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神話對後世文學有哪些主要影響
我國古代神話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
一. 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示了方向。神話所開創的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了我國文學發展的主流。神話富於情感、富於形象、富於想像的特徵,也極大地影響著後世文學的發展。
二. 豐富多彩的神話作品,成為後世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詞、莊子散文、李白詩歌等;明清小說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
Ⅱ 神話與文學作品的關系
神話是文抄學最原始的形式之一,神話的想像豐富,故事曲折。一般一個神話都有一定的含義比如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殺父娶母》標志著有母系氏社會轉向父系氏社會。文學最終要的一點就是虛構,虛構出的東西所反映的往往是很真實的,神話是虛構出來最好的作品,往往許多小說家會根據神話寫小說和劇本,如加繆的《西緒福斯的神話》等,各國神話有所同也有所異反映各自的文化,如希臘神話,古羅馬神話,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Ⅲ 中國古代神話對現代文學的影響
翻開中國上古神話,一個聖賢的世界撲面而來。盡管神話沒有十分完整的情節,神話人物也沒有系統的神系家譜,但它們卻有著鮮明的東方文化特色,其中尤為顯著的是它的尚德精神。這種尚德精神在與西方神話特別是希臘神話的比較時,顯得更加突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這種尚德精神,一方面源自於原始神話的內在特質,另一方面則是後代神話改造者們著墨最多的得意之筆。在西方神話尤其是希臘神話中,對神的褒貶標准多以智慧、力量為准則,而中國上古神話對神的褒貶則多以道德為准繩。這種思維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國的文化心理之中。幾千年來,中國古代神話的這種尚德精神影響著人們對歷史人物的品評與現實人物的期望,決定著社會對人們進行教育的內容與目的,甚至也影響著20世紀以來中國現代文學的走向。
一
「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平凡人的情慾」,這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主要大神們神格的重要特徵。在中國的很多經史典籍中,中國上古的主要大神們,諸如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聖潔的。他們不苟言笑,從不戲謔人類,更不會嫉妒和殘害人類。在個人的私生活上,他們從來都是十分規矩和檢點的,十分注重小節、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養,並且尊賢重能。幾乎每一位神王都沒有「紅杏出牆」或「亂播愛情種子」的現象。在他們的身上,只有神聖的光環、純潔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當人類向他們看過去的時候,只會仰面向上,頂禮膜拜,而不會有絲毫的不恭不敬。
在我國的神話天地中,姑且不說被後世改造過的神話,就是古老的原始神話,我們也看不到對大神們愛情生活的描寫,見不到他們這方面的生活細節。由於中國上古神話中有關愛情的內容極少,因而嫦娥奔月神話和後起的巫山神女傳說在中國神話天地里就顯得秀麗旖旎,風景這邊獨好了。
相反,在古希臘神話中,我們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滿身人間煙火味的形象:眾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羈,拈花惹草,在神界與人間留下了一大串風流債,更嚴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講原則,充滿嫉妒和個人愛好;神後赫拉,本是眾神的表率和人間的神母,但她卻經常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殘酷和無神格的蠢事來,沒有絲毫讓人類敬重的地方。主神如此,他們手下的眾神也都有著極為相似的品性。在希臘軍隊與特洛伊的戰爭中,阿喀琉斯讓阿伽門農把搶來的女俘克里塞斯送還到他的父親阿波羅的祭司的身邊,因此時阿波羅神正為他的祭司的女兒被劫而用瘟疫來消滅希臘軍隊,阿伽門農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硬是將女俘克里塞斯留在了自己的身邊,阿喀琉斯憤而帶領他的軍隊撤出了戰斗,使特洛伊大將赫克托很快地殺掉了還沒有死於瘟疫的希臘士兵。希臘人的這次慘敗只是因為一個女人,這種結果是中國人無法理解和原諒的,也是中國神話中的尚德精神所不允許的。又如,阿波羅因同瑪耳緒比賽吹笛子而失敗,便殘酷地剝了瑪耳緒的皮,並把它掛在樹上;再如月神與阿波羅兄妹,因尼俄泊嘲笑了他們的母親提坦巨人勒托只生下一子一女,並禁止忒拜婦女向勒托獻祭,他們便射殺了尼俄泊眾多的兒女。如此等等。可見,在希臘神話中,神與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別外,在情感上卻是相同的。當神們脫掉神的外衣之後,個個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二
「 對神的獻身精神的崇尚和禮贊」,是中國上古神話尚德精神的另一重要體現。這種犧牲精神首先表現在古老的創世神話當中。中國的創世神話,是以犧牲創世神的肉體來完成天地開辟和萬物創造的。所以,中國古代的開辟大神盤古在完成了天地開辟任務之後,就將自己的雙眼化成了日月,將四肢與頭顱化成了五嶽,將血脈化成了長江與黃河,將毛發化成了山林與草木,將肌肉化成了泥土,將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體上的寄生物則變成了人類。另一位開辟大神女媧,她在完成了補天、造人的大功之後,也將自己的身體化成了萬物。所以《山海經》中雲有神十人,乃女媧之腸所化。今天我們雖然不能全部了解女媧化物的細節,但這則神話多多少少為我們透露了這方面的信息。
後來的始祖神繼承了創世神的這一傳統,並將它發揚光大,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業績。燧人氏發明火歷經千辛萬苦種種磨難;炎帝為發明農業種植和草葯而嘗盡百草,幾經生死,所以《淮南子·修務訓》說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先秦史書則言大禹為治水十年奔走,三過家門而不入,以至於「脛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過」(《荀子·非相》注引《屍子》)。
不僅創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對我國遠古神話英雄的故事傳說及對英雄的謳歌中,同樣也反映出一種崇尚奉獻與犧牲的精神。在這些神話中,大凡是為社會的進步、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的英雄備受人們的贊頌;反之,凡是那些不利於社會前進、有礙於人類幸福的神性人物則要遭到唾棄與批判。所以為逐日而死的誇父、射日除害的後羿、救民於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當中占據著崇高的地位;被大水淹死之後變成鳥不停地以木石勇填蒼海的精衛,也生生世世為人們所敬重。而那些殘害人類的神蛇、怪獸一般的反面人物,如果不被英雄誅滅,也會被歷史文化所誅滅。
中國上古諸神所普遍體現的獻身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話英雄所不具備的。在希臘神話中,其開辟神話充滿了血腥:宇宙最先生下了開俄斯(即混沌)、胸懷寬廣的地母該亞、地獄之神塔爾塔羅斯、愛神埃羅斯。開俄斯又生了黑夜之神尼克斯和黑暗之神埃瑞波埂D崢慫購桶H鴆ㄋ菇岷蝦笊鋁頌蘸桶字紜8醚竊蟶宋誒鄧梗ㄌ煒眨⒋蠛!⒏呱健U饈蔽誒鄧鉤閃酥髟祝肽蓋贅醚牆岷希肆辛彩惶焐瘛:罄矗諞淮魃裎誒鄧貢歡涌寺迮鄧寡爍盍恕?寺迮鄧褂朊妹萌鷓牆岷弦采鋁肆辛嫠故親鈈〉囊桓觥?寺迮鄧購ε濾畝竅袼品蓋滓謊賜品憬約旱乃卸紀探碩親又小T謚嫠鉤鏨埃鷓竊詰嗇父醚塹陌鎦綠擁攪絲死鍰氐海系褐 蟛派鋁酥嫠梗嫠拐獠判頤庥諛選:罄粗嫠沽現釕褳品爍蓋卓寺迮鄧梗撲魯雋爍綹緗憬忝恰V嫠褂謔潛閽詘鋁制ニ股繳轄⒘松襇醞豕約鶴雋酥遼仙瘛U庠螄@吧窕氨礱鰨嫠溝納窠韁刃蚴竊詿焐衩塹難庵轄⑵鵠吹模現氐氖欽庵稚甭凈苟際槍僑庵蕖?
不獨希臘神話如此,巴比倫神話和北歐神話同樣也都帶有濃濃的血腥味。記載著巴比倫神話的《埃努瑪·埃立什》說,開初,神族有兩大派:一派象徵著無規律的「混沌」,是從汪洋中生出的神怪;另一派象徵著有規律的「秩序」,是從汪洋中分化出來的天神。創世的過程被理解為混沌與秩序的戰斗過程,最後秩序戰勝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們的屍體創造了萬物和人類。北歐神話則說,天神奧定殺死了強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屍體創造了世界上的萬物。
三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尚德精神不僅僅體現在大神們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尚以及偉大的獻身精神,同時也體現在他們「保民佑民的責任感」上。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既是被人們所禮拜的神,就應該盡到保民佑民的職責。遠古時代,中國的許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勞卓越的人物,他們在為本民族的發展與壯大的過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變故中,起到過巨大的作用。他們成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決條件也決定了他們作為大神的責任與義務。特別是自西周以來,由於歷史和政治的需要,諸子百家有意識改造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將人類理想的英雄美德都加在了他們身上。這種現象所造成的結果,使得存留在上古神話人物身上的野性消失得乾乾凈凈,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於是這些上古的神話英雄或始祖神們以一種嶄新的姿態登上了歷史舞台,由神祗搖身一變成了品德完美的人間帝王。首先,他們均以天下蒼生為重,賓士天下、造福人類是他們的根本職責。其中大禹就是一個典範。大禹大公無私,為天下蒼生的幸福鞠躬盡瘁。其他如炎帝、黃帝、堯、舜等也莫不如此。同時,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大神們並不以天下為己有,而是舉賢授能,並且素有「禪讓」的美德。所以,堯年老後便把帝位傳給了舜,而舜同樣也將帝位傳給了大禹。這種境界如此之高之美,以至於後人甚至搞不清這究竟是史實還是神話了。
古希臘的神話與傳說表現出了與中國神話大不相同的文化特色。在古希臘神話中,天神與人類一樣,也表現出愛、恨、怒、慾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潘多拉的盒子」便是一個例子:當人類被創造出來以後,英雄普羅米修斯幫助人類觀察星辰,發現礦石,掌握生產技術。作為天父的宙斯竟出於對人類的嫉妒,拒絕將「火」送給人類。普羅米修斯從太陽車的火焰中取出火種贈送給人類。宙斯發現之後就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上,讓兇狠的餓鷹啄食他的肝臟。與此同時,宙斯加緊了報復人類的步伐,他命令火神造出美麗的潘多拉——「有著一切天賦的女人」,諸神賜給她柔媚、心機、美貌,讓她帶著盒子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厄庇墨透斯留下潘多拉,打開了那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盒子,於是從盒子里飛出了痛苦、疾病、嫉妒等等,從此人間便陷入了黑暗的深淵。對此,宙斯並不滿足,他又發動洪水來滅絕人類。
西方神話中的這種種行徑和中國神話的補天、填海、追日、奔月、射日、治水等神話相比,真是判若天壤,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宙斯不幸成為中國上古的神王,那麼他早就被打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了。
中國上古神話中體現出的這種尚德精神,有一些是先天神話的內在特質,而另一些則是後天人為改造的。它是文明社會中文化的重塑與選擇的結果。經過這種文化的重塑與選擇,在古老的大神們身上還遺存的一點點「人性」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遠遠脫離社會、脫離人類、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理念化形象,於是他們原有的神性也隨之削弱,他們成了人間崇拜的偶像,變成人間帝王們的典範。於是神話中的大神們最終演變成了人間的始祖,敬神變成了祖宗崇拜,神話變成了宗教崇拜。
正是這種尚德精神,使中國文化中處處體現出了對「德」的要求。在我們傳統的「修齊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將「修身」擺在第一位也說明了這一點。只有「從頭做起 」,先修身然後才能齊家,再後才能治國、平天下。在後天漫長的文明社會里,無論臣廢君取而代之,還是君貶臣、誅臣,往往都有從「德」方面找借口的。似乎只有這樣,一個又一個殺機橫生的「政變」或「貶誅」才顯得名正言順,順理成章。這種文化的選擇,甚至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在我們民族的思維和習慣中,依然處處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Ⅳ 神話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與中國古代文學的初始時期,是中國文學的源頭,他對後世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古代神話誕生之日起就以豐富的內容,樂觀的精神,奇特的想像,浪漫的風格哺育著中國文學。
Ⅳ 神話對文學的影響
神話是古代先民對大自然的崇拜產物,它凝聚了上古先民的智慧,自然會對後內世產生重要影響,而對容於文學創作方面主要有三點。
一、神話故事作為文學創作的素材滋養了後世的文學創作,為後世的創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內容;
二、神話中的藝術形象作為原型(包括原始意象、意蘊、情感等)寄託了創作者的情感;三、神話體現的不屈不撓。死而不已的積極浪漫主義風格(樂感文化)影響了後世的作品。
Ⅵ 中國神話和文學有什麼關系
神話乃文學之母。神話與文學的關系,就像《山海經》神話中所見的盤古與日月江海的關系。神話說盤古死後,頭化為四岳,眼睛化為日月,脂膏化為江海,毛發化為草木。盤古雖死,而日月江海、人間萬物……都有盤古的影子。神話轉換為其它文學形式以後,雖然往往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話意義,神話卻在做為文學中藝術性的沖擊力量而活躍起來。(語見王著《神話與小說》)例如:先秦文學的南北兩大代表:《詩經》與《楚辭》,都有古神話的痕跡,尤其是《楚辭》,保存極大量的古神話。《老子》、《莊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話而加以哲理化。《左傳》、《史記》、《尚書》,則是吸取神話而加以歷史化。《山海經》是古代口傳文學的成文紀錄,保留中國古神話最多的一部書,影響後世文學非常巨大。例:誇父的神話故事見載於《山海經》,而《淮南子》與《列子》書中也都有記載,皆據《山海經》而寫就的。其後的《神異經》里那位在東南大荒的巨人樸父,由誇父、博父、樸父的音義來看,此樸父疑亦誇父演化而成的巨人。又據茅盾《中國神話研究ABC》所說:《列子·湯問篇》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誇父逐日神話演變而成,據「帝命氏二子負山」來看,誇娥極有可能是誇父演化來的。<中山經>姑媱之山的瑤草,是未出嫁而早死的帝女精魂化成的,演化為《莊子》里藐姑射山的綽約神女寓言。其後再化為宋玉<高唐賦>的巫山神女朝雲。再化而為杜光庭《仙錄書》中的西王母第二十三女瑤姬,再化而為曹雪芹《紅樓夢》里的絳珠仙草林黛玉。《山海經》中北海海神變為風神的禺強即是《莊子》寓言的鯤鵬之變的根源。《莊子·應帝篇》「倏忽為渾沌鑿七竅」則是來自<北山經>渾沌無面目的天山神靈。莊周夢蝴蝶的寓言則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靈感。屈原<天問>、<招魂>、<九歌>、<離騷>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多所雷同。
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是句句源自於《山海經》。浪漫詩人李白具遊仙思想的名篇:<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梁甫吟>、<北風行>,甚至<清平調>……皆源於《山海經》神話。李賀詩對《山海經》神話亦多所運用。李商隱更是大量運用《山海經》神話象徵、隱喻的個中翹楚。魏晉以降的小說:王寶的《搜神記》所志之怪,幾乎是《山海經》神話的脫胎。唐傳奇如《柳毅傳》脫胎於《山海經》陵魚(人魚)的演化。宋名詩人蘇東坡<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的祀歌:「騎龍白雲鄉、織錦裳的天孫、謳吟下招的巫陽」,都是直接源於<海內西經>的。
元劇《竇娥冤》、明小說《封神演義》、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莫不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一脈相承。 明吳承恩《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神、獸雜揉的形性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運用。李汝珍《鏡花緣》的奇聞異事、四十一個神話國……則是海內外經遠人異國的改寫。例:女兒國、毛臉國分別是《山海經》的女子國、毛民國……
近代戲劇:《牛郎織女》、《白蛇傳》、《嫦娥奔月》……莫不取材脫胎於《山海經》神話。 古詩詞、小說、戲曲……泛取《山海經》神話題材者所在都是,舉不勝舉。現代詩文也不乏以《山海經》神話入詩者:楊牧、餘光中、郭沫若、覃子豪、吳瀛濤……在詩中,神話往往成為諷喻性的解說主題。 總之,《山海經》神話塑造了不少文學母題,神話與文學幾乎是一體的兩面,是象徵的、想像的、樸野的、是敘事描繪的、是情感的、是富於生命力……的文學形式。《山海經》的古神話,比之於西洋神話,是嫌零碎、簡陋。然而雖不是琳琅瑰奇的篇章,但仔細探究,竟是一塊一塊的璞玉美石,可譽為「中國文學的寶礦」。
Ⅶ 結合古代神話,論述古神話是怎樣對後世文學產生影響的
古代神話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是什麼?
一。 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示了方向。神話所開創的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了我國文學發展的主流。神話富於情感、富於形象、富於想像的特徵,也極大地影響著後世文學的發展。
二。 豐富多彩的神話作品,成為後世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詞、莊子散文、李白詩歌等;明清小說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
怎樣對後世文學產生影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e68d980100iapt.html
中國神話傳說以其廣博精深的意蘊,生動活潑的表現力,為後世文學奠定了基礎。其中,對詩歌和小說的創作影響尤為明顯。如:
《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大雅·生民》寫周民族始祖後稷誕生的種種神異經歷,母親生他時太順,被認為是不祥扔掉了。扔到小巷有牛羊庇護,扔到森林,恰遇伐木工人,扔到寒冰之上,大鳥羽覆蓋了他,大鳥飛去,他大聲啼哭,哭聲響徹雲霄。
屈原《楚辭》《離騷·天問·九歌》亦充滿神幻色彩,上天入地、馳騁想像。
戰國時的《莊子》一書中不少寓言就是根據神話改編的。如《逍遙游》中的鯤、鵬就是《山海經》中北海神兼風神禺強的化身。藐姑射也是《海內北經》中的「姑射國」。
漢代的賦體,如曹植的《洛神賦》就採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素材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創作。
東晉詩人陶淵明《讀山海經》組詩之九《誇父誕宏志》、之十《精衛銜微木》
盛唐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梁甫吟》等。
晚唐詩人李商隱《 瑤池》詩雲:「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就是對神話意象的妙用。
小說採用神話作素材的也很多,它主要是藉助於神話的奇特的想像,利用神話形象或神話情節進行再創作。如唐代李朝威的小說《柳毅傳》,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愛情神話。明清神魔小說對神話的採用和重塑,達到了此類文學的最高點,其代表作為《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以及他們的騰雲駕霧、七十二般變化成了中國文學中最有影響的故事之一。從孫悟空身上,我們不難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啟、「銅頭鐵額」的蚩尤、「與帝爭位」的刑天以及淮渦水怪無支祁的影響。此外,如《聊齋志異》、《鏡花緣》、《封神演義》、《紅樓夢》中也有不少發人深省的神話情節。
近現代小說中也有不少利用神話故事進行創作的作品,如新文學的旗手魯迅在創作中常常採用神話化素材,特別是《故事新編》中的《補天》、《奔月》、《鑄劍》、《理水》四篇,完全是選取神話題材來進行寫作的。在《補天》中,他通過女媧的創造活動,表現了民族精神中不倦的創造偉力;《奔月》通過羿的英雄末路,表現了戰士在無用武之地時的寂寞與悲涼;《鑄劍》謳歌反抗的英雄;《理水》則贊頌民族的脊樑。他的這些作品,可以說是中國文學中最早的「尋根文學」。郭沫若是一個具有強烈神話意識的詩人。他對古代神話有一種近似宗教般的崇拜,曾說:「神話是絕好的藝術品,是絕好的詩。」(註:郭沫若:《神話的世界》,《文藝論集》,上海光華書局1925年。)在他的詩歌創作中,隨處可見被賦予了濃烈感情色彩的神話意象,如鳳凰、天狗、顓頊、共工等等,他將自己的代表作詩集取名《女神》,反映了他對神話的情有獨鍾。
除了魯迅和郭沫若外,茅盾、周作人、鄭振鐸、聞一多等人也從各個不同角度,對神話產生了濃厚興趣。如鄭振鐸借用希臘神話故事寫作的一些短篇小說,沈從文描寫湘西風土人情的小說系列,吳祖光的劇本《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等等。其中沈從文小說中運用神話素材的方式,較以前又有發展,他不是簡單地採用、改編或重寫某個具體神話的情節或意象,而是另闢蹊徑,在諸多民間文化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一種綜合性的重構和再造。在故事的表層結構之下,潛藏著集體無意識的原型。例如有的研究者發現,在《邊城》中,就埋藏著求仙原型、難題原型和命運原型,並運用了擬仙、三角和循環三種敘事模式。(註:李繼凱:《民間原型的再造——對沈從文〈邊城〉的原型批評嘗試》(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第4期。)這種新的運用神話素材方法,對後來的小說創作產生了影響。
還有如韓少功的《爸爸爸》、王安憶的《小鮑庄》、賈平凹的《古堡》、鄭義的《老井》、鄭萬隆《異鄉異聞》等等,都是隨處可見神話的蹤跡。
另外,中國戲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是始終受到神話這種理性精神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戲曲審美上的神奇又與中國的神話精神有一種血肉聯系。幻想孕育了夢境和神話,也可以說孕育了中國戲曲。我們知道,戲曲文學是戲曲藝術的基礎,而唐代的變文與傳奇小說是戲曲文學發生的基礎;變文最初是由佛教寺院以通俗故事宣傳經義發展而來的,然而有些變文即設想虛幻,是一些神怪的故事,因而大都與神話有關(傳奇小說也是從繼承我國古代志怪小說發展而來的)。中國戲曲作家歷來專情於夢,執著於夢境的描寫,譬如,《西廂記》的草橋夢,《梧桐雨》的秋雨驚夢,《漢宮秋》的孤雁驚夢,《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夢見情人,還有那《黃粱夢》、《蝴蝶夢》、《揚州夢》、《升仙夢》、《雲窗夢》等等。夢境是藉助於形象的傳奇化特徵與實境聯接,統一於形象,是現世、倫理在戲曲中的理性表現。我們看到過《竇娥冤》竇娥鬼魂的出場托夢,把一個不屈的人物個性再作深化;《西蜀夢》也有張飛鬼魂托夢,把一個義烈、勇猛、死也不忘復仇的張飛形象再次塑造;還有那《雲窗夢》的月蓮憶舊;《蝴蝶夢》的包公夢蝶;《昊天塔》的令公托夢等等,無不是運用夢境來體現一種神話精神——「幻想——實踐」精神。夢境中的形象塑造,發揮了極大的想像和描寫的自由。夢境可以跨越死生,超越時空,極盡地宣洩悲喜之事。比起實境,夢境是神話的演變,更能深刻地展現人物的深層心理。
現在時下比較流行的網路小說中隨處可見神話傳說的影子。比如紅極一時的網路小說《誅仙》,其中就描繪了古代神話中的「朱雀」「玄蛇」「饕餮」。網路小說的創作者更借鑒古代神話傳說的神與仙,妖與魔的差別,將自己的創作分門別類,或稱玄幻小說,或稱修真小說。其中優秀的作品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對青少年讀者具有超強的吸引力。
當然,神話對影視作品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年來,出現了不少以神話題材進行創作的連續劇。如,根據董永與七仙女的神話故事改編,台灣偶像劇「一姐」林依晨攜手新生代人氣偶像胡歌演的大型上古神話電視連續劇《天外飛仙》;中國大陸版的《星光燦爛豬八戒》、《寶蓮燈》、《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香港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封神榜》、《我和僵屍有個約會》等等。尤其是《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把眾多的神話人物集中在一部劇中而又不顯得混亂,實在難得。
古代神話傳說對風俗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如「男左女右」一說始於盤古:盤古開天闢地後身體發膚化為宇宙萬物,其中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而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因此便有了男左女右的說法。再如過「年」、「乞巧節」、「清明節」、「舞龍燈」等莫不於神話傳說有關。而這些風俗又反過來影響著文學創作,使得一些文學作帶很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浪漫主義色彩。
古代神話傳說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古代神話與傳說是浪漫主義的源頭,而我們在現實主義作品中也往往能看到神話傳說的影子。可以說古代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學創作的起源。古代神話傳說也不僅僅隻影響著後世的文學創作,它更影響著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一些建築也受到了神話傳說的影響。這些綜合起來便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人文特色。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依託。它必定會繼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Ⅷ 古代神話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哪些影響
我國古代神話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對後世文字創作產生重要的影響,內主要容表現:
1、神話作為文學創作的素材。
中國神話以其廣博精深的意蘊,生動活潑的表現力,為後世文學奠定了基礎。神話除了被後人直接載錄外,還為各類文學作品提供素材,經文學家發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發出光芒,使文學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2、直接影響文學創作的思維方式、表現手法、欣賞效果等。
神話作為原始先民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先民對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著濃郁的情感因素。那些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神話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讀者領入先民曾經有過的那種深厚的情感體驗中,從而緩釋現實的壓力,超越平凡的世俗。
經歷千年的磨練,中國神話散佚嚴重,主要原因有:1、時代久遠;2、儒家的排斥態度,致使上古神話在文獻古籍中載錄甚少,資料零散不全。
記載神話的文獻資料有: 1、詩歌:《商頌·玄鳥》、《大雅·生民》和《楚辭》,尤其是《天問》。2、史書:《左傳》、《國語》、《逸周書》等,《穆天子傳》。3、諸子:《莊子》援引神話最多,《孟子》、《墨子》、《韓非子》等亦保留一些。4、《呂氏春秋》和《淮南子》,後者相當宏富。
Ⅸ 古代神話對後世文學有哪些主要影響
古代神話是由人民集體口頭創作,由於古代科學水平較低,很多自然現象在當時不能解釋,因此人們則運用想像力與寄託社會普遍的嚮往意願,而衍生了神話這一文學種類。
神話表現對超能力的崇拜、斗爭及對理想追求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屬民間文學的范疇,具有較高的哲學性、藝術性。千百年來一直是文人墨客與民間藝人進行創作的不朽源泉,對後世影響深遠。
同時,神話並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於遠古時代,人類開始思考與探索自然並結合自己的想像力所產生的。
另外,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舊時由於人對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達人渴望不滅解脫的追求,進而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體系,與民間神話一樣,其也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彼此相互串聯,其是一種心靈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