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唐文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唐文學

發布時間: 2021-03-18 16:50:49

『壹』 唐代文學大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唐代文學大發展的原因主要有:

1、唐代社會經濟繁榮昌盛,對詩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元時期最為繁榮,因而產生了李白、杜甫等偉大的詩人。

2、唐代政治上長期統一,社會環境相對安定,在這種情況下廣大群眾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創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發展了民間文學,為廣大詩人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3、唐代疆域遼闊,國力強盛,交通發達,國內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不僅傳播了中國文化,而且還吸收了許多外來文化,豐富了唐詩的內容。

4、唐朝的統治者如唐太宗、武則天等人提倡科舉,興辦學校,選拔人才,修訂史書等等對唐代文學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唐帝好為詩,進士科以詩賦取仕,大大促進了詩歌的發展。

5、唐朝復雜的社會矛盾、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為詩人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

6、音韻學發達。

7、唐朝詩人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進行了辛勤的創造性勞動。

(1)唐文學擴展閱讀:

時代背景:

1、政治背景

唐朝自從李淵開國以來,使得它進入了一個高度繁榮昌盛的時期,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唐朝前期和中期吏治清明,賢能人士在位,國家在正常的軌道上飛速發展。唐朝政府對外開放,出現了絲綢之路。

2、經濟背景

唐朝經過「休養生息」之後,經濟活躍,交通便利,前後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局面,奠定了經濟基礎。

3、思想文化

唐朝思想禁錮非常少,文字獄少見,為文學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思想環境。唐朝政府儒釋道兼用,各家思想兼容並蓄。各級學校的建立,詩歌取士的科舉制度,以及各帝王對文學的愛好和提倡,都使得唐朝文學空前繁榮。

4、社會背景

唐朝時期的中國人思想開放,沒有固步自封,善於吸收各民族各國的優秀文化,西域的樂舞藝術、古印度的佛教、梵劇、古日本、古朝鮮的文學和唐朝的互相滲透、融合,才出現了豪放、富麗的唐朝文學。

『貳』 魏晉文學與唐文學之間的關系

魏晉文學的詩、賦、小說體裁,在這一時期都出現了新的時代特點,其奠定了它們在此後文學的發展方向,為唐文學的全面繁榮作了充分的准備。
魏晉文學是從漢末建安開始的。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196-220),但這時政權實際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漢朝已經名存實亡。而且,正是在這二十幾年間文學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出現了許多影響著後代的新趨勢和新因素。因此,以建安作為這個時期文學的開始是恰當的。關於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終結,當然應以隋文帝統一中國(589)為標志。從公元196年到公元589年,魏晉南北朝文學共經歷了393年。
唐文學是指唐朝(618年—907年)的文學。唐文學空前繁榮,「詩歌」最為光彩奪目,唐朝被譽為詩歌的「黃金時代」。唐朝詩歌空前絕後,達到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 唐詩題材寬廣、流派紛繁、風格多樣、作者普及、流傳廣泛,前人不及、後人也只能望其項背。不論是政治生活、詠史抒懷、深宮閨怨、邊塞烽火、田園山水、愛情戀曲、羈旅遊子、琴棋書畫等,都能被詩歌所描述和歌詠,都涌現了上乘佳作。邊塞詩、田園詩、宮廷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豪放派、婉約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舉凡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黎民百姓、村叟樵夫,都能作詩寫詩。唐詩群星璀璨、熠熠生輝,誕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世界級影響力的偉大詩人。唐詩思想和內容深刻,藝術水平高超絕倫,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和遺產。

『叄』 唐代的文學有哪些突出成就

唐文學的繁榮,表現在詩、文、小說、詞的全面發展上。詩的發展最早,在唐文學中也佔有最為重要的地位。當詩發展到它的高峰時,散文開始了它的文體文風改革。就文體文風改革的規模和影響說,前此還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可以與它相比。小說也開始走向繁榮。而當散文、小說、詩相繼進入低潮時,詩的另一種體式──詞,又登上文壇 煥發光彩。終有唐一代,幾乎找不到一個文學沉寂的時期。
唐文學的繁榮,還表現在作者眾多而大師輩出上。《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全唐詩》收作者二千二百餘人,據不完全統計,唐人小說今天可以找到的還有二百二三十種。唐代出現的傑出詩人數量之多,為我國詩歌史上所僅見。

唐詩的發展
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詩,它可以說是一代文學的標志。唐詩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的段落。最初的90年左右,是唐詩繁榮到來的准備階段。就表現領域說,逐漸從宮廷台閣走向關山與塞漠,作者也從宮廷官吏擴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調說,北朝文學的清剛勁健之氣與南朝文學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風骨又開朗明麗的境界;就詩的形式說,在永明體的基礎上,唐人做創造了一種既有程式約束又留有廣闊創造空間的新體詩─ ─律詩。到了開元十五年前後,無論是情思格調、意境興象,還是聲律形式,都已經為唐詩繁榮的到來准備了充分的條件。繼之而來的便是開元、天寶盛世唐詩的全面繁榮。這個時期,出現了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還有王晶齡、李頎、崔顥、王之渙等一大批名家。當然最重要的是偉大詩人李白與杜甫。此期唐詩骨氣端翔,興象玲瓏,無工可見,無跡可求,而含蘊深厚,韻味無窮。
天寶後期,社會矛盾激化,部分詩人開始寫生民疾苦。天寶十四載(755)冬,發生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成了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分水嶺,這一社會大變動,也引起了文學的變化。詩歌中開元、天寶盛世繁榮期那種興象玲瓏、骨氣端翔的境界意味已逐漸淡化,理想色彩、浪漫情調也逐漸消退。從偉大詩人杜甫開始,從題材到寫法,都不同於盛唐詩了。這可以說是唐詩發展中的一種轉變。此後大歷詩人出來,因社會的衰敗而心緒彷徨,詩中出現了寂寞情思,夕陽秋風,氣骨頓衰。待到貞元元和年間,士人渴望中興,與政治改革同時,詩壇上也出現了革新的風氣。詩歌創作出現了又一個高潮。韓愈、孟郊、李賀等人,怪怪奇奇,甚至以丑為美,形成韓、孟詩派。白居易、元稹,還有張籍、王建,則從樂府民歌吸取養料,把詩寫得通俗易懂,形成元、白詩派。這些中唐詩人在盛唐那樣高的水平上,以革新精神和創新勇氣,又開拓出一片詩歌的新天地。長慶以後,中興成夢,士人生活心態內斂,感情也趨向細膩。詩歌創作題材多狹窄,寫法多苦吟。杜牧、李商隱突起,聚顯光芒。特別是李商隱,以其善感靈心、細膩豐富的感情,用象徵、暗示、非邏輯結構的手法,表現朦朧情思與朦朧境界,把詩歌表現心靈深層世界的能力推向了無與倫比的高峰,創造了唐詩最後的輝煌。

『肆』 唐文學是有四個時期分別是什麼

初唐,從高祖武德元年至武後長安四年(618—704),共八十六年。
盛唐,從中版宗神龍元年至代宗權大歷五年(705-770),共六十五年。
中唐,從大歷初至文宗大和末(771-835),共六十四年,是為中唐。
晚唐,(836-907)七十一年。

『伍』 唐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唐代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唐詩是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的高峰,後世無朝代可以企及的,非常的耀眼奪目。

『陸』 簡述佛教對唐文學的影響。

佛教在唐代有很大的發展,天台、法相、華嚴、禪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國化方面,都已經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禪宗尤其如此,它已經深深契入中國文化之中。
佛教對於唐文學的影響,主要通過影響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來。唐代詩人有的在詩中直接講佛理,如孟浩然《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會理知無我,觀空厭有形」。有的表現的是一種禪趣,一點禪機,如王維《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往往借著具體的物象,來表現難以言傳的一點禪機,這是一種更深層的影響,也是一種更為重要的影響,它給唐詩帶來一種新的品質,唐詩中空寂的境界,明凈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蘊,就是從這里來的。這是佛教對於唐文學的積極的影響。
佛教對唐文學更為直接的影響,是唐代出現了大量的詩僧。清人編《全唐詩》,收僧人詩作者一百多人,詩兩千七百多首。這些僧人的詩,有佛教義理詩、勸善詩、偈頌,但更多的是一般吟詠,如游歷、與士人交往、贈答等。僧詩中較為重要的有王梵志詩、寒山詩,影響廣泛而深遠。除僧詩外,士人與佛教的廣泛聯系,與僧人的廣泛交往,也大量地反映到詩中。
佛教在唐代的廣泛影響,還直接拓廣了文學的體裁。俗講與變文,就是這時出現的新文體。這種文體的主要特徵,在便於講唱,內容為佛經,而形式則與當時的民間說話一樣,帶著通俗文學的性質。

『柒』 唐代文學的文體成就

唐文學的繁榮,表現在詩、文、小說、詞的全面發展上。詩的發展最早,在唐文學中也佔有最為重要的地位。當詩發展到它的高峰時,散文開始了它的文體文風改革。就文體文風改革的規模和影響說,前此還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可以與它相比。小說也開始走向繁榮。而當散文、小說、詩相繼進入低潮時,詩的另一種體式──詞,又登上文壇 煥發光彩。終有唐一代,幾乎找不到一個文學沉寂的時期。
唐文學的繁榮,還表現在作者眾多而大師輩出上。《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全唐詩》收作者二千二百餘人,據不完全統計,唐人小說今天可以找到的還有二百二三十種。唐代出現的傑出詩人數量之多,為我國詩歌史上所僅見。

唐詩的發展
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詩,它可以說是一代文學的標志。唐詩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的段落。最初的90年左右,是唐詩繁榮到來的准備階段。就表現領域說,逐漸從宮廷台閣走向關山與塞漠,作者也從宮廷官吏擴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調說,北朝文學的清剛勁健之氣與南朝文學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風骨又開朗明麗的境界;就詩的形式說,在永明體的基礎上,唐人做創造了一種既有程式約束又留有廣闊創造空間的新體詩─ ─律詩。到了開元十五年前後,無論是情思格調、意境興象,還是聲律形式,都已經為唐詩繁榮的到來准備了充分的條件。繼之而來的便是開元、天寶盛世唐詩的全面繁榮。這個時期,出現了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還有王晶齡、李頎、崔顥、王之渙等一大批名家。當然最重要的是偉大詩人李白與杜甫。此期唐詩骨氣端翔,興象玲瓏,無工可見,無跡可求,而含蘊深厚,韻味無窮。
天寶後期,社會矛盾激化,部分詩人開始寫生民疾苦。天寶十四載(755)冬,發生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成了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分水嶺,這一社會大變動,也引起了文學的變化。詩歌中開元、天寶盛世繁榮期那種興象玲瓏、骨氣端翔的境界意味已逐漸淡化,理想色彩、浪漫情調也逐漸消退。從偉大詩人杜甫開始,從題材到寫法,都不同於盛唐詩了。這可以說是唐詩發展中的一種轉變。此後大歷詩人出來,因社會的衰敗而心緒彷徨,詩中出現了寂寞情思,夕陽秋風,氣骨頓衰。待到貞元元和年間,士人渴望中興,與政治改革同時,詩壇上也出現了革新的風氣。詩歌創作出現了又一個高潮。韓愈、孟郊、李賀等人,怪怪奇奇,甚至以丑為美,形成韓、孟詩派。白居易、元稹,還有張籍、王建,則從樂府民歌吸取養料,把詩寫得通俗易懂,形成元、白詩派。這些中唐詩人在盛唐那樣高的水平上,以革新精神和創新勇氣,又開拓出一片詩歌的新天地。長慶以後,中興成夢,士人生活心態內斂,感情也趨向細膩。詩歌創作題材多狹窄,寫法多苦吟。杜牧、李商隱突起,聚顯光芒。特別是李商隱,以其善感靈心、細膩豐富的感情,用象徵、暗示、非邏輯結構的手法,表現朦朧情思與朦朧境界,把詩歌表現心靈深層世界的能力推向了無與倫比的高峰,創造了唐詩最後的輝煌。

『捌』 唐文化和唐文學的區別

文化定義豐富,至今無法給出確定的定義,唐文化釋義為大,衣食住專行等方方面面,而唐文學定屬義窄,僅僅是文學方面的。唐代文化多彩多姿,底蘊豐富,新意迭出,思想深邃,上接魏晉而承傳開拓、創新,形成獨具風貌的唐代文化。繁榮、輝煌的唐文學是因發達的唐文化及其文化精神的深遠、深層的影響而形成的。而且是從幾方面因素進行影響的,其文化精神滲透在影響文學的因素的裡面。
滿意請採納

『玖』 比較宋朝文學和唐朝文學

唐代文學特色:
唐代創造了對文化發展極為有利的環境,盛世造就的士人的進取精神、開闊胸懷、恢宏氣度,極大地豐富了文學的創造力,也給文學帶來了昂揚的精神風貌,創造了被後代一再稱道的盛唐氣象。從文學發展自身說,唐文學的繁榮乃是六朝文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唐文學的繁榮,表現在詩、文、小說、詞的全面發展上以及作者眾多而大師輩出上。唐詩的分期及各個時期的主要詩人、詩歌流派及創作特點。唐代文學的深遠影響。
宋代文學特色:
宋代文學是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重要階段,它基本上是沿著中唐以來的方向發展。韓愈等人發動的古文運動得到了宋代作家的熱情響應。道統與文統緊密結合,使宋代古文真正成為具有很強的政治功能而又切於實用的文體。詩歌方面,注重反映現實,題材風格趨向於通俗化,形成了與唐詩大異其趣的宋詩。詞這種新詩體,至宋代達到了巔峰狀態。戲劇、說話等通俗文藝在宋代也有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以話本和諸宮調、雜劇、南戲等戲劇樣式為代表的通俗敘事文學,從而改變了中國古代文學長於抒情而短於敘事,重視正統文學而輕視通俗文學的局面,並為後來元明清小說、戲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就文學風格,題材唐文學大氣磅礴。在意境方面和六朝的空靈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宋代的文學很多精品都出自愛國作者之手。表現更多的是現實,帶有更多憂國和批判色彩。然而正是這一點讓宋代的文學更具魅力!
就某中方向而言,唐代的文學為宋代的文學起到了一個非常正面的影響,而宋代的文學則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後世明清文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