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經濟學中邊際的含義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經濟學中邊際的含義

發布時間: 2021-03-17 21:34:27

㈠ 問一下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中的「邊際」是什麼意思

邊際的意思就是額外增加的。用白話說就是:通過計算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再多一點(或者再少一點)的收益(成本)來進行選擇。
1、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費增量所佔的比重。若以MPC表示邊際消費傾向,以ΔC表示消費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則MPC=ΔC/ΔY。
2、邊際儲蓄傾向是儲蓄函數的斜率。因為收入不是被用來消費,就是被用來儲蓄,因此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的和是1,即:
MPC+MPS=1。
邊際儲蓄傾向一般為正數值,但小於1,即0<MPS<1,不過,隨著收入增加,邊際儲蓄傾向呈遞增的趨勢。
所以當邊際儲蓄傾向為負時,邊際消費傾向一定是正值,且大於1。
供參考。

㈡ 邊際在經濟學中的含義是什麼

得到某個東西所放棄的能得到的最大的別的東西!!

㈢ 經濟學里的邊際分析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用這種分析方法

邊際分析運用使經濟學研究重心發生轉變,由原來帶有一定「社會性、歷史性」意義的政治經濟學轉為純粹研究如何抉擇把有限的稀缺資源分配給無限而又有競爭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邊際分析開創了經濟學「數量化」的時代;邊際分析導致了微觀經濟學的形成;

邊際分析奠定了最優化理論的基礎,在邊際分析的基礎上,經濟學從理論上推出了最優資源配置,最優收入分配,最大經濟效率及整個社會達到最優的一系列條件和標准;邊際分析使實證經濟學得到重大發展。

(3)經濟學中邊際的含義擴展閱讀

特點:

1、邊際分析是一種數量分析。尤其是變數分析,運用這一方法是研究數量的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這一方法的引入,使經濟學從常量分析發展到變數分析。

2、邊際分析是最優分析。邊際分析實質上是研究函數在邊際點上的極值。

3、邊際分析是現狀分析。邊際值是直接根據兩個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計算新增自變數所導致的因變數的變動量,這表明,邊際分析是對新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即屬於現狀分析。

㈣ 在經濟學中邊際量是什麼概念

邊際量是指某個經濟變數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生的變動量。

在經濟上,邊際量是指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在一定條件下的最後增加量,研究這個增量的性質和作用,構成了邊際分析的基本內容。西方經濟學認為,邊際量或增量分析,比總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確地描述經濟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

㈤ 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是什麼

邊際效用是指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滿足程度。邊際的含義是增量,指自變數增加所引起的因變數的增加量。在邊際效用中,自變數是某物品的消費量,而因變數則是滿足程度或效用。消費量變動所引起的效用的變動即為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的大小與慾望的強弱成正比,與商品消費數量的多少成反比,邊際效用在實際中可以是0甚至負值,但在理論分析中邊際效用不會為0或負值。

(5)經濟學中邊際的含義擴展閱讀:

邊際效用理論還可以解釋經濟學中著名的「價值悖論」。價值悖論又稱價值之謎,指有些東西效用很大,但價格很低,有些東西效用很小,但價格卻很高。這種現象與傳統的價格理論不一致。這個價值的悖論是亞當·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邊際效用理論提出後才給予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解釋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區分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水給我們帶來的總效用是巨大的,沒有水,我們無法生存。但我們對某種物品消費越多,其最後一個單位的邊際效用也就愈小。我們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後一單位水所帶來的邊際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對於水而言,鑽石的總效用並不大,但由於我們購買的鑽石極少,所以,它的邊際效用就大了。

根據邊際效用理論,消費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一切物品的每元支出的邊際效用相等。人們也是根據這一原則來把收入分配於水和鑽石上的:鑽石的邊際效用高,水的邊際效用低,只有用鑽石的高價格除以其高邊際效用,用水的低價格除以其低邊際效用,用於鑽石和水的每元支出的邊際效用才能相等。

所以,鑽石價格高,水的價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說,人們願為邊際效用高的鑽石支付高價格,為邊際效用低的水支付低價格是一種理性的行為。「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正在於「稀」的物品邊際效用高。

㈥ 在經濟學中「邊際價值」「邊際成本」,中的「邊際」該如何理解

經濟學中的邊際指邊際效應,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說,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水平之後,新增的每一個單位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下降。

通俗的解釋是:我們嚮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越為強烈,但是,第二次接觸時,會淡一些,第三次,會更淡……以此發展,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

這種效應,在經濟學和社會學中同樣有效,在經濟學中叫「邊際效益遞減率」,在社會學中叫「剝奪與滿足命題」,是由霍曼斯提出來的,用標準的學術語言說就是:「某人在近期內重復獲得相同報酬的次數越多,那麼,這一報酬的追加部分對他的價值就越小。」

(6)經濟學中邊際的含義擴展閱讀:

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經濟學上的需求法則就是以此為依據,即:用戶購買或使用商品數量越多,則其願為單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為後購買的商品對其帶來的效用降低了)。

當然也有少數例外情況,例如嗜酒如命的人,越喝越高興,或者集郵愛好者收藏一套郵票,那麼這一套郵票中最後收集到的那張郵票的邊際效應是最大的。舉一個例子,大家可能就比較生動地能夠理解了。

比如說我們在餓了的時候,給你拿了一盤包子,你在吃的時候,第一個,乃至第五個非常香,最後吃飽了,剩下幾個包子就不想吃,覺得不太好,好的感覺沒有了。就是這個,甚至達到了產生不好的感覺。物質消費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們就開始對這種狀況的消費會產生一種厭倦的心理。

㈦ 經濟學中的「邊際」一詞是什麼意思邊際效用、邊際產量、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邊際效用按抄定義講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新增效用,也就是總效用的增量。」(見網路的相應條目)
之所以會感到難於理解「邊際」這個詞,是因為不太熟悉它的原文Margin。在商務運作中,外國人常說某種產品的Margin是多少,類似我們說的「毛利潤」。但Margin與毛利潤(Gross profit)在英語中不同。Gross profit通常指稅前利潤,也就是說,這部分產品增值已經是利潤了,只是沒有交稅而已。但國內一般說毛利潤時,還沒有減去各種費用。
所以,可以看出,問題出在對Margin的翻譯上。margin准確的翻譯應該是增量。如果用圖表來表示,這部分增量永遠處於某正常曲線上方的位置,可以形象地翻譯成邊際。只是邊際這個詞沒有明確顯示出增量的意義,這是這個詞的翻譯的遺憾。
經濟學中我最欣賞的是通貨膨脹這個翻譯,原文inflation太過簡單,僅僅是指上漲。我曾在網路知道上詢問歷史上是誰翻譯的或最先使用的,沒有得到結果。

㈧ 經濟學中邊際的概念

邊際在經濟學中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商品帶來的效用,這就是生產或消費的邊際。
比如,邊際成本指每一單位新生產商品的成本。通常邊際成本要低於平均成本,因為平均成本包括了固定成本。邊際收益指從每一單位新增商品中得到的新增效用。
簡單說邊際效用是消費者從每一單位新增商品或服務中得到的新增的效用(滿意度或者收益)。一般假設邊際效用隨著消費量增加而減少,所以某人某天里的第10個炸麵包圈得到的滿足要少於第一第二個。
其他的邊際概念:
1、邊際稅收率
2、邊際儲蓄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
3、邊際替代率
相關的一個概念是彈性,指的是某一應變數變化百分比與其影響因素變數變化百分比的比值。

㈨ 經濟中的邊際是什麼意思邊際效用是什麼意思書求通俗的理解和例子

邊際就是指增加一單位,變數增加多少。邊際效用就是,比如你又吃了一個麵包,你覺得你的滿足感增加了多少。這就是邊際效用的例子。如果我沒解釋清楚,私信我吧嚶嚶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