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中緬邊境文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中緬邊境文學

發布時間: 2021-03-18 20:02:15

Ⅰ 緬甸什麼時候設立的文學

1942年日本侵來占緬甸後,大大摧殘和破壞源了進步文學,直至日本投降後,才開始復甦。1948年緬甸獨立後,民族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政府支持並發展了各種整理古典文學,翻譯外國文學和研究本國優秀文藝的機構,出版了數量可觀的各種叢刊和讀物。自1949年起緬甸設文學獎,獎勵新創作的優秀文藝作品。

Ⅱ 緬甸的實驗文學運動的作品有著怎樣的風格

仰光大學的一些師生發起了一場實驗文學運動。代表人物有德班貌瓦、德格多貌丹新、佐回基、敏杜溫等。答實驗文學運動沒有強烈的反殖民主義的性質,但這一派作家拋棄了傳統的創作方法,趨向浪漫主義。他們的作品簡明、清新、朴實,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直到現代仍有巨大的影響。

Ⅲ 求一部小說,第一人稱的,內容大概是男主在緬甸生活了七八年,有個情節好像是認識男主的一個婦女想把自己

異界之重生戰斗

作者: 墨夷

簡介:
身為宇宙中最高生命體,本可以隨心所欲,他遠遠凌駕於神之上,卻因為迷茫,選擇了封印自己,從新投胎,去嘗試隨機生命體的生活

Ⅳ 知青在緬甸的小說! 前幾天看過一段給忘記書名字了,主角名字叫啥關

是科技王座 豬腳叫關飛

Ⅳ 緬甸文化知多少

緬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響,緬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學藝術、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以及風俗習慣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近現代以來,緬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獨立後,始終維護民族文化傳統,保護文化遺產。目前傳統文化在緬甸仍有廣泛影響,占據主導地位。
緬甸文化機構和設施
1、國家舞劇團(Division of Theatre,Department of Fine Arts,Ministry of
Culture)始建於1962年,該團在國內重大節日時的文藝演出及外國領導人來訪時的專場演出中受到好評,曾出訪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尼泊爾、朝鮮、澳大利亞和蘇聯。
2、仰光音樂舞蹈學院(State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Yangon)該校成立於1952年,學制三年。設有聲樂、器樂和舞蹈三個系。
3、曼德勒音樂舞蹈學校(State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Mandalay)1952年成立,設有舞蹈系和音樂系。
4、仰光美術雕刻學校(State School of Fine
Arts,Yangon)1952年建校。設有美術和雕刻兩個專業,學制三年。美術系學生學習專業有西方美術畫、緬甸美術畫和裝璜藝術,雕刻專業學生既學習木雕,也學習石雕和泥塑。
5、曼德勒美術雕刻學校(State Schoo1 of Fine
Arts,Mandalay)1952年建校,學制三年,教授油畫、水粉畫、緬甸傳統美術及雕刻等課程。
6、文化大學(Cultural
University)1993年9月24日正式開課,校址設在首都仰光德貢區。設有文學士學位,學制四年,主修課程有音樂、戲劇藝術、繪畫、雕塑,必修課程為:緬甸語、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和綜合科學。
7、國家劇場(Nationa1
Theatre)緬甸國家劇場由中國政府援建。1988年3月1日開工,1990年12月竣工。國家劇場位於仰光市苗馬路東側,佔地8.57英畝,建築面積11003平方米,1500個坐席,設有舞台、化妝室、排練廳、貴賓接待室、同聲傳譯室、電影放映室、水電、空調等,是一座多功能、設備齊全、技術先進的大型現代化劇場。
8、國家圖書館(Nationa1
library)成立於1952年,它的前身是1883年2月21日在仰光成立的巴納特(英國人)私人圖書館。館藏古代貝葉書1萬多冊。
9、國家博物館(Nationa1
Museum):坐落在仰光市啤路66/77號的新國家博物館1997年8月對外正式開放。該館是一座寬200英尺長380英尺5層樓建築,主要展品有:史前、早期史及自然歷史;歷代緬王宮廷寶座;古代帝王甲胄和各民族服裝;古代文字和珍貴手跡;傳統樂器;宗教雕像;緬甸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及民族文化和緬甸歷代宮廷珍寶。目前,該館已成為外國遊人參觀游覽的主要項目之一。
10、昂山博物館(Bogyore Aung San
Museum)設在仰光市昂山將軍故居,館內展有反映昂山將軍生平的各種圖片及1947年7月19日與昂山將軍同時遇難的緬內閣官員的生平介紹和遇難模擬現場。
11、緬甸的半官方文化機構主要有緬甸電影協會、緬甸音樂工作者協會、緬甸文學與新聞工作者協會、緬甸傳統藝術工作者協會、緬甸戲劇工作者協會等。
【新聞出版】報紙均為官辦,全國發行的報紙有3種:《緬甸之光》緬文版、《緬甸新光》英文版和1992年9月復刊的《鏡報》。地方性的報紙有仰光出版的《首都報》、曼德勒出版的《曼德勒報》和《雅德那榜報》3份。此外,全國還有約140種雜志和期刊,較著名的有《妙瓦底》、《秀瑪瓦》、《威達意》、《視野》和《財富》等。
緬甸通訊社為國家通訊社。
緬共有電視台5個,包括緬甸之聲電視台、妙瓦底電視台、MRTV—4、Myanmar
International(MI)(原來的MRTV—3)、Skynet—TV。共有7個廣播電台,包括City
FM、曼德勒FM、八大瑪雅FM、瑞FM、彬薩瓦底FM、茄麗FM、蒲甘FM。

【緬甸宗教】佛教是緬甸的國教,緬甸有將近90%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3.7%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
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人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參神拜佛是常事,而且,要求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允許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的舉動,如不能跨坐佛像上拍照等,這些行動會慧來麻煩,甚至被判刑。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人寺廟當一段時間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以至於民風淳樸、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緬甸佛家人絕對不殺生,但可以食肉滋養身體。

【緬甸音樂】緬甸音樂受到中國和印度的雙重影響。早在9世紀時緬甸的驃國王就曾派遣了30多名藝術家來到中國。他們帶來了20多種樂器,10幾種樂曲,在唐朝的首都長安舉行了成功的演出,著名詩人白居易也為之感動,寫下了動人的詩篇「驃國樂」,詩中寫道:「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這說明古代緬甸的音樂舞蹈藝術很有特點,並且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因此觸發了詩人的靈感,寫下了千古絕句。緬甸北部民族與中國雲南少數民族在各方面都比較接近,藝術方面也有相通之處。緬甸中南部則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較深。緬甸的古典戲劇、舞蹈大都與印度的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有關。緬甸古典音樂中的調式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喜慶,悲哀、婚禮、葬禮等均應採用不同的調式。
雖然緬甸音樂受到中國、印度的影響,但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方面還是獨一無二的。緬甸的音律與12平均律不同,與中國、印度的音律也有差異,緬甸音階中的第3音,第7音低,第4音偏高,是其基本特點,一般採用五聲音階較多。此外,不同的調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尼因龍調式要在宮庭音樂中特別是皇帝出場時採用,錫基調式則用來表現哀怨、悲傷的情緒。黑包歐扁調式用於敬神迎賓等。緬甸歌曲、器樂曲中的節拍重音常常是前弱後強,並落在偶數節拍上。掌握節拍的必備樂器是西(一對金屬小鈸)和瓦(用竹或木製的一副拍板)。緬甸人喜愛自然、純朴、的民族唱法,他們不重視音量的大小,音域的寬度,而刻意追求表現內心深處的真摯情感。並常常採用輕聲吟唱的方式。
緬甸音樂的最大特點還在於它的樂器和器樂。緬甸最主要的民族樂器是彎琴(緬語為桑柯)這是緬甸所特有的弓型豎琴,我國唐朝時稱它為風首箜篌。彎琴的外形很美,高高聳起的彎曲琴頸頂端的金葉是菩提樹葉的象徵,它的共鳴體是用一塊木頭雕成的,形狀像一條船,上面蒙上一塊紅色的鹿皮,四周飾以金色的波浪形花紋,再加上飄舞在琴頸上的紅色飾帶和穗子,使這件樂器顯得十分雍容華貴,精緻典雅。彎琴的琴弦一般是13根至16根,按五聲音階定音,音樂家將琴放在腿上抱在胸前演奏。它最早的用途是為歌唱伴奏。現在常獨奏,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彎琴的音色清新雅緻,娓娓動聽。演奏彎琴的大師過去被冠以「天上的音樂家」的稱號。在緬甸,不僅是音樂家會演奏彎琴,廣大的知識分子又都以會演奏,欣賞彎琴音樂為自己必需的文化修養。而且彎琴的音樂特點、音色影響了緬甸整體器樂風格。其實彎琴本來不是緬甸樂器,它起源於古埃及或美索不達米亞,經過阿拉伯、伊朗、印度、(或印尼)傳入緬甸,但其他地方都已失傳,只有在緬甸得以保存,並得到了發展,這是一個奇跡,也是古代樂器的一件活化石。今天彎琴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仍然十分活躍,有時還與小提琴和圍鼓合奏,既保持自已的風格,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除了彎琴外,圍鼓(緬語為帕特瓦因)也是緬甸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世界上鼓的種類不可勝數,但多為掌握節奏之用。而圍鼓卻是演奏旋律的,標準的圍鼓為21個,音域達4個八度(按5聲音階排列)。這種形體細長的鼓掛在一個圓形的木圍欄的內側,圍欄上精雕細刻,用水晶玻璃鑲嵌,十分華麗,鼓手坐在圍欄中用雙手擊鼓演奏,每個圍鼓鼓皮上還粘有巴沙(用糯米飯和樹木灰製成的混合物)。巴沙能調節鼓的音高和音響。圍鼓的音色因此變得十分動人,除了能發出凄婉含蓄的音響外,還能發出滴水似的滑音效果。
圍鼓不僅能獨奏,而且形成了以圍鼓為中心的圍鼓樂隊(緬語為賽因瓦因),它包括了圍鑼、芒鑼、鈸、木梆子、嗩吶、笛子等。除彎琴、圍鼓外,竹排琴(緬語為巴德拉)也是一件緬甸樂器中的珍寶。竹排琴採用20多塊長短不同的竹板用線穿在一起,然後掛在一個船形的共鳴體上,演奏者用兩根頭上包有毛氈的車輪形小木錘敲擊。竹板的選材,製作是很嚴格、細致的,初採的竹板要經過處理、存放三年後才能製作,做成的竹排琴音高穩定音色柔美,不會開裂。竹排琴的共鳴體是用木製成的船形體,在它的表面常常精雕細刻,並用寶石,水晶鑲嵌,十分華美。作排琴的音色柔和抒情,常和彎琴一起合奏,是緬甸室內樂的主要樂器。圍鼓則多用於室外,各種佛事活動,喜慶節日,戲劇舞蹈都離不開圍鼓樂隊。

Ⅵ 找本在緬甸抗日的小說

紅岩。。。絕對是抗日的書籍,我們老師讓我們看到崩潰。。。但不可否認,此書確實很有價值,值得一看。

Ⅶ 近代緬甸文學涌現出哪些現實主義作家

先後抄涌現的著名作家有:吳臘、列襲蒂班蒂達吳貌基、比莫寧、摩訶瑞、瑞林勇、達貢欽欽禮、德欽巴當等人。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體現了人們反帝、反殖、要求自由、民主、獨立的願望。吳臘的小說《瑞卑梭》,揭露了西方文化對緬甸社會,特別是對某些青年的不良影響,表達了緬甸人民維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愛國情感。列蒂班蒂達吳貌基的歷史小說《那信囊》、《達彬瑞蒂》也充滿了民族自豪感。

Ⅷ 20世紀50年代緬甸文學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20世紀50年代的緬甸文壇相當活躍,出現了大批深受讀者歡迎的小說、詩歌、戲劇等。在優秀的小說中,林勇迪倫的《公僕》(1954)佔有重要地位。這部作品通過一雇農自述其在生活中的困苦掙扎和悲慘境遇,控訴了地主對農民的剝削、迫害以及社會的黑暗。女作家加尼覺瑪瑪禮(1917—)的《不是恨》(1955)描寫一個羨慕虛榮的姑娘成為西方文明生活犧牲品的悲劇。還有吳登佩敏的《旭日冉冉》(1958)和八莫丁昂的《鄂奧》(1961)都出色地描寫了20世紀30年代緬甸的獨立斗爭。這些作品筆調清新、刻畫細膩、形象鮮明,標志著緬甸現代小說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Ⅸ 20世紀30年代緬甸文學發展代表人物及背景是怎樣的

20世紀30年代初,仰光大學的師生在文學藝術界發動了一場歷時10年之久的「實驗文學回運動」,它是緬甸新答文學高漲的重要標志。緬甸文學的代表人物有:德班貌瓦(1899—1942)、佐基(1908—)、敏杜溫(1909—)等。由於這些參加者社會地位的局限,「實驗文學運動」沒有明顯的反帝、反殖傾向。但是這些作家熱愛本民族的文明,提倡發揚緬甸文學的優良傳統。他們沖破了封建思想和舊的創作方法的束縛,寫出了許多風格清新、質朴、簡練,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佳作,一掃消閑文學的不良風氣,在緬甸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德班貌瓦的創作最具代表性。他不僅發表了不少文章批評殖民者輕視緬甸民族文學的政策,而且擅長以一種介乎小說與特寫之間的文體來反映社會生活。如描寫區長大人乘坐的官船「崗哨號」所到之處,窮苦百姓驚恐萬狀生怕被抓去法辦的《「崗哨號」汽船》;揭露殖民主義教育實質的《失業者》;批判殖民者偽民主手段的《投票之前》等,都是緬甸現代文學中的名篇。

Ⅹ 20世紀20年代緬甸文學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是什麼

20世紀20年代,緬甸現代文學中具有代表性的詩人和作家是德欽哥都邁(1875—1964),他既是投身回抗英、答抗日,爭取祖國獨立的社會活動家,又是以文藝為武器,開創反殖民主義文學的旗手。他的長篇小說《囑咐》(1915),描寫了人民的風俗、文化及反帝愛國斗爭,非常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被譽為緬甸現代小說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他滿懷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的激情,巧妙地寫下許多詩歌與散文間雜的文體——「注」,其中尤以《狗注》(1925)最出色。這些長篇詩主要批判、譏諷英國殖民當局和出賣民族利益的敗類,歌頌農民起義、學生罷課等正義斗爭。1950年,他被緬甸政府授予「文學藝術卓越者」的稱號,並於1955年獲蘇聯斯大林和平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