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買菜經濟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買菜經濟學

發布時間: 2021-03-16 17:09:46

Ⅰ 生活中經濟學例子十個,不用太詳細

物價上復漲,通貨膨脹,房價制高,收入低,賦稅高,次貸危機造成企業崩潰,就業率猛降,大學食堂飯菜漲價,於是國家補貼巨款,又造成缺乏建設資金。計劃生育造成未來幾十年勞動力不足,各種生產力下滑,可能再次引發危機。

Ⅱ 賣菜難買菜貴經濟學原因

農產品的價格長期以來遵循「蛛網理論」,也就是忽高忽低。市場經濟下體格有波動很正常,但象我國目前蔬菜價格的暴漲暴跌,還是必須要徹底解決。因為這種現象持續下去,對小農以及消費者都損失巨大。
糧食價格的暴漲暴跌問題我國近年來解決得很好,主要是建立了收購儲備制度。蔬菜的解決更困難一些,但應該通過以下途徑來緩解:
第一,在銷售終端應該注重兩個方面的建設:其一是政府應該多建公益性的農貿市場,不收攤位費,平價銷售;其二是搞農超對接,訂單農業,讓超市直接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合同直供;
第二,從生產者來看,農民應該加入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到城市找銷路,或者直接到城市開超市;
第三,從政府部門來看,其一是要加強農產品產銷信息的發布,目前的信息既不準確,也太滯後;其二是大力發現農業政策性保險,給種菜農民加一道保險;其三是在蔬菜產銷地建深加工企業,通過產業鏈延長來降低風險;其四是在蔬菜產地大力建冷庫,解決大規模集中上市風險問題。

Ⅲ 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3個例子

  • 為什麼尺碼不同的服裝有一樣的售價?尺碼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為什麼沒有在價格上體現出來?

    解釋:原材料成本相對設計、加工、流通等其他費用比起來,只佔較小的部分,不同尺碼造成的成本差異不大;沒有正規的包裝袋,價格不同,不易於銷售、存儲時的管理。

  • 背雙肩包時,我們都知道同時背兩邊要舒服,為什麼很多時候還是只背一邊。

    解釋:兩邊輪流換著背,流換著休息。

  • 電視上的大頭菜和白菜等菜農一分錢一斤都沒人要,而在市場上的零售價並不便宜,這是為什麼?

    解釋:這個用經濟學解釋就是成本和收益問題,菜農生產出農產品,到消費者手裡要經過批發商和零售商等流通環節,中間的運輸成本,進店成本,市場管製成本,尤其是運輸成本,在中國物流運輸成本占商品成本很大一部分,這些都由消費者買單,成本上升市場供給減少,供給曲線上移,而農產品消費價格彈性小,價格上漲消費量變動小,需求曲線基本不變,所以造成價格上升,老百姓想用不到質優價廉的農產品。

Ⅳ 用經濟學原理分析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主要解決的,是一個就業問題,大家有活幹了閑人就少了,閑人少了社會就穩了,社會穩了就可以專心搞發展了。

地攤一直以來都是「臟亂差」的代名詞,相信大學旁邊的小吃一條街都是每個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畫面,8塊錢的水煮魚片,3塊錢的天蠶土豆,2塊錢的炒年糕,1塊錢的珍珠奶茶。。。雖然又臟又亂又差,但是好吃啊,便宜啊,熱鬧啊,還有很關鍵的一點事,我窮啊,身邊就幾十塊錢,除了地攤,還能去哪兒擼串吸螺絲吹啤酒啊。

有需求就自然有供給,一輛三輪車,一個遮陽篷生意就可以開張了,沒有房租,沒有員工工資,沒有各種收費,只要城管不要來趕,所以,雖然辛苦,但收入還是很客觀的。

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市容市貌的整治,地攤經濟就跟原來的牛皮癬廣告一樣,顯得格格不入了。杭州的同學們也許已經發現,曾經的垃圾街已經是一塊價值幾十億的空地了。

這個過程中包含了巨大的財富創造與轉移,也體現了一個城市對市民的初步遴選。

做地攤生意的,多半是一些來自欠發達地區的人群,他們具備勤勞勇敢的傳統美德,通過自己努力拚搏,在城市中也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在城市的迭代升級,產業轉移中,地攤經濟的模式是不利於城市建設的:你搞個三輪車就營業,搞個雨棚當商鋪,人家淘寶上開個虛擬商鋪我也認了,你再給我整個流動商鋪,我這么多商鋪商業綜合體,這么多住宅底商怎麼做生意?當然,流動性大不利於管理,食品安全難以管控等等也是考慮因素。所以,要麼走,要麼租商鋪繳租金,當然能買下來最好,登記辦證,改編成正規軍。

帶來的結果是成本成倍的上漲,水煮魚片要38了,珍珠奶茶也要10塊錢了,當然這也有物價上漲的因素。受益的是城市原住民,開發商及地方政府,成本自然在消費者和商販之間消化了。

現在為什麼要放開地攤經濟?是因為疫情下受沖擊最大的正是那些既沒有競爭力,又沒有積蓄的底層勞動者,有些人可能是緊一緊少買點消費品,他們可能是沒錢買菜了,小孩沒錢上學了,還好現在是義務教育。

放開地攤經濟,就是讓原本正在流動的財富逆向運行,雖然量不大,但卻可以精準的達到最需要的人,發揮最大的邊際效應。

這其實也可以看成是隱性的政府轉移支付,政府主導下的一次小規模財物二次分配,但比政府的轉移支付效果要好,政府直接補助的情況下往往不能到達最需要的人,而且消耗巨大,所以,把這個甄別工作交給市場。

最後以總理的一句話結尾:中國還有6億人,每個人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這意味著,如果我們的經濟學和經濟政策看不到這一部分人,我們的經濟學缺乏對普通老百姓的關注,那是很可怕的。

Ⅳ 蔬菜與經濟學有什麼關系

只要和供給有關系的都和經濟學有關系。 舉個簡單例子, 今年種蔬菜的少了, 那麼貨源就會緊張,蔬菜就會漲,你去買菜就會貴。

Ⅵ 有哪些你不得不知的經濟學常識

比如說你在菜市場買菜,他這個參加為什麼會定這么高?你在菜市場有好多的攤
販,你可以平均下攤販,在菜的價格,看大家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會這樣,你就
會發現經濟學,就在你我身邊,然後你就會愛上經濟學

Ⅶ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扁值,老百姓買菜都貴,請問經濟學家怎麼解釋

你所謂的對外貶值,是指的匯率增加,也就是說RMB換外幣省錢了,這樣買外國的東西就便宜了。對內貶值是因為自從RMB匯率增加後,通脹的系數也增加了,也就是我們老百姓說的錢變毛了,用經濟學說就是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通貨膨脹。現在通脹還是理性可控的,只是,未來的通脹壓力很大,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各個行業的原因,只有供需平衡才不會出現貨物短缺,無理性上漲的現象。

Ⅷ 用宏觀經濟學原理來解釋 「買菜難、賣菜貴「 的問題

應該是賣菜難,買菜貴吧.就以白菜為例,農戶以幾分錢一斤的白菜往外出售.而到上海市某蔬菜超市就成了二塊幾一斤.幾分錢一斤仍有很多的白菜爛在了地里.而超市的蔬菜價格仍然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是什麼產生這巨大的價格差異?這是現象,本質是什麼?一,農戶存在著巨大信息不對稱.農戶是大規模種植,是有邊際效應的.而到蔬菜市場是以成品銷售.存量不多.缺乏必要的蔬菜儲存銷售中心環節.二,物流成本增加,就汽油漲價了,這個我不想多說.三,蔬菜市場自發形成的價格聯盟.農超市在保證其其他開支外,那就是要盈利.大的商家領頭形成種資源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