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電大政治經濟學形考答案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電大政治經濟學形考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3-17 13:35:02

1. 請求一份政治經濟學的形考答案,謝謝

《政府經濟學》形考作業1答案參考
學習完教材第一、第二章之後。
題目:聯系實際討論政府經濟活動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以及公平與效率的選擇。
考核形式:小組討論(個人事先准備與集體討論相結合)。
考核要求:每一位學員都必須提交討論提綱,提綱包括以下內容:
1、聯系實際的例子。(30分)
2、個人的討論提綱。(30分)
3、小組討論後形成的提綱。(40分)
教師根據每一位學員的討論提綱以及小組討論後形成的提綱給每一位學員評分。要求能夠全面、准確地指出政府經濟活動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公平與效率的選擇,聯系實際的例子能夠證明其觀點。
答題題示:
個人提綱:政府經濟活動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以及公平與效率的選擇。(簡略)
(可以從小組提綱中選出一部分)
聯系實際的例子:找一個案例,並對案例進行點評。
小組提綱:政府經濟活動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以及公平與效率的選擇。(詳細)
字數要求在1000字以上。
答案1
個人題綱:(從小組提綱中選出一部分出來)
案例1:城市化過程中失地農民的權益損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農民的產生和現狀:
(一)城市化必定向農民征地,因而導致失地農民產生。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大批農民的田地被徵佔。據國土資源部統計,1987~2000年,全國非農建設佔用耕地226.44萬公頃(3395萬畝),其中通過行政手段征地160萬公頃(2400萬畝)。這些僅是依法審批的徵用數,尚沒有把那些違法侵佔、突破指標和一些鄉村私下賣地包括在內。據統計,違法佔地佔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達80%。這意味著1987~2000年實際征佔耕地數為4000萬畝以上,按人均佔有耕地0.8畝計算,那麼建設佔用耕地導致失地農民有5000萬之多。按照我國目前城市化進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今後每年需徵用農民土地280~300萬畝,若按照城效農民人均佔耕地0.8畝計算,就意味著每年新增加420萬失地農民,十年後失地農民總數將達到1億。由此可見,失地農民的產生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然結果。
(二)失地農民的現狀。城市化進程中產生失地農民是正常現象,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幫助失地農民解決面臨的問題,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隨著我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市場經濟建設帶來了企業用工方式的市場化,政府傳統行之有效的失地農民安置方式逐漸失靈,於是失地農民問題開始呈現。目前對失地農民安置雖有貨幣補償、就業安置、住房安置、劃地安置、建立社會保險等形式,但最主要還是採取貨幣化安置方式。由於對失地農民貨幣安置只能解決失地農民近憂,難以化解遠慮,從而導致部分農民失地又失業。由於我國目前大多數地方對失地農民採取以貨幣安置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農民處境艱難,他們的基本生活、就業、子女入學、養老和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問題缺乏解決的有效途徑,他們的長遠生計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員為例,其貨幣安置比例高達82%。浙江省對10個建設用地項目進行抽樣調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進入社會保障體系外,其餘均為貨幣安置,其比例高達94.1%。然而,由於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現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導致補償標准過低,補償安置費的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簡單和責任不明造成農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許多失地農民處於種田無地、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三無遊民」狀態,有些地方的失地農民已到了面臨「無路可走,無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農民權益損失分析
(一)農民所擁有的諸多權利和利益,都是附著在他們賴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間接地與土地相關聯。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著失去了他們那些與土地關聯的權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礎和實現的條件,因而導致那些權利和利益的損害或完全流失。失地農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業機會,失地農民失去了一項重要的財產土地。 還會失去與土地相關的其他一系列權益。土地是農民集體賴以存在的物質載體,農民的諸多權利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與所擁有的土地相關。如政府對農民的技術、資金、農資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為基礎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獲得這種支持的機會。
(二)現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導致了失地農民應得的權益補償受到侵害。當前,我國現行的征地補償標准還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並且在實際征地過程中,農民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導致的直接惡果是農民的權益受到極大的損害。
(三)法定安置途徑的缺陷,導致失地農民失去了再次就業機會。
(四)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使失地農民喪失了基本的「國民」待遇。
三、體現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農民權益保障的對策建設。
(一)明確土地是農民神聖不可侵犯的財產,強化農民對土地的所有權和處置權。
(二)合理提高征地補償標准,保證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三)完善就業保障機制,妥善安排失地農民就業,保證被征地農民長遠生計。
(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機制,解決失地農民後顧之憂。
(五)改革徵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機制,加強征地補償安金費的監管。
案例2:構建和諧社會與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當前社會經濟生活中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國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已進入分配不公平區間。又因為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所以還要通過改革和發展加以具體解決。現階段的基礎性收入分配製度是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社會整體的分配體系構築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為此就需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制定和調整現行收入分配政策,將收入分配差距調節到社會可容忍的區間。
各國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標準是根據國際慣例所計算的基尼系數。它的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測算,我國在1978年以前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是0.16,屬於絕對公平;20世紀80年代末基尼系數達到0.28;1995年達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數平均為0.45,已超過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數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過0.4。這標志近年來我國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已進入了分配不公平區間。
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城鄉居民之間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收入在增加,但遠低於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城鄉居民相對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擴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這種差距還在繼續擴大,例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當於城市居民的40%。這種城鄉差距大大高於國際標准。國際上的城市與農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於1.5,極少超過2。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最貧困的20%的家庭佔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佔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見,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業已出現一定程度的相對貧困現象。
導致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歷史上城鄉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來還由於以下原因加劇了此情況的發生:
1、大部分國有企業通過深化改革剛剛脫困,效益不高,下崗和失業的職工還比較多。
2、由於市場化發展不平衡,某些行業仍存在壟斷強勢,因而一些人收入過高。
3、國家稅收杠桿調控不力,對高收入者徵收個人調節稅力度不夠;而國家轉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鎮居民住房等各項補貼的同時,對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現明顯滯後。
4、行政干預不當使勞動力和資本長期分別扭曲地集中於農村和城市。由於勞動力和資本缺乏統一的市場配置,在城鄉經濟二元結構存在的情況下,城鄉經濟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國年均GDP增長7.2%以上的同時,還應看到不同地區和行業的增長不平衡。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效率不高,職工收入增速減緩,又由於收入差距的擴大,使近年來社會總需求相對不足。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到底應該是效率優先呢,還是應該首先考慮公平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 公平的概念側重於社會人文價值判斷,而效率的概念則更為強調物質成果的有效獲得。追求效率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沒有效率只能產生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式的公平。 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出發,形成合理解決這一問題的原則、制度和實現機制。
社會主義社會整體分配體系構築的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與效率的關繫上,體現以下幾點:
1、以生產力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必須要求效率優先。因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是加速發展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優先位置,也就是把生產力的發展放在優先的位置。這樣才能為有效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
2、解決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需要有多層次的社會過程,要將其放在相應的領域中作為側重點分別加以解決。例如,在生產領域,因為它與生產力發展直接相關,就需要側重效率優先。而在國民收入和再分配領域,則要側重考慮解決兼顧公平的問題。還應看到,從普遍貧窮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標需要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不能超越必要的歷史階段。
3、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體現了構築社會整體分配體系,全面合理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大思路。
為了有效地促進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的實現,還需要建立四個層次的收入分配機制:其一,在企業層次上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這就要求積極推進企業內部分配製度的改革,完善勞動者的主體地位,確立以資產為核心的生產要素分配製度,並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其二,在市場層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機制,關鍵是開放生產要素市場,為要素的流動、重組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必要的體制保證。
其三,在政府層次上建立和完善國民收入再調節體系。要從社會整體利益和社會經濟穩定協調發展的目標出發,維護社會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同時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等手段,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會層次上建設社會支持和社會救助體系。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發揚扶危濟困、敬老愛幼的民族優良傳統。發展社會支持、社會救助的中介服務組織和機構,使之在解決公平與效率關系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案例3: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稅收理念的轉變及政策的調整
我國當前的個人收入分配差距狀況到底如何呢? 第一,我國個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有關個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標有基尼系數、(註:基尼系數是國際經濟學界所採用的流行指標,取值在0~1之間。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基尼系數低於0.2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在0.2~0.3之間表示比較平均,0.3~0.4之間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差距較大,0.6以上表示差距懸殊。)收入不良指數、(註:收入不良指數是將所有人口按收入高低分成5等份,以最富有的20%人口所佔的收入份額除以最低收入的20%人口所佔的收入份額即可得出,主要反映貧富差距的程度。)泰爾指數和阿特金森指數等,用得較多的是基尼系數和收入不良指數。據國家統計局和人民網提供的數據,2000~2003年,我國居民的基尼系數分別為0.417、0.458、0.454和0.460,已經超過了0.4的國際警戒線,表示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經很大了。另外,從基尼系數和收入不良指數的國際比較來看(世界銀行編寫組,2001),我國個人的收入分配差距狀況,高於大多數發達國家水平,也比一些發展中國家要高。
第二,我國地區之間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差較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上海為5870元,最低的西藏為1404元,相差4466元,前者是後者的4.2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也是上海,為12833元,最低的是山西,為5391元,相差7442元,前者是後者的2.4倍;各地區職工平均工資最高的還是上海,為21781元,最低的安徽為7908元,相差13873元,前者是後者的2.8倍。
第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2001年中國城鎮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9倍。還有人認為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於賬面上的3:1左右,如果考慮到實際購買力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水平的不同,應該是5:1,甚至是6:1(邱曉華,2002)。即使是2.9:1,中國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據國際勞工組織發表的1995年36個國家的資料,絕大多數國家的城鄉人均收入比都小於1.6:1,只有3個國家超過了2:1,中國便是其中之一(李本貴,2004)。
第四,城鎮內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據馬曉河(2003)對城鎮居民1990年以來不同收入階層之間收入分配情況的研究,1990年城鎮最低收入戶居民與最高收入戶居民收入之比為1:3.22,而到2001年兩個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到了1:5.39,11年間最低收入戶居民與最高收入戶居民的收入差距擴大了將近兩倍。
第五,農村內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這一判斷也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基本認同(李實、趙人偉,1999)。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農村內部的收入差距基本上是持續上升的,這一判斷也得到了不少經驗研究結果的支持。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我國當前個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並呈擴大之勢。
稅收作為政府參與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與效率的抉擇問題。就稅制建設本身來講,兼顧了公平與效率的稅制才是最好的。一般而言,效率型稅收政策更能促進經濟增長,而公平型稅收政策則更有益於社會穩定。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稅收政策取向與我國整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經濟發展戰略是基本一致的,但「兼顧」的結果卻是「顧不到」,使我國稅收政策的公平性大打折扣。改革開放走到今天,我們已開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構建和諧社會,強調社會穩定和社會發展,相應的,治稅理念也要及時轉變。在「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治稅理念下。稅收作為國家參與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理應在公平收入分配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稅收政策和制度的調整:

《政府經濟學》形考作業4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政府采購:是一個國家的各級政府為了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提供公共服務,以及事業單位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團體為了開展業務活動,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購買貨物、工程及勞務的行為
2、庇古稅: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況下,如果政府向有關企業或個人課以相當於他造成的邊際外部成本的罰款或稅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關當事人的內部成本,他們在決策時就會考慮到這些成本,從而避免效率損失。由於這一糾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國經濟學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稅。
二、單向選擇
1、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下產品的供給量和價格,與最優供給條件下的供給量和價格的關系是( C )。
A、供給量偏高,價格偏高 B、供給量偏高,價格偏低C、供給量偏低,價格偏高 D、供給量偏低,價格偏低網
2、下列屬於科斯定理解決外部性辦法的是( C )。
A、征稅 B、財政補貼 C、排污權交易 D、排污收費
3、政府的公共事業支出與公共投資支出相同點在於( D )。
A、都屬於轉移性支出 B、都屬於社會消費性支出
C、都屬於社會生產性支出 D、都屬於購買性支出
4、下列部門中屬於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是( B )。
A、農業 B、工業 C、商業 D、服務業
5、在公共物品提供的過程中會出現( A )
A、免費搭車的問題 B、逆向選擇問題
C、委託代理問題 D、劣幣驅逐良幣問題
6、政府債務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屬機構以( B )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A、債權人 B、債務人 C、所有者 D、統治者
7、現代政府預算最早產生於( A )。
A、英國 B、美國 C、瑞典 D、德國
8、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導致( D )。
A、產出增加,利率上升 B、產出減少,利率下降 C、產出增加,利率下降 D、產出增加,利率變化方向不確定
9、國際稅收的本質是( B )。
A、國家與個人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B、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C、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D、國家與集體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10、我國於( B )年實現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
A、1996 B、1996 C、1997 D、1998
三、多項選擇
1、組織政府收入的原則主要包括(ABCD )
A、從發展經濟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則 B、利益兼顧的原則
C、合理負擔的原則 D、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
2、公債償還的方法有( ABCD )
A、買進償還法 B、直接償還法 C、一次償還法 D、抽簽償還法
3、政府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有必要進行全面調整的情況有( CD )。
A、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預算支出科目之間,往往發生有的資金多餘,有的資金不足
B、發生重大的自然災害,實行重大經濟變革時
C、遇特大自然災害、戰爭等特殊情況
D、遇國民經濟發展過分高漲或過分低落
4、衡量產業間資源配置狀況,一般用( AC )指標。
A、勞動力在各產業的比重 B、資本在各產業的比重
C、產值在各產業的比重 D、自然資源在各產業使用的比重
5、不會產生重復課稅的條件是( AC )。
A、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採用不同的稅收管轄權
B、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採用相同的稅收管轄權
C、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對同一稅收管轄權做出不同解釋
D、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對同一稅收管轄權做出相同解釋
四、簡述題
1、社會保障的功能是什麼?
答:要點提示P177
社會保障的功能,是指社會保障制度作用於社會各個方面所體現出的內在效能,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l)保證社會成員生存權利的功能;(2)風險分擔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維護社會穩定功能;(5)調節宏觀經濟平衡的功能。
2、稅負轉嫁的條件有哪些?
答:要點提示P241
稅負轉嫁:是指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納稅人通過各種途徑將其所交納的稅款全部或部分地轉移給他人負擔的經濟過程和經濟現象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稅負轉嫁的程度,還要受多種因素的制約:(1)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對稅負轉嫁的影響。一般來說,供給彈性大、需求彈性小的商品的課稅較易轉嫁;而供給彈性小、需求彈性大的商品不易轉嫁。(2)稅種差別對稅負轉嫁的影響。一般而言,對商品的課稅比較容易實現稅負轉嫁,而對所得的課稅一般不能實現稅負轉嫁。(3)課稅范圍寬窄對稅負轉嫁的影響。課稅范圍寬的商品比較容易實現稅負轉嫁,而課稅范圍窄的商品則難以實現稅負轉嫁。(4)企業謀求的利潤目標對稅負轉嫁的影響。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經營目標就是要謀求利潤的最大化,稅負轉嫁雖然也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兩者之間也會發生矛盾。
3、經濟體制轉軌時期中國政府經濟職能轉變的難點是什麼?
答:要點提示:P29
(1)政企分開,各行其道。政企分開,各行其道,要求政府明確劃分政府資源配置與非政府資源配置的界限,政府不直接干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2)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在市場經濟體條件下,政府財政以提供公共物品,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目的,即公共財政。而我國現行事業單位制度、社會團體管理制度及其資金供給,與公共財政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政事不分、政社不分,使政府職能存在明顯「越位」現象;(3)國有產權管理職能與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分開。在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中,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相比,如何處理國有產權管理職能與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關系,是一個較為獨特的問題;(4)政府職責分工的規范化、法制化。我國政府經濟職能轉變,不僅要劃分政府整體資源配置界限,解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問題,還需要解決政府內部職責分工、走規范化、法制化道路;(5)宏觀調控體系的建立與有效運行。

2. 電大政治經濟學形成性測試1-5答案

任務1
一、單項選擇題(共 20 道試題,共40 分。)
1. 政治經濟學是( D )。
A. 原初的社會科學
B. 政治學與經濟學的交叉
C. 從政治的角度研究經濟學
D. 我國理論經濟學的基礎學科
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具有(D )。
A. 階級性
B. 科學性
C. 實踐性
D. 以上各項都正確
3.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D )。
A. 政治和經濟
B. 生產力
C. 生產關系
D. 生產方式
4. 生產關系是指(D )。
A. 人與人的社會關系
B. 人與人的自然關系
C. 人與自然的關系
D. 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社會關系
5. 由抽象到具體是( C)。
A. 由理論到實踐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簡單范疇到復雜范疇
D. 由宏觀到微觀
6. 矛盾分析是為(C )。
A. 調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決矛盾
D. 把矛盾雙方對立起來
7. 實證分析是為了說明(D )。
A. 現實是什麼
B. 將來是什麼
C. 過去是什麼
D. 以上各項都包括
8. 政治經濟學是(D )。
A. 社會科學的皇後
B. 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C. 一門社會科學
D. 以上各項都包括
9. 經濟學家應該(D )。
A. 認識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認識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10. 學習政治經濟學是為了( A)。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識
C. 獲得必修學分
D. 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C)
A.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B. 交換價值和價值
C. 價值和使用價值
D. 費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A )。
A. 為交換而生產的勞動產品
B. 具有社會使用價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
D. 為他人而生產的勞動產品
13. 價值是(C )。
A. 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
B. 交換價值的基礎
C. 調節價格運動的規律
D. 以上各項都正確
14. 勞動二重性是指(D )。
A. 死勞動和活勞動
B.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
C. 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
D. 以上各項都不正確
15. 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 D)。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無關
D. 以上各項都有可能
16. 商品經濟存在的原因是( D)。
A. 私有制
B. 社會分工
C. 分工和交換
D. a和b
17.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A )。
A. 特殊商品
B. 一般商品
C. 貴金屬
D. 鈔票
18. 貨幣的職能不包括(B )。
A. 價值尺度
B. 價值符號
C. 交換媒介
D. 支付手段
19. 貨幣流通速度是指(C )。
A. 貨幣從造幣局到銀行的速度
B. 貨幣回籠速度
C. 同一貨幣用於買賣的次數
D. 以上各項都不正確
20. 價值規律的作用是( D)。
A. 調節生產
B. 調節流通
C. 調節分配
D. 以上各項都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共 5 道試題,共20 分。)
1. 原始積累是指( BC )
A. 原始社會的積累
B. 資本的最初來源
C. 前資本主義初始資本的形成
D. 剩餘價值的資本化
2.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是( AC )
A. 等價交換和價值增殖的矛盾
B. G』>G
C. 剩餘價值既不在流通領域產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
D. 勞動與資本的不等價交換
3.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 ABC )
A. 維持勞動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
B. 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
C. 勞動者的教育培訓費用
D. 勞動者在剩餘勞動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
4. 資本主義生產是( ABC )
A. 剩餘價值的生產
B. 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的統一
C. 延長了一定點的價值形成過程
D. 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5. 剩餘價值來源於( AC )
A. 工人的剩餘勞動
B. 資本的生產力
C. 工人的無酬勞動
D. 資本家或工人的節儉

三、判斷題(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 交換價值是兩種商品相交換的比例(B )
A. 錯誤
B. 正確
2. 熟練勞動與非熟練勞動的關系即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關系( A)
A. 錯誤
B. 正確
3. 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B )
A. 錯誤
B. 正確
4. 商品作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既是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又是商品學研究的對象( A)
A. 錯誤
B. 正確
5. 金銀天然是貨幣,但貨幣天然不是金銀(A )
A. 錯誤
B. 正確
6. 價值規律是社會總勞動按比例分配規律的特殊形式( B)
A. 錯誤
B. 正確
7. 只有用於交換的產品才是商品(B )
A. 錯誤
B. 正確
8. 商品生產者首先用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然後再用抽象勞動創造價值(A )
A. 錯誤
B. 正確
9. 復雜勞動就是腦力勞動,簡單勞動就是體力勞動(A )
A. 錯誤
B. 正確
10. 交換價值不過是一種使用價值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數量比例( B)
A. 錯誤
B. 正確
11. 勞動和勞動力的區分是馬克思創立剩餘價值理論的必要前提( B)
A. 錯誤
B. 正確
12. 勞動力價值決定包含著歷史和道德的因素(B )
A. 錯誤
B. 正確
13. 勞動者出賣勞動力並非意味著一無所有( B)
A. 錯誤
B. 正確
14.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A )
A. 錯誤
B. 正確
15.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舊價值轉移和新價值創造的統一( A)
A. 錯誤
B. 正確
16.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B )
A. 錯誤
B. 正確
17. 可變資本與不變資本是由馬克思首先劃分的(B )
A. 錯誤
B. 正確
18. 絕對剩餘價值是由資本家絕對佔有的價值( A)
A. 錯誤
B. 正確
19. 相對剩餘價值是單個資本家提高勞動生產力而獲得的超額剩餘價值(A )
A. 錯誤
B. 正確
20. 勞動者一無所有是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必要條件(A )
A. 錯誤
B. 正確

3. 2016電大《政治經濟學》形考作業任務01-05網考試題及答案

1.在各種資本中,()具有生產職能和流通職能,才能完整體現資本的運動過程。
A.產業資本
B.商業資本
C.借貸資本
D.以上皆可
【答案】A
【解析】在各種資本(包括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等)中,只有產業資本才具有生產職能和流通職能,才能完整體現資本的運動過程。

2.在購買階段,產業資本以()的形式出現。
A.貨幣
B.實物
C.生產
D.商品
【答案】A
【解析】在購買階段,產業資本以貨幣的形式出現。

3.產業資本循環過程中,()是生產過程。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答案】B
【解析】產業資本循環過程,同時也表現為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有機統一,其中第一階段(購買階段)和第三階段(銷售階段)屬於流通過程,第二階段(生產階段)是生產過程。

4.在產業資本循環中,()過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只有它才能生產出價值和剩餘價值。
A.購買
B.儲存
C.生產
D.銷售
【答案】C
【解析】在產業資本循環中,生產過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只有生產過程才能生產出價值和剩餘價值。

5.對於資本家來說,()過程同樣重要。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產過程總是以它為前提的,而且已經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只有通過它才能實現為貨幣,資本家才能達到獲取剩餘價值的目的。
A.購買
B.流通
C.生產
D.銷售
【答案】B
【解析】對於資本家來說,流通過程同樣重要。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產過程總是以流通過程為前提的,而且已經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只有通過流通過程才能實現為貨幣,資本家才能達到獲取剩餘價值的目的。

6.資本停留在()過程中的時間就是流通時間。
A.購買
B.流通
C.生產
D.銷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