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名家文學短篇散文
春之懷古 張曉風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麵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雲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隻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雲,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的。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樑受盡風欺雪壓猶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後,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隻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舒適,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紗時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音來為這季節命名:「春」。
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那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於還是不敢宣布統計數字。
至於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數。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或者,在什麼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春 朱自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Ⅱ 席慕容優秀文學作品 大全 詩歌散文都要!越多越好!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的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成熟〗
童年的夢幻褪色了
不再是 只願做一隻
長了翅膀的小精靈
有月亮的晚上
倚在窗前的
是漸呈修長的雙手
將火熱的頰貼在石欄上
在古長春藤的蔭里
有螢火在游
不再寫流水賬似的日記了
換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跡
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
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古相思曲〗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暮與朝
——古樂府
在那樣古老的歲月里
也曾有過同樣的故事
那彈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歲嗎
還是說 今夜的我
就是那個女子
就是幾千年來彈著箜篌等待著的
那一個溫柔謙卑的靈魂
就是在鶯花爛漫時蹉跎著哭泣的
那同一個人
那麼 就算我流淚了也別笑我軟弱
多少個朝代的女子唱著同樣的歌
在開滿了玉蘭的樹下曾有過
多少次的別離
而在這溫暖的春夜裡啊
有多少美麗的聲音曾唱過古相思曲
〖渡口〗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雲白日 山川庄嚴溫柔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年華從此停頓
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祈禱詞〗
我知道這世界不是絕對的好
我也知道它有離別 有衰老
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機會
上主啊 請俯聽我的祈禱
請給我一個長長的夏季
給我一段無瑕的回憶
給我一顆溫柔的心
給我一份潔白的戀情
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 所以
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
好讓他能在夜裡低喚我
在賓士的歲月里
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異域〗
於是 夜來了
敲打著我十一月的窗
從南國的馨香中醒來
從回家的夢里醒來
布魯塞爾的燈火輝煌
我孤獨地投身在人群中
人群投我以孤獨
細雨霏霏 不是我的淚
窗外蕭蕭落木
散文:《成長的痕跡》《畫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同心集》《寫給幸福》《信物》《寫生者》《我的家在高原上》《江山有詩》《黃羊玫瑰飛魚》《大雁之歌》《金色的馬鞍》《諾恩吉雅》《人間煙火》《寧靜的巨大》《2006席慕容》《在那遙遠的地方》《生命的滋味》《意象的暗記》《與美同行》《走馬》《槭樹下的家》《透明的哀傷》《胡馬胡馬》(蒙文版)《夢中戈壁》
散文我就不打了~~
還有很多沒樓主可以上網查閱~~
Ⅲ 關於文學的文章
文學是純來情。不動真情自,不會感動。因為純,所以可貴。
文學是智慧。沒有智慧,就不清楚透徹。
文學是真誠。不欺、不哄、不賴、不傻、不媚,不無中生有,不無事生非。
文學是想像。它高妙、深沉、廣博、細膩、明凈。它可以使靈魂飛翔,使境界升華。
如果說文學是一座藝術殿堂,我們就是在這殿堂外玩耍的孩子,偶爾往裡面看一兩眼,或者幸運地在這外面撿了幾塊金光閃閃的漂亮的小石子。玩賞一會,隨即便扔了。然而,在這撿、玩、扔的過程中,我覺得是幸福、快樂。
有時候,我們很孤獨,但不寂寞。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我們可以和大自然親密地接觸。撒滿陽光的世界中,煦暖的微風,鮮艷的紅旗,伶俐的小鳥,盪漾著翠綠的葉子;有時還會受到微風挾卷的沙土的襲擊,眼中有迷糊和辛澀。然而,文學就從眼前流過。這是一種幸福。
Ⅳ 求優秀文學作品,至少十篇文章,求各位幫忙。
趵突泉(課文)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現在單講趵突泉。
出了濟南的西門,在橋上就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流著。岸邊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綠的,幽靜極了。這水就是從趵突泉流出來的。假如沒有趵突泉,濟南會失去它一半的嫵媚。
沿著小溪往南走,就來到趵突泉公園。一個開闊的泉池,差不多是見方的,佔了大半個公園。池裡的水清極了,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個大泉眼,水從泉眼裡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來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斷地翻滾。三個水柱都有井口大,沒晝沒夜地冒,冒,冒,永遠那麼晶瑩,那麼活潑,好像永遠不知疲倦。要是冬天來玩就更好了,池面騰起一片又白又輕的熱氣,在深綠色的水藻上飄盪著,會把你引進一種神秘的境界。 池邊還有數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斷地冒泡,均勻的小氣泡連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隨著水流搖曳。 有的要隔一會兒才冒出十來個氣泡,只見氣泡輕快地往上躥,好像你追我趕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個氣泡,那些氣泡比較大,大多扁扁的,一邊往上升一邊搖晃,碰著水面就碎了。在陽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沒有哪一種珠寶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經過一些貨攤,便出了北門。
《背影》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荷花》葉聖陶
今天清早進公園,聞到一陣清香,就往荷花池邊跑。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碧綠的面,淡綠的底。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勢完全相同的嗎?沒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畫寫生畫。我家隔壁張家掛著四條齊白石老先生的畫,全是荷花,墨筆畫的。我數過,四條總共畫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樣,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這一池的荷葉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比齊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畫家是誰呢……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著清香。陽光照著我,我解開衣裳,敞著胸膛,舒坦極了。一陣風吹來,我就迎風舞蹈,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這不就像電影《天鵝湖》里許多天鵝齊舞蹈的場面嗎?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下邊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周行、李平他們在池對岸喊我,我才記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覺得自己彷彿是另外一種東西,這種情形以前也有過。有一天早上,在學校里看牽牛花,朵朵都有飯碗大,那紫色鮮明極了,鑲上一道白邊兒,更顯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牽牛花,朝著可愛的陽光,仰起圓圓的笑臉。還有一回,在公園里看金魚,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條金魚。胸鰭像小扇子,輕輕地扇著,大尾巴比綢子還要柔軟,慢慢地擺動。水裡沒有一點兒聲音,靜極了,靜極了……
我覺得這種情形是詩的材料,可以拿來作詩。作詩,我要試試看——當然還要好好地想。
Ⅳ 誰知道現在有什麼好看的文學文章
http://www.cmfu.com/
http://www.readnovel.com/
子歸文學網
http://www.zigui.org/bbs/?u=43502
這些最新的文學網站,進去看看就行
Ⅵ 推薦幾篇文學散文
遲子建《光明在低頭的一瞬》張勝友《父親》桑麻《一九九二年的暴力》王劍冰《水墨周庄》王十月《尋親記》陳啟文《一個號碼的消失》楊獻平《我的村莊,我的痛》張華北《秋聲秋色里的大葦窪》張國成《父親之光》劉水清《麥秸垛》張於《出走的衣冠廟》 (散文集)獲獎人員名單謝望新《珍藏起一個名字:母親》阿瑩《俄羅斯日記》李宗奇《宗奇散文》沈琨《歲月山河》吳克敬《碑說》杜煥常《瀟瀟雨》馮捷《風花雪夜·昆侖》徐風《天下知己》李新烽《非凡洲游》彭鴿子《走進司崗里腹地》習習《浮現》姚雪雪《夏都繪影》劉志成《邊地罹憂》席星荃《記憶與遊走》 (散文理論集)獲獎人員名單余雷《兒童散文探論》傅德岷《散文藝術論》《談讀書》,《美學》,《美學原理》,《藝文雜談》
Ⅶ 推薦一篇好的文學文章
我們都有過打牌的經歷,你可能拿到的是一副好牌:有一份收入不錯的職業,你工作出色,深得老闆的賞識;你家庭和睦,不需要為孩子沒人帶而煩惱,因為你們雙方的父母都健在,他們都退了休並且都有空閑。而在這之前,你那有權有勢的岳父,可能在他退休前,已經為你鋪好了前面的路。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得到一副好牌,摸到手中的王牌畢竟只有那麼一兩張,而能夠同時配出幾副同花順子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就像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環境,必定也會有著這樣或是那樣的遺憾。當你感到自己正在遭受不幸,並且怨恨命運對你不公的時候,也許你周圍就有那麼一個人,他總攬了你所能料到的所有不幸,他拿到了一副糟糕透頂的牌。即使這樣,他依然能夠牢牢地控制住自己的生活,不使它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然後,他才可能在被控制的生活里尋找一種契機,尋求一種突破。
我在打牌的時候,常常急功近利。拿著一副好牌便拼了命地「沖」在前頭,試圖從氣勢上先壓倒別人,結果,留在最後的,總是些支離破碎的單張小牌;而如果我拿到的是一副臭牌,我悲哀的表情也等於給了對家一種暗示,我已經喪失了再戰的勇氣。
朋友告訴我一個打牌的訣竅:你可以試一試先混在「人堆」里,不急著贏,即使拿到臭牌,也要控制好出牌的次序,如果能保持不敗,你就有取勝的機會。
記住,如果手裡拿到了一副不算太差的牌,我們一定要爭取去贏;如果不幸攤上一副糟得不能再糟的牌,我們也要盡可能找出一兩張還算不賴的牌,用它使結局變得相對好些。也就是說,竭盡全力地控制住牌勢。因為,牌桌上不只我們一個人,如果利用上下家的失誤,把一張張沒有用的牌巧妙地跟打出去,或許最終還是我們贏——壞牌不一定非輸不可。
何嘗不是呢?《荷馬史詩》的作者是個盲人,海倫.凱勒則又聾又啞又瞎,有誰比他們摸到的那副牌更糟呢?
可是,他們沒有輸。
人生的成功不在於拿到一副好牌,而是怎樣將壞牌打好。
Ⅷ 文學文章
棗庄話棗 文 / 明亮的火
昨日,我花了十元錢買了二斤冬棗,數了數只有十六個。望著乒乓球大小的冬棗,我想起多年前發生在我家的一件趣事。
那年,上海《青年報》記者申義梅,來我家采訪,突然問我弟弟:「棗庄市為什麼叫棗庄?棗庄特產大紅棗嗎?」
「棗庄產棗,既不是盛產,也不是特產。棗署鼠李科,落葉喬木,花小而多蜜,核果成熟後紫紅色,便稱為曬棗。清朝談遷在《棗林雜俎》里說過:『棗,以山東樂陵金絲小棗、河北滄州無核棗、浙江義烏大棗最為著名。』可是,棗庄的棗,他隻字沒提。」當過農校校長的爸爸最先搭話。
「棗庄盛產酸棗。我在卓山中學讀書時,校園周圍凈是酸棗棵子。酸棗成熟時,一節課能摘半書包。」大妹妹「敲」上了,「不過,酸棗的學名是棘,要以酸棗命名我市的話,該叫『棘庄市』了。」
「棗庄市的意思是說俺這個市太小了。小的像棗似的。」小妹妹來了一嗓子。
「你這個問題,我在紅衛兵串連時就遇到過。剛出棗庄,就被問住了。不過,我敢吹,我理直氣壯地說:『棗庄的棗,又大又甜,大得像雞蛋,甜得賽鴨梨。』真有幾個小饞貓上了我的當,愣要跟我來棗庄看一看,嘗一嘗,車到薛城,我不得不告訴他們,我說的那又大又甜的棗,是用蜂蜜把小棗團在一起做成的蜜餞。……」 我的話逗起一陣嘻笑。
媽媽翻開了《棗庄煤礦史》,上面記載:最早挖出的煤井四周有六棵大棗樹,人們根據這六棵大棗樹,把煤井旁邊新蓋起的工房稱作棗庄。一九六一年前已發展成小鎮,六一年九月改為省轄市,稱為棗庄市。
面對棗庄四周有些長不長圓不圓像發酵不好的饅頭、黃一塊綠一塊像沒戴帽子的疤瘌頭似的荒山禿嶺,以及腳下日趨貧乏的煤炭儲藏,我們已經到了應該行動起來,用冬棗去綠化荒山,為棗庄市「正名」的時候了。
Ⅸ 一篇關於文學的文章
論文學張力
內容簡介本文把文學張力界定為:在整個文學活動過程中,在各種對立的文學元素構成的統一體中,各方並不消除對立關系,而是互相比較、襯映、抗衡、沖擊,使讀者的思維不斷在各極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觀念的影響下產生的立體感受。它具有四個特徵:多義性,情感的飽綻,包孕矛盾對立,彎弓待發的運動感。分別從比喻、悖論、語法判逆和意、意境、敘事、角色等方面闡釋張力的產生。文學張力中的美是一種「堅奧的美」,經歷了驚訝-壓抑、涵詠-釋放兩個階段後,指向審美超越。優秀的文本建立在恰當的張力度的基礎之上,使文本的信息量和由文本激發的讀者審美感受量都指向最大化。
關鍵詞張力語言新秩序審美超越張力度
在文學理論中,「張力」一詞源於英美新批評派理論家艾倫•退特。1937年退特在《論詩的張力》一文中指出:「為描述這種成就(指在詩的價值的評判中處於核心地位的評判標准——引者注),我提出張力(Tension)這個名詞。我不是把它當作一般的比喻來使用這個名詞的,而是作為一個特定名詞,是把邏輯術語外延(Extension)和內涵(Intension)去掉前綴而形成的。我所說的詩的意義就是指它的張力,即我們在詩中所能發現的全部外展和內包的有機整體。」(1)退特創造性地提出這一術語,並稱之為「詩的共同的特點」、「單一性質」。隨後,「張力」日漸引起文學理論界的關注,被用之於包括語言、結構、角色、情節等等在內的文學的各個層面的研究,這正如理論家梵•康納1943年所說,張力存在於「詩歌節奏與散文節奏之間;節奏的形式性與非形式性之間;個別與一般之間,具體與抽象之
間;比喻,哪怕是最簡單的比喻的兩造之間;反諷的兩個組成部分之間;散文風格與詩歌風格之間」。(2)近年來,在中國文學理論界,「張力」這一術語也頻頻出現,但對其基本性質、原理和意義等方面幾無專論。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理論范疇,有著豐富的理論內涵和重要的理論價值,應予以深入地探討。
一
首先,究竟何為張力?
實際上,「張力」一詞,最早見之於物理學。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張力是物體受到兩個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時所產生於其內部而垂直於兩個部分接觸面上的互相牽引力,例如,懸掛重物的繩子或拉車的繩子內部就存在張力,我們平常還講水的表面張力等等。物理張力的特徵有二:其一,它產生於靜止或相對靜止的事物中,如掛重的繩子是靜止的,拉車的繩子於車是相對靜止的;其二,它是相互作用的力,不是單一方向的力,如拉車的繩子的張力就有向前和向後的兩個方向,假如繩子脫了鉤,就會失去向後的方向而被迅速地拉向前去,這時的繩子就是運動的,其內部的張力不復存在。
文學張力與物理張力有相似的特質:平衡態中包容不平衡態,「不動之動」的動態感;多種因素、尤其是相互矛盾因素的組合與相互作用力。我們可以對文學張力大致作這樣一個界定:在整個文學活動過程中,凡當至少兩種似乎不相容的文學元素構成的新的統一體時,各方並不消除對立關系,且在對立狀態中互相抗衡、沖擊、比較、襯映,使讀者的思維不斷在各極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觀念的影響下產生的立體感受。分而論之,文學張力具有這樣四個特徵:
其一,多義性。文學張力追求文本的充盈感,其基礎在於文本的多義性,即力求在有限的文字空間容納多種意義。按喬姆斯基的語言結構(深層與表層)論,文學語言的深層結構要遠比日常語言的深層結構豐富得多,它大大擴展了表層結構的內在意義場,這種微妙的關系,使得文學得以形成獨特的語言信息系統,有可能把文學語言從實用性的、從字典詮釋式的一詞一義的狹隘理解中解脫出來,通過有限的手段——有限的語言、詞彙,有限的組合原則,去表現無限的客觀世界與人的心靈世界。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這種多義性有時表現為意義的多向度性。如喬伊斯這樣分析《尤利西斯》的主題:它既是猶太人和愛爾蘭人的史詩,又是人體器官的圖解;既是他本人的自傳,又是永恆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徵;既是藝術和藝術家成長過程的描繪,又是聖父和聖子關系的刻劃;既是古希臘英雄俄狄浦斯經歷的現代版,又是傳聖經的福音書。多義性還體現為意義的層層遞進,直指深邃的哲理意蘊。如當代人胡學武的《升帆》即存在這樣六個層次:描述漁船出海前漁民升帆的勞動過程;隨著春汛的到來,漁民的生命之潮洶涌澎湃;整個民族「從冬眠中醒來」,揚帆遠航;漁民家族祖祖輩輩與大海拼搏的血淚史;整個民族世世代代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血淚前行的歷史;人生短暫,只有永遠追求,生命之帆才能高揚。(3)「詩含兩層意,不求其佳而自佳」,清代的袁枚道出了優秀文本對多義性的要求。意義的多層面性、多向度性,使整個文本空間內的沖突多樣化、豐富化,積聚了大量的文學張力質。
其二,情感的飽綻。文以情深動人,文本情感的飽綻,其實是文本背後的作者對文本的形式層面與內容層面的多種因素的深情,作者又把這種深情熔鑄在文本當中。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紅樓夢》包孕著曹雪芹對當時整個社會制度的厭憎與留戀,對人生的追求與超脫,乃至對每一個人物的體察與闡釋。美國作家海勒的作品《出了毛卜,運用一種陰沉沉的語調,把痛苦與歡笑、荒謬的事實與平靜得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並列在一起,達到情感多樣組合的張力效果。情感的結構愈是多層次的,密度愈大,文本的情感承載愈豐厚;同時,對立情感的組合也愈是豐富,從平衡到失衡的震盪頻率越高,張力效果也愈加突出。
文本的多義性與情感的飽綻往往是相互對應的,兩者互相促發,且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植基於作者感知、認識、體驗的積累。意義繁富的文本,往往同時又是情感充盈的文本。多義性與情感的飽綻可以被喻為是創造文學張力的資源寶庫,不具備渾厚文體風格的文本根本談不上張力的存在。
其三,對矛盾沖突的包孕。共處一體的矛盾沖突因素,可以說是文學張力得以產生的直接的動力,凡存在
Ⅹ 三十篇文學短文,急!!!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紅日,可把它五彩的光華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現著一片冷清清的鉛色,天空也雲氣沉沉。難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風雨來阻擋么?
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著我;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美妙的名稱,像童話一樣,時時在我思想上盤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還想看看祥林嫂放過菜籃子的小河邊……在那濃霧彌漫的黑暗時代,魯迅先生在那裡開始磨礪他的劍鋒,終生把持它,劃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決定要去瞻仰磨劍的聖地。
湖水輕輕地拍岸,像是贊同我的決心,天空也對我顯出無可奈何的氣色。七點鍾我們就從北山下乘車前去。這時雲霧漸漸稀散,清風吹送著月桂的芳香,陽光從薄雲後面透射出來,像放下輕輕的紗帳,愛護似的,籠罩著大地。
熱心網友
文學,虛幻而真實,是生活的縮影;是生命的暢想;是沉穩中的靈動之美;是啟發靈魂深處的篇章。
文學是生命之春,充滿生機與活力。如和煦的春風帶給世界慰心的暖意,一篇好的文學作品,如怒放的鮮花,在枝頭演繹春的樂曲;如碧波盪漾的一汪春水,伴著拂過的風,點點漣漪,撥動心弦。
文學是生命之夏,熱情洋溢。炎熱中跳動著不安的音符,狂漫、豐富的幻想,在夏天鬱郁蔥蔥的林間彌漫,如可愛的精靈,上演青春的舞曲。
文學是生命之秋,明朗而幽遠。「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飄落的秋葉載著細膩的情感,淡淡的憂郁盤旋、盤旋……清冷中帶著惘悵,細膩中帶著柔和,高遠中帶著深遂,讓你痴迷,讓你感慨萬千……
文學是生命之冬,深沉肅穆。蕭條中透露著靈魂的神聖與庄嚴。如飄落的雪花,拍打著天使的羽翼散落到大地的每個角落,映射出人性的光輝與真誠。嚴冬的空曠,是心靈的高遠與純凈,是文學的意韻與幽思……
文學,是永不熄滅的火炬,光耀著人間萬物。它讓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看到了光芒;讓彷徨的人堅定了方向;讓絕望的人點燃生存的希望之燈。
熱愛文學,用熾熱的心擁抱文學。讓我們在文學的殿堂里相遇、相知;在文學的殿堂里成長、壯大;在文學的殿堂里迎接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責任
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一旦把它播種在你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生根、發芽。要不了多久,它會成為小樹苗,最後成為參天大樹。經過努力,它會開花,點綴你的人生,最後結果,這是對你盡責任的回報。
當你拋棄它,它就始終只是一顆種子;當你在盡責任中放棄了它,那它就會死亡,甚至給你的人生抹上一絲陰霾;如果你在它含苞綻放時,用驕傲拔掉了它,你就會在別人得到果實後而後悔,想要重新盡責任卻沒時間了,更沒有機會了。只有你堅持盡到這些責任,努力呵護它們,你的人生才會豐富多彩。
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扛負著自己的責任。責任,也許是自己對自己的規定,也許是別人交給你的任務,也許是自己的工作……責任是多種多樣的,學生有學習的責任,建築師有建房的責任,老師有教學的責任,作家有寫作的責任,甚至連普通的動物——烏鴉也有反哺的責任。
何為責任?還是顧炎武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一直指導著無數仁人志士,成為他們一生的信條。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國家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有人還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了「天下興亡,我有責」。意思是說,「我」應當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
如何盡責?答案在一張張時代的寫照中。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前赴後繼,這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責任;上次,「韋帕」來襲,溫州軍民英勇奮戰,積極抗台,這是對整個溫州人民生命和財產的責任。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都應當承擔起自己無可推卸的責任。也許,作為學生的我們的責任尚不是歷史、也不是時代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在家人的笑臉上,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在無邊的學海里。但我們明白責任,完成著責任。
責任,是一朵燦爛無比的花,開在每個人的心中;責任,是一道輝煌耀眼的光,照亮每個人的心底。責任是永遠推動人類歷史、開創人類文明的那隻滾滾車輪。責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