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著名的文學段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
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
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要抓
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
斷。
——《雙城記》
人們談論他說他的臉是在那種地方見過的最平靜的臉。當西德尼·卡登邁著最後的步伐向死亡走去時,他的腦海中想到了什麼呢?也許他看到了未來……
「我看到巴薩德、德法熱、法官們都在這個可怕的機器下面死去。我看見一個美麗的城市正在這片可怕的土地上建立起來。我看到新一代的人民將在真正的自由中生活。我看到我為之付出生命的人們,他們幸福安寧的生活在我再也見不到的英國。我看見路西年老的時候,每一年的這一天都會為我哭泣,我知道她和她的丈夫會一直到死都記著我。我看見他們的兒子,有著和我一樣的名字,現在長成了一個男人。我看見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律師並通過他的工作而使我揚名四方。我聽見他給他的兒子講起我的故事。
我做的是一件很好的事。它遠遠好過我所做的所有的事。它將是一個很好的長眠,遠比我所知道的要好。」
——《呼嘯山莊》
您回畫眉山莊的路上會經過教堂墓地,洛克伍德先生,您可以看見靠近荒原的三個墓碑。中間凱瑟琳的已經很舊了,被周圍生長的雜草掩蓋住了一半。一邊是艾加·林頓的,另一邊是西斯克里夫的新墓碑。如果您在那兒呆一會兒,看著在溫暖夏日的空氣里紛飛的昆蟲,聽著在草叢中喘息的柔風,您就會知道在靜謐的泥土下,長眠的人在多麼平靜的安息。
——《霧都孤兒》
奧利弗就這樣被留下了。由那位醉醺醺的看護一個人看著。他光著身子,裹在畢生第一塊毯子里,既可以是國王的兒子,也可以是乞丐的兒子。可後來老婦人給他穿上了由於年頭太久而發黃的粗棉布衣服,這時,他看上去和他的身份完全一致了——一個濟貧院的孤兒,准備好了去過一種充滿苦難,飢餓和忽視的生活。
在那個安靜的村落里,年復一年,人們過著平靜的生活。布朗羅先生教給他的養子許多知識。他看著這個男孩逐漸長大,愈發想起他的老朋友——奧利弗的父親。兩個孤兒,羅斯和奧利弗,過著真正幸福的生活。他們曾遭受過的艱難困苦並沒有給他們善良的心靈留下創傷,在他們的一生中,他們對其他人表現出的同情與善良就像上帝對一切生靈所表現出的一樣。
——《傲慢與偏見》
(達西):「你罵我的話,都是我罪有應得。我是個獨生子,從小就自私,高傲,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最最親愛的伊麗莎白,要不是你教訓了我一次,我可能到現在還是如此。這都多虧了你。」
(伊麗莎白):「我也是,我讀了你給我的信之後,很快就對你改變了看法。當我認識到你對事件的描述的真實可信時,我對你的一切偏見就都煙消雲散了!」
----荷塘月色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西遊記片段賞析
孫悟空只好又來到翠雲山,這次他變成了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樣子。鐵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進去。說到孫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麼就把那寶貝給了猢猻?"鐵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給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兒了?仔細看管好,那猢猻變化多端,小心他再騙了去。"鐵扇公主說:"大王放心。"說著將真扇從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葉兒大小。悟空大喜過望,連忙抓在手中,問道:"這般小小之物,為何能扇滅八百里火焰?"鐵扇公主道:"大王,你離家兩年,怎麼連自家的寶貝也忘了?只要念一聲口訣,這扇就能長到一丈二尺長短。"孫悟空記在心上,將扇兒噙在口中,把臉一抹,現了本像,徑自出了芭蕉洞。鐵扇公主氣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B. 文學作品中的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普通人的理解很簡單,就是對人的關懷。「人文」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而又很難確切指陳的概念,「人文」與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獨立人格、人的個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義、人的理想和人的命運等等密切相關。
比如說《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 作者:石瓚 轉自: 瀏覽:293 ]
--------------------------------------------------------------------------------
【大 小】【列印】【關閉】
周日的下午,閑在宿舍,剛剛讀完了《平》,這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連著好幾天抽空來讀終於讀完了。現在屋子裡很安靜,師姐們睡覺的睡覺,看書的看書,外面沒有往日那種不明不暗的陽光,而是涼爽的將雨的陰天,這一切都剛剛好利於我來細細地回味這本書。
書里講的是父母那一代所經歷的日子,看書中的孫家的兩個兄弟在學校及社會上的種種困窘,以及在這種困窘中他們為了家庭而作出的一絲一毫的努力。我不禁會想起父母,那是一種怎樣的青春歲月啊,與我們所經歷的多麼不同。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會想起林耀華的《金翼》,那是一本小說形式的學術書,好像是人類學還是社會學方面的吧。那本書也是講了一個故事,但是在故事中從學術的角度反映出了一個家族乃至一個社區的經濟等方面的變化。讀《平》也給了我這樣一種感覺,雖然這是一本小說,但藏於小說背後的,時不時得露出些端倪的廣闊而又深厚的社會背景使這本書不再僅僅是一本小說那麼簡單。
《平》在講述以孫家為主的一系列人的一段有喜有悲,有得有失的生活的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那十年間中國農村得生活和變化。讀來都能感受到當時中國大地上曾經歷了怎樣的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平》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說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裡,中國又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縮影。在那段年代裡,文化革命結束了,鄧小平上台執政帶來了改革開放。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這本小說來的路遙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路遙並不熟悉,對他的印象只是在一次次的考試中背誦著的那句話——路遙,代表作《平。。。。》。而這次讀了《平》,才使我對路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我趕忙查了很多他的資料,現在一個有血有肉的路遙終於出現在我面前了:
路遙,陝西省清澗縣人,1949年出生於陝北山區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文革開始後受影響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裡務農。這段時間里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開始文學創作,1992年積勞成疾,英年早逝。1991年完成長篇小說《平》並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
現在如果讓我總結一下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感受的話,我想我會給出這樣的兩組詞:苦難和奮斗;平凡和偉大。
苦難和奮斗
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受苦多一些,有的人受苦少一些。而面對苦難人們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會屈服於命運,有的人會堅強地斗爭,但是更多的是努力戰勝一些,但又因為退縮而屈服一些,這樣進進退退地過完一生。
而《平》里就包含了上面所說的那三類人,而孫家的弟兄兩個則屬於努力抗爭命運的那一類。與少安相比,少平將這種韌勁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他的經歷讓我不得不想起了不倒翁,想起了彈簧,不管你怎麼推他,怎麼壓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敗他,大大小小的挫折之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如既往地奮斗著的少平。
少平面對困難所表現出的不懈的奮斗,使我發自內心地佩服這樣一個角色。
我佩服他,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為了生計去做最底層的工作,我能夠想像得出最開始他的難過,他的不適應,但我想像不到,換了是我,自己會怎樣習慣這種生活。
我佩服他,可以在那樣的一種境地下,仍然不放棄讀書的機會,向詩人借,向曉霞借,我能夠想像得出,當他蜷縮在破舊的被褥里,當他就著昏暗的光亮讀書的時候,心裡因為讀書而產生的興奮感和崇高感,但是我不能設想自己若是處在那樣的一種境地,是否還能保持著一顆干凈的上進的心。
我佩服他,可以這邊脫掉骯臟的工作服,那邊就可以坦然風趣地和曉霞,和養民探討人生,我能想像他在和那些能與自己交流思想的朋友們暢談時的心裡的自豪和暢快,但是我不能設想,當我落魄的時候,我是否敢於面對昔日的朋友和情敵。
可以說是從這本書開始,我懂得了奮斗不是從前簡單理解的那樣「頭懸梁、錐刺股」。奮斗不僅僅是要吃苦,要受罪,奮斗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執著,一種在黑夜裡呼喚黎明、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韌勁。
平凡和偉大
《平凡的世界》,這書名實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種洗盡鉛華,塵埃落盡的感覺,是一個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的人,在經受了各種苦難的折磨之後,回頭再望來時路的時候,所表現出的一種寬容。想當初選擇讀這本書,也是被這書名所吸引。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來,慨嘆書名的妙處,同時也不停地問自己,究竟什麼是平凡?什麼是偉大?什麼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才是生活。戲台上的情節是濃縮的,天上一天,人間一年,所以才有那麼緊湊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瑣碎的矛盾糾葛,你牽著我,我絆著你,剪不斷,理還亂,欲說還休,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銘心的愛,刻骨的恨,當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幾率又有多大呢?屬於飲食男女的,不過是些筋頭馬腦,說來無聊,但卻纏繞。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有凌雲壯志,也有頹唐消沉,這才是活生生的人,這才是生活。百折不撓,愈戰愈勇,山崩地裂不皺眉,那是神話中的英雄;現實中,縱然是強者,也難免苦痛,難免掙扎,難免有「彎」的時候,但彎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個「韌」字。】
【所有的少年時代,總有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著太多地願望要實現,對自己的人生有著太多的期許。少年心思當拿雲啊!盡管膚淺,盡管狂妄,但畢竟有豪情。】而現在,《平》讓我從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腳踏實地,知道了平凡中的偉大。
當然,這樣說並不意味著我將從此成為一個收起鋒芒的中庸的人,我是一個手中有著大把青春年華的年輕人,處在我這樣的一個年紀,應該是努力奮發的,應該像少平那樣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再想路遙寫作這本書,也不是在他的年輕歲月,而是在經歷了大起大落的40多歲。
我想讀了《平》,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但願自己在今後的人生歲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的時候,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
C. 小弟姓王,想給未來兒子求個名字,傾向於古典文學中出來的名字,像男楚辭女詩經,可是自己文化有限...
王蘭皋,化用離騷里的「步余馬於蘭皋兮」,王重華,「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敶詞:」。
其實不必過多拘泥於楚辭里,詩詞也可以,還有還是建議採用排行中間字,畢竟是祖宗給後輩留下來的意願。還有注意的是最後不要用比「天」高的,或者很有野心的名字。孩子如果命不硬,可能會被夭折的。
D. 香港和台灣兩地通俗小說的異同
你自己參考總結下,現成的論文是不可能有的
陳(陳思和):我對台港文學的研究還不夠全面。作為一個大陸學者,對大陸的文學發展脈絡自己比較清楚,對於從「五四」到90年代的文學發展脈絡,我耗費了近20年的時間在研究,應該說是比較熟悉。特別是近20年來,作為一個文學評論者,我和這20年的文學是一起在摸索、進步,是有非常感性的認識的,我能夠用自己的生命來驗證這個文學的進程。所以當我在做文學史研究的時候,很自然地把大陸文學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至於我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為什麼沒有把台港文學放進去,這個我在書的前言里已經說了,我說這是一部不完整的文學史,之所以不完整,就是因為我沒有把台港文學列入這樣一個體系,不是不想列入,主要是沒有把握。其實我對台港文學是花過一些時間去閱讀,1988年我到香港,就是想專門研究香港文學,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盧瑋鑾教授的幫助下查閱了香港50—70年代的文學雜志報刊。我花了4個月的時間,收集了好幾箱的影印件。這些影印件絕大多數是香港50年代以來的文學雜志,在香港也非常難找。在那兒,50年代的東西都已經成為古籍了,所以要找全一份雜志是要花很多時間的。像《文藝新潮》、《好望角》、《淺水灣》、《中國學生周報》這樣一系列的雜志或副刊,我都已經收集齊了。還有許多雜志雖然沒有找齊但也能有所了解。可是我讀了以後,給我一個感覺,就是對香港文學的發生環境我還是不能很好地了解,畢竟是在另外一個地區,另外一種生活環境。在這樣的條件下,我覺得對一個具體作家進行分析研究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要整體地把握香港文學,就覺得非常困難。我舉一個例子,當年所謂的「美元文化」問題,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文學現象。象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我覺得到今天為止我們學術界沒有進行過個案的研究,還沒有認真地把香港文學史上這樣一些重要問題作為主要對象去研究。我讀過盧瑋鑾教授的著作,她是一個非常熱愛香港文學,而且是一位幾乎把自己一生精力都用來從事香港文學研究的優秀教授,她的一項主要研究課題是49年以前大陸作家來港活動,光這個課題她就寫了一部專著。後來她花了很多時間在做《中國學生周報》等雜志的整理工作。直到前兩年我才看到她和黃繼持、鄭樹聲兩位教授合編的幾套香港文學資料,這是非常珍貴的文學史資料。在這以前,這些資料都是大陸研究香港文學的學者的盲點。雖然我在80年代已經接受過盧瑋鑾教授的指導,並且也逐步接觸了這方面資料,但是要整體地把香港文學放到文學史的框架中去研究,這是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我的時間不夠,不能用足夠的時間把這些問題研究透徹。在這種情況下,貿然地把香港文學定位,然後簡單地把它納入到中國文學史的框架里去論述,我覺得是件不嚴肅的事。香港在一百多年來的殖民統治下所產生的文學,它的文學規律、特徵、審美等跟大陸在「五四」傳統下形成的文學史觀念不太一樣,把這樣兩種不同的文學觀念簡單地列在一個框架中,我想會有許多問題出現。至於台灣文學就更復雜。我可以說大陸今天對台灣文學的研究還僅僅是皮毛,絕大多數研究者對台灣文學自身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從日據時代以前到日據時代之間台灣文學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學傳統,我們還很不熟悉,也可以說幾乎是盲點。台灣也是近幾年才陸續披露了大量的日據時代的作家作品,並重新翻譯、整理出版。這樣大量的日據時代的作品對今天研究台灣文學的台灣學者來說也是一個很含混的領域,對大陸學者來說更是一個含混的領域。如果對這樣一些基本的文學史實都沒弄清楚,如何來寫一部文學史?我覺得大陸現在對台灣文學研究得比較多的是60—80年代的台灣文學,因為這20多年台灣在政治戒嚴中,文學也可以說是文化專制形態下的文學,大陸學者比較容易理解這樣一種背景下的文學現象。而且,50年代末在台灣文壇崛起的一批作家絕大多數都是從大陸過去的,後來不少人去了美國,成為海外華人作家,跟大陸的接觸比較早,意識形態的對立也比較淡薄,大陸學者比較容易研究他們。同時這也使大陸學界在研究台灣文學時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情況,比較親近的容易描述,容易研究,但如果把這樣幾個作家的研究簡單地等同於整個台灣文學史的研究,我覺得也是一件不嚴肅的事。尤其是現在台灣,無論是政局還是文學,都出現了一些復雜的現象,如果用一種簡單化的,或者用大陸的文學標准去衡量台灣文學,這樣就會出現很多偏差。所以,在對台灣文學沒有完全把握的前提下,我也不敢貿然地把它納入到文學史的編寫。中國當代文學非常復雜,我之所以要把20世紀中國文學史的主要分期定在「抗戰」,就是有一個想法:在「抗戰」以後,地區文學的獨立意識明顯加強了。「抗戰」以後中國文學非常明顯地分成了三大塊,一塊就是國民黨統治地區的文學,這一塊文學原來是全國性的,後來由於「抗戰」慢慢地退縮到大後方,「抗戰」勝利後它又逐漸地恢復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再後來隨著國民黨的節節敗退,到了台灣,這樣一個線索就可以把整個國民黨統治地區的文學看作一個整體。第二塊就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文學。這個文學傳統是在延安時期逐漸形成的,隨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而發展到整個中國大陸。但是它沒有影響到台灣,對香港有部分影響。第三塊就是我們過去忽略的日據時代的文學,這是日本統治下的殖民文學。殖民主義文學在中國的歷史很早,甲午戰爭後在台灣就出現了殖民主義統治下的中國文學。隨著1930年「滿洲國」的成立,1937年後華北等地區的淪陷,出現了「淪陷區文學」。從日據時代文學到淪陷區文學,這也構成了一個非常有特點的殖民時代的文學。這個文學到了1945年隨著日本的戰敗而結束,但是這種殖民文學傳統在中國並沒有消失,這就是香港文學。100年來的香港文學就是殖民統治下的文學。如何看待殖民統治下的宗主國和被殖民地區之間的文化關系,以及中國本土意識是如何在異國統治下發生、發展的,這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只有把這三塊地區完整地串起來,才構成一個中國當代文學,或者是20世紀下半葉中國文學狀況。我們今天所說的中國當代文學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塊,就是大陸的社會主義文學。而且也不是很全面,至少也沒有包括很重要的少數民族文學。如何去研究台灣文學和香港文學,我覺得首先必須提出一整套整合文學史的觀念、理論、方法,然後才能切入到對台港文學的研究。大陸對台港文學的研究這20年時間不算太短,但是對這樣一系列基本的學術操作還是比較缺乏,我自己也沒有很好地解決,所以,出於沒有把握,我沒有把它們輕易納入《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李:您在上面的論述中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其中特別提到了我們目前缺乏對台港文學的個案分析。的確是這樣,任何宏大的文學史框架其實都必須建立在對作家作品具體的分析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文本解讀。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在這方面非常有特色,有大量的作家作品的個案分析,這就引導讀者從一個感性的層面切入文學史,從而真正地把握我們文學史發展的脈絡。一部文學史如果只是時代背景、運動思潮、作家作品的簡單介紹,就無法讓讀者真正地去體驗、理解那個時代、那個作家和作品,到頭來只是概念加概念。我們的台港文學研究確實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還沒有做好大量案頭工作就匆忙上陣,搭起的可能也就是一個豆腐架子。而且許多著作的論述也是雷同的,原因就是一些學者沒有很好地閱讀文本。
陳: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我上次到台灣去,台灣一個朋友告訴說大陸有一個學者要在那裡出版一部《20世紀中國文學史》,書稿到了出版社,出版社說沒有台灣文學不行。他就說:「我馬上補幾章台灣文學內容。」這不太簡單了!不是說他不可以研究台灣文學,而是這樣輕率地在一部文學史里加上台灣文學,我很懷疑他的學術工作的嚴肅性。這甚至可以說是大陸學界普遍存在的一種學風。真正要有真知灼見地去研究文學史談何容易。
李;您還談到新發現的大量日據時代的文學,這無疑是台灣文學研究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對這些文字的解碼,也許會改變我們對台灣文學研究的固有思路。
陳:對日據時代文學的研究,盡管人們的目的不一致,但是作為一種文學存在是繞不過去的。國民黨統治台灣時期壓制日據時代文學的研究是不對的,現在台灣學術界整理出版這方面的作品非常多。我注意到這些成果,但是我不能完全讀懂它們,因為大多是用日文寫的。你想,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全部讀懂弄通,怎麼談得上去研究台灣文學?
李:這就要求我們在做文學史的時候必須對每個個案都弄清楚了才行。
陳:我們現在的情況相反,是正因為對每個具體問題沒法弄清楚,才去做大而無當的宏觀文學史,你想這樣的文學史做出來豈不是更不清楚?我經常去台灣香港開會,有時會碰到大陸一些台港文學研究者被人家一大堆問題問得下不了台,如果是政治見解的分歧而遭到反對我覺得無所謂,但如果是因為對這些問題根本不了解,那就不應該了。大陸學者所掌握的資料往往只是研究對象提供給他的有限資料。譬如說你要研究我,好,我就給你資料。這怎麼行?
李:這個問題現在也還存在。當然比起過去來已經有所改觀。大陸的台港文學研究者自己也承認,剛開始的時候「捧」的文章比較多,這主要是為了交流,現在已經有批評的聲音了。好的,下面我想請教您另一個問題,您現在一個重要的研究工作是比較文學。您有沒有想過用比較文學的方法來研究大陸和台灣、香港、海外的華文文學?我覺得從比較文學的角度來研究大陸與台港澳和海外的華文文學,是一項比較有新意的工作。
陳:比較文學是一種跨國家、跨語言的文學比較。比較文學在歐洲雖然是跨文化、跨國家、跨語言的文學比較,但是從文化的根來講卻是同根的。歐洲文學都是從希臘文化和希伯萊文化發展過來的,沿著這一主線看,後來的比較文學也就有了可比性。比較文學最早出現形態就是各國文學史研究,譬如最早出現的《比較文學史》,今天看來就是一部歐洲文學史。因為當時歐洲各國的文學還不太發達,還不能各自構成獨立的文學史。同時歐洲各國的文學都是同根的,一個同根的文學傳統在歐洲各國發生了流變,比較這種流變,理清這種流變的過程,就是比較文學最初的原意。根據比較文學早期的這種原則來研究海外華文文學,我覺得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因為海外華文文學也是一個同根的文學,而且是同一文字,但是在不同的國家。雖然海外華文文學的歷史不長,流變的不那麼明顯,但是由於它們在不同的國家,同樣提供了可比性。把各國華文文學作為比較文學的對象來研究,不失為研究華文文學的一個方法。但這只是比較文學中的一個概念,因為比較文學中還有許多新的內涵。我覺得對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視野要擴大,我們現在研究比較多的是從大陸或台灣到海外發展的作家,他們基本上用的是華文,表現的是華人世界的故事,但是我想隨著華人和居住國文化的逐步融合,將來更應該關心的是華人或華裔文學,而不是華文文學。那些第二代、第三代的華人由於從小受的是居住國的教育,他們寫的作品也可能是用華文,也可能是用居住國的語言,但作為一個華裔,他們的作品很可能就保留了一種本民族的根,如何從這些第二、三代的華人作品中去發掘中華民族文化對他們的影響,這也許更有意義。
李:這里就牽涉到三個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華人文學、華文文學、漢語文學。您主要是指的華人文學。也就是說如果用比較文學來研究海外華人文學,等於回到了比較文學本來的意義上。
陳:我覺得從比較文學原來的意義上來研究海外華人文學當然是可以的。我認為世界華文文學這個概念雖然可以提出,但它的歷史很短。一般說來,在世界華文文學中,除了中國文學歷史悠久外,其他地區的華文文學歷史都比較短,大概也就是一百多年,也就是從華人走向世界,並開始用華文進行創作開始。
李:有將近150年的歷史。就是從容閎1854年留學美國開始的。
陳:我們對這段歷史還缺乏足夠的研究。對這樣一個歷史比較短暫的文學如何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去研究,是需要實踐的。因為時間一短,根和末相差就不大。譬如歐洲文學,從希臘文學到19世紀的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德國文學,歷史很長,根和末之間相差很大,這樣的話,這些文學之間的可比性也就很明顯。
李:華人文學之間的可比性是比較大的。因為它們語種不一樣。譬如有英文的、日文的。同時,即使在同一個國家,華人文學與華文文學,它們的表現形態也不一樣。我提出過一個想法,就是***十年代的留學生文學其實就是大陸新時期文學在海外的延續。因為一些作家在出國之前就已經在大陸成名,還有一部分則是接受了大陸的教育。
陳:嚴格說來,這些作家的作品不能算是海外華文文學。譬如說嚴歌苓和虹影的小說,寫的都是大陸的事情,包括高行健的作品,雖然說他是法裔作家,嚴格說來,還是中國大陸作家。海外華人文學作為一門學科去研究,至少要有兩三代人的時間,他們的生活方式變了,思想觀念也變了,語言也變了,這才能考驗出中華民族的根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再生能力。
李:第二、三代作家在東南亞國家已經出現。這些作家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他們使用的語言是當地的語言,但是他們尚能接受父輩們的傳統,也學習漢語,並用漢語進行創作。由於漢語已不是他們的日常用語,因此他們作品的語言顯得比較稚嫩,但是在他們的作品中仍能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他們很認同中國文學,同時也希望中國同行能夠認同他們。對他們來講,能夠在那樣的環境中堅持華文文學創作,的確不易。譬如在印尼,華人長期受到打壓,華文受到排斥,可是仍有華文作家在那裡堅持創作。對這樣一些作家作品,我們的批評話語可能就要有所調整。
陳:華文文學將來可能只是在使用華文的地區有所發展,譬如大陸、台港澳、新加坡。我感到更應該關注的是華人或華裔在世界各國的文學創作。
李:現在從大陸去海外的作家,無論是用英文還是中文,他們表現的內容是差不多的。
陳:現在從大陸出去的作家能夠用外文寫作的本來就不多。但是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在家裡受的是華文教育,在學校里受的是居住國文化的教育,寫作時用的是外語。這樣一些作家是很值得注意的。盡管現在也有第一代的作家用外語創作,但是他們的目的首先是讓外國人能夠認同,這樣他們就不得不遷就外國人的審美趣味,不大可能出現真正的文學佳作。華文文學由於歷史比較短,各種文學現象還沒有充分展開,目前只能做一些個案的研究,積累一些研究資料。目前我們的學界存在一種不太好的學風,一做研究就一定是文學史,似乎這就很偉大,也容易申請項目經費,可是,如果個案研究沒有充分做好的話,這樣的文學史做出來往往是假的。
李:我曾經在會上提出過這個問題。後來同行談到這是一個兩難的事。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不該一窩蜂地寫文學史,但是另一方面為了申請項目,因為只有寫史,才有可能領到項目。要命是我們很少有人能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可是又不甘心做個案這種繁瑣的具體工作,一下筆就是史之類的東西。結果寫出來的東西大多空洞無物,大可不必去讀。
陳:我們現在學術界風氣不好,不懂行的人在上面領導學術研究工作,總喜歡好大喜功。個案研究最需要經費,因為資料收集整理出版,處處要錢,卻是很難得到項目經費。好象題目一狹小就沒有價值,不能申請到項目經費。其實這是不對的,那些動輒寫多卷本大部頭史的項目,不僅是浪費國家大量的資金,更重要的是敗壞了一個時代的研究學風。就象過去搞大會戰一樣,大家都往大項目上沖,目標就是爭奪這點有限的項目資金,結果學術帶頭人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學術研究上,項目大而無當,沒有真知灼見,不是你抄我,就是我抄你。90年代大陸學術研究風氣之大壞,正與這種不良引導有關。我覺得,大陸學界真要認真研究台港文學,目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列出上百個個案,譬如一些文學事件、重要作家作品等,對這些逐一設立國家項目,進行深入收集出版資料和理論研究。大陸現當代文學研究之所以繁榮,與在80年代打下很好基礎分不開。當時社科院出了兩套研究專集,每套是100多本,就是每個作家做一本。盡管這個工作最後沒做完,但它畢竟開了一個好頭。我們這些學者當年都是做個案研究的,我是做巴金研究的,許子東研究郁達夫,王曉明研究沙汀、艾蕪,凌宇研究沈從文,錢理群研究周作人,汪輝研究魯迅,劉納研究五四運動,趙圓研究邊緣性的10位作家……,然後再一個個串起來,搭出框架,做文學史的研究。可是現在很少有人這樣做。台港文學研究現在講來講去就是那麼幾個人,餘光中、白先勇、陳映真等。
李:就是在這樣一些作家中,除了對白先勇的研究比較充分外,其他研究也是不充分的。大陸的確存在資料搜集困難的問題。台港文學研究已經20多年了,去年開會,大家仍然提出資料問題,希望能夠資料共享,因為目前是個人收藏的資料比圖書館的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匆忙寫文學史,確實很不成熟。
陳:沒有掌握第一手資料,真是很難弄明白歷史問題。譬如說,香港當時的報刊現在都很難找,這些問題如果不弄清楚,我們怎麼寫文學史?文學史都使用判斷語,一個錯了,底下就跟著都錯,這是很有害的。香港文學中的很多盲點,大陸人很難研究,最好是香港居住的學者自己來做。同樣說「美元文學」,我們至今沒有一本專集是專門討論「美元文學」的。那些刊載「美元文學」的雜志我們都沒有認真整理、研究過。再譬如大量的框框雜文,是研究香港文學不可少的重要現象,但那些報紙都是隨時看隨時丟的,這怎麼研究?
李:框框雜文恰恰又是香港文學的一大特點,也可以說框框雜文的發達使得香港文學很不同於大陸和台灣文學,如果不談框框雜文,等於沒研究香港文學。
陳:香港文學主要不是精英文學,而是大眾文學。大眾文化的特點就是泡沫,一面浮現,一面消失,因此這只有人在其中才有感性認識。我們生活在異地的人,又隔了幾十年是很難看得清的。我們現在對香港文學能研究的也只能是精英文學,因為精英文學都有文本可依。但要做香港文學史談何容易。大量的流行讀物,讀都讀不過來。做大陸文學史,可以不談通俗文學,因為它精英文學強大。但是香港文學如果不談金庸、梁羽生、亦舒等,就不行。
李:說到金庸,這也是一直炒得非常熱的一個話題。無論是批評者也好,贊揚者也好,我覺得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缺少一套對應武俠小說的批評話語。人們習慣於用現實主義的理論去研究武俠小說,這就必然會出現尷尬滑稽。
陳:中國文學研究最缺的就是理論,所以我們一直在向外找理論。從現實主義理論到後來的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理論,都是引進的。我們的學者花了很多時間引進西方文藝理論,這對開拓我們的視野是有好處的。但反過來說,西方的文藝理論能不能解決我們中國本身的文學現象,是值得懷疑的事情。因為中國文學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又處在一個特別復雜的文化環境中,它的文學現象的出現是和這個社會現象聯系在一起的。我們今天很少有人能夠從自己的生活中提出問題,並上升到理論高度來解決問題。我們通常是學了一個西方理論,然後來套中國文學,譬如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大眾文學,我們馬上就用西方的大眾文化理論來套。當然也能套,但只能部分地解決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是中國文學研究長期上不去的原因。中國學者現在似乎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對中國社會缺少感性的切膚之痛,其思想都是從西方找來的。不是說不能找,但是如果完全拿來解釋中國文學的話,結果是把中國文學變形、扭曲,達不到真正解決中國文學問題的目的。我在做中國當代文學史之前花了將近10年的時間來做個案研究,就是想從中提出理論問題。譬如我提出的「民間理論」、「戰爭文化」等,當然不能說裡面沒有西方理論的影響,但我著眼的是希望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環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現在我們缺少的就是理論武器,無論是對大眾文學也好,台港文學也好,我們還是用原先自己的一套話語,要不就是搬來西方的一套話語。
> >
李:我們用自己的話語去解釋台港澳和海外華文文學,結果弄得人家並不高興。因為它無法說到點子上,給人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再把話題拉回到香港文學上來,想請問一下您對香港文學的總體看法。
陳:我曾經嘗試用「現代讀物」的理論去解釋香港文學。香港文學在50年代基本上還是大陸文學的延續,受大陸文學的影響比較大,分左派右派。70年代後,隨著大眾消費市場的確立,讀物的概念出現。這種現代讀物的出現可以說是香港文學的一個重要現象。現代讀物包括文學和非文學的作品,也包括所謂的純文學和通俗文學作品。但讀物和文學作品不完全一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消閑品。讀物有很多層次,最高的是文學藝術,就是在這個層次里,也包括金庸的武俠小說、倪匡的鬼怪小說、亦舒的言情小說等等,這些作品仍然是讀物。讀物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作品,只是帶有文學性。同時也有低層次的讀物,譬如日常生活指南、文化類讀物、梁鳳儀的小說等等,它們可以放在超市和化妝品之類一起賣。再低一點的就是星相八卦、色情刊物等。讀物是為了滿足讀者閱讀的需要,各層次的讀物可以滿足大眾不同的需求,但是它們都不是我們講的文學作品。好的讀物和文學有關系,具有較高的文學審美功能。我是想對這個現象進行深入研究的,因為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就可以解釋許多香港文學現象。譬如剛才說的框框雜文,當然不能和魯迅的雜文相比,但它的內容比較廣泛,有馬經、社會閑事,也有知識分子的人文思考。
李:香港文學是比較典型的都市文學,由於它本身沒有農村,又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就中國文學來講,香港文學是以其都市化的特點立在其中的。
陳:香港一直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可以在香港留下痕跡,就開放性和世界風來講,香港文化是比較前衛的。這不能只看小說,因為文化是多層次的。香港的戲劇發展很快,而且很好,有各種各樣的戲劇形式。香港因為經濟發達,必然會出現兩端。一端是隨著現代都市的產生,越來越有一種現代精神,另外一端就是隨著現代都市文化的出現,養成了一大批市民階層的讀者,因此必須為市民階級的讀者服務,這就出現了現代讀物。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考察,對香港文學就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李:說到香港的戲劇,就要說一說香港的電影了。作為大眾文化的一門,香港的電影成就是比較大的。可是我們對香港電影的研究是很不夠的,也許是因為缺少文學劇本的緣故。
陳:在當代文學中,電影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還有象香港的流行歌詞,香港文學最初對大陸的影響就是從流行歌詞開始的。流行歌詞也是一種文學,把它們排斥在文學之外是錯誤的。宋詞在當時就是流行歌詞。許多現代歌曲,把曲拿掉,就是詩詞。我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就有一節專門談流行歌詞,把崔健的《一無所有》放進去了。當然他是比較精英的作者。框框雜文、電影、流行歌詞這樣一些比較邊緣性的文學正是香港文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如果對這些領域不清楚的話,僅僅把眼睛盯著香港小部分的精英文學,是很不夠的。
李:您去過幾次台灣,和台灣作家的接觸也比較多,您對台灣文學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陳:我對台灣文學的興趣也是從文學史研究出發的。但是如何進入台灣文學研究領域,這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不能用想像的或主觀的個人愛好去進入。有鑒於大陸對台灣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幾個作家上,所以我的研究避開了台灣文學研究的熱點,我想從一些比較冷門的、大家不太重視的作家作品開始研究,希望能夠藉此揭示台灣文學的豐富性。我比較關注50年代的反共文學,我在台灣的舊書店裡基本上把一些重要的作品版本都找到了。我關心的第二個問題是60年代西方現代派文學剛剛被引進台灣的時候,那些先驅性的現代作家。這些作家在台灣也幾乎被遺忘了。80年代末我在香港的《大公報》開過一個專欄,叫《自己的書架》,其中有一輯是專門討論台灣文學的。其中有象王尚義、吉錚等都很早去世,又不太為人重視的作家。近幾年台灣文學比較活躍,一些邊緣性的文學現象非常令人注目,所以我現在更多是在關注那些比較另類的文學作品。我做過幾個個案的研究,譬如台灣同志文學,我抓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同性戀作家來考察台灣同性戀文學發展的過程。我還研究過台灣的海洋題材文學,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海洋文學其實不僅僅是文學問題,還上升到文化,甚至意識形態的問題。我對這樣一個復雜的文學現象作了自己的表述。再早一點我還做過台灣科幻小說和新生代文學的研究,我關注的都是人們一般不太關心的問題。最近我正在研究舞鶴的作品。他的作品有對另類文學的反省和批判,是站在更加極端的立場,走得非常前衛。總體上說,我覺得文學創作中的異端現象,台灣發展得比大陸好,無論是對社會批判的深度、自我解剖的深度還是藝術的創新程度,都遠遠地超過大陸。90年代的台灣文學形態和大陸文學差不多,可以稱之為「無名文學」,它不象以前的文學,有強大的「共名」意識,有明顯的思潮流派。
李:您的這些研究確實填補了台灣文學研究的空白。在今天的談話中,我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要加強個案研究,逐一消除盲點,更接近台港文學的真相,這樣才能寫出真正的台港文學史。
E. 推薦幾本好看的中國文學作品,請附上簡介
平凡的世界 (路遙)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今天的人們仍有極大影響
[編輯本段]故事梗概
小說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
第一部寫1975年初農民子弟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他貧困,自尊;學習和勞動都好,與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互相愛憐,後來郝紅梅卻與家境優越的顧養民戀愛,少平高中畢業,回鄉生產。但他並沒有消沉, 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田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勞動,與村支書田福堂女兒,縣城教師潤葉是青梅竹馬,卻遭到田福堂反對。經過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與勤勞善良的秀蓮相親並結了婚,潤葉也只得含淚與向前結婚。這時農村生活混亂,旱災又火上加油,田福堂為加強自己威信,組織偷挖河壩與上游搶水,不料出了人命,為了「學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寫 1979年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頭腦靈活的少安又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成了公社的「冒尖戶」。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盪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 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引起鍾情痴心的丈夫酒後開車致殘,潤葉受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於兩人結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第三部寫1982年孫少平到了煤礦,盡心盡力幹活,成了一 名優秀工人。少安的磚窯也有了很大發展,他決定貸款擴建機器制磚,不料因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損失,後來 在朋友和縣長的幫助下再度奮起。潤葉也生活幸福,生了個胖兒子,潤生和郝紅梅的婚事也終於得到了父母的承認,並添了可愛的女兒。但是禍不單行,少安的妻子秀蓮,在歡慶由他家出資兩萬元擴建的小學會上口吐鮮血,確診肺癌。曉霞在抗洪采訪中為搶救災民光榮獻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護徒弟也受了重傷。但他們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迎接他的又將是怎樣的生活呢?……
F. 關於孝道的文學作品
1.孝感動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戲綵娛親 周老萊子,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嘗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 老萊子,(東周)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假裝摔倒,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戲舞學嬌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色滿庭鬧。 3. 鹿乳奉親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 被誤殺的危險。 親老思鹿乳,身掛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4.百里負米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負米供旨甘,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歿,猶念舊劬勞。 5.嚙指痛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6.蘆衣順母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鎮。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賢母在,三子免風霜。 7.親嘗湯葯 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天下。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葯必親嘗。 8.拾葚異器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葚,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二鬥牛蹄一隻與之。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偶遇赤眉軍,赤眉軍士兵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二斗白米,牛蹄一個,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闈,啼飢淚滿衣。赤眉知孝順,牛米贈君歸。 9.埋兒奉母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雲:「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郭巨,東漢隆慮(今河南安陽林州)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10.賣身葬父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令織縑[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縑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11. 刻木事親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qu]勞之因,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血出。木像見蘭,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遂將妻棄之。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安陽一帶)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刻木為父母,形容在日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闈。 12.湧泉躍鯉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魚膾[kuai],夫婦常作;又不能獨食,召鄰母共食。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取以供。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舍側甘泉出,一朝雙鯉魚。子能事其母,婦更孝於姑。 13.懷橘遺親 後漢陸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待之,績懷桔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 14.扇枕溫衾 後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躬執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 15.行佣供母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將去,革輒[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音pi],貧窮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畢給。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親。 16.聞雷泣墓 魏王裒,事親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俱。」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17.哭竹生筍 晉孟宗,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日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癒。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18.卧冰求鯉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19.扼虎救父 晉楊香,年十四歲,嘗隨父豐往田獲傑粟,父為虎拽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於害。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離饞口中。 20.恣蚊飽血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攢膚。恣渠膏血之飽,雖多,不驅之,恐去己而噬其親也。愛親之心至矣。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渠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21.嘗糞憂心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到縣未旬日,椿庭遺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22.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病,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新婦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洗。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23. 滌親溺器宋黃庭堅,元符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雖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母滌溺器,未嘗一刻不供子職。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馬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24.棄官尋母 宋朱壽昌,年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決,誓不見母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七十餘矣。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七歲生離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面,喜氣動皇天。
G. 不知哪位作家說的、大喜的時候最好看看悲劇、大悲的時候最好看看喜劇
就是說任何時候不要得意忘形,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H.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禮,大驚易失態,大哀易失顏,大樂易失察,大懼易失節,大思易失愛,這句名言出自哪裡
這句名言出自《易經》,原文如下: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禮,大驚易失態,大哀易失顏,大樂易失察,大懼易失節,大思易失愛,大醉易失德,大話易失信,大欲易失命。
譯文:言多必失,特別是在高興時,在特別憤怒的時候容易失去禮節,在特別吃驚的時候容易失態,在特別哀傷的時候容易失去容顏,在特別快樂的時候容易輕察,在特別恐懼之時會失去底線,在過度思量時失去所愛,酩酊大醉失去德行,常說大話容易失去誠信,過度縱欲容易失去生命。
(8)大喜文學擴展閱讀
賞析:
易經是我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一部巨著,歷來被尊稱中國文化的網路全書,千百年來,易經對我國的哲學、史學、文學、宗教、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解析:
1、嚴格說來《易經》和《易傳》構成了《周易》;而《周易》、《連山》、《歸藏》又構成了《三易》。《連山》是夏代的易學,《歸藏》是殷代的易學,《周易》是周代的易學。可惜,《連山》、《歸藏》已失傳。
2、《易經》又稱本經,簡稱《易》,成書於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約三千年前。《易經》由卦辭及爻辭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而《易傳》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辭上、系辭下、說卦、序卦、雜卦十篇。《易傳》成書於春秋至戰國中期,是對易經的注釋和發揮。
3、史學界認為《周易》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聖合著,即伏羲畫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著爻辭,孔子撰《易傳》。
I. 日本的宮崎駿動畫片,還有一些日本的文學作品,感覺不像其他的那樣大喜大悲,而是營造一種美好靜謐,非常
是治癒系如夏目等友人帳螢火之森
我喜歡:盜墓筆記,沙海然後就是些同人小說
J. 比較香港和台灣兩地通俗小說的異同。
50%的大陸人不喜歡香港小說
另外50%不喜歡台灣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