,更應該懂得領會和感受古代先賢的智慧和恩澤,始終不要忘記應該為維護健康而吃!
10. 川菜與當地文化的關系
四川菜和當地的文化是有一定的關系,很早之前四川當地的人就是喜歡吃辣椒和一些動物內臟混合在一起的火鍋一樣的物質,時間久了,慢慢就形成的這種麻辣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