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學答案
21世紀中國應對入世的承諾,以銀行上市,引入外資戰略合資者的方式對銀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卻引來了國內各界人士對「國有銀行是否賤賣」的爭論。從網上很多數據看,國有銀行每股價格相對於股市上其他股票確實低了很多。我認為問題並不在此,我們需要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所謂賤賣,不是股票上市時股價便宜了,而是作為國有企業,本來是全民所有制的產物,但現在卻被少數人以極低價格收購 。為什麼要賤賣呢,說白了,還是因為是全民所有的東西,也就是說原所有者不是一個人,而是10億個人,一人只有一點,所以賣少了大家都不心疼,賣多了購買者卻會心疼 國有銀行上市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現在巴不得多賣點錢呢,把股市搞牛了才上市就是這個目的。 關鍵是未來的法人股、職工股的分配才是是否賤賣的關鍵
首先我們不要總盯住別人的腰包,別人在我們這拿回了多少的錢。而是要看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佔了多少比例。以中國的三大商業銀行為例,外國資金投資中行、建行、工行的股份只有5%――10%對於這些小股東來說他們的收益在這幾年會有很大的回報,可是我們呢?雖然向上面所說到的到2005年為止,中行的股權轉讓獲得了10%的凈資產溢價;建行的股權轉讓獲得了17%的溢價;工行的股權轉讓也獲得了15%的溢價。這個溢價比雖然不高,但我們要想一想,這十幾個點的收益是在別人投資候我們占據著大股東的情況下的收益,如果凈核算下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再有,一位參與國有銀行引資談判的外方高層說,最終確定的股權轉讓價格是談判雙方協商的結果,只要雙方都認可這個價格,並且不存在強買強賣的情形,就不能說這是在賤賣國有銀行。並且外資參股之後,這些銀行的國有股權仍然占很大比例,更應該關注的是這些國有股權將來的價格。即使當前向外資轉讓股權的溢價水平不高,這些銀行上市後,如果IPO價格以及市場交易價格大大高於戰略投資者的參股價格,在境外戰略投資者受益的同時,佔大頭的國有股權的持有者——財政部(國家)—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還有我國的政策是,單一銀行的外資佔比不能超過25%,單個外資投資者不超過20%,並且對投資者不是誰都可以的,要符合五個標准:投資所佔股份比例不低於5%;股權持有期在三年以上;派駐董事;入股中資同質銀行不超過兩家;技術和網路支持。
就像我們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們對外商的投資給予了很大的優惠政策,那麼現在呢?我們還需要招商引資嗎?當然不需要。我們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並且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造成我們的工資水平低,各方面在國際上都很有競爭力。我們的銀行也如此,股份賣的便宜與否,受益的多少,我認為不是國家的目的,而我們的金融企業向國際化又邁出了一大步,這才是主要的。
持銀行被賤賣的觀點的人主要依據是1.境外戰略投資者從匯金公司平價購入中行和建
行的股權,外資沒有花費任何溢價,佔了很大的便宜。2.向境外戰略投資者出售股權時,沒有對中資銀行無形資產價值進行評估和計算。3.中國銀行業的股權交易正演變為賣方市場的局面。
對這種認為國有銀行被廉價地賤賣乃至威脅金融安全的觀點,幾乎所有的當事者都做出了回應,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說:"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公開發行上市(IPO)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兩個環節,雖都涉及定價,但機制、對象、策略有很大不同,兩種情況很難直接比較。從定價機制看,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定價是一對一談判,IPO定價則是公開向國際機構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推銷;從定價對象看,戰略投資者和公眾投資者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戰略投資者願意與引資企業長期業務合作,共擔風險,往往要承諾較長的股票鎖定期,承諾競爭迴避。公眾投資者更多考慮股票投資收益,可能長期持股,也可能短期投機。因此,戰略投資者在IPO前入資的認股價格一般要低於IPO價格;從定價策略看,引入國際知名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有助於提高引資企業無形資產,提升引資企業形象和市場價值。因此,在引資定價過程中,按國際通行慣例,通常都要考慮無形資產的價值。"又說:"如果不改革,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嚴重不足、不良資產增加、財務信息不真實,連生存都難以為繼,這才是真正威脅國家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的最大隱患。"交通銀行董事長蔣超良在報社記者時說:"交行和匯豐的合作,不是零和游戲,而是雙贏戰略,不能從匯豐賺錢就得出我們虧本的結論。每股1.86元的入股價格,相當於交行2003年末每股凈資產的1.76倍,此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市凈率最高的是恆生銀行入股興業銀行的1.8倍,最低的是花旗銀行入股浦發銀行的1.54倍,我們的定價水平是比較高的。而且,匯豐入股使我行資本充足率及時達標,溢價部分使我行每股凈資產上升了0.17元,相應提高了我行IPO的定價基礎,匯豐概念對我行IPO的成功和股價後市穩定都起到重大作用。另外,剛才我也提到了,股價上升受益的不僅是匯豐,國有股的增值更大。應該說,我們和匯豐的合作成效顯著。通過合作,交行既引進了資金,更引進了管理、技術、人才和品牌,經營管理水平顯著提升,與匯豐的合作是符合交通銀行長遠利益的。" 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回答得更乾脆:"中國金融業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怎麼估計也不會過高。不把金融體系整治好,國家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就可能中斷,甚至可能遭遇危機。戰略投資者的進入,可以加快公司治理結構建設,改變'官商'文化,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我們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中國現有的銀行既不是金山也不是廢墟。如果不真正從機制上脫胎換骨,那麼國內許多銀行所具有的價值不僅不能夠為正值,反之可能為負值。一個負價值的企業或行業,股票是發不出去的,更談不上賣得貴了還是賤了。"
銀行"賤賣論"之爭從一個側面凸顯了國有銀行改革攻堅之復雜、之艱難,也從另一個側面提示人們,金融改革等不得也急不得,對於種種可能出現的失誤甚至是風險,應以殫精竭慮之心充分評估,應以如履薄冰之心小心操作。但是,它卻不能引導出這樣的結論:即困難已大到難以克服,市場化改革的路走錯了。一句話,國有銀行改革既需要大智慧、大魄力,也需要大胸懷、大視野。
⑵ 金融學歷史中的著名學者及其定理
20世紀50年代,馮·紐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設的基礎上建立了不確定條件下對理性人(rational actor)選擇進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數理論。阿羅和德布魯(Arrow and Debreu) 後來發展並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論,成為經濟學分析的基礎,從而建立了現代經濟學統一的分析範式。這個範式也成為現代金融學分析理性人決策的基礎。1952年馬克威茨(Markowitz)發表了著名的論文「portfolio selection」,建立了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標志著現代金融學的誕生。此後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建立了MM定理,開創了公司金融學,成為現代金融學的一個重要分支。20世紀60年代夏普和林特納等(Sharp and Lintner)建立並擴展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20世紀70年代羅斯(Ross) 基於無套利原理建立了更具一般性的套利定價理論(APT)。20世紀70年代法馬(Fama)對有效市場假說(EMH) 進行了正式表述,布萊克、斯科爾斯和莫頓(Black-Scholes-Merton) 建立了期權定價模型(OPM) ,至此,現代金融學已經成為一門邏輯嚴密的具有統一分析框架的學科。
但是,20世紀80年代對金融市場的大量實證研究發現了許多現代金融學無法解釋的異象 (anomalies) ,為了解釋這些異象,一些金融學家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應用於對投資者的行為分析,至90年代這個領域涌現了大量高質量的理論和實證文獻,形成最具活力的行為金融學派。2001年克拉克獎得主馬修·拉賓(Matthew Rabin) 和2002年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 man) 和弗農·史密斯(Vernon·Smith) ,都是這個領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領域的基礎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將這些獎項授予這個領域的專家也說明了主流經濟學對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的肯定,更促進了這個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國外將這一領域稱之為behavioral finance ,國內大多數的文獻和專著將其稱為「行為金融學」。
⑶ 金融學作業答案急求(簡潔)
1.金融市場的作用:
1、便利籌資和投資。為投資者的閑置資金找到了兼顧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投資工具為籌資者提供了靈活多樣的融資可能。
2、促進資本的部門集中解決社會化大生產對於社會資金集中使用的要求。
3、方便資金的靈活轉換。使期限、金額、地域不同的資金能夠根據不同需要在不同的主體之間轉移。
4、合理引導資金流向、流量促進資本向高效益單位轉移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提高資源效率使資本流動和社會生產實現均衡。
5、有利於增強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靈活性為中央銀行利用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提供了操作基礎。
6、有利於加強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推動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
2貨幣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政策
再貼現率
公開市場業務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幣值穩定:也就是穩定物價,指在某一時期,設法使一般物價水平保持大體穩定。
充分就業:努力使失業率降低至一個社會所能容忍的水平。
經濟增長:一國人力和物質資源的增長。增長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國家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國際收支平衡:對外經濟往來中的全部貨幣收入和貨幣支出大體平衡或略有順差、略有逆差。
4. 貨幣市場工具:
同業拆借
商業票據
銀行承兌票據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短期政府債券
回購協議
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5. 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又稱市場風險,也稱不可分散風險。是指由於某種因素的影響和變化,導致股市上所有股票價格的下跌,從而給股票持有人帶來損失的可能性。系統風險的誘因發生在企業外部,上市公司本身無法控制它,其帶來的影響面一般都比較大。
政策風險:政策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證券的價格。而一些看似無關的政策變化,比如對於私人購房的政策,也可能影響證券市場的資金供求關系。因此,經濟政策、法規出台或調整,對證券市場會有一定影響,如果這種影響較大時,會引起市場整體的較大波動。
利率風險:市場價格的變化隨時受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一般來說,市場利率提高時,會對股市資金供求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
購買力風險:由於物價的上漲,同樣金額的資金,未必能買到過去同樣的商品。這種物價的變化導致了資金實際購買力的不確定性,稱為購買力風險,或通脹風險。在證券市場上,由於投資證券的回報是以貨幣的形式來支付的,在通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也就是投資的實際收益下降,也存在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
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證券投資活動中最普遍、最常見的風險,是由證券價格的漲落直接引起的。當市場整體價值高估時,市場風險將加大。對於投資者來說,系統性風險是無法消除的,投資者無法通過多樣化的投資組合進行防範,但可以通過控制資金投入比例等方式,減弱系統性風險的影響。
6,很多呀,大概寫幾個吧。。。
市盈率、市凈率、銀行貼現收益率、真實年收益率、債券等價收益率、單個證券單期收益率、單個證券預期收益率、兩種證券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7經常賬戶
經常賬戶概況了一國與其外國貿易夥伴之間由當期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和銷售所帶來的交易。如果美國存在經常賬戶盈餘(正的數字),這意味著,與向外國人購買的進口商品相比,美國居民向外國人銷售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務.
金融賬戶
金融賬戶度量了現有的金融或實物資產在國家間的交易。當一國的某個人向外國投資者出售了一項資產(例如,摩天大樓、債券或股票份額)時,該交易被作為一項資本流入記入國際收支賬戶,因為資金流入該國以購買資產。當一國的某個人從國外購買了一項資產時,該交易被作為資本流出記入國際收支賬戶,因為資金從該國流出以購買資產。
官方結算賬戶
並非國家間所有的資本流動都代表了家庭和企業的交易。政府和中央銀行的資產持有量的變化為私人資本流動提供了補充。官方儲備資產(official reserve assets)是中央銀行持有的用於國際支付以結算國際收支和執行國際貨幣政策的資產。歷史上,黃金是主要的官方儲備資產。現在的官方儲備主要是美國和其它工業化國家的政府證券、在外國銀行的存款以及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我們在本章後面會討論的一家國際機構)創造的被稱為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的特殊資產。官方結算等於一國的官方儲備資產的凈增加(本國持有量減去外國持有量)。
8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政策
再貼現率
公開市場業務
9資產負債表(the Balance Sheet)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帳、分類帳、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於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