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思小說有哪些特點
有對自己過去經歷的簡略描述,大多數包含一種自我剖析的精神,有深刻的自我檢討、反思意識,對現今社會的人們具有啟示作用,起到一種自省的表率。
❷ 反思文學藝術特色
從網路上看到:反思文學的定義,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從政治、社會層面上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並追溯到此前的歷史,從一般地揭示社會謬誤上升到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上,和傷痕文學相比,其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被稱為「反思小說」。
特色的話應該用幾個關鍵詞概括:反思、歷史、經驗、教訓、悲劇、理性
1.歷史縱深感和較大思想容量;從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躍進、反右。再現反思社會災難和人生悲劇。
2.反思歷史,同時文學反思,作家主體、文體意識覺醒。
3.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
❸ 反思文學的得與失
文革」後文學的最初構成,除了「五四」一代老作家對知識分子傳統精神的恢復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力量便是「歸來者的反思」。「歸來者」是指公劉、王蒙、張賢亮等有如下相似經歷的一批作家: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少年即受革命影響或直接參加了革命,作為躊躇滿志的一代文學新人,在50年代文藝界的思想斗爭中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而是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鼓舞下,以主人翁的熱情和身份攜著他們積極干預現實的處女作走上文壇。但是在50年代末的反右斗爭中又飽受批判和迫害,直至文革結束後70年代末才獲得平反。197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他們的作品集《重放的鮮花》,便成了他們重返文壇的標志。這一批作家由於其特殊的經歷,而形成了一種真誠的、堅定的和理性的對待現實的態度。二十幾年的底層生活使他們具有認識現實而反思歷史、痛定思痛的機會和積淀。在文革後的文學荒原上,在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之初,面對百廢待興,正處於50多歲的創作黃金期的他們復活了五四知識分子的現實戰斗精神。他們緊張而憂心忡忡的關注現實,毫無保留的堅決支持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堅決同不正確的思想現象作斗爭。以極大的熱情和真誠為民請命,揭發社會弊端和腐敗現象,充當大眾的代言人和執政者的諍友。「跌倒了站起來,打散了聚攏來……生生死死,都要為人民做點事……」。50年代初在他們心中樹立的理想和信念,經過風化風雨雨的摧殘和打擊反而更加清晰和現實。從1979年茹志鵑發表《剪輯錯了的故事》開始,到1981年間的幾年是「反思文學」思潮的主要形成時期。與「傷痕文學」相比,「反思文學」具有更深邃的歷史縱深感和更大的思想容量,揭露極左路線、反官僚主義、揭示社會和歷史的悲劇、刻畫悲劇人物是他們共同具有的特點。「反思文學」作品往往寫盡幾十年的悲歡離合,凸現政治背景和故事情節的描述,強化批判極左路線和封建思想如何殘害知識分子,贊美人性美好和知識分子執著的信仰。由於他們的目的是以此理性地關注現實,因此不像「傷痕文學」那樣刻骨銘心和絕望,一定程度上迴避了文革的災難性,因此結局往往是平反昭雪苦盡甘來的大團圓。由於描述的內容往往橫跨幾十年,因此「反思文學」作品傾向於篇幅較長,又沒有充裕的時間和心情作長篇小說,因此作家們幾乎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中篇小說這一體裁。在敘事立場上「反思文學」作品大多採用個人視角和民族視角相聯系的方式,使個人的遭遇具有民族災難的普遍意義。主人公是受難者也是心懷廟堂而憂天下的為民請命者,往往是知識分子,這樣便於對歷史等大主題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少數作品有意無意地用了民間的立場和視角,來反思歷朝歷代政治事件中的悖論和荒謬。同時「反思文學」作品對於小說技巧的探索也略有成就,有的作品嘗試以人物的意識為線索和表現方式,這些都給以後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參考資料:《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陳思和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❹ 反思文學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的特徵
反思小說的藝術特徵
一、突現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節。
「反思」作品的一個共同藝術特徵是突現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節。。「反思文學」比「傷痕文學」進一步加強了對歷史與現實的尖銳的批判意義。「反思文學」將幾十年歷史真相昭示予人,整合出一部政治運動迫害知識分子的歷史,傳遞出前所未有的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復雜信息,加強了對歷史與現實的尖銳的批判意義。其中的大量作品描繪了一幅幅好人落難,壞人當道,君子不遇,小人得志的世相圖,並以啟蒙式的話語突出了極左政治路線與傳統封建思想如何合二為一地造成社會和人的深刻異化,贊美了不屈不撓的人性力量和知識分子的執著信仰。幾十年悲劇何其多,而如今黑暗終於散去,苦難終於結束,「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心理在這批作家的每一篇「反思」作品中都有體現,而不管前面對歷史災難的敘述有多麼的壓抑。面對劫難的反思有兩種不盡相同的敘事立場。較為普遍的是將個人的苦難與民族的苦難聯系起來,從而使個人的苦難具備了超越個人的普遍的啟蒙意義。如王蒙的《布禮》《蝴蝶》,張賢亮的《靈與肉》《土牢情話》《綠化樹》,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張一弓的《犯人李銅鍾的故事》等等,這種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知識分子,就是幹部,他們既是受難者,又都是心懷天下或為民請命的英雄,其中尤以知識分子居多。這樣,作家在個人苦難經驗和民族災難之間就有了一種普遍的聯系,這種聯系,一方面滿足了作家個人情感宣洩和表達的願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心系廟堂,表現對時代歷史的思考找到了一個切實的途徑,但與此同時,也往往使那些知識分子受難者的形象沾染上一層虛構色彩,體現了他們企圖在民間和廟堂之間構築知識分子神話的努力,在這些受難英雄的身上,多少顯露了這一批知識分子對自身經歷的一種迷戀情緒。另一種敘事方式是有意無意地從民間的視角和立場反思中國民主革命和歷次政治運動中存在的悖謬與悲劇現象。如茹志鵑的《剪接錯了的故事》、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方之的《內奸》、古華的《芙蓉鎮》等,雖然這些作品所體現的反思主題與前一種沒有根本上的區別,而且作為一種敘述立場的選擇也很難說是完全自覺的,但它們畢竟為「反思文學」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考途徑和立場,也為文革後文學預示了一種新的可能開拓的空間。二、「反思文學」的創作焦點在於對「人」的反思上。
「反思文學」的創作焦點在於對「人」的反思上。這種對「人」的「反思」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
它首先是主要針對政治層面的,關於建國後的歷史問題尤其是對農村問題的反思成為作家創作的一個重點。其中張一弓創作的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鍾的故事》以一個為了群眾生命而不惜觸犯黨紀國法的大隊支書的形象,樹立了新時期第一個成熟而完整的悲劇英雄形象。而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則以看似幽默的筆法,揭示了中國農民自身的性格弱點,指出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國後的左傾災難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記憶》則以某地宣傳部長秦慕平對曾經被自己錯判為「現行反革命」的少女方麗茹的懺悔,反省了一個時期內不正常的「現代迷信」及自己在這種現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對文革中種種事件表現的深刻程度顯然遠遠超過「傷痕小說」,但它仍局限於將人僅僅放在政治層面思考。這種情況隨著「反思文學」的深入出現了變化,很多作家不久就開始轉到對「人本身」,如「人性」、「人的價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問題的思考上。此類反思文學作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張揚被左傾思潮壓制多年的「人道主義」,如諶容的中篇小說《人到中年》。這篇小說以一對中年知識分子夫婦陸文婷、傅家傑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為內容,運用時空錯位的意識流手法,展現女主人公一心埋頭事業,長期超負荷運轉,在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生命健康遭到嚴重危害的生活狀態。呼籲社會給中年知識分子多一點關注。
作品中描繪了陸文婷作為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從二十四歲進醫院,由於文革耽誤了晉級,到四十二歲卻仍然是一名住院醫生,工資五十六塊半,一家四口人仍然住在一間十二平方米的小屋中。主人公在生活的重負下,仍然對工作充滿責任心,然而殘酷的生活現狀終於使她不負重荷,在陸文婷連續完成了三個手術後,這個平時被院長視為"身強力壯"的醫生,終於因心肌梗塞而昏倒。
2、歌頌某種「永恆的、超階級的人性」,如表現「同情」的《離離原上草》、表現「母子親情」的《女俘》、表現「友情」的《駝鈴》和表現「愛情」的《如意》等。汪雷的中篇小說《女俘》被認為是一篇戰爭題材的小說,但事實上,軍人身份,戰爭環境,其實是作家們有意虛托的背景,作家真正的用意,是人性的張揚,藉助戰爭的炮火硝煙,敵對雙方的階級仇恨,作家表現了人性的巨大力量和情感要求的不可扼止。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兩位女性:一個是國民黨的機要軍官,敵人,俘虜;一個是革命戰士,是押送女俘的軍人。在這一點上她們是絕對對立,無法通融的,但她們有共同的「人」的身份,這就是「母親」。當「我」把女俘當做一個母親,看到她的兒子和她們純粹的母子之情時,逐漸手軟心慈,滋生了強烈的同情之心,這是一種人性的認同和感化。而且最後,正是女俘及時的通報才使昏倒在途中的「我」得救,當「我」從昏迷中醒來得知經過時,「熱淚湧上我的眼眶,但這不是悲傷的淚,而是驕傲與感激的淚。」在這里,「感激」的是人的良心,「驕傲」的是人性最終超越和戰勝了一切。
3、探討「愛情婚姻」方面的社會問題,如《愛,是不能忘記的》《春天的童話》《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愛,是不能忘記的》的主題非常集中和簡單,對於愛情的理解,集中在一句話上,即是「等待著那個呼喚自己的靈魂」,對於愛情的標准也較單一,就是要求感情上的交流,事業、情趣和愛好上的吻合一致。「我」的丈夫徒有其表,對藝術對生活缺乏應有的敏感和熱情,這是我大為失望的原因,也是「我」愛情失落的根據,心靈痛苦的根源,小說又以「我」的母親青年時代的愛情經歷,通過《契訶夫小說集》和簽有贈言的筆記本兩件信物,來表達「愛」是不能忘記的這一信念。在《春天的童話》里,「我」直率地袒露了自己對純潔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敘述了自己因對愛情的不斷追求、更新而造成的婚姻變故,同樣也表現了這種行為在社會上、家人中引起紛紛議論,以及「我」的內心壓力和苦惱。比起《愛》來,它明顯更為富於血肉,對愛情的展現與思考要更加沉重,尤其是小說結尾,「我」的偶像和精神支柱何凈所暴露出來的軟弱、虛偽、欺騙和卑鄙使「我」在吃驚中失望於人世的可怕,人心之難測。它已不單單是簡單的對愛情的呼喚,而滲入了更多的沉重的思考。在《我們這個年紀的夢》中, 「她」對庸俗不堪的丈夫充滿了厭倦與痛恨,在這種無聊的生活環境中,她幻化自己理想中的偶像,喚醒童年時純真愛情的記憶,把一切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兩相對照,表現了新一代青年對真摯、美好的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但最終,這個偶像坍塌了,夢中的「他」原來近在眼前,「他」同自己的丈夫同流合污,早已失去對往日幻想中的美好,「她」因之震動,並在無可奈何之中,開始正視生活,撲向丈夫的懷抱中。在這里,作家對個人的追求和社會環境做了更加覺察的理解,向我們展示了人生世事的復雜和不可捉摸。
4、謳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迷人的海》等。在這類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而且也是最成功的是張承志的中篇小說《北方的河》,這部充滿激情與詩意的作品,堪稱一代人精神歷程的再現。小說中的主人公是第三人稱的「他」,在作品中,「他」沒有確切的名字,「他」是一個當過紅衛兵,曾經為崇高的革命理想激動而徒步奔行於黃土高原,並橫渡黃河的少年;是一個在新疆額爾齊斯河的雪水中與牧人共飲烈酒,酒來後發現自己的嗓音「已經粗啞,帶著他們那樣的聲調」,自己的步態「也開始像他們那樣威風地搖晃」 、變野了」 的知青;是一個寧願冒著失去北京戶口的危險,放棄穩妥卻無聊的職業而全力為成為一名「文地理」究生而拼搏的漢語專業畢業生。小說描述他為了理想跋涉幾千里考察北方的幾大河流,這實際上是對過往青春的追憶及對當下青春、生命的挑戰與求證。
5、思考生存價值,這部分作品有兩類內容:一是「右派小說」,作家立足於政治歷史之上對自己的心理歷程的解剖,如張賢亮的《靈與肉》、王蒙的《活動變人形》。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從維熙的《雪落黃河靜無聲》、張賢亮的《唯物論者啟示錄等。二是「知青小說」,知青作家對往日做寫實性卻富於詩意的回憶與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曉聲的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近年來,一些知青作家開始在作品中描寫當這群往日的知青人到中年時的生活狀態,如葉辛的《孽債》,梁曉聲的《年輪》《泯滅》《雪城》等,這些作品拓展了知青小說的題材范圍,探討了「知青運動」 所產生的巨大歷史影響--即它不僅改變了一代人十幾年的生活軌跡,而且在精神上給他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甚至造成了下一代人的心靈創傷。這些作品的出現重新使人們關注「知青」的生活,但它們與前期的知青小說作品在題材和主題上顯然有很大不同,因此有些理論者稱之為「後知青小說」。反思小說多採用中篇小說的形式。
這是出於表達需要而在無意間形成的共同趨勢。
多種小說藝術手法的探索。
茹志娟、宗璞、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中出現了以人物的意識活動為敘事線索的結構和表現方式。總之,「反思文學」逐漸將對「人本身」的探索作為文學表現的重點,這使文學漸漸擺脫了為政治服務的單純功能,作者們在力圖挖掘人的「本性」的同時,也開始注重文學本身的一些審美功能,開始在文學的形式上進行努力探索,從而使文學的形態越來越豐富多彩。
❺ 反思文學的觀點
「反思」一詞,首次出現於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將心靈內部活動的知覺,稱為反思。而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這個詞卻具有特定的意義,即對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歷史事實進行思考,從而在意識形態、國民性等方面挖掘現實問題的根源,同時,在歷史和自然的大的環境背景中展開對人的價值的思索。可以說,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深化,兩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哲學思考的介入。所謂反思,從哲學角度理解,就是人類精神的自我活動與內省的方法。反思既是對事物和現象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事件和經歷的理解與描述,更進一步則是對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為文學思潮,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必然結果,符合「反思」思維的特點。傷痕暴露了,那麼是誰造成了民族與個人的創傷?又是怎樣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歷史傳統、現實因素及人性根源,導致了長達幾十年的摧殘傷害竟然能以合法而崇高的名義進行?
綜觀反思文學的創作,主要焦點在於對人的反思上。這種對人的反思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
它首先是主要針對政治層面的,關於建國後的歷史問題尤其是對農村問題的反思成為作家創作的一個重點。其中張一弓創作的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鍾的故事》以一個為了群眾生命而不惜觸犯黨紀國法的大隊支書的形象,樹立了新時期第一個成熟而完整的悲劇英雄形象。而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則以看似幽默的筆法,揭示了中國農民自身的性格弱點,指出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國後的左傾災難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記憶》則以某地宣傳部長秦慕平對曾經被自己錯判為現行反革命的少女方麗茹的懺悔,反省了一個時期內不正常的現代迷信及自己在這種現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對文革中種種事件表現的深刻程度顯然遠遠超過傷痕小說,但它仍局限於將人僅僅放在政治層面思考。這種情況隨著反思文學的深入出現了變化,很多作家不久就開始轉到對人本身,如人性、人的價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問題的思考上。
這些作品或張揚被左傾思潮壓制多年的人道主義,甚至歌頌某種永恆的、超階級的人性,如表現同情的《離離原上草》 、表現母子親情的《女俘》 、表現友情的《駝鈴》和表現愛情的《如意》等;或探討愛情婚姻方面的社會問題,如《愛,是不能忘記的》 、 《春天的童話》 、 《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或謳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 、 《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價值,如知青小說中對往日做寫實性卻富於詩意的回憶與描述、右派小說中立足政治歷史之上對自己的心理歷程的解剖。
❻ 新時期反思 小說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歷史縱深感和較大思想容量;從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躍進、反右。再現反思社會災難和人生悲劇。
2.反思歷史,同時文學反思,作家主體、文體意識覺醒。
❼ 反思文學的特徵
1.歷史縱深感和較大思想容量;從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躍進、反右。再現反思社會災難和人生悲劇。
2.反思歷史,同時文學反思,作家主體、文體意識覺醒。
❽ 簡析反思文學的基本內容和特點
「文革」後文學的最初構成,除了「五四」一代老作家對知識分子傳統精神的恢復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力量便是「歸來者的反思」。「歸來者」是指公劉、王蒙、張賢亮等有如下相似經歷的一批作家: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少年即受革命影響或直接參加了革命,作為躊躇滿志的一代文學新人,在50年代文藝界的思想斗爭中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而是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鼓舞下,以主人翁的熱情和身份攜著他們積極干預現實的處女作走上文壇。但是在50年代末的反右斗爭中又飽受批判和迫害,直至文革結束後70年代末才獲得平反。197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他們的作品集《重放的鮮花》,便成了他們重返文壇的標志。
這一批作家由於其特殊的經歷,而形成了一種真誠的、堅定的和理性的對待現實的態度。二十幾年的底層生活使他們具有認識現實而反思歷史、痛定思痛的機會和積淀。在文革後的文學荒原上,在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之初,面對百廢待興,正處於50多歲的創作黃金期的他們復活了五四知識分子的現實戰斗精神。他們緊張而憂心忡忡的關注現實,毫無保留的堅決支持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堅決同不正確的思想現象作斗爭。以極大的熱情和真誠為民請命,揭發社會弊端和腐敗現象,充當大眾的代言人和執政者的諍友。「跌倒了站起來,打散了聚攏來……生生死死,都要為人民做點事……」。50年代初在他們心中樹立的理想和信念,經過風化風雨雨的摧殘和打擊反而更加清晰和現實。
從1979年茹志鵑發表《剪輯錯了的故事》開始,到1981年間的幾年是「反思文學」思潮的主要形成時期。
與「傷痕文學」相比,「反思文學」具有更深邃的歷史縱深感和更大的思想容量,揭露極左路線、反官僚主義、揭示社會和歷史的悲劇、刻畫悲劇人物是他們共同具有的特點。「反思文學」作品往往寫盡幾十年的悲歡離合,凸現政治背景和故事情節的描述,強化批判極左路線和封建思想如何殘害知識分子,贊美人性美好和知識分子執著的信仰。由於他們的目的是以此理性地關注現實,因此不像「傷痕文學」那樣刻骨銘心和絕望,一定程度上迴避了文革的災難性,因此結局往往是平反昭雪苦盡甘來的大團圓。
由於描述的內容往往橫跨幾十年,因此「反思文學」作品傾向於篇幅較長,又沒有充裕的時間和心情作長篇小說,因此作家們幾乎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中篇小說這一體裁。
在敘事立場上「反思文學」作品大多採用個人視角和民族視角相聯系的方式,使個人的遭遇具有民族災難的普遍意義。主人公是受難者也是心懷廟堂而憂天下的為民請命者,往往是知識分子,這樣便於展開對歷史等大主題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少數作品有意無意地用了民間的立場和視角,來反思歷朝歷代政治事件中的悖論和荒謬。同時「反思文學」作品對於小說技巧的探索也略有成就,有的作品嘗試以人物的意識為線索和表現方式,這些都給以後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❾ 反思小說的語言特點當代文學
反思文學的特徵是在社會上長時間的出現一種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或文化,然後在恢復正常之後,一些專家學者或文化人針對先前的不正常狀態進行的一種深度思考。所以它是依附於社會已出現過的不正常狀態的產物。
❿ 反思文學的特徵是什麼
所謂「反思文學」,首先就是關於人的命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思考。歌頌與贊美的創作,多和苦難描述聯系一體。眾所周知,新時期有個最近歷史背景即「文革」。知識分子在這個時期普遍淪為「臭老九」,命運不堪回首。由此人們又進而反思「文革」前知識分子的歷史磨難。這就是當時的「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新時期前階段文學便對知識分子苦難命運表示了深切同情和不平情緒。 80年代成長起來的一批作家。他們的生活經歷了「方革」這一比較特殊的歷史背景,當過知青,下過鄉,再回到城裡讀書工作,因此他們的創作從一開始就有反思社會、反思人生、反思文學這樣一個情結在裡面。「忠良落難」、「好人受氣」的描述比比皆是。
「反思文學」是對過往政治運動的清理,重在「為社會代言」、「為公眾代言」甚至「為革命代言」,因而非常注意傳達社會化思想和群體化情緒,看重社會的認可和群體的接受。典型者莫過於張賢亮的《綠化樹》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者主要意圖不是寫個人命運,而是為了證明「一代知識分子的苦難歷程」。主人公「最終變成一個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的「思想改造」,完全為了表達一種社會化看法。當時這類帶有自傳性的作品,由個人經歷而揭示極左運動和封建專制帶來的苦難時,都是立足「為社會代言」,都重在表現社會化情緒,而且動輒和「民族命運」聯系。即使從維熙90年代初出版的自傳體小說《走向混沌》,也是如此。正如作者在該書代序中所說:「這滄桑的歷史血痕,不屬於我個人,而屬於一代立志報效民族,卻為此而承受煉獄折磨的知識分子。」而眾多知青文學作品,或控訴極左危害,或表現「青春無悔」,或懷念淳樸鄉情,更多也是表現社會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