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找篇論文,關於教育與經濟的關系,要1500-2000字之間
http://www.studa.net/Ecation/
這上面的多了去了
http://www.studa.net/Ecation/080625/15364232.html
http://www.studa.net/ye/080602/15094862.html
http://www.studa.net/Ecation/080404/15470810.html
http://www.studa.net/guoji/060203/09385368.html
教育經濟學是研究教育和經濟之間關系的經濟學分支學科。
自教育產生以來,就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早在古代,中國和外國的一些學者就對教育和經濟的相互關系作過一些論述。但限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教育對生產發展的促進作用不太明顯,也不可能對教育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作出量的計算。
到了近代,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發展,教育對改革生產技術、促進生產發展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從而引起了經濟學家對教育經濟效益問題的日益重視。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斯密、德國歷史學派先驅者李斯特等人,對教育和經濟之間的關系作了不少論述。例如,斯密提出:「學習的時候,固然要花一筆費用,但這種費用可以得到償還,兼取利潤。」
但教育經濟學在西方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則是20世紀60年代的事。美國舒爾茨、英國維澤、美國貝克爾等西方經濟學家的著作,為現代西方教育經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們認為,人力資本是與物質資本相對而存在的一種資本形式,它體現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來提供未來的收入;而教育則是人力資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徑,教育通過人力資本的形成而對經濟增長產生連續的作用。這一論點成為20世紀70年代西方許多教育經濟學著作的理論出發點。
當前,西方教育經濟學所探討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估算教育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如何估算個人的教育投資和收益以及收益率;教育同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之間存在著的關系,教育同勞動力市場變動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預測未來的勞動力供求;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教育經費,以便盡可能提高智力投資的經濟效果等等。
教育經濟學以教育在經濟增長和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觀和微觀經濟效果作為研究對象。教育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它在闡述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系的原理和規律的同時,並根據設定的前提,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對數據資料進行計算、分析,檢驗有關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和預測這一關系的變動趨勢。
70年代末以來,中國教育經濟學的研究者們對教育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廣泛的探討。目前得出的較為一致的看法是:一方面,經濟增長本身要求教育部門輸送大批有一定技術文化水平的勞動者;另一方面,教育事業的發展始終是同一國的國力相適應的,經濟越發達越有可能提供較多的教育費用,促進教育的發展。
一國可能用於發展教育的經費多少,歸根結底要受本國財力所制約。只有在經濟持續增長,財政收入不斷擴大的基礎上,才能使教育經費的絕對額,以及教育經費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
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如下的關系,即單靠發展生產力,是不可能建成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社會的。教育是培養人、造就人的事業,它既促進物質文明的發展,又促進精神文明的發展。無論是社會評價標准、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倫理關系,還是勞動者自身的發展,都離不開教育。
② 求3000字的關於經濟學基礎課的論文
貌似高深的經濟學其實只有9句話:三個假定(經濟人假定、資源稀缺假定、保護私有產權假定),三個原理(利益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等價交換原理),三種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帕累托標准),把這9句話理解透,就可以分析解決任何經濟學問題,萬變不離其宗。
經濟人假定就是假設人的行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報酬,其實也就是孔子說的仁義就是利益,絕大多數人活著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工作,所以一個組織不為百姓謀取利益,它就是在自掘墳墓自取滅亡。
資源稀缺假定是假設資源是稀缺的,否則人們就不需要選擇,不計成本,經濟就不會發展,也就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保護私有財產假設是承認每個人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從法律上保護人的勞動所得,禁止海盜文化的產生。
利益最大化原理是指人的活動目的都是為了獲得利益的最大化最優化,實現雙贏。
供求原理是就是生產與消費,生產消費平衡社會和諧,供大於求產品出現積壓,物品貶值,求大於供,物品就會升值,GP也一樣,社會保持平衡是非常困難的,經濟始終在平衡線上下徘徊波動。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供求就是陰陽,陰陽平衡很少,大多數時候不是陰勝陽就是陽勝陰,經濟就是陰陽供求之間輪回。
等價交換原理就是交易雙方認可的心裡價格就是等價,否則交易不會發生。有人認為玉石不過就是石頭,有人把它當成寶貝,於是交易就產生了。萬世萬物本身並沒有價格價值,一切都是我們心裡認為定義它的價值價格。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就是投資與收益的投入產出分析,投資的資金購買設備廠房GP就變成了成本代價,這些成本能帶來多少的收益就是利潤,收益大於成本就是盈利,收益小於成本就虧損。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研究供給之間的均衡問題,其實均衡永遠不存在,如果均衡是一條直線,供給就是圍繞這個直線上下波動的曲線。
在資源配置中,如果至少有一個人認為方案A優於方案B,而沒有人認為A劣於B則認為從社會的觀點刊亦有A優於B。這就是所謂的帕累托最優狀態標准,簡稱為帕累托標准。
用九句話來分析經濟學也復雜了,經濟學就是一句話,怎樣讓百姓生活得更好的學問,百姓生活包含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說白了就是肚子飽心情好,這是目標方向理想,實現理想的方法就是經濟學的學問。如何讓百姓過的好?就是釋放百姓的神力潛能,當年小崗村改革簽名字的紙,已經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成為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見證。不幹預不折騰,讓百姓自由自在生活就是最大的仁義!就是共產主義就是人間天堂就是香格里拉就是世外桃源。
每日一得:仁義就是利益;方法就是不幹預不折騰,用寬儉法釋放每個人的潛能。
雲弘致豆板副陶奭銀籠人灃釣崗嶷皆聊琪睿義耕
③ 什麼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經濟學論文,什麼是教育經濟學初步形成的標志
斯特魯米林1924年發表的專門論文《國民教育的經濟意義》,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經濟學論文。這篇論文是教育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初步形成的標志。
④ 求一篇《淺析生活中的XX經濟現象》選修課 生活中的經濟學 論文 1500字左右 在線等
簡談生活中的經濟學
姓名:羅某某 學號:2010980064 班級:審計(1) 班
說到經濟學,很多人會覺得它很深奧,枯燥,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其實,就像經濟學家可以通過大街上女孩子裙子的長短來分辨經濟景氣程度一樣,生活中的不少事情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又是另外一番風景。
什麼是經濟學呢?對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種各樣的回答。如經濟學探討生產什麼物品,如何生產這些物品和為誰生產這些物品。在名著《經濟學》中薩繆爾森寫道:「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使用稀缺資源來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把它們在不同的人之間進行分配。」《管理經濟學》一書中從公平與效率、生產與分配的角度出發,指出「經濟學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國民財富,以滿足個人或社會目的的一門社會科學。」種種說法歸結起來,總離不開這樣一種思考,即經濟學是使有限的資源被用於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會總的財富,使社會變得越來越富裕。
這種對經濟學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義:第一,個人或社會的目的或慾望是永無止境的,而經濟資源在絕對量上來說是有限的,稀缺的。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工農業的調整發展,污染的日益嚴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資源及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日漸匱乏,甚至就連以往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空氣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變得稀缺起來。第二,稀缺資源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用途,但一旦用於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於其他用途。因此,人們的各項經濟活動都牽涉到選擇問題。在這里,效率意味著一國經濟應將它的生產和消費單位組織得使社會能夠得到最大數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勞務,而且,在現行習慣、法律和制度的范圍內,經濟資源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目標下,可通過「機會均等」或「結果均等」等制度來尋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場經濟條件
下,通過機會均等的公正游戲規則,將實現由競爭帶來的繁榮。
而「生活中的經濟學」是將略顯抽象的經濟學與我們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現象以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在中國現階段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目標的情況下,經濟學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了:分析投資股票、買房前斟算性價比、就連女人們熱衷的商場打折。但是大部分人還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股市跌漲,房價會有高有低,商場又為什麼要打折呢。這些就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的經濟學」的目的:用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現象,更科學的權衡利弊,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
比如說這些例子:
為什麼牛奶總是裝在方盒子里而可樂卻要裝在圓瓶里?
這就是產品設計中的經濟學。
原因之一可能是,軟性飲料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就喝的,所以,由於圓柱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並且,就算大多數人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則」顯示,它們仍然不大可能裝在圓柱形容器里販賣。不錯,方形容器的確能節約貨架空間,但牛奶一例中節約的空間,顯然比軟性飲料一例中來得更劃算。因為超市裡大多數軟性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要專門裝在冰櫃里,冰櫃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櫃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這個問題的解釋看起來似乎有點落伍,但是其中關於「產品設計應該考慮成本收益」的經濟原理,在現在很多地方還是很受用的。
還有一個就是我曾經看到過的一個關於麥當勞咖啡續杯的問題。
大多數企業都要賣很多種類的貨物,要想維持經營,企業用不著對每一件貨品索取高於其成本的費用。相反,它只需要使總收入等於或超過所賣貨品的總成本就可以了。所以,要是套餐、甜點和其他物品已經包含了足夠的利潤率,餐館
當然可以提供免費續杯服務,同時又不虧本。
那餐館為什麼會想到提供免費續杯的服務呢?因為競爭。在餐館業里,隨著就餐顧客的人數增長,他們為顧客提供服務的平均成本就會下降,而且因為餐館為每頓膳食索取的費用必須要高於該頓膳食的邊際成本(邊際成本就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所以,只要能吸引到額外的主顧,餐館的利潤就會有所增加。
還有許多許多類似的例子,在這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老師每次課前總會放一些幻燈片,里邊有許多關於哲學的東西。在學了生活中的經濟學後,總覺得經濟學和哲學之間有著一些說不清的關系(完全是個人感覺),但是我在網上看的資料都沒有提到這一點,也許是我多心了。
還有一點,看到弗蘭克說過,「在發生一個經濟行為的時候,人們總是出現依賴錯誤的信息做決定的情況,還有些時候會從正確的信息里推出錯誤的結論。因為這個心理現象的影響,經濟行為也會跟著發生相應的變化。」在我們學了這門課程後,希望能盡量正確的分析已知的信息,從而做出最佳的判斷。
總而言之,「生活中的經濟學」這門課教會了我用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分析生活的的事例,對於我們將來立足與這個經濟社會有很大幫助。
⑤ 教育經濟學小論文
探索麵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哲學與教育經濟學
一。 引論:主導未來中國教育的基本力量文字的歷史似乎表明,人類文明自(孔子、釋伽、蘇格拉底提出『啟蒙』問題的)『軸心時代』以來,每個時代每個社會無不按照自己的方式及自己的世界觀開啟蒙昧和施行教育。農業時代行農業的教育,工業時代行工業的教育;保守的社會張揚傳統價值,變革的社會鼓吹觀念創新;先進擴張的社會敢為『堅船利炮』提供社會達爾文主義道德觀,落後挨打的社會嘗以『科技至上』試圖救民族於危亡。真如德里達所感嘆:「一個普遍的共識是,教育的命運與社會的命運總是緊密糾纏在一起」(Egea-Kuehne,1996)。於是,教育不能不體現特定社會對自己特定生存狀況的理解和把握,此即教育的『殊相』。另一方面,道樞所指,人文所及,一切時代一切社會的教育都貫穿了『人』之為『類』所分享著的同一種精神,即對自然的尊敬和對自由的追求。前者是『天命』,是『必然』,是『神意』;後者是『問天』,是『欲求』,是『人性』。於是,出於『類』的性質,教育便非要同時在兩個方面開啟人性:(1)格物以知天命,(2)正心以安身性。前者是康德所論的『Verstand』(可譯做『認知』或『認知理性』,cognitive rationality,又可譯做『理解』或『工具理性』,參見汪丁丁,2000a),後者是康德所論的『Vernunft』(可譯做『價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又對應於『知性』,或可依王國維譯做『理由』或『智性』)。此即教育的『共相』。今天,中國的教育及其改革是面向著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生存狀況的教育和改革,如上面已經指出過的,這是中國當下教育的『特殊性』,或者說,是它的『時代特徵』。二十一世紀是什麼樣的時代?我願意用兩個特徵來概括:(1)技術的迅速變化,以及由此而導致的社會關系的迅速變化;(2)全球的西方化(海德格爾所謂「地球的歐洲化」),或曰「全球資本主義」(參見汪丁丁,1999)。這兩個特徵表明,一百多年以來的『西力東漸』運動仍在繼續,並且要將二十一世紀納入它的余緒。福柯在評論法蘭克福學派的貢獻時指出:「…〔這一學派〕所提出的問題仍然存在,那就是始於16世紀的,與歷史性地和地理性地被界定為『西方的』那種理性聯系在一起的權力的諸種後果。而西方人若不假以此種強權的理性,則永遠無法獲得今天這樣的經濟與文化成就」(Foucault,1978)。事實上,當鮑德里亞和福山宣告『歷史終結』的時候,他們所指的是源自希臘的『邏各斯』精神最終實現了全球化擴張,無處可去亦無以自拔(汪丁丁,2000b; Fukuyama,1989,1993;Baudrillard,1992)。面對這樣的時代,中國人的生存狀況是怎樣的呢?如我曾反復論述過的(汪丁丁,1995,1996),中國社會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徵:(1)中國社會是『發展經濟(developing economy)』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是如何在兩到三代人的時間內將『過剩勞動力』轉變為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從而得以維持和改善未來『穩態人口(steady-state population)』社會的生活水平。因此,社會經濟發展的這一『根本問題』其實起源於社會的『人口生育率變遷(demographic transition)』,而後者則是漫長的農業社會知識積累過程的效果之一。由於發展問題在時間上的緊迫性,發展便成了『硬道理』,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諸領域中佔了優先位置;(2)中國社會是『制度轉型』的社會(transitional society),從高度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轉型。在這一轉型期內,既有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法律和行為規范、社會組織以及生產關系的其它方面,都以較以往時代快得多的速率發生變化。由於未來的高度不確定性,轉型期社會人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諸種行為都表現出『短期化』傾向,或者『末世情結』;(3)中國社會是正在經歷『文化危機』的社會。從表面上看,這一危機緣起於百年以來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沖撞。就內因而言,這一古老文明漸漸地,連續地,從它的鼎盛期(『子學時代』),經過『中興』(大致可謂『經學時代』),進入『停滯期』,以致黑格爾意識到「中國似乎永遠停留在歷史以外」(《歷史哲學》)。但是『停滯』絕非靜止,文化傳統的『多元性』(the plurality of tradition)在例如伽達墨爾看來是文化傳統的絕對特徵(Gadamer,1975)。只要傳統保持著多元的特徵,傳統的生命就不會完結,「周雖舊邦,其命唯新。」一方面是「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又可譯做「知識就是權力」),是尼采和福柯揭示出來的『求知意志(will to knowledge)』 掩蓋下的『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將『自然』的達爾文主義轉變為『自由意志』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浩浩盪盪,順者昌,逆者亡;另一方面是文化認同的危機,是自由了的意志對『無根』的自由狀況的反省,是原本藝術的多元文化的人生對『單相度』的技術人生與一元文化的世界觀念的奮起反抗。『知識』與『價值』,由這兩方面的沖突所構成的『張力』,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從根本上主導中國教育及其改革。 二。 作為『過程』的教育及其內在困境教育是一個『過程』。在考察了各主要學派的教育哲學與教育理論之後,我覺得作為過程的『教育』概念是與各種理論相容的一個出發點。從這一出發點可以導出如下兩點理解:(1) 作為過程,教育的『目的』、『方法』、『內容』,這三者構成『同一』的不同側面。換句話說,『目的』,不再是亞里士多德闡釋的那個為運動(過程)所趨向的靜止不變的『善(Good)』,不再具有柏拉圖體系中『理念(Idea)』所佔據的那種至高無上的位置。作為過程的教育不應當按照先定的『目的』來鋪設其『內容』,再根據『內容』尋找『方法』。作為過程,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過程的參與者群體的『社會交往行為(communicative action)』當中逐漸明確和演變的。(2) 教育過程是教育的參與者之間就每個參與者,不僅是『受教育者』的,而且是教育者的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與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所展開的對話和不斷闡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育的內容---以基本概念的集合為主體,教育的方法---以人的不同特徵為根據,教育的目的---對特定教育過程所應當實現的認知發展與道德發展的『度』的界定,教育的參與者對教育的這三個方面的理解以及產生了這些不同理解的不同認知傳統與道德傳統的不同『視界』之間的融合(the fusion of horizons),所有這些方面的演變都以社會交往為實踐基礎。在這樣的理解框架中,教育的內容,例如,幾何學的『點』概念,就不應當由「不包含任何局部」(《幾何原本》卷一)來定義,而應當由與『點』的體驗有關的一系列對話與闡釋來『定義』。於是與其它概念一樣,『點』這一概念有了自己的『歷史』---認識主體對概念的理解過程,而歷史中的『概念』是有獨立生命的概念,不再是一成不變的,靜止的,和停留在歷史之外的概念。借用康格海姆的科學史思想:處於『歷史』過程中的科學概念與『科學』中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前者預設了概念在未來的可變性,從而預設了創新和批判性思考的語境(Canguilhem,1988)。如果數學概念的演變還不足以說明這一點的話,那麼經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闡述的物理學概念的演變史充分說明了批判性思考(critcal thinking)所要求的『歷史』語境的重要性(Lecourt,1975)。事實上,至少一項權威的語言學研究指出:人類『概念體系』中絕大多數概念是通過與其它概念相『類比(metaphor)』獲得局部理解的,從而絕大多數概念只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才被充分理解(Lakoff and Johnson,1980,第12章)。同樣清楚的是,在上述理解框架中,教育的方法,例如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建立,便難以像本質主義教育學派(essentialism)所設計的那樣,首先確立教師的權威,然後向學生灌輸『正確的』經典理念。類似地,斯科納(B。F。 Skinner)倡導的行為主義學派(behaviorism)和杜威倡導的漸進主義學派(progressivism)的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也部分地變得可疑,因為對人生具有重大意義的價值觀念,典型如康德所定義的『道德』或者詹姆士研究過的『宗教觀念』,其建立過程往往不依賴於『激勵-反應』行為鏈條,也不依賴於『興趣』誘導過程。最後,教育的『目的』,同樣是演變的,而不是靜止的,是教育過程的參與者對他們之間相互適應相互影響的博弈達到均衡時的結果的預期。就理想境界而言,教育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個人的潛在能力(cognitive development)和潛在價值(moral development)。而這一終極目的意味著具體教育過程的目的設定必須以教育參與者的『個性』差異為前提,所謂「有教無類」,所謂「個性化教學(indivialized ecation)」,所謂「多智能開發」(multiple-intelligence development,Gardner,2000),所謂「自然教學法」(natural learning,Abbott,1999a)或者「去正規教育」(de-formal ecation,The Ecation 2000 Trust,1997)。但是,另一方面,以個性差異為前提所設定的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教育過程由以發生的那個具體生存狀況中,總是受到教育成本的限制(見下節的討論「教育的經濟學問題」)。正規教育以及教育的其它形式的『標准化』節約了教育成本,從而可以部分地實現教育的終極目的,從而教育的目的才變得現實可行。美國的漸進主義實驗學校的失敗在於使標准服從個性的漸進從而為懶惰和失職提供借口(Gardner,1991,頁195-199)。如果教育過程可以被劃分為階段,例如『正規教育』與『業余教育』,或者『學校教育』與『在職教育』,那麼,作為『社會交往過程』的教育也可以按照交往的側重面不同而劃分為不同階段。例如對『學校教育』來說,比物質生產實踐更加主要的教育部分是『符號交往(symbolic interaction)』的實踐,雖然符號交往也是生產過程的觀念創新的主要形式(參見汪丁丁,2000c)。與物質生產的交往實踐相比,教室里的符號交往實踐的特徵在於它基本上是圍繞『文本(text)』展開的社會交往行為,而符號交往的語境便是上面論述過的文本的觀念史。在這一過程中,參與者們從自身生存狀況出發對符號的意義加以闡述並從其他人的闡述中獲得進一步的理解(視界融合)。就這一點而言,存在主義的教育理論(existentialism)比其它諸種理論更加貼近符號交往的現實語境,更加有可能激發教育參與者的熱情,所謂「投入的理解(committed understanding)」或者「同情的理解(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存在主義教育哲學強調處於生存困境中的個人的自由選擇權利(命定的自由選擇,「doomed to be free」),因為它不相信任何『他者』替『我』作出的選擇(由於『理解的艱難』或者由於社會『權力結構』的不公平)。就這一點而言,存在主義教育哲學固執著與古典主義教育哲學(包括『perennialism』)相對立的另一極端。後者固執著人類作為『類』而分享的核心價值(生命、自由、財產權利)和核心能力(感覺、語言、理解力)的開啟所『必須經歷』的那些教育過程。於是,表現在教案設計(curriculum design)理論中,前者強調教案的靈活性,後者強調教案的經典性。上述存在主義教育哲學與古典主義教育哲學的矛盾恰恰表明了我所理解的作為過程的教育的內在困境---autonomy v。s。 authority ,自主性與權威性之間的沖突。應當指出,自主性與權威性之間的沖突在其它教育理論中沒有在「作為過程的教育」理論中來得尖銳,因為,例如對古典主義的教育理論來說,其經典著作和經典著作闡釋者的權威性是教育的不容質疑的前提。又例如對存在主義教育理論來說,生存的個人的自主性是教育的不容質疑的前提。只有當教育參與者的自主性與教育者的權威性同時被教育過程本身決定時,才會發生上述的基本的內在困境。受教育者的『自我(self)』意識,不論從發生心理學角度還是從進化認識論角度看,只要是不斷演進的,就意味著『自主性』的確立也是一個演進的過程。存在主義的教育方式,例如『契約教育制度』,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在與老師訂立教學契約之前,學生應當獨立選擇學什麼和怎樣學,可是學生的選擇往往受到老師和家長意見的影響。德里達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一方面,文化認同不應當被〔多元化運動〕肢解。另一方面,文化〔生命〕又不能被局限於任何權威所定義的核心裏面」(Egea-Kuehne,1996)。德里達所描述的困境也是教育的權威性所面臨的困境。在這里,教育者和文化的權威闡釋者,一方面,為了維護文化傳統,必須堅持培養學生對既有文化的認同感,另一方面,為了開啟文化的生命力,又必須鼓勵學生對既有文化做批判性的思考、重新闡釋、和觀念創新。 因此,在作為過程的教育中,自主性與權威性這兩個演進過程之間存在著交互影響,這使得學生和老師在『符號交往』中的關系變為藝術的,而非機械的和可以預先確定的。也因此,上述的教育的內在緊張又同時是推動教育過程演變的內在動力。
三。 教育經濟學及其基本問題教育的經濟學問題導源於上一節指出的在教育的終極目的與教育所受到的生存狀況的制約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可以表述為如下的教育經濟學基本問題:「就特定的教育參與者群體而言,以最小成本實現每個參與者的個性的最大程度的認知發展與道德發展。」在這一『教育經濟學基本問題』中,「個性的最大程度的認知發展與道德發展」,是教育的終極目的,這一目的同時也界定了教育的內容和教育的方法。作為教育的內容而包含在『認知發展』中的若乾重要范疇是:(1)知識,盡管當代各國教育改革的實踐都強調了教育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強調了當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而不是儲存已有知識的能力(《中國教育報》2000年10月13日;Ritchhart,2000;鄭金洲,2000a,2000b,2000c;Abbott,1999b)。但『知識』仍是教育的基本內容,學生通過知識基本概念的形成和演變過程而獲得獨立思考的能力(Paul,2000),並且,如第一節所論,時代特徵和發展的緊迫感往往使得當代科學技術知識成為學習的首要內容;(2)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的培養。教育的這一職能已經成為英美教育改革的共識(Paul,1992),也正在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李建平,2000)。不論是規范化地還是個性化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都要求建立一些外在的可觀測標准,例如思考的邏輯性,清晰程度,精確性,深刻程度,以及思路的開闊程度等等,當然,這些准則只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們本身必須是可以改變的,演進的(Elder and Paul,2000);(3)使用各種人際交往手段的能力。如我在其它論文里論述過的,人際交往是觀念創新的社會場所,沒有這一場所,沒有社會舞台為個人提供的表演和反思的機會,個體的思考便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Habermas,1992;汪丁丁,2000e,2000f)。因此,閱讀和寫作能力、聽和表達的能力、繪畫和表演能力、表情以及身體語言的開發、計算機語言和互聯網交往手段的利用,所有這些能力的培養都與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開發密切相關。在教育的目的中,作為教育的內容而包含在『道德發展』中的若乾重要范疇是:(1)社會實踐能力,即康德所論的『實踐理性』。「不知禮,無以立也。」從『小學』知『灑掃進退』,至『大學』知『明明德』。家庭、社區、學校,三者結合起來,提供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的基本環境;(2)品味修養。此即康德所論的『判斷力』及『美感』,又與叔本華之『意志』的磨煉有密切關系。例如,幽默感的培養有助於增強學生承受苦難的能力,而壯美的感召常常激發出與命運抗爭的勇氣,所謂「詩言志」,所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品味修養使教育不僅成為人力資本積累的『生產性投入』,而且成為人生幸福或『效用函數』的『參數』,當參數改變的時候,即便投入沒有變化,效用(幸福程度)也會極大地增加;(3)終極關懷,或可謂『神召』、『天道』、『浩然之氣』。沒有這種宗教情懷,便難有「究天人之際」的學問。古往今來,「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王國維視為成就大學問家的第一層境界。以上便是從教育的終極目的引申出來的教育的基本內容。這些內容不僅構成一個極為龐大的基本概念的集合,而且其中的每個概念又必須被放在觀念史的討論和闡釋中去理解。這些『文本』知識再加上述的諸種道德實踐的內容,要求學生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里全部掌握。由此便導出教育的目的如何實現,這樣一個教育經濟學問題。人力資本理論家們根據大量的反復的實證研究得出結論:教育投資的回報率在多數社會中都大大高於物質資本的投資回報率。這意味著教育投資長期低於資源配置的一般均衡水平。於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經濟學問題轉化為?quot;是什麼因素使得教育投資長期低於均衡水平?「經濟學家對上面的問題給出了不少回答,可能的原因包括:」父母對子女的利他主義精神不足「,」教育貸款市場不完備「,」勞動力市場關於能力的信息不對稱「。這些研究為各國政府的教育與勞動政策提供了政策基礎。教育投資環境的改善和教育投資的增長所能夠改變的,是教育作為『人力資本』生產過程的『投入』狀況。這一生產過程內部的轉換效率則是教育經濟學必須研究的課題。 教育作為『生產過程』,包含了這樣一個獨特的經濟學問題:如何配置學生的有限的注意力使得教育的目的所涵蓋的各種教學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被理解?首先是對認知主體的注意力資源的增長(或消耗)和注意力配置方式的經濟學描述,包括靜態和動態的圖景(見汪丁丁,2000d)。其次,需要描述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符號交往關系,例如老師的權威性與學生的自主性之間的交互作用。最後是對教學的技術條件和社會環境的描述。只有基於對所有這些復雜關系的理解,教育經濟學研究才有可能為教案設計理論和教學標准設置提供經濟分析的基礎。在理想情況下(完備信息假設),從學生注意力的心理學和經濟學描述出發,由社會博弈的均衡給出學生願意配置在特定的人力資本生產過程中的注意力總量(參見汪丁丁,2000d)。以此為根據,教案設計和標准設置的任務是:按照學生注意力沿時間的配置方案,在給定的教育投資(技術、師資、設施、等等條件的)制約下,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和考核標准使得學生的認知能力與道德發展最大限度地得到實現。一般而言,給定了學生的注意力配置方案,教學的內容越密集,所需的其它投入的密度也越大,教育的成本就越高。同樣,以個性化教育與規模經濟效益之間的權衡為基礎,標準的設置越嚴格,教育的成本就越高。在完備信息假設下,總可以找到均衡的內容與標准使得教育的內容和標准達到成本限制下的『最優』。必須假定存在著關於這一動態優化問題的最優解,所謂『標准』的有效性或『效率損失』才是可以定義的。因為,由最優解決定了一套最優的標准,從而任何現實標准對最優標準的偏離都導致一定的效率損失。但是,在現實中,已如前述,除了社會博弈的均衡格局完全無法預先確定外,學生注意力沿時間的配置方案也無法預先確定。因此,教案設計與標准設置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演變的復雜的『自適應過程』。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是一種藝術,而把握這一藝術的人便是『老師』。 轉
⑥ 求教育與西方經濟學有關的論文1500字
知網收錄的《祖國》期刊,收錄有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論文,可以參照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