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學詩詞
恰是中秋月一輸 汗,應該是 恰是中秋月一輪(估計是輪的繁體)
意思就是合家團圓唄
② 鄉土文學的簡介
如果以茅盾的「鄉土文學」觀念為圭臬,那麼,魯迅筆下的鄉土世界無疑最具代表性。在末庄、土谷祠、烏蓬船、咸亨酒店構成的鄉土環境中,魯迅以一個啟蒙者的眼光揭示著鄉土人物的麻木、愚昧和殘酷。
在魯迅的鄉土小說世界裡,鄉土環境,絕對不是寄予著某種人生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扼殺民族生命力的所在。魯鎮和末庄幾乎可以等同於魯迅所說的「鐵屋子」。大概只有在回憶童年的敘述中,魯迅才對故鄉表現出些許的溫情。而魯迅對鄉土環境的嚴峻態度,實際上為現代的許多進步作家所接受,所追隨。在鄉土生活和風習畫面中寄予重大的社會命題,顯示社會的變遷和變遷社會中的人物成為中國現代作家孜孜以求的一種鄉土文學的敘事模式。 與具有進步色彩或直接參加革命的鄉土作家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另一批陶醉於田園風光的現代鄉土作家,其中成名於20、30年代的廢名和沈從文最有代表性。廢名的鄉土文學作品中,少年和姑娘在夕陽下逗留嬉戲,行人挑夫在楊柳樹下乘涼喝茶,農家樂的一派祥和而繁忙的快樂景象完全抹去了現代農村中血腥的一面,譜寫出一曲遠離塵囂的田園牧歌。至於沈從文的創作,也多注意刻畫鄉土中的「粗糙的靈魂」和「單純的情慾」。沈從文描繪的山寨、碼頭寧靜而秀美,宛如一副副古樸奇幻的風俗畫。特別是在這些「化外之境」中發生的愛情故事,更有令人一唱三嘆之妙。《邊城》中少女翠翠的愛情觀和愛情經歷,單純而美麗,有著未受現代都市文明污染的清澈和微妙。在沈從文的鄉土文學世界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禽獸在做夢,草木能談吐,大自然的「神性」成為鄉土世界沉默的主宰。那麼,沈從文意圖在他的寧靜超脫的鄉土作品中寄寓什麼樣的主題呢?是「人性」。沈從文在他《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中言明:「這世界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神廟供奉的是『人性』。」那麼,我們有必要追問的是,沈從文是不是以「人性」的小廟的構造迴避可能存在的殘酷現實,從而「美化落後」「詩化麻木」呢?如果這樣看待沈從文的鄉土文學作品,確實是過於粗暴簡單了。
在沈從文詩意神話的長廊中,即使是最精美的篇章,也在述說著某種無法抗拒的悲涼。翠翠那一雙「清明如水晶」的眸子,在親人的死亡和情人的離去的現實面前,不也宣告了詩意的神話的破滅了嗎?而沈從文的另一名篇《丈夫》,幾乎完全可以將其視為關於鄉村底層人物的一曲悲歌。進入鄉土文學純美境界的沈從文,未必就不懂的社會的苦痛,只不過他是以率真淳樸、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的邊緣性異質性的鄉土文化的敘述,顯示處於弱勢的邊緣文化中沉靜深遠的生命力量,從而內在地對所謂文明社會的種種弊端構成了超越性的批判。在新時期的鄉土文學寫作中,依然可以看到沈從文式鄉土文學寫作類型的延續。在汪曾祺等作家的鄉土文學作品中,沈從文式的清澈空靈被賦予更為樂觀明朗的特徵。 沈從文的鄉土文學所開創的以展現「異質文化」中人性軌跡來表明文化成規對人的影響的寫作模式,這種模式在新時期為韓少功、李銳這樣的作家所承繼。不過,韓少功式的視角要比沈從文更「客觀」、更「中性」,他們更直接地也更熱衷於敘述、分析他們所看到的「異質文化」之內發生的種種故事。正如李慶西對韓少功的《爸爸爸》的敘述者態度的分析:「就審美主體而言,完全是局外人的態度,對一切都保持著老於世故的緘默。這倒並非自以為是的冷眼觀照,而是一種寬宏、曠達的心境。所以不奇怪,這里沒有魯迅那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慨,……,敘述者的意向,實際上是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認同。」韓少功對於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是否認同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韓少功的確善於模擬「局外人」的視角,反復打量他眼中的鄉土人物鄉土習俗的種種文化規定性。這種冷靜的寫作態度,在韓少功的長篇小說《馬橋詞典》中達到了極為自覺的階段。
《馬橋詞典》中,鄉土,特別是鄉土語言,成了鄉土文化中最有趣也有富有歷史深度的縮影和索引。表面上,馬橋是一個靜態的存在,惟有「局外人」的視角,才可能將現代文明對馬橋的影響看得如此透徹,並獲得豐富的詮釋。在「地球村」的意識越來越強烈的當代,以韓少功、李銳、張煒為代表的中國作家們,已經不再象劉紹棠那樣以自我情感的過分投入作為呵護鄉土文學的寫作姿態,而是站在一個更自覺更冷峻的制高點,以文化代言人的身份,敘述著中華各地鄉土文化的變遷。 莫言在自己的小說里大量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包括內心獨白、多視角敘事、慢鏡頭描寫、意象比喻、自由聯想等等。
1987年莫言發表在《人民文學》雜志的中篇小說《歡樂》曾引起文壇較大爭議,由於小說中赤裸裸的描寫和「那些超時空的變換,那些人稱的跳躍,那些幾乎是不加節制的意識流」,令到當時很多保守派文人無法接受,《歡樂》也成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批判對象。當時《人民文學》雜志的主編劉心武遭到停職檢查。1996年余華重提這篇小說,特意撰文支持莫言,他在《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一文中說,莫言對事物赤裸裸的描寫激怒了那些批判者,而他卻因為這篇小說中的母親形象而流下了眼淚。
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在美國出版後,引起美國文壇不小回響。美國評論家認為莫言的作品充滿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數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沃伊諾維奇的一句話——現實即是諷刺。
莫言的中篇小說《幽默與趣味》經常被拿來與《變形記》作比較。他的《小說九段》也被認為是卡夫卡式的荒誕寓言。西班牙凱拉斯出版社創始人安赫爾·費爾南德斯曾說,莫言的文學作品令人們想起兩位熟悉的作家,彷彿是在同時閱讀卡夫卡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
弗吉尼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查爾斯·勞克林說,莫言的大部分小說有一種神話般荒誕的特質。
③ 中國文學
聞捷的組詩《吐魯番情歌(三首)》因表現新時代的美好愛情名噪一時,其中《蘋果樹下》、《舞會結束以後》等詩最具代表性,這些詩歌中的女性形象也較為鮮明。如在《蘋果樹下》一詩中,對小夥子的大膽追求,姑娘先是驚慌、害羞,詩人寫到:「蘋果樹下那個小夥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沿著水渠走來了;/年輕的心在胸中跳著。/她的心為什麼跳呵?/為什麼跳得失去節拍?……」經過小夥子春天、夏天的不懈追求,到了秋天,姑娘終於動心了:「淡紅的果子壓彎綠枝,/秋天是一個成熟季節,/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著,/是不是掛念那樹好蘋果?/這些事小夥子應該明白,/她說:有句話你怎麼不說?」最後,姑娘內心終於接受了小夥子的追求:「說出那句真心的話吧!/種下的愛情已該收獲。」詩人通過一系列富有生活氣息的場面,給我們描繪出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與以前詩歌不同的是,這一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這似乎正印證了我們前面所分析的,女性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權利。
其實不然。這種愛情關系仍然具有很強的傳統色彩,女性的形象仍未超越傳統。詩人用枝頭未開放的「花苞」來喻指未嫁的少女,這個意象本身就具有明顯的傳統意蘊,如《詩經》中就有很多用植物的生長(如《桃夭》)暗示女子長大成人、進入嫁娶的詩句,《離騷》中也常以香草喻美人。在《風騷與艷情》一書中,康正果先生經分析考證,認為這和古人的生育觀念有關,中國古代文化極為重視生育,民間常有「多生貴子」、「早生貴子」之說,即指此意。因而,他們由植物生長的茂盛、開花、結果,聯想到女性承擔的生育繁衍任務。[3]後來,意象的實用義——「生育繁衍」漸漸淡化,其審美性增強,並逐漸擴大和凝固為泛指籠統的「女性美」,既有帶「觀賞性」的所謂「香草美人、芙蓉出水」等,也有含貶損性的「楊柳風姿、水性揚花、殘花敗柳」等寓意。
對這種用「花苞」之類物象指代女性的隱喻,戴錦華曾有過很精闢的論述。她認為,「當女性外觀被物化為芙蓉、弱柳或軟玉、春蔥、金蓮之美時,其可摘之采之、攀之折之、棄之把玩之的意味隱然可見。在這種人體取物品之美的轉喻中,性慾或兩性關系實際上已經發生了一個微妙轉變,它不僅表現或象徵著一種對女性的慾望,而且藉助物象形式擯除了女性自身的慾望,它所表現的與其說是男性的慾望,不如說是男性的慾望權。」[4]所以,從這首詩中「花苞」、「果子」、「採摘」等意象可以看出詩歌中所蘊涵的男性立場。而在整個求愛階段,這一立場就更鮮明:「姑娘」一直處於被動,「小夥子」採取主動。詩人用了「小夥子」「去採摘」「成熟的果子」這個意象來表現男女兩性在婚戀嫁娶中的這種「主動和被動」關系。
這樣的性別立場在聞捷的其他詩歌中處處可見,如《葡萄成熟了》一詩中,主動者也是男性,女性成為男性「挑逗」和追求的對象:「小夥子們並排站在路邊,/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這些意象明顯地道出傳統的兩性觀念,男性是戀愛的主體,女性是男性追求的「對象」,是他要「採摘」的「果子」。這表明,盡管時代場景和女性的社會身份改變了,但男性對女性性別的認知方式並未有多大改變。
這種傳統愛情理念在當時的許多詩歌中不斷得到確認,只是詩歌更加強調愛情的「忠貞」品質,而且這種「忠貞」已經超越單純的男女兩性關系,其獻身的對象已轉換成以工作、事業為名的「集體」。如在《舞會結束以後》一詩中,聞捷就試圖歌頌一種新型的建立在勞動關繫上的忠貞愛情。詩人描繪到:舞會結束後的深夜,「琴師」和「鼓手」都爭著送「土爾地漢」回家,實際上是「看上了她」,要追求她。對兩人熱烈的追求,「你到底是愛琴還是愛鼓?/你難道沒有作過比較?」詩人讓「土爾地漢」回答到:「去年的今天我就作了比較,/我的幸福也在那天決定了,/阿爾西已把我的心帶走,帶到烏魯木齊發電廠去了。」無論怎樣的甜言蜜語也未能動搖「土爾地漢」對遠方戀人的忠貞。
④ 詩經中什麼是地方土調
「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有《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製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這些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民間樂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並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製作樂歌。經過修改後,這些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於《詩經》易於記誦,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後二者取姓氏)。東漢以後,毛詩日漸興盛,並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文化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作為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以其豐富的生活內容、廣泛的創作題材,向我們展示了殷商社會乃至包含著遠古社會的歷史風貌。從《詩經》的祭祖詩中,我們看到了殷周祖先創業建國的英雄業績;從農事詩中,看到了在農業生產中辛勤地勞作的農奴;從戰爭徭役詩中,看到了僕僕風塵的役夫徵人;從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詩中,看到那些關心國家時政的優秀人物;從婚姻愛情詩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習俗;從其他詩篇中,我們也看到周代社會各種各樣的民俗風情,可以這樣說,《詩經》中的305篇作品,多層次的、多角度的交織成一幅立體的歷史畫卷。接下來主要談談詩經中的鄉土情韻。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據考古發掘,早在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便已開始了農業種植活動。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種較發達的定居農耕文化遺存。從甲骨卜辭記載中可知,農業已經是商代社會的主要生產。從富饒的渭河流域發祥的`周民族來看,周更是一個專事農業生產的歷史。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定居農耕文化。從而也很早就培養了中國人那種植根於農業生產的安土重遷、勤勞守成的濃重的鄉土情韻。
《詩經》是具有濃重的鄉土之情的藝術。且不說十五《國風》散發著濃郁的各地鄉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頌》的抒情詩中,也莫不體現著植根於農業文化的深深情韻。這不僅僅表現為周人對農事的關心,對農神的崇拜和農事詩的創作,而且表現為在《詩經》中大部分作品中所體現的對故土的眷戀。
⑤ 誰有免費的鄉土言情小說全集啊 能不能發給我呀
鄉土言情小說?我不是很了解。不好意思哈。我再幫你看一下吧
⑥ 關於文學名言警句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9、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30、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4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50、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史記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
5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 列傳)
5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5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後漢書王霸傳)
5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後漢書馮異傳)
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9、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後漢書宋弘傳)
60、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後漢書)
6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6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6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6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6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劉備)
66、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西晉陳壽三國志)
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68、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69、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南朝蕭鐸)
7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7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沖傳)
72、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唐太宗贈蕭禹)
7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7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李白論詩)
77、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雲)
79、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李白將進酒)
8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82、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 (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8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8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8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唐杜甫)
88、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89、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
9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唐韓愈調張籍)
9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唐韓愈進學解)
94、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劉禹錫秋詞)
95、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96、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唐劉禹錫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98、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劉禹錫陋室銘)
9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唐白居易長恨歌)
101、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唐白居易長恨歌)
102、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10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唐元稹離思)
10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唐劉希夷)
105、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唐王翰涼州詞)
10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唐顏真卿)
107、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唐羅隱蜂)
108、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 唐賈島劍客)
109、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紳憫農)
110、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唐李賀南國)
11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李商隱無題)
112、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唐李商隱無題)
11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唐李商隱無題)
114、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李商隱錦瑟)
115、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唐李商隱)
116、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唐李商隱)
117、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唐僧雲覽)
118、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啼)
119、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 晏殊蝶戀花)
12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121、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12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123、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12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宋朱淑真生查子)
125、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鳳棲梧)
126、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宋司馬光 資治通鑒)
127、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宋司馬光 訓儉示康)
128、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129、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讀書之要)
130、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朱熹觀書有感)
131、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132、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王安石)
13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冬景)
13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軾題西林壁)
13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136、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宋蘇軾)
137、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
138、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宋蘇軾水調歌頭)
139、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14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
142、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宋李清照如夢令)
14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秦觀鵲橋仙)
14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游游山西村)
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 大作)
146、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 病起書懷)
147、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148、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宋陸游)
⑦ 經典文學小說
1. 《吶喊》(作者:魯 迅)
2. 《邊城》(作者:沈從文)
3. 《駱駝祥子》(作者:老 舍)
4. 《傳奇》(作者:張愛玲)
5. 《圍城》(作者:錢鍾書)
6. 《子夜》(作者:茅 盾)
7. 《台北人》(作者:白先勇)
8. 《家》(作者:巴 金)
9. 《呼蘭河傳》(作者:蕭 紅)
10. 《老殘游記》(作者:劉 鶚)
11. 《寒夜》(作者:巴 金)
12. 《彷徨》(作者:魯 迅)
13. 《官場現形記》(作者:李伯元)
14. 《財主的兒女們》(作者:路 翎)
15. 《將軍族》(作者:陳映真)
16. 《沉淪》(作者:郁達夫)
17. 《死水微瀾》(作者:李人頡)
18. 《紅高粱》(作者:莫 言)
19. 《小二黑結婚》(作者:趙樹理)
20. 《棋王》(作者:阿 城)
21. 《家變》(作者:王文興)
22. 《馬橋詞典》(作者:韓少功)
23. 《亞細亞的孤兒》(作者:吳濁流)
24. 《半生緣》(作者:張愛玲)
25. 《四世同堂》(作者:老 舍)
26. 《胡雪岩》(作者:高 陽)
27. 《啼笑姻緣》(作者:張恨水)
28. 《兒子的大玩偶》(作者:黃春明)
29. 《射鵰英雄傳》(作者:金 庸)
30. 《莎菲女士的日記》(作者:丁 玲)
31. 《鹿鼎記》(作者:金 庸)
32. 《孽海花》(作者:曾 朴)
33. 《惹事》(作者:賴 和)
34. 《嫁妝一牛車》(作者:王禎和)
35. 《異域》(作者:柏 楊)
36. 《曾國藩》(作者:唐浩明)
37. 《原鄉人》(作者:鍾理和)
38. 《白鹿原》(作者:陳忠實)
39. 《長恨歌》(作者:王安憶)
40. 《吉陵春秋》(作者:李永平)
41. 《黃禍》(作者:王力雄)
42. 《狂風沙》(作者:司馬中原)
43. 《艷陽天》(作者:浩 然)
44. 《公墓》(作者:穆時英)
45. 《舊址》(作者:李 銳)
46. 《星星·月亮·太陽》(作者:徐 速)
47. 《台灣人三部曲》(作者:鍾肇政)
48. 《洗澡》(作者:楊 絳)
49. 《旋風》(作者:姜 貴)
50. 《荷花澱》(作者:孫 犁)
51. 《我城》(作者:西 西)
52. 《受戒》(作者:汪曾祺)
53. 《鐵漿》(作者:朱西甯)
54. 《世紀末的華麗》(作者:朱天文)
55. 《蜀山劍俠傳》(作者:還珠樓主)
56.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作者:於梨華)
57. 《浮躁》(作者:賈平凹)
58. 《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作者:王 蒙)
59. 《玉梨魂》(作者:徐枕亞)
60. 《香港三部曲》(作者:施叔青)
61. 《京華煙雲》(作者:林語堂)
62. 《倪煥之》(作者:葉聖陶)
63. 《春桃》(作者:許地山)
64. 《桑青與桃紅》(作者:聶華苓)
65. 《藍與黑》(作者:王 藍)
66. 《二月》(作者:柔 石)
67. 《風蕭蕭》(作者:徐 訐)
68. 《芙蓉鎮》(作者:古 華)
69. 《地之子》(作者:台靜農)
⑧ 喜歡看鄉土言情小說,請教各位今年有幾本好看的。想求購幾本。
愛在有情天,女主被拐賣給男主做老婆
采紅,男主忒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