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天文學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
春秋戰國時期,流行過黃帝、顓頊、夏、商、周、魯等六種歷法。這些歷法是當時各諸侯國借用頒布的歷法,它們的回歸年長度都是365日,但歷元不同,歲首有異。在春秋戰國的500多年間,政權更迭頻繁,星占家們各事其主,大行其道,引起了王侯對恆星觀測的重視。我國古代天文學從而形成了歷法和天文兩條主線。
西漢至五代時期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完善時期。從西漢時期的《太初歷》至唐代的《符天歷》,我國歷法在編排日歷以外,又增添了節氣、朔望、置閏、交食和計時等多項專門內容,體系愈加完善,數據愈加精密,並不斷發明新的觀測手段和計算方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文學仍有所發展。卓越的科學家祖沖之完成的《大明歷》是一部精確度很高的歷法,如它計算的每個交點月日數已經接近現代觀測結果。
隋唐時期,又重新編訂歷法,並對恆星位置進行重新測定。天文學家僧一行、南宮說等天文學家進行了世界上最早對子午線長度的實測。人們根據天文觀測結果,繪制了一幅幅星圖,反映了我國古代在星象觀測上的高超水平。
宋代和元代為我國天文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期間頒行的歷法最多,數據最精;同時,大型儀器最多,對恆星觀測也最勤。
明清時期,在引進西方天文歷法知識的基礎上,我國古代傳統天文歷法得到了新的發展,取得了不少新的成就。
天文圖
⑵ 簡述西方天文學發展史。
一、古代: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掌握季節變化的重要性,而季節的變化又與天文現象有關,於是人們便有意識的觀察天象,最初的天文學就這樣出現了。 1、兩河流域的人們以月亮盈虧的周期來定「月」;2、古埃及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還繪制了星圖;3、度人很早就開始了天文歷法的研究。二、古希臘人:托勒密的地心說。 1、採用偏心圓概念對星星的復雜運動做了解釋;2、通過觀察和計算得出了當時所知道的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運動軌道的各項參數,排列了日、月、行星距離地球的順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地心說;3、他設想宇宙有九重天;4、在天文學史上第一個成功的運用模型方法。三、太陽中心說 1、哥白尼完成《天體運行論》標志系統的太陽中心說的形成。2、布魯諾《論無限性、宇宙和無線世界》宣傳並發展了日心說,提出了多太陽系和宇宙無限性思想。3、伽利略自製望遠鏡進行觀察和實驗,出版《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支持太陽中心說。四、開普勒行星運行三定律五、牛頓萬有引力 牛頓力學使天文學領域出現了一個新的分支學科就是天體力學。天體力學誕生使天文學從簡單地描述天體之間的幾何關系以及運動狀況過渡到到研究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造成各天體運動的原因的一個新階段。六、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屬性(曲率); ,是現代宇宙學膨脹宇宙模型的理論基礎。
⑶ 天文學的歷史有哪些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而對太陽、月亮和星星進行觀察,確定它們的位置、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並據此來編制歷法、安排農事等各種活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
古時候,人們通過肉眼觀察太陽、月亮、星星來確定時間和方向,制定歷法,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天體測量學最早的開端。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從16世紀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此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尤其在歐洲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
18~19世紀,經典天體力學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由於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應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物理過程發展,誕生了天體物理學。
20世紀現代物理學和技術高度發展,並在天文學觀測研究中找到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天體物理學成為天文學中的主流學科,同時促使經典的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宇宙及宇宙中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天文學就本質上說是一門觀測科學。天文學上的一切發現和研究成果,離不開天文觀測工具——望遠鏡及其後端接收設備。在17世紀之前,人們盡管已製作了不少天文觀測儀器,如中國的渾儀、簡儀,但觀測工作只能靠肉眼進行。1608年,荷蘭人李波爾賽發明瞭望遠鏡,1609年伽利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並有許多重要發現,從此天文學跨入了用望遠鏡時代。此後人們對望遠鏡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以期觀測到更暗的天體和取得更高的解析度。1932年美國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轉天線陣觀測到了來自天體的射電波,開創了射電天文學。1937年誕生第一台拋物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之後,隨著射電望遠鏡在口徑和接收波長、靈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斷擴展、提高,射電天文觀測技術為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後50年中,隨著探測器和空間技術的發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觀測進一步從可見光、射電波段擴展到包括紅外、紫外、X射線和γ射線在內的電磁波各個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學,並為探索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物理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觀測手段,天文學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在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方面,19世紀中葉,照相、分光和光度技術廣泛應用於天文觀測,對於探索天體的運動、結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天體物理學正是在這些技術得以應用後才逐步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學科。
人類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暢游一番了。1903年人類在地球上開設了第一家月亮公園。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個雪茄狀、帶翼的車,然後車身劇烈搖晃,最後登上一個月亮模型。
同一年,萊特兄弟在空中駕駛著自行設計的飛機飛行了59秒,同時一位名為康斯坦丁·焦烏科夫斯基、自學成才的俄羅斯人發表了題為《利用反作用儀器進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內演算,一枚導彈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須以1.8萬英里的時速飛行。他當時還建議建造一枚液體驅動的多級火箭。
20世紀50年代,有一個公認的基本思想是,哪個國家第一個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間站,它遲早就能控制整個地球。馮·布勞恩向美國人描述了洲際導彈、潛艇導彈、太空鏡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設想建立一個經常載人並能發射核導彈的宇宙空間站。他說:「如果考慮到空間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區上空飛行,那麼人們就能認識到,這種核戰爭技術會使衛星製造者在戰爭中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蘇聯人用這一成功來說明,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並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國約翰·肯尼迪競選的口號是「新邊疆」。他解釋說:「我們再一次生活在一個充滿發現的時代。宇宙空間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新邊疆。」對肯尼迪來說,蘇聯人首先進入宇宙空間是「多年來美國經歷的最慘痛的失敗」,美國政府唯一的出路是以攻為守。1958年,美國成立了國家航空航天局,並於同年發射了第一顆衛星「探險者」號。1962年,約翰·格倫成為進入地球軌道的第一位美國人。
許多科學家本來就對危險的載人太空飛行表示懷疑,他們更願意用飛行器來探測太陽系。
而美國人當時實現了突破:三名宇航員乘「阿波羅」號飛船繞月球飛行。在這種背景下,計劃在1969年1月實現的兩艘載人飛船的首次對接具有特殊的意義。
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第三代空間站「和平」號軌道站使其航天活動達到高峰,讓美國人感到緊迫。「和平」號被譽為「人造天宮」,1986年2月20日發射上天,是當時人類在近地空間能夠長期運行的唯一載人空間軌道站。它與其相對接的「量子1號」、「量子2號」、「晶體」艙、「光譜」艙、「自然」艙等艙室形成一個重達140噸、工作容積400立方米的龐大空間軌道聯合體。在這一「太空小工廠」相繼考察的俄羅斯和外國宇航員有106名,進行的科考項目多達2.2萬個,重點項目600個。
在「和平」號進行的最吸引人的實驗是延長人在太空中的逗留時間。延長人在太空中的逗留時間是人類飛出自己的搖籃地球、邁向火星等天體最為關鍵的一步,要解決這一難題需克服失重、宇宙輻射及人在太空所產生的種種心理障礙等。俄宇航員在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宇航員波利亞科夫在「和平」號上創造了單次連續飛行438天的紀錄,被視為20世紀航天史上的一項重要成果。在軌道站上,科學家們進行了諸如培養鵪鶉、蠑螈和種植小麥等大量的生命科學實驗。
如果將「和平」號空間站看作人類的第三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則屬於第四代空間站了。國際空間站工程耗資600多億美元,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載人航天工程。它從最初的構想到最後開始實施既是當年美蘇競爭的產物,又是當前美俄合作的結果,從側面折射出歷史的一段進程。
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實施分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從1994年開始的准備階段,現已基本完成。這期間,美俄主要進行了一系列聯合載人航天活動。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站8次對接與共同飛行,訓練了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階段從1998年11月開始:俄羅斯使用「質子—K」火箭把空間站主艙——功能貨物艙送人了軌道。它還擔負著一些軍事實驗任務,因此該艙只允許美國宇航員使用。實驗艙的發射和對接的完成,標志著第二階段的結束,那時空間站已初具規模,可供3名宇航員長期居住;第三階段則是要把美國的居住艙、歐洲航天局和日本製造的實驗艙、加拿大的移動服務系統等送上太空。當這些艙室與空間站對接後,則標志著國際空間站裝配最終完成,這時站上的宇航員可增至7人。
美、俄等15國聯手建造國際空間站,預示著一個各國共同探索、平開發宇宙空間的時代即將到來。不過,幾十年來載人航天活動的成果還遠未滿足人們對太空的渴求。人類一直都心懷征服太空的慾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資源的決心。除了歐美等國家外,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家也對太空表達了極大的興趣,新的科學探索也已經展開了……
⑷ 古代天文學簡史的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輝煌成就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天文學也是我國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其他包括農學、醫學和數學,天文學方面屢有革新的優良歷法、令人驚羨的發明創造、卓有見識的宇宙觀等,在世界天文學發展史上,無不佔據重要的地位。
我國古代天文學從原始社會就開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紀的帝堯時代,就設立了專職的天文官,專門從事「觀象授時」。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描繪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形象,進而對太陽上的變化也屢有記載,描繪出太陽邊緣有大小如同彈丸、成傾斜形狀的太陽黑子。
公元16世紀前,天文學在歐洲的發展一直很緩慢,在從2世紀到16世紀的1000多年中,更是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在此期間,我國天文學得到了穩步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大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天象觀察、儀器製作和編訂歷法。
我國最早的天象觀察,可以追溯到好幾千年以前。無論是對太陽、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恆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陽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見天象,都有著悠久而豐富的記載,觀察仔細、記錄精確、描述詳盡、其水平之高,達到使今人驚訝的程度,這些記載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在我國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豐富的天文象現的記載。這表明遠在公元前14世紀時,我們祖先的天文學已很發達了。舉世公認,我國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記載。我國是歐洲文藝復興以前天文現象最精確的觀測者和記錄的最好保存者。
我國古代在創制天文儀器方面,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創造性地設計和製造了許多種精巧的觀察和測量儀器。我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它最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已無從考證。
此外,西漢的落下閎改制了渾儀,這種我國古代測量天體位置的主要儀器,幾乎歷代都有改進。東漢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為動力的渾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後創制和改進了10多種天文儀器,如簡儀、高表、仰儀等。
我國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記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都有記錄。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的一座漢朝古墓內發現了一幅精緻的彗星圖,圖上除彗星之外,還繪有雲、氣、月掩星和恆星。天文史學家對這幅古圖做了考釋研究後,稱之為《天文氣象雜占》,認為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圖。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各種形態的彗星進行了認真的觀測,不僅畫出了三尾彗、四尾彗,還似乎窺視到今天用大望遠鏡也很難見到的彗核,這足以說明中國古代的天象觀測是何等的精細入微。
古人勤奮觀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變化,主要目的是通過觀察這類天象,掌握他們的規律性,用來確定四季,編制歷法,為生產和生活服務。我國古代歷法不僅包括節氣的推算、每月的日數的分配、月和閏月的安排等,還包括許多天文學的內容,如日月食發生時刻和可見情況的計算和預報,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預報等。一方面說明我國古代對天文學和天文現象的重視,同時,這類天文現象也是用來驗證歷法准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測定回歸年的長度是歷法的基礎。我國古代歷法特別重視冬至這個節氣,准確測定連續兩次冬至的時刻,它們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個回歸年。
根據觀測結果,我國古代上百次地改進了歷法。郭守敬於公元1280年編訂的《授時歷》來說,通過三年多的兩百次測量,經過計算,採用365.2425日作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這個數值與現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歷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夠測算得那麼精密,實在是很了不起,比歐洲的格里高列歷早了300年。
我國的祖先還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時,就已經懂得按照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時間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周而復始的東升西落運動,使人類形成了最基本的時間概念--「日」,產生了「天」這個最基本的時間單位。大約在商代,古人已經有了黎明、清晨、中午、午後、下午、黃昏和夜晚這種粗略劃分一天的時間概念。計時儀器漏壺發明後,人們通常採用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一百刻的做法,夏至前後,「晝長六十刻,夜短四十刻」;冬至前後,「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科」;春分、秋分前後,則晝夜各五十刻。盡管白天、黑夜的長短不一樣,但晝夜的總長是不變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包括天文學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的極大發展,最早是從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文藝復興時期大致從14世紀到16世紀,大體相當於我國明初到萬曆年間。我國天文史學家認為,這200年間,我國天文學的主要進展至少可以列舉以下幾項:翻譯阿拉伯和歐洲的天文學事記;從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間,鄭和率領艦隊幾次出國,船隻在遠洋航行中利用「牽星術」定向定位,為發展航海天文學作出了貢獻;對一些特殊天象作了比較仔細的觀察,譬如,1572年的「閣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這是兩顆難得的超新星。
我國古代觀測天象的台址名稱很多,如靈台、瞻星台、司天台、觀星台和觀象台等。現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觀星台和北京古觀象台。
我國還有不少太陽黑子記錄,如公元前約140年成書的《淮南子》中說:「日中有踆烏。」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記載中說:「日中有王字。」戰國時期的一次記錄描述為「日中有立人之像」。更早的觀察和記錄,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關太陽黑子的記載,離現在已有3000多年。從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當中,我國共有100多次翔實可靠的太陽黑子記錄,這些記錄不僅有確切日期,而且對黑子的形狀、大小、位置乃至分裂、變化等,也都有很詳細和認真的描述。這是我國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寶貴的科學遺產,對研究太陽物理和太陽的活動規律,以及地球上的氣候變遷等,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國學者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史籍和地方誌中都有記錄。實際上,我國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我國已故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在晚年考證了《淮南子·兵略訓》中「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這段文字,認為當時出現的這顆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計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軌道,並從其他相互印證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紂的確切年代應為公元前1056年,這樣又把我國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我國古代對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獅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記錄,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獅子座流星雨由於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別出名。從公元902~1833年,我國以及歐洲和阿拉伯等國家,總共記錄了13次獅子座流星雨的出現,其中我國佔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紀事。從公元前7世紀算起,我國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這類流星雨紀事。
⑸ 中國最早的天文歷史是這幾年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天文觀測和記錄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天文學在新石器時代開始萌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已經有了關於日食、月食和星辰的記載,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字可考的天文學資料了。商代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每一個月又被分為三旬。由此可知,早在商代,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天文歷法系統。戰國時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西漢時期,出現了許多新的天文觀測儀器,並提出了「渾天說」。隋唐時,進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線長度實測。宋元時期我國創制了《授時歷》,並製作了簡儀等新的天文觀測儀器。明清時期我國天文學處於衰落階段。
⑹ 中國現代天文學發展史
http://tieba..com/f?kz=7972321
看看這么吧,很詳細的.
⑺ 天文學史的內容
天文學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一門科學,而且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精密科學。天文學的萌生和發展一是源於先民漁獵和農耕社會關於判斷方向、觀象授時、制定歷法等等的需要,二是源於先人關於星象與人事神秘關系的占星術。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在戰國、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以歷法和天象觀測為主體的天學體系,在二十四史中有專門的《歷志》《律歷志》及《天文志》記載這些資料,它們對現代天文學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近現代天文學思想的最早源頭是古希臘,古希臘人的演繹推理方法和對事物的追根究底態度使他們對宇宙有了深刻而精密的認識,這種認識被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全盤接受。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天文學與星占學是不分的,像著名的天文學家托勒密、第谷、開普勒等,也是大星占家。占星需要觀測、推算天體的位置,這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從哥白尼建立日心說、伽利略使用望遠鏡、牛頓創立了微積分解析天體的運動開始,天文學跨入近代,天文科學開始與占星術分道揚鑣。赫歇耳把觀測視野從太陽系擴展到恆星,分光技術使人類可以了解遙遠天體的組成,今天,天文學及其相關技術已經發展到我們可以直探百億光年外的類星體、可以飛近太陽系行星拍照的水平。
因為天文學史是自然科學史的組成部分,所以它是一門特殊的史學。天文學史研究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二十四史相關志中就有大量天文學發展史的描述,西方到18世紀,已有題為《天文學史》的著作問世。而現代,天文學史早已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有分學科、地域、斷代等多種研究途徑。了解天文學史,對我們認識人類思維發展規律、指導前沿研究、利用古代資料和歷史信息、豐富史學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⑻ 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
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是英國。
世界上天文學發展:
英國公元前3100年,英國遠古人建造的巨石陣可以精確了解太陽和月亮的12個方位,並觀測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節的起落。
古埃及人在4700年前建造了金字塔,部分用於觀測太陽和其他天體。
公元前十四世紀,中國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規記錄,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記事。
公元前十二世紀,中國殷末周初採用二十八宿劃分天區。
公元前十一世紀,傳說中國周朝建立測景台,最早測定黃赤交角。
中國《詩經·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記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國用干支記日,從未間斷。這是世界上最長久的記日法。
公元前約700年,中國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上已有彗星觀察的記載。
公元前七世紀,中國用土圭測定冬至和夏至,劃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國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周期。
公元前六世紀,中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公元前585年,古希臘泰勒斯進行第一次被預測的日全食。
公元前440年,古希臘默冬發現月球的位相以19年為周期重復出現今陽歷的同一日期。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歐多克斯提出日月星辰繞地球作同心圓運動的主張。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論證大地是球形的,認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顆金星。並提出銀河是由許多恆星密集而成的。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阿那薩古臘提出月食的成因,並認為月球因反射太陽光而明亮。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代,中國甘德、石申編制了第一個星表,後稱「甘石星表」。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已認識到日月食是天體之間的相互遮掩現象(中國石申)。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天論》一書發表,提出地球中心說。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德謨克利特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動說,認為宇宙是在空虛的空間中,由無數個旋動著的、看不見的、不可分的原子組成。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用天文觀測推算地球的大小。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亞里斯塔克第一次測算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距離的比例,太陽、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陽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繞太陽運轉的主張。
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等完成的西漢《史記》中《天官書》一篇是最早詳細記載天象的著作。
公元前二世紀,古希臘希帕克編制了第一個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表和西方第一個星表;發現歲差,劃分恆星的亮度為六個星等。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採用農事二十四節氣。
公元前134年,中國漢朝《漢書·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詳細記載。
公元前104年,漢朝編造了《太初歷》,載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確會合周期。這是中國歷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較差(中國落下閎、鄧平等)。
公元前一世紀,中國落下閎西漢發明渾儀,用以測量天體的赤道坐標。
公元前46年,羅馬頒行儒略歷(舊歷)。
據《漢書·五行志》記載,公元前28年,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8)天文學歷史擴展閱讀: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歷法。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有五六千年了。
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遺址。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和拉普拉斯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十八世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牛頓力學的出現,核能的發現等對人類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聯系。當前,對高能天體物理、緻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極大地推動現代科學的發展。
對太陽和太陽系天體包括地球和人造衛星的研究在航天、測地、通訊導航等部門中都有許多應用。天文起源於古代人類時令的獲得和占卜活動。
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從太陽系發展到整個宇宙。
現今,天文學按研究方法分類已形成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大分支學科。按觀測手段分類已形成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幾個分支學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文學
⑼ 簡述西方天文學發展史
上古天文學 巴比倫文明:蘇美人已能從月相來訂出歷法,並已知潤月的觀念。巴比倫人更改進並統一了歷法,且訂出了黃道十二宮。亞述人則更認識了黃道和白道,也訂出了一星期七天的制度。隨後的迦勒底人更可預測日月食,對於天文的觀測也是有名的詳實,對於五大行星的紀錄更是如此。總言之,巴比倫文化為日後承接的希臘文化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埃及文明:埃及的天文學是僧侶祭司的特權,埃及的天文學,在早期第三到第六王朝間發展最為快速,金字塔,太陽歷的訂定都是在這個時期。比較特別的,是埃及人將一天分為晝夜,各分為十二小時,但由於隨季節日夜長短會有變化,所以古埃及一小時的長度不是一定的。
印度文明;印度文明發源雖早,但發展較慢,後期天文發展還有受到希臘的影響。印度使用二十七星宿,他們將一個朔望月分為白月和黑月,又以月圓時月亮所在的星座命名該月份,是比較特殊的。
西方古典天文體系的形成 ---- 希臘時代 首先登場的是地處小亞細亞,和埃及以及巴比倫最為接近的愛奧尼亞,泰勒斯(Thales)是愛奧尼亞學派的始祖,他曾預言公元前585年的一次日蝕,制止了兩個種族的戰爭。但後來波斯攻陷愛奧尼亞,此學派便漸趨沒落。
隨後而起的是義大利南希臘端民地上的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學派,畢達哥拉斯曾用船的桅桿,星星的高度,月食時的地球影來證明地球是圓的。但後來此學派因分裂和政治壓迫而告沒落。
愛奧尼亞學派沒落之後,僅尋的學者移居雅典繼續工作,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者也漸聚集在雅典,兩派學者在雅典的聚集造成了雅典學派的興起。柏拉圖(Plato)便是此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此學派的歐多克斯(Eudoxus)用許多復雜同心球殼的套迭來證明行星的運動。亞理士多德(Aristotle)不僅支持此學說,並用恆星不動的理由來說明天動說的可信性。賀拉客利特(Heraclides)則由觀測水,金星,認為內行星繞日運動,這點對哥白尼的日心體系具有啟發作用。
公元前四世紀,馬其頓興起,公元前338年,整個希臘被納入馬其頓統治,隨後的亞歷山大大帝,更建立了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後來亞歷山大帝國崩潰,他的大將托勒密佔領埃及,由於他曾為亞理士多德的學生,故重視學術發展,在亞歷山大城設立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研究教學機構,還有一間五十萬卷書的圖書館,直接造成了亞歷山大學派的產生。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在那時首先提出日心說,但此想法超前時代太多,不為人接受。後來阿基米得記錄下了這個看法,為一千多年後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起了重要的啟發作用。阿利斯塔克也是第一個測量日月地距離,地球直徑,黃赤交角的人。
托勒密王朝後來也脫離不了衰亡的命運,逐漸淪為羅馬附庸,學術中心漸轉移至羅德斯島和愛琴諸島,喜帕恰斯是這時代的代表人物,最大貢獻是在觀測天文學上,他的發現十分多,其中他編篡的星表,更在1800年之後,幫助哈雷發現了恆星的自行。曾被人稱為「天文學之父」。
喜帕恰斯的傳人是托勒枚(Claudius Ptolemy),他的主要著作【大綜合論】(Megale Syhtaxis)涵蓋了希臘化時期所有的天文學成就。拖勒枚承認,行星的運動可以用地球運動來說明,但當時還不了解萬有引力,所以他否定了這個說法。
後來的羅馬人對於科學研究並不醉心,他們只學到了希臘人的科學知識。但並沒學到希臘的研究精神,所以,羅馬時代天文學的進展是很緩慢的。羅馬本來的歷法是陰陽合歷,到了儒略、凱薩(Julius Caesar)的時代,已經和實際的時間差了三個月,於是廢除了陰陽合歷,採用太陽歷,新修改後的歷稱為儒略歷,現今的七月就是Julius的變形。後來的奧古斯都(Augustus)把八月用自己的名字代替,也就是August的由來。
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傳統的希臘知識被基督教義取代,天文學發展停滯。加上阿拉伯人入侵,毀掉了東方希臘文化的幾個中心。希臘文化就此成為教科書名詞,長達一千年的黑暗時代開始。
日心體系和古典天文學的誕生 羅馬帝國衰亡,隨後文化中心的沒落,日耳曼蠻族的入侵,基督教興起。一直到十一世紀,希臘科學和所有的新科學思想被教會以聖經的內容加以壓制。歐洲直到十字軍東征,才又接觸到古希臘和阿拉伯的天文學。遠洋航行技術的進步,造成天體導航的需求,和新航路的開拓,以及資本主義的發生。哥倫布和麥哲倫隨後完成了他們的偉大航行。教會的枷鎖漸漸被打破了。
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到了哥白尼時代托勒玫地心體系中的圓不斷增加至八十個之譜。如此復雜的系統,已使一些科學家感到不滿。在十三世紀時,知曉天文的西班牙國王阿耳豐索就開了個玩笑,結果連王位都不保。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分析了托勒玫體系的行星運動,發現如果把三種共同的運動(周日旋轉,周年運動,歲差)用地球在運動來表示,則復雜的系統變得簡潔明暸。他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反復證明自己的論點無誤,最後在臨終前出版了【天體運行論】,改變了人們的視野。
之後的布魯諾,本為牧師,但一生為科學奮斗。他延伸哥白尼的學說,創造出了和我們如今認同的宇宙觀相當的思想。但在這種宇宙中,沒有上帝的存在,於是他被教會視為公敵,於1592年被教會逮捕,八年後燒死在羅馬。
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幼年時在神學院接觸哥白尼學說,後來在弟谷(Tycho Brache)麾下與其合作,最後繼承了弟谷的觀測數據,創出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首先,他發現觀測的資料和前人推算的值有8'左右的誤差,而在一千條的火星觀測數據中,都有相同的誤差,他開始試著找出原因。歸納出了第一條行星運動定律-行星在橢圓軌道運動,太陽在其中一個焦點上。隨後又發現了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和第三定律-行星公轉周期平方和半長軸立方成正比,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開辟了道路。
和開普勒同時期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則是第一位用望遠鏡進行觀測的天文學家。他看到了太陽黑子,月球的表面,木星的衛星,金星的盈虧,這些都證明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最後他被教會逮捕下獄,屈打成招,簽下悔過書,軟禁終生。
稍後的牛頓(Issac Newton)生在教會控制較少的英國。他發現了統治行星運動的定律。古典天文學,至此趨於完備。
18,19世紀天文學的進展
首先登場的是哈雷(Edmond Halley),他二十二歲時就因出版了一份南天星表而享有盛名,1705年,他計算出了二十四顆彗星的軌道,發現有一顆是1681-1682出現過的,而且和1607,1531年彗星出現的軌道也相近,於是他預言,下一次將會在1758年回歸。到了1758年,哈雷彗星果然回來了,計算所依據的牛頓定律被大眾完全接受,彗星是大氣現象的說法也不攻自破了。
布拉德雷(J.Bradley)在誤打誤撞的情形下則發現了光行差,求得了更精確的光速數值。他晚年編制了一份龐大的星表,被譽為十八世紀最精密的星表,對近代研究恆星自行有偉大的價值。
十八世紀發現了一條行星位置的規律,將日地距離取為1,則已發現的行星位置都符合0.4+0.3*2^n的規律,稱為提丟斯(Titius)定則,或稱波德守則,於是人們在發現到了天王星後,又在火星和木星間找到了小行星帶,根據天王星的軌道攝動,又找到了海王星。值得一提的,最先計算出海王星位置的是一名英國的大學生亞當斯(J.C.Adams),這是人們用牛頓力學發現的第一枚星體。
在歐洲文藝復興的時期,東方的中國正處於積弱不振,科學衰落的時期。教會利用這個機會藉傳揚科學知識為傳教活動服務。當時許多派來中國的傳教士都是歐洲一流的天文學家,但由於教規的約束,起初他們傳揚的多半是中古世紀的古老科學思想。開始傳揚日心說,已是十八世紀中葉之後的事了,那時日心說在歐洲已取得絕對的勝利。這些耶穌會教士對於介紹西方數學,天文學到中國,以及將東方古老天文學數據介紹至西方,有著相當的貢獻。
如果說哥白尼創立了行星天文學,則恆星天文學之父應該是威廉、赫歇耳(W.Herschel),他發現了太陽的自行(太陽朝武仙座方向運動),又發現了互繞的雙星系統,他在估計銀河的距離時,也開始了恆星統計學的工作。
貝賽耳(F.W.Bessel)則完成了之前許多天文學家想證明的恆星視差,證明了哥白尼地動說唯一未被證明的部份。人類也開始了可測定恆星距離的時代。
此時,分光儀,光度學,照相術也在天文上展露頭角。分光儀使我們得到遙遠星球的溫度,化學組成,甚至視速度。光度學使我們精確地分析行星光度,照相術則使我們能攝取微弱天象。在1850年代,天體物理學誕生了。
1888年,在天體物理學終於釐清星雲星團的面目後,德雷耶耳(J.L.E.Dreyer)發表了星雲星團【新總星表】(簡稱N.G.C.),一直至今,這個星表還經常使用。
二十世紀的天文學
天體物理學在二十世紀才利用於行星的觀測上,南加州威爾遜天文台發現火星大氣的成份不適於生物生存。金星上的紅外線吸收帶,表示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木星表面存在甲烷和氨分子。使得天文學家開始建立行星表面構造的理論。
1930年,靠著照相術,湯鮑(C.Tombaugh)發現了預言中的冥王星。
莫理(A.C.Maury)則靠著十九世紀哈佛大學的觀測數據,將恆星分成O~S數類。最後羅素(H.N.Russel)發表了絕對星等對光譜型的統計圖,世稱赫羅圖。
勒維特(H.S.Leavitt)則利用已知絕對星等的造父變星求出兩個麥哲倫雲的距離,利用這種方法,很多球狀星團的距離也被求出了。
1931年,無線電工程師楊斯基(K.G.Jansky)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開始了無線電天文學,在無線電干涉儀發明以後,無線電狹著不受天候限制以及觀測波譜廣的優點,為天文研究方法造成了革命性的躍進。
1924年,哈柏(E.Hubble)確定了仙女座星系是河外銀河,開辟了河外星系的研究。二戰後,星系集團的研究,更發現了本星系群,甚至超星系群。有人也發現,許多星系的運動方向都遠離我們,再加上宇宙背景輻射的證據,於是,大霹靂宇宙學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