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文學作品中有沒有關於死亡的主題,特別是在詩詞中
蘇軾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紀念他亡妻的,應該算吧
2. 文學的死亡永遠在到來中(文學死了嗎)書評
曾園
一、新問題
國內出現了一個新問題(也有人爭論說這是一個早就已經提出並解決了的問題):文學已死,抑或沒有死?這個問題如此緊迫,讓希利斯・米勒的中文版譯者決定將米勒的新書《論文學》「On Literature」的書名及時地改成了《文學死了嗎》。美國解構主義大師能夠替我們回答這個中國式問題嗎?
好在這本書類似於哈羅德・布魯姆寫的那本《西方正典》,是出版商替廣大讀者著想、向文學研究大家提出寫作要求的書:簡明扼要,直接面對問題。所以這不是那種令人退避三舍的書――那種書即使在回答「文學死了嗎」這樣直接的問題時,也首先會以令人敬畏的耐心辨析如下幾個問題:一,什麼是「文學」?二,什麼是「死」?要解決第一個問題,先要問,什麼是「什麼」?甚至,什麼是「是」……
為普通讀者考慮,希利斯・米勒沒有這樣做,但這個工作在此刻看來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既然不斷有人在熱忱而殷勤地宣告「文學之死」,而在某些時刻,我們的確會產生文學「不在場」的感覺,因此我們就有必要先問一下文學是什麼?文學除了在抒情的意義上、在私人的意義上是個「夢」之外,它在更現實的層面上首先還是一個具有自身傳統的建制。它由生產系統和評價系統構成,前者由教育、寫作、發表、出版組成,後者由研究機構、專業雜志和大眾媒體組成。「夢」可以死去,「建制」卻很難死去。就是說,那些急迫的報信人談的有可能是「夢」之死。因此,我們必須抓住這個報信人一問再問,甚至我們還要反躬自問:什麼是文學之死?什麼是死?因為我們已經看到太多的人從自己放棄閱讀那一天起,便宣布那一天就是他所面對的讀物死去的日子。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對的,在他的那個小宇宙里,局部的死亡――其實是潰瘍――已經開始。雖然「文學之死」有數不清的意義,如果審視那些葬禮報信者的說法,我們會發現關於文學之死的眾多意義圍繞著閱讀的終結,而閱讀的終結的主要原因據說在於,報信者所認定的寫作質量的普遍降低。
我不僅假定「文學之死」的宣告只是一種地區性癥候,並且,我還要假定那隻是他們報信人自己的病。正如一個思想者所說的那樣,幾乎每個以啟示式語調談論「**之死」的人,都遠沒有輕易地打發掉死者;那些訃告――那不過是他們與自己身上的幽靈搏鬥時的囈語而已。
寫到這里,我發現斯皮瓦克斬釘截鐵的解構風格的論斷,如果用在報信人身上是有其合理性的:「所有的結論都是臨時拼湊出來的」。所謂「文學之死」,只是無力去思索混亂現狀時發出的憤懣而含混的詛咒。
二、米勒的「文學之死」
米勒在本書中提到了「文學之死」這個問題,但無論他在原著中寫下的「literature」還是在譯本中出現的「文學」,其實和我們所說的「文學」是不一樣的。他指出:「現代文學觀,是被研究性大學以及為大學做預備的低等學校教育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所謂的「文學觀」並非是一個先驗的「主體」,而是被建構出來的,或者說它只不過是一種話語的產物。文學的「死」,必然與「研究性大學」的研究方式有關,或者和「低等學校」與「研究性大學」建構方式的脫節有關――相比較而言,在中國則是文學的生產與評價機制的脫節。
關於文學之死,米勒的態度是曖昧的。當然他會經常提到文學之死,諸如正是研究性大學的「文化研究」的興起在造成文學的死亡、文學理論的繁榮標志著文學的死亡、修辭閱讀和文化研究無疑促成了文學的死亡等。
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米勒的說法,我們會發現他一直都沒有認定這一死亡或這一事實的完成。關於文學之死,他只是在假定意義上去談。第一章第一節的題目是《再見吧,文學?》這表明,他更願意去質問這一說法,他的興趣是去探尋造成文學死亡的原因。某個研究米勒的國內專家沒有把握住米勒這句話:「很多人覺得文學的處境可能已岌岌可危……理論不僅記錄了文學即將死亡(文學當然不會死亡),同時又促成了這一『不死之死』」。該專家的理解是,米勒認為文學「死而不亡」。米勒在該書中有強調文學的這一幽靈特性嗎?米勒曾動情地寫道:「對深嵌在你的文化中的某物,只有當其隱退到歷史深處時,你才能清楚地看到它」。也就是說他強調的其實是在這生死關頭去重新定位文學。有一種認識論認為,當某物消失時,我們才能精確地衡量它的價值。對作家來講,一個詞的意義往往在它被刪去的那一刻才明亮起來。失去一個珍愛之物甚或是愛人的那一刻,往事會照亮該物該人,並且往事會自動排序,固化為一個有意義的結構。
國內學術界討論該問題方式往往是這樣的:以前,文學非常吸引人;現在,出現了更有趣的娛樂方式(網路游戲、電視等),這些造成了對文學的沖擊。在沖擊面前,文學被邊緣化了,或者乾脆來個響詞:「死了」。解救辦法是什麼?就是在人們的關注點中尋找最後的機會。他們提出的「機會」在我看來具有兩面性,一面是極端世俗性的:既然人們都在關注金融,那我們為什麼不去寫一篇金融小說?另一端: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最缺乏的其實是精神方面的救贖,那麼文學就應該擔當這一使命。後一種指導方式尤其令我扼腕:文學已自顧不暇,還想通過拯救別人來拯救自己?這兩種說法陳陳相因,已經被說了很久。從它們被重復的時間跨度來看就可知它們是無效的。不過,它的功效在別處:我們可以在將來辨認出這些說法的重復者身上沒有一滴學術血液。
米勒固然沒有明確提出「文學之死」的看法,但我猜想他的看法其實是:文學的死亡永遠在到來中。它的復活(或說蘇醒過程)正如雪萊在《詩辨》中說的「創造的心靈彷彿一塊暗淡下去的煤炭,某種不可見的力量,如同一陣陣風吹醒了它,讓它發出短暫的光芒」。
三、文學如何可能
布賴恩・狄龍在《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上撰文評價米勒該書時說:「該書的任務並非是面臨現代科技大舉入侵時奪迴文學的老一套嘗試,而是在雄心勃勃地努力去回應那些虛擬現實時確立我們的基石」。
文學在新媒體統治的新世界的可能性在哪裡?它不可能又玩出什麼新招數去迎戰虛擬現實、電視或網路游戲――米勒甚至願意承認這些游戲方式的正當性――它只是印刷時代的誕生物,「一本書就是放在口袋裡的可便攜的夢幻編織機」。
這種夢幻編織機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紡織的產品越來越精密,直到馬拉美、喬伊斯、史蒂文思――請允許我謹慎地添上李賀的名字以便對照――作品的出現,這些作品吁請讀者回到文學的表面,它們的神奇語言「強迫讀者注意語言的表面,而不是透過它,到達一個虛擬的現實」。面對這些作品,人們才意識到文學把語言正常的指稱性轉移或懸擱起來。文學當然對它自身遭遇到的不同理解都來者不拒,但那些對於目的性進行戲弄的文學作品,其語言的表面的吸引力更大,這才是文學吸引人的地方。即使傳統的定義中也有這一內容:文學是一種語言的藝術。
那些文化研究者,無數次企圖打開所謂文學作品背後的秘密。發掘活動一旦開始,不發現秘密是不會罷休的。一般而言,發掘活動也總能發掘出它想找到的東西。文學具有的夢幻性質讓人害怕,人們害怕它在灌輸種族、性別、民族、階級的危險信條或不公正的信條。彌爾頓《失樂園》中隱藏的歧視女性的傾向一旦表露無疑,它的魔力就喪失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文學就是被歸納中心思想這一活動害死的。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說過,文學作品是「反的、嶄新的、少的、奇特的」。這是從文學呈現出來的效果而言。如果從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角度看,文學的這種奇特效果必然綁定著某種固化的意義。這種固化的意義一直在給閱讀者洗腦。他們的說法是這樣的:文學當然是有益的,但必須去除――至少是指出或挑明文學中的那些洗腦因素,文學才能為人類提供更健康的服務。
如何挽救文學?米勒當然不會扮演給未來文學算命或指路的角色。他認為挽救文學的任務落在閱讀者身上。米勒鼓吹要「天真地、孩子般地投身到閱讀中去,沒有懷疑、保留或者質詢。讀者和所讀故事間的關系,就如同戀愛。兩種情況下,都是要把自己毫無保留地獻給對方」。
閱讀是某種「癲狂」,要擱置根深蒂固的「批評」或懷疑的閱讀習慣。這種閱讀方式當然令人生疑,因為表面上看來這不是一種「聰明的閱讀」。但每個閱讀者都必須選擇:是進行「主動獻出自己」的閱讀,還是進行那種想著每本書都會洗腦的閱讀?如果是後者,書就必須被質詢、抵抗、去其神秘、去其魔力、重新將其納入歷史、尤其是虛假而錯綜的意識形態的歷史。
(博覽群書)
3. 是否存在沒有死亡情節卻能讓人感覺到殘酷的文學或漫畫或電影
意外有這么多人會喜歡,本以為會沉下去。
謝謝大家的喜歡。
這個短片的帶給我的孤獨與絕望感真的太強烈了。它沒有所謂的溫暖內核,更沒有表面上淺薄的正能量。它講述的不過是一個荒誕沉悶又無奇平常的普通人的故事。
想起來一本詩集叫做《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但是在這里,我的孤獨是整個宇宙的孤獨。
《九十一公分之外》
這部影片是法國導演Jérémy Clapin在2008年拍攝的一部動畫短片,又名《精神分裂(Skhizein)》。動畫講述了一個沉悶而荒誕的故事,一個150噸重的隕石飛向主人公亨利,砸中了他對面樓上的天線,結果他肉體上沒有受傷,精神卻出現了問題:他發現自己的意識與身體之間產生了91公分的距離,即他要接觸某樣東西必須在91公分之外!無論接電話、上廁所甚至開車,必須偏離肉眼中的實際。這讓他非常恐慌,但即便是心理醫生,也不相信他的話。於是他等待隕石的另一次來襲,希望精神能被砸回原位。但第二次被砸後,他不僅只是偏離91公分,又向下沉降了75公分,直到最後他的精神完全脫離肉體,漂浮在宇宙中的隕石之間
建議觀看
4. 哪位文學人物的死亡或消失讓你最為悲傷
聽聞楊絳先生去世時,我的心情十分悲痛,看過她翻譯的著名的《堂吉訶德》,文字功底了得,而關於她和錢鍾書的愛情,最讓我感動的是在《圍城》的序中,楊絳對錢鍾書的支持與愛。
5. 「文學已死」是誰的失職
我所說的「文學」,文學,「文學」一詞源於拉丁詞根。即便當時。不同媒體有各專領風騷的屬時代:虛構與見證》(Demeure。按牛津英語詞典?文學就要終結了,點擊免費下載,都要以這兩個互相矛盾的論斷為前提。它能經受一切歷史變革和技術變革,這個詞也沒有其現代意義,它不能脫離它的羅馬-基督教-歐洲根源。文學是一切時間。甚至在撒繆爾,letteratura(義大利語),所有關於「文學」的嚴肅反思:literature(法語或英文),「文學」第一次用於其現代意義: 內容預覽。文學的末日就要到了,指的是我們在西方各種語言中用的這個詞,是很晚近的事?德里達在《死亡、普世的。是時候了文學死了嗎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這種矛盾局面是如何出現的?文學是有歷史的。但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則是在西歐出現的?約翰遜的字典(1755)之後
6. 愛情、死亡是不是文學永恆不變的主題
對某一事物發表看法,不管是茶餘飯後,或者是科學論證,既可智者見智版,也能仁者見權仁。反正可取所需吧。關鍵在於自圓其說。
文學上基本是脫離不了這兩個主題的。
舉例 :《俄狄浦斯王》出自古希臘神話故事。夫妻倆有3個子女。但因為畢竟是「殺父娶母」。最終王後羞憤自殺。俄狄浦斯自殘放逐。所以不管基本動因是什麼,還是應該列入愛情悲劇范疇。就像上世紀英國最著名也是最有爭議的小說家勞倫斯的成名作《兒子與情人》,雖然也描寫了工業社會環境中的種種痛苦不幸,但著重點是母子間的畸形戀,那種悲劇情結,而不是前者。
在每一個經典愛情故事裡面,如果沒有死亡這一主題,其實都是很難見的,東西方的很多愛情作品裡面都有關於死亡這么一個永恆的主題。大眾文學是讀者比較容易接受的一個文學類別,讀者通過這些死亡的主題,可以更深地了解到愛和生命的真正價值
7. 《文學死了嗎》最新txt全集下載
文學死了嗎來 txt全集小說附源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什麼是文學
再見吧,文學?
文學就要終結了。文學的末日就要到了。是時候了。不同媒體有各領風騷的時代。文學雖然末日將臨,卻是永恆的、普世的。它能經受一切歷史變革和技術變革。文學是一切時間、一切地點的一切人類文化的特徵——如今,所有關於「文學」的嚴肅反思,都要以這兩個互相矛盾的論斷為前提。
這種矛盾局面是如何出現的?文學是有歷史的。我所說的「文學」,指的是我們在西方各種語言中用的這個詞:literature(法語或英文),letteratura(義大利語),literatura(西班牙語),Literatur(德語)。雅克?德里達在《死亡:虛構與見證》(Demeure:Fiction and Testimony)中指出,「文學」一詞源於拉丁詞根,它不能脫離它的羅馬-基督教-歐洲根源。但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則是在西歐出現的,最早始於17世紀末。即便當時,這個詞也沒有其現代意義。按牛津英語詞典,「文學」第一次用於其現代意義,是很晚近的事。甚至在撒繆爾?約翰遜的字典(1755)之後,仍認為「文學」除了包……
8. 國內外著名文學家非正常死亡的有哪些原因是什麼
文革時候的 鄧拓 1912年生,福建閩侯人。1930年入黨。曾任中共北 京市委宣傳部部長、《人民日報》總編輯和社長等職。1966年 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發表文章公開 點名批判鄧拓,稱鄧拓「是一個叛徒」;5月17日晚,鄧寫下《 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與妻訣別書》後,於5月18日自縊身 亡,成為在那段非常的歲月里,第一個以死抗爭的殉道者。 田家英 1922年生於成都。1948年8月起擔任毛澤東的秘書。 解放後任中央辦公廳秘書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書、中共 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等職。1959年廬山會議上受到沖擊。1966年 5月22日下午,王力等到中南海住地,令他停職反省,交清全部 文件,搬出中南海。第二天他即自縊而死。 李平心 1907年生,江西南昌市人。歷史學家。1946年與 馬敘倫、許廣平等籌組中國民主促進會;解放後任華東師大歷 史學教授並當選為上海歷史學會副會長。除歷史學外,對生產 力性質問題的研究也甚有影響,文革前夕即遭圍攻和迫害,19 66年6月20日自殺。 老舍 生於1899年。北京人,滿族。著名小說家、劇作家。 抗戰期間曾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解放後歷任全 國文聯副主席、作協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代表作有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 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殺。 現代 比較著名的么顧城(殺妻自縊),海子(卧軌),三毛(自縊) 1933年,朱湘於12月5日在南京採石磯投水自殺 1968年,詩人遠千里於6月22日用刀片割頸動脈而死 1968年8月3日,著名作家楊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葯自殺,死年五十五歲. 1968年,詩人遠千里於6月22日用刀片割頸動脈而死 1991年,台灣作家三毛在台北自己寓所的衛生間里,用絲襪上吊自殺 1987年,3月3日女詩人蝌蚪用一把精緻而鋒利的手術刀割斷了大腿上的靜脈自殺,年僅33歲 1990年,詩人方向服毒自殺,死後葬於千島湖畔 1991年,北京大學詩人戈麥在圓明園附近投水自殺 1996年12月12日,著名詩人、報告文學家徐遲因患抑鬱症而在武漢一家醫院內六樓病房陽台上跳樓自殺謝世,時年82歲
9. 請問有沒有關於死亡的文學書。。書的內容例如:對死亡的正確理解啊,減輕對死亡的恐懼之類的 o(*
沒有,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類書,相信永遠也不會有,因為這是一個嚴肅的且無須作更多說明的一個問題。這里把唐伯虎《笑答人生》的一首詩送給你,希望能有點啟發。
《笑答人生》
唐寅
生在陽間有散場,
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
只當飄流在異鄉。
10. 朱麗葉奧菲利亞鮑西婭安娜卡列尼娜在作品中下面哪個文學形象沒有死亡
朱麗葉,殉情而死。
奧菲利亞,失足落水身亡。
安娜卡列尼娜,卧軌自殺陳屍車站。
只剩下跟威尼斯商人鬥法的鮑西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