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學的性質是什麼
http://www.jyzxw.net/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535
文學是一種用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社會意識形態,它必然受到社會生活中種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和文化特性。同時它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作用於社會,具有能動的社會作用。
文學的上層建築性質
社會好比一座巨大的建築物,有基礎部分,也有上層建築部分。同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一定社會的經濟結構(經濟制度),是一定社會的基礎;而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法律、政治等設施,以及法律、政治、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道德等社會意識形態,則是社會的上層建築。文學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范疇。文學的上層建築性質,是文學的社會本質屬性。具體說來:
文學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
文學的發展以經濟發展為基礎,這主要表現在: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為社會進行文學生產提供人才、物力上的物質基礎;一定的生產關系決定著包括文學在內的整個上層建築的性質。文學的對立和沖突,都可以在生產關系的矛盾中找到深刻的根源。每個時代的文學,它的性質和內容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所決定,與一定的經濟基礎相適應,並且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而或遲或早、或快或慢地發展變化。
文學和上層建築的其他部分互相影響。
文學既受政治、法律、哲學、宗教、道德、其他藝術的影響,同時又對它們發生影響。例如文學創作會受到某種哲學思想的支配,表現一種特定的道德觀念,在宗教勢力強大的時候還可能成為宗教的奴婢,等等;另一方面,文學也在鼓吹、宣傳或反對、批判這一種或那一種的哲學、道德、宗教的觀點,影響著這些意識形態。
文學在與上層建築其他部分的關系中,以同政治關系為最密切、最重要。這是因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經濟的強有力的保衛者,在上層建築諸因素中最靠近經濟基礎,占據著主要地位。經濟基礎對文學的作用和文學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通常經過政治這個中介因素發生。
文學離不開政治,文學經常是政治的晴雨表,或明或暗、明或暗、或直接或曲折地反映著政治斗爭和變動,並且影響著政治的發展。文學同政治的密切關系,不僅表現在具體的作家、作品同政治的關繫上。就是文學運動、文學思潮、文學的創作方法、文學風格和流派,甚至文學形式的變革等,也無不同政治有關。一定的文學還必須有一定的政治的保護和支持。當然,文學同政治的關系,是上層建築內部的關系,不是從屬關系。
文學對社會的反作用是能動的。
人類以一定的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組成社會。文學不僅認識社會,還評判社會;不僅再現社會,還藝術地再造社會;不僅接受社會的選擇,還反過來選擇社會;不僅為社會塑造,也反過來塑社會。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能動的反映論。它高度重視人腦在反映中的能動作用,認為意識對物質的反映不是僵死的、呆滯的,而是積極地指向實踐,精神的因素可以轉化為物質的力量,人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創造著客觀世界。
具體說來,首先,文學在描寫社會現象時揭示著生產關系的本質。文學當然要細致入微地描繪社會現象,勾畫出社會現實的圖景,以便讓人們了解社會現關的基本面貌和狀況。但僅僅到這一點還不夠。因為文學的反映不是鏡子的反映。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家把文藝看作是社會人生的鏡子,這盡管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但也有缺陷,容易導致對文學反映的簡單理解。文學不但要反映出社會是怎樣的,還要進一步解釋為什麼是這樣,要探求社會現象何以如此的種種原因,要指明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向,一句話,要揭示社會的本質。
巴爾扎克用為一個現實主義大師,非常強調文學要「嚴格摹寫現實」,同時他又問道:「可是,為了得到凡是藝術家都會渴望的贊詞,不是應該進上步研究產生這些社會現象的多種原因或一種原因,尋找出隱藏的廣大的人物、熱情和事故裡面的意義么?」
其次,文學在認識社會的基礎上還要評判社會。文學家是帶著一定的價值觀念和標准去反映社會的,因此當他在認識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現實時,不可能不置可否,而是參照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標准對社會現實作出自己的評判,指出這一社會哪些地方還不盡人意,哪些地方還需要進一步改善,並把這一切融匯在對這一社會的具體描繪中。巴爾扎克在我們前面引述的那段話之後接著又說:「在尋找了(我沒有說:尋到了)這個原因、這種動力之後,不是還需用要對自然法則加以思索,看扎克各個社會在什麼地方離開了永恆的法則,離開了真,離開了美,或者在什麼地方同它們接近嗎?」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對資本主義社會暴露出來的種種丑惡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如果一部文學作品只是描繪生活而毫無對生活的評判,無論那描繪多麼逼真、生動,作品的價值也要大打折扣。試想杜甫的偉大,不正在於他對黑暗現實的揭露和抨擊,對人民苦難的深切的同情,以及由此顯示出來的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嗎?
再次,文學在再現社會基礎再造社會。藝術家在創作作品,反映生活時,會根據自己的思想、情感、願望和理想,通過虛構,對現實生活加以補充、重建。
高爾基所說的「我們的藝術應該就得比現實更高,並且在不使人脫離現實的條件下,把它提升到現實以上,就是要求藝術家應該在再現現實基礎上再造現實。如此,藝術才更有價值。」
從文學對讀者的直接作用這個角度看,作為意識形態它必然會影響到公眾的心理和情緒、觀念和行為,從而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其實,無論是孔子還是柏拉圖,在解說詩歌的本質時,都是從這個角度著眼的。孔子強調詩的諷喻、教化作用,而柏圖則要將那些誘人沉湎於享樂的,敗壞社會道德的詩人們從他的理想國中驅逐出去。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大都是文藝家,在當時的以人道反神道的偉大斗爭中,文學是起到了「排頭兵」作用。十八世紀的歐洲啟蒙思想家們也是緊緊抓住文藝這個有力的武器宣傳們們的自由、搏愛、平等的思想。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由於斯陀夫人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起了巨大的鼓動作用,當時的林肯總統竟說這場戰爭是由一個「小婦人」引起的。在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無產階級的革命家們也無不看重文藝的社會作用,希望文藝家投身於革命,反映革命的進程,以自己的作品推動革命的發展。文學史上的那些最偉大的作家,之所以願意把他們的全部生命交付於文學事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意識到文學對民眾精神的巨大影響和巨大的社會作用。巴爾扎克曾不無誇大地說:「帝王統治人民不過一朝一代而已;藝術家的影響卻能綿延至整整幾個世紀;他能使事物改觀,他決定變革的形式,他左右全世界並起著塑造世界的作用。」如果說巴爾扎克的看法有些誇大其詞,魯迅先生的見解就客觀多了。魯迅在解釋他為什麼寫小說時說過,他而對著的是一個「病態的社會」,「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因為在他看來,「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
由此可見,所謂文學對社會的反作用,說到底就是通過文學對社會的能動反映,通過文學對社會公眾的精神影響,最終達到對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實際的作用。沒有這種實際的作用,文學對社會的反作用只能是一句空話。所以,文學絕不像「唯美主義」者所說的,僅僅是擺著好看的「花瓶」,是單純供人消遣的娛樂。文學實際是社會機體上的一個必不可缺的「器官」,在社會發展中充當著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
當然,無論文學的社會作用多麼重要,只能是在經濟、政治支配之下的反作用,這種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把它誇大到不恰當的地步。中國近代著名的改良主義者梁啟超說過:「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梁啟超鼓吹小說革命是完全合乎時宜的,但把小說擺到整個社會之上,把小說革命看作整個社會革命的先決條件,這種過分拔高文學的觀點就不正確了。還是魯迅先生說得較妥當:「各種文學,都是應環境而產生的,推崇文藝的人,雖喜歡說文藝足以煽起風波來,但在事實上,卻是政治先行,文藝後變。」文學能夠影響人的政治思想和行為。但文學不能決定政治的變化,相反,文學的變化取決於政治的變化。例如,無產階級文學就是無產階級政治深入發展的條件下發展壯大起來的。 http://www.ourivy.com/list.asp?unid=111
2. 什麼是文學
文學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很多的方面相關的歷史研究,還有文學作品的創作,通常人說的「文學」一般只是文學藝術。文學有自己的歷史,所以用這個概念不輕松,但是最終還是體現在文學的作品上。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文學,只是人們沒有在意罷了。小孩子的時候先是學習說話,然後是學習寫字,開始寫作文,到後來也只有幾個人能當作家。
文學作品是文學發展的表現,盡管它很大程度反映的是時代的特徵。文學不是深奧的東西,就像接受流行文化以後,也不覺得有什麼更特別的,在很多人眼裡搞文學就是非常人,實際文人也在生活裡面,不同的是文人思考生活、總結生活、反映生活。在面對現實生活時,不是每個文人都像魯迅那樣不停的戰斗,相比之下簡單的適應生活的人,還是缺少開拓精神的,至於一些偽善的人,在生活裡面到處都是,偽文人也是存在的。我個人認為真文人是心中「有恥的」。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文學的,從廣告詞到小商品的標簽,話劇的台詞,電影,流行歌曲都含有文學的內容,今天看到一句廣告詞「西湖床墊,千錘百煉 」。小學就開始學習漢字,那時候學的很多的漢字只是表面的,中國的漢字是博大精深的它附帶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認真的去探求文字的奧秘,這是中國人要認真去做的。中國古代的文學是很燦爛的,詩詞歌賦流傳到今天,這一點很多人了解,但不一定真正用心的去讀過,中國的古代的思想沒有西方的那樣有很清晰的脈絡,但是這些思想很多都蘊涵在古代的文學作品裡面,「學不可以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等,實際上中國人讀懂古文的人不多,文化傳統就剩下「文言文」了。研究文學史是文學學習的重要的內容,我們不缺乏能力而是缺乏系統,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了解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全民素質。
文學也是受到生活的限制的,搞文學創作,首先要在文字上下工夫,博聞廣見,作者用心寫的才作品才是文學,必須強調的文學是有精神的,沒有精神的不是文學,文學蘊涵著美和文化底蘊。文學創作很多人可能就會簡單的認為就是小說、劇本、評論、散文等等,和文字相關的東西,這是從讀者的角度說的,從文學創作的本身說,這是文人對生活的體驗的感受和邏輯思維的重新組合,裡面有真實、有美,真正的作品是凝結著作者的心血的,璐瑤的作品給很多人真實的感受和感動,那是因為作者用筆在反映現實的生活,這生活離我們不遠,作品背後努力則是作者對生活的親身體驗。
文學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創造,就像科學家的發明創造一樣。不僅如此,這裡面給人們帶來的美的感受和生活領悟,是很多意識的東西是物質發明所不具有的。很多人也認為寫文章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經常寫就會寫的很好,文學的創作不是文字的游戲,當然文學形式是多樣的,人們對的文化基礎和生活的閱歷對作品的影響是很大的。從讀者的角度,讀者的知識結構和認識水平,同樣也限制了讀者對作品的理解能力,還有很多的文學作品是反映一段時期的歷史,可能會很長的篇幅,這就要讀者堅持看下去,我相信其中一定有你需要的東西在裡面。我並不反對文人保持自己的個性,這樣文學的作品才有多樣性,我也認為文人也要不斷地創新表達到形式,作者在傳播文化的同時,也要讓人們欣賞作品,但是從創作的機理上,我決不認為出書多買書多的人就是優秀的文人,商業作品其實就是商品,抄襲重復,沒有靈性,這一點很明顯。很多之名作家的作品經久不衰,而且一般不會高產,好的東西是經的起考驗的,比如錢鍾書的《圍城》,郁達夫的散文。
文學盡管很龐大的事物,可還是要由人來做的,在強調創作水平的同時,也是要我們做合格的讀者和觀眾的,經常會有朋友說什麼什麼書讀不懂,什麼電影不喜歡看,社會裡面還流行所謂的「高雅藝術」這樣的詞彙,除了個人的喜好,再就是理解的能力,還就是環境的影響,小說裡面有作者的思路,很多人不願意動腦子,所以看不進去。今天電影很多也是在演義文學作品,如果導演改個套路,很多人的思維就跟不上了,這些都是作為讀者的思維不進步所致,說過了文學也是文化,文化沒有界限,只是看你對它的態度。
3. 為什麼文學是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必須中介
因為文學決定了你的價值觀,從而影響你的物質審美觀
因為文學決定了你的精神階梯,從而影響你看人做事的態度
4. 文學有什麼用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之上層。文學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范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是指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因此,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代表一個民族的文學按照類型可以劃分為純文學和謊言文學。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即精神性價值。
關於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一般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精神價值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文學藝術的創造活動是文學藝術家的精神活動,文學作品屬於人類的精神產品,文學藝術的接受鑒賞也屬於人們的精神領域的活動,所以,文學藝術的精神性價值應當是其自身最為內在的、基本的價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國現象學學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藝術作品中,存在著一些構成其價值的確定的特性,那就是藝術的精神性價值的特性,即它並不以為了實現某種目的的服務的手段,那麼他就無法理解藝術。這些價值是作為存在於作品之中,作為被包含在藝術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們體驗的。」
藝術,在履行自己的種種「服務」職責時,反而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它自己,而我們在擁有過多「藝術作品」時卻失落了「藝術的精神」。
藝術,並不僅僅是工具,甚至也並不總是「作品」。但是藝術在本質上是一種生存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的內涵,是生命賴以支撐的信仰。
5. 文學的定義是什麼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
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5)文學是物質擴展閱讀
網路文學的發展使得文學有了新的定義,近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誕生,很多人被這四年一度的文學盛典吸引住了眼球,此時,在互聯網時代一向混得風生水起的網路文學似乎有些黯然神傷了。因為自2011年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允許網路文學作品參評以來,至今網路文學作品無緣茅獎。
然而關於網路文學,《工人日報》記者最近卻注意到了兩條天壤之別的信息,一則是備受關注的網路文學作品《盜墓筆記》終於有了大結局,這一消息在網路即刻登上熱搜榜。與此同時,電影《盜墓筆記》的拍攝也被證實確鑿無疑。
一則是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繁花》,其作者金宇澄表示,此書的初稿是在一個叫「弄堂網」完成的。這雖然不能證明《繁花》就是網路文學作品,但其「從網路到讀者」的創作歷程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對原創文學的影響又進了一步。
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快餐化的娛樂模式,一方面是以精雕細琢為基礎的文學專業要求,網路文學在被影視、網路、動漫等經濟效益的驅動與傳統文學對文學素養的要求之間,將會何去何從?
金宇澄在他所寫的《我寫<繁華>:從網路到讀者》中也表示,網上連載的好處是,能夠不間斷得到讀者激勵。這似乎對網路文學寫作是一種肯定和鼓勵。
而有報道卻認為,隨著網路文學產業將網路小說打通影視、網游、動漫等多個娛樂領域,實現網路文學行業的商業化、規范化、產品化,網路文學走上了產業化大道,卻也與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寫作漸行漸遠,其本質就是滿足市場需求的標准化產品生產。
據介紹,自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開始,「持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的重點文學網站」即有資格推薦作品的規則出台以後,網路文學作品在這個國內最有分量的文學大獎中一直躍躍欲試。曾擔任過一些網路文學獎評委的陳曉明表示,網路文學有其價值,滿足的是大眾的娛樂閱讀需求,與商業接軌。
但如果這種東西完全打垮了經典,就不合理了。茅盾文學獎向網路文學打開一扇門也許是想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但這並不是必須的。
就連以網路文學作品起家的半壁江中文網創辦人董江波也認為,網路文學自2003年興起,茅盾文學獎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短期內很多東西無法改變。但他相信,不出10年,網路文學一定能拿下茅盾文學獎。
能否10年之內拿下大獎還是後話,然而眼下看來,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花千骨》原著作品《仙俠奇緣之花千骨》涉嫌抄襲的新聞又不得不讓人擔心,在如今這個更加註重作品文學性與原創性的時代,網路作品在原創文學的道路上靠譜嗎?
網路文學作品被指抄襲,已不是第一次了。網路文學作品因其傳播方式的快速、簡便及隨時性強等原因,人們藉助網路技術,搜索起來很方便,因為其可復制性也很強,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也認為,網路作品被指抄襲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當下網路小說作者的版權意識還需要提高。
此外,相較於傳統文學作品的深刻思想內涵,網路文學作品往往採用更隨意的寫作手法;就故事而論,網路文學更注重故事的可讀性,而傳統文學更注重故事內在的意義。
有專家認為,網路拒絕深刻的沉默或者故作沉默的深刻,它是年輕的,需要喧嘩、躁動、激情,所以網路文學的語言更偏愛於嘩眾取寵,1998年號稱第一部網路小說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能輕舞飛揚起來。
如果說在茅盾文學獎的評選中,傳統文學作品因為其深刻的思想性、文學性更勝一籌的話,那麼在互聯網引領下的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的當下,網路文學作品因其內容的新穎、文字可讀性強,或許更有優勢一些。
據介紹,近幾年來,傳統文學改編電影屢遭票房滑鐵盧,如曾經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的《白鹿原》和畢飛宇的《推拿》。但電視熒屏又呈現另一番景象。從定義了「清朝穿越劇」的《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到《甄嬛傳》;
從都市純愛題材的《泡沫之夏》,到「民國」背景的《來不及說我愛你》、《無心法師》;甚至家庭情感劇《裸婚時代》、軍事題材劇《我是特種兵》都改編自網路小說。不知不覺間,網路小說異軍突起,已經霸佔了電視熒屏的半壁江山。網路小說擁有的大量書迷成為改編劇的人氣保證。
網路文學在互聯網的作用下經歷了初出茅廬、埋頭追趕和風生水起的發展之後,越來越多的作家和作家團體在關注網路文學的發展,出任中國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的莫言也坦言:「當網路文學剛剛發展的時候,我心裡想不準備跟它打交道,但現在網路文學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據8月6日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通過福布斯這個權威的媒體平台,原創文學的傳播有了一個能為更多公眾所熟知和了解的品牌,上榜作品的IP(知識產權)價值,作家的知名度也將因此得以進一步增值。上榜作品和作家將成為讀者、公眾以及下游影視、游戲等廠商的關注焦點。」
據介紹,對IP的飢渴,使得網路文學在這幾年來炙手可熱。因為利用成熟的網路IP開發產品可以縮短產品周期,並可引入網路文學的大量用戶。比如游戲產業,在2014年就已經進入千億市場,高強度競爭背後,IP作用就凸顯出來,有報告指出,有IP游戲下載轉化率是無IP游戲的2.4倍。
網路文學讀者和游戲用戶有天然契合度,游戲公司引入的優質網路文學IP均為排名靠前的作品,從海量作品中篩選出來,意味著其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
網路文學IP也從幾年前的低價求售進入價位高企。2013年,原本普遍在100萬元左右的熱門小說IP,在去年初就普遍漲到300萬元到500萬元,到了今年則攀升至千萬級別。
如今,網路文學不僅僅局限於在線文字閱讀,誕生了一條全版權運營的產業鏈,以文學為源頭,促進精品IP在線下出版、影視、游戲、動漫、音樂、周邊等泛娛樂領域的多態呈現,實現文字閱讀市場價值最大化。
而影視行業的網路文學改編也進入收視率和票房的雙贏。《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改編網路小說的青春片,票房均過億元,以小成本博高票房,引發市場對網文IP的熱捧。
最期待的電視劇榜單前十位中,《何以笙簫默》、《花千骨》、《旋風少女》、《羋月傳》等全部脫胎於網路小說,題材也由之前的古裝一枝花發展成言情、仙俠、懸疑等全面開花。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網路文學簽約作者數量超過百萬,每年上傳作品的數量也接近百萬部,如起點中文網、紅袖小說網等多家在線中文協作平台,每日更新的數字就多達一個億。
面對龐大的基數,上述所舉吸金很重的幾部作品可謂是鳳毛麟角了,因此並不是說所有的網路文學都能向IP值要成績。一名專業的網路小說作者在說到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網路作家時說:扎實的寫作功底、豐富的想像力是必須要有的.
除此之外,過於常人的觀察力和經歷才能保證細節的描述到位,而一部網路小說幾萬字的寫作量還需要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保證。如此看來,網路文學在向IP值全面進軍的時代,原創作品的文學質量才是第一位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學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網路文學發展新定義:要文學性還是要IP值?
6. 什麼是文學啊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
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6)文學是物質擴展閱讀
(一)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統稱為文學。現代專指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故又稱「語言藝術」。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將文學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現代通常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影視文學等體裁。在各種體裁中又有多種樣式。
(二)孔門四科之一, 《論語·先進》:「文學,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學,則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貴族子弟的學科。《宋書·雷次宗傳》:「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
(三)指辭章修養,元結《大唐中興頌序》:「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
(四)官,漢代置於州郡及王國,或稱「文學掾」,或稱「文學史」,為後世教官所由來。漢武帝為選拔人才特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舉薦人才上京考試,被舉薦者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學」則指精通儒家經典的人。魏晉以後有「文學從事」之名。唐代於州縣置「博士」,德宗時改稱「文學」,太子及諸王以下亦置「文學」。明清廢。
(五)文學是藝術的一個門類,屬社會意識形態。中國在先秦時,含文學與博學二義。現代專指以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並作用於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中國一般分其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等四類。
(六)文學具有全人類性、社會性、民族性、人民性、階級性和真實性等。文學的發展是受文學內部和外部各種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一般說,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文學的社會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認識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種作用同時發生,構成了文學的社會功能。
(七)文學,意識的產物,生活的反映,文學是客觀的東西到了人的頭腦中後,人重新組織編出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八)文學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存在著,但是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有不同之處。例如:外國的小說分類和中國的有所不同。
(九)文藝復興之後,世界對文學的定義逐步演變成:文學即一種以文字語言為載體的藝術。因為其載體為語言文字,所以區別於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
7. 什麼是文學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7)文學是物質擴展閱讀:
文學價值: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即精神價值。
關於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一般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精神價值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
藝術,在履行自己的種種「服務」職責時,反而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它自己,而我們在擁有過多「藝術作品」時卻失落了「藝術的精神」。
藝術,並不僅僅是工具,甚至也並不總是「作品」。藝術在本質上是一種生存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的內涵,是生命賴以支撐的信仰。
參考資料:網路-文學
8. 文學是什麼意思
文學: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運用虛構和想像,使用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
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
(8)文學是物質擴展閱讀
一、題材分類
1、宮廷文學
是指以帝王的宮廷為中心,聚集一批文學家,並由他們創作的主要是描寫宮廷生活、歌功頌德、點綴昇平的文學,如西漢武、宣二帝時期、梁簡文帝和陳後主時期、唐太宗、高宗、武後。中宗時期。
2、士林文學
主要有以下幾類:憂國憂民、傷時諷喻;感遇詠懷;山水田園;邊塞旅行;寄贈酬答、留別送別;愛情婚姻、遊子思婦。
3、市井文學
是指市井細民中流傳的、供他們欣賞娛樂的文學。可分以下幾類:愛情婚姻(可分為「痴情女子負心漢」型、「有情人終成眷屬」型、人鬼姻緣型);政治歷史;武俠公案;神魔妖異;世情勸諭。
4、鄉村文學
以鄉村為題材的文學。
二、體裁分類
1、詩賦
第一,詩賦呈現此消彼長、彼消此長的規律;第二,詩、賦、文史中國古代正統文學的三種主要形式;第三,中國詩歌之所以歷久不衰,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本身有一種調節功能,其語言形式不斷變化;第四,詩歌的發展是情性與聲色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
2、詞曲
其中戲劇的特色在於:第一,虛擬性,具有一定的抽象化、程式化的特色。第二,自始至終是歌劇,以音樂為中心。
3、小說
第一,傳記性。往往圍繞一個主要人物的遭遇來組織故事、安排情節,寫法接近一個或幾個人物的傳記。第二,故事性。富有故事情節,便於講述,比之於西方小說較少心理刻畫和景物描寫。第三,結構上往往是按時間順序縱向安排故事情節,有頭有尾。
4、文章
分為散文與駢文。
9. 《漢語言文學》為什麼是物質性
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10. 文學的性質是什麼
{WvYDAiXriZmxgfSTuCPrLqNum}84402575100018914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