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黑色幽默的文學淵源
「黑色幽默」文學具有深遠的文學淵源。早在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就採用誇張的手法和荒誕的情節,寫了許多政治諷刺喜劇,這大約是最早具有黑色幽默色彩的作品。受阿里斯托芬的影響,拉伯雷的《巨人傳》、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伏爾泰的《老實人》等等都帶有「黑色幽默」的痕跡。二十世紀,隨著文學的發展,卡夫卡的《審判》、《變形記》等,美國作家韋斯特的《整整一百萬》更多地體現了「黑色幽默」的精神。這些作品為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發展打下深厚的基礎。然而,同一般人們的印象並不一致的是:「黑色幽默」文學最早產生於法國。法國作家塞利納和鮑里斯?維昂是「黑色幽默」文學的先驅。1932年,塞利納出版了轟動法國文壇的小說《長夜漫漫的旅程》,是最早的一部「黑色幽默」小說,對後來美國「黑色幽默」派作家影響很大。維昂的長篇小說《生命浪花》則直接影響了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發展。五十年代法國興起了荒誕派戲劇,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而法國的存在主義哲學也被美國作家們所接受。這樣,「黑色幽默」文學的產生以及在美國的興盛便是必然的了。
「黑色幽默」雖然已經成為流行的概念,然而其具體的含義卻仍然很模糊,真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被譽為黑色幽默「司令官」的弗里德曼認為「黑色幽默」是一種在思想情緒上的黑色東西與幽默東西的結合:它既是幽默的,又是絕望的,在幽默中含有陰沉的情緒,在絕望中又能發出大笑。被譽為「黑色幽默」派理論家的尼克伯克則認為「黑色幽默」具有辛辣、病態的特徵。美國學者奧爾德曼認為,「黑色幽默」是一種「把痛苦與歡樂、異想天開的事實與平靜得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並列在一起的喜劇。它要求同它認識到的絕望保持一定的距離;它似乎能以丑角的冷漠對待意外、倒退和暴行。」
「黑色」是與光明與歡樂相對立的,指的是一種思想情緒方面的病態特徵,即陰沉和郁悶,憂愁與痛絕望情緒,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實。而「幽默」則是對客觀現實的諷刺與嘲笑。當病態的情緒與傳統的幽默相結合時,就反映了辛辣、悲憤和玩世不恭的情緒。「黑色幽默」派作家根據現實的生活環境而創造出一個荒謬可怕的世界,來揭露現實世界的荒謬與丑惡。他們對現實世界感到悲哀和絕望,只好通過玩世不恭的諷刺嘲笑來發泄自己的痛苦與絕望的情緒。有人說「黑色幽默」是在絕望的條件下用喜劇形式來表現悲劇內容的文學形式,是不無道理的。所謂「黑色幽默」就是絕望的喜劇、是絞刑架下的幽默,大禍臨頭時致命一蜇的幽默。總之,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絕望的幽默」。
Ⅱ 黑色幽默文學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也譯為 Sick humor
背景
黑色幽默產生,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繁榮於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的。當時美國在朝鮮戰爭結束後,一方面社會矛盾,勞資矛盾頻繁,另一方面麥卡錫主義使整個社會形成了壓抑窒息的氛圍;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捲入越南戰爭,戰事的失利和美軍慘痛的傷亡,更使全國反戰情緒高漲,局勢比較動盪,社會狀況比較混亂。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現實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懷疑,傳統的道德觀念遭到拋棄,生活與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懷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中小資產階級出於對共產主義革命的先天恐懼心理,在無所適從的社會背景下,於是產生了對現實採取嘲笑抨擊,揭露和諷刺,幻想和否定結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目錄[隱藏]
起源
學派
分析
特點
黑色幽默的藝術特徵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十大黑色幽默電影
相關歌曲
[編輯本段]起源
早在20年代,一位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安德烈·布勒東曾編過一本名為《黑色幽默文集》的書,1965年,美國作家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 Bruce Jay Friedman)將60年代以來的美國報刊上發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風格的12名作家的作品編成一本小書出版,取名為《黑色幽默》。同年,美國評論家尼克伯克發表《致命一蜇的幽默》一文,明確的將這類作家稱為「黑色幽默」派,於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在美國誕生。
[編輯本段]學派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科馬克·麥卡錫等。
[編輯本段]分析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編輯本段]特點
黑色幽默不同於一般幽默的地方在於,它的荒誕不經、冷嘲熱諷、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悶、眼淚和痛苦、憂郁和殘酷,因此,在它的苦澀的笑聲中包含著淚水,甚至憤怒。後來,人們通常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黑色幽默」這個詞。
「黑色幽默」的特徵
第一,特殊的幽默風格。「黑色幽默」和傳統文學中的幽默不同。在西方傳統文學中,一般來說,悲劇和喜劇的區分是很分明的。喜劇諷刺反面人物的丑惡和畸形,悲劇表現正面英雄的痛苦和不幸。但「黑色幽默」文學打破了這種界限,悲劇的內容採取了喜劇的藝術處理手法,痛苦和不幸也成了開玩笑的對象,即以喜劇形式表現悲劇的內容。
第二,「反英雄」式的人物。這些反英雄形象懷疑和否定一切傳統價值,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又有一定的追求。例如馮尼格特《第五號屠場》的主人公畢利是一個瘋瘋癲癲的人物;奧爾德曼認為,這些人「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產生這類病態的畸形的人物的土壤是病態的畸形的社會。
第三,「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法。傳統小說採用「講故事」敘述法,一般都有完整的故事結構,敘事有頭有尾,情節發展要符合內在的邏輯關系。而「黑色幽默」文學則徹底地拋棄了「講故事」的老一套,改用暗示、烘托、對比、比喻、象徵等手法,創造了一種「戲劇性」的新方法。它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誇大人物內心世界的廣袤無垠;它不再受時空的制約,可以超越社會、超越道德、超越習俗、超越理念。
第四,特殊的題材。為了與「黑色幽默」整體的主旨合拍,作家們在選材上也與傳統的小說不同。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科技領域里發掘題材。「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學里的教師,他們有著淵博的知識,喜歡把自然科學領域內的要領引進文學作品。
[編輯本段]黑色幽默的藝術特徵
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的混雜,表現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是其中心內容。面對這一切,人們發出玩世不恭的笑聲,用幽默的人生態度拉開與現實的距離,以維護飽受摧殘的人的尊嚴,即所謂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趨於分裂,成為帶有悲喜劇雙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們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者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法:通過暗示、烘托、對比、象徵形式表現撲朔迷離的情節。打破理性化的時間順序,加速節奏的跳躍,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筆法富有反諷意味,語言經常打破一般語法規則和固有的詞語搭配習慣。
具有寓意性。
[編輯本段]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納博科夫,可以算是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195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洛麗塔》,此後又出版《普寧》(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說,成為事實上的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2、約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以《第22條軍規》聞名文壇,後又寫出了《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爾德一樣好》(1979),成為公認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
3、庫特·馮尼格特(Kurt Vonnegut),以充滿幽默和奇特風格的長篇小說而著稱,他的《第五號屠場》(1969)使黑色幽默的小說創作的影響達到頂峰。另為他的《貓的搖籃》(1963)和《時震》也是優秀的黑色幽默作品。
4、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受業於納博科夫,以長篇小說《萬有引力之虹》(1973)成為黑色幽默派的後起之秀,這部小說把人的性慾和現代科學技術聯系在一起,提出了生與死、世界與人性等問題,作者以導彈發射後形成的拋物線「萬有引力之虹」來象徵世界、象徵死亡,表現了對世界未來的悲觀情緒。
5、威廉·蓋迪斯,他的小說《小大亨》(1975)以誇張的諷刺描寫一個大發投機財的孩子形象,獲得1976年的美國全國圖書獎。
6、托馬斯·伯傑,他的小說《小巨人》(1964)使對看似強大實則渺小的西方社會的諷刺。
7、約翰·霍克斯,他被認為是「當代最有獨創性的先說家」。代表作《血桔》描寫了一對夫婦在假想的海島上過著原始的性愛生活,成為「反小說」的典範。
8、約翰·巴思(John Barth),在他的代表作《牧羊童賈爾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寫手法,通過對大學生賈爾斯受到來自兩個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經錯亂的描述,映射冷戰時世界兩大政治集團對人類造成的傷害。
[編輯本段]十大黑色幽默電影
1 低俗小說
2 兩桿大煙槍
3 全金屬外殼
4 謀殺綠腳趾
5 美麗人生
6 搏擊俱樂部
7 落水狗
8 瘋狂的石頭
9 大丈夫:暗戰男女
10 血戰到底
Ⅲ 現代主義文學的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風行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由美國作家弗里德曼編的一個《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的內容的文學方法。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觀現實,「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個性對這種現實所採取得嘲諷態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為了一種展現絕望的幽默。西方評論家把它稱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藝術特徵:
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的混雜,表現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是其中心內容。面對這一切,人們發出玩世不恭的笑聲,用幽默的人生態度拉開與現實的距離,以維護飽受摧殘的人的尊嚴,即所謂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趨於分裂,成為帶有悲喜劇雙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們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者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法:通過暗示、烘托、對比、象徵形式表現撲朔迷離的情節。打破理性化的時間順序,加速節奏的跳躍,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筆法富有反諷意味,語言經常打破一般語法規則和固有的詞語搭配習慣。
具有寓意性。
4、美國海勒,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幟。還有馮納古特、品欽、巴思、巴塞爾姆、法國維昂。 1、美國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
2、馮納古特:代表作《第五號屠場》、《貓的搖籃》(1963,博克儂、麥克凱布)
3、品欽:《萬有引力之虹》
Ⅳ 黑色幽默文學有什麼特點
「黑色」的內涵是絕望、恐怖、殘酷和痛苦,面對這一切,人們發出玩世不恭的笑聲,用幽默的人生態度拉開與現實的距離,以維護飽受摧殘的人的尊嚴,這就是所謂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小說的中心內容是表現世界的荒謬、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這決定了它在價值觀上的相對主義態度及悲觀主義色彩。在藝術上它拋棄了傳統小說的嚴謹結構和敘事原則情節有很大的跳躍性,現實與想像相結合;生活素材被誇張、變形;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趨於分裂,成為帶有悲喜劇雙重色彩的「反英雄」;筆法則富有反諷意味,語言經常打破一般語法規則和固有的詞語搭配習慣。
Ⅳ 評黑色幽默文學的基本特點
黑色幽默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40年,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布勒東出版了《黑色幽默選集》一書,但這個詞到60年代才風行起來。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黑色幽默不同於一般幽默的地方在於,它的荒誕不經、冷嘲熱諷、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悶、眼淚和痛苦、憂郁和殘酷,因此,在它的苦澀的笑聲中包含著淚水,甚至憤怒。後來,人們通常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黑色幽默」這個詞。
一個百姓所理解的冷幽默:
「冷幽默」這個詞不是出自於《論語》、《詩經》、《尚書》,也不是馬克思、培根、普希金發明的,更不是現代流行的摩登新名詞,而是我一時興起,隨口掰的。
「冷幽默」其實和人們常說的幽默、風趣沒什麼兩樣。只是,我願意這么稱呼它。我是在很討厭一些人為了討好別人,刻意地說那一堆不知道重復多少遍的自以為水準很高的令人發笑的話,然後如願以償地看著周圍的的人笑得前俯後仰,自己也「哈哈」的陪著笑。我初二時的一位物理老師便是這樣。剛開始,我非常欣賞他的幽默,因為它的精緻;後來,當我聽說他在其他班上課時,原封不動地照說那段「經典對白」,不由得大為反感,因為它的矯情造作。我想了半天也搞不懂,那位老師沒必要討好學生啊!那他為什麼這樣做呢?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平易近人?抑或是表現自己的水平?還是體現自己的「為人師表」?
「冷幽默」是那種淡淡的、在不經意間自然流露的幽默,是讓人發愣、不解、深思、頓悟、大笑的幽默,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幽默。之所以稱之為「冷幽默」,是因為不僅要幽默,還要「冷」。說到這里,到讓我想起一個人——我們的新上任的語文老師Mr.陳。看,他那高傲的甩在兩邊的頭發,那透過厚厚的鏡片閃著精光的眼睛,那泛著淺淺的笑的微抿的唇,百分之百「冷幽默」的料!果然,他開口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班裡的氣氛活躍起來了,每個人臉上洋溢著笑意。我也笑了,我不知道其他人為什麼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我其實一點兒也不想笑。可我卻笑了,也許是看到了Mr.鍾的笑容吧。那並不是一個咧著嘴的燦爛笑容,那是微笑,冷冷的微笑,略帶諷刺的微笑。對了,這便是我喜歡的「冷幽默」!
Ⅵ 中國有哪些文學作品屬於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美國現代文學流派 。盛行於上個世紀60年代中後期,1965年 ,弗里德曼將12位作家的作品編為一本短篇小說集 ,題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稱由此而得。黑色幽默小說力求突出生存環境的荒謬冷酷,嘲諷挖苦和攻擊傳統價值與美學觀念,表現世界的異化、人性的淪落與情感的破碎。有評論家稱之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玩笑」。黑色幽默是可以說是反理性、反理想主義的文學。
中國的作品有《我的精神家園》《中國可以說不》
王小波一個很真誠,善良,很有趣的人,小說很好看,有趣,我喜歡的作家!
Ⅶ 「黑色幽默」有怎樣的文學特點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雖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但又強調社會現實足難以改變的,帶有悲觀絕望的情緒。
庫爾特·馮尼格像
Ⅷ 世界文學流派的黑色幽默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Ⅸ 黑色幽默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現代派文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流派,對現代世界文學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品《第二十二條軍規》、《萬有引力之虹》、《煙草經紀人》和《第五號屠場》等「黑色幽默」派影響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