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特徵: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2分)。
共同精神:人文精神(或人文精神的具體內容均可給分)。(2分)
(2)中國:小農經濟佔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微弱;(1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束
縛(1分);黃宗羲等代表地主階級利益,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1分)
法國: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確立;(1分)孟德斯鳩等資產階級思想家構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理想藍圖;(1分)法國啟蒙思想家提倡科學民主,宣揚平等自由,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1分)(如果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對比兩國亦可)
⑵ 墨子滴名言啊,有文學氣息點的,不要太政治化
1、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譯文】興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禍害。
2、兼愛。 【譯文】不分等級,不分遠近,不分親疏地愛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譯文】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人類和平。
4、尚賢 【譯文】不分貴賤地推薦、選拔、使用德才兼備的人。
5、尚同。 【譯文】政令、思想、言語、行動等要與聖王的意志相同一。
6、節用。 【譯文】反對奢侈浪費,主張勤儉節約。
7、節葬。 【譯文】反對厚葬久喪,主張薄葬短喪。
8、非樂。 【譯文】反對奢靡的音樂活動,提倡節約人財物力。
9、非命。 【譯文】反對命運之說,主張強力從事。
10、天志。 【譯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興利除害。
11、明鬼。 【譯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揚善懲惡。
12、兼相愛,交相利。 【譯文】既愛自己也愛別人,與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 【譯文】假如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和愛自己一樣,還能有不孝的人嗎?
14、今重不為不義攻國。 【譯文】現在(您)重於攻伐別國,這樣的行為是不義的。 15、備者,國之重也。 【譯文】防備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
16、無不讓也,不可,說在殆。 【譯文】什麼都忍讓,是不可以的,譬如說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不能忍讓。
17、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譯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會得到別人的信認,沒有恩德自然不會有回報,你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你李子。
18、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 【譯文】君子不用水為鏡子來照自己,而用別人為鏡子來照自己。
19、萬事莫貴於義。 【譯文】天下萬事中,沒有什麼比道義更可貴的了。
20、以攻戰亡者,可勝數。 【譯文】由於攻戰而滅亡的,多得難以數清楚。
21、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譯文】好名聲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榮譽不能以巧詐樹立,君子的榮譽是靠身體力行地得到的。
22、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譯文】釣魚人恭恭敬敬,並不是為賜給魚食物;用蟲子作為餌料投給老鼠,並不是喜愛老鼠。
23、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譯文】節儉的就昌盛,淫佚的就滅亡。
⑶ 反政治文化的作文怎麼寫
政治,即思想品德,是初中學生必備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對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即做人理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初中生的我們,一定要學好這門課程。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將會受益無窮。
我是一名七年級的學生,在這七年的學習生涯中,一直與政治,即思想品德相伴。小學的六年,政治不屬於主科的范圍,但是我們一直很喜歡這門學科,因為它很有趣,既豐富了我們枯燥的學習生活,又使我們感嘆做人的博大...
⑷ 根據「政者正也」談談「文學」與「政治」的關系。
文學與政治關系的理論表述
張開焱
在今天,要對傳統政治論詩學進行指責自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80年代前後,理論界和批評界已對它進行了持續的批判和否定,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理論的角度看,這種批判和否定都是必要的和有價值的。但也必須看到,當時人們對政治論詩學的批判和否定,主要是情感性和經驗性的,還不具有多少理論的深度。更重要的是,人們在批判傳統政治論詩學模式時,也基本拒絕了所有詩學的政治維度,否定了從政治角度解釋和評價文學現象的任何可能性和價值。盡管這在當時乃至現在的歷史語境中,都是可以理解和有特殊原因的,但不必諱言也有偏激和片面之處。
政治論詩學在今天已聲名狼藉,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學與政治就毫無關系,放眼幾千年的中外文學史,我們將發現,文藝與政治的關系是一種無法割斷也無須割斷的關系。首先,政治是人類社會生活中覆蓋面最大、最重要、最普通而恆久的現象,幾乎每一個人的生活、命運、行為、心理構成、生存環境,都與政治直接或間接關聯,都有政治的因素滲透其中。如果是一個對人類的生存狀態和命運、對人類生活世界有強烈關懷的作家,就不可能不關注政治,他的創作也不可能不直接或間接涉及政治,並對特定政治現象作出自己的解釋和評價。其次,中外文學史上許多著名作家作品都是有強烈政治意識、政治傾向、政治效果的,政治不僅沒有使其貶值,反而是其創作的重要特徵和價值的重要保證。又其次,就新時期的文學來說,一方面,理論界政治論詩學正受到質疑並被貶黜,而另一方面創作界從問題文學、到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再到文化小說的登場,都恰恰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和政治關懷,它們不僅在客觀上迎合了當時社會政治走向的需要而因此受到政治家的贊許和讀者的好評,而且作家們主觀上大多有明確的政治立場和思想。評論界對這些文學現象的政治意義和效應的闡釋與肯定更是不遺餘力,他們的默契配合造就了一個輝煌的文學時代。即使是80年代中後期興起的先鋒派小說,盡管那些作家有意無意地在作品表層極力淡化政治意識,但在評論家眼裡,其政治內涵和效應仍被極度發掘和放大,認為經歷了"語言之自覺"、走向"純文學"的先鋒派小說家的創作中仍然隱含著政治意識。一方面在理論上激烈批判和否定政治論詩學,另一方面在評論具體文學現象時又有意無意地採用政治視角,這種矛盾是意味深長的。它至少說明要真正從文學創作、文學理論與批評中抹去政治維度,那是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的事情。
而當代西方,在經歷了本世紀上中葉以"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為主線的否定文學社會內涵和政治意義的形式詩學發展之後,到中下葉,政治論詩學再度復興。且不說像阿爾多諾、馬爾庫塞的美學思想明確表達了強烈的政治意識,弗·傑姆遜、伊格爾頓堅持從政治論角度來闡釋和評價當代文化和文學現象,就是結構主義時期一些代表人物如托多羅夫,進入80年代後也大聲疾呼要恢復文學與社會、道德、政治、真理的關聯,並認為形式主義詩學對上述因素的忽視是致命的缺陷。而後現代時期的學人對文化和文學政治意義的重新注意已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對解構主義有重要影響的福科關於話語、權力、政治、意識形態關系的基本思想,新歷史主義對文學、文化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意義的高度重視,大眾文化理論對當代蓬勃興起的大眾文化現象的政治意義的深入揭示,薩伊德、斯皮瓦克等的後殖民文化批評關於當代文學和文化中西方文化帝國主義意識的滲透和控制問題,以及女權主義關於人類文學和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男性對女性的壓抑、歪曲、控制、統治問題,都在將政治視角作為解剖和評價人類文化及文學的重要視角。可以說,在現代主義尤其是後現代主義諸多思想家關於文化和文學的理論中,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政治意識的泛化,或者說是泛政治化傾向。西方文論在經歷了遠離政治的行程後重新回到對政治的關注,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這樣說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回到傳統政治論詩學,重新讓文學從屬於政治,成為政治和政治斗爭的工具?當然不是。重續詩學政治論維度的一個必要前提,恰恰是對傳統政治論詩學進行反省和檢討,確定其得失,然後重新闡釋和定位文學與政治的關系。
傳統政治論詩學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思想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社會的經濟活動角度來理解和闡釋文學現象,從經濟基礎中去尋找文學活動的發生、展開和變化的最終根源;二是從階級論角度定位和定義文學的政治內涵。這兩個方面的思想盡管本身還有再探討的餘地,但在今天仍有一定的解釋力量,它們可能成為政治論詩學發展的理論資源。像傑姆遜的文化解釋理論,仍然將"生產方式"當作解釋包括文學在內的社會一切文化現象的總體框架。這就意味著經濟決定論和階級論仍然有可能產生新的理論生長點或提供新的啟示。這里關鍵在於理論工作者是否有過人的理論發現力、創造力和融通力。
傳統政治論詩學的失誤也是明顯的:首先,它從(階級和政黨意義上的)政治論角度理解和解釋人的全部存在和生活,將人的存在完全定位於政治的存在和政治的生活,從而抹殺了人類生活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其次,它從"階級論"和"政黨論"的角度定義政治,盡管抓住了政治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卻不是全部,政治的含義遠比階級和政黨豐富復雜;又其次,它只從政治的維度定位和定性文學,將政治性(意識形態性)看成文學固定不變的本質和惟一屬性,從而堵塞了從多種維度理解文學的可能性;最後,傳統政治論詩學在如上所說的幾點基礎上將文學與政治的關系定位於從屬關系,即文學從屬於(階級和政黨的)政治,是政治的工具,這即使不是完全的錯誤,至少是非常片面的,文學與政治的關系肯定不能用從屬論和工具論來全面正確地定位、描述和評價。
從屬論和工具論已遭到持續批判和否定,現在被學界普遍接受的是"平行論"--政治屬於社會實踐層面,文學屬於社會意識層面,它是審美的而非實踐的,它們之間不是誰從屬於誰的關系,而是平行的關系。在我看來,"從屬論"和"平行論"都描述了文學與政治的某種可能關系,但都不是文學與政治關系的全面、准確描述和定位;持從屬論觀點的人必須注意到,許多作家和作品及其他文學現象並不都能簡單地認定從屬於哪個階級、政黨或政治運動,也不能固定不變地從階級、政黨、政治運動的角度考量和評價它的意義與價值;持平行論的學人也須注意到,確實有許多作家自覺或不自覺地聽命於某個階級、政黨或政治運動,用自己的創作為之服務;更重要的是,持從屬論和平行論的人都必須注意到一種讓他們頭疼的現象:在文學史上,同一種文學現象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很不同的意義,在一種語境中它可能是有政治意義的,但在另一種語境中可能政治意義很單薄甚至完全沒有;就政治意義而言,在一種語境中,它可能顯現出這種政治意義,而在另一種語境中,它可能顯現那種大不相同的政治意義;《紅樓夢》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政治意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清代讀者在其中看到了"宮闈秘史",晚清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毛澤東看到了階級斗爭的歷史,"四人幫"的御用文人看到了儒法斗爭,而今天某些學者又從中看到了"牌桌上的政治",可以肯定,只要《紅樓夢》還流傳下去,就還會有讀者看出大不相同的政治意義。這意味著,文學的政治意義不是固定不變的東西,它是文學作品與獨特的歷史語境和特定解釋體系的結合生成的,只要歷史語境或解釋體系改變,文學作品的政治意義就會相應改變,它是一種結構性生成物,一種在特定的結構關系中被賦予或解除的功能。用從屬論和平行論都無法完滿地解釋這種結構性功能關系。從屬論和平行論都是太過簡單的理論,它們盡管彼此對立,但其運思方式並無區別,即它們都以本質論的認知方式來思考和談論文藝與政治的關系,得出的結論也不可能不片面和僵板。
我認為,文學與政治的關系最好用"召喚-應答"模式來表述,即它們既不是從屬關系,也不是平行關系,而是在一種特定歷史語境中雙向互滲互動的功能性關系。所謂召喚-應答關系,實際上是一種對話關系。它們中的每一方都在向另一方發出召喚,並有意無意地要求對方作出應答。而對於一方的召喚,另一方也必定要作出應答,由此形成一種對話關系。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應答既可能是認同性的,也可能是對抗性的,還可能是偏離、逃避、漠視、超逸等等姿態;正如巴赫金對對話的界定:對話就是同意、反對、爭論、駁斥。對話的前提是對對方存在獨立性的確認,對話雙方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時又是我是我、你是你的關系,這種關系,既不是從屬論所可概括,又不是平行論所可表述的,它是一種雙向互動互滲的關系。政治與文學的關系,就是這樣一種召喚應答關系。文學的政治性,是在特定歷史語境中文學對特定政治召喚的應答關系中生成的,或者說被賦予的功能,只要這種語境改變,這種功能就會改變或被取消。
從政治對文學的角度來看,一方面,政治作為統治關系是社會最重要、最廣泛、最有影響、最具有覆蓋性和滲透性的因素,總是要對包括文學在內的一切社會意識形式發出認同性召喚,將它們納入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文學總要自覺不自覺地對政治的召喚以自己的方式作出應答,或者認同,或者抵制,或者逃逸,或者漠視,等等。
從文學對政治的角度看,文學也在對政治發出召喚;文學召喚的立足點是對政治的審美超越;文學有一個精神制高點,那就是熔鑄了社會理想的審美理想。文學總是從審美理想的高度來觀照政治和評判政治,因此,它不僅可能對某些政治生活、政治集團、制度、設施、觀念和心理作出認同性判斷,更可能對它作出否定性判斷,即使這些政治構成因素從具體歷史進程來看是必要和有進步意義的。文學對政治的召喚,是從熔鑄了社會理想的審美理想的高度發出的召喚,這種召喚要求政治從對現實的肯定和自我的陶醉轉向對自我的檢討、批判、否定和對理想的追求。對文學的這種召喚,政治也要直接或間接地作出應答,這種應答自然可以是認同性的,但也可以是對抗性的,否定性的,也可以漠視無睹。不管怎樣的反應,都是一種應答行為,因此,都與文學在客觀上發生了某種聯系。
因此,文學與政治是在一種雙向召喚-應答關系中互動互滲的。在確認這一點的前提下,我們要特別強調政治對文學的主導性召喚地位和作用。這是因為,政治就其對人類社會的覆蓋面、影響力、滲透力和重要性而言,是文學遠遠無法與之相比的。政治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必定會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方式和手段,文學自然也可能成為這種手段。只不過文學活動者可能意識到,也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罷了。在政治的先在性召喚下,文學的任何應答都具有政治性或泛政治色彩;因為,政治作為召喚者,既預定了其認同者,也預定了其反對者,還預定了其疏離者、逃逸者以及無動於衷者。對政治召喚的任何應答都在政治的預定之中,都被賦予了政治性或泛政治性。
孔子「仁」學對後世文化及文論的影響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就其思想結構看,「仁」是其核心。「仁」作為倫理思想,涵蓋了一切善良的品德和行為。《論語》中孔子提出的有關道德的論述,「仁」始終是「一以貫之」的主德或全德。它對後世文化和文論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仁」學的內涵
一部論語,對「仁」有許多解釋,或者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或者說「仁者先難而後者(《雍也》),或者說能行王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陽貨》),或者說「愛人」就是「仁」。(《顏淵》)究竟「仁」之內涵是什麼?我認為從孔子對曾參的一段話可以知道「仁」的真諦。《論語》里「仁」篇有這樣一段話: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為何把「忠恕」二字作為一以貫之的思想?郭沫若先生曾經作過解釋。他說:「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但他自己不曾說出所謂『一』究竟是什麼。曾子給他解釋為『忠恕』,是不是孔子本意,無從判斷。但照比較一些可信的言論來看,所謂『一』就是『仁』了,不過把『忠恕』作為『仁』的內涵也是可以說的過去的。……這種由內及外,由己到人的人道主義的過程,應該說孔子所操持著的一貫之道。」
孔子自己曾給「忠恕」下過定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這里說,自己所不願意的任何東西,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也就是說,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時也要別人行得通。「恕」也包含著「寬恕」、「容人」之意。後來的《大學》和《中庸》,對孔子的寬恕之道作了詳細的解釋和發揮。《中庸》的「誠明」之道也就是「忠」之道;《大學》的「潔矩之道」也就是「恕」道。然而孔子的「仁」並不是他所認為的最高境界。「聖」才是,「聖」的目標是:「博施於人而能濟眾」(《雍也》)「修己以安百姓。」(《憲問》)孔子認為這不僅是「仁人」,而簡直是「聖人」,因而孔子從不輕易以此許人。
先秦諸子講求「內聖外王之道」,內在的修養就能達到「以心所欲,不逾矩」。外在的方面就能達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濟眾,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如此能達到孔子倫理思想最高目標——「仁」與「聖」的境界。
孔子的「忠恕」思想,作為道德規范構成了「仁」的主要內容,是「愛人」觀念的升華,同時作為對人們行為施以控制的手段,即為仁之方,則成為人們進行道德修養,培植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在現在社會,「忠恕」精神的培養和「忠恕」行為的運作,都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正是從仁者「愛人」出發,孔子提出了「博施於人而能濟眾」的主張,即提倡愛民,養民,富民,教民,安民,以便於統治者從道德力量對勞動者實行精神上的統治,並依據一定的道德規則和規范來調整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間的關系。「忠恕」不僅是「仁」的主要內容,而且也是為仁之方而推行的仁德的方法。
二、「仁」學對文化的影響
孔子的「德治」,「仁政」的政治觀點具有現實意義。「政者正也。子章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社會主義國家的各級幹部都是人民的公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更需要率先遵紀守法,我們黨提倡的「以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主張,無不源於「天下為公」,「得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
孔子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於建設一個和諧、寧靜、安詳的社會——「大國社會」。他說「道之以政,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我們國家的內政、外交政策用穩定壓倒一切。他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我們國家在處理「南斯拉夫問題」,「中美關系問題」,特別是近期的「中日關系問題」,都理性的化干戈為玉帛,以和為貴,只有一個目的:建設一個穩定,昌盛,和諧的中國。孔子主張施用道德教化建立一個「大國社會」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和平統一。
三、「仁」學對後世文論的影響
孔子建立在「仁」學基礎上的文化理論,儒家學說則體現出「以文教化」之文化內涵,同是對中國古代文論產生了巨大影響。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的文德觀,認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宏深的器識是從事文學創作的前提。孔子的「用詩」論經過嬗變而形成的文學觀,包括鑒賞觀,對後世文學創作與鑒賞,以及中國的民族審美心理,思維方式,思想性格等影響深遠。孔子在《陽貨》中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話中的「以」和「事」即明示著系言詩的作用。詩要產生作用,必然要通過受眾來實現,詩歌的創作用比興的方法創造出生動感人而又包含某種普遍性道理的藝術形象,使讀者興奮激動,又從詩中受到影響和教育。
孔子對解詩的文論「比德」說具有巨大影響。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雍也》)從山水各具的形態上,找到了人主體意識的相似點,並山水視為主體意識的外化形態。孔子將「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調也」,「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都是將客體比作人之主觀之德。儒家從政治,倫理出發,把思維導向社會的治理,人格的培養,外物成為內物的參照系,後世解詩而求寄託,其源蓋出於此。近代吳瞿安說:「所寄託者,蓋借物言志,以抒其忠愛綢繆之旨,三百篇之比興,《離騷》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
「詩可以怨」是孔子思想文論的一個主要命題,他不僅是對古代獻詩諷諫傳統的總結,而且以文學作品干預現實,批判社會的文化傳統,從而揭示出文學社會作用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規律。從司馬遷「發憤著書」到劉勰的「蚌病成珠」,從韓愈的「不平則鳴」到歐陽修的「窮而後工」,從李贄、金聖嘆的水滸評點到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幾千年的中國文論史無不受到孔子這一文論思想的深刻影響。
孔子的文學思想強調:文學的創作在內容和形式上達到完美的統一,即「盡善」、「盡美」。《雍也》雲:「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指君子人格的內在品質―文學作品的內容重在「仁」、「德」,「質」指君子人格的外在儀表。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巧在「文采」。子曰:「繪事後素」,「辭達而已矣」。文學創作後有好的內容,然後強調言辭。即使內容和形式「盡善」,「盡美」。《周易》中「言有物」,「言有序」說,《左傳》中「三不朽」說,孔子的文質並重思想,正是其道德觀在文學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孔子的文學思想對文學批評的標准尺度提出了「思無邪」說。孔子在評《詩經》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所謂「思無邪」,即「歸於正」,指詩的內容符合孔子「仁」學要求。即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和審美標准。再者,詩的情感藝術表達符合「中和」之美。在此基礎上,孔子提出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標准,即好的文學作品在情感表達上應該適度,有節制。無不過之而不及。漢代班固《離騷序》引劉安《離騷傳序》說「《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我們可從中領略「中和」之美。
由此可見,孔子的「仁」學倫理思想對後世文學、文論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建中編《古代文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2.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4年。
3.唐滿先譯注《論語今譯》,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4.李愚編注《孔子論人生》,新華出版社,2003年。
5.何新《孔子論人生》,時事出版社,2003年。
6.鍾肇鵬著《孔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范司永,湖北襄樊學院外語系教師
⑸ 反思文學的觀點
「反思」一詞,首次出現於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將心靈內部活動的知覺,稱為反思。而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這個詞卻具有特定的意義,即對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歷史事實進行思考,從而在意識形態、國民性等方面挖掘現實問題的根源,同時,在歷史和自然的大的環境背景中展開對人的價值的思索。可以說,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深化,兩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哲學思考的介入。所謂反思,從哲學角度理解,就是人類精神的自我活動與內省的方法。反思既是對事物和現象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事件和經歷的理解與描述,更進一步則是對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為文學思潮,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必然結果,符合「反思」思維的特點。傷痕暴露了,那麼是誰造成了民族與個人的創傷?又是怎樣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歷史傳統、現實因素及人性根源,導致了長達幾十年的摧殘傷害竟然能以合法而崇高的名義進行?
綜觀反思文學的創作,主要焦點在於對人的反思上。這種對人的反思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
它首先是主要針對政治層面的,關於建國後的歷史問題尤其是對農村問題的反思成為作家創作的一個重點。其中張一弓創作的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鍾的故事》以一個為了群眾生命而不惜觸犯黨紀國法的大隊支書的形象,樹立了新時期第一個成熟而完整的悲劇英雄形象。而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則以看似幽默的筆法,揭示了中國農民自身的性格弱點,指出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國後的左傾災難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記憶》則以某地宣傳部長秦慕平對曾經被自己錯判為現行反革命的少女方麗茹的懺悔,反省了一個時期內不正常的現代迷信及自己在這種現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對文革中種種事件表現的深刻程度顯然遠遠超過傷痕小說,但它仍局限於將人僅僅放在政治層面思考。這種情況隨著反思文學的深入出現了變化,很多作家不久就開始轉到對人本身,如人性、人的價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問題的思考上。
這些作品或張揚被左傾思潮壓制多年的人道主義,甚至歌頌某種永恆的、超階級的人性,如表現同情的《離離原上草》 、表現母子親情的《女俘》 、表現友情的《駝鈴》和表現愛情的《如意》等;或探討愛情婚姻方面的社會問題,如《愛,是不能忘記的》 、 《春天的童話》 、 《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或謳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 、 《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價值,如知青小說中對往日做寫實性卻富於詩意的回憶與描述、右派小說中立足政治歷史之上對自己的心理歷程的解剖。
⑹ 老舍反對文學叢書於政治又反對文學商業化的是什麼文學
那些反對諷刺文學的人並不敢公開地說禁止批評與諷刺。他們總是振振有詞地說:作家歪曲回了答現實,咱們的社會里沒有這樣的人——指作品中的諷刺對象而言。要知道,誇大是諷刺的必要手段。既須誇大...
在18世紀的法國,十分倡導文學政治,他們希望文學脫離政治哲學,從現實生活中跳脫出來,通過抽象的方式,紮根於法國社會,體現當時人民內心的希望,文學是許多人的第二次生命,他們把自己內心的世界展現在自己的作品當中,更具有生命力,當時文學作家也成為當時的社會良心。
18世紀的法國文人紮根於法國的現實社會,用富有創造力的手法描繪出一個更美好更理性的社會環境,文學政治的產生是社會良心的創造題材,在法國社會受到強烈的自然主義猛烈沖擊的同時,捍衛自由價值的文人和提倡無產階級革命的馬克思,成為了當時法國文人知識分子的目標。
⑺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為什麼要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
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1)辛亥革命的影響: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
(2)啟蒙思想的作用: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留學風氣日盛,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被介紹到中國,啟迪了中國人民的民智;
(3)經濟發展的要求:中國資本主義在一戰期間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
(4)復古尊孔的逆流:竊取大總統職位的袁世凱夢想恢復帝制,他廢除臨時約法,實行獨裁統治,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
2、興起的標志:
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
3、主要陣地:
《新青年》、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4、主要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5、旗幟: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與科學。
賽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為科學,即「以科學說明真理,事事求諸證實」。實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為民主。就是每個人「各有自主之權」,「脫離奴隸之羈絆,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資產階級宣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把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的理論支柱儒家思想;宣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但這一口號仍屬於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性質,有它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6、主要內容:
新文化運動分前後兩個階段。前期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四提倡四反對」,即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獨裁;提倡科學,反對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後期李大釗極力地宣傳馬克思主義。
(1)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民主與科學並重。
(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舊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由於舊道德是歷代統治者用來束縛人們思想的枷鎖,因此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文學革命)
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適、陳獨秀、魯迅
①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八不主義」,提倡文學革命。胡適主張使用「白話」做為文學語言改革的基礎,對於白話,他的看法是:一、白話的「白」是戲台上「說白」的白,是俗語「土白」的白,故白話即是俗話。二、白話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話但須要「明白如話」,不妨夾幾個文言的字眼。三、白話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話便是乾乾凈凈沒有堆砌塗飾的話,也不妨夾入幾個明白易曉的文言字眼。
②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掀起文化革命改革大旗。 1917年2月發表於《新青年》,表明了更堅定的文學革命的立場,明確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目標。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從內容到形式對封建舊文學持批判否定態度,主張以革新文學作為革新政治、改造社會之途。
③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等小說,把反封建內容與白話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範。
7、性質: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
8、評價:
積極影響: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5)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局限性:
①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
②對東西方文化的態度片面化、絕對化。
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1、新文化運動反映了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已從器物、制度層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層次;
2、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民主科學思想得到弘揚,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運動為新思想發展開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3、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們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民族覺悟和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心;
4、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上給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的打擊,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是一場偉大的民主主義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學」,是指科學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學法則。新文化運動還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舊道德具有為封建政治服務的本質,正如陳獨秀一針見血所指:「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可見反對舊道德在本質上是撤除封建專制勢力的精神保護傘。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因為只有新文學才能更自由地表達新思想。
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用民主與科學同封建主義進行斗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提倡新道德是為民主與科學服務的,由於封建專制是建立在儒學舊道德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反對封建禮教,反對舊道德就是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就是摧毀專制制度的根基,讓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讓新道德成為廣大民眾自覺的日常行為規范。新文學和白話文,是傳播民主與科學、反對舊道德的載體。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內容的主體,而新文學和新道德則是達成反封建目標的必要保障。
⑻ 什麼是文學「再政治化」
直白點說是政治化的文學,再政治化只是一種說辭,意思就是通過文學作品來表現政治意圖,政治色彩再濃一些。
⑼ 有哪些作品反映文學與政治的關系
《唐代文館抄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系》作者:李德輝著 叢 書 名:文史哲研究叢刊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42826 出版時間:2006-05-01
《非文學的世紀:20世紀中國文學與政治文化關系史論》朱曉進、楊洪承等著
《語文與政治的交互關系》朱純柏 陳緒永(【摘要】:正(一)文學作品的主題,有許多是與政治背景密切相關的,特別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在理解中必須要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政治制度緊密聯系。因此,許多學者甚至通過文學作品來推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