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寧德名人的詳細介紹
薛令之 字君珍,號明月先生,唐福建道長溪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鎮廉村高岑)人,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生。福建第一個進士"官至太子侍講。
薛令之少時聰穎好學,頗具詩才。曾獨自在廉村附近靈穀草堂刻苦攻讀,作《草堂吟》以抒志:"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苦詩書向燈燭。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英俊?一朝得遇聖明君,腰間各佩黃金印……"
神龍二年(706年),薛令之北長安應試得中。開元中,唐玄宗授他左補闕之職,並命他與賀知章同為太子李亨侍講。時李林甫為相,擅權誤國,民怨沸騰。李林甫與李亨不睦,薛令之備受排擠。薛令之對李林甫的所作所為非常憤慨。有一次,玄宗命群臣吟《屈軼草》。薛令之借傳說中的屈軼草(一種仙草)能指示奸佞的特性,在吟詩中痛斥以李林甫為首的群奸。李林甫與他構怨日深。一日,薛令之看到宮苑中高達丈余、葉色紫綠的苜蓿,聯想起李林甫有意冷落東宮,致使宮里教官生活十分清苦,便在東宮牆上題下《自悼》一詩。詩雲:"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何由度歲寒?"不久,玄宗"幸東宮,以為諷上。遂援筆題其旁:'啄木嘴距長,風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心知得罪玄宗,只好"謝病東歸"。他擔心宦途風波險惡,回鄉前致書任江西安福縣令的獨子薛國進,命他棄官返里。薛國進遵父命,於天寶末年隨父還鄉。
薛令之回鄉後隱居於靈穀草堂,過著窮研經書、抱瓮灌園的塵活。父子二人同時棄官,回鄉後生活窘迫。唐玄宗聞其清貧,"甚心憐之",下詔用長溪的歲賦資助他。在此期間,薛令之深居簡出,偶有出遊或訪親會友常留下詩篇。他游太姥山後寫下的《太姥山》一詩,表達流連勝景、嘯傲林泉的情趣和遁入空門的思想。而別離友人時所寫的《送陳朝散》一詩,則表現出他息影林下,不忘為國薦賢的襟懷。
至德元年(756年),唐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翌年九月,他回到京都長安後,思及與薛令之的師生情誼'欲召入朝,但在此前數月薛令之已卒,家赤貧。於是肅宗"敕命其鄉曰'廉村',溪曰'廉溪'"。
薛令之生前所著《明月先生集》和《補闕集》,今已無存。《全唐詩》僅錄其《自悼》和《靈岩寺》二詩。
薛令之是閩地破天荒的第一個進士,他的及第無異向世人宣稱閩中士子也能做文章,也富有文采這一種事實,其意義非同一般。
陳普 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於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鍾表之雛形。
陳普幼年勵志發奮苦讀,覽四書五經。長大後,陳普潛心探研朱熹理學。咸淳初,投蘇州大儒韓翼甫在浙東崇德書院就學,韓翼甫並將愛女玉蟬許配他。
咸淳七年(1271年),蒙古兵南下,陳普遂隱居於石堂山,終日以窮經著述自娛。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宋亡,陳普以宋遺民自居,誓不仕元。元廷曾三次詔聘他為福建教授,均堅辭不就。他在石堂山仁豐寺里設館倡學,招徒課藝。四方學子負笈從游者歲數百。在教學上,陳普力倡理論聯系實際,治經"不貴文詞,崇雅黜浮",而"必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在其教導影響下韓信同、黃裳、楊碗、余載等人,皆為當時學以致用的理學名士。在精心教學,輔導學生成才的同時,陳普還精研數理。其間,他反復鑽研聚銅鑄刻漏壺,經無數次反復試驗,終於第三年製成。此壺"應時升降,纖毫無爽"。當時福建布政司曾下令府城依此鑄造,放在福建譙樓(即鼓樓)報時。
陳普怕元廷加罪'遂隱游古田、屏南、政和一帶山區十二年。嗣後,他在政和興辦德興初庵書院,又主講建陽雲庄書院、福州鰲峰書院、長樂鰲峰書院。所至之處,學者摳衣而來,不絕於途。其間,陳普應劉爍之請,為重修建陽考亭撰寫《修考亭記》,並編修黃干、楊復二家《喪禮》及朱熹有關撰著,分十卷刊行於世。陳普博覽群書,精研諸子百家,博聞廣見,多才多藝。自六經外,他還熟諳律呂、天文、地理、歷數之學,精於陰陽璣衡之說。
延佑二年(1315年),陳普病逝於莆中,由其親屬扶樞歸里,葬於石堂山。邑人緬懷其興學育才之功績,祀之鄉賢祠。
陳普一生撰著甚豐,著有《四書句解鈴鍵》、《學庸指要》、《孟子纂圖》、《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五經講義》、《渾天儀論》、《詠史詩斷》、《字義》凡數百卷,大多散失。傳世之作今可查者有《石堂先生遺集》二十二卷,《石堂先生遺稿》一卷,《武夷棹歌》一卷(朱熹撰,陳普注)。
游朴 字太初,號少澗。明嘉靖五年(1526年)生於柘榮縣黃柏鄉。曾官至湖廣布政使右司參知,史籍曾稱"三主法司,無一冤獄"。
游朴4歲識字,能辨平仄,9歲能寫文章,作詩賦。13歲時,父焚梵枯,命其作律詩一首紀事,他即吟道:" 鳥央 鳥傳雙樹,牛車遍九墳。千年悲漢俑,一夜快秦灰。推廓今誰任,淵源自此開。聖漠與家訓,二曜並昭回。"時人稱為神童。14歲,考進州庠生,旋即補廩。後因父親、祖母相繼去世,家庭經濟拮據,便在私塾邊教書邊自學。隆慶元年(1567年)中舉人,萬曆二年(1574年)中進士後步入仕途。
游朴為官愛民廉潔,辦理冤獄不滯成案。首任成都府推官,有口皆碑,萬曆七年(1579年)救書稱他"簡府有眾,緣法 術情,可謂克舉厥官"。繼大理寺評事、右寺副、署左寺正事、實授左寺正等職期間,對各地上報的大小獄詞,細心研審,多所平反。萬曆十年(1582年),敕書褒獎曰:"國刑不僭,民命無冤,民稱惟良。"任刑部山西司郎中時,奉敕恤刑浙江,認真清理積案。時人觀其讞牘,莫不認為是中興奏疏第一,一時在法界爭相奉為楷模。相國王荊石贊道:"此人有學,宜任學憲。"
游朴為官剛直不阿、不畏權勢,任廣東按察司副使時,察知當地總兵李棟勾結城社勢力,魚肉人民,官吏士民敢怒不敢言。他不顧自己安危,挺身而出,呈文舉報,挫其氣焰。游朴任湖廣布政使司右參知,分守荊西道,駐扎承天府帶領德安府期間,荊門州世豪李天榮(一作李天雲)擁有黨羽千數,遍布郡邑,把持官府,擅自增加州賦,士民受害,怨聲載道。游朴將李天榮及其主要爪牙逮捕下獄,宣布李天榮罪狀,判他死刑。百姓稱快,奔走相告:"吾自此眠始貼席。"李天榮黨羽勾結貪官污吏、太監奸臣一班人,到處煽惑造謠,進行攻擊報復,致使游朴被迫辭職。當地士民挽留不得,護送他至百里外泣別。荊門鄉宦余賢等人為立《游公大政記》頌其德,禮部李維禎為立"去思碑"以志念。
游朴辭官歸里後,絕意仕途,窮研經史,不廢吟詠,與弟游詔白首同居,共敘天倫之樂。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謝世,葬於柘城西郊曲瑤下(今柘榮一中大門右側)。崇禎九年(1636年),福寧州人把他列入鄉賢祠從祀。1983年,柘榮縣人民政府將其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游朴生前著有《藏山集》、《嶺南稿》、《山社草》、《石倉詩選》、《武經七書解》、《浙江恤刑讞書》、《游太初樂府》等,已佚。惟有州人張大光在游朴去世後所搜集編印的《游參知文集》二卷尚存。
鍾學吉 畲族,別名鍾陳吉,學名鍾春貴。清咸豐六年(1856年)生於霞浦縣四十六七都白虎(今溪南鎮白露坑村)。在清末民初曾被譽為一代畲族"歌王"。
鍾學吉七歲入私塾,受儒家正統文化教育。此前,其先輩早把漢族章回小說和評話唱本改編成畲族歌謠唱本,白露坑成為畲族長連抄本正歌(主要是"小說歌")的發祥地,這對鍾學吉有良好的影響。其業師鍾廷吉對其影響尤深。
同治十年(1871年),鍾學吉通過"蘸明祭"度身入錄,成為畲族"盤護忠勇王"的正式傳人。光緒四年(1878年),鍾學吉設私塾課童。他治學嚴謹認真,澤溉鄉梓,名重一方。鍾學吉結合教學,編寫大量知識性歌謠,其中《花名歌》、《鳥名歌》、《十賢歌》、《十女歌》、《十字歌》、《起書堂》、《大讀書》等,在塾館內外廣為流傳;而根據畲族民間傳說改編的敘事史詩《高辛氏》,在好些場合被用以替代《盤瓠王歌》;他依據漢族小說、曲藝、故事改編的小說歌,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超過其先輩和同輩歌手。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刑部主事鍾大火昆 來閩東主修《福建福寧府穎川鍾氏宗譜》。鍾學吉參與編修霞浦縣四十六七都一帶的《鍾氏支譜》。同年,鍾學吉偕同一些"山民"(畲民)頭面人物,倡建同族性聯誼場所,並於次年在霞浦縣城建立"福寧山民會館"。鍾學吉經常活動其間,結識不少畲族各階層人士、大大豐富其以小說歌為主體的畲族長篇敘事歌的創作。其間他所撰的《諸葛亮》、《孟姜女》、《唐伯虎》等等,在畲族社區廣泛流傳。
民國2年,山民會館(後改稱"福寧三明會館")經過整頓,成為閩東、浙南等畲族主要聚居區的同族性團體。年近花甲的鍾學吉被公舉為董事。由是他交遊更廣,創作愈豐且日臻成熟。他率先根據畲族真人真事編成小說歌《鍾良弼》,鼓舞當時閩浙畲民反抗民族歧視與民族壓迫,在畲族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民國8年,會館遷入城內,從此成為畲族民間公益團體與公共活動中心場所。此時,鍾學吉年逾花甲,卻經常住館,利用會館提供的便利,大量地收集素材,編寫眾多歌本,同時把畲族長連抄本正歌的創作推向全盛時期。各處來的宗人則利用住館之便,大量轉抄,迅速傳播。以至當時有"有山哈人(畲民)的所在,就有鍾陳吉的歌"之說。鍾學吉這一時期所撰歌的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空前的高度。其中作於民國8年定稿於民國10年的《末朝歌》,在畲族長篇敘事歌(歷史歌)中佔有重要地位。該歌敘述各個朝代的歷史,著重敘寫清朝政府的腐敗和民國初年軍閥統治帶給人民的災難。民國13年,鍾學吉病逝於白露坑。其作品至今仍在閩浙畲區廣為流傳。鍾學吉為弘揚畲族民族文化和畲漢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省、縣有關部門,多次派員深入發掘、整理鍾學吉傳世作品百餘篇。《中國大網路全書·畲族文學》以及《畲族簡史》、《畲族社會歷史調查》中均對其創作的《末朝歌》、《藍佃玉》(亦稱《九節金龍鞭》)、《鍾良弼》、《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優秀作品,予以高度評價。
圓瑛 俗名吳亨春,法名宏悟,別號韜光。光緒四年(1878年)生於古田縣平湖鄉端上村農家。當代愛國名僧。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
六歲時父母雙亡。自幼聰穎,詩文過目成誦,鄉人日為"神童"。十八歲時考中秀才,萌生出家之念。翌年,決意皈依佛門,遂至福州鼓山湧泉寺拜增西上人為師,後轉至雪峰寺為僧。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到江蘇常州天寧寺依治開法師探研禪學。五年後,又轉到浙江寧波天童寺從寄禪法師修習禪定。宣統元年(1909年),接任浙江鄞縣接待寺住持,曾返湧泉寺開講《護法論》,在禪林中嶄露頭角。從此,他輾轉各名山大剎,演教弘法,法席遍於海內外。
民國3年,他精研永明、蓮池大師的大量著述,接受"凈土宗"思想,自此他禪、凈兼修,為其佛學理論在禪林中獨樹一幟打下基礎。同年,他力襄寄禪法師組織"中華佛教總會",被選為參議長。
民國17年,他被推為剛成立的中國佛教會主席,隨即率佛教代表團赴南京請願,要求南京政府廢止改寺廟為學校的《寺廟管理條例》。不久,為分擔社會責任,他力倡佛教界"自食、自養、兼利社會",開辦各種慈善福利事業。一時,佛教慈幼院、醫院、工廠、農林場紛紛成立,佛教界面貌為之一變。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以中國佛教會主席身份,通告全國佛教徒啟建"護國道場",致電蒙藏院警惕敵人的分裂活動,同時致書日本佛教界,呼籲其教徒同中國人民一道,共同制止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中國。
民國23年夏,圓瑛再次當選為中國佛教會主席。是年秋,在南京開講《仁王護國般若經》,主張用佛教教義救人、救國、救世界。同時在上海建圓明講堂,作為他從事講學和著述的主要地點。
民國25年12月,圓瑛任天童寺住持期滿回閩,接理湧泉寺住持。翌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主持召開中國佛教會理監事緊急會議,號召全國佛教徒投身抗日救亡,並成立佛教戰時救護團、難民收容所,親任救護團團長。在"八一三"淞滬會戰中,他派遣僧侶救護隊奔赴前線搶救傷員。他還不辭辛苦地奔走於吉隆坡、檳榔嶼、怡保和馬六甲等地,在華僑中提倡"一元錢救國運動",將募到的巨款匯回國內。
民國28年秋,圓瑛回到上海。9月初,他與明日易 被日本憲兵逮捕,轉解南京日本憲兵總部。敵人對他們先是嚴刑逼供,脅迫其承認抗日有罪,繼又勸降,誘其與日方合作。師徒倆始終堅持民族氣節,嚴辭痛斥,並絕食以示抗議。敵人無計可施,只好將其釋放。
出獄後,圓瑛於圓明講堂閉門謝客,專心著述,寫下《發菩提心講義》、《勸修念佛法門》、《彌院經要解講義》、《楞嚴經綱》等大量論著。他將這些經論與前期所寫的《大乘起信論》、《金剛般若》、《法華》、《一吼堂詩集》、《一吼堂文集》、《圓瑛講演錄》《住持禪宗語錄》等著作,一並匯編成《圓瑛法匯》付梓刊行。此期間,他仍不忘國難,曾給北京佛學院師生題贈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一亡,教徒有責。"
民國34年,在上海創立"圓明楞嚴專宗學院",自任院長,培養大批高級佛學人才。民國36年,他又到南洋講經,弘揚佛法。回國時,中國已面臨解放。時香港、新加坡等地友人勸其再度出國安度晚年。但他堅決表示:"我是中國人,生在中國,死在中國,決不他往!"
1952年9月,圓瑛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和平會議",同與會的佛教界代表發表聯合聲明,號召全國佛教徒團結起來,"制止侵略,保衛和平"。會後,他回到上海,啟建"祝願世界和平法會",登台講演,衷心禱祝"國運日昌隆,人民常安樂,世界永和平"。法會進行十天,對宣傳和平起積極作用。1953年5月,被推選為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不久,圓瑛食道癌惡化,遂決定歸老天童寺。行前,寫下遺囑交與趙朴初居士,再次寄語殷殷:"……願我全國佛教徒同心同德,積極參加愛國運動,致力和平事業……"是年9月12日圓寂。國內許多報刊報道其病逝消息並深致哀悼。
圓瑛不僅佛學造詣精湛,且擅長詩文、書法,國內的主要禪林都留下他的遺墨。
1992年,古田人民在古田極樂寺內修建了圓瑛紀念館。館內陳列圓瑛生平事跡的部分資料。
黃壽祺 字之六,號六庵,一度自號巢孫,霞浦縣鹽田人。民國元年生於清末秀才家庭。曾任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副校長,著名易學專家。
民國17年,他初中畢業,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級中學。翌年,赴北平考入私立中國大學文科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國學系。又四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民國24年,黃壽祺歸家探親,被地方人士留任霞浦縣立簡易鄉村師范學校(下稱霞浦簡師)教導主任兼文史教員。不久,因表揚進步學生陳子英在作文中敢對縣長張燦等提出批評,被張枉加罪名而解聘,於是復返北平。一面擔任嵩雲中學國文教員,一面仍從尚秉和、吳承仕諸先生受業。
民國25年8月,愛國將領宋哲元下令考選北平、天津、保定地區各大學畢業生,培養抗日幹部。黃壽祺欣然報名投考。錄取後到南苑受軍訓四個月,被分配在冀察綏署參謀處當"服務員"。工余還當宋哲元創辦的蓮池講學院的院外研究生。此期間,他寫《南苑受訓錄》和與其業師尚秉和論《易》的三封信(後稱《與尚節之先生論易三書》)。尤其後者及尚答兩書,曾被蘇聯科學院院士舒茨基收為其所著《變化的書》(1978年經美國轉譯,易名為《易經研究》)的參考文獻目錄。
民國26年,七七事變猝起。宋哲元率所部南撤,黃壽祺滯留北平。先在嵩雲、燕冀兩中學教古文,後到中國大學國學系任講師,直至民國30年冬。是時正值日本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組織中日學者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其師尚秉和、吳承仕等均受聘參加撰寫工作。他在任教之餘,除協助和代替吳、尚撰寫外,還自寫《易》類提要30篇,《禮》類提要60篇,並整理《易類提要目錄》一冊。民國29年,日本學者橋川時雄編撰的《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鑒》,說他師事尚秉和,治《易》"精苦刻銘"與此同時,他還著有《漢易條例》、《六庵易話》、《六庵讀禮錄》、《歷代易學目錄考》、《尚氏易要義》、《喪服淺說》、《宋儒學說講稿》、《明儒學說講稿》等計42卷,以及《六庵讀書札記》100餘冊。
民國30年冬,黃壽祺返閩。他先在福建省立師范專科學校(下稱師專)、繼在國立海疆學校任副教授,後又重返師專任教授兼國文科主任,直至1949年8月福州解放。
1950年秋,師專改為學院,國文科改為中國語言文學系(下稱中文系)。黃壽祺任系主任。"文革"期間,黃壽祺被審查批判近4年,1970年2月下放周寧縣農村。1972年秋,成立由師院改名的福建師范大學,他始被調回,仍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79年,升任副校長。同年兼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春,應邀赴美國考察,歸來胃癌病發7月逝於福州。所著有《六庵詩選》、《易學群書平議》、《楚辭全譯》、《周易譯注》、《周易研究論文集》1-4輯(後三書系與人合著或合編)等專著和《從易傳看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易學之門庭》等專稿。
黃壽祺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待人誠懇,誨人不倦,處事認真,操守清正。晚年身兼福建省政協(第四屆、第五屆)常委、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詩詞學會中國韻文學會顧問、省語文學會會長及美國紐約四海詩社名譽社長等多種職務,他平時生活儉朴,不義之財不取,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也從不希冀圖報。所寫"願將暮齒為蠶燭,放盡光芒吐盡絲"、"但期薪盡能傳火,卻望才良早入班"等詩句,畢現其高尚精神。
Ⅱ 豫政(2007)11號文 省政府公布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一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148項)
民間文學(18項)
1I-1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2I-2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3I-3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I-4白蛇鬧許仙傳說(鶴壁市淇濱區)
5I-5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平輿縣)
6I-6柳毅的傳說(衛輝市)
7I-7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I-8邵原創世神話群(濟源市)
9I-9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固始縣)
10I-10愚公移山傳說(濟源市)
11I-11趙氏孤兒傳說(溫縣)
12I-12大禹神話傳說(禹州市)
13I-13王莽攆劉秀傳說(西平縣、遂平縣、內鄉縣、靈寶市)
14I-14靈寶黃帝傳說(靈寶市)
15I-15葛天氏傳說(長葛市)
16I-16牛郎織女傳說(南陽市)
17I-17竹林七賢傳說(修武縣)
18I-18帝舜傳說(濮陽縣)
民間美術(15項)
19Ⅱ-1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0Ⅱ-2黃河澄泥硯
朱仙鎮木版年畫
(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新安縣)
21Ⅱ-3汴京燈籠張(開封市)
22Ⅱ-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縣)
23Ⅱ-5農民畫(舞陽縣、汝南縣)
24Ⅱ-6虢州石硯(靈寶市)
25Ⅱ-7秦氏絹藝(滑縣)
26Ⅱ-8方城石猴(方城縣)
27Ⅱ-9民間剪紙(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28Ⅱ-10盧氏木版年畫(盧氏縣)
29Ⅱ-11滑縣木版年畫(滑縣)
30Ⅱ-12洛陽宮燈(洛陽市)
31Ⅱ-13泥咕咕(浚縣)
32Ⅱ-14東岸桃核雕花工藝(上蔡縣)
33Ⅱ-15重陽茱萸絳囊(上蔡縣)
民間音樂(19項)
34Ⅲ-1板頭曲(南陽市)
35Ⅲ-2中州箏派(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6Ⅲ-3籌音樂(許昌市)
37Ⅲ-4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38Ⅲ-5超化吹歌(新密市)
39Ⅲ-6嗩吶(沁陽市)
40Ⅲ-7大銅器(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41Ⅲ-8開封盤鼓(開封市)
42Ⅲ-9武陟盤鼓(武陟縣)
43Ⅲ-10官會響鑼(項城市)
44Ⅲ-11軋琴(舞鋼市)
45Ⅲ-12信陽民歌(信陽市)
46Ⅲ-13鄭王詞曲(沁陽市)
47Ⅲ-14西坪民歌(西峽縣)
48Ⅲ-15武德鎮抬鼓(溫縣)
49Ⅲ-16洛陽海神樂(洛陽市)
50Ⅲ-17黃河號子(河南黃河河務局)
51Ⅲ-18中州大鼓(新鄉縣)
52Ⅲ-19大相國寺梵樂(開封市大相國寺)
民間舞蹈(15項)
火龍舞
53Ⅳ-1火龍舞(孟州市)54Ⅳ-2蘇家作龍鳳燈(博愛縣)
55Ⅳ-3高抬火轎(沁陽市)56Ⅳ-4齊天聖鼓(靈寶市)
57Ⅳ-5回民秧歌(項城市)58Ⅳ-6大仵民間舞蹈(柘城縣)
59Ⅳ-7跑帷子(湯陰縣)
60Ⅳ-8花挑舞(固始縣
61Ⅳ-9艾庄銅器舞(許昌縣)
62Ⅳ-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洛陽市、鞏義市)
63Ⅳ-11麒麟舞(蘭考縣、睢縣)
64Ⅳ-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商城縣)
65Ⅳ-13雙人旱船舞(臨潁縣)
66Ⅳ-14沈丘回族文獅舞(沈丘縣)
67Ⅳ-15內鄉縣衙春節歲時節令「打春牛」(內鄉縣)
民間戲劇(22項)
68Ⅴ-1豫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69Ⅴ-2曲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70Ⅴ-3越調(周口市、許昌市)
71Ⅴ-4大弦戲(滑縣、濮陽縣)
72Ⅴ-5羅卷戲(汝南縣、滑縣、內黃縣、通許縣、范縣、鄧州市)
73Ⅴ-6目連戲(南樂縣)
74Ⅴ-7道情(太康縣)
75Ⅴ-8宛梆(內鄉縣)
76Ⅴ-9四平調(商丘市、濮陽縣)
77Ⅴ-10大平調(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78Ⅴ-11皮影戲(靈寶市、羅山縣)
79Ⅴ-12杠天神(新蔡縣)
80Ⅴ-13懷梆(沁陽市)
81Ⅴ-14清豐柳子戲(清豐縣)
82Ⅴ-15河陽花鼓戲(孟州市)
83Ⅴ-16二股弦(武陟縣)
84Ⅴ-17光山花鼓戲(光山縣)
85Ⅴ-18淮調(安陽縣)
86Ⅴ-19扁擔戲(新蔡縣)
87Ⅴ-20揚高戲(三門峽市)
88Ⅴ-21二夾弦(開封市、睢縣、滑縣、延津縣)
89Ⅴ-22落腔(內黃縣、輝縣市、長垣縣、淇縣)
曲藝(8項)
90Ⅵ-1河洛大鼓(洛陽市)
91Ⅵ-2河南墜子(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92Ⅵ-3王屋琴書(濟源市)
93Ⅵ-4灶書(固始縣)
94Ⅵ-5絲弦道(平輿縣)
95Ⅵ-6鑼鼓書(三門峽市)
96Ⅵ-7三弦書(南陽市)
97Ⅵ-8大調曲子(南陽市)
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10項)
98Ⅶ-1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陽縣)
99Ⅶ-2八極拳(博愛縣)
100Ⅶ-3萇家拳(滎陽市)
101Ⅶ-4大營社火(陝縣)
102Ⅶ-5浚縣民間社火(浚縣)
103Ⅶ-6打鐵花(確山縣)
104Ⅶ-7馬街書會(寶豐縣)
105Ⅶ-8東西常罵社火(靈寶市)
106Ⅶ-9少林功夫(少林寺)
107Ⅶ-10太極拳(溫縣)
民間手工技藝(17項)
108Ⅷ-1杜康釀酒工藝(伊川縣、汝陽縣)
109Ⅷ-2鈞瓷燒制技藝(禹州市)
110Ⅷ-3鎮平玉雕工藝(鎮平縣)
111Ⅷ-4棠溪寶劍鑄造工藝(西平縣)
112Ⅷ-5汝瓷燒制技藝(寶豐縣、汝州市)
113Ⅷ-6唐三彩(洛陽市)
114Ⅷ-7汴綉工藝(開封市)
115Ⅷ-8太平車製作技藝(平輿縣)
116Ⅷ-9五里源松花蛋製作技藝(修武縣)
117Ⅷ-10武陟油茶製作技藝(武陟縣)
118Ⅷ-11寶豐酒釀造工藝(寶豐縣)
119Ⅷ-12茂家紅酒釀制技藝(狀元紅)(濮陽市)
120Ⅷ-13信陽毛尖茶採制技藝(信陽市)
121Ⅷ-14北宋官瓷燒制技藝(開封市)
122Ⅷ-15長垣烹飪技藝(長垣縣)
123Ⅷ-16四大懷葯種植與炮製(焦作市)
124Ⅷ-17禹州中葯加工炮製技藝(禹州市)
民間雜技(1項)
125Ⅸ-1東北庄雜技(濮陽市)
生產商貿習俗(2項)
126Ⅹ-1百泉葯會(輝縣市)
127Ⅹ-2禹州葯會(禹州市)
消費習俗(5項)
128Ⅺ-1地坑院民俗(陝縣)
129Ⅺ-2洛陽水席(洛陽市)
130Ⅺ-3開封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開封市)
131Ⅺ-4開封馬豫興桶子雞(開封市)
132Ⅺ-5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開封市)
歲時節令(1項)
133Ⅻ-6「重陽節」民俗(上蔡縣)
民間信仰(10項)
134XⅢ-1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陽縣)
135XⅢ-2浚縣正月古廟會(浚縣)
浚縣正月古廟會
136XⅢ-3老子生日祭典(鹿邑縣)
137XⅢ-4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鄭市)
138XⅢ-5洛陽關林朝聖大典(洛陽市)
139XⅢ-6嫘祖祭典(西平縣)
140XⅢ-7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陽區)
141XⅢ-8中嶽古廟會(登封市)
142XⅢ-9醫聖張仲景祭祀(南陽市)
143XⅢ-10衛輝比干祭典(衛輝市)
民間知識(5項)
144XIV-1八卦符號文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145XIV-2洛陽牡丹栽培技藝(洛陽市)
146XIV-3周易文化(安陽市)
147XIV-4洛陽正骨(洛陽市)
148XIV-5針灸銅人(開封市)
Ⅲ 五年級暑假作業的幾道題
楊家溪( 海國桃源 )鴛鴦溪( 鴛鴦之鄉 ) 翠屏湖( 福建太湖 )
九龍祭 ( 福建第一瀑 ) 太姥山( 山海大觀 ) 南祭山( 這個不知道 )
東獅山( 氣撥太姥,天下奇山 ) 白雲山( 羊城第一秀 )
薛令之 字君珍,號明月先生,唐福建道長溪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鎮廉村高岑)人,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生。福建第一個進士"官至太子侍講。
薛令之少時聰穎好學,頗具詩才。曾獨自在廉村附近靈穀草堂刻苦攻讀,作《草堂吟》以抒志:"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苦詩書向燈燭。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英俊?一朝得遇聖明君,腰間各佩黃金印……"
神龍二年(706年),薛令之北長安應試得中。開元中,唐玄宗授他左補闕之職,並命他與賀知章同為太子李亨侍講。時李林甫為相,擅權誤國,民怨沸騰。李林甫與李亨不睦,薛令之備受排擠。薛令之對李林甫的所作所為非常憤慨。有一次,玄宗命群臣吟《屈軼草》。薛令之借傳說中的屈軼草(一種仙草)能指示奸佞的特性,在吟詩中痛斥以李林甫為首的群奸。李林甫與他構怨日深。一日,薛令之看到宮苑中高達丈余、葉色紫綠的苜蓿,聯想起李林甫有意冷落東宮,致使宮里教官生活十分清苦,便在東宮牆上題下《自悼》一詩。詩雲:"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何由度歲寒?"不久,玄宗"幸東宮,以為諷上。遂援筆題其旁:'啄木嘴距長,風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心知得罪玄宗,只好"謝病東歸"。他擔心宦途風波險惡,回鄉前致書任江西安福縣令的獨子薛國進,命他棄官返里。薛國進遵父命,於天寶末年隨父還鄉。
薛令之回鄉後隱居於靈穀草堂,過著窮研經書、抱瓮灌園的塵活。父子二人同時棄官,回鄉後生活窘迫。唐玄宗聞其清貧,"甚心憐之",下詔用長溪的歲賦資助他。在此期間,薛令之深居簡出,偶有出遊或訪親會友常留下詩篇。他游太姥山後寫下的《太姥山》一詩,表達流連勝景、嘯傲林泉的情趣和遁入空門的思想。而別離友人時所寫的《送陳朝散》一詩,則表現出他息影林下,不忘為國薦賢的襟懷。
至德元年(756年),唐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翌年九月,他回到京都長安後,思及與薛令之的師生情誼'欲召入朝,但在此前數月薛令之已卒,家赤貧。於是肅宗"敕命其鄉曰'廉村',溪曰'廉溪'"。
薛令之生前所著《明月先生集》和《補闕集》,今已無存。《全唐詩》僅錄其《自悼》和《靈岩寺》二詩。
薛令之是閩地破天荒的第一個進士,他的及第無異向世人宣稱閩中士子也能做文章,也富有文采這一種事實,其意義非同一般。
陳普 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於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鍾表之雛形。
陳普幼年勵志發奮苦讀,覽四書五經。長大後,陳普潛心探研朱熹理學。咸淳初,投蘇州大儒韓翼甫在浙東崇德書院就學,韓翼甫並將愛女玉蟬許配他。
咸淳七年(1271年),蒙古兵南下,陳普遂隱居於石堂山,終日以窮經著述自娛。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宋亡,陳普以宋遺民自居,誓不仕元。元廷曾三次詔聘他為福建教授,均堅辭不就。他在石堂山仁豐寺里設館倡學,招徒課藝。四方學子負笈從游者歲數百。在教學上,陳普力倡理論聯系實際,治經"不貴文詞,崇雅黜浮",而"必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在其教導影響下韓信同、黃裳、楊碗、余載等人,皆為當時學以致用的理學名士。在精心教學,輔導學生成才的同時,陳普還精研數理。其間,他反復鑽研聚銅鑄刻漏壺,經無數次反復試驗,終於第三年製成。此壺"應時升降,纖毫無爽"。當時福建布政司曾下令府城依此鑄造,放在福建譙樓(即鼓樓)報時。
陳普怕元廷加罪'遂隱游古田、屏南、政和一帶山區十二年。嗣後,他在政和興辦德興初庵書院,又主講建陽雲庄書院、福州鰲峰書院、長樂鰲峰書院。所至之處,學者摳衣而來,不絕於途。其間,陳普應劉爍之請,為重修建陽考亭撰寫《修考亭記》,並編修黃干、楊復二家《喪禮》及朱熹有關撰著,分十卷刊行於世。陳普博覽群書,精研諸子百家,博聞廣見,多才多藝。自六經外,他還熟諳律呂、天文、地理、歷數之學,精於陰陽璣衡之說。
延佑二年(1315年),陳普病逝於莆中,由其親屬扶樞歸里,葬於石堂山。邑人緬懷其興學育才之功績,祀之鄉賢祠。
陳普一生撰著甚豐,著有《四書句解鈴鍵》、《學庸指要》、《孟子纂圖》、《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五經講義》、《渾天儀論》、《詠史詩斷》、《字義》凡數百卷,大多散失。傳世之作今可查者有《石堂先生遺集》二十二卷,《石堂先生遺稿》一卷,《武夷棹歌》一卷(朱熹撰,陳普注)。
游朴 字太初,號少澗。明嘉靖五年(1526年)生於柘榮縣黃柏鄉。曾官至湖廣布政使右司參知,史籍曾稱"三主法司,無一冤獄"。
游朴4歲識字,能辨平仄,9歲能寫文章,作詩賦。13歲時,父焚梵枯,命其作律詩一首紀事,他即吟道:" 鳥央 鳥傳雙樹,牛車遍九墳。千年悲漢俑,一夜快秦灰。推廓今誰任,淵源自此開。聖漠與家訓,二曜並昭回。"時人稱為神童。14歲,考進州庠生,旋即補廩。後因父親、祖母相繼去世,家庭經濟拮據,便在私塾邊教書邊自學。隆慶元年(1567年)中舉人,萬曆二年(1574年)中進士後步入仕途。
游朴為官愛民廉潔,辦理冤獄不滯成案。首任成都府推官,有口皆碑,萬曆七年(1579年)救書稱他"簡府有眾,緣法 術情,可謂克舉厥官"。繼大理寺評事、右寺副、署左寺正事、實授左寺正等職期間,對各地上報的大小獄詞,細心研審,多所平反。萬曆十年(1582年),敕書褒獎曰:"國刑不僭,民命無冤,民稱惟良。"任刑部山西司郎中時,奉敕恤刑浙江,認真清理積案。時人觀其讞牘,莫不認為是中興奏疏第一,一時在法界爭相奉為楷模。相國王荊石贊道:"此人有學,宜任學憲。"
游朴為官剛直不阿、不畏權勢,任廣東按察司副使時,察知當地總兵李棟勾結城社勢力,魚肉人民,官吏士民敢怒不敢言。他不顧自己安危,挺身而出,呈文舉報,挫其氣焰。游朴任湖廣布政使司右參知,分守荊西道,駐扎承天府帶領德安府期間,荊門州世豪李天榮(一作李天雲)擁有黨羽千數,遍布郡邑,把持官府,擅自增加州賦,士民受害,怨聲載道。游朴將李天榮及其主要爪牙逮捕下獄,宣布李天榮罪狀,判他死刑。百姓稱快,奔走相告:"吾自此眠始貼席。"李天榮黨羽勾結貪官污吏、太監奸臣一班人,到處煽惑造謠,進行攻擊報復,致使游朴被迫辭職。當地士民挽留不得,護送他至百里外泣別。荊門鄉宦余賢等人為立《游公大政記》頌其德,禮部李維禎為立"去思碑"以志念。
游朴辭官歸里後,絕意仕途,窮研經史,不廢吟詠,與弟游詔白首同居,共敘天倫之樂。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謝世,葬於柘城西郊曲瑤下(今柘榮一中大門右側)。崇禎九年(1636年),福寧州人把他列入鄉賢祠從祀。1983年,柘榮縣人民政府將其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游朴生前著有《藏山集》、《嶺南稿》、《山社草》、《石倉詩選》、《武經七書解》、《浙江恤刑讞書》、《游太初樂府》等,已佚。惟有州人張大光在游朴去世後所搜集編印的《游參知文集》二卷尚存。
鍾學吉 畲族,別名鍾陳吉,學名鍾春貴。清咸豐六年(1856年)生於霞浦縣四十六七都白虎(今溪南鎮白露坑村)。在清末民初曾被譽為一代畲族"歌王"。
鍾學吉七歲入私塾,受儒家正統文化教育。此前,其先輩早把漢族章回小說和評話唱本改編成畲族歌謠唱本,白露坑成為畲族長連抄本正歌(主要是"小說歌")的發祥地,這對鍾學吉有良好的影響。其業師鍾廷吉對其影響尤深。
同治十年(1871年),鍾學吉通過"蘸明祭"度身入錄,成為畲族"盤護忠勇王"的正式傳人。光緒四年(1878年),鍾學吉設私塾課童。他治學嚴謹認真,澤溉鄉梓,名重一方。鍾學吉結合教學,編寫大量知識性歌謠,其中《花名歌》、《鳥名歌》、《十賢歌》、《十女歌》、《十字歌》、《起書堂》、《大讀書》等,在塾館內外廣為流傳;而根據畲族民間傳說改編的敘事史詩《高辛氏》,在好些場合被用以替代《盤瓠王歌》;他依據漢族小說、曲藝、故事改編的小說歌,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超過其先輩和同輩歌手。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刑部主事鍾大火昆 來閩東主修《福建福寧府穎川鍾氏宗譜》。鍾學吉參與編修霞浦縣四十六七都一帶的《鍾氏支譜》。同年,鍾學吉偕同一些"山民"(畲民)頭面人物,倡建同族性聯誼場所,並於次年在霞浦縣城建立"福寧山民會館"。鍾學吉經常活動其間,結識不少畲族各階層人士、大大豐富其以小說歌為主體的畲族長篇敘事歌的創作。其間他所撰的《諸葛亮》、《孟姜女》、《唐伯虎》等等,在畲族社區廣泛流傳。
民國2年,山民會館(後改稱"福寧三明會館")經過整頓,成為閩東、浙南等畲族主要聚居區的同族性團體。年近花甲的鍾學吉被公舉為董事。由是他交遊更廣,創作愈豐且日臻成熟。他率先根據畲族真人真事編成小說歌《鍾良弼》,鼓舞當時閩浙畲民反抗民族歧視與民族壓迫,在畲族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民國8年,會館遷入城內,從此成為畲族民間公益團體與公共活動中心場所。此時,鍾學吉年逾花甲,卻經常住館,利用會館提供的便利,大量地收集素材,編寫眾多歌本,同時把畲族長連抄本正歌的創作推向全盛時期。各處來的宗人則利用住館之便,大量轉抄,迅速傳播。以至當時有"有山哈人(畲民)的所在,就有鍾陳吉的歌"之說。鍾學吉這一時期所撰歌的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空前的高度。其中作於民國8年定稿於民國10年的《末朝歌》,在畲族長篇敘事歌(歷史歌)中佔有重要地位。該歌敘述各個朝代的歷史,著重敘寫清朝政府的腐敗和民國初年軍閥統治帶給人民的災難。民國13年,鍾學吉病逝於白露坑。其作品至今仍在閩浙畲區廣為流傳。鍾學吉為弘揚畲族民族文化和畲漢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省、縣有關部門,多次派員深入發掘、整理鍾學吉傳世作品百餘篇。《中國大網路全書·畲族文學》以及《畲族簡史》、《畲族社會歷史調查》中均對其創作的《末朝歌》、《藍佃玉》(亦稱《九節金龍鞭》)、《鍾良弼》、《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優秀作品,予以高度評價。
圓瑛 俗名吳亨春,法名宏悟,別號韜光。光緒四年(1878年)生於古田縣平湖鄉端上村農家。當代愛國名僧。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
六歲時父母雙亡。自幼聰穎,詩文過目成誦,鄉人日為"神童"。十八歲時考中秀才,萌生出家之念。翌年,決意皈依佛門,遂至福州鼓山湧泉寺拜增西上人為師,後轉至雪峰寺為僧。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到江蘇常州天寧寺依治開法師探研禪學。五年後,又轉到浙江寧波天童寺從寄禪法師修習禪定。宣統元年(1909年),接任浙江鄞縣接待寺住持,曾返湧泉寺開講《護法論》,在禪林中嶄露頭角。從此,他輾轉各名山大剎,演教弘法,法席遍於海內外。
民國3年,他精研永明、蓮池大師的大量著述,接受"凈土宗"思想,自此他禪、凈兼修,為其佛學理論在禪林中獨樹一幟打下基礎。同年,他力襄寄禪法師組織"中華佛教總會",被選為參議長。
民國17年,他被推為剛成立的中國佛教會主席,隨即率佛教代表團赴南京請願,要求南京政府廢止改寺廟為學校的《寺廟管理條例》。不久,為分擔社會責任,他力倡佛教界"自食、自養、兼利社會",開辦各種慈善福利事業。一時,佛教慈幼院、醫院、工廠、農林場紛紛成立,佛教界面貌為之一變。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以中國佛教會主席身份,通告全國佛教徒啟建"護國道場",致電蒙藏院警惕敵人的分裂活動,同時致書日本佛教界,呼籲其教徒同中國人民一道,共同制止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中國。
民國23年夏,圓瑛再次當選為中國佛教會主席。是年秋,在南京開講《仁王護國般若經》,主張用佛教教義救人、救國、救世界。同時在上海建圓明講堂,作為他從事講學和著述的主要地點。
民國25年12月,圓瑛任天童寺住持期滿回閩,接理湧泉寺住持。翌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主持召開中國佛教會理監事緊急會議,號召全國佛教徒投身抗日救亡,並成立佛教戰時救護團、難民收容所,親任救護團團長。在"八一三"淞滬會戰中,他派遣僧侶救護隊奔赴前線搶救傷員。他還不辭辛苦地奔走於吉隆坡、檳榔嶼、怡保和馬六甲等地,在華僑中提倡"一元錢救國運動",將募到的巨款匯回國內。
民國28年秋,圓瑛回到上海。9月初,他與明日易 被日本憲兵逮捕,轉解南京日本憲兵總部。敵人對他們先是嚴刑逼供,脅迫其承認抗日有罪,繼又勸降,誘其與日方合作。師徒倆始終堅持民族氣節,嚴辭痛斥,並絕食以示抗議。敵人無計可施,只好將其釋放。
出獄後,圓瑛於圓明講堂閉門謝客,專心著述,寫下《發菩提心講義》、《勸修念佛法門》、《彌院經要解講義》、《楞嚴經綱》等大量論著。他將這些經論與前期所寫的《大乘起信論》、《金剛般若》、《法華》、《一吼堂詩集》、《一吼堂文集》、《圓瑛講演錄》《住持禪宗語錄》等著作,一並匯編成《圓瑛法匯》付梓刊行。此期間,他仍不忘國難,曾給北京佛學院師生題贈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一亡,教徒有責。"
民國34年,在上海創立"圓明楞嚴專宗學院",自任院長,培養大批高級佛學人才。民國36年,他又到南洋講經,弘揚佛法。回國時,中國已面臨解放。時香港、新加坡等地友人勸其再度出國安度晚年。但他堅決表示:"我是中國人,生在中國,死在中國,決不他往!"
1952年9月,圓瑛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和平會議",同與會的佛教界代表發表聯合聲明,號召全國佛教徒團結起來,"制止侵略,保衛和平"。會後,他回到上海,啟建"祝願世界和平法會",登台講演,衷心禱祝"國運日昌隆,人民常安樂,世界永和平"。法會進行十天,對宣傳和平起積極作用。1953年5月,被推選為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不久,圓瑛食道癌惡化,遂決定歸老天童寺。行前,寫下遺囑交與趙朴初居士,再次寄語殷殷:"……願我全國佛教徒同心同德,積極參加愛國運動,致力和平事業……"是年9月12日圓寂。國內許多報刊報道其病逝消息並深致哀悼。
圓瑛不僅佛學造詣精湛,且擅長詩文、書法,國內的主要禪林都留下他的遺墨。
1992年,古田人民在古田極樂寺內修建了圓瑛紀念館。館內陳列圓瑛生平事跡的部分資料。
黃壽祺 字之六,號六庵,一度自號巢孫,霞浦縣鹽田人。民國元年生於清末秀才家庭。曾任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副校長,著名易學專家。
民國17年,他初中畢業,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級中學。翌年,赴北平考入私立中國大學文科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國學系。又四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民國24年,黃壽祺歸家探親,被地方人士留任霞浦縣立簡易鄉村師范學校(下稱霞浦簡師)教導主任兼文史教員。不久,因表揚進步學生陳子英在作文中敢對縣長張燦等提出批評,被張枉加罪名而解聘,於是復返北平。一面擔任嵩雲中學國文教員,一面仍從尚秉和、吳承仕諸先生受業。
民國25年8月,愛國將領宋哲元下令考選北平、天津、保定地區各大學畢業生,培養抗日幹部。黃壽祺欣然報名投考。錄取後到南苑受軍訓四個月,被分配在冀察綏署參謀處當"服務員"。工余還當宋哲元創辦的蓮池講學院的院外研究生。此期間,他寫《南苑受訓錄》和與其業師尚秉和論《易》的三封信(後稱《與尚節之先生論易三書》)。尤其後者及尚答兩書,曾被蘇聯科學院院士舒茨基收為其所著《變化的書》(1978年經美國轉譯,易名為《易經研究》)的參考文獻目錄。
民國26年,七七事變猝起。宋哲元率所部南撤,黃壽祺滯留北平。先在嵩雲、燕冀兩中學教古文,後到中國大學國學系任講師,直至民國30年冬。是時正值日本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組織中日學者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其師尚秉和、吳承仕等均受聘參加撰寫工作。他在任教之餘,除協助和代替吳、尚撰寫外,還自寫《易》類提要30篇,《禮》類提要60篇,並整理《易類提要目錄》一冊。民國29年,日本學者橋川時雄編撰的《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鑒》,說他師事尚秉和,治《易》"精苦刻銘"與此同時,他還著有《漢易條例》、《六庵易話》、《六庵讀禮錄》、《歷代易學目錄考》、《尚氏易要義》、《喪服淺說》、《宋儒學說講稿》、《明儒學說講稿》等計42卷,以及《六庵讀書札記》100餘冊。
民國30年冬,黃壽祺返閩。他先在福建省立師范專科學校(下稱師專)、繼在國立海疆學校任副教授,後又重返師專任教授兼國文科主任,直至1949年8月福州解放。
1950年秋,師專改為學院,國文科改為中國語言文學系(下稱中文系)。黃壽祺任系主任。"文革"期間,黃壽祺被審查批判近4年,1970年2月下放周寧縣農村。1972年秋,成立由師院改名的福建師范大學,他始被調回,仍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79年,升任副校長。同年兼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春,應邀赴美國考察,歸來胃癌病發7月逝於福州。所著有《六庵詩選》、《易學群書平議》、《楚辭全譯》、《周易譯注》、《周易研究論文集》1-4輯(後三書系與人合著或合編)等專著和《從易傳看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易學之門庭》等專稿。
黃壽祺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待人誠懇,誨人不倦,處事認真,操守清正。晚年身兼福建省政協(第四屆、第五屆)常委、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詩詞學會中國韻文學會顧問、省語文學會會長及美國紐約四海詩社名譽社長等多種職務,他平時生活儉朴,不義之財不取,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也從不希冀圖報。所寫"願將暮齒為蠶燭,放盡光芒吐盡絲"、"但期薪盡能傳火,卻望才良早入班"等詩句,畢現其高尚精神。
Ⅳ 商丘的習俗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丘,簡稱「商」,河南省地級市,商丘介於東經114°49'-116°39',北緯33°43'-34°52'之間。東西橫跨168公里,南北縱貫128公里,東望安徽淮北、江蘇徐州,西接河南開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臨山東菏澤、濟寧。商丘市轄區面積約占河南省總面積的6.4%,區域面積10704平方公里。 [1]
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態類型的特徵,分為黃河沖積平原、淮河沖積平原、剝蝕殘丘三大類型區,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區。 [2] 商丘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3] 商丘市屬淮河流域,分屬洪澤湖、渦河、南四湖三大水系。 [1]
商丘市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4] ,商丘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商文明的誕生地,有「華商之源」的美譽。
商丘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分類 序號編號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稱 遺產地點
民間信仰 140XⅢ-7 火神祭祀 睢陽區
民間文學
2Ⅰ—32
伊尹傳說
虞城縣
傳統美術 22Ⅱ-4 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縣
5Ⅱ—9
民間剪紙
夏邑縣
15Ⅱ-45 木雕(夏邑王氏木雕) 夏邑縣
傳統舞蹈 63Ⅳ-11 麒麟舞 睢縣
50Ⅳ-33 慶豐花鼓舞 梁園區
14Ⅳ—35
肘閣(寧陵肘歌)
寧陵縣
16Ⅳ-39 竹馬舞(民權竹馬舞) 民權縣
民間曲藝 63Ⅵ-9 大鼓書(鼓詞) 柘城縣
65Ⅵ-11 豫東琴書 柘城縣、民權縣、永城市
45Ⅵ—13
漁鼓道情
夏邑縣
26Ⅵ-2 河南墜子 商丘市
民間戲劇 88Ⅴ-21 二夾弦 睢縣
61Ⅴ-28 花鼓戲 虞城縣
17V—6
目連戲
睢陽區
傳統技藝 100Ⅷ-42
月夭韭湯
夏邑縣
102Ⅷ-44 張弓酒傳統釀制技藝 寧陵縣
76Ⅷ—67
醬菜腌制技藝[大有豐醬菜腌制技藝,三園齋味合醬菜腌制技藝] 睢陽區、柘城縣
35Ⅷ—45 毛筆製作技藝(劉騰龍毛筆製作技藝) 寧陵縣
41Ⅷ-76 墜胡製作技藝(王氏墜胡製作技藝) 夏邑縣
傳統醫葯 83Ⅸ—8 口腔咽喉疾病療法(張氏喉科) 柘城縣
85Ⅸ-10 中醫外科(張八卦中醫外科) 民權縣
65Ⅸ-21 史家中醫葯組方
Ⅳ 河南省總共有多少市縣鄉
2005年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 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中原區中原西路233號。
中原區 金水區 二七區 管城回族區 上街區
惠濟區
鞏義市 新鄭市(新建路街道) 新密市 登封市(嵩陽街道) 滎陽市
中牟縣(城關鎮)
開封市 轄5個市轄區、5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鼓樓區。
鼓樓區 龍亭區 順河回族區 禹王台區 金明區
開封縣(城關鎮) 尉氏縣(城關鎮) 蘭考縣(城關鎮) 杞 縣(城關鎮) 通許縣(城關鎮)
洛陽市 轄6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西工區。
西工區 老城區 澗西區 瀍河回族區 洛龍區(關林鎮)
吉利區
偃師市(城關鎮)
孟津縣(城關鎮) 汝陽縣(城關鎮) 伊川縣(城關鎮) 洛寧縣(城關鎮) 嵩 縣(城關鎮)
宜陽縣(城關鎮) 新安縣(城關鎮) 欒川縣(城關鎮)
平頂山市 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華區。
新華區 衛東區 湛河區 石龍區
汝州市 舞鋼市
寶豐縣(城關鎮) 葉 縣(昆陽鎮) 郟 縣(城關鎮) 魯山縣(魯陽鎮)
安陽市 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北關區。
北關區 文峰區 殷都區 龍安區
林州市
安陽縣(安陽市北關區) 滑 縣(道口鎮) 內黃縣(城關鎮) 湯陰縣(城關鎮)
鶴壁市 轄4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淇濱區九州路。
淇濱區 山城區 鶴山區
浚 縣(城關鎮) 淇 縣(朝歌鎮)
新鄉市 轄4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衛濱區。
衛濱區 紅旗區 鳳泉區 牧野區
衛輝市 輝縣市(城關街道)
新鄉縣(新鄉市紅旗區) 獲嘉縣(城關鎮) 原陽縣(城關鎮) 長垣縣(城關鎮) 封丘縣(城關鎮)
延津縣(城關鎮)
焦作市 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解放區。
解放區 中站區 馬村區 山陽區
沁陽市 孟州市
修武縣(城關鎮) 溫 縣(溫泉鎮) 武陟縣(木城鎮) 博愛縣(清化鎮)
濮陽市 轄1個市轄區、5個縣。市人民政府駐華龍區。
華龍區
濮陽縣(城關鎮) 南樂縣(城關鎮) 台前縣(城關鎮) 清豐縣(城關鎮) 范 縣(櫻桃鎮)
許昌市 轄1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魏都區。
魏都區
禹州市 長葛市
許昌縣(許昌市魏都區) 鄢陵縣(安陵鎮) 襄城縣(城關鎮)
漯河市 轄3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源匯區。
源匯區 郾城區 召陵區
臨潁縣(城關鎮) 舞陽縣(舞泉鎮)
三門峽市 轄1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湖濱區。
湖濱區
義馬市 靈寶市(城關鎮)
澠池縣(城關鎮) 盧氏縣(城關鎮) 陝 縣(大營鎮)
南陽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卧龍區中州路。
卧龍區 宛城區
鄧州市
桐柏縣(城關鎮) 方城縣(城關鎮) 淅川縣 鎮平縣(城關鎮) 唐河縣
南召縣(城關鎮) 內鄉縣(城關鎮) 新野縣(城關鎮) 社旗縣(賒店鎮) 西峽縣
商丘市 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梁園區凱旋中路。
梁園區 睢陽區(古城街道)
永城市
寧陵縣(城關鎮) 虞城縣(城關鎮) 民權縣(城關鎮) 夏邑縣(城關鎮) 柘城縣(城關鎮)
睢 縣(城關鎮)
信陽市 轄2個市轄區、8個縣。市人民政府駐浉河區。
浉河區 平橋區
潢川縣 淮濱縣(城關鎮) 息 縣(城關鎮) 新 縣(新集鎮) 商城縣(城關鎮)
固始縣(城關鎮) 羅山縣(城關鎮) 光山縣
周口市 轄1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川匯區。
川匯區
項城市
商水縣(城關鎮) 淮陽縣(城關鎮) 太康縣(城關鎮) 鹿邑縣(城關鎮) 西華縣(城關鎮)
扶溝縣(城關鎮) 沈丘縣(槐店鎮) 鄲城縣(城關鎮)
駐馬店市 轄1個市轄區、9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驛城區。
驛城區
確山縣(盤龍鎮) 新蔡縣(古呂鎮) 上蔡縣(蔡都鎮) 西平縣 泌陽縣(泌水鎮)
平輿縣(古槐鎮) 汝南縣(汝寧鎮) 遂平縣(灈陽鎮) 正陽縣(真陽鎮)
省直轄行政單位
濟源市
河南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歷史上長期處於中華文明的中心區域,漫長的文明歷程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跡。全省現已查明的有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3萬余處,國有博物館收藏的文物140餘萬件,數量居全國首位。洛陽龍門石窟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處(198項),數量居全國第二位;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6000多處。有洛陽、安陽、開封、鄭州、南陽、浚縣、商丘、濮陽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居全國首位。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國務院日前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河南省共有22項被列入其中:梁祝傳說(汝南)、董永傳說(武陟)、嗩吶藝術(沁陽)、板頭曲(南陽)、豫劇、宛梆(內鄉)、懷梆(沁陽)、大平調(濮陽、滑縣、延津)、越調(周口)、大弦戲(滑縣、濮陽)、道情戲(太康)、目連戲(南樂)、曲劇、四平調(商丘、濮陽)、河南墜子、河洛大鼓(洛陽)、少林功夫(登封)、太極拳(焦作)、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泥塑(浚縣)、太昊伏羲祭典(淮陽)、馬街書會(寶豐)。這22項涉及民間文學、音樂、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民俗等,基本反映了河南作為一個文化資源大省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淀。
Ⅵ 福建寧德的名人
薛令之 字君珍,號明月先生,唐福建道長溪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鎮廉村高岑)人,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生。福建第一個進士"官至太子侍講。
薛令之少時聰穎好學,頗具詩才。曾獨自在廉村附近靈穀草堂刻苦攻讀,作《草堂吟》以抒志:"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苦詩書向燈燭。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英俊?一朝得遇聖明君,腰間各佩黃金印……"
神龍二年(706年),薛令之北長安應試得中。開元中,唐玄宗授他左補闕之職,並命他與賀知章同為太子李亨侍講。時李林甫為相,擅權誤國,民怨沸騰。李林甫與李亨不睦,薛令之備受排擠。薛令之對李林甫的所作所為非常憤慨。有一次,玄宗命群臣吟《屈軼草》。薛令之借傳說中的屈軼草(一種仙草)能指示奸佞的特性,在吟詩中痛斥以李林甫為首的群奸。李林甫與他構怨日深。一日,薛令之看到宮苑中高達丈余、葉色紫綠的苜蓿,聯想起李林甫有意冷落東宮,致使宮里教官生活十分清苦,便在東宮牆上題下《自悼》一詩。詩雲:"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何由度歲寒?"不久,玄宗"幸東宮,以為諷上。遂援筆題其旁:'啄木嘴距長,風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心知得罪玄宗,只好"謝病東歸"。他擔心宦途風波險惡,回鄉前致書任江西安福縣令的獨子薛國進,命他棄官返里。薛國進遵父命,於天寶末年隨父還鄉。
薛令之回鄉後隱居於靈穀草堂,過著窮研經書、抱瓮灌園的塵活。父子二人同時棄官,回鄉後生活窘迫。唐玄宗聞其清貧,"甚心憐之",下詔用長溪的歲賦資助他。在此期間,薛令之深居簡出,偶有出遊或訪親會友常留下詩篇。他游太姥山後寫下的《太姥山》一詩,表達流連勝景、嘯傲林泉的情趣和遁入空門的思想。而別離友人時所寫的《送陳朝散》一詩,則表現出他息影林下,不忘為國薦賢的襟懷。
至德元年(756年),唐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翌年九月,他回到京都長安後,思及與薛令之的師生情誼'欲召入朝,但在此前數月薛令之已卒,家赤貧。於是肅宗"敕命其鄉曰'廉村',溪曰'廉溪'"。
薛令之生前所著《明月先生集》和《補闕集》,今已無存。《全唐詩》僅錄其《自悼》和《靈岩寺》二詩。
薛令之是閩地破天荒的第一個進士,他的及第無異向世人宣稱閩中士子也能做文章,也富有文采這一種事實,其意義非同一般。
陳普 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於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鍾表之雛形。
陳普幼年勵志發奮苦讀,覽四書五經。長大後,陳普潛心探研朱熹理學。咸淳初,投蘇州大儒韓翼甫在浙東崇德書院就學,韓翼甫並將愛女玉蟬許配他。
咸淳七年(1271年),蒙古兵南下,陳普遂隱居於石堂山,終日以窮經著述自娛。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宋亡,陳普以宋遺民自居,誓不仕元。元廷曾三次詔聘他為福建教授,均堅辭不就。他在石堂山仁豐寺里設館倡學,招徒課藝。四方學子負笈從游者歲數百。在教學上,陳普力倡理論聯系實際,治經"不貴文詞,崇雅黜浮",而"必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在其教導影響下韓信同、黃裳、楊碗、余載等人,皆為當時學以致用的理學名士。在精心教學,輔導學生成才的同時,陳普還精研數理。其間,他反復鑽研聚銅鑄刻漏壺,經無數次反復試驗,終於第三年製成。此壺"應時升降,纖毫無爽"。當時福建布政司曾下令府城依此鑄造,放在福建譙樓(即鼓樓)報時。
陳普怕元廷加罪'遂隱游古田、屏南、政和一帶山區十二年。嗣後,他在政和興辦德興初庵書院,又主講建陽雲庄書院、福州鰲峰書院、長樂鰲峰書院。所至之處,學者摳衣而來,不絕於途。其間,陳普應劉爍之請,為重修建陽考亭撰寫《修考亭記》,並編修黃干、楊復二家《喪禮》及朱熹有關撰著,分十卷刊行於世。陳普博覽群書,精研諸子百家,博聞廣見,多才多藝。自六經外,他還熟諳律呂、天文、地理、歷數之學,精於陰陽璣衡之說。
延佑二年(1315年),陳普病逝於莆中,由其親屬扶樞歸里,葬於石堂山。邑人緬懷其興學育才之功績,祀之鄉賢祠。
陳普一生撰著甚豐,著有《四書句解鈴鍵》、《學庸指要》、《孟子纂圖》、《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五經講義》、《渾天儀論》、《詠史詩斷》、《字義》凡數百卷,大多散失。傳世之作今可查者有《石堂先生遺集》二十二卷,《石堂先生遺稿》一卷,《武夷棹歌》一卷(朱熹撰,陳普注)。
游朴 字太初,號少澗。明嘉靖五年(1526年)生於柘榮縣黃柏鄉。曾官至湖廣布政使右司參知,史籍曾稱"三主法司,無一冤獄"。
游朴4歲識字,能辨平仄,9歲能寫文章,作詩賦。13歲時,父焚梵枯,命其作律詩一首紀事,他即吟道:" 鳥央 鳥傳雙樹,牛車遍九墳。千年悲漢俑,一夜快秦灰。推廓今誰任,淵源自此開。聖漠與家訓,二曜並昭回。"時人稱為神童。14歲,考進州庠生,旋即補廩。後因父親、祖母相繼去世,家庭經濟拮據,便在私塾邊教書邊自學。隆慶元年(1567年)中舉人,萬曆二年(1574年)中進士後步入仕途。
游朴為官愛民廉潔,辦理冤獄不滯成案。首任成都府推官,有口皆碑,萬曆七年(1579年)救書稱他"簡府有眾,緣法 術情,可謂克舉厥官"。繼大理寺評事、右寺副、署左寺正事、實授左寺正等職期間,對各地上報的大小獄詞,細心研審,多所平反。萬曆十年(1582年),敕書褒獎曰:"國刑不僭,民命無冤,民稱惟良。"任刑部山西司郎中時,奉敕恤刑浙江,認真清理積案。時人觀其讞牘,莫不認為是中興奏疏第一,一時在法界爭相奉為楷模。相國王荊石贊道:"此人有學,宜任學憲。"
游朴為官剛直不阿、不畏權勢,任廣東按察司副使時,察知當地總兵李棟勾結城社勢力,魚肉人民,官吏士民敢怒不敢言。他不顧自己安危,挺身而出,呈文舉報,挫其氣焰。游朴任湖廣布政使司右參知,分守荊西道,駐扎承天府帶領德安府期間,荊門州世豪李天榮(一作李天雲)擁有黨羽千數,遍布郡邑,把持官府,擅自增加州賦,士民受害,怨聲載道。游朴將李天榮及其主要爪牙逮捕下獄,宣布李天榮罪狀,判他死刑。百姓稱快,奔走相告:"吾自此眠始貼席。"李天榮黨羽勾結貪官污吏、太監奸臣一班人,到處煽惑造謠,進行攻擊報復,致使游朴被迫辭職。當地士民挽留不得,護送他至百里外泣別。荊門鄉宦余賢等人為立《游公大政記》頌其德,禮部李維禎為立"去思碑"以志念。
游朴辭官歸里後,絕意仕途,窮研經史,不廢吟詠,與弟游詔白首同居,共敘天倫之樂。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謝世,葬於柘城西郊曲瑤下(今柘榮一中大門右側)。崇禎九年(1636年),福寧州人把他列入鄉賢祠從祀。1983年,柘榮縣人民政府將其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游朴生前著有《藏山集》、《嶺南稿》、《山社草》、《石倉詩選》、《武經七書解》、《浙江恤刑讞書》、《游太初樂府》等,已佚。惟有州人張大光在游朴去世後所搜集編印的《游參知文集》二卷尚存。
鍾學吉 畲族,別名鍾陳吉,學名鍾春貴。清咸豐六年(1856年)生於霞浦縣四十六七都白虎(今溪南鎮白露坑村)。在清末民初曾被譽為一代畲族"歌王"。
鍾學吉七歲入私塾,受儒家正統文化教育。此前,其先輩早把漢族章回小說和評話唱本改編成畲族歌謠唱本,白露坑成為畲族長連抄本正歌(主要是"小說歌")的發祥地,這對鍾學吉有良好的影響。其業師鍾廷吉對其影響尤深。
同治十年(1871年),鍾學吉通過"蘸明祭"度身入錄,成為畲族"盤護忠勇王"的正式傳人。光緒四年(1878年),鍾學吉設私塾課童。他治學嚴謹認真,澤溉鄉梓,名重一方。鍾學吉結合教學,編寫大量知識性歌謠,其中《花名歌》、《鳥名歌》、《十賢歌》、《十女歌》、《十字歌》、《起書堂》、《大讀書》等,在塾館內外廣為流傳;而根據畲族民間傳說改編的敘事史詩《高辛氏》,在好些場合被用以替代《盤瓠王歌》;他依據漢族小說、曲藝、故事改編的小說歌,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超過其先輩和同輩歌手。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刑部主事鍾大火昆 來閩東主修《福建福寧府穎川鍾氏宗譜》。鍾學吉參與編修霞浦縣四十六七都一帶的《鍾氏支譜》。同年,鍾學吉偕同一些"山民"(畲民)頭面人物,倡建同族性聯誼場所,並於次年在霞浦縣城建立"福寧山民會館"。鍾學吉經常活動其間,結識不少畲族各階層人士、大大豐富其以小說歌為主體的畲族長篇敘事歌的創作。其間他所撰的《諸葛亮》、《孟姜女》、《唐伯虎》等等,在畲族社區廣泛流傳。
民國2年,山民會館(後改稱"福寧三明會館")經過整頓,成為閩東、浙南等畲族主要聚居區的同族性團體。年近花甲的鍾學吉被公舉為董事。由是他交遊更廣,創作愈豐且日臻成熟。他率先根據畲族真人真事編成小說歌《鍾良弼》,鼓舞當時閩浙畲民反抗民族歧視與民族壓迫,在畲族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民國8年,會館遷入城內,從此成為畲族民間公益團體與公共活動中心場所。此時,鍾學吉年逾花甲,卻經常住館,利用會館提供的便利,大量地收集素材,編寫眾多歌本,同時把畲族長連抄本正歌的創作推向全盛時期。各處來的宗人則利用住館之便,大量轉抄,迅速傳播。以至當時有"有山哈人(畲民)的所在,就有鍾陳吉的歌"之說。鍾學吉這一時期所撰歌的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空前的高度。其中作於民國8年定稿於民國10年的《末朝歌》,在畲族長篇敘事歌(歷史歌)中佔有重要地位。該歌敘述各個朝代的歷史,著重敘寫清朝政府的腐敗和民國初年軍閥統治帶給人民的災難。民國13年,鍾學吉病逝於白露坑。其作品至今仍在閩浙畲區廣為流傳。鍾學吉為弘揚畲族民族文化和畲漢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省、縣有關部門,多次派員深入發掘、整理鍾學吉傳世作品百餘篇。《中國大網路全書·畲族文學》以及《畲族簡史》、《畲族社會歷史調查》中均對其創作的《末朝歌》、《藍佃玉》(亦稱《九節金龍鞭》)、《鍾良弼》、《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優秀作品,予以高度評價。
圓瑛 俗名吳亨春,法名宏悟,別號韜光。光緒四年(1878年)生於古田縣平湖鄉端上村農家。當代愛國名僧。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
六歲時父母雙亡。自幼聰穎,詩文過目成誦,鄉人日為"神童"。十八歲時考中秀才,萌生出家之念。翌年,決意皈依佛門,遂至福州鼓山湧泉寺拜增西上人為師,後轉至雪峰寺為僧。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到江蘇常州天寧寺依治開法師探研禪學。五年後,又轉到浙江寧波天童寺從寄禪法師修習禪定。宣統元年(1909年),接任浙江鄞縣接待寺住持,曾返湧泉寺開講《護法論》,在禪林中嶄露頭角。從此,他輾轉各名山大剎,演教弘法,法席遍於海內外。
民國3年,他精研永明、蓮池大師的大量著述,接受"凈土宗"思想,自此他禪、凈兼修,為其佛學理論在禪林中獨樹一幟打下基礎。同年,他力襄寄禪法師組織"中華佛教總會",被選為參議長。
民國17年,他被推為剛成立的中國佛教會主席,隨即率佛教代表團赴南京請願,要求南京政府廢止改寺廟為學校的《寺廟管理條例》。不久,為分擔社會責任,他力倡佛教界"自食、自養、兼利社會",開辦各種慈善福利事業。一時,佛教慈幼院、醫院、工廠、農林場紛紛成立,佛教界面貌為之一變。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以中國佛教會主席身份,通告全國佛教徒啟建"護國道場",致電蒙藏院警惕敵人的分裂活動,同時致書日本佛教界,呼籲其教徒同中國人民一道,共同制止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中國。
民國23年夏,圓瑛再次當選為中國佛教會主席。是年秋,在南京開講《仁王護國般若經》,主張用佛教教義救人、救國、救世界。同時在上海建圓明講堂,作為他從事講學和著述的主要地點。
民國25年12月,圓瑛任天童寺住持期滿回閩,接理湧泉寺住持。翌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主持召開中國佛教會理監事緊急會議,號召全國佛教徒投身抗日救亡,並成立佛教戰時救護團、難民收容所,親任救護團團長。在"八一三"淞滬會戰中,他派遣僧侶救護隊奔赴前線搶救傷員。他還不辭辛苦地奔走於吉隆坡、檳榔嶼、怡保和馬六甲等地,在華僑中提倡"一元錢救國運動",將募到的巨款匯回國內。
民國28年秋,圓瑛回到上海。9月初,他與明日易 被日本憲兵逮捕,轉解南京日本憲兵總部。敵人對他們先是嚴刑逼供,脅迫其承認抗日有罪,繼又勸降,誘其與日方合作。師徒倆始終堅持民族氣節,嚴辭痛斥,並絕食以示抗議。敵人無計可施,只好將其釋放。
出獄後,圓瑛於圓明講堂閉門謝客,專心著述,寫下《發菩提心講義》、《勸修念佛法門》、《彌院經要解講義》、《楞嚴經綱》等大量論著。他將這些經論與前期所寫的《大乘起信論》、《金剛般若》、《法華》、《一吼堂詩集》、《一吼堂文集》、《圓瑛講演錄》《住持禪宗語錄》等著作,一並匯編成《圓瑛法匯》付梓刊行。此期間,他仍不忘國難,曾給北京佛學院師生題贈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一亡,教徒有責。"
民國34年,在上海創立"圓明楞嚴專宗學院",自任院長,培養大批高級佛學人才。民國36年,他又到南洋講經,弘揚佛法。回國時,中國已面臨解放。時香港、新加坡等地友人勸其再度出國安度晚年。但他堅決表示:"我是中國人,生在中國,死在中國,決不他往!"
1952年9月,圓瑛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和平會議",同與會的佛教界代表發表聯合聲明,號召全國佛教徒團結起來,"制止侵略,保衛和平"。會後,他回到上海,啟建"祝願世界和平法會",登台講演,衷心禱祝"國運日昌隆,人民常安樂,世界永和平"。法會進行十天,對宣傳和平起積極作用。1953年5月,被推選為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不久,圓瑛食道癌惡化,遂決定歸老天童寺。行前,寫下遺囑交與趙朴初居士,再次寄語殷殷:"……願我全國佛教徒同心同德,積極參加愛國運動,致力和平事業……"是年9月12日圓寂。國內許多報刊報道其病逝消息並深致哀悼。
圓瑛不僅佛學造詣精湛,且擅長詩文、書法,國內的主要禪林都留下他的遺墨。
1992年,古田人民在古田極樂寺內修建了圓瑛紀念館。館內陳列圓瑛生平事跡的部分資料。
黃壽祺 字之六,號六庵,一度自號巢孫,霞浦縣鹽田人。民國元年生於清末秀才家庭。曾任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副校長,著名易學專家。
民國17年,他初中畢業,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級中學。翌年,赴北平考入私立中國大學文科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國學系。又四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民國24年,黃壽祺歸家探親,被地方人士留任霞浦縣立簡易鄉村師范學校(下稱霞浦簡師)教導主任兼文史教員。不久,因表揚進步學生陳子英在作文中敢對縣長張燦等提出批評,被張枉加罪名而解聘,於是復返北平。一面擔任嵩雲中學國文教員,一面仍從尚秉和、吳承仕諸先生受業。
民國25年8月,愛國將領宋哲元下令考選北平、天津、保定地區各大學畢業生,培養抗日幹部。黃壽祺欣然報名投考。錄取後到南苑受軍訓四個月,被分配在冀察綏署參謀處當"服務員"。工余還當宋哲元創辦的蓮池講學院的院外研究生。此期間,他寫《南苑受訓錄》和與其業師尚秉和論《易》的三封信(後稱《與尚節之先生論易三書》)。尤其後者及尚答兩書,曾被蘇聯科學院院士舒茨基收為其所著《變化的書》(1978年經美國轉譯,易名為《易經研究》)的參考文獻目錄。
民國26年,七七事變猝起。宋哲元率所部南撤,黃壽祺滯留北平。先在嵩雲、燕冀兩中學教古文,後到中國大學國學系任講師,直至民國30年冬。是時正值日本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組織中日學者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其師尚秉和、吳承仕等均受聘參加撰寫工作。他在任教之餘,除協助和代替吳、尚撰寫外,還自寫《易》類提要30篇,《禮》類提要60篇,並整理《易類提要目錄》一冊。民國29年,日本學者橋川時雄編撰的《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鑒》,說他師事尚秉和,治《易》"精苦刻銘"與此同時,他還著有《漢易條例》、《六庵易話》、《六庵讀禮錄》、《歷代易學目錄考》、《尚氏易要義》、《喪服淺說》、《宋儒學說講稿》、《明儒學說講稿》等計42卷,以及《六庵讀書札記》100餘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