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傳統文學的定義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傳統文學的定義

發布時間: 2021-03-22 16:09:15

⑴ 介紹中國傳統文學的特點

中國古典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

中國古典文學有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從而使中國古典文學呈現出多姿多彩、壯麗輝煌的圖景。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養育了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又大大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響力。

(1)傳統文學的定義擴展閱讀: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明初朱右選韓、柳等人文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實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文編》中,唐宋文也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4卷,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

自明人標舉唐宋八家後,治古文者皆以八家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鈔》164卷,有明萬曆刻本及清代書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評唐宋八大家文讀本》8卷。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軾、蘇洵、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

⑵ 文學的定義是什麼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

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2)傳統文學的定義擴展閱讀

網路文學的發展使得文學有了新的定義,近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誕生,很多人被這四年一度的文學盛典吸引住了眼球,此時,在互聯網時代一向混得風生水起的網路文學似乎有些黯然神傷了。因為自2011年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允許網路文學作品參評以來,至今網路文學作品無緣茅獎。

然而關於網路文學,《工人日報》記者最近卻注意到了兩條天壤之別的信息,一則是備受關注的網路文學作品《盜墓筆記》終於有了大結局,這一消息在網路即刻登上熱搜榜。與此同時,電影《盜墓筆記》的拍攝也被證實確鑿無疑。

一則是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繁花》,其作者金宇澄表示,此書的初稿是在一個叫「弄堂網」完成的。這雖然不能證明《繁花》就是網路文學作品,但其「從網路到讀者」的創作歷程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對原創文學的影響又進了一步。

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快餐化的娛樂模式,一方面是以精雕細琢為基礎的文學專業要求,網路文學在被影視、網路、動漫等經濟效益的驅動與傳統文學對文學素養的要求之間,將會何去何從?

金宇澄在他所寫的《我寫<繁華>:從網路到讀者》中也表示,網上連載的好處是,能夠不間斷得到讀者激勵。這似乎對網路文學寫作是一種肯定和鼓勵。

而有報道卻認為,隨著網路文學產業將網路小說打通影視、網游、動漫等多個娛樂領域,實現網路文學行業的商業化、規范化、產品化,網路文學走上了產業化大道,卻也與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寫作漸行漸遠,其本質就是滿足市場需求的標准化產品生產。

據介紹,自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開始,「持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的重點文學網站」即有資格推薦作品的規則出台以後,網路文學作品在這個國內最有分量的文學大獎中一直躍躍欲試。曾擔任過一些網路文學獎評委的陳曉明表示,網路文學有其價值,滿足的是大眾的娛樂閱讀需求,與商業接軌。

但如果這種東西完全打垮了經典,就不合理了。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打開一扇門也許是想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但這並不是必須的。

就連以網路文學作品起家的半壁江中文網創辦人董江波也認為,網路文學自2003年興起,茅盾文學獎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短期內很多東西無法改變。但他相信,不出10年,網路文學一定能拿下茅盾文學獎。

能否10年之內拿下大獎還是後話,然而眼下看來,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花千骨》原著作品《仙俠奇緣之花千骨》涉嫌抄襲的新聞又不得不讓人擔心,在如今這個更加註重作品文學性與原創性的時代,網路作品在原創文學的道路上靠譜嗎?

網路文學作品被指抄襲,已不是第一次了。網路文學作品因其傳播方式的快速、簡便及隨時性強等原因,人們藉助網路技術,搜索起來很方便,因為其可復制性也很強,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也認為,網路作品被指抄襲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當下網路小說作者的版權意識還需要提高。

此外,相較於傳統文學作品的深刻思想內涵,網路文學作品往往採用更隨意的寫作手法;就故事而論,網路文學更注重故事的可讀性,而傳統文學更注重故事內在的意義。

有專家認為,網路拒絕深刻的沉默或者故作沉默的深刻,它是年輕的,需要喧嘩、躁動、激情,所以網路文學的語言更偏愛於嘩眾取寵,1998年號稱第一部網路小說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能輕舞飛揚起來。

如果說在茅盾文學獎的評選中,傳統文學作品因為其深刻的思想性、文學性更勝一籌的話,那麼在互聯網引領下的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的當下,網路文學作品因其內容的新穎、文字可讀性強,或許更有優勢一些。

據介紹,近幾年來,傳統文學改編電影屢遭票房滑鐵盧,如曾經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的《白鹿原》和畢飛宇的《推拿》。但電視熒屏又呈現另一番景象。從定義了「清朝穿越劇」的《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到《甄嬛傳》;

從都市純愛題材的《泡沫之夏》,到「民國」背景的《來不及說我愛你》、《無心法師》;甚至家庭情感劇《裸婚時代》、軍事題材劇《我是特種兵》都改編自網路小說。不知不覺間,網路小說異軍突起,已經霸佔了電視熒屏的半壁江山。網路小說擁有的大量書迷成為改編劇的人氣保證。

網路文學在互聯網的作用下經歷了初出茅廬、埋頭追趕和風生水起的發展之後,越來越多的作家和作家團體在關注網路文學的發展,出任中國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的莫言也坦言:「當網路文學剛剛發展的時候,我心裡想不準備跟它打交道,但現在網路文學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據8月6日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通過福布斯這個權威的媒體平台,原創文學的傳播有了一個能為更多公眾所熟知和了解的品牌,上榜作品的IP(知識產權)價值,作家的知名度也將因此得以進一步增值。上榜作品和作家將成為讀者、公眾以及下游影視、游戲等廠商的關注焦點。」

據介紹,對IP的飢渴,使得網路文學在這幾年來炙手可熱。因為利用成熟的網路IP開發產品可以縮短產品周期,並可引入網路文學的大量用戶。比如游戲產業,在2014年就已經進入千億市場,高強度競爭背後,IP作用就凸顯出來,有報告指出,有IP游戲下載轉化率是無IP游戲的2.4倍。

網路文學讀者和游戲用戶有天然契合度,游戲公司引入的優質網路文學IP均為排名靠前的作品,從海量作品中篩選出來,意味著其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

網路文學IP也從幾年前的低價求售進入價位高企。2013年,原本普遍在100萬元左右的熱門小說IP,在去年初就普遍漲到300萬元到500萬元,到了今年則攀升至千萬級別。

如今,網路文學不僅僅局限於在線文字閱讀,誕生了一條全版權運營的產業鏈,以文學為源頭,促進精品IP在線下出版、影視、游戲、動漫、音樂、周邊等泛娛樂領域的多態呈現,實現文字閱讀市場價值最大化。

而影視行業的網路文學改編也進入收視率和票房的雙贏。《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改編網路小說的青春片,票房均過億元,以小成本博高票房,引發市場對網文IP的熱捧。

最期待的電視劇榜單前十位中,《何以笙簫默》、《花千骨》、《旋風少女》、《羋月傳》等全部脫胎於網路小說,題材也由之前的古裝一枝花發展成言情、仙俠、懸疑等全面開花。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網路文學簽約作者數量超過百萬,每年上傳作品的數量也接近百萬部,如起點中文網、紅袖小說網等多家在線中文協作平台,每日更新的數字就多達一個億。

面對龐大的基數,上述所舉吸金很重的幾部作品可謂是鳳毛麟角了,因此並不是說所有的網路文學都能向IP值要成績。一名專業的網路小說作者在說到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網路作家時說:扎實的寫作功底、豐富的想像力是必須要有的.

除此之外,過於常人的觀察力和經歷才能保證細節的描述到位,而一部網路小說幾萬字的寫作量還需要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保證。如此看來,網路文學在向IP值全面進軍的時代,原創作品的文學質量才是第一位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學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網路文學發展新定義:要文學性還是要IP值?

⑶ 傳統文學,嚴肅文學,青春文學等等都是怎樣定義和區分的

傳統文學是以一個成熟個體作為敘述視角,抒發個人 民族的 大主題 的文學
嚴肅文學最重要一點就是要實際,從實事求是出發
青春文學主要體現的是青春成長的傷感和感悟,對青春易逝 韶華不再的感慨

⑷ 關於傳統小說定義的理解

原指有著相同志向的人們、同好。作為acg文化的用詞,所指的是,由漫畫、動畫、游戲、小說、影視等作品甚至現實里已知的人物、設定衍生出來的文章及其他如圖片影音游戲等等,或「自主」的創作。簡單概括,設定相同或者人物相同。

⑸ 傳統文化的標準定義

傳統文化

由歷史沿襲而來的風俗、道德、思想、藝術、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質和精神文化現象的有機復合體。任何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在歷史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都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代代延續,都有其特定的內涵和佔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傳統文化包含著有形的物質文化,但更多的體現在無形的精神文化方面,體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價值觀念上,內化、積淀、滲透於每一代社會成員的心理深處。傳統文化有四大特點:一是新舊交融性。傳統文化是過去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東西,是過去與現在交融的結果,滲入了每一個時代的新思想、新血液,並非古人的獨創。二是相對穩定性。不可否認,傳統文化是在動態過程中不斷吸取新內容而形成的,但它是植根於自己民族土壤中穩態的東西,有相對不變的一面,能夠超越時代而長久延續。凡不具有這種穩定性的文化現象,必將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被歷史所淘汰,不成其為傳統。三是倫理性。盡管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倫理觀念標准、表現形式不一,但這是傳統文化得以延續的力量和原因,是以強制的法律范疇之外的社會道德觀念認可而淬的。四是廣泛的社會性。傳統文化既不是賢哲的觀點,也不是少數人的思想傾向,它反映和代表著一個民族、社會的整體意識和總傾向。

⑹ 中國古代文學定義

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古典文學吧。

古典文學是文學的一部分,是現代文學的發展基礎,它是承上啟下的,是文學發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中國文學最根本的東西。
文學是用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語言藝術,是文化中極具強烈感染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典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中國古典文學有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從而使中國古典文學呈現出多姿多彩、壯麗輝煌的圖景。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養育了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又大大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響力。

⑺ 什麼是傳統文化的定義

關於傳統文化的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歷代相傳的文化成果,稱為傳統文化。這里的歷代是指從有文字開始,至當代以前的各個歷史 時期的文化,而各歷史時期形成的文化不是已經湮滅了的,而是能夠世代相傳的。例如,儒家的道德文化經過 孔子、董仲舒、朱熹,使其內容日益豐富,變成了一種歷代相傳的文化。歷史上形成的某種生活風習、制度形 式也可以作為文化一代傳給一代,例如有些民族善於席地而睡,一直影響到當代後裔也不睡床而睡地板。而我 國漢人很早習慣於卧床而睡,所以床的文化一直在我國繼承下來並且不斷得到了發展。各歷史時期形成的諸如 此類能留傳下來的各種文化成果都可構成傳統文化。
一種說法是古人創造的可供今人繼承的文化成果,稱為傳統文化。理解這一句話的要點在於弄清什麼是「 古人」和「今人」,什麼是可供繼承的和不能繼承的。我們理解這里說的「古人」應當指歷史上的人,已經不 在今世了。在我國,廣義的古人指當代以前作古的人,狹義的古人指古代史以前作古的人。這里說的古人的文 化就是指從遠古經中世紀直至近現代史各個時期人們創造的文化。而後半句「可供今人繼承的」有特定的限制 意義,就是說這種古人的文化中能繼承的部分才可構成傳統文化,不能繼承的是曇花一現的,特定時期的文化 ,沒有繼承的意義和價值,不能叫傳統文化。例如,古代刑律中的烙刑,用火燒烤罪犯;刖刑,砍掉手足;劓 刑,割鼻子,這是古代某一歷史時期刑律文化,今天完全過時,不會提出繼承的問題,就不能構成今天可繼承 的傳統的文化。再如,歷史上曾出現過剝人皮做鼓,用人作祭、作殉以及折骨傷筋纏小腳之類,這是特定歷史 時期的產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不再作傳統文化。
又有一種說法,就是歷史過程的一切遺產都是傳統文化,所謂歷史遺產就是前人創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 富和制度性的遺存。簡言之,傳統文化就是文化遺產,也就是前人、古人留下來的廣義概念的文化。這里也要 確定一下今人古人前人的含義。從我國使用文化遺產的習慣看,這里的前人、古人實際是指一切作古的人,已 不在人世間的人所遺留下來的物質、精神財富。我們不僅認為四十五萬年前的北京人留有遺產,即原始文化層 ,三皇五帝以及此後的各個王朝都留有文化遺產。甚至經過民主革命時期的前輩們也給我們留下寶貴遺產。近 幾年一些革命元勛一旦去世,各悼詞中往往稱其留下珍貴的精神遺產。可見這一傳統文化的說法是指一切死去 的人可能留下的東西。
我認為上述說法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內涵的看法,都有相對的真理性,人們可根據研究問題的 需要和角度予以採納。
我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概念是這樣表達的:祖宗創造的具有繼承活性的歷史遺產可稱傳統文化。我認為傳統 文化首先要肯定它是前人的東西,它的創造者是當代人的祖宗,其中有遠古的人物,如羲皇、蒼頡,也有中古 時的人物,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也有晚近的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這就是我們的祖宗,最好不要 把當代的革命人物列入祖宗之列,如果一定要言及這些人的話,最好用革命傳統之類的字眼來區別。祖宗創造 的文化有些湮滅了,有些歷史古籍中還可找到記載,但它只是特殊的,一段歷史時期的短命文化,隨著一個時 代的結束,它也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如歷史上曾使用過的酷刑,宮廷出現的太監文化、封建社會的多妻制 文化等,這些文化隨著一代制度的結束而已結死亡了,沒有活性了,就不能列入傳統文化之列。我所說的具有 繼承活性的就是有些文化創立以後它逐漸同創立時期的政治、經濟關系中獨立出來變成一種跨社會制度、跨時 代的有活性的意識形態,或者換一個當代生物學上的名詞來說,它具有遺傳基因,能夠影響於當代人頭腦,影 響當代社會制度及今人的生活習慣、生活生產方式。例如,儒家學說、道家學說,它具有很強的繼承活性,影 響和作用於國人的頭腦兩千多年,至今仍有很強生命力。再如,古代的農耕技術,有相當一部分仍然影響著當 代人的農業生產,另外,象磕頭、作揖等古代禮儀至今仍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生活習俗。這里需要說明的是, 具有繼承活性的歷史文化並非指其內容上都是精華,都有古為今用的價值,顯而易見,歷史文化的活性,一部 分可稱為精華,而還有一部分確是糟粕,但它還有遺傳的生命力,如重男輕女的意識,偶像崇拜的觀念等,盡 管已經失去了進步性,但它卻處處頑強地表現著其生命力,這就要用今日的價值觀進行選擇和取捨。

⑻ 傳統文學的定義

1. 文學是以語言為材料或媒介的藝術

文學語言和科學語言、日常語言有所差別

科學語言是實指的 符號=所指 (玫瑰=玫瑰)

文學語言是感性的 符號>所指

日常語言是實用的、較隨意的

文學語言是精密的、自我集中的

語言與其它藝術媒介不同

語言更有內涵性、更富傳統

文學語言:不直接訴諸形象,但更有暗示力

文學比其它藝術在題材上更具創造性、綜合性

2. 文學是創造的藝術

文學語言的特質在自我集中、非直指的

文學是用語言創造一個獨立的世界

文學以生活為參照,但往往超越平常生活

3.文學是情感的象徵, 或情感的形式

文學表現人類對生活、事物所產生的情感 (feeling)

情感被客觀化,成為形象、形式,可被觀賞

4.文學的定義和價值由讀者決定

依據慣例判斷文學特質

文學使人愉悅

文學是最有價值的寫作

⑼ 傳統文化的概念

傳統文化
文化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其核心是作為精神產品的各種知識,其本質是傳播。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傳統文化是起源於過去、融合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廣泛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