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了解法國從古至今的文學大師!!!
從古至今?
懸賞0分?
樓主.....................
你贏了
哎..
最多幫你找找你提到那兩位...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墮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編輯] 劇本
《克倫威爾》,1827年發表的韻文劇本。劇本的「序言」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
《愛爾那尼》(愛格尼),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國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徹底勝利的標志。
[編輯] 小說
《巴黎聖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說,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小說中的兩個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孚羅洛是一對比,前者外貌醜陋,但心地純潔善良。後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艾絲蒙則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發表於1869年 小說有著和巴黎聖母院一樣的美醜對比。主人公格溫普蘭出生貴族,但因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小時候被毀容。後來被民間藝人「熊」(或音譯「烏蘇斯」)收養。所以說,格溫普蘭是人民的兒子。後來小說峰迴路轉,格溫普蘭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因為愛人「女神」(音譯「蒂」)的病逝,徹底絕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創作標志著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
《海上勞工》
《悲慘世界》歷時三十餘年,從1828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終於寫完全書。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學手法,思想觀念的文學巨著。在小說中,雨果描述了下層人民的深重苦難。並且通過主人公尚萬強的遭遇,表達了雨果悲天憫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後一部小說。小說的兩個對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納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惡對比。郭文在捕獲郎特納克侯爵之後,因念郎特納克侯爵救了三個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而放走了敵人頭子。這種安排,最能體現雨果對慈悲為懷,對純潔良心的信仰。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
法國最偉大詩人之一,象徵派詩歌先驅,現代派的奠基人,以詩集《惡之花》(Les fleurs mal)留名後世。
生平簡介
夏爾·波德萊爾生於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萊爾晚年與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務於神職,後來在參議院任職,他在詩歌和繪畫方面頗有才能,其在波德萊爾幼年時代就給予了他良好的藝術熏陶。波德萊爾六歲那年,父親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親改嫁。七月革命,法王復辟後,波德萊爾的繼父上校奧皮克調職至里昂,波德萊爾進入當地的一所私立學校學習,其十五歲時轉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學(Lycée Louis-le-Grand)學習。在這個時期,波德萊爾開始顯示出其在詩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詩作卻不為導師所認同,得到的評價是在這些詩作中顯示了一些不屬於他年齡的墮落品質。1839年,由於波德萊爾堅持庇護一名同學而被學校開除。
1840年,十九歲的波德萊爾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區,結識文學界的朋友,為一家報紙供稿。次年,被其放盪的生活惹怒的奧皮克將繼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並希望艱苦的航行能夠改造波德萊爾。1842年2月,波德萊爾於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這次通往東方的旅程令波德萊爾產生無數的幻想,並成為其後來一些作品的創作源泉。4月,波德萊爾繼承了先父的遺產,開始隨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瓊漿佳餚、華服美女以及鴉片迷葯在波德萊爾的詩歌中畫出了一抹奇異的蒼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萊爾開始寫作後來收錄在《惡之花》中部分的詩歌。由於他不節制的揮霍,他的家人於1844年指定了一名監護人管理波德萊爾的財產,按月撥給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萊爾企圖自殺。1846年,波德萊爾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詩歌、小說、文論和翻譯,其中大部分的詩歌於1857年首次結集為《惡之花》出版。令波德萊爾最初聞名於巴黎文壇的並不是他的詩歌,而是他的文學評論:《一八四五年的沙龍》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龍》。1848年,法國巴黎工人學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萊爾在期間十分積極,並與朋友一起創辦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這份刊物僅維持了兩天,6月23日,波德萊爾參與了六月起義的巷戰。在波德萊爾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深的作家是愛倫·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間,波德萊爾堅持翻譯坡的作品。
《惡之花》出版後不久,因為「有傷風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處以波德萊爾三百法郎的罰款,並勒令從詩集中刪除六首主要的詩,當時的法國文壇對此事件的看法一分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萊爾一邊,偉大文豪雨果寫信給波德萊爾贊揚《惡之花》。1861年,《惡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詩外,並加入新詩35首。同年12月,波德萊爾被提名為法蘭西院士候選人,波德萊爾於次年2月拒絕。
1862年,詩人首次發病,三年後病情惡化,1866年在比利時參觀教堂時突然出現失語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狀,回巴黎後住進迪瓦爾博士的療養院,翌年病逝,
享年46歲。
作品簡析
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創造美,然而美的定義千差萬別,波德萊爾認為,美不應該受到束縛,善並不等於美,美同樣存在於惡與丑之中。兩個世紀前,當波德萊爾將自己所創造的美展現給世人的時候,評論界驚恐的稱呼他為「惡魔詩人」。當時正處於浪漫主義末期,一些公認的主題在創作上已顯疲乏,大多數詩人在那塊擁擠的土地上死守陣地,鮮有大膽創新者出現,而在眾人之外堅持培育那朵「惡之花」的波德萊爾不外乎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
1821年 夏爾·波德萊爾生於巴黎高葉街十五號
1827年 波德萊爾的父親讓—弗朗索瓦·波德萊爾去世
1828年 母親再婚,改嫁歐比克上校
1831年 歐比克調至里昂駐防,全家隨同前往。波德萊爾入德洛姆寄宿學校
1832年 進里昂皇家中學
1836年 歐比克調回巴黎,波德萊爾進路易大帝中學就讀。開始閱讀夏多布里昂和聖伯夫
1837年 在中學優等生會考中獲拉丁詩二等獎
1838年 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寫田園詩
1839年 被路易大帝中學開除。通過中學畢業會考
1840年 入勒韋克·巴伊寄宿學校。開始游手好閑,與繼父鬧翻
1841年 被迫遠游,從波爾多出發,前往加爾各答
1842年 回巴黎,繼承先父遺產。遷居聖·路易島,開始與聖伯夫、戈蒂耶、雨果及女演 員 讓娜·杜瓦爾交往。寫出《惡之花》中的二十多首詩
1843年 經濟拮據。吸大麻。《惡之花》中的許多詩寫於此時
1844年 被指定監護人管理其財產,揮霍無度
1845年 二度企圖自殺。出版《1845年的沙龍》。開始翻譯愛倫·坡的作品
1846年 出版《1846年的沙龍》
1847年 結識瑪麗·杜布倫,發表小說《拉·芳法羅》
1848年 參加革命團體。翻譯愛倫·坡的《磁性啟示》
1849年 對革命感到失望,躲到第戎數月
1851年 發表《酒與印度大麻》,以《冥府》為總題發表十一首詩,後收入《惡之花》。控訴霧月政變,放棄所有政治活動
1852年 發表《愛倫·坡的生平與著作》。首次寄詩給薩巴蒂埃夫人
1855年 在《兩世界評論》雜志以《惡之花》為題發表十八首詩
1857年 《惡之花》初版,惹官司。與薩巴蒂埃斷交
1858年 回母親身邊居住,經濟困難
1859年 出版《1859年的沙龍》,精神日益不安
1860年 出版《人造天堂》
1861年 再次企圖自殺。《惡之花》重版。提名為法蘭西學士院院士候選人。寫《赤裸的心》
1862年 退出侯選,健康不佳
1863年《小散文詩》初版
1864年 以《巴黎的憂郁》為題發表五首新寫的散文詩。前往比利時。出版和賺錢計劃落空。寫《比利時諷刺集》
1865年 寫《赤裸的心》。寫《可憐的比利時》。病情惡化,回巴黎
1866年 出版散詩集《漂流物》。參觀比利時聖·盧教堂時突然跌倒。失語,半身不遂,送療養院
1867年 去世。《惡之花》三版
《惡之花》分為「憂郁與理想」、「巴黎即景」、「酒」、「惡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憂郁與理想」分量最重,佔了全書的三分之二。在這一部分里,詩人耐心而無情地描寫和剖析自己的雙重靈魂,表現出自己為擺脫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純潔,試圖在美的世界裡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個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尋求愛,但一再受到愛情的欺騙;他向天使祈求歡樂、青春和幸福,企圖從煙草和音樂中得到安慰,但陰森丑惡的幻象和糾纏人心的愁苦始終籠罩著他,使他的痛苦有增無減。
詩人用一個英文單詞「SPLEEN」來表達自己精神上的這種痛苦,並希望通過出走、遠游來結束心靈的磨難和精神上的搏鬥。於是,他把目光從內心世界轉向了外部的物質世界,轉向了他所居住和生活的巴黎。他在巴黎街頭的所見所聞構成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的內容。「巴黎即景」是一幅赤裸裸的工業社會大都市的寫真畫,在這一部分里,憂郁和理想的斗爭讓位於邪惡與善良的斗爭。詩人眼裡的巴黎是一個充滿敵意和丑惡的人間地獄;受人欺凌的乞丐、孤獨無援的老人、麻木沉默的盲人、醜陋老邁的娼妓、苟延殘喘的病人以及賭徒、小偷和僵屍等,強大的惡勢力壓得僅有的一點善良抬不起頭來。詩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裡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覺,建造一個「人造天堂」。他在飄飄欲仙的幻覺中彷彿看到撿破爛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輝之中,魔鬼化裝成美女前來誘惑,風塵女子暗送秋波,情侶們手端著酒杯……他盡情地馳騁在對失落園的夢想。然而,醉意中的幻境畢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後,他便從人造的天堂回到現實的地獄。那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地方,卻又盛開著鮮花。
這種惡之花究竟是什麼呢?對詩人來說,它首先意味著女人。這些女人時而以「黑色維納斯」的面目出現,時而以藍眼女人的面目出現,有時又化身為聖母和天使。這些面孔使我們想起在波德萊爾生活中起過重要作用的三個女人。一個是讓娜·杜瓦爾,這是個任性而多病的女孩,具有一種異國請調,頗得詩人的歡心。她於1842年於詩人相遇,此後兩人相愛多年;另一個是瑪麗·杜布倫,這個藍眼的婦人邪惡而清高,曾給詩人帶來過極微妙的歡娛,但她對詩人不忠,後成為詩人的情婦;最後是阿波羅妮·薩巴蒂埃,她有著雅典的美和天使般的輪廓,詩人暗戀著她,默默地贊揚她。三個女人在詩人的生活中扮演著三種不同的角色。她們或代表母愛和兄妹之情,或以理想中情人的面目出現,可惜沒有一個是可以給他以安慰的妻子。她們是詩人靈與肉的君主,或把愛情強加給詩人,或拒絕詩人的愛情。她們不但沒有給這顆被撕裂的靈魂以撫慰,反而加劇了分裂的痛苦,因為她們表裡不一,溫柔的背後是暴力,微笑後面是背叛。詩人心寒了,他在這充滿變態的性愛和邪惡的肉慾中掙扎,並開始奮起反抗。他責問上帝,歌頌撒旦,支持該隱的子孫升上天堂,要「把上帝扔到地上來」。他像個被流放的王子,要和反叛的天使重歸天庭。他嚮往那「陌生」和「未知」之處,把死亡當作是最後的挑戰和唯一的希望,當作是自然強加給人們的必然命運,是溫馨的天堂和永恆的作品。窮人、戀人和藝術家都把希望寄託在人生最後之旅的奇跡上,窮人在死亡中結束了自己的苦難,得到了安身之所;戀人在死亡中得到了忠誠而純潔的愛;藝術家從死亡中獲得了靈感,得到了永遠的解脫。詩人最後以一首長達一百四十六行的《旅行》回顧和總結了自己的人生探索,結束了全詩。
《惡之花》的主題是惡及圍繞著惡所展開的善惡關系。惡指的不但是邪惡,而且還有憂郁、痛苦和病態之意,花則可以理解為善與美。波德萊爾破除了千百年來的善惡觀,以獨特的視角來觀察惡,認為惡具有雙重性,它既有邪惡的一面,又散發著一種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蝕和侵害人類,另一方面又充滿了挑戰和反抗精神,激勵人們與自身的懶惰和社會的不公作斗爭,所以波德萊爾對惡既痛恨又贊美,既恐懼又嚮往。他生活在惡中,但又力圖不讓惡所吞噬,而是用批評的眼光正視惡、剖析惡。如果說它是病態之花,邪惡的花,那是說它所生長的環境是病態的、邪惡的。波德萊爾從基督教的「原罪」說出發,認為「一切美的、高貴的東西都是人謀的結果」,「善始終是人為的產物」,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善,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從惡中去挖掘。采擷惡之花就是在惡中挖掘希望,從惡中引出道德的教訓來。
波德萊爾的這一思想觀點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密切相關的。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滿是丑惡,他痛恨當局,與傳統的道德觀念格格不入,支持一向被認為是「惡」之化身的撒旦,為該隱及其後裔的遭遇鳴冤叫屈,對貧窮潦倒的沉淪者和不幸者表示同情,並致力於從他們身上發掘出美來。
《惡之花》系統而有序地刻畫了一個詩人探索人生的心理歷程。詩中的主人公是個生活無著落的青年。他孤傲而清高,不願意同這個骯臟的社會同流合污,所以在這個社會里處處受到排擠和打擊。他宛如一個被貶下凡的天使,在塵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本是搏擊長空的信天翁,卻落在船上任人欺凌;他本是「美麗的湖上」一隻天鵝,卻被關在狹小的樊籠里失去了自由;他追求美,可美卻遠離他;他追求愛情,卻被愛情傷透了心。厭倦和憂郁死死地糾纏著這個騷動不安的靈魂。他被一股力量所壓倒,他想反抗,卻又力不從心;順從這個社會他又於心不甘。現實對他充滿了敵意,未來又是虛無縹緲。他只能沉浸在對往昔的回憶之中。丑惡的現實、陌生的未來和輝煌的往昔同時在折磨著詩人。他不知如何擺脫。他感到深深的悲哀。
《惡之花》是一部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作品,它反映了復雜的人生和紛繁的世事。社會的動亂、政權的更迭、財富的增長、人民的苦難以及社會風氣、城市文明都在詩中得到了反映。但是詩人並不是客觀、機械地反映現實,而是用象徵、隱喻的手法,通過自己的主觀想像和幻化,把它們折射出來。波德萊爾超越了巴爾扎克的時代性,致力於追求一種現代性。這種現代性是區別於現實性和時代性的東西,帶有史詩的性質。
作為一個詩人,波德萊爾真實地度過了他充滿矛盾和斗爭的一生。幸福與悲哀、成功與失敗、熱情與冷漠、強大與軟弱在他身上匯成了一部交響曲,使其遍嘗了人生的五味,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諦。他對家庭對社會的仇恨,他在生活中的孤獨,他在情感上的不幸和肉體上的痛苦使他消沉和墮落。然而,波德萊爾具有非凡的意志,驚人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他集人類的智慧和超凡的靈光於一體,頑強而勇敢地面對命運的挑戰,並把內心的這種善與惡、美與丑的大搏鬥、大較量用完美的形式表達出來,開辟了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獨特道路,揭開了一個新的文學時代。他既是古典主義的最後一位詩人,又是現代主義的第一位詩人。正因為如此,蘭波稱波德萊爾是「第一個慧眼者,是詩人之王,一個真正的上帝」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
1842年,波德萊爾在前往印度的旅程中途落船返回法國巴黎,之後的四年中,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其中有一部分後來收錄進他最著名的詩集《惡之花》中。這個時期詩人的創作仍不穩定,太多的幻象在他的腦海中閃現,像四處滾落的水珠仍未匯聚成流。1848年至1851年,詩人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在革命與起義中,從現有的資料記載中不難看出,波德萊爾在政治方面十分稚嫩。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
1847年,波德萊爾初識愛倫·坡的作品,坡的一些創作理念對於他的影響很深
『貳』 有沒有法語語言文學的研究生學長
上外 法語語言文學 情況
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創建於1956年,1978年起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1985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點,是全國少數幾個同時具有法語語言文學碩士與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同時也是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法語分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和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單位。法語系現任系主任王文新教授,兼任教育部外指委法語分委員會、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秘書長。現任黨總支書記王岩,西班牙語專業副教授。
上外法語系先後與法國、比利時、加拿大等國家共十餘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目前開展的研究生交流學校有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里昂政治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等,為法語碩士、博士研究生出國留學深造、開展學術研究提供了眾多機會。以2011年為例,法語系共有15名碩士研究生參加校際交流出國學習;與法國高校合作培養博士,目前四名博士在讀。
法語系圖書音像資料室共收藏各類原版學術著作、工具書、文學名著、專業教科書等近八千冊,同時還訂閱了多種法語學術期刊,音像教學資料數量眾多,而且每年均購進大量與教學科研相關的原版書籍和資料。
法語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知名學者和專家,現有專業教師25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0人。高級職稱佔56%;取得博士學位18人,占教師總數的比例為72%。所有教師均有在國外留學、進修、工作的經歷。每年另聘外籍教師若干名。教育部外指委法語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原校長曹德明教授、博士生導師肖雲上教授、錢培鑫教授、陳偉教授均為國內外知名專家。
►費用及學制
學費:2.4萬/3年 全日制
住宿費:800-1200元/年
►復試採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於 120%
►復試線(技術分)
能否進入復試不是取決於初試的總分, 而是技術分:專業課1+專業課2+總分*10%
►入學考試
初試:
1、政治
2、二外(250 英語二外、251 法語二外、252俄語二外、253 德語二外、254 日語二外、255 西語二外、256 法語二外、257 意語二外、258 葡語二外、259 朝語二外)任選一門
3、法語綜合(語音、語法、詞彙、概況)
4、寫作與漢譯法
初試題型:
1)法語綜合能力:語法、詞彙、文化三大部分,題型可分為完型填空、選擇、問答、短文、閱讀理解等
2)寫作與漢法互譯:寫作(80分)、漢譯法或法譯漢(70分)
『叄』 列舉我國研究,翻譯法國文學的學者兩三位,介紹其簡歷和主要成就。
一、傅雷
說到法國文學,自然要提到巴爾扎克;說到巴爾扎克,自然就得提到傅雷。
傅雷(1908.4—1966.9),字怒安,號怒庵,漢族,江蘇人,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在上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其譯作現有安徽人民出版社編成的《傅雷譯文集(共15卷)。
傅雷在青年時代曾參加愛國學生(yun)動,於1928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學習藝術理論。1931年,傅雷回國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原上海音樂學院),任校辦公室主任,兼教美術史及法文,開始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與介紹工作。1931年與龐薰琴和倪貽德結成「決瀾社」。抗戰期間加入民進。1949年後先後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等職。1958年被劃為「右」派分子;同年12月其長子傅聰出tao英國。1966年大運動開始後因因不堪忍受red衛兵的lingru,於同年9月3日與其夫人朱梅馥雙雙在家自殺,享年58歲。
二、鄭永慧
原名鄭永泰,祖籍廣東香山(今中山),1918年生於越南海防,1942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法學院法律系,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1987年應邀赴法,並獲法國文化部頒發的翻譯獎;曾獲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等榮譽,2000年獲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頒發的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
鄭永慧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開始翻譯法國文學作品。他的第一本書是將巴爾扎克的《蘇城舞會》、《貓打球商店》和《錢袋》三部中、短篇小說合集出版。此後,他翻譯了一批巴西、俄羅斯、捷克等國家的法語文學作品。他一生翻譯了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梅里美、大仲馬、左拉、紀德、喬治桑、莫泊桑以及薩特、羅伯格里耶、亞馬多伊夫泰里奧等人的作品。譯著有《笑面人》《被遺棄的女人》《九三年》《娜娜》《蒙梭羅夫人》《梵蒂岡的地窖》《梅里美小說選》等40餘部,600多萬字。鄭永慧於2012年9月9日逝世,享年94歲。
三、聞家駟
原名聞籍,1905年2月生於湖北浠水,系聞一多胞弟。1926年留學於法國巴黎大學、1931年又留學於法國格林羅布大學,攻讀法國文學專業。1934年回國,曾先後在北京大學、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法語講師。1938年10月後歷任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教授。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其間曾兼任中法大學教授。1949年-1952年,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委兼西語系主任。
聞家駟長期從事法國語言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其譯作主要有《雨果詩選》、《雨果詩抄》、《雨果詩歌精選》、《法國十九世紀詩選》、《紅與黑》等,並曾參與《歐洲文學史》和《中國大網路全書》(外國文學卷)法國文學條目的編寫。聞家駟於1997年11月8日逝世,享年92歲。
『肆』 17世紀法國文學最著名的作家是誰
法國文學家:莫里哀 1622~1673 《唐璜》
1659年,莫里哀創作《可哭的女才子》,辛辣地諷刺了資產者的附庸風雅,抨擊了貴族社會所謂「典雅」生活的腐朽無聊,因而觸怒了貴族勢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並未被嚇倒,連續編演了《丈夫學堂》和《太太學堂》。《太太學堂》因宣揚新思想,要求沖破封建思想牢籠而被指責為「淫穢」、「詆毀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奮起還擊,寫了《〈太太學堂〉的批評》和《凡爾賽宮即興》兩出論戰性短劇。1664年,莫里哀寫成傑作《偽君子》,1668年,他又創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嗇鬼》。
莫里哀是位喜劇大師,但是他的死卻是一場悲劇。為了維持劇團開支,他不得不帶病參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沒病找病》最後一幕以後,莫里哀咯血倒下,當晚就逝世了,終年51歲。由於教會的阻撓,他的葬禮冷冷清清。
莫里哀給後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劇,我國曾翻譯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多種。莫里哀不僅是位傑出的劇作家、出色的導演,還是一位造詣極高的演員,他以整個生命推動了戲劇的前進,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是法國古典主義(Le Classicisme)文學,以及歐洲文藝復興(La Renaissance)運動的傑出代表。
『伍』 求著名的法國文學家及代表作
恩,艾杜阿、杜夏丹,法國小說家。《月桂樹被砍掉了》( 1887 )。 馬塞爾·普魯魯斯特,法國小說家。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 威廉·福克納,同美國小說家。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 1929 )、《我彌留之際》( 1930 )獲得 1949 年諾貝爾文學獎。 詹姆斯·喬伊斯英國小說家《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1916 )、《尤利西斯》( 1922 )、《芬尼根們的蘇醒》( 1939 )。 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小說家。《達羅衛夫人》( 1925 )、《副燈塔去》( 1927 )、《浪》( 1931 )。 存在主義:薩特,法國小說家,短篇小說集《牆》( 1939 )、獲得 1964 年諾貝爾獎。長篇小說《惡心》( 1938 )、劇本《蒼蠅》( 1942 )、《間隔》( 1945 )、《死無葬身之地》( 1946 )、《骯臟的手》( 1948 )、《魔鬼與上帝》( 1951 )、長篇小說《自由之路》( 1945-1949 )、哲學著作《存在虛無》( 1943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1947 )、自傳《詞語》( 1955-1964 )。 加繆,法國小說家。長篇小說《鼠疫》( 1947 )中篇小說《局外人》( 1942 )、《隨落》( 1956 )、短篇小說集《流放與王國》( 1957 )、散文集《反與正》( 1937 )、《婚禮》( 1939 )、哲學隨筆《西西弗的神話》( 1942 )、《反抗者》( 1951 )。 新小說派:娜塔麗·薩洛特:法國小說家。《向性》( 1932 )、《一個陌生人的肖像》( 1947 )、《天象館》( 1959 )、《金果》( 1963 )、論文集《懷疑的時代》( 1956 )、自傳《童年》( 1985 )、米歇爾·布托爾:法國小說家《米蘭弄堂》( 1954 )、《時間的運用》( 1956 ,又譯成時間表)、《變》( 1957 )、《變》( 1960 )、克洛德、西蒙,法國小說家 1958 年獲諾貝文學獎,《草》( 1958 )、《弗蘭德公路》( 1981 )、《風》( 1957 )。 羅伯·格里耶,法國小說家。小說《橡皮》( 1953 )、《窺視者》( 1955 )、《嫉妒》( 1957 )、《在迷宮中》( 1959 )、《快照》( 1962 )、《反復》( 2001 )等,電影小說《去年在馬里安巴》( 1961 )、傳奇故事《重現的鏡子》( 1985 )。 古典主義時期的主要作家 約翰.班揚 亞歷山大.蒲伯 丹尼爾.笛福 喬納森.斯威夫特 亨利.菲爾丁 塞繆爾.約翰遜 理查德.比.謝立丹 英國新古典主義 屈雷頓 蒲柏(1688~1744)Pope,Alexander 英國詩人 約翰生 《格理弗游記》的作者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 瓊森,B.(Ben Jonson 1572?~1637)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l802~1870),法國19世紀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法國人,1803年出生。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與黑奴結合生下其父,名亞歷山大,受洗時用母姓仲馬。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亞歷山大·仲馬屢建奇功,當上共和政府將軍。大仲馬終生信守共和政見,一貫反對君主專政,憎恨復辟王朝,不滿七月王朝,反對第二帝國。他飽嘗種族歧視,心中受到創傷。家庭出身和經歷使大仲馬形成了反對不平、追求正義的叛逆性格。他出生在一個將軍的家庭,父母早喪,生活貧困。青年時代,他做過公證人事務所的見習,當過奧爾良公爵的抄寫員,參加過1830年的七月革命,當過炮兵連的副連長。1848年革命時期,大仲馬曾帶兵進入巴黎,並編輯報紙。拿破崙第三發動政變後,他被迫流亡國外。1860年他到義大利去協助加里波第征戰。大仲馬死於1870年12月5日。 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類型作品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的劇本《享利第三及其宮廷》(1829)比雨果的《歐那尼》還早問世一年。這出浪漫主義戲劇,完全破除了古典主義「三一律」。 大仲馬的復雜的帶有冒險色彩的生活經歷,為他創作出離奇曲折的故事提供了條件。他一生創作的小說達100多部,都以情節生動緊張取勝。大仲馬小說多達百部,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為內容,情節曲折生動,處處出人意外,堪稱歷史驚險小說。異乎尋常的理想英雄,急劇發展的故事情節,緊張的打鬥動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結構,生動有力的語言,靈活機智的對話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個火槍手》(1844),舊譯《三劍客》、《基督山伯爵》。《基度山伯爵》的故事梗概: 一個正直勇敢的青年水手,正當他對生活充滿著好的追求的時候,由於被嫉妒他的人告密陷害而下獄,在黑暗的牢房裡度過了整整十四個年頭。他按獄友提供的線索,找到寶庫,成為百萬富翁。他改名基度山伯爵,靠「萬能的金錢」,他隨心所欲,對有恩於他的船主摩萊爾報了恩,對陷害過他的仇人馬瑟夫伯爵、銀行家鄧格拉斯和法官維爾福,一一作了懲罰。這就是小說。小說情節緊張生動,富有傳奇色彩,很引人入勝,因此在世界各國十分流行。托馬斯.格雷
希望採納
『陸』 17世紀法國文學最著名的作家是誰
法國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拉辛(Jean Racine 1639~1699)、莫里哀(Mauriat 1622~1673)和拉封丹(Jean de LaFontaine,1621~1695)等。
皮埃爾·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年6月6日-1684年10月1日),出生於法國西北部的魯昂,是十七世紀上半葉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奠基人,與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拉辛(Jean Racine,1639—1699)並稱法國古典戲劇三傑。主要作品有《熙德》、《西拿 》、《波利耶克特》和《賀拉斯》等。他的劇作題材豐富,內容深刻,對當時的法國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讓·拉辛(法語:Jean Racine,1639年12月22日-1699年4月21日),法國劇作家,與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稱十七世紀最偉大的三位法國劇作家。
拉辛出身於一個小官員家庭,自幼父母雙亡,被外祖母和舅媽收養。拉辛天資聰穎,才思敏捷,他日後所得的成就歸功於兩件事:一是巴黎王家碼頭修道院冉森派教士的培養,教他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對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劇團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劇本《德巴依特》(1664)、《亞歷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劇的創作經驗。拉辛的作品主要發表在1667年到1677年的十年間,如《昂朵馬格》(1667)、《訟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蓓蕾尼絲》(1670)、《巴雅澤》(1672)、《米特里達特》(1673)、《伊菲萊涅亞》(1675)和《費德爾》(1667)。
讓·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法國詩人,以《寓言詩》(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後世。
莫里哀:
《可笑的女才子》,Les Precieuses ridicules,(1659年)
《偽君子》,Le Tartuffe,(1664年)
《唐璜》,Don Juan,(1665年)
《[1]》,l'Ecole des femmes,(1662年)
《憤世嫉俗》,Le Misanthrope(1666年)
《吝嗇鬼》,L'Avare,(1668年)
《浦爾叟雅克先生》,Monsieur de Pourceaugnac,(1669年)
《貴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1670年)
《無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1673年)
拉封丹生於法國中部埃納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當時屬香檳),父親為政府官員。曾習法律、神學,但最後決心成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繼承父業,在家鄉擔任水澤與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內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奧斯托等人,雖然文筆高雅,但淫穢的場面不少,被時人評為有傷風化。《寓言詩》的初版於1668年面世,大受好評,驅使他繼續撰寫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
『柒』 法國傑出的文學家有哪幾位
1.納瓦爾王後:16C,法國第一位短篇小說家,著有模仿《十日談》的《七日談》;
2.拉伯雷:法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傑出的諷刺大師,著有《巨人傳》
3.蒙台涅(蒙田):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人文主義思想家、文學家和倫理學家,《隨感錄》。(看法國散文就得找他的看)
4.拉羅什富科:《箴言集》(他的箴言非常有趣生動,經歷很傳奇哦)
5.布萊斯·帕斯卡爾:《思想錄》(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6.弗朗索瓦·維庸:中世紀歐洲三大詩人之一,「法國中世紀最傑出的抒情詩人」,《絞刑犯之歌》、《大遺言集》、《歌昔日女子》
『捌』 法國文學巨匠有哪些
新年伊始,法國便出現了巨大的文學「書潮」,各出版社推出了621部小說和其他文學作品,其中有許多是大作家的作品,而據法國《圖書周刊》透露,去年的「秋季書潮」才出版了614部此類作品。
長期以來,法國出版界往往在每年9月前後大量出版小說,其目的是競爭10月底開始陸續揭曉的龔古爾獎等幾大文學獎,從而形成了法國特有的「秋季書潮」現象。根據傳統和不成文的規定,法國的文學大獎往往頒給未成名或名聲不大的作家,且得過獎的作者一般不再得獎,所以,許多著名作家都避開了這一出版「檔期」,以免尷尬,因為被推薦上去再被刷下來畢竟面子上不好看。
為了給大作家們提供新的空間和平台,近年來,法國出版界逐漸開始在年初製造新的「書潮」,之所以選在年初,是因為剛過完聖誕,人們的求知慾、工作欲開始煥發,購買力也相對較強,但最主要的,還是迎接每年3月中旬舉辦的法國最大的圖書博覽會——巴黎圖書沙龍,而且,年初出書,作為新書銷售的時間相對較長。法國和中國一樣,12月出版的新書,到了次年1月就成了「舊」書了。
在今年新出621種的文學圖書中,法國原創小說為420種,其中處女作55種,外國翻譯小說195種,其餘為散文和文學評論。這批小說的一個共同傾向是「回歸敘述」,許多作家不愛再玩先鋒派手法,而更多地注重小說的情節和故事,他們通過兩個相反的方嚮往現實主義靠攏:一是寫異國故事和歷史故事,二是反映當今國內的社會現實。
三位龔古爾獎得主同時推出了新書:安德烈·馬基納《等待著的女人》,寫的是上個世紀70年代,在高加索地區的一個「寡婦村」內,一個名叫維拉的女人執著地等待二戰中失蹤的丈夫,30多年來,這個「強烈渴望幸福的女人」拒絕誘惑,無視現實,滿懷希望地等待那個也許早已不存在的男人。她為什麼有如此堅強的信念和毅力?追求幸福為什麼卻要與孤獨為伴?馬基納試圖從政治和哲學上來回答這個問題。小說主題深刻,文筆老練,法國評論家據此而評價說:「馬基納已成為一名經典作家。」
剛來中國參加過文化交流活動的帕特里克·格蘭維爾推出了一部具有獨特風格和幻想色彩的懸念小說《奧萊莉的喜悅》:2040年,老太太奧萊莉把她的家人聚集到法國和西班牙邊界的一座巨宅中慶祝她的百歲生日。40年前,即2000年,那裡曾發生過一場因愛情而導致的血案。生日那天,這位仍充滿熱情和魅力的百歲老祖宗,向家人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她邀請了一位要為40年前的血債進行報復的陌生女人。於是,奧萊莉的妹妹梅拉妮、外孫女愛瑪以及他們的孩子及其孩子的孩子,都將迎接奧萊莉為了自己的喜悅而一手導演的好戲:在唇槍舌劍的對話和驚心動魄的對戰中慶祝她的100歲生日。小說採用多角度敘述的方式,讓讀者跟隨著奧萊莉、梅拉妮、愛瑪等人視野,從不同的角度進入這個故事,猜測奧萊莉所設置的謎。小說的懸念很足,把一個仇殺故事寫得撲朔迷離,妙處橫生,它帶給讀者的不是血腥和恐怖,而是充滿哲理的思考。
讓-克里斯多夫·呂芬的《格羅巴利亞》是一部帶有政治理想、試圖干預社會制度的幻想小說,「格羅巴利亞」(Globalia)顯然從Globe(地球)一詞變化而來,被作者用來暗指我們這個世界,但書中寫的是21世紀末的故事,那時,人類歷史結束了,生命中與人性有關的一切,如慾望、性別、沖突、特點、衰老也隨之消失,從而開始了一個「無世界」或「無地域」。在這個新世界中,民主和市場化取得了勝利。由於不斷地使用外科手術,人人都永葆青春。法律允許公民在形體上擁有異常權,所以有錢人都讓醫生給自己增加器官。每個人都可以從標準的文化檔案庫中得到資料,給自己創造一個身份。在這個民主的天堂中,自由是強制性的,如果某人得了反自由病,他便成了邪惡的象徵,成了頭號的公敵。如果出現了人類歷史的痕跡,解決辦法非常簡單,只需在電腦隨意選擇「對」或「錯」。
以《第一口啤酒和其他小樂趣》聞名的暢銷書作家菲力蒲·德萊姆和黑人女作家瑪麗·恩迪埃分別也推出了中短篇小說集《盜版錄音》和《我所有的朋友》;兩位文學新人的處女作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克萊爾·克羅斯寫了一本1400頁的小說《白》,另一個叫斯塔雷的年輕人用「城市語言」寫了一本號稱是「現代武功歌」的《戴迪布拉科》。此外,3月份巴黎圖書沙龍之前,法國瑟伊、「中國藍」等出版社將推出許多譯成法文的中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