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傷感文學
傷感文學 是作者抒發自己感情或對社會的悲傷、憂傷的、心涼的作品。而傷痕文學 典故和由來:十年文革期間,無數知識青年被捲入了上山下鄉運動中。「傷痕文學」的出現直接起因於上山下鄉,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官員及城鄉普通民眾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圖為盧新華最早登於《文匯報》小說《傷痕》 較早在讀者中引起反響的「傷痕文學」是北京作家劉心武刊發於《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當時評論界認為這一短篇的主要價值是揭露了「文革」對「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內傷」,有的認為該篇發出的「救救被四人幫坑害了的孩子」的時代呼聲,與當年魯迅在《狂人日記》中發出的救救被封建禮教毒害的孩子的呼聲遙相呼應,使小說產生了一種深刻的歷史感,充滿了一種強烈的啟蒙精神。
然而「傷痕文學」的名稱,則源自盧新華刊登於1978年8月11日《文匯報》的短篇小說《傷痕》。它也在「反映人們思想內傷的嚴重性」和「呼籲療治創傷」的意義上,得到當時推動文學新變的人們的首肯。隨後,揭露「文革」歷史創傷的小說紛紛涌現,影響較大的有《神聖的使命》、《高潔的青松》、《靈魂的搏鬥》、《獻身》、《姻緣》等知青創作,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大牆文學,以及馮驥才早期在「傷痕文學」中藝術成就相對較高的《鋪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農村「傷痕文學」等。
盧新華 "傷痕"一詞在學術界被用來概括文學思潮,最早可見於旅美華裔學者許芥昱的《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中共文學討論會的講話》一文。許芥昱認為,中國大陸自1976年10月後,短篇小說最為活躍,並說:"最引大眾注目的內容,我稱之為'Hurts Generations',即'傷痕文學',因為有篇小說叫做《傷痕》,很出風頭。"有人曾對這個概括性的詞彙提出過異議,認為不如使用"暴露文學"切合這個階段的文學實質,但由於此詞已於是被學術界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這里我們延用之。
"傷痕文學"涉及的內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實、質朴甚至粗糙的形式,無所顧忌地揭開文革給人們造成的傷疤,從而宣洩十年來積郁心頭的大痛大恨,這恰恰契合了文學最原始的功能:"宣洩"。
[編輯本段]藝術評價
從藝術內容來說,早期的「傷痕小說」大多把上山下鄉看作是一場不堪回首的惡夢,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歲月中苦難、悲慘的人生轉折,丑惡、相互欺騙、傾軋、相互利用的對於人類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調基本是一種憤懣不平心曲的宣洩,這一切都表現出對以往極左路線和政策強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識,在涉及個人經驗、情感時,則有著比較濃重的傷感情緒,對當下和未來的迷惘,失落,苦悶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這種感傷情緒在後來的「反思文學」中得以深化,轉為帶著對個人對社會對人生對未來深刻思索的有意識追求和奮進,將一場神聖與荒謬雜糅的運動不只簡單歸咎於社會,政治,同時也開始探討個人悲劇或命運與整個大社會大背景的聯系。
從藝術審美來看,早期的「傷痕文學」藝術成就並不高。剛剛從夢魘中醒來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訴說,情緒激動,感情過於濃烈,敘述過於急切,揭露曝光丑惡的功利性過強,說教味濃重,藝術上的幼稚、矯揉造作,斧鑿的痕跡較明顯。
從「傷痕文學」的出現至今,對其評說爭論從未停止過,它甚至引發了當代文學史上幾次著名的文藝爭論。「傷痕文學」最初是帶有貶斥含義的稱謂,被一些批評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學」「寫陰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圍繞《傷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發生了熱烈的爭論。文藝與意識形態、文藝的社會功用等命題得到的重新辯論與爭鳴。1979年1月陳恭敏在《戲劇藝術》上發表《工具論還是反映論——關於文藝與政治的關系》,同年4月《上海文學》評論員文章《為文藝正名—駁「文藝是階級斗爭工具」說》,兩文都有力駁斥了文藝純粹為功用政治附庸的說法,對「傷痕文學」暴露性描寫給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當人們今天重審這批「傷痕文學」作品,人們會發現,無論當初的爭論如何在肯定與否定中輾轉,在審美意識形態一元化的社會文化體制之中,「它雖然力圖掙脫,但在實際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帶有著舊的歷史印跡。過去的時代無論是在作家主體,還是在文本的主題話語,敘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辭等方面,均都體現出頑固不化的歷史影響」。而從政治審美形態來說。「傷痕文學」無疑也秉承了那個時代的政治意志。
關於現實主義的爭論,也圍繞現實主義「真實性」諸方面展開了討論,並在相關作品的具體分析中逐步深入。現實主義復歸的事實是當時審美「言說」的方式,這一言說對「歷史」(文革)的審視,對自我的探求(反思),對未來的追求和前進(改革文學)都與當時政治言說是高度一致的。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否認了文學作為政治傳聲筒的附屬地位,卻也明白,文藝在與現實相接的時刻不可能完全擺脫政治、權勢話語的囿限。即便作為思潮存在的「傷痕文學」離開政治因素,不僅無從表述,也毫無意義。「傷痕文學」的文化取值,政治選擇與民眾期望高度一致,文學言說與政治言說一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傷痕文學」後來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葉辛《蹉跎歲月》、《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及馮驥才的作品普遍表現出對於人性的關懷,對於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討論,引發了1980年代前期規模最大的對人性,人情,人道主義問題的文藝思想討論和對於人的尊嚴、價值、權利的呼喚。
作為一個時代的「證言」,「傷痕文學」無疑真實記錄了那一時代的血淚。隨著時代的反思,也許文學將進一步升華。「文革」題材在很大程度上給了作家挖掘人性、內心的空間。一個時代的代價不可能是單維度的,它在一個方面使我們失去了許多,也許會在另外的地方給我們補償。
作為剛剛擺脫的文革僵死的創作模式的文學先聲,"傷痕文學"的局限又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傷痕文學"對文革的否定不夠深刻。它只是從政治、社會、人際關系的角度考察浩劫產生的原因,而缺少對傳統文化心理、封建意識的分析。作品對罪行的譴責往往歸之於"壞人做壞事",表現出一種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與不平,是一種在肯定"個人崇拜"前提下的,對野心家的譴責。
其次 ,在藝術表現上,"傷痕文學"顯得十分幼稚。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小說中的語言明顯帶有文革左傾的印痕,如在《班主任》中,作者這樣形容張俊石老師:"像一架永不生銹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另外,由於"傷痕文學"作者們關注現實的強烈的責任感,他們常常會壓抑不住激盪的情感而跳出來對某個情節直接高談闊論,表述自己療救時弊的觀點,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趨於膚淺。
第三,"傷痕文學"作品中雖然重新出現了悲劇意識,但其悲劇精神卻具有表層性的弱點。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可見,悲劇的深化應該有兩個層次:其一,是表現災難;其二,是在災難中展現崇高。而"傷痕文學"只是停留在悲劇的第一個層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慘故事的敘述而忽視了對人格的刻劃。這樣,主人公就只是單純的受難者而非美的體現者,其悲劇只是災難的展現而不是"美的毀滅",只能引起人們"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給人以永恆的的震撼和心靈的升華。
例如,在孔捷生的短篇小說《在小河那邊》(1979,2)中,作者力圖展現在文革"血統論"的錯誤導向下所造成的悲劇:因父母被打倒,主人公嚴涼與穆蘭受盡了折磨,他們在小河邊相識並相愛結合了,幸福似乎降臨在他們頭上,然而他們卻發現兩人竟然是姐弟關系--歷史把他們分開,歷史又這樣無情地捉弄了他們!小說的悲劇色彩在這時達到了高潮,但在讀者為這種"亂倫"慘劇嘆息的同時卻不能不感到其中過分的偶然性因素,這種刻意添加的悲慘無疑使作品顯得虛假,同時也無法產生使人震撼的力度。
最後 ,需要指出的是"傷痕文學"模式化的喜劇結尾。由於當時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環境尚未明朗,文藝界仍然存在著"寫暴露"、"寫悲劇"的禁忌;同時大多數作者仍然難以擺脫以往"左"的創作觀念的慣性影響,因而往往在結尾加入一個"前途光明"的機械性預言或大團圓式的喜劇性結局,以至淡化了悲劇效果,影響了作品的深刻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剛剛提到的《在小河那邊》,在作品描寫了一場"亂倫"慘劇後,筆鋒一轉,寫到了四人幫被粉碎,姐弟二人得到母親被平反的消息,母親工作的銀行也表示要將二人從農村調回,安排工作,最令人吃驚的是,從母親留下的一封遺書中他們得知,原來穆蘭是母親在戰爭中抱養的女兒,與嚴涼並無血緣關系!--一切的陰翳都被排除,正像小說最後兩節的題目一樣:"飛向光明"、"鵲橋相會"。這種完滿的"大團圓"結局無疑充滿了人為的痕跡。
又如,《從森林裡來的孩子》林中少年孫長寧帶著老師的遺願與笛聲,在無法報名的情況下闖進了音樂學院的考場,並恰巧碰到老師的知己主考。後者聽著少年的笛聲,彷彿看到了老朋友的身影,感到了老朋友生命的繼續。這個情節無疑暗示了少年前途的光明,但其中卻不免因其過份巧合與順利而顯得不夠真實。
再如,在《傷痕》中,當王曉華讀罷母親的遺書後,作者進行了一段人物"化悲痛為力量"的描寫:
"她的苦痛的面龐忽然變得那樣激憤。她默默無言地緊攥著小蘇的手,瞪大了燃燒著火樣的眸子,然後在心中低低地、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說道:'媽媽,親愛的媽媽,你放心吧,女兒永遠也不會忘記您和我心上的傷痛是誰戳下的。我一定不忘黨的恩情,緊跟黨中央,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的力量!'
夜,是靜靜的。黃浦江的水在向東滾滾奔流。忽然,遠處傳來巨輪上汽笛的大聲怒吼。曉華便覺得渾身的熱血一下子都在往上沸涌。於是,她猛地一把拉了小蘇的胳膊,下了石階,朝著燈火通明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這兩個段落無疑是在講述了一個悲慘故事之後,預示了前途的無限光明,然而這種預言又因毫無根據而顯得十分空洞。
總之,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審視,"傷痕文學"具有明顯的局限,在新時期的文學發展中,它的最大價值所在,是它連接文革"假、大、空"文學與新的體現"人"的真實性的文學之間的過渡作用。這種過渡性在馮驥才的《啊!》以及金河的《重逢》等作品中表現十分明顯,後者雖然被譽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但卻已經顯示出反思文學的深刻力度。
[編輯本段]代表作品
《班主任》/劉心武
《傷痕》/盧新華
《靈與肉》/張賢亮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
《思念你,樺林!》襲巧明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張弦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
《我是誰》/宗璞
《啊!》/馮驥才
《大牆下的紅玉蘭》從維熙
《將軍吟》莫應豐
《芙蓉鎮》古華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
《走出迷惘》辛北
2. 有什麼悲傷的文學作品
看一看安妮寶貝的書吧~!~
《二三事》
《告別薇安》
《彼岸花》
她的書很耐看的,很有憂傷絕望的氣息
3. 什麼是傷感文學
有句話這么說的,傷感,往往,是最美的情感。文人墨客,還有喜歡附庸風雅的回讀者,需要宣洩自己的傷春悲秋,郁答郁不得志等等的情懷,於是就用詩詞歌賦來寄託情懷,於是就有了傷感的文學,然而需要一個代名詞,於是就有了傷感文學,這是一種深沉唯美主義的代名詞,就像耽美一樣,一種類似的潮人的流行代名詞。外國的,梭羅的《瓦爾登湖》,當下,安妮寶貝《二三事》《告別薇安》《彼岸花》,等等,均被網友們納入了傷感文學!
4. 最傷感的文學作品
余華的〈活著〉用笑的方式哭,這個是余華最具代表的作品,每個人看了都會喜歡上的,在國際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個人最愛這本書了,看了四五遍,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書才是好書
5. 關於悲傷文學的網頁
http://www.beiju.com/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 電子書下載 《悲劇心理學》讀書筆記 普羅提諾和新柏拉圖主義 回憶蘇格拉底 第四卷 哲學研究 回憶...30日悲劇的誕生卷 尼采 29日西方哲學史 羅素 29日拉美特里簡介 28日悲觀論集卷 28日論充足根據律的四重根 28日...
http://roseman.bokewu.com/sort64827.htm
傷感文學
SayingGood-byetoCambridgeAgain 2006-07-06 12:42
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s no..
6. 悲傷的小說有哪些
《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
:
涼生與姜生是一對同父異母的親兄妹。慘淡的家境和生存的壓力讓妹妹姜生徹底的依賴與信任哥哥涼生,並不知不覺墮入了違背倫理道德的情感漩渦中。面對這樣的愛情,作者的筆觸是那麼清麗、淡然,還夾著自嘲與絕望,甚至姜生覺得自己的感情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笑話……
這是人世間所有人都渴望的愛情,純粹、無悔、纖塵不染,作者冷靜得讓人心碎的文字締造出的是一種令人百轉千回的華麗絕望,沒有俗不可耐的言情密語,沒有嘩眾取寵的香艷描述,只有百感交集的震撼,和延綿不盡的無奈。
《弟弟再愛我一次》
:
這是部感人的情感小說,看得到最後眼淚都哭出來了!看了好幾遍,那情感中透露著無奈。。。。。。
男女主角沒有血緣關系!故事從初生到死亡,從年少到蒼老,從善良到兇殘,從忠誠到背叛,從正義到邪惡,從守護到殺戮,從愛到恨……
故事很長很長。
也許你能看見,也許他能看見。
也許懷念的人能看見,也許忘記的人能看見。
也許靈魂能看見,也許兇手能看見。
也許那個叫如畫的如風,能看見……
《再見,冥王星》
:
講述轉瞬即逝的美麗年華
華麗低調再次盛放
單影,一個平凡的成績中下的高二女生,一個孤獨的認為自己的命運與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相連的女孩,一朵炎炎夏日悄悄開在牆角的小白花。
被老師嫌棄,被同學排擠,被父母忽視,連唯一的朋友韓迦綾也一直利用她,直到有一天她走進一個男生的視線——穿著再普通不過的裙裝校服,像自然光下用DV攝成的一段失色的映畫,孤單又壓抑,讓他的心瞬間崩陷一塊。
時光靜靜流逝,男生和女生,平淡卻心酸地度過那些溫暖或黑暗的日子。
帥氣的、聰明的、受歡迎的少年。
平庸的、愚鈍的、遭孤立的少女。
《天使只為星夜哭》
:
有光芒奪目的星星閃耀時,天使怎會注意到夜的黑?可是,當夜離開了,星星又如何發光放亮。這是一個屬於天使、黑夜和星星的故事,這是一段關於錯過的愛情。當命中註定的三人相遇,雙生花盛開又凋零,即將逝去的黑夜說:其實可以沒有黑夜的,只要找到屬於你的那顆星。黑夜逝去後天使才發現:其實星星沒有光芒的,因為失去了黑夜的襯托。
天使的淚變成星星,滴落在夜漆黑的掌心裡。
《七月七日晴》
:
自小,她便深深依戀著他,像宿命般無法改變。那純凈的愛情,就像初次嘗到的青熟楊桃滋味。然而她與他的分離、相聚,都是三年一隔。十五歲,他北上求學,自此斷了音訊;十八歲,她沖動地去見他,換得心傷。二十一歲,他終於回來,為的是奔母喪;二十四歲,他結婚,帶著新婚妻子遠赴重洋……他曾是她的守護神,那樣溫柔、細心地呵護包容,與她勾著手,許諾要永遠在一起。她可以失去一切,卻不能沒有最懂她的他。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七夕雨是思念的淚;那麼,二十七歲的她,能不能擁有一個天晴的七夕,好讓她再見他一面……
《1995-2005夏至未至》
:
會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新的感覺,自己身處夏天。卻明明離夏天很遠。很多很多的事情是清晰而又模糊的,但也是最飄渺的。那些男孩,教會我成長。那些女孩,教會我愛。
7. 悲涼文學
不是悲傷文學,是傷痕文學
十年文革期間,無數知識青年被捲入了上山下鄉運動中。「傷痕文學」的出現直接起因於上山下鄉,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官員及城鄉普通民眾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圖為盧新華最早登於《文匯報》小說《傷痕》 較早在讀者中引起反響的「傷痕文學」是北京作家劉心武刊發於《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當時評論界認為這一短篇的主要價值是揭露了「文革」對「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內傷」,有的認為該篇發出的「救救被四人幫坑害了的孩子」的時代呼聲,與當年魯迅在《狂人日記》中發出的救救被封建禮教毒害的孩子的呼聲遙相呼應,使小說產生了一種深刻的歷史感,充滿了一種強烈的啟蒙精神。
然而「傷痕文學」的名稱,則源自盧新華刊登於1978年8月11日《文匯報》的短篇小說《傷痕》。它也在「反映人們思想內傷的嚴重性」和「呼籲療治創傷」的意義上,得到當時推動文學新變的人們的首肯。隨後,揭露「文革」歷史創傷的小說紛紛涌現,影響較大的有《神聖的使命》、《高潔的青松》、《靈魂的搏鬥》、《獻身》、《姻緣》等知青創作,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大牆文學,以及馮驥才早期在「傷痕文學」中藝術成就相對較高的《鋪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農村「傷痕文學」等。
盧新華 "傷痕"一詞在學術界被用來概括文學思潮,最早可見於旅美華裔學者許芥昱的《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中共文學討論會的講話》一文。許芥昱認為,中國大陸自1976年10月後,短篇小說最為活躍,並說:"最引大眾注目的內容,我稱之為'Hurts Generations',即'傷痕文學',因為有篇小說叫做《傷痕》,很出風頭。"有人曾對這個概括性的詞彙提出過異議,認為不如使用"暴露文學"切合這個階段的文學實質,但由於此詞已於是被學術界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這里我們延用之。
"傷痕文學"涉及的內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實、質朴甚至粗糙的形式,無所顧忌地揭開文革給人們造成的傷疤,從而宣洩十年來積郁心頭的大痛大恨,這恰恰契合了文學最原始的功能:"宣洩"。
[編輯本段]藝術評價
從藝術內容來說,早期的「傷痕小說」大多把上山下鄉看作是一場不堪回首的惡夢,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歲月中苦難、悲慘的人生轉折,丑惡、相互欺騙、傾軋、相互利用的對於人類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調基本是一種憤懣不平心曲的宣洩,這一切都表現出對以往極左路線和政策強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識,在涉及個人經驗、情感時,則有著比較濃重的傷感情緒,對當下和未來的迷惘,失落,苦悶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這種感傷情緒在後來的「反思文學」中得以深化,轉為帶著對個人對社會對人生對未來深刻思索的有意識追求和奮進,將一場神聖與荒謬雜糅的運動不只簡單歸咎於社會,政治,同時也開始探討個人悲劇或命運與整個大社會大背景的聯系。
從藝術審美來看,早期的「傷痕文學」藝術成就並不高。剛剛從夢魘中醒來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訴說,情緒激動,感情過於濃烈,敘述過於急切,揭露曝光丑惡的功利性過強,說教味濃重,藝術上的幼稚、矯揉造作,斧鑿的痕跡較明顯。
從「傷痕文學」的出現至今,對其評說爭論從未停止過,它甚至引發了當代文學史上幾次著名的文藝爭論。「傷痕文學」最初是帶有貶斥含義的稱謂,被一些批評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學」「寫陰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圍繞《傷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發生了熱烈的爭論。文藝與意識形態、文藝的社會功用等命題得到的重新辯論與爭鳴。1979年1月陳恭敏在《戲劇藝術》上發表《工具論還是反映論——關於文藝與政治的關系》,同年4月《上海文學》評論員文章《為文藝正名—駁「文藝是階級斗爭工具」說》,兩文都有力駁斥了文藝純粹為功用政治附庸的說法,對「傷痕文學」暴露性描寫給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當人們今天重審這批「傷痕文學」作品,人們會發現,無論當初的爭論如何在肯定與否定中輾轉,在審美意識形態一元化的社會文化體制之中,「它雖然力圖掙脫,但在實際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帶有著舊的歷史印跡。過去的時代無論是在作家主體,還是在文本的主題話語,敘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辭等方面,均都體現出頑固不化的歷史影響」。而從政治審美形態來說。「傷痕文學」無疑也秉承了那個時代的政治意志。
關於現實主義的爭論,也圍繞現實主義「真實性」諸方面展開了討論,並在相關作品的具體分析中逐步深入。現實主義復歸的事實是當時審美「言說」的方式,這一言說對「歷史」(文革)的審視,對自我的探求(反思),對未來的追求和前進(改革文學)都與當時政治言說是高度一致的。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否認了文學作為政治傳聲筒的附屬地位,卻也明白,文藝在與現實相接的時刻不可能完全擺脫政治、權勢話語的囿限。即便作為思潮存在的「傷痕文學」離開政治因素,不僅無從表述,也毫無意義。「傷痕文學」的文化取值,政治選擇與民眾期望高度一致,文學言說與政治言說一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傷痕文學」後來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葉辛《蹉跎歲月》、《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及馮驥才的作品普遍表現出對於人性的關懷,對於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討論,引發了1980年代前期規模最大的對人性,人情,人道主義問題的文藝思想討論和對於人的尊嚴、價值、權利的呼喚。
作為一個時代的「證言」,「傷痕文學」無疑真實記錄了那一時代的血淚。隨著時代的反思,也許文學將進一步升華。「文革」題材在很大程度上給了作家挖掘人性、內心的空間。一個時代的代價不可能是單維度的,它在一個方面使我們失去了許多,也許會在另外的地方給我們補償。
作為剛剛擺脫的文革僵死的創作模式的文學先聲,"傷痕文學"的局限又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
,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傷痕文學"對文革的否定不夠深刻。它只是從政治、社會、人際關系的角度考察浩劫產生的原因,而缺少對傳統文化心理、封建意識的分析。作品對罪行的譴責往往歸之於"壞人做壞事",表現出一種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與不平,是一種在肯定"個人崇拜"前提下的,對野心家的譴責。
其次
,在藝術表現上,"傷痕文學"顯得十分幼稚。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小說中的語言明顯帶有文革左傾的印痕,如在《班主任》中,作者這樣形容張俊石老師:"像一架永不生銹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另外,由於"傷痕文學"作者們關注現實的強烈的責任感,他們常常會壓抑不住激盪的情感而跳出來對某個情節直接高談闊論,表述自己療救時弊的觀點,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趨於膚淺。
第三
,"傷痕文學"作品中雖然重新出現了悲劇意識,但其悲劇精神卻具有表層性的弱點。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可見,悲劇的深化應該有兩個層次:其一,是表現災難;其二,是在災難中展現崇高。而"傷痕文學"只是停留在悲劇的第一個層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慘故事的敘述而忽視了對人格的刻劃。這樣,主人公就只是單純的受難者而非美的體現者,其悲劇只是災難的展現而不是"美的毀滅",只能引起人們"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給人以永恆的的震撼和心靈的升華。
例如,在孔捷生的短篇小說《在小河那邊》(1979,2)中,作者力圖展現在文革"血統論"的錯誤導向下所造成的悲劇:因父母被打倒,主人公嚴涼與穆蘭受盡了折磨,他們在小河邊相識並相愛結合了,幸福似乎降臨在他們頭上,然而他們卻發現兩人竟然是姐弟關系--歷史把他們分開,歷史又這樣無情地捉弄了他們!小說的悲劇色彩在這時達到了高潮,但在讀者為這種"亂倫"慘劇嘆息的同時卻不能不感到其中過分的偶然性因素,這種刻意添加的悲慘無疑使作品顯得虛假,同時也無法產生使人震撼的力度。
最後
,需要指出的是"傷痕文學"模式化的喜劇結尾。由於當時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環境尚未明朗,文藝界仍然存在著"寫暴露"、"寫悲劇"的禁忌;同時大多數作者仍然難以擺脫以往"左"的創作觀念的慣性影響,因而往往在結尾加入一個"前途光明"的機械性預言或大團圓式的喜劇性結局,以至淡化了悲劇效果,影響了作品的深刻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剛剛提到的《在小河那邊》,在作品描寫了一場"亂倫"慘劇後,筆鋒一轉,寫到了四人幫被粉碎,姐弟二人得到母親被平反的消息,母親工作的銀行也表示要將二人從農村調回,安排工作,最令人吃驚的是,從母親留下的一封遺書中他們得知,原來穆蘭是母親在戰爭中抱養的女兒,與嚴涼並無血緣關系!--一切的陰翳都被排除,正像小說最後兩節的題目一樣:"飛向光明"、"鵲橋相會"。這種完滿的"大團圓"結局無疑充滿了人為的痕跡。
又如,《從森林裡來的孩子》林中少年孫長寧帶著老師的遺願與笛聲,在無法報名的情況下闖進了音樂學院的考場,並恰巧碰到老師的知己主考。後者聽著少年的笛聲,彷彿看到了老朋友的身影,感到了老朋友生命的繼續。這個情節無疑暗示了少年前途的光明,但其中卻不免因其過份巧合與順利而顯得不夠真實。
再如,在《傷痕》中,當王曉華讀罷母親的遺書後,作者進行了一段人物"化悲痛為力量"的描寫:
"她的苦痛的面龐忽然變得那樣激憤。她默默無言地緊攥著小蘇的手,瞪大了燃燒著火樣的眸子,然後在心中低低地、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說道:'媽媽,親愛的媽媽,你放心吧,女兒永遠也不會忘記您和我心上的傷痛是誰戳下的。我一定不忘黨的恩情,緊跟黨中央,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的力量!'
夜,是靜靜的。黃浦江的水在向東滾滾奔流。忽然,遠處傳來巨輪上汽笛的大聲怒吼。曉華便覺得渾身的熱血一下子都在往上沸涌。於是,她猛地一把拉了小蘇的胳膊,下了石階,朝著燈火通明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這兩個段落無疑是在講述了一個悲慘故事之後,預示了前途的無限光明,然而這種預言又因毫無根據而顯得十分空洞。
總之,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審視,"傷痕文學"具有明顯的局限,在新時期的文學發展中,它的最大價值所在,是它連接文革"假、大、空"文學與新的體現"人"的真實性的文學之間的過渡作用。這種過渡性在馮驥才的《啊!》以及金河的《重逢》等作品中表現十分明顯,後者雖然被譽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但卻已經顯示出反思文學的深刻力度。
[編輯本段]代表作品
《班主任》/劉心武
《傷痕》/盧新華
《靈與肉》/張賢亮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
《思念你,樺林!》襲巧明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張弦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
《我是誰》/宗璞
《啊!》/馮驥才
《大牆下的紅玉蘭》從維熙
《將軍吟》莫應豐
《芙蓉鎮》古華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
《走出迷惘》辛北
8. 青春傷感文學
《佛羅倫薩,最後一封情書》
她傻傻的守著他的名字度過了青蔥美麗的年少時光。你有沒有像她一樣,只因為人群中的那一眼,便無法不為他在人世間彷徨。不是每一隻丑小鴨都可以變成白天鵝,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能夠拿到仙女棒。十年,若有天你知道有人用去十年的時光去愛你,你會怎麼想。
《聽說她的笑我替代不了》文 / 經年留穎
他溫柔也霸道,清冷而風姿綽約,集萬千愛寵於一身。
曾以為此生的情深已隨離去的人兒置身泥土,卻忽視了時光悠長,一路相隨的她已是他滿心瘋長的罌粟。
她脆弱卻堅強,執拗而倔強,不怎麼愛笑,笑起來眼睛卻與唇瓣有著相似的弧度。
從十八歲到二十五歲,不管他眼中的她是誰,都執意一路追隨,無怨無悔,卻於多少個午夜夢後,躲在被窩里,獨自淺唱一曲《我願意》,濕了一片的床頭枕。
流年一夢,我們終究無法挽回年華,心底多少婉轉意,轉身,那些荒蕪終將落成一地繁花盡荒涼。
只有愛你的心,一如伊始……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七堇年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是七堇年的首部隨筆集,全書共分為兩部分,驚蟄與清明,寓意成長與寫作路途上的不同階段;收錄曾經發表在雜志上的部分中短篇作品,並加入了大部分最新創作的散文等作品。
《西決》笛安
《西決》以鄭氏家族中唯一男孫——鄭西決為主要人物線索,從大家庭的角度出發,講述了在現代都市裡的鄭氏家族中,生活在不同家庭和家境中的四個堂兄妹鄭西決、鄭東霓、鄭南音、鄭北北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習、生活和情感不斷改變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兄妹親情、家庭矛盾、愛情坎坷、成長感動等一系列盪氣回腸的動人故事.
《芙蓉如面柳如眉 》笛安
芙蓉如面柳如眉》內容為: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有一天。當一個完全不喜歡我的讀者看完我的小說後。他會說:我討厭這個作者的語言,討厭她的敘事節奏。討厭她的價值觀。討厭迭個故事。討厭這群莫名其妙的人物,可是,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個小說。似乎有什麼地方還不錯。那個「還不錯」的地方。就是我全部的誠意。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我是一個特別怯懦的人。但是謝天謝地。我不怕在我的小說里把自己撕開來給人看,因為除了這點勇氣。我一無所有。我知道這個世界永遠是讓擁有誠意跟勇氣的人去當炮灰。但是小說偏愛的恰恰就是現實生活里的炮灰們。這就是我如此痴迷於寫作的原因。很荒唐。但我執迷不悟。
《夏至未至》郭敬明
《夏至未至》簡介:故事開始於一個虛構的城市淺川,一個深北方長滿高大香樟的城市。幾個年輕的人開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靜和緩慢,帶著夏日特有的讓人昏昏欲睡的敘述情緒,彷彿夏日午後濃烈如同潑墨的陽光一樣。故事就在這樣的環境里開始。
而接下來,最為平凡的幾個高中生開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陸之昂的母親因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變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為參加津川美術大賽一舉成名,成為全中國都有小有名氣的插畫家。之後那些曾經在一起的年輕人因為畢業而分離,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繼續念書,陸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從小孤獨的遇見,放棄了自己在淺川的一段與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單獨去了北京,開始為實現自己的歌唱的夢想而努力。
滿意請採納哦。
9. 幫助!!傷感文學
遺忘,
也許只需要一朵花開的時間,
為何等到荼蘼謝後,
依舊……
銘刻,
哪怕耗盡了一個輪回的記憶,
無奈飲盡三途忘川,
難言……
在碧落之上寥望,
在黃泉之下守候,
一捧孟婆湯,
原來是用
半滴淚
一眼晨昏
三千回眸
七世輪回
用人間的煙火,熬上千秋
——《落·孟婆湯》
我把記憶剝絲抽繭
浸泡在歲月深處
心臟剖開
放在日光下曝曬
然後
我看見
你留在我心裡的那滴淚
開始蒸發
最終
無痕
我用傷痛把自己層層疊疊的掩埋
在轉經筒的吟唱聲中
學習什麼是五蘊皆空
他們說
愚者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我點頭
那麼我要學會愚蠢
蝶的羽翼尚未張開
每一次的呼吸
都是一種痛徹心扉
黑暗中
期待
破繭重生的那一個剎那
期待
——《寞·輪回》
我突然醒來
夢中的自己
身上開滿了紅色的曼珠沙華
距離秋分還有63天
秋彼岸卻提早盛開
我又沉沉入睡
這一次
我沒有做夢
只是,
我忘記了醒來
——《千·安眠》
窗外的陽光
燦爛而透明
我抬頭
卻始終不敢睜開眼睛
因為
美麗如沙
落在眼裡
有淚流下
風拂過我的頭發
撩起絲絲牽掛
好久以前
我坐在你的車後
單車單薄
雨中的巷子
曲折婉轉
如同你我的心事
歲月如水流過
你不再單純
我不再稚嫩
彼此心裡隱藏的
太多太多
夢里依舊坐你車後
單車轉過舊舊的青石巷
柔腸百轉
淚如雨下
——《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