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朝的文化
唐朝的文化:
1、雁塔題名
隋代開創了通過考試選撥官員的科舉制度。唐代在隋朝基礎上進一完善。由此,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成為普遍的現象。當時,流傳著雁塔題名的習俗,即科舉考試得中後,把自己的名字題寫在大雁塔上,以示誇耀。
2、吟詩作賦
唐玄宗在位期間,在科舉考試中,增加詩賦內容。因而,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普通百姓,普遍以吟詩作賦為樂事、雅事。唐代詩人眾多,創作數量和質量遠遠超過前代。
3、飲茶之風盛行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茶葉原產於我國南方。唐代時,茶葉開始傳播到全國各地,飲茶的風俗也開始普遍流行起來。飯後飲茶成為當時的風俗。
4、以胖為美
與今天的審美觀念截然不同,唐代是以肥胖為美的,認為肥胖像征著富足。所以,在對事物的審美判斷上,祟尚肥胖寬大。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楊玉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胖美人。
5、騎馬出行
唐代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間交往頻繁,聯系密切。在這樣的背景下,北方民族騎馬的風俗也傳入到內地,官員騎馬出行的風俗開始流行起來。
⑵ 唐朝有那些文化現象
文化現象列舉如下:
1、文學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在唐朝,分別為公元622年的狀元孫伏伽(一說651年的顏康成),和781年的三元狀元。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謂是唐詩,自唐初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位代表詩人。
這些詩人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生動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
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全唐詩》收錄數量最多的大城市為洛陽、長安、金陵。
2、美術
張萱繪《虢國夫人游春圖》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時有「吳帶當風」之說。
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代表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贊嘆。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3、書法
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體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著名書法家。
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是唐朝草書大家。
4、科技
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葯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技術。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5、宗教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較為開放,中國傳統兩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推崇道士,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著作開科取士。
唐初高僧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巨著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大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得以形成並發展成熟。
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和祆教隨著國際交往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佛教宗派外,其他宗派從此一蹶不振。
⑶ 請問哪位知道唐代的宮學館制度啊···盡量詳細點,謝啦
自古以來,皇宮中就有專門教授宮人禮節及歌舞琴棋等技藝的學館,到漢靈帝時,宮學的內容又擴展到了文學詩書以外。唐朝宮學館制度進一步完善,皇宮中專設掖庭局管理宮女名籍及口常事務,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工桑養蠶,會其課業」,局中有宮教博士專管教育,教習宮人書算等等課程。宮廷中的典籍樂舞棋畫資料非常豐富,絕非民間可比,宮人只要銳意向學,成才的機會是非常大的。而且宮人學有所成也能有所進益,除了有可能引起皇帝的注意進入嬪妃編制,還有可能晉身「宮官」。宮官是宮廷女官職司,共分六尚,與朝廷中的男性六尚書編制呼應,為首的是正五品的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以下還有二十四職司及諸典制女史等等。
⑷ 唐代御書房的女官
女尚書。
最早有關女官的記載始於《周禮》,《周禮·天官》中,除天子後體同天子,夫人於後猶三公之於王,坐而論婦禮,不能作官看待外,其他九嬪以下既是王的嬪妾,也是執掌各方面的女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女御四德,並在各種禮儀中贊助天子後,世婦掌祭禮、賓客、喪紀之事,帥女官滌溉,女御掌御敘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女功,同時又是各種儀式中世婦的助手。此外還有女祝拿後宮祭祀、禱祠以及有關鬼神之事。女史掌王後之禮職,是王後內治的輔助和秘書。另外,在宮內的服務機構中,在宦官的領導下,還有女酒、女漿、女醢、女篣、女醯、女鹽、女冪等,這些都是從事具體工作的宮中最低級的宮職人員了。
秦漢自夫人以下設有設嬪、世婦、女御等名目,也末言及女官。但《隋書》敘述女官設置時,說是「采漢、晉舊儀」,可見漢、晉後官是有女官制度的,但因史官言之不詳,只能存而不論。
見於記藏,將宮中女官(又稱宮官、女職)與嬪御(即內宮)加以區別,另立系統的是北魏孝文帝之時。女官主管宮中具體事務,其職秩與外官相對。最高領導人內司,官比尚書令。其次是作司、大監、女侍中,官比二品。其三是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等,官比三品。其四是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官比四品。最下一等是青衣、女酒、女餉、女食、奚官女奴,官比五品。
隋文帝時,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後宮掖廷事務。隋煬帝加以改制,使與外廷尚書省相類似,設六尚局管二十四司司。六尚局分別為尚官局(管官內傳達、人事、會計、處罰、門衛等)、尚衣局(管文教、音樂、禮賓、禮贊等)、尚服局(管符璽、衣飾、兵器)、尚食局(管食膳、葯品)、尚寢局(管住行器具、園藝、燈火等)、尚工局(管衣服織染縫制以及珠寶錢貨)。這些女官的品位較低,六尚品從第五、司長官員從第六,至於女史一類女官,乃是流外之官,無定員數。
唐承隋制,也設六尚二十四司,職事和品位與隋基本相同。唐代著名的女尚宮宋若昭及其姐妹五人以文采召入宮中,深受德宗賞識,故不以宮妾待之,而稱之為學士先生。若莘、若昭、若憲相繼執掌官籍,歷德、順、憲、穆、敬、文六帝。唐還設宮正和彤史以掌戒糾謫罰和記錄功過事宜。五代後唐也設女官,並都封為國夫人或郡夫人等。
明代洪武年間,後宮也有與唐制相同的女宮制度,但永樂之後,宮職歸於宦者,所存只有尚宮四司而已。
中國自漢朝開始設置女官,但歷朝的具體制度均有不同。例如北魏時女官有內司(位視尚書令、尚書仆),作司、大監、女侍中(位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位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位視四品),春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位視五品)。
唐朝時,後宮仿照六部設六局: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六局首席女官合稱「六尚」,各定員二人,正五品,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相當於六部尚書。六局統領二十四司,皆為正六品;其下又有二十四典,皆正七品;再之下有二十四掌,皆正八品;掌之下又各設女史。管理宮中一應事務。
六,局女,官:
尚,宮,局:司,記(之下有典,記、掌,記)、司,言(之下有典,言、掌,言)、司,簿(之下有典,簿、掌,簿)、司,闈(之下有典,闈、掌,闈)。
尚,儀,局:司,籍(之下有典,籍、掌,籍)、司,樂(之下有典,樂、掌,樂)、司,賓(之下有典,賓、掌,賓)、司,贊(之下有典,贊、掌,贊),另有彤,史二人,正六品,彤,史下有女,史二人。
尚,服,局:司,寶(之下有典,寶、掌,寶)、司,衣(之下有典,衣、掌,衣)、司,飾(之下有典,飾、掌,飾)、司,使(之下有典,使、掌,使)。
尚,食,局:司,膳(之下有典,膳、掌,膳)、司,醞(之下有典,醞、掌,醞)、司,葯(之下有典,葯、掌,葯)、司,饎(之下有典,饎、掌,饎)。
尚,寢,局:司,設(之下有典,設、掌,設)、司,輿(之下有典,輿、掌,輿)、司,苑(之下有典,苑、掌,苑)、司,燈(之下有典,燈、掌,燈)。
尚,功,局:司,制(之下有典,制、掌,制)、司,彩(之下有典,彩、掌,彩)、司,珍(下有典,珍、掌,珍)、司,計(之下有典,計、掌,計)。另設宮,正(正五品)、司,正(正六品)、典,正(正七品),負責處分失職之女,官和宮,女,有女,史四人。又有阿,監、副,監,視七品。
此外,唐朝又有文學館,女,官中有文學者為學,士,執掌教習妃,嬪、宮,人文化書算等。
⑸ 唐朝文化的主要特點
唐代文化基本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文化體系龐大完整,發展程度高;二是唐代文化極具開放性;三是唐文化有著明顯得向民眾靠近、重現實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徵。
唐文化體系中,包括文學、宗教與哲學、史學、藝術、天文歷法、地理、數學、醫學、百工技藝等方面,基本覆蓋了當時世界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多數組成部分。這樣一個龐大而完整的文化體系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僅有的。唐文化的發達程度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地位。當時唐朝的國都、亞洲的文化中心長安城為各國所嚮往。穆罕默德在《古蘭經》中對他的穆斯林民眾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日本、朝鮮、越南這些與中國或一衣帶水、或山川相連的國家更是不斷地把唐文化引進自己的國度。
唐文化開放性表現在兩個方向,一是唐文化的內在特質,二是唐政府對待文化的態度。
唐文化以漢族文化為主體,漢族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至唐初已近成熟的階段。成熟階段的文化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他類文化內容的能力,因而有容納異己的胸懷。部分由於這個原因,佛教、伊斯蘭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異域宗教才能一步一步進入中國。傳入中國的影響極大的天竺佛教文化最終也確被中國本文化融合而中國化。漢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訓誡,作為理念形態的儒家文化以「和為貴」,有相當大的包容性,這也是唐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個內在原因。佛教文化也是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文化之具有開放性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佛教認為萬類不分、一切皆空,主張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這種普世觀念也是唐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個內在原因。唐初政治、軍事強盛,奉行「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實行一種開放的政策。唐初的開明君主李世民重視文化交流,為唐代二百八十九年統治留下了一個開放的傳統。唐政府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對進入中國的外國使節和商人以禮相待,尊重留居中國的外國居民的文化、宗教傳統。唐朝政府還設專門機構掌管對外文化交流事務。唐政府的這種開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成熟的唐文化擺脫形式的桎梏,向著自由和靠近民眾,現實世界的方向發展。
比如宗教文化在理論上成熟之後往往較形而上的抽象探討更重視採取易為俗人接受的方式靠近民眾,把握民眾。至唐代發展成熟的中國文化就表現出了這樣的特徵。
在文學方面,李白以他的手筆溶道教思想這種飄逸超脫的內容於古體詩這種自由不羈的形式而宣發自己以及自己那個時代的喜怒悲歡。他的詩極具感染力,在情感上較前代詩歌更接近民眾。韓愈掀起的古文運動,推崇接近口語的古文,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廣泛地弘揚儒家學說,也不自覺地為唐社會擺脫前朝文化思想束縛,自由抒發自我新的思想見解找到了一個工具。在當時還出現了傳奇小說這種市民文學體裁,這也是當時文學向普通民眾靠近的一個表現。
哲學宗教方面,儒家經學出現空言說經、緣詞生訓的新風氣,佛教出現毀佛毀祖、即心是佛的禪宗南宗,這都是突破前人理論、重視個人主觀見解或主觀體驗的表現。當時「經院化」的佛教派別如法相宗僅幾傳就歸於消滅,而「世俗化」的佛教派別如禪宗南宗卻持續強勁發展。禪宗門內在唐代出現詩僧如皎然、靈徹、道標、貫休、齊己、可朋,高藝僧如懷素、貫休、善本,茶酒僧如降魔師、可朋、法常等。這些僧人與俗世名流往還,他們把佛理中的「凈土」世俗化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凈土化」了當時的世俗社會,也就是說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詩化了唐代民眾的生活。佛教在宣傳上也開始採用俗講變文這種十分接近民眾的語言。
在史學范圍內,學者如劉知幾、杜佑等都十分重視人事,重視對現實問題的解決。地理學方面和其他學術領域的許多代表學者也具備類似的治學精神。
在醫學方面,以孫思邈為代表的唐代醫學家能擺脫前代理論的束縛,注重根據具體的病情立方施治。
唐代民風也出現更加活潑的氣象。在民間,歌舞流行,民眾生活較為自由,當時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也較後來宋明時期為高。從唐代雕塑可以看出唐文化有「人化」這一特徵。龍門石窟奉先寺雕像中,本尊盧舍那佛似帝王,二菩薩似妃嬪,迦葉、阿難似文臣,金剛、神王似武將。唐代塑匠們多模仿伎女形象來捏塑菩薩,其他諸神也無不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模型。這種佛教塑像不同於魏晉時的佛像缺乏「人氣」、面目生硬、程式僵化。總體上說,唐代人對他們的時代很自信,他們更關心的是此世而非彼世。
⑹ 一些關於唐代的文學史題
你在網路上面搜索就可以啦。
做學問要多動手勤動腦哎。
124、從文學本身的發展看,唐代文學為什麼能繁榮昌盛?
文學的發展和社會是有關系的
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端,社會比較富足
衣食無憂的人民在文化上的需求變大
所以促進了文學的發展
使之繁榮昌盛
125、從文體上看,唐代文學的繁榮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經濟繁榮為詩歌興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條件.經濟繁榮,交通便利,社會安定為唐詩的興盛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社會環境。這正是李白、杜甫等詩人能夠恣情漫遊祖國名山大川,王昌齡、王之煥等得以等閑進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質條件。
二、全國空前統一為唐詩繁榮提供了現實基礎。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自漢代始,多民族的統一體已經形成。後來,由於統治階級的腐朽,再現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結束了南北分裂的紛擾混亂,唐使多民族的統一體得到了恢復與發展。
為加封邊疆的治理,唐統治者極為重視邊功並大加封賞。這就刺激了時人赴邊從戎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文人,紛紛奔赴邊塞,投佐幕府,隨主將馳聘疆場。「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男兒一丈夫」。建功立業,獲取功名成為一種時尚。邊塞的征戎生活、異域的奇麗風光,增長了他們的見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一大批寄情於邊塞的詩人應運而生。據統計,《全唐詩》收錄以邊塞為題材的詩歌有兩千餘首。邊塞詩的興盛為唐詩的繁榮增添了異彩。
三、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推動著文人對詩歌的學習研
究。唐初社會經濟恢復迅速,庶族地主勢力不斷上升,為廣泛吸收庶族地主參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晉六朝保護士族特權的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考試。唐科舉取士分常舉和制舉兩類。制舉由皇帝主持,科目臨時設置,不常舉行。常舉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進士兩科。進士重在詩賦,雖難及第,但及第後仕途廣泛,頗易晉升,尤為士人所重。「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科舉考試的應制詩多為點綴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詩取士的科舉制度刺激了時人發憤學詩,把大部分精力投入於詩歌創作,這有利於詩歌藝術形式的不斷完善和創作經驗的廣泛傳播。嚴詡《滄浪詩話·詩評》說:「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四、統治者的個人愛好、提倡有助於全社會重視詩歌風氣的形成。唐代君主,很重視詩歌,也大都能詩。太宗先後開設文學館,弘文館,招延學士,編纂文書,與之唱和吟詠。高宗、武皇常自製新詞以入樂。玄宗本人就是詩人,自述每運筆賦詩,輒「樂以忘憂」。文宗特製詩學士七十二人。武皇宴集群臣,宋之問賦詩最佳,曾獲御賜錦袍。帝王的愛好、倡導提高了詩人的聲譽,有助於形成全社會重視詩歌的風氣。
五、文禁松馳,是產生大量抨擊權貴、真實反映底層生活詩歌的前提。文學藝術的高峰,總是出現在思想比較解放的時代。唐朝統治者清明大度,敢於招賢納諫。唐太宗能用直言敢諫的魏徵;武則天重用賢臣狄仁傑;唐玄宗對於那些直刺自己的詩歌也不犯禁。「遭逢聖明主,敢進興亡言」唐代詩人在一個較為自由的思想空間里直抒己見。李白:「奸臣欲竊位,樹黨自成群。」杜甫:「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些大膽揭露權貴的不朽詩篇,只有在文禁松馳的社會環境里,才能一經問世就得以廣泛流傳。文禁松馳的政治氣氛,使民族藝術的創造力得到解放,使詩人無所顧及地追求藝術的創造力得到解放,使詩人無所顧及地追求藝術的創造與完美。
六、「安史之亂」豐富了詩人的創作素材.社會的巨變刺激著詩人的靈感,也為詩人創作提供了豐富
的素材。杜甫、元結、顧況等詩人對黑暗現實做了痛苦的觀察與冷靜的思考,從而創作了大量揭露階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優秀詩作。
七、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種藝術的發展也對唐詩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唐帝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水陸交通發達,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給傳統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內容,新鮮的活力。做為詩歌姐妹藝術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也受到了其它民族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從杜甫的《畫鷹》、高適的《畫馬篇》、白居易的《胡旋舞》、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等描寫音樂、舞蹈、繪畫方面的詩歌,可以看出唐代詩人很善於吸收其它藝術的養料滋補自己,也可以看出唐代詩人們勇於接受新事物的時代精神。
八、文學發展的自身規律,則是唐詩繁榮興盛的內在因素。
任何一個時代的任何一種文學形式的發展,一方面有對以往文學藝術的繼承,一方面有其自身的變革和發展,唐詩也是這樣。從先秦到漢魏六朝,詩歌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長遠的歷史發展的過程。五、七言古詩已經成熟,律詩、絕句也基本上跨越了試驗階段,無論是創作方法、文體特徵、藝術技巧,還是聲律的運用、語言風格的創造,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唐詩的發展提供了值得借鑒的財富。唐朝的詩人們博採眾長,不僅繼承和發展了從先秦到六朝文學上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傳統,而且發展了各種形式和技巧的藝術傳統。難能可貴的是唐代詩人對待文學藝術遺產,並不是簡單地拿來,而是採取了批判繼承、推陳出新的科學態度。初唐詩壇是齊梁浮艷詩風的延續,「綺麗婉媚為本」的上官體占據著統治地位。初唐四傑用實踐把詩歌從宮廷引向市井,從台閣移到江山和塞漠。擴大了詩歌題材的領域。陳子昂痛斥詩壇「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提倡「漢魏風骨」、「風雅五寄」,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一掃齊梁遺風,為唐詩健康發展開辟了道路。盛唐詩人李白,一面認為「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一面學習楚辭,樂府創造了獨特的浪漫主義詩風,完成了詩歌革新的使命。他追求理想,要求自由的精神,恣肆縱放、雄奇飄逸的風格,為唐詩繁榮打開了局面。杜甫明確提出:「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既批判又繼承,既注意思想內容,又注意聲律形式。杜詩以深刻的內容、沉鬱雄渾、敘事嚴謹的風格把現實主義詩歌推向了高峰。王維、孟浩然歌頌山水田園的靜謐,高適,岑參描繪邊塞風光的雄奇。眾多的流派,以各自的風格創作了大量的作品,迎來了唐詩紛繁的局面。
129、唐詩風骨是指什麼?
唐詩風骨源於國風和漢魏風骨,它繼承了現實主義文學的優良傳統,橫掃了齊梁頹靡文風.但也借鑒了其中緣情體物,精工流麗的藝術風格,博採前代文學精華,融合儒、道、釋、俠於一體,經過唐初一百餘年的詩歌創作實踐和理論探索,臻於完備.唐詩風骨濫觴於初唐四傑、陳子昂,蔚然成風於盛唐,流變於中唐,衰微於晚唐."風"即思想內容,骨即辭采和表現形式.唐詩風骨即堅實的思想內容和剛健明麗的表現形式的完美統一.唐詩的風骨主要表現為盛唐詩人積極用世的進取精神, 居安思危,關心國運興衰、民生疾苦的憂患意識和摹寫山川壯麗、田園牧歌、風俗人情的美學理想.
⑺ 唐朝文學全面繁榮的原因急求!!!
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它給後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國力強大、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點就是輝煌燦爛的文化。解密唐朝文化繁榮基因,我們不難發現,其間zf的引導功不可沒。
在統一、開放的背景下,統治者不斷調整政策對宗教加以扶植
佛教、道教與儒學,並稱「三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魏晉南北朝時期,釋、道、儒三教為了維護各自的地位,既相互爭斗,又相互滲透。到了唐朝,在統一、開放的背景下,統治者不斷調整政策對宗教加以扶植,使這種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唐朝開國之初,李淵為了抬高門第,神化統治,認李耳為先祖,將道教地位排在佛教之前,令王公以下皆習《老子》,使道教得以大力發展。武則天想當女皇,實行武周革命,僧人懷義、法明則造《大雲經》宣傳武則天是彌勒佛下凡,為其大造輿論。武則天上台後大肆佞佛,廣建寺院,普度僧尼,下令天下寺院收藏《大雲經》,將佛教地位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玄宗在位,欲振興李唐王朝,革除武周後期的不良影響,復將道教放到佛教之前。盡管前後的統治者出於各自的政治需要,使得佛、道的地位有所變化,但從總體上看,三者在唐朝前期都受到積極的扶植,獲得了充分發展。
正是在貞觀年間,玄奘法師赴印度求法17年,載譽歸國後受到至高禮遇,唐太宗令大臣、僧眾出城高接遠迎,又多次在宮中接見玄奘,與之談經論道,倍加褒獎,頗有相逢恨晚之嘆。朝廷還修建大慈恩寺及翻經院,讓玄奘在那裡著書立說,傳經佈道。武則天雖說佞佛,卻也提倡三教並重,既不準僧人排斥老君,也不準道士毀謗佛法,命大臣匯集三教典籍,撰成1300卷的大書《三教珠英》,傳播天下。玄宗皇帝勤奮好學,精通諸家典籍,深知宗教能在治理國家,調和各類矛盾,穩定社會秩序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他的基本做法是,既尊儒,又崇道,不抑佛,三教兼容,充分利用。他曾在開元十年、天寶二年先後兩次給《孝經》作注,頒行全國,以示教化;又於開元二十三年親注《道德經》,下令每家必備一部;接著在次年還將其《御注金剛般若經》頒示天下,對佛教給予支持和弘揚。
唐王朝對釋、道、儒三教並尊的做法不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倫理觀為基準、佛道學說兼收並蓄的盛唐獨具的統治思想體系,大大鞏固了帝國基業,而且也促進了三者間的相互吸收,不斷完善。佛教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走向成熟,進而成為中國式宗教的。
銳意經籍,大興文治,「解戎衣而開學校,飾賁帛而禮儒生」
貞觀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勵精圖治。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須以德行、學識為准。他採納魏徵「偃武修文」的建議,銳意經籍,大興文治,「解戎衣而開學校,飾賁帛而禮儒生」,努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太宗重視文治由來已久,早在秦王府時期,唐太宗就留意文士,建文學館收羅人才,號稱「十八學士」,參謀左右。正式即位後,他又於弘文殿左邊建弘文館,精選天下賢良文學之士,給以優厚待遇,讓他們校理典籍,考注《五經》,參議禮、律,釐定製度,或引入內殿,商討政事。同時選三品以上官員子孫入弘文館學習。在唐太宗的關注下,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完善的官學制,在中央設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算學,在州縣則有州學、縣學。唐太宗尤其關心最高學府國子學的建設,貞觀二年以後,下令立孔子廟於國子學,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每年定時「釋奠」(即舉行祭奠孔子的開學典禮儀式);又擴充學校規模,增置房舍1200間;廣收天下儒生,且資助盤纏,派車護送進京;規定在校學生能精通一大經(如御注《老子》、《孝經》,須三年學成)以上者即授以官職。唐太宗還多次到國子學視察,給學校調派碩學名儒充任老師,命學校的負責及主講當場講經授課,並給他們頒賜獎賞。
唐太宗重視文教、修文興學的事跡給後世開了個好頭,以後的高宗、武後、玄宗也都代代相傳,使學校教育制度不斷發展完善,這不僅給帝國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成為唐王朝興旺發達的有力保證;同時也惠及友邦,給周邊國家及部族培育了許多英才,促進了那裡社會的發展。
日本、新羅等國的學子一批又一批到唐朝留學,學成回國後,把唐朝的先進制度,如田制、法律、科舉制等在本國推廣,成功地實施社會變革;或藉助漢字拼讀本國語,創制為新文字;或學習唐朝的醫學、天文、歷法,在本國加以傳播,佛教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傳到了日本、新羅等國,對那裡的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還有一些留學生長年居住中國,讀書做官,著書立說。如新羅國崔致遠18歲中進士,任過縣尉、侍御使、內供奉等官,寫下了至今尚存的《桂苑筆耕錄》。日本的阿倍仲麻呂,即晁衡,善著詩文,與詩人李白、王維等交情至深,常常一起詩酒唱和,在唐朝做過御史中丞、秘書監等官,至73歲客死中國。遠在雪域高原的吐蕃貴族子弟pingjie在唐朝讀書,學習中央王朝的典制禮俗,儒家及佛教經籍,大大加強了與漢地的聯系。直到安史之亂發生後,吐蕃佔領了河隴地區,從敦煌發現的材料看,吐蕃在這一地區仍然保存著唐朝的不少禮儀習俗,敬佛禮儒,如官方派人抄寫佛經、《孝經》,學校里仍舊按時舉行祭祀孔子的「釋典」之禮。
所有這些,加強了與周邊國家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友好來往,形成了唐朝崇高的國際地位。
規定在科舉考試中加試詩賦,更加推動了文化的普及
唐代文學,詩賦散文,傳奇小說,千姿百態,盛極一時。尤其唐朝的詩歌,風格多樣,流派紛呈,名家輩出,氣勢恢宏,流傳千古,深受珍愛。是唐文化中芬芳的奇葩,璀燦的明珠,是冠絕古今的詩歌高峰,也是唐朝留給後世的寶貴財富。
唐朝文學繁榮的原因,首先在於它植根於盛唐這片沃土之中。國家的統一與強大,社會的安定與寬松,新興中小地主勢力的崛起與經濟的全面發展,使文人、學子充滿自信、理想與追求,給他們抒發情懷,表達思想創造了條件,提供了空間。其次,與唐朝皇帝的愛好與提倡有很大關系。唐太宗不僅擅長政治,而且喜好文學。處理國事之暇,常與大臣賦詩唱和,清人編輯的《全唐詩》、《全唐文》里收有他的許多詩賦。繼太宗之後,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也都大力倡導文學。特別到後來,規定在科舉考試中加試詩賦,更加推動了文化的普及,刺激並影響了文學創作。然而科場里那種規定過死的考試方式,往往使舉子們的才智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作為補充,當時社會上流行著一種「行卷」風氣,舉子們為了讓主考官了解自己的文學才能,紛紛事先精心創作一些詩賦傳奇之類的東西,或文辭華美,或故事動人,在科舉前送到考官及權貴手中,搏得人家賞識,以便加以舉薦。唐朝知識分子參政熱情極高,科舉制給他們開通了入仕之門,所以精研文墨,求取功名,報效國家,便成為最大追求。
此外,科舉制還促成士子們在江湖闖盪的風氣。進士放榜後,有的高中,有的落第;落第者自然返鄉,高中者則進入「守選」(即等待任用),這個時間一般都在3年以上,長者甚至可達十幾年。年復一年,造成大量無官可做的士人在社會上奔波,或投親訪友,或供職軍鎮,或漫遊江湖,或隱居田園。豐富多彩而又充滿曲折的生活經歷使得文人志士不勝感慨,於是舞文弄墨,斐然成章,創造出大量的田園詩、山水詩、邊塞詩、從軍詩,以及傳奇小說,絕妙文賦,為唐代文學的繁榮增添了內容,蔚為絢麗多姿的盛唐氣象。
作者:卧虎溝 13位粉絲 2009-3-31 08:17 回復此發言
3 解密唐朝文化繁榮基因
積極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不斷豐富自身營養
唐朝對外奉行開放政策,與世界上70多個國家發展外交關系;對內則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在歸附的民族聚居地區,採取懷柔做法,設立856個自治性較強的羈縻州、縣。唐太宗抱著一視同仁的態度對待各族人民,他曾講過:「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為此,他pingjie和親與吐蕃、吐谷渾等民族發展關系,加強團結;pingjie任用少數民族首領在朝廷做官,在軍隊帶兵,表示對他們的信任與重用。太宗以後的繼位者也都沿襲這些做法,這對中外文化交流,胡漢民族融合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盛唐時代的到來,陸地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許多國家的商人、使節、僧侶與留學生,大量湧入唐朝境內,在絲綢之路沿線,在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外國人、外族人居住。唐都長安儼然是國際大都會,僅接待外國使者、賓客的機構鴻臚寺就擁有外國人四千多。在長安西市有來自中亞、西亞的許多胡商擺攤設點,酒店裡有美貌如花的胡姬招徠生意,詩人李白常來此光顧,詠嘆「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此外,還有移居長安的周邊少數民族,如突厥人進入長安的就有上萬家。大量外國人、外族人長期在唐朝生活,與漢族雜居,或娶妻生子,入籍唐朝,帶來了外國文化,邊地風俗;從衣食娛樂,到宗教信仰,都對唐朝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到唐朝經商的外國人首推中亞河中(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區俗稱粟特地區的粟特人,因這一地方有眾多小國,國人皆以國為姓,故漢籍又稱他們為九姓胡人。九姓胡人尤善歌舞,如曹姓的曹保、曹善才、曹綱是琵琶世家,安姓的安萬善是篳篥高手,米姓的米禾稼、米萬磓是婆羅門舞專家。康國的胡旋舞,石國的胡騰舞、柘枝舞傳進唐朝,深受喜愛,贏得幾多詩人作詩稱嘆,上下百姓爭相效仿,正所謂「伎進胡音務胡曲」,「洛陽家家學胡樂」。對這些外來音樂,唐朝廷一方面大膽引進,如把康國樂、安國樂以及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天竺樂、高麗樂列入國家大典運用的十部樂之中;但對不符合國情的玩意兒則加以禁止。如在入冬時節表演的潑胡乞寒戲,以其衣著不潔,露體不雅而下令禁斷。
波斯與阿商人也在這一時期或從陸路,或從海上進入唐朝,他們以經營珠寶著稱,動輒獲利巨萬。通guo他們,菠菜、蜜棗、胡餅、三勒漿等食品及吞刀吐火之類的雜技進入唐朝社會;而造紙、織錦等手工業技術也輾轉傳至西方世界,使那裡的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隨著西域胡人的到來,其信仰的伊sl教以及祆教、景教、摩尼教等也在唐朝內地傳播。這些外來宗教,特別是早已在中國流傳的印度佛教,滲透到唐朝社會的方方面面,對哲學、文學、語言學、建築、藝術等均產生了巨大影響。
外國人及外族人影響於唐朝社會的,還有衣食化裝,流行時尚。唐朝初期,社會風氣還比較保守,婦女出行時頭戴冪籬,長可過膝,遮蔽全身。其後學胡人,戴胡帽,穿翻領開襟胡服,至盛唐或衣半袖裙襦,袒胸露面,無復遮蔽。仕女化裝追求時興,如發型仿效少數民族,有烏蠻髻、椎髻;面飾則有吐蕃妝、回鶻妝等。至於餐桌上的飯菜,也在變換花樣,開元年間,宮廷御饌「盡供胡食」。
開元、天寶時期,大量外國人及周邊少數民族充斥長安,長期與漢人雜居,相互習染,社會風氣一度甚至出現了「胡化」苗頭,引起世人的擔憂。但唐王朝不但沒有禁止,反而積極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不斷豐富自身營養,將胡風夷俗,融聚為中華文明,創造出更加絢麗多彩的盛唐文化。
⑻ 唐朝有名的大臣
1、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於世,齊州臨淄人(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
房玄齡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後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典管書記,是李世民得力的謀士之一。武德九年,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等五人並功第一。
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負責綜理朝政。歷任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封梁國公。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病逝,追贈太尉,謚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2、杜如晦
杜如晦(公元585年-公元630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長安)人。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早年曾在隋朝任滏陽尉。隋朝末年,成為秦王李世民帳下重要參謀,李世民征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杜如晦為其籌謀劃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所敬服。
李世民建立文學館時,用杜如晦為從事中郎,為十八學士之首。玄武門之變時,杜如晦與房玄齡參與策劃,事成之後,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即位後,杜如晦獲封蔡國公,累遷尚書僕射,與房玄齡同心輔政,為唐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3、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4、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5、狄仁傑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並州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⑼ 唐代女官級別
唐代女官制度承襲隋代:
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管龠。
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幾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贊,掌禮儀贊相導引。
尚服局,管司璽,掌琮璽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醞,掌酒醴
⑽ 唐代的文學現象有哪些
唐代的文學現象有詩歌、小說、戲劇。
唐朝詩歌的繁榮是在《詩經》、《楚辭》等文化脈絡上一脈相承而來的,古典詩歌經過了漢樂府、民歌、建安七子、晉朝詩歌、南北朝樂府詩等傳承和發揚,為古典詩歌的成熟創造了環境和養分。唐朝之前,五言詩和七言詩基本上成熟。南朝的「聲律說」興起,人們被「四聲」的區分,「平仄」的運用、「對仗」的追求,使得唐朝出現了韻律美和寫作技法。
唐朝小說的代表性就是「唐傳奇」,追求「離奇」的短篇小說,優秀代表性作品有元稹的《崔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李朝威的《柳毅傳》,蔣防的《霍小玉傳》等。唐朝「傳奇」文學的誕生,標志著小說開始走向成熟。唐傳奇主要是分為三類:神怪故事、戀愛故事、俠義故事,它主要是滿足市民階層的需要而發展。
唐朝開始有了「戲劇」一詞,唐朝的戲劇主要是「全能戲、歌舞戲、參軍戲、傀儡戲」,唐朝的戲劇受到西域戲劇的影響,也吸收了古印度梵劇的營養,形成了唐朝戲劇,並且傳播到朝鮮半島、古日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