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里根經濟的措施目的核心主張
里根經濟的措施:抄
削減政府預算以減少社會福利開支,控制貨幣供給量以降低通貨膨脹,減少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以刺激投資,放寬企業管理規章條例以減少生產成本,調動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各方面的積極性,擺脫停滯和膨脹,促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里根的經濟發展總體思路是以供給學派的減稅政策來對付經濟停滯,以貨幣學派的控制貨幣供應量來對付通貨膨脹。由於里根經濟政策盡可能大幅度減低高收入者和 大企業的所得稅率,又大幅度減少各項社會福利開支,故有人指責該政策「劫貧濟富」。(來源《新英漢美國小網路》:上海譯文出版社)
里根的目的:是降低通脹、刺激經濟增長,解決滯脹問題。
核心主張:削弱聯邦政府的過度干預.
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發表就職演說:「我要削減政府的規模和影響,承認聯邦政府的權利與各州和人民所擁有的權利之間是有區別的。我們都必須牢記,是各州組成了聯邦政府,而決非是聯邦政府創造了各州……今後,我將建議撤除經濟發展和降低生產力的路障。」這一被稱之為「里根經濟學」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張是削弱聯邦政府的過度干預.
❷ 里根經濟學具體指什麼 發行債券
指里根總統執政期間實行的經濟政策,其主要經濟措施包括削減政府預算以減少社會福利開支,控制貨幣供給量以降低通貨膨脹,減少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以刺激投資,放寬企業管理規章條例以減少生產成本。由於里根經濟政策盡可能大幅度減低高收入者和 大企業的所得稅率,又大幅度減少各項社會福利開支,故有人指責該政策「劫貧濟富」。 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內,所有經濟階層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層的貧窮人口也提升了6%(美國普查局,1996年)。而同時最富有的1%美國人則提升了1萬億元的收入。
在所謂「里根經濟學」的背後,實際上是「供應學派」(Supply-SideEconomics)作為經濟學理論基礎。雖然當時支持「供應學派」的經濟學家並不佔多數,但早在70年代,便有一些經濟學家推行「供應學派」的經濟理論,「供應學派」由美國經濟學家裘得·萬尼斯基在1975年命名。除了裘得·萬尼斯基外,羅伯特·蒙代爾和亞瑟·拉弗爾是另外兩位極力推崇「供應學派」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蒙代爾是著名加拿大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亞瑟·拉弗爾是美國經濟學家、里根政府的經濟政策顧問團成員。顧名思義,與凱恩斯傳統「需求」經濟理論相反,「供應學派」強調的是,「供應」與「需求」關系中的「供應」一邊,即「供應創造自身的需求」。
❸ 美國兩黨執政時間
共和黨執政時間:1861-1885年,1889-1893年,1897-1913年,1921-1933年,1953-1961年,1981-1993年,2001-2009年,其餘時間便是民主黨執政時間。
民主黨和共和黨是美國兩個主要政黨。民主黨於1791年建黨,當時由部分種植園主、農民和某些與南方奴隸主有聯系的資本家組成。曾名共和黨和民主共和黨,1828年改稱現名。1933年至1953年,民主黨人羅斯福和杜魯門先後任總統,民主黨連續執政20年,是該黨最興旺發達時期。
從1981年到1989年連任兩屆總統並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有「里根經濟學」之說)的羅納德·里根是共和黨人。1992年上台擔任美國總統並於1996年競選連任獲得成功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是民主黨人。共和黨成立於1854年,當時主要是由反對擴大奴隸制的北方工商業資本家組成。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均為共和黨執政。
(3)里根經濟學實行時間擴展閱讀
民主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托馬斯·傑斐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在1790年代創建的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當時還簡稱為共和黨,以突顯擁護共和主義的原則。民主共和黨組成了史稱第一黨系(First Party System)的政治勢力主軸。民主共和黨專門反對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領導的執政黨-聯邦黨和其政策,當時聯邦黨提倡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放寬對於憲法的解釋、以及一個由精英統治的政府。
傑佛遜黨人(1801年之前)在英國與法國的戰爭中支持法國,並且反對與英國簽訂媾和的傑伊條約(Jay Treaty),因為擔心那將會助長美國國內的君主主義勢力。民主共和黨將獨立的農夫(自耕農)視為是共和國的中流砥柱,輕視都市、銀行、和工廠。傑佛遜和他的朋友麥迪遜於1798年將地方州的州權樹立為該黨的核心理念。民主共和黨在美國南部和西部擁有最多支持,但在東北部六州則勢力不大。
❹ 美國的里根經濟政策是
里根經濟學的財政政策觀點主要是:主張平衡預算,反對赤字財政政策。
里根認為減稅不會增加財政赤字。他在執政後立即向國會提出減稅計劃,且被通過。
其要點是將個人所得稅率不分收入等級,一律在三年內減少30%,三年後個人所得稅的稅級還要隨物價指數的變化加以調整。但做起來卻很困難。
因為減稅實際上就是把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部分轉移給企業和個人,因此在實踐過程中不得不因為巨額財政赤字的不斷增加而大打了折扣。
把最高累進稅率雖然從70%降到28%,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但減稅的幅度卻小於原計劃三年內減稅30%的幅度。
在後來的稅制改革方案和實踐中,把美國聯邦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過去的50%降低到28%,公司所得稅從過去的最高稅率46%降低到34%。
盡管財政赤字不斷擴大事與願違,美國依然成為西方工業國家中稅率最低的國家。
里根的經濟政策歸納一下,主要有三條:一是通過減稅,刺激經濟;二是增加軍費支出;三是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
(1)為刺激經濟增長,里根政府採取的首要對策就是通過減稅,以刺激消費和投資。
該政策實施後,果然奏效,美國經濟自1982年起進入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增長期,里根因為這一業績而在1984年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2)里根政府在處理國際政治事務上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取得對前蘇聯冷戰的勝利,因而大量增加軍費開支,期望在軍事上對蘇保持絕對的優勢威懾。軍費開支的增加導致了財政支出的擴大。
(3)為解決急劇增加的財政赤字,里根政府大量發行中、長期國債進行正府籌資。但關鍵的問題是這些國債賣給誰呢?
按照當時美國的居民儲蓄水平,美國國內的投資者是沒有這么多錢來購買正府發行的巨額國債的。所以剩下的惟一辦法就是吸引國際資本。
(4)里根經濟學實行時間擴展閱讀:
指里根總統執政期間實行的經濟政策,其主要經濟措施包括削減政府預算以減少社會福利開支,控制貨幣供給量以降低通貨膨脹,減少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以刺激投資,放寬企業管理規章條例以減少生產成本。
由於里根經濟政策盡可能大幅度減低高收入者和 大企業的所得稅率,又大幅度減少各項社會福利開支,故有人指責該政策「劫貧濟富」。
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內,所有經濟階層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層的貧窮人口也提升了6%(美國普查局,1996年)。而同時最富有的1%美國人則提升了1萬億元的收入(ZINN,2003年)。
里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降低通貨膨脹率。
通過減稅和加速企業折舊,以及改革一系列有礙於生產的規章制度,為企業經營者提供寬松的環境和市場自由競爭的政策空間。
調動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各方面的積極性,擺脫停滯和膨脹,促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里根的經濟發展總體思路是以供給學派的減稅政策來對付經濟停滯,以貨幣學派的控制貨幣供應量來對付通貨膨脹。
1981年2月,里根向國會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就是這兩個學派經濟理論觀點相結合的產物,它集中體現了里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這個計劃的要點是:
(1)削減財政開支(不包括軍費),特別是社會福利開支,減少財政赤字,至1984年實現預算收支平衡。
(2)大規模減稅,三年內減少個人所得稅300,4,對企業實施加快成本回收制度等,給企業以稅收優惠。
(3)放鬆政府對企業規章制度的限制,減少國家對企業的干預。
(4)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
這一計劃反映了里根經濟學的基本設想是:摒棄需求管理對工資、物價的控制和隨機應變的貨幣政策;
主張採用減稅和緊縮政府開支,實行預算平衡和貨幣供應量的穩定增長;放鬆政府對企業的限制和干預,通過刺激供給、自由競爭,使美國經濟達到自動復興和發展。
里根經濟學在實踐中,奉行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的理論,糾正了凱恩斯學派的某些片面性,但也遇到了不少麻煩。
比如,減稅和增加軍費同時並舉,造成財政上的超分配和財力不堪重負,從而導致美國經濟新的困難和不平衡。
由此可見,里根政府理論上反對干預。但實際上並沒有放棄干預。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所稱:里根政府所實行的是沒有凱恩斯的凱恩斯主義,或是沒有凱恩斯主義的凱恩斯效應。
雖然信奉供給、貨幣學派理論,反對凱恩斯主義,但在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實踐中,他並不為所確認的理論觀點所束縛,而是吸收了各派的長處,綜合運用。
比如,為了擺脫經濟困難,在實踐中,他運用凱恩斯學派所主張的通過增減政府開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供給學派所主張的通過減稅和放鬆對經濟的干預來刺激供給增加的政策。
以及貨幣學派所主張的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穩定貨幣政策等綜合地運用於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擺脫滯脹和控制通貨膨脹的經濟目標。
里根經濟學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有一套經濟政策,更為重要的在於它以高利率作為膨脹的財政政策與緊縮的貨幣政策同步策應的支持點和平衡點所形成的新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里根經濟學
❺ 歐洲歷史上的經濟繁榮期和蕭條期各是什麼時候
一. 由北美荒原到大國崛起和邁向世界超級強國
美國歷史可以分為早期、近代和現當代三個時期: 早期(1492年前——1776年); 近代(1776——1898年);和現當代(1898年至今)。區別三個時期的界標是1776年美國的獨立和1898年美西戰爭。
1.美國早期發展史(公元1492年前——1776年)
這一階段的發展特點,是由原始的氏族社會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並伴有前資本主義形態的跳躍。這一時期社會形態的發展並不是依次過渡的,它沒有經過奴隸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為主的發展階段。就生產關系的主導形態而言,它是前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發展的時期。就社會和政治生活狀況而言,它是以土著印第安人為主要居民轉變為以英格蘭人為主要居民的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時期。其基本原因在於已經處於先進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英格蘭人來到美洲的影響。
期美國又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1) 印第安人開發北美時期(1492年前——)
印第安人是北美大陸的最早原始居民。它們長期以來是開發北美的主力。它們的活動構成了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建立前的北美古代歷史的主流。但是印第安人開發北美的歷程是非常緩慢的。如果不是15世紀末期以來歐洲白人在北美的陸續探險和殖民,北美印第安人仍將左右著北美大陸歷史的演變。
2) 歐洲列強在北美探險、發展和殖民時期(1492——17世紀初)
這時印第安人仍是北美大陸的主要居民,但是主宰大陸命運的卻是歐洲白人。歐洲列強,主要是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和英格蘭人,它們先後闖入了北美大陸建立了各自的殖民點。一般說來,西班牙人和法國人在北美的殖民帶有濃厚的封建掠奪色彩。英格蘭人和荷蘭人在北美的殖民則主要同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相聯系。
3) 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時期(1607——1775年)
在此期間,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後建立了13個殖民地,從1607年的弗吉尼亞的詹姆斯城到1733年的喬治亞前後持續了126年時間。在這前後法國人在密西西比河流擁有巨大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則控制了佛羅里達和墨西哥地區,荷蘭人控制了紐約地區。1756-1763七年戰爭後英國人控制了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地區,成為北美大陸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地區的霸主。
需要指出,第一,這一時期移民的主流是以英格蘭人為主體的WASP即歐洲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族中的清教徒;居民中有白人、黑人移民以及原來的土著印第安人;移民中的自由移民和契約傭僕在性質上是有區別的。
在此期間,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後建立了13個殖民地,從1607年的弗吉尼亞的詹姆斯城到1733年的喬治亞前後持續了126年時間。在這前後法國人在密西西比河流擁有巨大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則控制了佛羅里達和墨西哥地區,荷蘭人控制了紐約地區。1756-1763七年戰爭後英國人控制了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地區,成為北美大陸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地區的霸主。
需要指出,第一,這一時期移民的主流是以英格蘭人為主體的WASP即歐洲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族中的清教徒;居民中有白人、黑人移民以及原來的土著印第安人;移民中的自由移民和契約傭僕在性質上是有區別的。
第二,殖民的英國模式和西班牙模式是有不同的,前者是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的拓殖,後者基本上是封建主義的商業掠奪。
第三,殖民地時期的社會性質是帶有依附性和前資本主義殘余的資本主義社會。整個說來,它基本上是英國資本主義在北美特殊條件下的移植,可以說具有北美特色。
2. 美國近代史(1776——1898年)
這一時期,是美國自由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時期。年輕的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領土開拓等各個領域取得了決定性的重大勝利。美國鞏固地建立和擴大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並逐步確立了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快速發展了國民經濟,在短期內成為名列前茅的世界工業大國,同時在19世紀的後30年開始了向現代資本主義階段的過渡,並在完成了大陸擴張後,開始走向了海外擴張。近代美國大體上又可分為下列四個發展階段:
1) 兩次對英戰爭階段(1776——1815年)
1775-1783年的北美獨立革命,推翻了英國在北美殖民的統治,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是美國歷史上的里程碑,它是美國資產階級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和近代美國的開端。
從1783-1812年的30年間,鞏固地建立了美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體制,其中包括確立了共和制、聯邦制、總統制和穩定的聯邦憲法。1812-1815年的第二次對英戰爭在主要方面是年輕的美利堅合眾國反對欺壓它的世界工業大國的戰爭,其結果促成了聯邦政府的鞏固、美利堅民族精神的崛起、排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外部威脅、開始了工業革命和長期的和平建國時期。
2) 西進運動、領土擴張和兩種社會制度矛盾發展激化時期(1815——1860年)
西進運動在北美獨立革命和南北戰爭之間的近百年內,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北美獨立革命的結果,又是南北戰爭的前奏。它早於領土擴張,活動內容比領土擴張更豐富,時間更持久。這種大規模的經濟開發和社會遷移活動,對於美國近代工業化和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對於美利堅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思想文化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影響。領土擴張的過程延續了半個多世紀,它既有殖民掠奪和爭斗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意義上由殖民地轉變為自由領地的另一面。
從1803年路易斯安那地區的購買到1867年購買阿拉斯加地區,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美國的領土從230萬平方公里迅速增加到930萬平方公里,而付出的代價累計只有5,555萬美元。顯然,美國經濟大國的形成、自然條件的優越是同美國的領土急劇擴張分不開的。
在這期間美國在對歐美的政策上提出了「門羅主義」的主張,她反對歐洲對美洲事務的干預,而對美洲則充當美洲國家利益的保護人,不過「門羅主義」的提出和「門羅主義」的擴張是有區別的。
在美國西進運動和大陸擴張及早期工業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南北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即北部的資本主義工業和南部的種植園奴隸制農業。代表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北部主體力量要求擴大國內市場、限制奴隸制發展、補充資本主義生產所需要的自由勞動力,實行高關稅,保護民族工業的發展。代表種植園奴隸制利益的南部主體力量要求擴大種植園經濟,為世界市場生產更多的商品棉花,實行低關稅,並從英國輸入廉價的工業品。
南北兩種經濟勢力在政治上的爭斗集中反映在是限制還是擴大奴隸制的問題上。美國人民結成了廣泛的限制和反對奴隸制的統一戰線。1820年的密蘇里妥協案、1833年和1850年的妥協案,1854年堪薩斯內戰,以及1857年的斯科特判例,都是南北兩種力量斗爭的反映。1860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當選總統,使南方擴大奴隸制的迷夢破滅。
這樣,兩種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矛盾的發展和激化,使南北戰爭成為不可避免。在這以前,美國確立了近代的資產階級的兩黨制度。
3) 南北戰爭和戰後南方重建時期(1861——1877年)
1861-1865年的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事件。由於林肯政府在1862年實行了解放奴隸、推行宅地法等一系列革命性措施,使戰局自1862年下半年起發生了有利於北方工業資本主義的變化。其最終結局是資產階級戰勝了南部種植園奴隸制,從而排除了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最大內部障礙。從此,美國經濟走上了迅速發展的嶄新階段。
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是1865-1887年的南方重建時期。這是南北雙方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爭取資產階級經濟民主和政治民主斗爭的繼續。它經歷了林肯、約翰遜兩任總統和國會激進派的三個重建方案階段,盡管南方重建是以南北兩種勢力的妥協而告終,但是,南方的社會經濟結構已經向著資本主義的農業緩慢地轉化,南北雙方的矛盾已經發生了相應的重要轉化,即代表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政治勢力矛盾轉為代表維護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不同利益集團的內部派別爭斗。
整個說來,戰後的南方經濟制度和社會政治已經發生了有利於工業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緩慢變化,但是這種妥協也使美國保持了美國南北兩地的巨大差距,南方依然保留了某些奴隸制的殘余形式和勢力。
4) 近代工業化的完成和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時期(1877——1898年)
這是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狂飆時期。美國開始了電力革命和內燃機革命為標志的科學技術革命,在世界當時的最高水準上完成了近代工業化,趕上了德國和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大國。與此同時,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為典型的現代化企業組織、托拉斯國家,出現了普爾、托拉斯、控股公司等現代化組織,進入了現代資本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
在政治領域,美國形成了主要代表壟斷資本主義利益的資產階級兩黨制,隨著近代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興起,以及工農運動的高漲,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在思想領域,這一時期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進步主義、民粹主義和擴張主義思潮流行。
在外交領域,美國開始結束了早期孤立主義外交,奉行積極的對外擴張政策的轉變。
整個說來,這是一個世紀之交的大轉折時代。它開始了由自由競爭為主的時期向以壟斷為主時期的轉變;由近代農業國為主到現代工業國的轉變;由以農村為主的社會向以城市為主的社會的轉變;由早期技術革命向近代新技術革命的轉變;由自由放任到局部時期和部門的國家干預的轉變;以及由大陸擴張到開始海外擴張的轉變。
3. 美國現代史(1898——當今)
1898年美西戰爭以來的美國現代史已經整整100年了。這是美國現代資本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時期。也是美國人民和進步人士反對寡頭統治,爭取民主和進步與社會平等的斗爭歷史。又是現代資本主義的不斷改革和調整的時期。美國在這一時期由世界工業大國迅速發展為1945年的世界頭號超級大國,並一直保持到今天。整個說來,這一時期美國的發展和比較快速的發展是主要的。現代美國的發展也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發展階段。
1)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經濟高速發展時期(1898——1929年)
美西戰爭標志著美國由自由資本主義向現代資本主義的轉變,也是劃分美國近代和現代歷史的界標。美西戰爭的結果使美國名副其實地步入了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走上了對外經濟擴張的道路,在遠東美國制訂了「門戶開放」政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大發戰爭財,並於1916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
戰後的2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到新的高峰。由於美國通過西奧多·羅斯福的「公平交易」、伍德羅·威爾遜的「新自由」政策、美國的進步主義運動,以及20年代美國經濟的自由放任,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政治統治得到進一步的鞏固,但在這同時,也孕育著潛在的嚴重危機。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先是中立,隨後參戰,這時在經濟和政治實力上,基本上仍然是一個羽毛未豐的新興現代化的資本主義國家,她企圖稱霸但是力不從心,在巴黎和會上受挫。戰後,美國在鞏固拉丁美洲基地的同時,開展了全球范圍內的爭奪經濟霸權的斗爭。
2) 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29——1945年)
1929-1933年,美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空前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赫伯特·胡佛總統的自願聯合政策未能制止危機的蔓延。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上台執政,實行新政。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通過強化國家全面干預金融財政、工業、農業、公共工程、社會保障等領域,緩解了經濟危機的嚴重惡果,保護了勞動生產力,避免了美國走上法西斯主義的道路,並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勝利准備的物質條件。
羅斯福新政的改良措施是有利於現代化發展的進步改革舉措,它的全面強化國家干預政策使壟斷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的新階段,標志著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成熟,對於現代美國歷史的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深遠影響。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先是中立,1941年底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參加組織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美國在經濟上發揮了民主國家兵工廠的作用;在軍事上通過組織參加一系列重大戰役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政治上推動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和發展,保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次戰爭的結果,使美國成為得益最大的唯一超級大國,奠定了美國在戰後稱霸資本主義世界的基礎。
3) 戰後最初25年稱霸資本世界的鼎盛時期(1945——1969年)
美國在這一時期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高峰。由於以原子能技術、宇航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為標志的新科學技術革命,在美國的興起推動美國經濟高度現代化的發展。加上美國現代企業組織的新發展,國家和國際壟斷組織的新發展以及跨國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國成為高度現代化的超級大國,並開始向後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轉化。
60年代是美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時期,在這期間,美國由海外擴張走向全球擴張,奉行對蘇冷戰和對華遏制政策,也與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發生尖銳對抗,還與願意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改善關系的西歐與日本發生矛盾。在對內政策上,戰後初期,美國一度強化了反共主義的麥卡錫主義反民主政策,不過整個說來,美國依然實行擴大資產階級民主體制的政策。
在經濟上,從杜魯門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的「新邊疆」政策和約翰遜的「偉大社會」政策,都在新的條件下不同程度地繼續推行羅斯福的新政政策。而艾森豪威爾的折衷路線的「現代共和黨主義」,也沒有改變強化國家干預和福利國家政策的基本軌道。
4) 繼續超級大國地位的時期(1969年以來)
70年代以來,美國仍然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90年代起美國更成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它的整體實力在資本主義世界依然保持超強地位。盡管美國經歷經濟滯脹和1979-1982、1990-1992年的三次經濟危機,但是整個說來美國經濟仍然在發展,80年代中期和1992以來經濟發展出現少有的好勢頭。不過為了適應滯脹經濟和國際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在國內經濟政策上美國面臨控制政府幹預規模和重點,強化市場經濟機制的重大調整,尼克松的「新聯邦主義」、卡特的「反滯脹政策」、里根經濟學的振興經濟政策、以及柯林頓新民主黨人刺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經濟政策都證明了這一發展趨勢。
在外交政策上,美國實行了比較現實主義路線的重大調整。在政治和思想領域,美國的保守主義思潮明顯強化。
二. 美國歷史發展的主要特點
在美國歷史發展中,有著相互聯系和影響的五個明顯的特點。
1.年輕快速、實力最強、富有活力的大國
美國迄今建國歷史只有222年,遠較其他大國年輕。美國是世界上快速發展的大國。她有三個快速發展期:
1607-1775年在不到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由土著印第安人為主的母系氏族社會階段,過渡為帶依附性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殖民地。
1815-1894年的80年間,美國又從一個發展中國家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化大國。
而1898年以來的一百年間,美國的現代化和後現代化水平、科學技術水平、社會物質和文化社會生活現代化水平一直領先於世界各國。美國作為實力最強的大國工業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從1894年以來已整整104年了。1916年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在各個經濟領域佔有全面的優勢, 20年代美國成為汽車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1938年 美國占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的36%。二戰後的1948年,美國佔54.8%,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的53年裡美國一直是超級大國。整個說來當代美國的經濟處在歷史上繼續大發展的時期;盡管和西歐、特別是日本、德國相比70 年代以來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的發展差距一度相對縮小;作為超級經濟大國的,美國的經濟霸權雖然一度相對衰落, 但是90年代美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地增長使美國的經濟超強地位得到鞏固。
美國富有活力表現在美國私人經營和國家、集團、私人壟斷所有制兼顧;市場經濟為基礎兼顧政府幹預。
美國是壟斷主體的民主共和制國家(以壟斷資本民主為主體的利益集團化,政治民主化趨勢)。
實行自由主義為指導的思想多元化(以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共和主義為主體的思想多元趨勢)。
推行向全球開放的吸收外來移民政策;推進美利堅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以基督教新教為主體的世界各教派林立趨勢。
以WASP文化為主體各族文化共存和交融的趨同存異趨勢)
2.外來移民持續不斷的國家
3.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國家
在資產階級國家中美國是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國家。它是資產階級的主體民主,錢袋民主。神化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制,把它說成是唯一優越的制度,顯然是一種偏見。而認為這種民主完全是子虛烏有,甚至十分反動,也是一種偏見。
美國的民主制包括共和制、聯邦制、成文憲法、兩院制、總統制、兩黨制、司法制、選舉制等特色。在國家政權形式方面,美國實行的資產階級共和制,而不是像英、荷、日本那樣的君主立憲制。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互關系方面,美國實行的是二元聯邦制,而不是像英、法、日那樣的單一中央集權制,它比聯邦德國、加拿大的聯邦制更典型。
在憲法形式方面,美國實行的是以修正案作為補充形式的穩定的成文聯邦憲法,而不是像英國那樣的不成文憲法或者像法國那樣幾經更替的成文憲法。
美國的權力結構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在立法機構方面,美國實行的是由各州選民選舉產生的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兩院制,而不像英國那樣的上院和下院,也不像聯邦德國那樣上院由州任免,法國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
在行政權力方面,美國實行的是總統制而不是像英國、日本那樣的首相或總理的內閣制,也不像法國那樣由總統任命總理的組閣制。
在司法權力方面,實行的是逐級法院制和專項法院制度。
在政黨制度方面,美國實行的兩黨制,而不是像法國和義大利等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實行的多黨制,或日本那樣的名義上多黨制實際上的自民黨的一黨制,以及英國那樣的工黨和保守黨的兩黨制。在美國還以第三黨作為兩黨制的補充,它排除了任何第三黨執政的可能性。
在選舉制度方面,美國則實行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的直接選舉制。
美國還是統治集團內部民主爭論的主體民主制。多年來在內政外交和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政策上,在有利於美國國家利益的范圍內允許存在各種傾向的爭論。例如在政府職能上的大政府和小政府之爭,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制之爭等。
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在特定時期還以非民主的法西斯手段為補充。在本世紀30年代出現過法西斯思潮的泛濫,在50年代初期出現過麥卡錫主義的橫行,但是,它們不是統治階級維護長治久安的明智之舉。
美國資產階級的民主擴大有一個過程。例如獨立和自由權力的擴大,由契約傭僕白人身份到白人自由民身份,由黑奴到自由黑人身份,由非自由人的印第安人到具有公民權身份的印第安人。在參政權問題上,選舉權的限制逐步縮小和取消,參政人由少數政治活動家參政到某些中下層代表人物的參政, 由白人到黑人再到印第安人,由男子到婦女。還有經濟平等權力的擴大,表現在市場經濟領域中的公平、公正和公開,反托拉斯立法和公平競爭法規的制定,還有通過社會福利保障機制實行財富的再分配等。
美國的政治生活中也有資產階級的民主和改革傳統。它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的殖民地自治議會和1620年的外來移民的「五月花號公約」。
從1776年的獨立宣言到1878年的聯邦憲法和1791年的憲法前10條修正案即權利法案。從傑斐遜民主思想到傑克遜的民主政治。
從1863年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關於「民有、民治、民亨」的政府的葛底斯堡著名演說,到1866年的給黑人以充分民主權利的憲法第14條修正案。
從19世紀末的平民黨主義到20世紀初的進步主義運動。
從西奧多·羅斯福的「公平交易」到伍德羅·威爾遜的「新自由」,再到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政和1941年的大西洋憲章、「四大自由」。
從杜魯門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政府的「新邊疆」政策和林登·約翰遜政府的「偉大的社會」政策,直到柯林頓政府的「新民主黨人」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大眾爭取民主權利的改革措施。
4.商品經濟和壟斷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國家
美國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典型;也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典型;以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典型。可以這樣說,作為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國家,美國是後起的,作為現代資本主義壟斷組織的國家,美國又是老牌的。它是一部典型的商品經濟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美國現代化的發展和現代化生產方式和組織相同步,認為美國的商品經濟發展都是資本主義性質從而需要加以排斥,顯然把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和資本主義的性質相混同,但是認為這種發展沒有美國特色,不符合美國資本主義的利益也是不對的。
5.對外開放和社會機制不斷調整的國家
這個問題可以概述表現為以下四點:第一,人口流動的王國;第二,對外貿易的超級大國;第三,門戶開放的國家;第四,不斷進行改革和政策的國家。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國家。從北美殖民地時代起,美國就和對外開放結下了不解之緣。沒有開放,北美大陸不可能在17世紀早期就出現資本主義制度;沒有開放既不會有美利堅共和國的誕生,也不會有美利堅民族的形成。美國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北美大國的形成是和美國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分不開的。在現代史上,沒有開放也就沒有20世紀美國的大發展。
美國不僅是一個外來移民的國家,而且是一個國內居民頻繁流動的王國。它是美國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和連續不斷的外來移民潮的產物,又是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因。流動中的北美大陸表現為居民遷移分布的不斷變化,以及都市化的迅速發展和城市、農村居民人口分布的急劇變化。它反映了美國人口重新分配的遷移率。
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為高遷移率提供了客觀經濟前提;西進運動和大陸擴張是高遷移率的強大動力;近代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又有力地推動高遷移率的發展;交通運輸和通訊事業的先導又為高遷移率創造了有利環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和美利堅民族的創新精神都是高遷移率的推動因素。美國良性的人口頻繁流動有利於美國經濟現代化的進程;有利於美國社會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有利於美國的合理布局和整體發展;也有利於人口素質的提高。
作為從貿易立國到對外貿易的超級大國,沒有對外貿易就沒有美利堅共和國的建立;就不會有美國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就不會有超級大國的形成。在貿易大國的進程中,美國採取了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兼顧和交替的政策。作為開放型的美利堅共和國的一個重要表現是,自20世紀以來,美國基本上推行門戶開放式的外交政策。從對華門戶開放到全球門戶開放政策,充分顯示了在全球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進程中,這種政策對於國際關系產生的深遠影響。
至於不斷進行改革和政策調整,我們將在後面幾講中詳細闡述。美國的改革開放之路告訴我們,美國在短短的不到400年內,從荒原發展為世界頭號超級大國,得力於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美國特色。在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中,美國的改革開放執西方世界之牛耳。
❻ 什麼是里根經濟學你如何評價它的經濟績效
里根經濟學
指里根總統執政期間實行的經濟政策,其主要經濟措施包括削減政府預算以減少社會福利開支,控制貨幣供給量以降低通貨膨脹,減少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以刺激投資,放寬企業管理規章條例以減少生產成本。由於里根經濟政策盡可能大幅度減低高收入者和 大企業的所得稅率,又大幅度減少各項社會福利開支,故有人指責該政策「劫貧濟富」。[1] 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內,所有經濟階層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層的貧窮人口也提升了6%(美國普查局,1996年)。而同時最富有的1%美國人則提升了1萬億元的收入(ZINN,2003年)。
概述
里根經濟學
美國總統里根
在所謂「里根經濟學」的背後,實際上是「供應學派」(Supply-SideEconomics)作為經濟學理論基礎。雖然當時支持「供應學派」的經濟學家並不佔多數,但早在70年代,便有一些經濟學家推行「供應學派」的經濟理論,「供應學派」由美國經濟學家裘得·萬尼斯基在1975年命名。除了裘得·萬尼斯基外,羅伯特·蒙代爾和亞瑟·拉弗爾是另外兩位極力推崇「供應學派」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蒙代爾是著名加拿大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亞瑟·拉弗爾是美國經濟學家、里根政府的經濟政策顧問團成員。顧名思義,與凱恩斯傳統「需求」經濟理論相反,「供應學派」強調的是,「供應」與「需求」關系中的「供應」一邊,即「供應創造自身的需求」。
上世紀80年代,「供應學派」能夠得勢主要歸因於兩方面,一是凱恩斯的需求理論在70年代的失敗,二是具有保守理念的里根在美國政壇上得勢,「供應學派」下的減稅的經濟政策正好順應里根低稅收的價值觀和理念。里根的偉大就在於他能用極通俗的話,並富有感情地將復雜的經濟學理論傳達給美國大眾,即減少稅收、刺激經濟、創造就業,通過經濟和財富的增量反而能在低稅率的前提下增加國家稅收,同時增加大眾的財富。當時,美國的多數選民接受了減稅的「里根經濟學」,是因為支持里根的選民在理念和直覺上對里根經濟政策有了認同。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里根經濟學英語為:Reaganomics。名。不可數。由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推行的經濟政策。主要內容包括支持市場自由競爭、降低稅收和公共開支、降低政府對企業經營的控制等。這些政策帶來了美國80年代後的經濟持續繁榮,拖垮了前東歐社會主義陣營。
2主要內容
里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降低通貨膨脹率;通過減稅和加速企業折舊,以及改革一系列有礙於生產的規章制度,為企業經營者提供寬松的環境和市場自由競爭的政策空間,調動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各方面的積極性,擺脫停滯和膨脹,促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里根的經濟發展總體思路是以供給學派的減稅政策來對付經濟停滯,以貨幣學派的控制貨幣供應量來對付通貨膨脹。1981年2月,里根向國會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就是這兩個學派經濟理論觀點相結合的產物,它集中體現了里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這個計劃的要點是:
(1)削減財政開支(不包括軍費),特別是社會福利開支,減少財政赤字,至1984年實現預算收支平衡。
(2)大規模減稅,三年內減少個人所得稅300,4,對企業實施加快成本回收制度等,給企業以稅收優惠。
(3)放鬆政府對企業規章制度的限制,減少國家對企業的干預。
(4)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
這一計劃反映了里根經濟學的基本設想是:摒棄需求管理對工資、物價的控制和隨機應變的貨幣政策;主張採用減稅和緊縮政府開支,實行預算平衡和貨幣供應量的穩定增長;放鬆政府對企業的限制和干預,通過刺激供給、自由競爭,使美國經濟達到自動復興和發展。
里根經濟學在實踐中,奉行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的理論,糾正了凱恩斯學派的某些片面性,但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比如,減稅和增加軍費同時並舉,造成財政上的超分配和財力不堪重負,從而導致美國經濟新的困難和不平衡。由此可見,里根政府理論上反對干預。但實際上並沒有放棄干預。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所稱:里根政府所實行的是沒有凱恩斯的凱恩斯主義,或是沒有凱恩斯主義的凱恩斯效應。雖然信奉供給、貨幣學派理論,反對凱恩斯主義,但在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實踐中,他並不為所確認的理論觀點所束縛,而是吸收了各派的長處,綜合運用。比如,為了擺脫經濟困難,在實踐中,他運用凱恩斯學派所主張的通過增減政府開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供給學派所主張的通過減稅和放鬆對經濟的干預來刺激供給增加的政策,以及貨幣學派所主張的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穩定貨幣政策等綜合地運用於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擺脫滯脹和控制通貨膨脹的經濟目標。里根經濟學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有一套經濟政策,更為重要的在於它以高利率作為膨脹的財政政策與緊縮的貨幣政策同步策應的支持點和平衡點所形成的新機制。
3發展
經過幾年的實踐,里根經濟學的內容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普遍地反對政府幹預變為主張要由政府進行一定的干預;由單一地強調減稅以刺激投資變為根據需要有增有減;由強調反凱恩斯主義的預算平衡發展又回復到實行龐大的財政赤字政策。里根上台後,美國經濟形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好轉,有的西方經濟學把之歸功於里根經濟學的勝利,有的經濟學家則認為是美國經濟長時間蕭條後必然回升的結果,是里根的運氣。
4財政政策
里根經濟學的財政政策觀點主要是:主張平衡預算,反對赤字財政政策。里根認為減稅不會增加財政赤字。他在執政後立即向國會提出減稅計劃,且被通過。其要點是將個人所得稅率不分收入等級,一律在三年內減少30%,三年後個人所得稅的稅級還要隨物價指數的變化加以調整。但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減稅實際上就是把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部分轉移給企業和個人,因此在實踐過程中不得不因為巨額財政赤字的不斷增加而大打了折扣,把最高累進稅率雖然從70%降到28%,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但減稅的幅度卻小於原計劃三年內減稅30%的幅度。在後來的稅制改革方案和實踐中,把美國聯邦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過去的50%降低到28%,公司所得稅從過去的最高稅率46%降低到34%。盡管財政赤字不斷擴大事與願違,美國依然成為西方工業國家中稅率最低的國家。
5價值
每年2月6日是美國前總統里根的百年冥誕,美國各界陸續隆重紀念這位上世紀80年代連任兩屆的總統,奧巴馬也在《今日美國》發文緬懷。在美國人眼裡,里根重塑了美國精神,紀念活動多少反映了美國人對現實的不滿,很多美國人呼籲奧巴馬向里根學習。
1981年1月,年屆70高齡的里根就任美國第49屆總統,他所接手的美國正遭受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此外,持續的越戰讓美國價值的認同感被日益增長的懷疑所取代,前蘇聯在尖端武器和影響力范圍上都贏得了對美國的優勢,這些也讓公眾對建立在個人自由和自由市場基礎上的美國政治體系產生了一些懷疑。
羅斯福用「新政」帶領美國走出了蕭條,里根最終也開創性的以匪夷所思的「里根經濟學」引導美國人走出滯脹危機並贏得冷戰,堪稱「里根革命」,也就是新政以來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當前,奧巴馬同樣遇到經濟危機與美國影響力的衰退,美國人期望他能夠像里根那樣引領美國重返 「山顛之城」。
里根當年所迎戰的滯脹危機,本質上是「凱恩斯危機」。因為凱恩斯用他的理論將資本主義從大蕭條之中解救出來,並推動西方經濟在戰後迅速恢復,進入黃金時代。然而,正是因為他太成功而成為神話,無人質疑凱恩斯的理論並被美國政府長期奉行,最終產生滯脹危機。
羅斯福「新政」結束了美國市場的無政府狀態,強化政府對市場進行宏觀管理的作用,這雖然緩和了日益貧富分化的矛盾,但是在強調社會公平的同時也影響到了經濟效率。美國皈依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主要是通過財政政策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帶來越來越高的赤字,原以為通脹是實現充分就業的低廉代價,但最終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滯脹。用里根的話說,凱恩斯用通脹去打擊失業,又用失業打擊通脹,最終結果是通脹與失業一起打擊了美國經濟。
產生滯脹的原因在於,在經濟停滯(主要表現為產能過剩)的時候,用來繼續刺激增長的財政或貨幣政策誘發了劇烈的通貨膨脹,而這種超出控制的通脹會使得市場價格信號紊亂以及資金流向發生變化,從而使得經濟陷入停滯與混亂,高通脹與高失業率並存。尤其是當年美國在適應性的政策下,為了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不斷增加貨幣供應量,火上澆油。
美國通脹率從1960年代初期的不到2%上漲到1979年的13.3%,里根在就任總統後的電視演說中承認,1960年的1美元到1981年只值3角6分,這導致個人儲蓄率大幅下降。盡管工資隨著通脹同步上漲,但是美國對名義收入征稅而非實際購買力征稅的做法,導致工資上漲也將人們推到更高的稅收等級,通脹和邊際稅率的提高對人們的生活水平打擊沉重。這使得社會分配嚴重不均,尤其是那些年輕人與靠固定收入為生的老人陷入困境。這種環境也影響了市場的投資預期,工人開始怠工,企業也無心進行研發,失業率開始上升。
作為溫和的保守主義者,里根這位未曾專門學習過經濟學的總統,在成功的化解滯脹危機過程中,用供給學派的減稅等政策對付「停滯」,用貨幣學派控制貨幣總量的政策對付「通脹」,這是一種探索性且爭議巨大的冒險的政策選擇。具體而言,就是降低個人所得稅率與減免企業稅,削減財政支出,放寬管理企業的法令與規章,控制貨幣供應量等。即通過控制政府開支與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來降低通脹率,通過削減個人所得稅與加速企業折舊鼓勵工人努力工作與企業投資,並給予企業與市場更多的自由空間,增強活力。
里根的冒險獲得了成功,他那新自由主義的理念成為新的神話,並直接導致了今天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加深。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的經濟危機就是里根時代開始的新自由主義的結果,進而主張重返「凱恩斯」,加強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但是,里根曾有名言,「在這場危機中,政府不是解決方案,政府就是問題所在」,意思是說,政府幹預或許再次降低市場的效率,並陷入官僚主義之中。
盡管政府投資模式是中國乃至「東亞模式」成功的本質,但為了實現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長期採取積極的財政投入與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了整體性的產能過剩,這需要及時轉型。不過,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採取財政刺激政策與天量貨幣投放後,產生了通脹壓力,一部分刺激資金在資產與商品市場到處流竄,面臨滯脹威脅。中國應該毫不猶豫的控制貨幣供應量,並用大幅加息的手段抑制各種資產泡沫,同時效仿里根減稅的做法,降低個人與企業的稅收,放開某些行業與某些生產要素的壟斷,給予市場更多的自由空間,才有利於化解滯脹風險。
❼ 為什麼中國現在不能搞「里根經濟學」
里根經濟學指里根總統執政期間實行的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和版控制貨幣權供應量的增長,降低通貨膨脹率;通過減稅和加速企業折舊,以及改革一系列有礙於生產的規章制度,為企業經營者提供寬松的環境和市場自由競爭的政策空間,調動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各方面的積極性,擺脫停滯和膨脹,促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這個問題你可以網路——為什麼中國現在不能搞「里根經濟學」,會看到一些專業人員的回答,沒必要在這里問。
❽ 「里根經濟學」適合中國嗎
指里根總
統執政期間實行的經濟政策,其主要經濟措施包括削減政府預專算以減少社會福利開支,屬控制貨幣供給量以降低通貨膨脹,減少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以刺激投資,放寬
企業管理規章條例以減少生產成本。由於里根經濟政策盡可能大幅度減低高收入者和
大企業的所得稅率,又大幅度減少各項社會福利開支,故有人指責該政策「劫貧濟富」。[1]
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內,所有經濟階層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層的貧窮人口也提升了6%(美國普查局,1996年)。而同時最富有的1%美國人則提升了1萬億元的收入(ZINN,2003年)。
❾ 里根政府實行減少福利開支的歷史背景和理由
歷史背景:羅斯福「新政」結束了美國市場的無政府狀態,強化政府對市場進行宏觀管理的作用,這雖然緩和了日益貧富分化的矛盾,但是在強調社會公平的同時也影響到了經濟效率。
美國皈依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主要是通過財政政策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帶來越來越高的赤字,原以為通脹是實現充分就業的低廉代價,但最終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滯脹。用里根的話說,凱恩斯用通脹去打擊失業,又用失業打擊通脹,最終結果是通脹與失業一起打擊了美國經濟。
理由:里根經濟學的財政政策觀點主要是:主張平衡預算,反對赤字財政政策。里根認為減稅不會增加財政赤字。他在執政後立即向國會提出減稅計劃,且被通過。其要點是將個人所得稅率不分收入等級,一律在三年內減少30%,三年後個人所得稅的稅級還要隨物價指數的變化加以調整。
(9)里根經濟學實行時間擴展閱讀:
里根主義信徒認為,美國國際發展署支付的雙邊援助應當加上附加條件:即必須推行自由市場政策,援助必須用來幫助第三世界私人企業的發展;還有人主張減少美國政府在人道主義援助中的角色,並將此責任移交給私人機構,因為"對世界上窮人的道德責任最好留給私人和私人組織,而不是政府官員。"
七十年代末,經由多邊組織的美國對外援助佔了美國外援的五分之一左右,這成了一個最具爭議性的話題。一些里根主義信徒提議:這種外援應當逐步淘汰,至少不能再增加,因為"資金提供方和接受方之間的關系越疏遠,資金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有120億美元預算的世界銀行,成為里根主義信徒管教南方計劃的首要的關注焦點。
❿ 美國歷史上的經濟繁榮期和蕭條期各是什麼時候
美國歷史上經濟繁榮期是南北戰爭結束之後迅速發展的美國經濟奠定了現代美國工業的基礎。1880年代,美國超越英國成為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20年代的美國經濟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原因:
1、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戰爭中大發橫財,一戰後,美國從戰前欠外債30億美元到戰後外國欠美國130億美元,並掌握世界黃金儲備的40%,華爾街已成為繼倫敦之後的另一個世界金融中心。
2、美國政府對經濟活動實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國內的技術革新和生產合理化運動都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如技術革新和機器設備更新刺激生產發展;由於很早確立了專利保護制度,美國的發明和創造空前活躍,與此同時,諸如泰勒制和福特生產線等「工業生產合理化」運動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經濟發展迅速。此外,分期付款的銷售模式刺激了消費市場的活躍。
蕭條期是發生在1929年10月的華爾街大崩盤,或許是金融世界遭受過的最大災難 。大危機期間美國股市暴跌,大批企業破產,失業人數大量增加,銀行倒閉,生產持續下降。這次經濟蕭條是以農產品價格下跌為起點:首先發生在木材的價格上(1928年),這主要是由於蘇聯木材競爭的緣故[來源請求];但更大的災難是在1929年到來,加拿大小麥的過量生產,美國強迫壓低所有農產品產地基本穀物的價格。不管是歐洲、美洲還是澳洲,農業衰退由於金融的大崩潰而進一步惡化,尤其在美國,一股投機熱導致大量資金從歐洲抽回,隨後在1929年10月發生了令人恐慌的華爾街股市暴跌,整整十年期間美國失業率超過20%的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