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要一篇關於~生活中的經濟學~的論文,好的可以加分哦!謝謝
1、《生活中的經濟學》
經濟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亞里斯多德時代,在我國則可追溯到孔夫子那裡。但如果以亞當·斯密1776年《國富論》的發表作為經濟學誕生的標志,則經濟學至今也不過只有200多年的歷史。
什麼是經濟學呢?對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種各樣的回答。如經濟學探討生產什麼物品,如何生產這些物品和為誰生產這些物品。在名著《經濟學》中薩繆爾森寫道:「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使用稀缺資源來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把它們在不同的人之間進行分配。」我在《管理經濟學》一書中從公平與效率、生產與分配的角度出發,指出「經濟學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國民財富,以滿足個人或社會目的的一門社會科學。」種種說法歸結起來,總離不開這樣一種思考,即經濟學是使有限的資源被用於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會總的財富,使社會變得越來越富裕。
這種對經濟學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義:第一,個人或社會的目的或慾望是永無止境的,而經濟資源在絕對量上來說是有限的,稀缺的。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工農業的調整發展,污染的日益嚴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資源及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日漸匱乏,甚至就連以往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空氣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變得稀缺起來。第二,稀缺資源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用途,但一旦用於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於其他用途。因此,人們的各項經濟活動都牽涉到選擇問題。在這里,效率意味著一國經濟應將它的生產和消費單位組織得使社會能夠得到最大數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勞務,而且,在現行習慣、法律和制度的范圍內,經濟資源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目標下,可通過「機會均等」或「結果均等」等制度來尋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機會均等的公正游戲規則,將實現由競爭帶來的繁榮。
在短暫的200多年中,經濟學按照科學的規范建立了自己的語言、文字的邏輯系統。一組初始概念,一套公理體系,精確的定義,嚴密的邏輯,以至如果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很少有人能夠讀懂經濟學論文,特別是如果沒有一定的數學功底,人們不要指望能看懂那些權威的經濟學學術刊物上的論文。經濟學已成為人類社會的「陽春白雪」而難以普撒尋常巷陌人家。
世紀之交,經濟改革成為全球性流行思潮。而隨著原計劃經濟國家大幅度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這一思潮日益成為廣泛的社會行動。學習、研究、傳授和應用經濟學則成了這一社會行動的一個重要方面。經濟學人認真鑽研經濟學、大膽實踐經濟學、不遺餘力地傳播經濟學,為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經濟管理人才,他們已經或正在成為跨世紀的市場經濟主體。國內近百所大學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為市場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各級各類的研究機構對經濟理論的潛心研究和深入探討,極大地豐富了經濟理論寶庫,為我國經濟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論依據。
然而,漫步街頭巷尾的大小書肆,以經濟命名的「大全」、「讀本」、「叢書」擠滿書架,大有泛濫成災之勢,然而對這些出版物中所述種種,即便是著作者本人,心中也是不大有把握的。人們在百忙之中,選中幾本去讀以使自己的生活質量更上一層樓,可讀後常大失所望。用抽象理論來闡述簡單事實的做法往往是著作者為評定職稱而加重砝碼。這類書籍文章通常是寫給學者們和校園里的莘莘學子看的,而不是寫給大眾百姓看的。即使硬著頭皮耐心地看過了,對實際工作和生活也毫無幫助,除了花費時間幾乎別無所獲。經濟學的發展需要學術研究,但更需要對社會公眾的啟蒙教育和應用。縱觀世界各國,國民的經濟學素養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活力的重要標志。揭開經濟學的神秘面紗,讓經濟學從經濟學家的書齋里走出來,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發展的一種迫切需要。
我國經濟學泰斗陳岱孫教授說過「經濟學是經世濟民的致用之學」。但如何廣泛傳播經濟學,使和寡的高曲成為流行的音符?這是我在從事經濟學教學和研究時常常浮現在大腦里的一個問題。在我評上教授職稱之後,這一問題更是困擾著我,影響著我。特別是在我主持主講的「西方經濟學」課程被評為江蘇省級一類優秀課程之後,我產生了撰寫一本通俗經濟學啟蒙讀物的沖動。作為一個經濟理論工作者,來不及陶醉於燙金的證書之中,顧不上多呼吸幾口悠閑的空氣,便准備投入緊張的「業余」創作工作之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開始了這項工程的規劃設計,試圖結合身邊的事例,用通俗的語言向讀者普及現代經濟學思想理論和方法等基礎知識。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經濟學的眼光,以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進行觀察和思考,而並非象教課書那樣做系統的灌輸。為了使我的研究生能將所接觸和學習到的理論應用於實際,而不是將其束之高閣,自我欣賞,並成為經濟學的精神貴族,在制訂出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寫作大綱之後,我便安排他(她)們進行寫作內容的研討和初稿的執筆。在初稿的基礎上我進行了修改、統稿和定稿,並將其命名為《生活中的經濟學》。本書由許長新、劉俊等編著,參加編著的還有宋敏、郝琳、徐杏、王甲、庄惠娟、趙國蓉、尚靜、金雯飛、張自斌、張孟碩。他(她)們的具體工作在相關篇章的後面都有明確的執筆者署名。
好友張軍來電邀我將本書在中國知識經濟出版社出版,考慮到普及經濟知識也是知識經濟的重要方面,於是我欣然應約。
本書定稿之時,日歷已悄然指向1999年元旦,我也有了一定的解脫感。本書從寫作到出版,得到多方面的協助與支持,謝意難以言表。由於初次涉足經濟學啟蒙讀物的寫作,書中定有多處缺陷,但我們希望能給讀者多一些回味,少一些遺憾。當讀者在百忙之中靜下心來,讀過本書以後,掩卷回首反思,但願能豁然開朗:
「哦,這就是經濟學。」
我想應該是的,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② 經濟學論文
這個目前來說好像你們沒有?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也不敢在這里做任何的評論也不敢說。
③ 那些用現有經濟學理論分析現實生活的文章不是真正的經濟學論文
你老是估計是想說,每一個經濟論文有太多的假設,能完全解釋這種現實生活的經濟理論是不很少可能在的!我們都知道,如果學過經濟學的人都該知道那些經濟學的由來和發展都該知道,經濟學就是在一個理想的假設條件下產生的。所以想找的現實生活中完全適合的理論去解釋現實生活是不可能的!
④ 經濟學領域比較有價值的論文研究課題
當前擺在經濟學家面前的重要艱巨的研究課題?
---《自然經濟論(人擇宇宙論)》序
人類的經濟活動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永恆動力,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支撐和歸宿。可以說是人類的經濟活動創造了人類歷史。然而人的經濟活動必須是有約束的,否則人的利己本能會使每個個人的經濟活動形不成合力,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社會生產力,甚至會造成混亂和沖突,嚴重影響人類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國際法、國家體制、法律法規、企業組織體制與管理體制、宗教信仰、道德體系、文化傳統、民族習慣、乃至家庭管理方式等一切上層建築均屬於經濟活動的約束機制。其中有些是宏觀約束,有些屬於微觀約束,有的是硬約束,有的是軟約束,他們共同構成一個約束網路。人類的歷史證明,合理有效的約束機制能夠促進經濟多快好省的發展,反之不合理的或無效的約束機制則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而且只有合理有效的約束機制才具有存在的價值和生命力,而那些不合理或無效的約束機制必然被淘汰。這是一條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本書所提出的自然經濟理論正是建立在這一自然法則基礎上的經濟學理論,它的直接任務就是研究經濟系統中各個層面的約束機制與生產力發展的適應程度。
就國家層面而言,世界上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著各自獨特的經濟活動約束機制,但由於經濟活動的高度錯綜復雜及動態發展特徵,沒有任何一種約束機制堪稱是完美無缺和一成不變的。針對約束機制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問題和故障,必須及時發現、及時修正和改進,我們稱之為約束機制的自適應能力。具有強大自適應能力的約束機制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經濟之所以朝氣蓬勃高速發展,主要原因是將改革視為基本國策,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由此可見改革是約束機制的生命線。事實證明:凡是勇於改革的國家經濟就可能快速穩定發展,凡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規的國家其經濟必然停滯不前。這又是一條人類經濟活動的基本自然法則。中國的改革國策為經濟學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自然經濟論誕生於這個國度就不足為奇了。
當今世界經濟運行日趨全球化,各國或地區之間不僅有著日益增多的貿易往來,而且各種生產要素的交互流動也越來越自由和頻繁。因此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應由原來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擴展到由國家或地區組成的地球村。自然經濟學理論的研究領域涵蓋了家庭、企業、國家和地球村四個層面,為現代經濟學研究搭建了一個思想構架與交流平台。在地球村層面上如何逐步建立以及建立什麼樣的合理有效的約束機制,以扼制各個成員可能出現的損人利己行為,形成各成員間互通有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和平發展、和諧相處的局面,是擺在經濟學家面前的重要艱巨的研究課題。
⑤ 求一篇經濟學論文
經濟學的。。
要求。是。
任務是。
⑥ 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恩,這個你可以重 個方面入手,首當其沖的是貨幣政策這一塊,這個寫點很多,比如央行的貨幣政策是什麼,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間的相互影響,對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影響極其利弊等,有可以通過何種舉措來平衡利弊之間的關系。。。還有就是匯率這一塊,這塊可以寫的太多了,而且被各位經濟大師都寫過很多次了,這個你可以上網收索參考下,總之,一一個點切入,貫穿眾多經濟領域,發表你的獨特見解。我也是個經濟學初學者很多東西都不懂,不會什麼專業術語,也不會長篇大論,如果這些對你有幫助我深感欣慰,如果沒用就當看個帖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