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地緣政治
地緣政治
geopolitics
政治地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它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
20世紀,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A.T.馬漢強調海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他的理論被稱為海權論。H.J.麥金德則提出陸心說,認為隨著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他的理論被稱為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很大。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說,為陸權論中的另一派地緣政治理論。50年代,A.de塞維爾斯基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范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地緣政治已經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而近年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視。
所謂地緣政治是從國家利益出發,把具體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戰略放到全球背景中,從地理的角度加以考察國家問的政治關系。因此,國家間政治地理關系實際上是空間利益關系,這種利益關系在軍事上表現為安全關系,在政治上表現為權力關系,在經濟上表現為財富關系。安全、權力和財富是各國在全球格局中謀求的主要目標。
關於地緣政治學的概念,我所知道的有三類基本觀點:
一、地緣政治學突出了地理和政治之間的關系,側重於地理對政治的影響。
二、把地緣政治學推廣到大國爭奪世界或地區優勢和權力的斗爭上,最一般的是,人們稱國家間競爭,特別是全球性競爭的典型情況為地緣政治。
三、地緣政治學首先反映了國際舞台上爭取權力的斗爭同地理的聯系,地緣政治學被看作外交政策的工具,它從地理決定論原則出發規定外交政策的可能性和優先權。
.
2. 簡述地緣政治學理論及其發展過程
理論概念:
從傳統意義上講 , 地緣政治學一般都認為是政治地理學的一個重要流 派 , 兩者學科內涵的區分相當困難 , 地緣政治學的學科定義更因研究者的不同而有異。德國地理學家 F · 拉采爾通常被認為是現代政治地理學的奠基者和創始人,但其並未給緣政治學下自己的學 科定義。創 立地緣政治學術語並將 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瑞典政治家R · 謝倫定義其為「一種將國家類比為一個地理有機體 , 或是一種地理空間中的現象 ( 土地 , 領土 , 區域 , 國家 ) 的理論」。另外,還有s · B · 科恩 ,D · 森 、G · 帕克等學者所提出的不同概念。
盡管概念存在差異,其研究集中於 一個變化中的 國際 環境下地理學與國家外交政策之間的關系 。 正因為如此 , 地緣政治的理論與分析是各國制定國家外交政策 , 軍事 , 政治 戰略的最重要理論依據 , 而不管其國家的性質如何。
進一步資料請參考文獻: 地緣政治學理論 、方法 與九十年代的地緣政治學,發表於《人文地理》,1995年,10卷,2期。
3. 地緣政治學是如何學地緣政治學
是地理和政治的結合體,又稱為地理政治學。它關注地理學對國際政治的特徵、歷史、結構,尤其是與他國關系的影響,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對外政治決策的一個基本因素,並依據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預測世界或者地區范圍內的戰略形勢以及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
起源
拉采爾
拉采爾是德國慕尼黑工業學校教授和萊比錫大學地理學教授,一生著說繁多,他著書立說之時,正是達爾文的劃時代學說——「進化論」廣為傳播的時期。達爾文的「進化規律」應用於人類社會的學說,產生了社會達爾文主義。例如,英國學者斯賓塞認為,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間在三個方面具有相似性:一是兩者都有調節系統,生物是中央神經系統,人類是政府系統;二是兩者都有產生能量的系統,生物是消化系統,人類社會是經濟系統;三是兩者都有分布系統,生物有血管和動脈,人類社會有電訊和道路。拉采爾深受斯賓塞關於人類社會與動物有機體有相似性這一思想的影響,提出了有機體的國家理論。
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內容:
1.一個特定社會的人群集團或民族在特定的土地上所形成的組織——國家是一種單細胞的國家有機體。
2.國家是置於土地的基礎上的,國家就是一群人和一片土地的有機體。國家離開土地即失去了國家生命的存在基礎。國家是土地上人類的最大勞動成果。
3.把國家比作人體,邊疆屬於末端器官;生長中的地域為其四肢;公路、鐵路、水道為其循環系統;國家首都則為頭腦、心臟和肺腑。同時,國家又屬於一個空間性的有機體,它是生命的物體,不斷增長,國家的向上發展,就是土地與人民結合關系的增長。所謂生存競爭,即是爭奪空間的競爭。國家的發展也就是國土地域的發展。
4.有機體是生長的,國家也是不斷生長的,一個國家必然和一些簡單的有機體一樣地生長或老死,而不可能停滯不前。當一個國家侵佔別國領土時,就是其內部生長力的反映,強大的國家必須有生長的空間。空間有機體的國家存在自然的增長趨勢,如果沒有強大的鄰國給予有效的反對,它就會超越這些界限。
因此,有人把拉采爾的國家有機體的運動論歸結為「國家有機體」、「生存空間」和「邊疆動態論」的統一體。拉采爾的政治地理學理論對後世產生了久遠的影響,特別是對地緣政治學的發展影響尤為突出。盡管他並未提出「地緣政治學」這一概念,但後人還是根據拉采爾的國家理論確認他為地緣政治學的鼻祖。
契倫創始
「地緣政治學」一詞,是瑞典政治學家契倫(1864—1922)的新創。他利用拉采爾關於有機體的國家論發展了地緣政治學,認為國家的行為應被看作是一種競爭力量,必然的結果就是少數強大的吞並弱小的,這是競爭中的永恆規律。這樣,力量因素就成了國家的決定因素,只有大國強國才能影響大陸及全球的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哲倫對沙皇俄國向外擴張的趨勢而對他的祖國瑞典所產生的危險憂心忡忡。在他看來,瑞典所在的斯堪的納維亞集團根本無力挽救這種趨勢。解決辦法是祈求德國老帝國能夠成為未來德國——北歐集團的中心,從而維護歐洲中心的穩定。他在《現代的諸列強》(1914)中明確提出,德國向外侵略是「人類的使命的責任」,認為德國海陸兼備,這是爭奪世界強國地位最有利的條件。哲倫的這種思想與以後德國的侵略擴張意圖不謀而合,從而成為第三帝國地緣政治學派的奠基人。
海權論
「海權論」最先是由美國海軍史學家馬漢(1840—1914)提出的,1890年發表的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權思想」。他認為,在現實世界中,分析國家的力量時首先應重視海洋。
4. 地緣經濟學
1、基於上述的討來論源,我對地緣經濟學的定義是:地緣經濟學是以國家為行為主體,以地緣因素為基礎,通過在特定空間范圍內政治和經濟的互動來謀求國家利益的科學.
2、所謂地緣經濟學是指冷戰後時代在西方發達國家興起的以地理要素為基礎,從經濟地位和經濟關系角度去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的新學科.
5. 什麼是地緣政治因素
地緣政治 geopolitics
政治地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它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
20世紀,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A.T.馬漢強調海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他的理論被稱為海權論。H.J.麥金德則提出陸心說,認為隨著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他的理論被稱為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很大。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說,為陸權論中的另一派地緣政治理論。50年代,A.de塞維爾斯基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范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地緣政治已經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而近年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視。
6. 世界地緣政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主要影響
影響原油價格
70年代後國際政治大事件影響黃金價格走勢圖
受美元貶值、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08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 「地緣政治」發端於瑞典地理學家克節倫,意指「國家所處的地理環境與國際政治的關系」,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地緣政治已經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而近年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視。20世紀,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A.T.馬漢強調海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他的理論被稱為海權論。H.J.麥金德則提出陸心說,認為隨著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他的理論被稱為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很大。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說,為陸權論中的另一派地緣政治理論。50年代,塞維爾斯基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范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 關於地緣政治學的定義,英國政治地理學家傑弗里帕克認為是,「從空間的或地理中心論的觀點對國際局勢背景進行研究,整體的認識。」這也可以說是從全球的空間背景上來觀察其政治的格局及各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這種從全球的地理空間尺度上,從各種復雜的相互關系的總體上,來研究各主要國家間或各集團之間政治上的相互關系與格局的地緣政治學,簡言之,即是全球的地緣戰略學。地緣政治學已成為表達全球大國間政治戰略上的對抗與競賽的通俗術語。
影響黃金價格
70年代後國際政治大事件影響黃金價格走勢圖 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由於國際上通行金本位(金匯兌本位),黃金價格受到管制,因此不存在價格上的劇烈波動問題。但伴隨著越南戰爭把美國經濟拖入低谷和隨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信用本位制度地位得以不斷強化,黃金作為商品和貨幣的集合體,其價格開始出現劇烈波動,特別是1973-1980年和2001-2007年間世界黃金價格出現兩次大幅上漲。究其原因,重要事件的發生是一次次引導金價波動的重要助力,而這些事件都與地緣政治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舉例:1973-1974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黃金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其後隨著事態的逐漸平息而大幅回落。1979-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兩伊戰爭爆發等國際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密集發生,支撐起黃金價格於1980年年初創下了870美元的歷史高點。 2007年伊朗核危機對黃金價格也產生了影響。
主要作用
高加索地區的地緣政治游戲2007年伊朗核危機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地緣政治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舉兩個例子:德國正是因為地處中歐,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才吃盡了苦頭,永遠擺脫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這也是它兩次大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與它在西半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關系極大,在戰略上首先就處於不敗之地,因為沒有人能越過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之後還能擊敗美國。在地緣政治學中流派很多,但很多論斷在現在已經不適應國際局勢的發展了。沒有什麼地區再是「新月地帶」「心臟地帶」,也不再是所謂的「陸權」「海權」或「空權」時代。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是高技術戰爭;競爭也不是資源競爭,而是技術競爭,綜合國力競爭。那些資源特別豐富的地區並不一定產生強國,而那些地理位置險要的國家也難以逃過「高、精、尖」武器的法眼。既然如此,地理因素的影響總的來說,體現在三個層面:從人的層面來說,地理因素會影響民族的性格和文化;從國家層面來說,地理因素會影響到國家的綜合國力,例如由海權向陸權轉換時期導致的權力轉移;從國際層面來說,地理因素一旦和當時的國際格局的影響結合在一起,就會對國家的外交格局(外交的取向、難度)產生重要的影響。
7. 什麼是地緣政治,地緣經濟有那麼重要麼
地緣政治就是外交戰略與地區安全戰略,外交戰略是基本,地區安全是根本,何如何在地緣政治中扮演角色,軍事和經濟是決定因素,而外交戰略則是體現國家的訴求。 _
一、地緣經濟的興起
冷戰時期,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為標志的兩極對抗成為國際關系的主要特徵,當時地緣政治因素在美蘇兩國的國家安全和對外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明顯的莫過於劃分勢力范圍和組建區域性軍事集團。伴隨著20世紀末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國際政治體系正處於重構與改組之中,呈現出許多不同於冷戰時期的新特徵,最顯著的方面就是世界經濟的政治效用空前強化。具體地說,經濟安全已構成當今國際安全形勢的重要內容;經濟手段成為實現國際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經濟力量的多元化成為推動國際政治格局多極化的主導因素。國際關系重心從政治和軍事領域向經濟領域傾斜,各國均把以經濟與科技為首要目標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放在對外戰略的首位,力爭在21世紀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冷戰結束,地緣政治的兩極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純粹為爭奪生存空間而進行的領土擴張觀念日趨過時,一種以經濟利益和經濟關系取代政治關系與軍事對抗的態勢不斷發展。用美國加州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羅斯克蘭思的話說就是:在資本、勞動力與信息處於流動並上升為主導地位的經濟中,土地至上觀無立足之地,發達國家更願去開拓世界市場而不是攫取領土。(1)
世界各國由軍事對抗轉向「經濟戰」的爭奪預示著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准不再主要是國土疆域的大小,而是綜合國力,是其經濟在世界市場上佔有的份額以及在國際分工與協作中所處的地位。國家的對外影響力或控制力轉而可以通過經濟行為或經濟手段向國外延伸和運作來實現。經濟因素和經濟外交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顯著提高。
「21世紀將是『經濟第一』的世紀。各國謀求經濟利益的需要將優先於政治、軍事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世界舞台上的重頭戲由『軍事爭霸』轉向『經濟角逐』,經濟振興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賽的主戰場。」(2)競相增強本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將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國家實力的綜合指標體現。
二、地緣經濟的特徵
21世紀的經濟全球化初期更多的表現為一種經濟的區域化。全球化和區域化並存的局面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作為一種新興的概念,「地緣經濟」有以下基本內容:(1)國際關系中經濟發展和經濟量的時空關系、分布狀況及其運行機制和運行軌跡。(2)世界經濟現象與地理關系、地緣區位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規律。(3)地理現象、地緣關系對國際社會經濟文化的互動作用和影響。(4)為當代各國國際戰略、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戰略提供理論依據,為經濟、文化開發、設計、規劃提供全方位的理論依據。(3)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地緣經濟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 地理因素是地緣經濟中的基本要素
在地緣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地緣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接產生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地緣經濟關系。這種關系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系,後者稱之為競爭關系。
2. 地緣經濟最明顯的表現為區域經濟集團化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尚不具備充分條件的情況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則是地緣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內容。 地緣經濟學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認為世界正在變為三個相互競爭的經濟集團:(1)日本和中國率領的環太平洋經濟區,包括韓國、東南亞等地區;(2)美國領導的西半球經濟區,今後將包括拉丁美洲在內;(3)以法德為中心的歐洲經濟區,將逐漸覆蓋前蘇聯和東歐地區,也許還有北部非洲。三大集團誰能獲得較大優勢,主要取決於各個集團的規模、地理位置、人口、文化、政治手腕等因素。這三大經濟區域的比較優勢在於,歐洲經濟區到目前為止最成熟也最成型,一體化程度最高而享受其好處也最充分;美洲經濟區實力最雄厚資源也最豐富,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最有可能「利益均沾」,即在建立自己的經濟勢力范圍的同時向太平洋和大西洋兩面擴展;亞洲經濟區(主要是東亞)的經濟水平相對最低,但合作形式最生動多樣,而且在冷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該經濟區的發展速度最快。
3. 跨國公司是地緣經濟中最活躍的要素
跨國公司是資本國際化、科學技術革命和國際分工深化的產物,是生產國際化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具有壟斷優勢、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以及對外直接投資選擇的區位優勢,其分支機構遍及全球,生產、銷售、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形成一體化網路。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當代跨國公司具有以下積極的影響:
第一,當代跨國公司的發展深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開展的跨國經營,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發展和深化了國與國之間的生產、交換、流通、消費、技術產品開發研究方面的協作關系。
第二,跨國公司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和其他經濟資源在區域范圍內更有效的流動和更合理的配置。跨國公司有全球完備的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商品、勞務、資本、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或生產成果能暢通的流動和合理有效的配置。近年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和內部貿易大規模增加,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第三,跨國公司開拓了區域貿易的新領域,擴大了國際貿易的流通量。
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經營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內部化貿易。跨國公司通過其內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的相互生產要素,生產成果和信息的交流。在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區域貿易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3左右。跨國公司的全球經營,促進了區域貿易的發展,繁榮了區域經濟。
非常重要
今天如何在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之間找出最佳的平衡點,現實的擺在了共和國的決策者面前。但發展仍然是我們的核心任務,絕不能動搖。但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國防力量,確保在領土主權,霸權主義侵略、干涉、威脅面前立於不敗之地,是保障發展的根本。
8. 地緣政治學的發展趨向
冷戰後,經濟利益和經濟地位已成為世界各大國追求的戰略目標。
美國一些從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的學者認為應放棄以軍事實力作為全球稱霸的主要手段,而轉向以國際投資、自由貿易等經濟手段作為維護美國經濟利益與經濟地位,確保世界霸主地位的主要手段。
這種以經濟利益和經濟關系取代軍事對抗和政治關系作為國際關系主要理論的學說即被稱之為「地緣經濟學」 。
在各國追求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的同時,也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促使它們進行協調與合作。在地緣經濟學的作用和影響下,一方面,地區經濟合作增強,區域經濟集團化進程加快。這主要表現在歐、亞、美三大經濟區域集團化由小到大,由初級到高級,不同發展水平並存。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主要表現在:
①世界貿易快速增長;
②國際資金流動異常活躍;
③生產與經營全球化不斷增強;
④科技信息傳播全球化;
⑤經濟困境的全球化不斷加深。
綜上所述,地緣經濟正在推動國際經濟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並促進和加速世界經濟向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1993年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發表了《文明的沖突》一文(1993年美國《外交》季刊夏季號),對國際政治的演變特徵進行了獨特的分析論述,構建了一個較完整的國際政治理論。亨氏認為,世界政治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的世界沖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或國家間的經濟摩擦與政治對立,而是截然不同的文化。亨氏解釋了冷戰後文明沖突上升為主要矛盾的原因,預言文明沖突將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間的斷層線將成為未來的戰斗線。不僅如此,他還認為相同文明的集團或國家將在未來的全球文明沖突中團結在一起,而且儒家文明將同伊斯蘭文明聯合起來反對西方文明,形成非西方文明與西方文明對抗的局面。
亨廷頓還認為,冷戰後將出現一個多極和多文化的國際體系,西方僅為其中之一。西方的文化價值不具普適性,其影響力已呈下降趨勢,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同化、整合其他文化的力量。同時,非西方社會也將越來越伸張自己的文化價值,拒絕西方強加給它們的文化價值。如果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硬要向全世界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其結果將適得其反,將會激化矛盾,引起文明沖突。當然,亨氏宣揚他的觀點,絕非反對西方文明的統治,他只是善意地提醒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決策者們,不要被冷戰的勝利沖昏頭腦,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以免把戰線拉得過長,樹敵過多,陷入被動境地。顯然,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並沒有擺脫冷戰的思維方式,在冷戰後西方國家內部凝聚力下降的情況下,他企圖樹立起非西方文明作假想敵,以維護西方的內部團結和美國的霸權地位。《文明的沖突》面世以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斷惡化的巴以沖突、9.11事件、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特別是9.11事件)似乎驗證了亨氏理論,也使得亨廷頓「文明沖突論」再次引起廣泛注意。
9.11事件後,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面對新形勢,基於對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等現實威脅的認識,全球加大了反恐和防擴散的力度,但世界各國都極力地避免把反恐斗爭與「文明的沖突」相聯系。當今世界某些不同文明的國家或地區之間似乎存在著矛盾與沖突,但也存在著不同文明之間和平共處、共同繁榮,甚至相互融合的現象。文明或文化的多樣化是當代國際體系一個重要特徵,這使得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成為當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成為正確認識國際形勢的重要方面。
9. 地緣經濟理論的角度是什麼
地緣政治就是外交戰略與地區安全戰略,外交戰略是基本,地區安全是根本,何如何在地緣政治中扮演角色,軍事和經濟是決定因素,而外交戰略則是體現國家的訴求。 _
一、地緣經濟的興起
冷戰時期,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為標志的兩極對抗成為國際關系的主要特徵,當時地緣政治因素在美蘇兩國的國家安全和對外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明顯的莫過於劃分勢力范圍和組建區域性軍事集團。伴隨著20世紀末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國際政治體系正處於重構與改組之中,呈現出許多不同於冷戰時期的新特徵,最顯著的方面就是世界經濟的政治效用空前強化。具體地說,經濟安全已構成當今國際安全形勢的重要內容;經濟手段成為實現國際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經濟力量的多元化成為推動國際政治格局多極化的主導因素。國際關系重心從政治和軍事領域向經濟領域傾斜,各國均把以經濟與科技為首要目標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放在對外戰略的首位,力爭在21世紀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冷戰結束,地緣政治的兩極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純粹為爭奪生存空間而進行的領土擴張觀念日趨過時,一種以經濟利益和經濟關系取代政治關系與軍事對抗的態勢不斷發展。用美國加州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羅斯克蘭思的話說就是:在資本、勞動力與信息處於流動並上升為主導地位的經濟中,土地至上觀無立足之地,發達國家更願去開拓世界市場而不是攫取領土。(1)
世界各國由軍事對抗轉向「經濟戰」的爭奪預示著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准不再主要是國土疆域的大小,而是綜合國力,是其經濟在世界市場上佔有的份額以及在國際分工與協作中所處的地位。國家的對外影響力或控制力轉而可以通過經濟行為或經濟手段向國外延伸和運作來實現。經濟因素和經濟外交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顯著提高。
「21世紀將是『經濟第一』的世紀。各國謀求經濟利益的需要將優先於政治、軍事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世界舞台上的重頭戲由『軍事爭霸』轉向『經濟角逐』,經濟振興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賽的主戰場。」(2)競相增強本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將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國家實力的綜合指標體現。
二、地緣經濟的特徵
21世紀的經濟全球化初期更多的表現為一種經濟的區域化。全球化和區域化並存的局面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作為一種新興的概念,「地緣經濟」有以下基本內容:(1)國際關系中經濟發展和經濟量的時空關系、分布狀況及其運行機制和運行軌跡。(2)世界經濟現象與地理關系、地緣區位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規律。(3)地理現象、地緣關系對國際社會經濟文化的互動作用和影響。(4)為當代各國國際戰略、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戰略提供理論依據,為經濟、文化開發、設計、規劃提供全方位的理論依據。(3)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地緣經濟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 地理因素是地緣經濟中的基本要素
在地緣經濟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會對國家的發展、國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地緣經濟正是研究如何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在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總是選擇臨近地區的合作。地域上的連接產生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地緣經濟關系。這種關系通常表現為或者是聯合和合作即經濟集團化,或者是對立乃至是遏制、互設壁壘等,前者1稱之為互補關系,後者稱之為競爭關系。
2. 地緣經濟最明顯的表現為區域經濟集團化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尚不具備充分條件的情況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則是地緣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內容。 地緣經濟學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認為世界正在變為三個相互競爭的經濟集團:(1)日本和中國率領的環太平洋經濟區,包括韓國、東南亞等地區;(2)美國領導的西半球經濟區,今後將包括拉丁美洲在內;(3)以法德為中心的歐洲經濟區,將逐漸覆蓋前蘇聯和東歐地區,也許還有北部非洲。三大集團誰能獲得較大優勢,主要取決於各個集團的規模、地理位置、人口、文化、政治手腕等因素。這三大經濟區域的比較優勢在於,歐洲經濟區到目前為止最成熟也最成型,一體化程度最高而享受其好處也最充分;美洲經濟區實力最雄厚資源也最豐富,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最有可能「利益均沾」,即在建立自己的經濟勢力范圍的同時向太平洋和大西洋兩面擴展;亞洲經濟區(主要是東亞)的經濟水平相對最低,但合作形式最生動多樣,而且在冷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該經濟區的發展速度最快。
3. 跨國公司是地緣經濟中最活躍的要素
跨國公司是資本國際化、科學技術革命和國際分工深化的產物,是生產國際化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具有壟斷優勢、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以及對外直接投資選擇的區位優勢,其分支機構遍及全球,生產、銷售、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形成一體化網路。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當代跨國公司具有以下積極的影響:
第一,當代跨國公司的發展深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開展的跨國經營,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發展和深化了國與國之間的生產、交換、流通、消費、技術產品開發研究方面的協作關系。
第二,跨國公司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和其他經濟資源在區域范圍內更有效的流動和更合理的配置。跨國公司有全球完備的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商品、勞務、資本、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或生產成果能暢通的流動和合理有效的配置。近年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和內部貿易大規模增加,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第三,跨國公司開拓了區域貿易的新領域,擴大了國際貿易的流通量。
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經營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內部化貿易。跨國公司通過其內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的相互生產要素,生產成果和信息的交流。在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區域貿易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3左右。跨國公司的全球經營,促進了區域貿易的發展,繁榮了區域經濟。
非常重要
今天如何在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之間找出最佳的平衡點,現實的擺在了共和國的決策者面前。但發展仍然是我們的核心任務,絕不能動搖。但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國防力量,確保在領土主權,霸權主義侵略、干涉、威脅面前立於不敗之地,是保障發展的根本。
10. 什麼叫"地緣政治"
地緣政治主要是根據地理的重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來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內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是政治地理學說中的一種理論又被稱為「地理政治學」。因為它把地理因素看作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
(10)地緣政治經濟學擴展閱讀:
地緣政治學淵源於政治地理學。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在1897年發表的《政治地理學》一書中,提出「國家有機體學說」,以後又發表有關「生存空間論」的論文。
把C.R.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生物概念應用到國家的成長和發展上,認為國家像有機體一樣有興盛、衰亡的過程,國家的興盛需要廣闊的空間。
瑞典學者R.謝倫接受了拉采爾的思想,於1917年發表的《作為生命形態的國家》一書中提出地緣政治學這一名詞。他認為一個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條件是:廣闊的空間、對全體國民的控制和自由的活動權力。
1904年,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發表了「歷史的地理樞紐」論文,創立了與海權相對應的陸權理論。他將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稱為樞紐地帶,是其為世界政治的樞紐。
1919年,麥金德又將「樞紐地帶」的概念修改為「世界島」的「心臟地帶(heartland)」,並且把歐、亞、非三大陸統稱為「世界島」。
「心臟地帶論」認為:東歐是世界島的心臟地帶,控制了心臟地帶就等於控制了世界島,控制了世界島就等於控制了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學者K.豪斯霍弗利用和歪曲國家有機說和生存空間論以及英國地理學家H.J.麥金德的陸心說,為納粹德國侵略擴張服務。
他認為德國缺乏必需的生存空間和足夠的自然資源,主張重新分配世界領土,而戰爭是解決生存空間的唯一方法。
此外,他把世界劃分為幾個泛區域,其中整個歐洲、非洲和亞洲西部廣大地區作為屬於德國勢力范圍的泛歐區,德國是該泛區域的核心。
由於他把地緣政治學與A.希特勒的第三帝國聯在一起,致使地緣政治學名聲不好而一度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基於麥金德的心臟地帶概念,提出了相應的「邊緣地帶(rimland)」學說。
他認為,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發生在邊緣地帶,而且邊緣地帶在經濟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臟地帶。因此,控制邊緣地帶是控制歐亞大陸的關鍵,而控制歐亞大陸又是控制世界的關鍵。
1960年L.K.D.克里斯托夫提出應當恢復作為科學的地緣政治學的聲譽,認為地緣政治學是政治學與政治地理學之間的媒介,其研究應當對自然環境對政治的影響進行客觀分析。
參考資料:網路——地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