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天文學貴族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天文學貴族

發布時間: 2021-03-14 12:00:53

A. 古印度的婆羅門貴族們的日常生活,包括貴族們要學些什麼東西,比如樂器、天文地理等。

昨天剛剛學習了《外國教育史》(吳式穎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第四節專門講了婆羅門時期的教育。
婆羅門教崇拜的方式主要是祭祀,供品有糧食、奶、肉等,最上等的供品是用山果釀成的酒。婆羅門貴族是高級僧人,生活富足。在種姓制度中地位最高。
當時教育事業掌握在婆羅門手中,婆羅門在社會等級中地位最高,婆羅門掌握宗教大全,當時教育是神學的附庸,婆羅門所享受的教育是最高級的,主要是學習《吠陀》(雅利安人用梵文寫成的記載印度公元前2000年前後歷史的古籍,為教育提供了主導思想)。《吠陀》,意為知識和學問,共有四部,即《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最古。
後來婆羅門又被稱為了「古儒」。教育的內容又增加六科:語音學、韻律學、文法學、子源學、天文學、祭禮。內容以神學為核心涉及了較為廣泛的知識領域。

B. 第谷為什麼要悄悄的鑽研天文學

第谷出身於丹麥一個貴族家庭,13歲就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14歲時因為一次日食的發生使他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家庭教師負責督促他學習法律的學業,第谷不得不在深夜家庭教師睡著之後才秘密鑽研天文學。第谷省下錢來購置天文學書籍、天文表和天文儀器。

C. 享有「星學之王」美譽的是哪位天文學家

是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丹麥天文學家和占星學家。1546年12月14日生於斯坎尼亞省基烏德斯特普的一個貴族家庭,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於布拉格,終年57歲。1572年11月11日第谷發現仙後座中的一顆新星,後來受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請,在汶島建造天堡觀象台,經過20年的觀測,第谷發現了許多新的天文現象。第谷·布拉赫曾提出一種介於地心說和日心說之間的宇宙結構體系,十七世紀初傳入我國後曾一度被接受。第谷所做的觀測精度之高,是他同時代的人望塵莫及的。第谷編制的一部恆星表相當准確,至今仍然有價值。

D. 第谷在天文學方面有哪些成就

第谷·布拉赫,丹麥人,生於年12月14日一個貴族家庭。逝於1601年10月24日,終年57歲。

第谷於1559年就讀於哥本哈根大學。在1560年8月根據預報觀察到一次日食後,他開始對天文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1562年第谷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但他的業余時間幾乎全部用來研究天文學。1563年他寫出了第一份天文觀測資料——「木星合土星」,資料中記載了木星、土星和太陽三者運行到一條直線上的情況。從此第谷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對天文的興趣不再僅僅是愛好,於是他放棄法律,開始到各國游歷,而後決定從事天文學事業並在德國羅斯托克大學攻讀天文學。從此他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天文學研究的樂趣中,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第谷的一生在天文觀測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奠定了近代天文學的發展基礎。他最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觀測到了1572年11月11日仙後座的新星爆發,並對其做了前後16個月的詳細觀察和記載,取得的成就是驚人的,這對當時天體不變的學說無疑是一次徹底的否定,它開辟了天文學發展的新領域。

1576年在丹麥國王的提議下,第谷在丹麥與瑞典間的赫芬島耗資黃金1噸多,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天文台——「觀天堡」。這里一共設置了4個觀象台、1個圖書館、1個實驗室和1個印刷廠,儀器配備相當齊全。建成以後,第谷就一直在這里進行天文工作,長達20多年,取得了大量的重要成果,並且在這里創制了大量的先進天文儀器。第谷在這期間取得的最著名的觀察成果,就是1577年對2顆明亮的彗星的觀察。他通過研究指出彗星比月亮離地球遠許多倍,這一重要結論對於人們正確認識天文現象具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作為丹麥天文學家的第谷,他對天文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功績,是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E. 英國女王安娜有一次參觀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當她知道天文學家們的薪金級別很低時,表示要提高他們的薪

職業具有比經濟收入更崇高的意義,例如對人生價值的實踐,對於自然奧秘的探索。
PS 這種小故事明擺著斷章取義的。安娜女王當政的時代大概在18世紀初,那時候天文學(以及整個科學)相當程度都是貴族的玩物。那些貴族子弟是無所謂那些收入的,才會有這一句話。當然,前提還得是這個故事是真的……= =

F. 大家知道從事天文需要多高的文化嗎

文化成績(重要指數:3顆星)
重要指數3顆星的意思是,只要你文化成績不是差得讓人絕望,你未來想從事天文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差別只在於你將走上一個怎樣的平台以及你未來能走多遠。文化成績這個因素其實要放在十年前會非常阻礙你從事天文,這主要是因為天文過去在中國是邊緣學科(在國外則是貴族學科),天文學科能有點像樣規模的學校在當時都不多,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名校——當時主要的老牌天文強校基本就是南大、中科大、北大、北師大這幾所。而現在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越來越多基礎學科扶持的力度開始增加,其中就包括天文。在我讀博期間,我所知道的新興的天文院校就有上海交大、廈大、中山大,而最近幾年西華師大、大理大學等非一流高校也逐漸有了自己的天文學系或天體物理中心,更不用說新興的巨無霸大學國科大了。因此總體來說,中國天文學界對年輕學者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如果你希望未來能走入天文學術界,希望還是越來越大的。
和過去不一樣,現在你如果想要學習天文專業,基本上國內大學各個層次都能給你提供選擇,除了最頂尖的南大北大中科大,再往下一點有廈大中山北師大華科大,還夠不著你也可以選擇華中師大雲大等普通211、985院校,就算你學力有限上一本都有些困難,二本院校中還有西華師大大理大學可以選。

G. 南大的貴族學科天文學排名倒數第五,是真的嗎

全國有天文學的學校一共就五個!哈哈哈

H. 布拉赫有哪些天文成就

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麥天文學家和占星學家。1546年12月14日生於斯坎尼亞省基烏德斯特普的一個貴族家庭。

1572年11月11日布拉赫發現仙後座中的一顆新星(銀河系的一顆超新星),第二年發表論文《新星》,後來受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請,在汶島建造天堡觀象台,建造了許多大型精密的天文儀器,經過20年的天文觀測,布拉赫發現了許多新的天文現象,如黃赤交角的變化、月球運行的二均差,並重新測量了歲差數值。

布拉赫曾提出一種介於地心說和日心說之間的宇宙結構體系:地球靜居中心,行星繞太陽運行,而太陽則帶領行星繞地球運轉。這一體系十七世紀初傳入我國後曾一度被接受。布拉赫對天文學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所做的觀測精度之高,是他同時代的人望塵莫及的。布拉赫編制的一部恆星表相當准確,至今仍然有使用價值。

布拉赫於1559年入哥本哈根大學讀書。1560年8月,他根據預報觀察到一次日食,這使他對天文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562年布拉赫轉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但卻利用全部的業余時間研究天文學。1563年布拉赫觀察了木星合土星(兩行星在天空靠在一起),並寫出了他的第一份天文觀測資料,同時注意到合的發生時刻比星歷表預言的早了一個月。

布拉赫領悟到當時用的星歷表不夠精確,於是開始了長期系統的觀測,想自己編制更精確的星歷表。1566年布拉赫開始到各國漫遊,並在德國羅斯托克大學攻讀天文學。從此他開始了畢生的天文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巴塞爾和奧格斯堡繼續求學後,布拉赫因父親生病而返回家鄉。1572年11月11日,他看到仙後座有一顆新的明亮恆星,便使用他自己造的儀器對這顆星進行了一系列觀測,直到它1574年3月變暗到看不見為止。前後16個月的詳細觀察和記載,取得了驚人的結果,徹底動搖了亞里士多德的天體不變的學說,開辟了天文學發展的新領域。

由於布拉赫與農家女結婚而同他的貴族家庭鬧翻了,他很高興接受了到哥本哈根和德國講課的建議。他曾考慮定居瑞士,但1576年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將汶島賜予他作為新天文台台址,並許諾他一筆生活費。於是,布拉赫在丹麥與瑞典間的汶島開始建立「觀天堡」。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天文台,在這里設置了四個觀象台、一個圖書館、一個實驗室和一個印刷廠,配備了齊全的儀器,耗資黃金1噸多。

直到1579年,布拉赫在這里工作2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創制了大量的先進天文儀器。其中最著名的有1577年對二顆明亮的彗星的觀察。他通過觀察得出了彗星比月亮遠許多倍的結論,這一重要結論對於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天文現象,產生了很大影響。

1599年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死後,布拉赫在波希米亞皇帝魯道夫二世的幫助下,移居布拉格,建立了新的天文台。1600年布拉赫與開普勒相遇,邀請他作為自己的助手。次年布拉赫逝世,開普勒接替了他的工作,並繼承了他的宮廷數學家的職務。布拉赫的大量極為精確的天文觀測資料,為開普勒的工作創造了條件,他所編著經開普勒完成,於1627年出版的《魯道夫天文表》成為當時最精確的天文表。

布拉赫是一位傑出的觀測家,但他的宇宙觀卻是錯誤的。布拉赫本人不接受任何地動的思想。他認為所有行星都繞太陽運動,而太陽率領眾行星繞地球運動。

布拉赫是最後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一位用肉眼觀測的天文學家。就其偉大而言,伊巴谷可能是唯一的抗衡者。布拉赫早在十三歲時就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但在1560年他觀察了日蝕,於是轉向研究天文學和數學。後來他到德國受到進一步的培養和教育。

布拉赫於1563年觀察木星和土星接近時,注意到這兩顆星接近的時間比根據阿爾豐沙十世所制的星表預計的時間相差一個月月。於是他開始購買儀器,使用這些儀器進行觀察來製作新星表。

他還逐漸用占星術算命,正象近代早期的天文學家那樣,一生都對占星術感興趣。(那時占星術是遠比真正的天文學更為有利可圖的行業,資助者寧可資助占星術算命,也不願資助科學上的發現。)

在1572年,煉金術引起布拉赫一時的注意之後,他終於在一顆爆發的新星體突然在11月11日閃亮之際,使自己出了名。伊巴谷曾經注意到一次新星體爆發,並且它作為製作第一幅重要的星圖的時機。1054年也有一次新星體爆發,但只為中國和日本天文學家觀察到。

實際上並沒有增加新的星球,只是現存的星球突然爆發而使亮度大增而已。這些星球在亮度突然激增以前用肉眼是觀看不見的。在使用望遠鏡以前,這些星星確實好象是新星。布拉赫在1572年觀察到了這星球(現在有時稱為「布拉赫星」),在一本篇幅為五十二頁的書中寫到了此星以及它對星占學的重要意義。該書的簡短標題為《關於新星球》。布拉赫星逐漸變得比金星更明亮,延續一年半人們都能看到它,然後看不見了。

最初布拉赫對出版此書曾猶豫過,因為他以為寫書會降低高貴人的身份,可是他後來克服了這種勢利的影響。

布拉赫寫的書起了如下的作用:一、它給一切亮度突然爆發的星球創造了「新星」的名字;二、它使這位年輕人以天文學家而著稱;三、因為布拉赫利用了遠處其它天文學家象英國天文學家的觀察結果,通過視差測量說明了新星球之遠是無法測出其距離的(當然它比月亮要遠得多,)這給了亞里士多德認為天空是完美的不變的觀點以有力的打擊。

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決定當這位年輕有為的國民的保護人,因為他象一顆明亮的新星那樣已閃耀出了光彩奪目的光輝,所以國王還制止他移居到當時天文學研究的中心德國去。(智囊流失決非只是今天的現象。)為了達到此目的,國王主辦了由這位年輕人主講的天文講座,更為重要的是,他在丹麥和瑞典之間的赫維恩(今天的維文)島上,為布拉赫資助修建了天文台。布拉赫建立的天文台十分講究,並用他所能制出的最佳儀器來裝置該台。歷史上第一座真正的天文台於1580年峻工,據估計耗當於今天的150萬美元。他不惜工本甚至建造了一個直徑為五英尺的天球儀。

從此他譽滿天下,歐洲各國學者都來拜訪他。就連自己以為是學者的統治者也來拜訪他,例如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他於1590年訪問了丹麥,並與丹麥公主成婚。

I. 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組織有哪些

中華民國天文學會
美國變星觀測者協會
法國天文學會
國際天文聯會
德國天文學會
國際暗天協會
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
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
月球與行星研究所
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
行星學會
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
中國天文學會
中央天文情報局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北京天文館
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
國際地球自轉服務
國際時間局
國際星辰注冊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國際流星組織
大學天文研究協會
天文學計算研究所
太平洋天文學會
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小行星中心
月球與行星實驗室
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
比利時皇家天文台
海德堡天文中心
美國天文學會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近地小行星追蹤
香港天文學會
香港太空館

J. 有關丹麥的天文學家弟谷的故事、以及他的徒弟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年12月14日生於斯坎尼亞省基烏德斯特普(今屬瑞典)的一個貴族家庭,其父是律師。自幼喜歡觀察星辰。1559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法律。1562年入萊比錫大學。1563年8月他作了第一個天文記錄——木星合土星。1565年以後,到歐洲許多地方游學。1572年11月11日他發現在仙後座里出現了一顆新星。經過長期觀測,他認為這是一顆十分遙遠的星(現已測知是銀 第谷
河系的一顆超新星)。1576年在丹麥王腓特烈二世的資助下,他在汶島上建立一所宏大的天文台,他稱之為天文堡。在那兒他堅持了二十多年的天文觀測。1597年離開汶島。1599年到布拉格,任魯道夫二世的御前天文學家。第二年,他邀請開普勒來當助手。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在最後日子裡,他將自己生平積累的觀測資料贈給開普勒。 第谷曾提出一種介乎托勒密的地心體系和哥白尼的日心體系之間的宇宙體系。他認為地球在宇宙中心,靜止不動,行星繞太陽轉,而太陽則率領行星繞地球轉。這個體系在歐洲沒有流行,但在十七世紀初傳入中國後曾一度被接受。第谷是卓越的天文儀器製造家,曾製造過許多大型、精度的天文儀器。赤道式裝置在歐洲的流行是與他的工作分不開的。他多年精心觀測得到的資料,為開普勒發現行星運動三定律准備了基礎。他本人編制過一份精密的星表,研究過大氣折射,發現黃赤交角的變化和月亮運動中的二均差,還重新測定歲差常數,得數為每年51〃。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第谷14歲時被送到哥本哈根的大學讀書。他的家庭希望他成為一個律師,但是第谷並不熱心。1560年,通過一次日偏食的觀測,使15歲的第谷的注意力轉向了天文學,認真攻讀了一年左右的托勒玫著作《天文大成》,對托勒玫著作的思想體系有了初步了解。1560年8月,他根據預報觀察到一次日食,這使他對天文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562年,第谷被送到萊比錫,本來是當律師作準備工作的,但第谷仍繼續努力鑽研天文學理論,此後第谷長期精確測量行星在星空的方位。當時望遠鏡還沒有發明,第谷和他的助手靠那雙銳利的眼睛和驚人的機械操作能力和技巧測量行星的運動。 1563年第谷寫出了第一份天文觀測資料,記載了木星、土星和太陽在一直線上的情況。1565年第谷開始到各國漫遊,並在德國羅斯托克大學攻讀天文學。從此他開始了畢生的天文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第谷的一生在天文觀測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為近代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谷的最重要發現是1572年11月11日觀測了仙後座的新星爆發。前後16個月的詳細觀察和記載,取得了驚人的結果,徹底動搖了亞里士多德的天體不變的學說,開辟了天文學發展的新領域。 1576年,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召見了他,聘他為皇家天文學家,賜給他汶島,並出資為其在島上興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設備最全、裝飾最華麗的天文台。他設計並由他的工匠們製造了當時最精密的古典天文儀器 ,如方位儀 、紀限儀、三角儀、象限儀、牆式象限儀、赤道渾儀、大渾儀、天球儀等。應用這些儀器,他帶領一批訓練有素的助手們作了長達21年的高精度的天文觀測。發現了月球運動的二均差,編制了一部最精確的恆星表(原收入777顆星,後又補充223顆未經最後核對的星),並積累了大量行星運動的觀測資料。 直到1579年,第谷一直在這里工作2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創制了大量的先進天 第谷
文儀器。他一生的奮斗目標就是提高觀測的精確性,終身堅持准確細致的實地觀測。他不斷改進天文儀器,使其加大加重加穩,有的置於地平面之下以避免風的影響,從而增加了讀數的長期可靠性與標度的精確性。他還仔細確定了大氣折射等引起的誤差改正量等等。他的觀測結果一般誤差不超過0.5角分,最多為2角分,比哥白尼的准確20倍,幾乎達到望遠鏡出現前的肉眼觀測極限。其中最著名的有1577年以二顆明亮的彗星的觀察。他通過觀察得出了彗星比月亮遠許多倍的結論,這一重要結論對於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天文現象,產生了很大影響。 1588年,他在一部討論彗星的著作中發表了一個介於托勒密地心體系和哥白尼日心體系之間的宇宙體系——第谷宇宙體系:地球靜止於宇宙中心,五大行星繞太陽運行,而太陽帶著它們繞地球運行。1599年丹麥國王弗里德里赫死後,第谷在波希米亞皇帝魯道夫十世的幫助下,移居布拉格,建立了新的天文台。1600年第谷與開普勒相遇,邀請他作為自己的助手,次年第谷逝世,開普勒接替了他的工作,並繼承了他的宮廷數學家的職務。第谷的大量極為精確的天文觀測資料,為開普勒的工作創造了條件,他所編著經開普勒完成,於1627年出版的《魯道夫天文表》成為當時最精確的天文表。
編輯本段成就
1.第谷對天文學的重大貢獻在於他通過長期觀測積累的有關行星運行的大量數據資料,成為那個時代罕見的天文觀測家,獲得「星學之王」的美稱。1582年,在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主持下,完成了對基督世界延用了一千多年的儒略歷的改歷工作,頒行了格里高里歷。 2.1572年11月11日夜間,第谷仰望繁星閃爍的天空,突然發現仙後座中有一顆前所未見的「新星」。第谷在一篇論文中首次發明了「新星」(Nova)一詞,並指出,星座一成不變的說法是錯誤的。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顆新星叫做第谷星。 3.第谷對彗星所作的觀測,是他取得的又一個成就。此外,第谷還發現了許多新的現象,如黃赤交角的變化,月球運行的二均差,以及歲差的測定等。
編輯本段逸聞趣事
第谷晚年發現、培養了開普勒,這是他對科學作出的最大貢獻。開普勒沒有辜負恩師的苦心培育和殷切期望,在科學陣地上縱橫馳騁,相繼創立了行星運動三定律,在科學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597年,年輕的開普勒寫成《神秘的宇宙》一書,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由許多有規則的幾何形體構成的宇宙模型。1599年第谷看到那本書,十分欣賞作者的智慧和才能,立即寫信給開普勒,熱情邀請他做自己的助手,還給他寄去了路費。開普勒來到第谷身邊以後,師徒倆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結成了忘年交。業務上,第谷精心指導;經濟上,第谷慷慨相助。第谷由衷希望開普勒這匹千里馬早日飛奔。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開普勒受多疑的妻子的挑唆,突然和第谷決裂了。他忘恩 第谷
負義地公開散布第谷的壞話,最後留下一封滿紙侮辱性言語的信,不辭而別。開普勒的離去,使愛才如命的第谷非常傷心。他意識到這完全是一種誤會,馬上寫信給開普勒,胸懷寬廣地請他回來。開普勒讀了第谷的誠摯友好的來信,慚愧得無地自容。他熱淚盈眶地提筆寫了懺悔信,徹底承認錯誤。當兩人重修舊好的時候,開普勒不由自主地又檢討起來,第谷立刻制止說:「過去的還要說什麼呢?你是我的好朋友。現在我們又在一起研究了,這就夠了!」第谷不記舊怨,不但把才華出眾的開普勒推薦給國王,而且把自己幾十年辛勤工作積累下來的觀測資料和手稿,全部交給開普勒使用。他語重心長地對開普勒說:「除了火星所給與你的麻煩之外,其他一切麻煩都沒有了。火星我也要交託於你,它是夠一個人麻煩的。」
編輯本段評價
第谷,是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學生約翰尼斯·開普勒也是一位很傑出的天文學家。 第谷在一次決斗中失去了鼻子,因此安裝了一個著名的金鼻子。
編輯本段第谷發現新行星
天文學興趣
1546年第谷·布拉赫生在丹麥的斯甘尼亞省的一個律師大家庭,他的祖籍是瑞典,但在丹麥定居了很多年了。他從小受到他伯父左治的關愛和影響。在第谷13歲時,他被送到哥本哈根去讀書,他的伯父,1560年,通過一次日偏食的觀測,使十四歲的第谷迷上了天文學,但是他的伯父不希望第谷研究天文學而是希望他成為一個律師,可是第谷並不熱心於此。 1562年,伯父把第谷送到萊比錫大學,要他學習法律,還派了一個比第谷大四歲 第谷
的家庭教師米德爾一同前往,伯父要這位教師一方面監視第谷,不讓他研究天文學,另一方面教他辭令學,為當律師作準備。但是,第谷沒有接受伯父的勸告,繼續努力學習數學和天文學理論,夜裡經常偷偷地起床觀測天象。其實一個人的興趣在他的一生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他專門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研究行星。通過對行星的星空方位的觀察和計算,他發現當時記載行星運動的通用星圖有嚴重的錯誤。為了學到更多的關於天文學方面的知識,他又去羅斯托克的大學學習。
發現新行星
19歲時,風華正茂第谷得到了伯父給他的一筆很大的遺產,一心想做出一些與眾不同的事。他一度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在星相學和煉金術上,但機遇最終降臨到他的頭上。1572年11月的某夜裡,他與他的馬夫都看見了以前從未見過的仙後星座中的一個新星,第谷興奮極了,他這樣記錄道:「晚間太陽落山以後,按照習慣,我正觀看睛空上的繁星,忽然間我注意到一顆新的異常的星,光亮超過別的星,正在我頭上照耀,因為自從孩子的時代以來,我便認識天上所有的星星,我很想知道在天空中的哪一個區域不會有星…」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恆星幾乎是不變的。他起初甚至懷疑親眼所見的是否真的,但以後每晚都出現了,他才相信自己沒有搞錯,開始仔細地觀察記錄。這顆星體先是越來越亮,直到遠比金星更亮,甚至在白天也看得見,然後,慢慢地暗淡不去,最後在視野中完全消失。當時,望遠鏡還沒有發明,第谷的細心觀察使得他得到了回報!1573年,他發表一篇論文——《新星》。這顆新星的發現,動搖了亞里士多德天體不變的學說。
精確的科研態度
這時,他在瑞士的巴塞爾結了婚,並接受了丹麥腓特立二世邀請,留在丹麥工作。丹麥腓特立二世為他在哥本哈根附近的胡思島建成了天文台,該天文台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擁有四個觀象台,一個圖書館,一個實驗室和包括一個印刷廠在內的附屬設施。第谷自己設計製造了觀象台的全部儀器,其中較大的一台是精度較高的象限儀,被稱為第谷象限儀。第谷對觀測精度要求十分嚴格,不斷改進儀器和測量方法,因此他所進行的天體方位的測量,其精度是比較高的,是哥白尼的20倍。第谷想精確測量出長時期從地球上所看到的星體的位置,並想由此而給出一幅星體位置確實的天體圖來。他測量了777顆恆星的位置,其誤差不多於四弧分;第谷還測量了行星的運動,發現了許多新的觀象,如月球運動的二均差,赤夜角的變化,以及歲差的測定等;他對1577年出現的慧星也很感興趣,他曾在相距甚遠的兩地對慧星的觀測數據進行比較,發現沒有差別,而對月亮的觀測數據時有差別,由此便斷定慧星比月亮遠很多。在這以前,慧星被認為可能在近處,也許就在地球的高層大氣之上。當時望遠鏡還沒有被發明,觀測所使用的儀器很簡單的,第谷能觀測如此之多的星體、達到如此高的精度,可以想像他是怎樣一位超群出眾了不起的觀察家了,可以說第谷是一位近代天文學的創立者。 自己製造的儀器,自己就能准確把握、巧妙應用、嚴密控制,哪怕是粗糙的設備,只要把極限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就可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珍貴資料,奠定科學創新的基礎。 第谷工作的天文台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來參觀,也得罪了一些人。有一次,第谷得罪了前來參觀的未來新國王——丹麥王子基利斯,當基利斯即位以後,就開始了對第谷的報復,先是掐斷天文台的經濟來源,後來又肆意攻擊和否定第谷的工作,1590年,第谷被迫離開工作了二十年的胡恩島,憤怒地離開了丹麥,到布拉格的天文台工作。 第谷只在布拉格工作了六年,便慧眼獨具地發現了開普勒。1607年,重病的第谷,把開普勒請到床邊,作了臨終的矚托,第谷說:「我一生之中,都是以觀察星辰為工作,我要得到一份准確的星表…現在我希望你能繼續我的工作,我把存稿都交給你,你把我觀察的結果出版出來,題名為《魯道夫天文表》…」這樣開普勒有幸繼承了老師辛勞一生留下的全部觀測資料和設備。這對開普勒後來取得巨大成就,起了重要的作用。第谷的親屬對開普勒佔有上述資料一直耿耿於懷,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這批資料落入開普勒手中,可以說是上帝的安排。這本天文表,經開普勒的精心整理和千方百計地籌集印刷資 第谷
金,直到1627年才正式出版,在以後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航海學家們都樂於採用《魯道夫天文表》,因為它是有史以來最精確的一份天文表。 第谷一直有豐厚的收入,以保證他的生活和研究。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是一位出色的天文學家,而是職業的占星術士,當時的占星術具有很高的地位。
評價
第谷在天文歷史上以觀測精密而著稱,是一個善於「看」的人。清醒地知道要認識行星運動的規律,積累高度精確測量數據的重要性,並身體力行地測出了大量的原始精確的數據。第谷卻提倡地心說,並試圖改進它,未能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在他的地心說里,行星繞著太陽轉,而太陽又繞著地球轉。但是,第谷堅持不懈,一絲不苟地進行科學觀察的精神,將永遠地載入科學史冊;他本身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留給開普勒的大量資料,推動了天文學向近代科學發展。 第谷這種對現象和事實進行准確觀察和記錄的精神,是現代科學思想的典範。科學上最重要的是對真實世界詳盡、周密、透徹的觀察,至於理解和解釋,只能盡力而為。要充分理解一個問題往往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而今天我們能把握的只有得到真實、可靠的事實。如果不能創新和突破,就認真地積累真實的資料,為他人和後人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