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宏觀經濟學新聞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宏觀經濟學新聞

發布時間: 2021-03-19 22:12:18

① 宏觀經濟跟時事政治的關系

宏觀經濟是為了把握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總體情況,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對經濟具有反作用,實施政治的施行一部分是為了適應宏觀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

② 哪個經濟新聞網站比較客觀快速

財新網、經濟觀察網和路透社的消息都比較客觀快速。


1、財新網

  • 為中文讀者提供世界熱點地區經濟新聞,突發事件報道,宏觀經濟報道,深度分析,觀點評論和生活時尚資訊

  • 路透中文網是湯森路透集團專為大中華地區推出的全中文網站,以全球化視野,多媒體格式向中國商務人士及個人投資者提供在線綜合財經信息、深度報道和全球金融市場資訊服務。「湯森路透」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和數據提供商。路透中文網為中文讀者提供世界熱點地區經濟新聞,突發事件報道,宏觀經濟報道,深度分析,觀點評論和生活時尚資訊。


補充——權威資料:

1、2010年12月,財新網被《新周刊》2010網路生活價值榜評為「年度最有價值網站(傳統媒體)」。


2、路透通訊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准確享譽國際。


3、資料來源: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③ 跪求三條關於宏觀調控的新聞和解析

送走金牛,迎來虎年。2010年1月份的國內經濟數據相繼出爐,虎年經濟將如何呈現?快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內部分知名經濟學專家學者,請他們預測虎年的國內經濟政策、市場走勢。
史晉川: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就在春節前夕,國家統計局、央行與海關總署發布今年1月份的各項宏觀運行數據,其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1.5%;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4.3%。同時,1月份本外幣貸款增加1.46萬億元;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4.4%,達到2047.82億美元。從這些公布的數據來看,經濟回暖已經在宏觀基本面得到了印證。有不少關注經濟發展的市民向快報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采購年貨時就覺得物價上漲,這是不是通貨膨脹帶來的?剛在2009年買了房子,銀行會不會加息提高月供壓力?
史晉川的回答是:溫和通脹對經濟利大於弊,今年利率調整的幅度不會很大。
靈活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社會政策是主流
史晉川認為,整個2010年,經濟仍處於震盪緩慢復甦中。尤其是美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在提醒我們,全球實體經濟基本上還沒有恢復。因此,各國的經濟刺激政策轉變會比較平緩,不可能說退出就退出。
從國內角度來說,經濟刺激政策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9.8萬億信貸擴張規模,再次,財政政策鼓勵力度非常大。但民營企業的投資,老百姓的消費卻都與宏觀調控的目標尚有差距;而外需復甦的姍姍來遲。也對實體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
有如此巨大的流動性注入,但是實體經濟的恢復並不是十分順利。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目標就不再是比較單一的了,而要在保增長和管理通脹預期兩方面進行權衡。2010年將是最復雜的一年。
史晉川預測,今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將分為四個大方向。
第一,貨幣政策可能會更加緊,從"非常寬松"變為"適度寬松"。從去年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情況來看,新增貸款今年大概保持在2008年的75%左右,也就是2009年是10萬億的話,今年就是7.5萬億。
第二,財政政策會更加靈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可能會適當的控制,但是稅收政策卻會更加靈活,包括在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調整、企業稅負減輕等等;
第三,產業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放鬆,也就是說,為了更好地鼓勵民營企業進行更多的投資,可能要調動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在政府投資步伐開始放緩之後,讓新的投資力量釋放出來,給民營企業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去做一些新的投資;
第四,社會政策會更積極,國家會更加註重城市高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的分配和城鄉收入差距的調整,注重勞動者在工資性收入在整個GDP所佔的比重;另外一個是社會保障政策會更積極,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今年將是溫和通脹為主導 貸款結構很可能會有調整
史晉川認為,到目前為止,通脹還沒有成為一個現實,因為到2009年11月份CPI才從負的轉成0.6%,剛剛進入正增長區間。而今年1月CPI季調環比增速下降0.16%,也在短期內緩解了通脹擔憂。他預測,到2010年上半年,國內將會有通脹幅度在3%-5%左右的"溫和通脹", 此類通脹可以帶動不同產品相對價格的調整,優化企業生產結構,以滿足消費需求,對經濟利大於弊。如果運用更加謹慎的貨幣政策和靈活的財政政策,整個2010年都不會出現溫和通脹向高通脹轉化的局面。
由此,史晉川認為,2010年內銀行利率不會出現大幅度的頻繁調整。"如果有溫和的通脹,也只會做一些適當利率的調整,小幅的調整。如果利率提高了,對於通脹和局部過熱可能會有一定的抑制,但是可能又會吸引更多熱錢湧入中國,會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史晉川說,如果說美聯儲有不斷加息的動作,減輕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那麼國內加息空間就能相對大一點。 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是:
第一,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實現國家長遠戰略目標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條件。因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是在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中實現的。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必須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使之達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的情況如何,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繫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促進充分就業是我國政府的責任。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一方面勞動供給數量龐大,另一方面勞動力需求顯得有限。因此必須堅持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長期將增加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落到實處,並嚴格控制人口和勞動力增長。就業的增加取決於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要增加就業,首先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增加就業的基礎。同時還必須提高就業彈性。為了提高就業彈性,要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加快小城鎮建設。
第三,穩定物價。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波動是價格發揮調節作用的形式。但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對經濟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價大幅上升和通貨膨脹,會刺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片面追求數量擴張,經濟效益下降;如果物價下降和通貨緊縮,則會抑制投資,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以運用貨幣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必要時也可以採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亂漲價、打擊價格欺詐),以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於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

④ 有關宏觀經濟學的短篇新聞(新聞出自哪個網站或者雜志也要註明)的感想,越多越好

看看是哪一方面的餓呢

⑤ 財經新聞的基本報道模式有哪些 財經記者報道宏觀經濟時主要關注哪些方面 財經媒體的資本運營是

第一個好像是評論多、調查多、分析解讀多
第二個問題就是第二章「財經記者大視野」中三節的三個標題嘍
第三個問題「在中國財經媒體之所以能夠成為發展最快的媒體之一,除了背靠迅速崛起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以外,也同財經媒體較早實行資本化運作和公司化經營密閉可分。由於財經媒體通常起點較高,需要相應的財務支持,再加上財經媒體較早接觸資本市場,因此在傳媒資本經營中,財經媒體是最早進入的媒體領域。」
同病相憐的人兒很努力在找啦,只能找到這些了,上帝保佑它是對的~~~~~~

⑥ 最近的新聞中有什麼宏觀經濟問題

最新消息美國聯儲局計劃縮減資產負債表,就是在採取緊縮手段,在國際上是宏觀經濟的大問題;

⑦ 體現經濟學原理的新聞

、換季大甩賣,就是因為供大於求,故價格降低。2、作業本比書本便宜,這是因為作業本包含的必要勞動力少於書本。3、現在的手機比十年前的手機價格下降了很多,因為社會總體的生產效率上升。4、十年前買一個麵包2元,現在買一個相同的麵包需要4元,這是因為人民幣輕微通貨膨脹。5、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調控房價,這就是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
我已經丟掉高一的政治好幾年了,不知道說的是不是對的,你可以結合教材再思考一下~~

⑧ 求一段經濟新聞中的經濟學原理分析

業內人士周四(12月6日)透露,中國人民銀行(PBOC)公開市場今日進行了總額1170億元人民幣的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450億元,28天期720億元。據計算,央行公開市場本周將凈投放110億元,在連續凈回籠四周後重啟凈投放。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持平於3.35%;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也持穩在3.60%。
央行公開市場上周凈回籠400億元,連續第四周凈回籠;逆回購各品種利率均持穩。
今年以來,央行公開市場一直未發行央票,而僅使用正/逆回購來調節市場流動性。第二季度末至今,由於銀行間市場資金偏緊,央行公開市場滾動進行了逆回購操作,而未有正回購。
進入第四季度以來,央行公開市場一般於周二進行七天和28天操作,周四則進行七天和14天操作。本周一反常規於周二進行7天和14天操作,市場人士分析或與元旦假期有關;若按常規周二開展28天期操作,假期因素將導致實際資金使用日長於28天。
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一般於周一和周三會上報本周的公開市場需求,具體包括正/逆回購和央票。如果某些操作未出現在需求名單中,就基本不太可能進行該項操作

上述是2012年央行的逆回購,你可以看上一季度在10月份左右的。
那是宏觀經濟學的行為,』
是公開市場業務。是利用貨幣政策,提高資金流動性。
後邊的你按照這個思路分析,就可以了。

⑨ 如何看待目前國內的經濟新聞

就國內經濟新聞報道而言,現在主要的問題是缺少從WTO成員國角度,站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高度報道國內經濟新聞。體制上,我們的一些報紙的經濟新聞版,還以機關報的模式組稿;有的經濟類傳媒,以辦綜合性傳媒的模式主辦專業傳媒;有些經濟類報紙忽視借鑒經濟類傳媒的經驗,相當程度上是在炒作經濟新聞,情緒化成份較高。我們的許多媒介上關於巨人集團、南德集團、秦池酒奪標、寧波金鷹集團等等的炒作報道,推波助瀾的作用是惡劣的,或毀了企業,或掩蓋了企業和企業家的問題。

現在衡量我國一家經濟傳媒成熟的標志,要看其兩方面。第一,它是一種對我國市場經濟的良性推動力量。它能夠強化對市場的研究,關注的問題與我國經濟的問題單子對位,甚至與國際經濟的問題單子對位;它能夠正確的引進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它能夠及時發出我國經濟發展瓶頸問題的預警。第二,它在我國經濟傳媒中是一種健康的精神力量,基本獨立於利益集團之外,是經濟新聞的敏銳的觀察者、仗義的執言者和理性分析的推動者。

然而,現在我國的不少經濟類報刊受到廣告客戶的利益牽制,很難成為經濟新聞報道中的仗義執言者和理性的力量。強調經濟新聞擺脫廣告客戶的影響和理性化,是當前整體上改善經濟新聞報道的兩個要點。達到前者的狀態,需要傳媒自身在經濟上能夠自立,具備一定的自主權;達到後者的狀態,需要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業務經驗的積淀。

我國的經濟傳媒要以WTO的原則報道面向國內公眾的經濟新聞,減少狹隘性。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金融方面的變動一牽萬,發達國家的傳媒對這類新聞極為重視。一旦發生或即將發生重大的金融變動,通常在報紙要聞版頭條或電視新聞節目的頭條予以報道,接續的動態分析鋪天蓋地,時效性極強,各種媒介反應均很迅速,特別是通訊社新聞稿和在線網路新聞,其動作是以「秒」來計算時間的。反觀近年世界上幾次重大的金融事件報道,當時我國的媒介反應遲鈍,沒有及時給予充分的報道,只有不多的間斷報道,報道重心仍在國內其他事情上。這不利於加強國民的金融意識。國外關於金融的報道,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已經將信息綜合化了,不再只以與本國關系大小作為稿件取捨的標准,而是從全球經濟角度報道金融,不單純就眼下事情講眼下問題。金融領域的新聞已不是單純的市場行情及相關信息,各種影響金融的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形勢和世界各主要企業的經營情況、各國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年度報告、世界各國經濟狀況和各國貨幣情況等等,一報在手,或十幾分鍾電視新聞看過,全世界各地的市場基本走勢,大體可以知曉。我國的經濟傳媒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恐怕還是免談走向世界吧。

我國經濟類傳媒的知識結構需要及時更新

大眾傳媒上的新聞是面向大眾的,可是我們的經濟新聞,特別是金融新聞,版面呆板,術語連篇,只有專業人士和特別需要這類信息的受眾才會接觸,難有其他的接受者。國外的金融新聞稿件,大多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是高級報紙上的評論。看來,學習經濟新聞的寫作,仍然是新加入這個行業的人員培訓的要點。

在一個社會中,經濟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由變動著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進程、狀態和指標構成。變動產生新聞,於是有了許多話題。與其他新聞不同,經濟新聞很少是有關人物的、切實可接觸的事件的報道,而是有關數字和一些抽象的決策、趨向、預測等等。經常使用數字,這就給報道者一種要求受眾能夠理解的壓力;另外它們通常不能給受眾以具體事實的立體描寫性感受(文字報道),或者帶來視覺沖擊(圖像報道)。人們無法實在地看到利息率下降、股市上升、國民經濟狀況,只能通過圖表、曲線、比喻、舉例說明等等方式來報道。

另外,還要意識到各種經濟新聞之間存在的密切而無形的聯系。當下發生著的一切問題,都有可能與正在報道的經濟新聞相關;還有一些因素是長期的、歷史的。只報告一個給定的變化事實,是難以讓受眾理解的,必須要將相關的因素寫進去。這種情況通常是以經濟體系中的一個單一變數為基礎,從而解釋這一變數,並將其「外延」涵蓋到可能受其影響的其他變數和進程上。這樣,經濟新聞在判斷方面就帶有相當的冒險性,因為它要提供很多的變化關系,告訴受眾將發生什麼,由於什麼而發生,或可能出現什麼問題。所以,經濟新聞在沒有被經濟實踐證實之前,會有多種觀點、傾向和表現形式,相當多的新聞在事後會被發現是不準確的。經常失誤的記者或媒介,就會失去公眾的信任。若在經濟新聞領域要求「輿論一律」,也是相當危險的,容易潛伏社會突發動盪的種子。

在知識經濟的現時代,經濟新聞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涉及物質財富的生產和消費,另一類是象徵性資產(貨幣、股票、期貨等等)的流通、專業性的預測、風險評估等等。隨著市場的擴大和市場力量的增強,「經濟」已經很大程度上是要同象徵性的成份、交易打交道。經濟中的金融部門首當其沖,這一領域的電子網路已經成型巨大的全球顯示系統。一個微小的變動,甚至某些相關人士的口頭表示,一經披露就會影響市場行為,影響預測。經濟的象徵性趨勢,使得各種前景分析方面的報道,心理成份更加突出,通過報道給公眾留下的「印象」或「感性認識」,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因素,影響著經濟本身的正常運作和職能的發揮。這就如同瑞典傳播學研究者林德霍夫所說:「通訊的象徵性方面在經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④

知識經濟中的「知識」,包括四個方面:事實知識(know-what)、原理知識(know-why)、技能知識(know-how)、源頭知識(know-who)。現在的經濟新聞,特別是財經新聞,已經不能只停留在敘述事實方面了,需要更多地提供第二種知識,盡可能將只可意會的第三、四種知識,在記者筆下轉化為可編纂的信息。這些知識能夠提高投資效益,但是知識本身需要投資。投資促進知識,知識也促進投資,它們應當之間是一種良性循環關系。在這個關系中,經濟新聞本身既是一種知識形態,也是投資與知識之間的橋梁。要使公眾感受到通過媒介找尋知識的這種「投資」,是值得的和必要的。

體現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指標中,「金融體系」和「國民素質」這兩項,我國在世界上的排名均很靠後,鑒於這種較為落後的狀況,我國的金融新聞不僅本身要提高檔次和開闊視野,還要擔負幫助完善金融體系、提高國民素質的艱巨任務。因為當今傳媒報道的金融新聞不僅是公眾的重要信息來源,而且提供了理解經濟、金融問題的動力。

早在1845年工業革命時期,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只有當交往成為世界交往,並以大工業為基礎的時候,只有當一切民族都捲入競爭斗爭的時候,保持已創造出來的生產力才有了保障。」⑤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與外部世界隔絕,當我們可以胸懷世界的時候,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我國成為WTO的成員已經三年了,現在一些文章標題常出現「應對」這個詞彙,多少反映了過去的思維心態,以這種心態指導WTO下的經濟新聞報道,自己把自己放在被動地位,這對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都是不利的。改變思維方式,習慣於從全球新聞發展角度、從世界交往角度選擇和分析經濟新聞,以世貿組織成員、主人的身份思考問題,我們的對外經濟新聞才會有大氣,有深度,有吸引力。(

⑩ 聯系最近新聞,從宏觀經濟學和利率來論述一下

沒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