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學理論是什麼
文學理論是指有關文學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和社會作用的原理、原則。文藝學的一個門類。廣義的文藝學,是研究文學藝術的科學;狹義的文藝學,只研究文學。傳統的習慣把它分成三個門類:文學理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它們都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都要求把歷史的、現實的文學理論與文學史和邏輯的研究結合起來。文學史重在對文學的歷史研究;文學批評重在對文學的現實研究;文學理論則重在對文學作邏輯的研究。從古往今來的文學現象中,找出文學的本質和規律,揭示文學的不同形態的特點。
文學理論研究作為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的文學所具有的質的規定性,其中包括它與其他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以及一切藝術所共有的普遍性,也包括它區別於其他藝術的特殊性;研究作為社會現象的文學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和所起的社會作用,其中包括它與其他社會現象共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區別於其他社會現象所獨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學作品的內容、形式及其相互關系;研究文學本身的不同形態(抒情的、敘事的、戲劇的)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和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文學種類、體裁;研究文學的創作過程及其規律,其中包括方法、風格和流派等等。
文學理論不是關於文學的固定不變的法則,而是文學實踐經驗的概括。它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等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反過來,又推動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的前進。文學理論也吸取文學史的研究成果,從而又對文學史研究發生影響。
文學理論本身,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發展(見中國文學理論批評),關於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也均如此。
http://www.fzmsw.com/paperlist1.asp?tid=588&action1=abc找找應該有範文
『貳』 文學理論是在何種意義上聯系文學實際的
「理論聯系實際」長期以來不但遭致習慣性的簡單理解,而且也被學界許多人視為中國文學理論建設獲得有效性的出路。但這種看似習以為常的觀念卻隱藏著三點缺陷:首先,它把「理論聯系實踐」偷換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即把動態的、價值性的「實踐」概念偷換成了靜態的、事實性的「實際」概念,相應地混淆了經驗的不同內涵;其次,它誇大了範式觀念對人文學科的適用性;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它有消解知識分子反思與批判使命的危險。因此,「理論聯系實際」應避免不加分析地變成文學理論研究的指導原則。只有在反思和批判的意義上,文學理論才是聯系文學實際的。 [關鍵詞]文學理論;文學實際;經驗;範式;反思 「理論聯系實際」可能是個偽命題嗎? 當評價新時期中國文學研究狀況時,一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認為,文學理論每每脫離了文學實際,其有效性因而無從談起。這種觀點又主要基於兩點理由:首先,文學理論被認為是不結合具體文學作品的抽象空談;其次,文學理論尤其是文學基礎理論,又被認為無法及時應對正在越界、泛化的文學現實。從這種不滿出發,文學理論研究的有效性方向遂被概括為「理論聯系實際」。但這樣果真就能帶來真正有效的文學理論嗎? 筆者以為,「理論聯系實際」這句話,是個同樣可能存在無效性後果的偽命題。理由有以下三點: 首先,在嚴格學理意義上,和理論構成對立關系的應該是實踐,理論出現其內部無法自行解決的不足時,自然便需要引入可解決這種不足的對立面力量——實踐,所以嚴謹的表述應該是「理論聯系實踐」才對。但在長期以來的漢語習慣性用法中,「理論聯系實踐」都被偷換為「理論聯系實際」,一字之差,其趣大異,原本極富動態豐富內涵的「實踐」被偷換成了靜止封閉的「實際」,這相當可疑。 「實踐」是一個具有嚴格學理內涵的哲學概念。古希臘已發端、經過馬克思的科學改造、至今仍不斷煥發出時代新魅力的實踐哲學表明,「實踐」是一種在意志驅動下為實現設定的理想性、可能性目標而展開的價值性活動,它以當下為起點,卻指向無限可能的未來,不以追求純實體結果為旨趣,而通過信念的定向和激勵功能充實人生。質言之,它是個價值性術語。相比之下,「實際」卻是個事實性術語,它根本不具備嚴格的學理含義,並無反思之必然要求,而只成其為對當下靜態現實狀況的描述框架罷了。術語上的這一偷換,遂使一些學者以為文學理論就是聯系文學實際的,又鑒於從實際出發的所得物一般而言就是經驗,於是在一些學者心目中,「理論聯系實際」就等於說「理論聯系經驗」。以至於當他們以經驗為新起點,主張文學經驗引導文學理論時,對經驗也不作嚴格區分,相應地混淆了經驗的靜態意義和動態意義,而使思想立場不恰當地倒退了。 人類對經驗的看法源遠流長。在亞里士多德看來,經驗始終低於智慧,因為經驗只懂得特殊,不知其所以然,只適合創制科學,不適合思辨科學(理論)。英國經驗主義哲學由於認定人對世界的認識是通過經驗達成的,所以不認同這種看法。但稍後德國古典哲學仍延續了亞里士多德的看法,如康德認為,「經驗的原理」只是一種「自然邏輯」和「普通理性」,只能「具體地被認識」。無法提供嚴格的普遍性和確定性。黑格爾也指出,經驗只提供「關於先後相繼的變化或彼此並列的對象的許多知覺」,卻未提供必然聯系,對象的這種非必然性存在又總是給定的,經驗主義遂變得不自由了。因為「自由的本質在於由自己決定自己是什麼」,「自己決定自己是什麼」實即對人的應然生存狀態的自覺追求,這其中便已包含了從經驗上升至反思的要求。這些論述針對的都是古典式的經驗觀,在這種古典視野中,經驗的根本特徵是迎合人的期望,它顯得明白易懂,卻只成其為常識而已,而並未在正確性上接受深入的反思。文學理論研究若僅止於這種水平的文學經驗,得到的是極易自我滿足的個體主觀感悟,理論的客觀性底線是無法得到保障的。 有人可能會問:身處當今後現代社會,探求本質的深度模式被削平了,我們還有必要去保障理論的客觀性嗎?這樣發問,就是把客觀性和客觀主義混為一談了。理論的客觀主義傾向是一種獨斷的支配慾望,它理所當然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須被克服和超越。但理論的客觀性卻深刻保證著理論的可對話性,既保證著不同人在理論面前進行對話的公共性,也保證著理論和實踐進行對話的公共性,由此,一種理論才能為自己帶來學理層面和實踐層面上的有效性。作為一種理論題中應有之義的客觀性,不可能輕易動搖。如果聯系理性的性質來看,上述區分更加明晰:客觀主義行使著規范、約制的功能,它運用的理性主要是(狹義意義上的)形而上學理性;但形而上學並未耗盡理性的內涵,理性仍可克服形而上學,恢復古希臘時代已有的宏大內涵,那才是(廣義意義上的)得到了看護的大理性,即客觀性。質言之,客觀性就是被恢復了的理性,它不同於作為形而上學標志的客觀主義。作出這一區分後,我們方不難理解,何以西方學者們會認為「客觀性和客觀主義是有差別的。任何一位解釋者都希望看到他的解釋能使盡量多的讀者接受。從這一實際意義上說,客觀性是個程度問題。理論上的客觀主義則不然,它堅持認為,從原則上看,存在著一種不變的含義」,而形而上學化地把這種不變的含義奉為獨斷的圭臬。可見,理論的思想底線始終是客觀性,它不可能簡單建基於個體主觀經驗,後者是一種靜止僵固、失去了反思動力的客觀主義表現。這樣,文學理論所面對的文學經驗,就應當是一種非古典式的、嶄新發展出來的經驗觀。 對此,現代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伽達默爾通過反思亞里士多德的古典經驗觀,以及培根那種「通過服從自然而達到征服自然的目的」的經驗主義哲學,明確區分開了兩類經驗:一類是上述迎合人們期望的經驗;另一類則開始激發人對期望的不適應感,帶動人們在期望的否定和落空中去積極洞察和創造新事物,由封閉、獨斷的蒙蔽向新知識開放,在自我認識的界限中獲得人類存在的本質規定。伽達默爾認為,後一類經驗才具有創造性,能獲取「深遠的知識」,帶來「洞見」,它已「不意味著對一度存在於那裡的東西的認識」,而是意味著對「人類有限性」的「界限的洞見」,比起古典式經驗的客觀主義局限來,這樣的經驗才具有動態的歷史內在性。伽達默爾這一解釋學思想直接受到了海德格爾的影響,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恰恰賦予客觀性以深刻地位,與此一脈相承的經驗觀,也便不再被常識化、主觀化,而是自然地成了生存的有機組建環節。 根據以上分析,那種因反感文學理論體系性、抽象性等特徵而主張回歸文學經驗的做法,乃是對理論/經驗的現成二元對立的劃分,所看到的只是前一類經驗,它是指被具體認識到的文學作品文本現象,或正越界、泛化的文學現狀等;而後一類經驗處於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擁有積極的反思力量,無須藉助抽象邏輯手段即具備直觀真理、領悟存在的能力,所以並不與文學理論建構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相反,它本身已具備了文學理論建構的脈絡。就此而言,「理論聯系實際(經驗)」、文學經驗引導文學理論這種觀點盡管表面很有誘惑力,似乎為初學者對艱深理論的畏難甚至反感找到 了一定借口,但在學理上缺乏對不同經驗的區分意識,忽視了現代思想對「經驗」的重要研究進展,是經不起嚴格推敲的。 再看第二點理由:「理論聯系實際」這種已為許多人所習焉不察的想法,還誇大了範式觀念對人文學科的適用性。 有必要聯系「理論聯系實際」這一表述的動機來考察。追溯起來,上述文學經驗引導文學理論的觀點有其知識社會學背景可尋,那就是一種鮮明的反本質訴求,不少人就是因痛感於傳統文學理論過分陷入「本質主義」而對之產生不滿、引發出改進訴求的。這一訴求受到了當代思想中範式觀念的影響。範式觀的主要代表庫恩認為,自然科學研究中意外的發現,不單純是事實對原有假設的機械式輸入,而是表明世界由於事實的新穎性而在質上得到了改變,在量上得以豐富,範式和反常事實差距越大,該事實作為新範例就越重要。範式革命的最重要後果,是「積累」觀的被摧毀,那種認定人類能在相繼奮斗中接近真理的傳統觀念被認為陷入了誤區。和範式觀呼應,波普爾在人文研究中提出證偽說,認為人類的進步是在不斷試錯中自我改進的永恆過程,當如此強調時,波普爾同樣是以當代理論文化中的「框架神話」為靶矢的。範式的反本質功能就體現在這里。主張文學理論聯系文學實際,基本訴求也在於此。能否據此認定,這一訴求有效地代表了文學理論的發展方向呢? 筆者感到為時尚早。關於範式觀,除西方思想家的質疑外,至少還存在兩點可追問之處。其一,庫恩提出範式觀念,針對的畢竟主要是自然科學,他為範式劃定的諸種元素中,數據的定量測算(符號概括和特定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人文學科不依賴觀察材料和儀器裝置,它更多地關注價值生活而非事實生活。那麼,範式觀念對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的恰適性,有沒有、有何種區別呢?其二,範式觀念帶來了思想上的一種斷裂式嬗變景觀,用庫恩的話說,當新世界觀支配下的新範式取代原有的舊範式時,新舊思想之間會發生不連續的突變和「重建」。在自然科學中,由於技術手段不斷發展,這點並不奇怪。但人文學科不同於自然科學,它總具有一種學理上相對穩定的連續性結構,現代解釋學有力證明,每個人都隸屬於傳統,無法在與傳統的關系之外反思自己,因而人文學科不可能完全喪失積累性。文學理論也一樣,正如當代一些文學理論家所指出的:「在文學研究中,舊理論從未因為不如取代它們的理論而被成功地推翻。文學研究是一個積累性的學科,新知識補充它,但是曾經長久占據主導地位的、現在不再流行的思想也時時都有可能被證明與新的批評關注或創作方法相關。」這樣一來,把斷裂式的範式觀念引入人文學科,會不會導致相對主義? 庫恩本人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結尾處對此作過一些自我辯護,但在筆者看來,這種自辯並不有力。不妨比較一下範式觀和當今知識社會學對待知識斷言的不同態度。知識社會學試圖在承認視角性的前提下仍獲得知識的客觀性,但它懷有對相對主義的警惕,盡管它破除了靜態的永恆理想,卻仍注重各個斷言間的聯系和轉化,轉化仍基於「概念和范疇構架的同一性」造成的「共同的論述領域」,並且它還「努力發現這些帶有不同觀點的洞見的共同特性」。而範式觀念注重突變,不在意聯系和轉化,相比之下就容易滑向相對主義了。 由於存在這些疑問,以反本質為宗旨的範式觀念在給人啟示的同時,也還有可商之處,以之為知識社會學背景的文學理論聯系文學實際這一觀點,便尚不足以成為文學理論的有效性建設方向。 第三,在最深刻的層面上,對文學理論的實踐效應的不恰當強調,還會消解知識分子賴以立身的靈魂——反思和批判功能。 當為數不少的一些現有觀點指責文學理論與文學實際脫節、變得閉門造車了時,它們不過是在重復「理論聯系實際」這種觀念。但我們要知道,這種觀念並非新觀念,至少在崇尚經世致用的中國儒家那兒早就有了。今天,如果在不對儒家經世觀等既有觀念作嚴格分析和甄別的前提下繼續籠統張揚「理論應當聯系實際」,不去仔細論證「理論聯系實際」這種觀念在今天和在儒家時代有何差別,那麼這種貌似激進的強調,就仍停留在幾千年前的思想立場上而毫無新意。近代以來,哲學的主要使命是反思和批判,即嚴格、徹底弄清一種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康德批判哲學把形而上學從未經嚴格理性批判的獨斷論中解救出來,它所開創的批判傳統,直至超越形而上學的今天也仍構成著知識分子的使命。時代已進入21世紀,而我們對此的思考還駐足於遙遠而陳舊的思想立場上,知識分子的反思和批判功能從何說起呢?我們倒看到一個怪圈:盡管某人作此強調可能是意在行使知識分子的反思和批判使命,但事實上喪失了真正反思和批判使命的人不恰恰是他自己嗎? 這一點對缺乏成熟現代性經歷的當代中國而言尤具針對性。當一些學者每每以體系性和抽象邏輯色彩等為由排斥理論、嚮往回歸現實文學經驗時,他們是否重蹈著中國思想文化傳統中已經被公認的重實用、輕思辨特徵呢?和西方人異趣,中國人在抽象邏輯方面興趣較淡,而對直接、具體的經驗情感興趣較濃,這在深層次上取決於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性格。如從思想源頭看,蘇格拉底認為必須先行論證為何人的本性不能單憑自然本原來解釋,孔子卻認為用宗法人倫的道德原理就能直接抓住人的本性,據此,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西方人在批評一種理論前先解釋清楚該理論是什麼,中國人則習慣率先表達對於一種理論的排拒態度。鑒於這種「實踐理性主義」(韋伯)、「不成系統的經驗主義」(顧准)和「實用理性」(李澤厚)思想傳統可能對中國現代性進程造成的阻力,不進行反思是不行的。例如,當代西方文學理論並未排除一定的先驗抽象思辨成分,拿這方面的重要論著來說,英加登的《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和杜夫海納的《審美經驗現象學》等在各自最後均留出篇幅進行審美經驗批判,這和當下中國一部分學者在缺乏先驗反思傳統的前提下每每輕視甚至否定文學理論,就很不同。這種不同更需要我們擔負起反思和批判的使命。文學理論就是在反思和批判意義上聯系文學實際的。 這里所說的反思和批判,主要包含兩方面意思。一方面,一種文學理論不應是對當下文學現實的單純描述,因為那會流於經驗的主觀局限而不恰當地放逐理論的客觀性底線。相反,它需要和當下文學現實拉開一段反思和批判的距離,保持一種必要的張力。另一方面,反思和批判距離的拉開,又不意味著一種文學理論獲得了迴避和粗暴否定當下文學現實的權利,它應以充分尊重和理解當下文學現實的存在為前提,也就是說,對當下文學現實的反思和批判,不應出於個體情緒反應,而應建基於知其然的客觀認識上。在今天,真正的反思和批判不再是主體性力量的放任,而是主客體交融形成的對話。舉例而言,作為文學理論研究者,我們一方面有必要對「日常生活審美化」之類的當下文學現實行使冷靜觀察的責任,另一方面又不必急於對它進行撻伐,比起往往顯得情緒化的否定態度來,更有意義的做法是先從事實上客觀地認識它,肯定它對於破除傳統文學本質觀、拓展文學研究視野的積極意義,再從價值上客觀地評判它,指出它在哲學基礎上的不自足性,以及在適用范圍上的不均衡性。當具備了這樣的反思和批判功能後,一種文學理論才會真正獲得有效性,文學 理論研究的推進也才有希望。 這同20世紀以來的學理發展背景也是一致的。胡塞爾在狹義意義上的和形而上學並提的思辨邏輯、海德格爾批判的不與「在」相屬的思、哈貝馬斯批判的和整體性相關聯的理論、利奧塔批判的以形而上學為目標的思辨(大)敘事,都是含形而上學成分的理論活動的內容。胡塞爾在廣義意義上包含於生活世界中的思辨邏輯、海德格爾所肯定的與「在」相屬的思、哈貝馬斯所肯定的依託於實踐語境的理論、利奧塔所肯定的克服了形而上學之後的小敘事,則是去除了形而上學成分的理論活動的內容。可見,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局面,在超越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後仍是合法存在的。而對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超越,就是反思和批判的根本內容。 文學理論也不例外。如果說在形而上學思維方式作用下,文學實際只以古典式的經驗觀出現,成為實在論思維的產物,文學理論也只以靜止封閉的體系和抽象思辨的邏輯推演面目出現,成為主體性思維的產物,兩者現成、抽象地呈現出二元對立的態勢,那麼,當超越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後,文學實際有了鮮明的現代內涵,那就是去除了形而上學成分、超越了形而上學的生活世界的動態語境;文學理論也有了鮮明的現代內涵,那就是建立在知其然基礎上的生成性建構。以生成性眼光看,理論的決定論動機支配下的客觀主義傾向完全可以被改進,文學實際和文學理論是合法統一、有機聯系在一起的,「理論聯系實際」這句話由此避免了無效性可能,而被有效地落實了。 理論在反思和批判的意義上聯系實際,意味著現代人文知識分子的角色需要得到正視。忽視理論的實踐功能誠然不可取,因為一名人文知識分子必須勇於讓自己的理論承擔起價值判斷的責任,理論的價值性也只有在實踐生活中才能得到公正檢驗;但把一種尚未經清楚論證的理論推向實踐,更加不可取,因為,這種做法將會變相導致專制和災難。那些理論上存在著漏洞、卻熱衷於將之付諸實踐的知識分子,不也可能是欠缺反思因而不負責任的嗎?對「理論聯系實際」的不恰當張揚,由此便可能重蹈「救亡壓倒啟蒙」的前車之鑒。文學理論亦然。
『叄』 文學理論的性質
文學理論是指有關文學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和社會作用的原理、原則。文藝學的一個門類。廣義的文藝學,是研究文學藝術的科學;狹義的文藝學,只研究文學。傳統的習慣把它分成三個門類:文學理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它們都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都要求把歷史的、現實的文學理論與文學史和邏輯的研究結合起來。文學史重在對文學的歷史研究;文學批評重在對文學的現實研究;文學理論則重在對文學作邏輯的研究。從古往今來的文學現象中,找出文學的本質和規律,揭示文學的不同形態的特點。 文學理論研究作為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的文學所具有的質的規定性,其中包括它與其他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以及一切藝術所共有的普遍性,也包括它區別於其他藝術的特殊性;研究作為社會現象的文學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和所起的社會作用,其中包括它與其他社會現象共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區別於其他社會現象所獨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學作品的內容、形式及其相互關系;研究文學本身的不同形態(抒情的、敘事的、戲劇的)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和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文學種類、體裁;研究文學的創作過程及其規律,其中包括方法、風格和流派等等。 文學理論不是關於文學的固定不變的法則,而是文學實踐經驗的概括。它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等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反過來,又推動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的前進。文學理論也吸取文學史的研究成果,從而又對文學史研究發生影響。 文學理論本身,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發展(見中國文學理論批評),關於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也均如此
『肆』 如何理解文學理論的人文性
文學理論的人文性,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從人的角度出發來看,文學理論都是由人產生的,社會中生活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需要人來主宰,一切的活動都是圍繞人來產生的,沒有人就不會產生各種問題;其次從文學角度方面來看,任何一種活動,都有值得學習的東西,任何的文學作品都有值得推敲和維護的文學常識,或是生活習慣,需要我們延續或是傳承!
『伍』 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有什麼區別
文學理論是指研抄究有關文學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和社會作用的原理、原則的一門學科。是文藝學的一個門類。
文學批評是文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文學批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文學批評屬於文學理論研究的范疇,既是文學理論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又是文學活動整體中的動力性、引導性和建設性因素,既推動文學創造、傳播與接受,又影響文學思想和理論的發展。其涵蓋內容寬泛,從作品評介到理論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幾乎是文學研究的同義語。狹義的文學批評屬於文藝學的范疇,是文藝學中最活躍、最經常、最普遍的一種研究形態。它是以文學鑒賞為基礎,以文學理論為指導,對作家作品(包括文學創作、文學接受等)和文學現象(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文學流派等)進行分析、研究、認識和評價的科學闡釋活動,是文學鑒賞的深化和提高。
希望能幫助到你
『陸』 文學史 文學理論 文學批評 三者的概念 聯系和區別
概念:
文學批評:
指按照一定的標准對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文學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認識和評價。
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文學批評屬於文學理論的一個方面。而狹義的文學批評是指對文學文本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學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的科學闡釋活動。
文學史:
研究文學的歷史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根據不同國別、地域、民族及不同時期、不同體裁等分類標准,可分為國別史、世界或地區史、通史或斷代史、民族史、分體史等。
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是指有關文學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和社會作用的原理、原則。
聯系:
這三門學科的每一種雖然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內容和任務,但它們之間卻有著極密切的聯系,三者互相包含。搜集文學作品和研究文學發展的文學史家,如果沒有文學理論作為依據,是無法進行工作的;而批評家要對文學作品的社會意義、優點、缺點進行判斷與評價,不運用文學理論和文學史來武裝自己也是不能完成任務的;文學理論家更是離不開文學批評和文學史。
區別:
文學理論是對整個文學現象進行分析的原則與方法的科學;而文學批評是以一定的文藝思潮為指導,對一定性質的文藝實踐起推動作用或阻礙作用的文學研究;文學史是關於文學的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
『柒』 科學技術對文學理論 和文學批評方法有哪些具體影響
作用與影響
文學批評從文學實踐出發,又反作用於文學實踐。文學批評通過對文學作品進行分析和評論,既能影響作家對文學的理解以及文學作品創作的發展,又能影響讀者對文學的鑒賞以及文學社會功能的發揮。優秀的文學批評不僅會對同時代個別作家作品起到支持、鼓勵和指導作用,還會對同時代作家群體的創作思想和藝術傾向產生很大影響,甚至能改變一代文學風尚。它不僅能提高讀者的接受能力和藝術趣味,還能促進社會和時代的審美理想的形成。
文學批評是文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有文學作品及其傳播、消費和接受以來,文學批評就隨之產生和發展,並且構成文學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和文學活動整體中的一種動力性、引導性和建設性因素,既推動文學創造,影響文學思想和文學理論的發展,又推動文學的傳播與接受。在文學批評逐漸成熟以後,更是如此。
廣義和狹義
文學批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文學批評屬於文學理論研究的范疇,既是文學理論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又是文學活動整體中的動力性、引導性和建設性因素,既推動文學創造、傳播與接受,又影響文學思想和理論的發展。其涵蓋內容寬泛,從作品評介到理論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幾乎是文學研究的同義語。狹義的文學批評屬於文藝學的范疇,是文藝學中最活躍、最經常、最普遍的一種研究形態。它是以文學鑒賞為基礎,以文學理論為指導,對作家作品(包括文學創作、文學接受等)和文學現象(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文學流派等)進行分析、研究、認識和評價的科學闡釋活動,是文學鑒賞的深化和提高。
『捌』 文學理論的實踐性怎麼理解
文學理論有兩來個品格:1、實源踐性2、價值取向。
1、文學理論的實踐性:文學理論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個別理論家杜撰出來的,而是從長期的多種多樣的文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文學理論來源於文學實踐,也受文學實踐的檢驗,更隨著文學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2、文學理論的價值取向:文學理論是一種意識形態,受哲學、美學、政治、道德等多重因素影響,從而呈現不同的價值取向。我們的文學理論就是人民民主的、科學的和現代的。
『玖』 文學理論是一門屬於什麼學科的科學
文學理論是指有關文學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和社會作用的原理、原則。文藝學的一個門類。廣義的文藝學,是研究文學藝術的科學;狹義的文藝學,只研究文學。傳統的習慣把 蘇俄文學理論
它分成三個門類:文學理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它們都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都要求把歷史的、現實的文學理論與文學史和邏輯的研究結合起來。文學史重在對文學的歷史研究;文學批評重在對文學的現實研究;文學理論則重在對文學作邏輯的研究。從古往今來的文學現象中,找出文學的本質和規律,揭示文學的不同形態的特點。 文學理論研究作為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的文學所具有的質的規定性,其中包括它與其他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以及一切藝術所共有的普遍性,也包括它區別於其他藝術的特殊性;研究作為社會現象的文學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和所起的社會作用,其中包括它與其他社會現象共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區別於其他社會現象所獨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學作品的內容、形式及其相互關系;研究文學本身的不同形態(抒情的、敘事的、戲劇的)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和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文學種類、體裁;研究文學的創作過程及其規律,其中包括方法、風格和流派等等。 文學理論不是關於文學的固定不變的法則,而是文學實踐經驗的概括。它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等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反過來,又推動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的前進。文學理論也吸取文學史的研究成果,從而又對文學史研究發生影響。 文學理論本身,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發展(見中國文學理論批評),關於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也均如此。
『拾』 從比較文學理論角度闡述文學與科學的關系
第一個層次是「互斥的關系」:也許有人認為這兩者所意指的對象完全不同,也沒有可能互相影響。例如,一個好的科學家必須是事實事求是、細密推想、精密驗證。他所得到的結果必須與自然界有一一對應才算成功。這絕對不會是一群文人書生憑著自己的靈感想像而創造出來的精神世界。
第二個層次是「應用上的關系」:就如同科學家需要用文字來寫論文,文學家也需要用電腦來打字或找資料,甚至用印刷術來印書。不過科學論文好不好,幾乎很少是決定於文字的表達,而是實際內容的重要性。同樣的,一個文學作品的價值也與他用甚麼方式出版或流傳應該關系不大。我們只能說,這樣的關系是淺薄的,也並非不可取代的。
第三個層次是「互補的關系」:因為這兩者一個強調邏輯實證與理性推演,但另一個更強調思緒跳躍與生命的感動。兩者若能在這世界上共存,會帶來豐富而扎實的生活。兩者互相補足,缺一不可。
第四個層次是「共通的關系」:因為我們也許可以發現,科學與文學最終都含有對於美感、簡潔的形式,或品味欣賞的成分。任何一個物理學家都知道,上帝所創造的基本物理定律如果用適當的數學表達出來,其實都是非常簡潔漂亮,據有高度的對稱性與普遍性,讓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為之著迷瘋狂。
第五個層次是「互相成全的關系」:研究物理久了以後,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真實的自然科學遠遠比人類想像中的科幻小說更為有趣,奧妙難測。這樣的精彩世界如果能適當地傳達另一顆敏銳的心靈,或許會激發出完全不同的文學作品。就像常坐在星空下的詩人一定比埋首於燈光下的書蟲更能有靈感贊美宇宙的奧秘。反之,我相信文筆優美、想像力豐富的的文學作品也是可能對真實科學的思維有所啟發的。
第六個層次是「同屬於人性的關系」:雖然科學所描述的對象是自然界,但是所使用的語言符號仍然是人類藉著本性中的理性功能(也就是康德所說的「范疇」)而組織成。所以我們仍然可以把科學與文學視為共同人性的不同面向展現。而當然,這並不排斥人性中也會有其他面向,如正義與愛,反應出人類與其他生物完全不一樣的美妙之處。
第七個層次是「同屬於上帝榮耀的關系」:原來,人類所具有的這些特色,包括理性的靈魂與感性的生命,並非是憑空無端地出現,反而都是來自創造的上天豐富的賜予,難怪人的理性可以思索自然界的規律,並且發現符合的恰到好處。這樣我們也才更明白,從自然界的奧秘,到科學准確的邏輯語言,再到文學的綿綿情感,都是使我們得以了解與感受自然與生命中那偉大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