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現當代文學一共有幾次思潮分別是什麼
中國現當代文學一共有8次思潮.
1、啟蒙主義文學思潮:
從晚清的啟蒙思潮到五四啟蒙思潮。
特徵:人的覺醒、國民性問題、批判傾向(封建專制、追求個性解放、自由幸福、關注低層)。
2、白話文學思潮:
批判文言——對漢字的批判、對文言的文化學批判。
特徵:現代化、民族化。
3、現實主義文學思潮
主題:人性、社會、革命。理論有:以人為本、新寫實主義、社會主義。分為:中國現代現實主義和中國傳統現實主義。
4、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詩學體系:強調主觀性的藝術本質觀、獨創性的藝術生成觀、自律性的藝術功能觀;主題形態:人性復歸、個性主題;傳統淵源:人生哲學、審美情趣、藝術思維方式。
5、左翼文學思潮
基於革命形勢,是革命烏托邦的想像方式,理論貢獻有:新寫實主義、唯物主義文藝觀及方法理論、典型理論的引進和闡釋。
6、現代主義文學思潮
五四文學與新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田漢、聞一多);早期象徵詩,現代派詩歌,九葉詩派。
7、自由主義文學思潮
人道主義、民主主義文學、人性階級、民族生存。
8、民族化和大眾化的文學思潮
五四的平民化傾向,左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大眾化民族化傾向。
❷ 中國當代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1.) 當代文學是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文學,其中出現了許多文學流派。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新時期文學、80年代文學、90年代文學、新世紀文學。 (2.) http://old.blog.e.cn/user3/suyanyan/archives/2006/1570511.shtml 代表作品和作家 (3.)代表流派: 荷花澱派──孫犁,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 山葯蛋派──趙樹理,馬烽,西戎,孫謙 傷痕文學——盧新華、劉心武、從維熙、馮驥才、周克芹 反思文學——茹志娟、張一弓 改革文學——蔣子龍、高曉聲、路遙、張潔 尋根文學——楊煉、張承志、阿城、王安憶 「痞子」文學——王朔、石康、李傻傻、張一一 荒誕文學——魏明倫、狂狷、高行健、寧財神 戰後派——野間宏(日本) 新興藝術派——川端康成(日本) 白樺派——武者小路實篤(日本) 新感覺派——橫光利一(日本)、施蜇存、劉吶鷗、穆時英 新思潮派——芥川龍之介、菊池寬 自由文學派——張賢亮、余華、王土 青春偶像派——梁望峰、深雪、痞子蔡、何江波、韓寒、鞏鞏幻想者等 80後創作——郭敬明、張悅然、春樹、澤嬰、朱子夫等
❸ 中國當代文學有哪些好的小說
《兄弟》,一般大家覺得上半部好,因為寫實而殘酷。其實余華野心更大的是下半部:《下》他有許多是把劉鎮當馬貢多(馬爾克斯那玩意)寫的,魔幻世俗,狂歡的黑色幽默,但不喜歡的,就會覺得寫得略輕。
❹ 當代文學知識點問題:
巴金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王文慧等。祖籍浙江嘉興,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師讀書。五四運動中接受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語專門學校(四川大學前身之一)攻讀英語,參加進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參與組織「均社」,進行反封建的宣傳活動。1922年在《時事新報·文學旬刊》發表《被虐者的哭聲》等新詩。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夏畢業後,經常發表論文和譯文,宣傳無政府主義。1927年赴法國,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1928年冬回國,居上海,數年之間,著作頗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天東渡日本。次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學叢刊」、「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季月刊》,同年與魯迅等人先後聯名發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和《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抗日戰爭期間輾轉於上海、廣州、桂林、重慶,曾任《吶喊》周刊(後改名《烽火》)發行人、主編,擔任歷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寫作了「抗戰三部曲」《火》。抗戰後期創作了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短篇小說以《神》、《鬼》為著名。抗戰勝利後主要從事翻譯、編輯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文聯常委。1950年擔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曾兩次赴朝鮮前線訪問,輯有《生活在英雄們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兩本散文通訊集。1960年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作協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殘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他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義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一九四四年(民國三十三年) 四十歲
〔桂林——貴陽——重慶〕
春 在桂林遇美國歸來的林語堂。靳以由福建回重慶途經桂林時在巴金處住數天。
四月 《火》第三部第三章以《田惠世》為題發表。
五月 月初,與肖珊從桂林出發至貴陽。8日在貴陽郊外的「花溪小憩」結婚。
中旬,送肖珊到四川旅行。開始創作中篇小說《憩園》。
下旬,住進貴陽中央醫院三等病室,作矯正鼻中隔等手術,共住院十幾天。據這段時間對醫院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後來創作了中篇小說《第六病室》。
六月 上旬出院。住中國旅行社招待所,十多天後住郊外花溪對外營業招待所。
離開貴陽到達重慶,住民國路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部,與馮雪峰鄰近,經常來往。
本月 譯作《處女地》(屠格涅夫著)出版。
七月 《憩園》結稿。
八月 獲知王魯彥去世,作《寫給彥兄》。
夏 何其芳自延安來渝,偕巴金至曾家岩「周公館」拜訪周恩來同志。
十月 《憩園》由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初冬 開始創作《寒夜》,不久輟止。
十二月 月底,出席重慶文藝界座談會,周恩來參加並講話。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 四十一歲
〔重慶——上海——重慶〕
一月 18日獲知友人繆崇群於14日去世,急至北培墓前弔唁,4月作《紀念一個善良的友人》。
二月 和老舍、茅盾等三百人在重慶《新華日報》聯名發表《文化界時局進言》。
五月 4日,出席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曹家巷文化會堂舉行的抗協成立七周年暨第一屆文藝節紀念會,郭沫若、胡風、老舍、邵力子、王平陵等百餘人到會。
本月 開始創作《第四病室》。譯作《散文詩》(屠格涅夫著)出版。
六月 24日,郭沫若、老舍、葉聖陶、洪深、陳白塵、巴金等二十四人發起的沈雁冰五十壽辰慶祝會在重慶西南實業大廈舉行。
29日,柳州克復。
七月 27日,桂林克復。
本月 《火》第三部出版。
八月 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打電報到上海與三哥堯林聯系。
28日,毛澤東到重慶,初次見到毛澤東。
抗戰勝利初期,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組織「附逆文化人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由老舍、夏衍、巴金等18人組成,任務是負責調查背叛祖國,投靠日偽的漢奸文人的罪行。
十月 10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改名為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簡稱「文協」)。
21日,文協在重慶張家花園會所舉行會員聯歡晚會,和郭沫若、胡風、葉聖陶、馮雪峰等人出席。周恩來應邀參加,宣講毛澤東關於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介紹延安的文藝活動情況。
初冬 重新開始創作《寒夜》,寫一部分。
十一月 1日,由重慶到上海,開始籌備恢復文化生活出版社。肖珊因懷孕留在重慶。
在上海和生病的三哥堯林與索非同住霞飛路霞飛坊五十九號三樓。
十二月 8日,和郭沫若、茅盾等十八人聯名致電昆明各校師生,悼念因國民黨特務和軍隊襲擊搗毀學校而遇害的師生。
三哥堯林病故,親自安排入殮、安葬。三天後回重慶。
16日,長女李小林(小名國煩)生於重慶。
17日,上海文藝界聚會,成立文協上海分會,巴金雖未出席,仍被選為分會理事。
本月 建國前的最後一個短篇小說集《小人小事》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一九四六年(民國三十五年) 四十二歲
〔重慶——上海〕
一月 20日,和茅盾等21人聯名發表「陪都文藝界致政治協商會議各委員書」,信中呼籲廢止文化政策,確立民主的文化建設政策。
本月 中篇小說《第四病室》由良友復興圖書公司出版。
四月 10日,散文集《旅途雜記》出版。
月底,肖珊和女兒返上海。
本月 和張瀾、沈鈞儒、郭沫若等聯名發表《致美國國會爭取和平委員會書》。
五月 5日,出席全國文協在張家花園召開的慶祝文藝節大會。11日,出席文聯社發起的文藝座談會。21日,離開重慶到上海。
六月 和馬敘倫等上海各界人士上書蔣介石、馬歇爾及各黨派,呼籲永久和平。
這期間負責文化生活出版社全部社務,並開始編輯《文學叢刊》第八、九、十集。
七月 16日,與茅盾、葉聖陶等二百六十人聯名發表《中國文化界反內戰、爭自由宣言》。
八月 《寒夜》開始在「文協」上海分會的刊物《文藝復興》上連載,在這之前曾在《環球 》畫報上刊載一些章節。
十二月 31日,長篇小說《寒夜》結稿。這是建國前創作的最後一部小說。
一九四七年(民國三十六年) 四十三歲
〔上海——台灣——上海〕
三月 《寒夜》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六月 為亡友魯彥編輯《魯彥短篇小說集》,並作《後記》。
七月 19日,和郭沫若、茅盾、葉聖陶、胡風等十三人致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控訴國民黨特務暗殺李公朴、聞一多的罪行。
下旬,到台灣旅行,住台北黎烈文家。
八月 從台北到基隆,乘船回上海。
本月 散文集《懷念》出版。
九月 編輯自選集《巴金文集》,次年由春風書店出版。
十一月 參加編輯「文協」主辦的《中國作家》雜志。
一九四八年(民國三十七年) 四十四歲
〔上海〕
三月 譯作《快樂王子集》(英國王爾德著)出版。
四月 開始翻譯妃格念爾的回憶錄。
五月 31日寫信給法國學者明興禮,談及自己所接受的西歐政治思想和文學的影響。
六月 譯作《笑》(奈米洛夫等著)出版。
七月 為亡友繆崇群編輯出版散文集《碑下隨筆》,並作《後記》。
八月 改訂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黎明》,易名為《西班牙的曙光》,於次年1月出版。
九月 譯完妃格念爾的回憶錄中的第二卷《獄中二十年》,次年2月出版。繼續翻譯第一卷,但未能出版。
本月 散文集《靜夜的悲劇》出版。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 四十五歲
〔上海——北京——上海——北京——上海〕
三月 開始譯魯多夫·洛克爾的《六人》,10月出版。
四月 上旬參加馬宗融公葬儀式。
五月 25日,上海解放。下午與黃裳到文化生活出版社察看,然後走到南京路上看解放軍入城。
夏 文化生活出版社協商增加董監事人數,提名巴金、朱洗、吳朗西、畢修勺、章靳以為常務董事,朱洗為董事長,康嗣群為總經理,巴金為總編輯。
六月 從上海到北平。
七月 2日,參加在北平舉行的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寫《我是來學習的》。19日大會閉幕,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23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成立,當選為該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八月 月初回上海。
九月 1日起將文化生活出版社社務交康嗣群。
本月 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中旬前往北京參加第一屆全體會議。
十月 1日在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
十一月 譯完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說《蒲寧與巴布林》,12月出版。
十二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契訶夫》,次年1月出版。
1950年 四十六歲
〔上海——北京——蘇聯、波蘭——北京——上海〕
一月 4日,出席在上海錦江飯店召開的討論柳青《種谷記》的座談會。
二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托爾斯泰》,4月出版。
三月 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常務董事職。
四月 24日,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職。
五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布羅克》,7月出版。
七月 24日,在上海解放劇場參加上海首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大會歷時六天,29日閉幕,當選為上海文聯副主席。
28日,兒子小棠生。
八月 25日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職務。
本月 譯完巴甫羅夫斯基的《回憶屠格涅夫》,同月出版。
九月 譯高爾基短篇小說四篇,連同舊譯稿一篇,新編為《草原集》,11月出版。
十月 30日參加以郭沫若為團長的第二屆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代表團,前往波蘭、蘇聯訪問。臨行前,代表團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本月 譯完迦爾洵的短篇小說集《紅花》。11月出版。
十一月 9日到達莫斯科,13日到達華沙,16日第二屆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開幕,22日閉幕。這斯間訪問了奧斯威辛和克拉科城。29日參加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從華沙到莫斯科,先後訪問了莫斯科、列寧格勒和西伯利亞等地。
十二月 18日離開蘇聯的奧特波爾回國,21日返抵北京。
24日出席北京各界慶祝中朝人民抗美援朝勝利,歡迎和大代表團返國大會,朱德、宋慶齡、李濟琛、沈鈞儒等出席。
本月 返回上海
一九五一年 四十七歲
〔上海——山東、江蘇——上海〕
二月 編選散文集《華沙城的節日棗波蘭雜記》,3月出版。
編譯《納粹殺人工廠棗奧斯威辛》。將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血》和《西班牙的苦難》二書合編改名為《西班牙的血》。均於3月出版。
三月 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成立,當選為理事。
本月 譯完迦爾洵的《一件意外的事》,6月出版。
六月 散文集《慰問信及其他》結集,7月出版。
七月 《巴金選集》由開明書店出版。
25日參加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華東分團,任副團長。同行的還有靳以、方令孺等。在一個多月里,訪問了濟南、沂南、鎮江、揚州、鹽城、興化等城鎮,八月底結束。
十一月 譯完迦爾洵的《癩蝦蟆和玫瑰花》,次年1月出版。
一九五二年 四十八歲
〔上海——北京——朝鮮——北京——上海〕
一月 譯完屠格涅夫的《木木》,5月出版。
二月 在北京籌備全國文聯組織的「朝鮮戰地訪問團」,任團長。該團有文學、藝術工作者十八人。自10日起開始進行入朝前學習。
三月 7日啟程離京,15日到達安東,16日過鴨綠江,20日到達朝鮮前線,22日會見彭德懷司令員。25日寫完《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28日彭德懷看過文章後復信巴金,提出修改意見。31日到達平壤。
四月 1日和其他二十位作家聯名發表控訴書,向全世界人民揭露美帝使用細菌武器的罪行。4日受到金日成接見,並參加朝鮮文學藝術總同盟舉行的座談會,然後去開城前線。
十月 1日在開城附近和志願軍一同過國慶節。
本月 從朝鮮回國。
一九五三年 四十九歲
〔上海——北京——朝鮮——北京——上海〕
一月 1日參加華東話劇工作者新年聯歡。
二月 關於朝鮮的第一本散文集《生活在英雄們中間》出版。
三月 24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常務委員會在北京召開第六次擴大會議,通過茅盾、周揚、柯仲平、老舍、巴金等二十一人為全國文協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委員。
三月——七月 《新生》、《海的夢》、《霧·雨·電》、《家》、《憩園》、《旅途隨筆》、《還魂草》以及《父與子》(新譯本)陸續重新修訂出版。
上半年 在上海寫《英雄的故事》集中的短篇小說,9月出版。
八月 再度入朝訪問。
15日,在沙里院市參加黃海道五萬四千人的群眾大會,紀念朝鮮解放八周年。
九月 2日,在開城。
23日到10月6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因在朝鮮未能出席,寫了《衷心的祝賀》一文。
十月 1日,在開城前線前沿陣地和志願軍一起慶祝國慶。
9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被選為全國文聯委員。同月,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改組為中國作家協會,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副主席。
這期間,在朝鮮寫成《保衛和平的人們》集中的散文、特寫。
十一月 6日?日,華東作家協會在上海成立,巴金未能出席大會,當選為理事。
十二月 離開朝鮮回國。26日,由巴金等十五人組成華東作協創作委員會,組織委員學習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總任務等。
一九五四年 五十歲
〔上海——北京——莫斯科——北京——華沙——北京——上海〕
一月 14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文聯第二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團第二次擴大會議,討論1954年工作計劃。
六月 譯著《家庭的戲劇》(赫爾岑著)修改本出版。
七月 13日到達莫斯科,應邀參加契訶夫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活動。14日參加契訶夫紀念館的開幕典禮,法國小說家勃賴德爾、羅馬尼亞詩人別紐克同車前去。與蘇聯作家費定第一次見面。15日上午到「新聖母修道院」公墓為契訶夫掃墓;晚,在工會大廈出席「契訶夫逝世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作《向安東·契訶夫學習》的發言。16日晚在莫斯科文化藝術劇院看《萬尼亞舅舅》。17日下午,在高爾基公園露天劇院參加「紀念契訶夫逝世五十周年」晚會。18日在瓦赫坦坷夫劇院看《海鷗》。21日起前往雅爾塔、羅士托夫城、大岡羅格、斯大林格勒等地訪問參觀。
八月 4日,離開莫斯科回國。
九月 4日,當選為第一屆人大代表(四川代表)。15日至29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參加大會。
本月 編選《巴金短篇小說選集》並寫《自序》,次年3月出版。
編選《巴金散文選》並寫《前記》,次年5月出版。散文集《保衛和平的人們》出版。
一九五五年 五十一歲
〔上海——北京——新德里——北京——上海——南京——上海〕
二月 《春》、《秋》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版。
三月 11日,在全國各人民團體負責人的聯席會議上被推選為出席亞洲作家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副團長,郭沫若任團長。
四月 前往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作家會議。5日,出席印度文化界舉行的歡迎會,在會上致詞。6日大會開幕,10日閉幕。
本月 經昆明回國。
五月 隨筆集《談契訶夫》出版。
25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文聯主席團、作協主席團召開的聯席擴大會議,討論反胡風問題。同月寫書評《談別有用心的〈窪地上的戰役〉》。
六——七月 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期間和李 人交談創作問題多次。
八月 1日,參加全國文聯、作協主席團舉行的聯席會議,在會上介紹上海文藝界反胡風的情況。
十月 9日,與孔羅蓀、唐
❺ 當代文學起點是什麼
先給您格非先生的定義:
直接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而產生的中國現代派小說,在新時期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偽現代派」時期(1979-1981)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意識流、象徵主義)的影響,中國文學曾出現過以「新感覺派小說」和「現代派詩歌」為代表的、在文學形式和寫作技巧方面進行探索的實驗作品。代表作家和詩人有劉吶歐、穆時英、施蟄存、戴望舒、李金發、卞之琳等等。這些作家的作品或者在小說的形式、節奏、手法上帶有現代主義的特徵,注重捕捉新奇的感覺,以表現作家眼耳感官里的城市風貌;或者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學的影響,更重於心理分析;或者用朦朧的意象和含蓄的語言來暗示、表現感覺和情調……不過,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它們只是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流派而存在,並沒有產生更大的影響。80年代初中國文壇現代派文學創作潮流的興盛繁榮,也不是二、三十年代前後現代派文學思潮的簡單回歸,而是改革開放後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湧入催生的產物。
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最早在詩歌界顯現出來。顧城、北島、舒婷等人的「朦朧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國文壇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文學潮流,對傳統文學的理念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朦朧詩所強調的「自我」,也使人們開始思考「人」這一命題,文學也由此開始向文學本身回歸。「朦朧詩」雖然不能算作現代主義文學,但是,它的懷疑精神、它的諸多創作手法、它的荒誕意識,卻是與西方現代主義的精神互相呼應的。
當理論界正在掀起介紹西方現代主義理論高潮的時候,小說家們也迫不及待地將這些剛剛被引入的理論運用到創作實踐中。一向被奉為文壇大哥的王蒙,重出江湖後在創作中有意識地突破傳統小說的寫法,大膽地吸收、借鑒西方現代主義小說的一些表現手法。從1978年初到1985年上半年,他先後發表了19部充滿探索精神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夜的眼》、《布禮》、《春之聲》、《風箏飄帶》、《海的夢》、《蝴蝶》等作品,很明顯是受到了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尤其是「意識流」的影響,在形式上體現出與傳統文學很不一樣的特徵。與此同時,一批像王蒙一樣曾經活躍於50年代文壇的老作家們也紛紛加入了探索的陣營。茹志娟的《剪輯錯了的故事》用電影蒙太奇鏡頭組合的手法,擴大了作品的容量,使作品內容具有立體感,並通過夢幻,突破時空局限,給人以全新的感受;宗璞的《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等作品著力用荒誕的歷史、荒誕的現實、荒誕的環境,乃至荒誕的思想、感情的描摹等超現實主義的手法,開掘知識分子復雜的精神世界。另外,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諶容的《減去十年》的小說,也都有意無意地借鑒了現代主義小說的寫作技藝。
隨著創作實踐轟轟烈烈的展開,關於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探討與爭鳴,也一發不可收拾。其間涌現出來的代表性文章有:孫紹振的《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高行健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徐遲的《現代化與現代派》、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等。這些爭鳴探索文章和當時譯介論著一起,匯成一股強有力的理論體系,影響著中國新時期的現代主義文學創作。
80年代前期的探索性作品,雖然在形式上開始打破傳統的敘事方式和結構方式,以主觀的心理意識流程來安排敘事時空,但是,從總體上看,它們並沒有觸及到中國作家深層的審美觀念、創作觀念和創作模式。所謂「現代主義」只是運用了象徵、變形、意識流等現代主義藝術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體上仍是充滿社會責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會寫實文學」,其目的是為了表達作家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認知與意見,即對主觀意識的描寫是為反映客觀現實服務的,作品的主題是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憂慮,而不是西方現代派所表現的對「個體生命」的憂慮,因此他們的創作事實上仍舊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延續。正因為此,他們的創作被人們稱為 「東方意識流」或「心理現實主義」,也有人稱其為「偽現代派」。
但是,這一時期作家們的創作,卻為後來作家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培養了一批對現代主義具有親和力的讀者群和評論者群體。他們的作品是80年代中國文學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取得的最初的成果。
二、先鋒小說的繁榮期:(1985-1988)
隨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越來越多地被翻譯和介紹進中國,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說,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新小說,以及理論界的形式主義、敘述學、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為人們所關注與爭論的熱點,西方現代文學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刺激下,中國的先鋒小說創作在1985年後呈現出一種「井噴」的態勢。
最早引發「井噴」的是於1985年先後發表的兩部小說: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和徐星的《無主題變奏》。《你別無選擇》用「音樂式」的結構和「黑色幽默」的語言方式,以看似荒誕的情節,展現某音樂學院僵死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們心靈的扼殺;《無主題變奏》則將心理片斷和生活片斷「無主題」地串聯起來,通過一個自動由大學中退學,並安心於做一個「無所事事」的飯店服務員的青年的自述,展現出年輕一代孤獨、迷惘的生存狀態。和王蒙、宗璞等「偽現代派」作品相比,這兩部作品已經超越了形式探索的層面,將現代主義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在思想意識、文學精神和表現手法上更加成熟,更具有現代主義的特點。正因為此,批評家們認為中國的現代主義文學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正在步入繁榮期。而《你別無選擇》也被稱為「第一部成功的中國現代派文學作品」,是「一代人 『情緒歷史』的一個濃縮」。
繼劉索拉、徐星之後,馬原、洪峰、格非、殘雪、余華、孫甘露、莫言、蘇童、扎西達娃、北村等一批作家紛紛登上文壇,開始了先鋒文學之舞。中國的先鋒文學先天地帶有現代文學影響的痕跡。如莫言將馬爾克斯和福克納比喻為「兩座灼熱的高爐」,認為他們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作家;余華則對卡夫卡和川端康成推崇倍至,他的小說也充滿了新小說和羅布-格里耶的痕跡;殘雪的作品,飄盪著卡夫卡的影子;格非、孫甘露的作品,受到了博爾赫斯的深刻影響……當然,他們的探索並不是純粹的摹仿,也體現出了很強的個性和本土化的特徵,如馬原、格非等人不同於博爾赫斯對純粹的幻想世界的迷戀,帶上了一種傳統東方關注「現象」而不重視 「真」與「幻」的區別的亦真亦幻色彩;孫甘露的詩性探索也立足並著力於對現代漢語詩性功能的挖掘,等等。
在對「形式」的變革上,馬原無疑是敘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他創作的《拉薩河的女神》,第一次把敘述置於故事之上,把幾起沒有因果聯系的事件拼貼在一起。他在《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無帆船》、《虛構》、《大師》、《塗滿古怪圖案的牆壁》等小說中,使用元敘事的手法打破了小說的「似真幻覺」之後,又進一步混淆了現實與虛構的界限,馬原的這引起敘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馬原的敘事圈套」,並以獨特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們所熟悉的現實主義手法所造成的真實幻覺,成為以後的作家的模仿對象和小說實驗的起點。
殘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說中的世界,都是變形的,她的人物,都帶有某種「神經質」,互相間缺乏溝通、信任,並存在一種「自虐」和「他虐」的心理。她的小說以一種丑惡意象的堆積凸現外在世界對人的壓迫,把一種個人化的感覺上升到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寓言的層次。
格非的小說創作從一開始便致力於敘事迷宮的構建,他以人物內在意識的無序性構築出一團線圈式的迷宮——其中有纏繞、有沖撞、也有意識的彌散與短路。如他的短篇小說《褐色鳥群》,首次運用了「敘述空缺」的手法,敘述了一個似真似幻的故事。它打破了傳統文學對「真實性」的追求,透露出現代人對「存在」的實在本質的懷疑。
三、沉寂期(1989至今)
90年代初,由於先鋒作家們的作品過於強調形式而忽視內容,在讀者中逐漸失去市場,先鋒作家們因此紛紛降低了探索的力度,作品的敘述風格採取了一種更能為一般讀者接受的方式,有的甚至和商業文化結合,作品轉型到小說的其他領域。但中國先鋒小說的探索並未從此停止,在90年代,仍然有一批作家堅守「先鋒」孤寂的陣地,如韓東、朱文、海男、黑孩等等。他們依然用自己的創作繼續著中國文學的先鋒之舞。
中國先鋒小說的繁榮期雖然短暫,但是從文學史的角度看,它打破了傳統寫實模式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壟斷地位,終結了一個被政治權威控制著的小說時代,中國的小說創作,從此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另外,先鋒作家們所取得的探索成果,如時空錯位、零度情感敘述、敘事的圈套等等,也被90年代的作家們適當而嫻熟地運用著,中國的文學,因此也被注入了新的因素,呈現出更為豐富多彩的景象。
就我個人看來,給您三句話,希望對您有啟示
一,中國當代文學受外國文學影響深遠,尤其是1978年之後,但是這種影響卻是效仿,直接結果就是「來得快去得快」,譬如先鋒小說,馬爾克斯句式等等。
二,現代派在中國不可能有,這是西方古典哲學終結的表現,而我們是文革個人崇拜與非理性的結束,兩者雖然表象上看都是對於傳統的顛覆,但東方並不等於西方,尤其是在哲學上。
三,現代派小說是否真的構成現代派的特質,仍有待分析。
❻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重點歸納
2010—2011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編)考試要點
一、單選
1.60年代初關於歷史劇的討論 史學家吳晗提出「歷史劇是藝術 也是歷史」的觀點 要求歷史劇不可虛構和誇張 文學批評家李希凡針對這一觀點認為「歷史劇是藝術 不是歷史」
2.郭沫若用毛澤東兩結合的方法談毛澤東的一首詞《蝶戀花》
3.1967年初毛澤東點名批判的文藝黑線人物是—周揚
4.第一次文代會舉行是在1949年7月
5.成立於1946年中華全國文藝作家協會的組織者是張道潘
6.日本投降以後 國民黨官方主辦的文學刊物是《文藝先鋒》
7.1943年重慶報道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情況的報刊是《新華日報》
8.40年代後期 左翼文化的中心—香港
9.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特徵是—實踐性
10.1962年5月《人民日版》副刊開辦了一個雜報專欄—《長短錄》
11.楊韶萱將《牛郎織女》的故事改編的劇本是《新天河配》
12.被稱石油詩人的是—李季
13.話劇《茶館》的導演是焦菊隱
14.對雜文振興有卓越貢獻的雜文作家是徐懋庸
15.把散文當詩一樣寫的作家是楊朔
16.當代敘事詩的開篇之作是《漳河水》
17.周立波獲得斯大林文學獎的作品是《暴風驟雨》
18.被稱為革命文學中的多餘人是孫犁
19.《紅岩》的作者是羅廣斌 楊益言
20.1958年新民歌運動背景下開展的一次大討論是對新詩發展的道路
21.毛澤東談新詩意見時提出的創作方式是「兩結合」(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
22.引發持續十年文革的直接導火線是對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批判
23.毛澤東對文藝問題的第二次批判是在1964年6月27日
24.郭沫若把從現實政治問題出發 到歷史中尋找事件和人物作為對現實發言的依託作為自己歷史劇構思的特點
25.郭沫若對曹操的評價—偉大的政治家 軍事家 詩人的形象
26.郭沫若寫《蔡文姬》的目的—為歷史人物翻案
27.郭沫若對武則天的評價—雄才大略 志於富國強兵 從諫如流 知人善任 富於人情味的君主
28—《蔡文姬》哪一部分內容具有愛國主義—「文姬歸漢」
29.《蔡文姬》揭示的近代中國社會和文學寫作的主題—國家 社會責任與個人情感的沖突.
30.曹禺在當代的第一部劇作是《明朗的天》1961年的五幕話劇是《膽劍篇》
31.在當代創作 改編的戲曲中 吳晗的《海瑞罷官》影響最大 並直接成為重要的政治事件
32.郭小川《將軍三部曲》聞捷《復仇的火焰》李季《楊高傳》是當代的寫實詩 《復仇的火焰》以新疆少數民族生活為題材 講述1950—1951發生在新疆東部巴里坤草原的叛亂和叛亂平息的過程 有著龐大的藝術結構 追求宏偉恢弘的氣勢 在展開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的描述上 在安排若干復雜交錯的人物線索上 在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上 有理由稱它為「詩體小說」
33.毛澤東指出中國詩歌的出路 一是名歌 二是古典 在這基礎上發展新詩
34.1964—1965話劇取材主要來自50年代以來社會主義時期的生活 有關亞非拉「反帝反修」運動的想像(如《剛果風雷》《赤道戰鼓》等)階級斗爭無一例外是所有作品的主題
《年輕的一代》《霓虹燈下的哨兵》《千萬不要忘記》受到當時評論界極高推崇 《千萬不要忘記》結構最為嚴謹
35.賀敬之的政治抒情詩可分為兩類:一類相對而言格局較小 更多從民歌和古典詩歌取得借鑒《回延安》 另一類是「鴻篇巨制」《放聲歌唱》《十年頌歌》《雷鋒之歌》
36.郭小川在當代詩歌的成名作是總題為《致青年公民》的一組政治抒情詩 除「樓梯詩」「半格律體」之外還有「現代賦體」的形式 雪和山谷都採用當代流行的半格律體
二、多選
1.中國作協主辦的文學刊物有《人民文學》《文藝報》《新觀察》《譯文》《文藝學習》《詩刊》《民族文學》《文學評論》
2.「山西作家群」有那些稱號?「山西派」「火花派」「山葯蛋派」
3.趙樹理40年代的作品有《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
4.1962年《人民文學》時報開辦的《長短錄》專欄的宗旨是表彰先進 匡正實力 活躍思想 增加知識
5.1956年與趙樹理同時被譽為中國現代的「語言藝術大師」的有郭沫若 巴金 茅盾 老舍 曹禺
6.十年文革被列為批判的電影有《早春二月》《兵臨城下》《燎原》《革命家庭》《紅狐赤衛隊》
7.楊朔的名篇有《荔枝蜜》《茶花賦》《雪浪花》《香山紅葉》
8.40年代後期被稱為自由主義作家的作家包括朱光潛 蕭乾 沈從文
9.《三家村札記》的作者有吳晗 鄧闊 廖沫沙
10.屬於政治抒情詩的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十年頌歌》
三、論述題
1.柳青《創業史》(第一部)藝術成就
《創業史》堪稱當代以反映農村題材並具有史詩性的鴻篇巨制 評論界用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尺度「廣度」「深度」來評價這部小說 足以證明它的藝術成就
小說正反兩條主線鮮明 並貫穿始終 小說對搖擺在兩條陣線間的代表人物梁三老漢形象的刻畫 評論界認為是《創業史》最突出成就的標志 梁三老漢的形象 一是形象的豐滿 厚實 二是揭示了社會現實面貌的深刻和廣度
小說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敘述方式,敘述語調與人物語言的鮮明距離有助於實現敘述者對故事的介入 顯示敘述者全知的權威姿態 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 心理 動機 敘述語調還可以對人物事件做出解說和評判 從典型性和深度等方面評述 《創業史》的藝術成就顯然在趙樹理當代農村小說之上
2.老舍《茶館》的藝術特色
老舍的名作《茶館》(1957)為裕泰的茶館在三個時期(清末、民國初年、內戰爆發前夕)的變化,來表現19世紀末到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國歷史變遷。過三個時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新社會制度往。老舍在展開這一宏大主題時,選擇從「側面」,從「小人物」生活變遷的角度入手,並把描述范圍限定在茶館這一「小社會」中。他沒有採取以中心情節和貫穿全劇的沖突這種當代話劇常見的結構方式,而採用被稱為「圖卷戲」或「風俗畫」的創新形式。眾多人物被放置在顯現不同時代風貌的情景中。劇中人物,涉及市民社會的「三教九流」,其中,王利發、常四爺和秦仲義是貫穿全劇的三個人物。
3.百花文學的特徵
絕大部分是短篇創作 寫作的這些作品中 固然有「老資格」作家 主要還是在四五十年代之交走上文學道路的青年作者 他們的創作表面上看呈現出兩種傾向 一種要求創作加強其現實政治的「干預性」更多負起揭發時弊 關切社會責任缺陷的責任 另一種則在要求文學向「藝術」的回歸 清理加在它身上過多的社會政治的負累 兩種趨向看起來正相反對 其實在作家的精神意向上互為關聯
4.「十年動亂」文學思潮
十年文學思潮成稱為政治文藝思潮 是一個特殊階段 不存在一種具體意義上的文學思潮 所謂文學思潮只是盜用文學的名義 實質上是一種普遍泛濫的極左的政治潮流 其中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以《紀要》為代表的對既往文學傳統和成就的全盤否定 《紀要》中心是炮製了一條「黑線專政論」 《黑八論》作為文藝陣線的代表 以《紀要》為代表的這股文化虛無主義潮流在文革中對文學進行了全面批判和掃盪 造成了當代文學一段難以填補的空白和斷層的歷史
5.《紅旗譜》開頭楔子的作用
一方面將事件向深處延伸 證明革命的歷史依據 另一方面是為正文提供鋪墊和對比
6.當代短篇小說討論的焦點問題
7.1958年郭沫若的一百零一首組詩「百花齊放的特點是什麼?
具有大躍進的時代色彩(1天等於20年)或詩及時配合政治的典範
8從題材角度講 短篇與長篇的區別
長篇側重於表現歷史 短篇更多關注現實 關注行進中的情境和事態
9.《文藝報》針對趙樹理哪一部小說展開了討論?《鍛煉鍛煉》
10.趙樹理文學觀念前後有何變化?
在小說觀念上 也堅持小說寫作與農村實際工作同一的理解 不過後來不在特別堅持把小說當做農村工作指南的那種看法 而且更突出了從傳統戲曲等相承的「教益」的功能觀
11.簡述《龍須溝》的內容和主題 體現了老舍的哪些基本藝術特徵
《龍須溝》以北京市人民政府未=為整理一條臭水溝為中心情節 通過住在溝沿上的大雜院的四戶居民在新舊社會不同的生活遭遇 表達力作者對新生政權的歌頌之情和「人民政府愛人民 人民政府人民愛」的中心主題
人物形象的個性化 戲劇沖突的生活化 人物語言的性格化
12.第二次話劇高潮的主要作品
《霓虹燈下的哨兵》主人公好八連排長陳喜 經得起資產階級的腐蝕和各種環境的考驗 《千萬不要忘記》主人公丁少純 機電廠工人 必須對青年進行社會主義教育 正確處理好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問題《年輕的一代》主人公地質學院畢業生林育生 一個人的成長好與壞決定因素並不在家庭(革命血統論)
革命歷史劇有《兵臨城下》《紅色風景》《七月流水》《最後一幕》《杜鵑山》《東進行曲》 歷史劇有田漢《關漢卿》郭沫若《武則天》曹禺《膽劍篇》
大寫十三年——1950—1963 十七年文學——1949—1966(五六十年代 文革發生前)
四、名詞解釋
1.西南邊疆群——生活或戰斗在川西 雲貴等西南邊疆的解放軍戰士在搜集 整理當地民間史詩 抒情詩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一群青年軍人作家 其中有公劉 顧工等
2.第四種劇本——反映工農兵生活題材以外的其他題材的劇本 如岳野的《同甘共苦》 寫的是老幹部與他前妻及現任妻子的感情糾葛
3.非主流文學——那些偏離或悖逆主流文學規范的主張和創作 產生於文學規范要求有所放鬆 對規范發生多異性理解的時期 如「百花時代」 政策調整時期以及文革時期
4.海派小說
四十年代生活在上海的一些作者專門寫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些作品和小說 被稱為海派小說 海派小說在三四十年代就受到文學界的批判 進入五十年代後更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如張愛玲 蘇青等
5.《劉志丹》事件——1962年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 這部描寫劉志丹創建陝甘紅軍和根據地段經歷的長篇小說被批判為「為高崗翻案的大毒草」並引發出毛澤東的「利用小說進行反黨,是一大發明」的著名批語 最後成立了以康生為組長的《劉志丹》專案審查組「這事件受株連者數以萬計 許多人受到殘酷迫害」
7.九葉派 ——江蘇人民出版社把辛迪等九人的詩作以《九葉》作為詩集名而正式出版 故稱「九葉派」
8.七月派——抗日戰爭期間 在胡風主編的《七月》雜志上發表詩作或在《七月詩叢》專欄出版詩集的一批詩人 這批詩人大都受胡風文藝思想的影響 其中有些後來被打入胡風反革命的骨幹分子
9.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0.三結合——領導出思想 群眾出生活 作家出技巧
11.三中心——
12.三名三高—— 名演員 名教授 高工資 高獎金 高稿酬
13.《紀要》
14.天安門詩歌
1976年 4月5日 清明節前後 北京數百萬民眾到天安門廣場用各種形式悼念周總理的逝世 其中詩歌是被廣泛用運用的一種形式 用來表現對四人幫極左路線罪行的譴責和憤懣盟的詩歌
15.地下文學——文革期間秘密和辦秘密的由知識青年寫的未公開發表的手抄小說和詩歌
16.山葯蛋派——這是一個含有土特產象徵意味和地域色彩的形象化的比喻 因為以趙樹理為代表的的包括馬蜂等六位作家都出生和生活在山西 都以山西農村生活為題材從事小說創作 即掛有出生地山西省的名字 還形象地賦予土豆這類蔬菜人格化的意蘊
17.黑八論——黑八論是文藝黑線的代表觀點 具體指「寫真實「論 「現實主義——廣闊的道路」論 「現實主義深化」論 「反題材決定」論 「寫中間人物」論 「反火葯味」論
18.文化性格——作家出身與生活經驗及其作品取材的地理區域 其特徵是地域的轉移 作家中心的重點由原來五四大多出生於南方江浙 福建 四川 湖南一帶的作家向當代出生於西北 中原一帶轉移 像晉察冀 陝甘寧 晉冀魯豫
19.樓梯詩——將詩行排列成梯形形狀的詩 原屬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為適應朗誦需要將散文詩的長句切割成梯式排列而成為一種新的詩歌樣式 被稱為剁碎了的散文
❼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一、單選題V 1. 成立標志著文學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是
B.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2. 下列哪篇文章的作者是周作人
C. 《人的文學》
3. 一直稱自己是「鄉下人」的作家是
C. 沈從文
4. 第一次用現代人的眼光來打量上海的文學流派是
A. 新感覺派
5. 新感覺派聖手是
D. 穆時英
6. 提倡「言志」的小品文的作家是
D. 林語堂
7. 現代民族歌劇的奠基之作是
B. 《白毛女》
8. 《駱駝祥子》的主要情節線索是
A. 祥子買車的三起三落
9. 提出「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的是
C. 胡適
10. 中國新詩派中追求雕塑或油畫凝定的美的詩人是
C. 穆旦
11. 胡適出版的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
B. 《嘗試集》
12. 胡適提出文學改良從「八事」著手,廢文言倡白話的文章是
B.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13. 堅持認為「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的小說家是
B. 郁達夫
二、多選題V 1. 出現在茅盾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有
A. 吳蓀甫
C. 靜女士
D. 孫舞
2. 中國現代小說開端和成熟的標志是
A. 《吶喊》
D. 《孔乙己》
3. 下列那些作品是由陳翔鶴創作的
A. 《西風吹到了枕邊》
D. 《陶淵明寫輓歌》
4. 散文集《朝花夕拾》「閑話風」特點體現在
A. 任心閑談
B. 題材上漫無邊際
C. 行文結構上具有隨意性
D. 體現了「孤獨的個體」
5. 陳獨秀在《新青年》發刊詞《敬告青年》中鮮明的提出了
A. 人權
B. 平等
C. 民主
D. 自由
6. 魯迅雜文的特點有哪些
A. 批判性、否定性、攻擊性
B. 批判犀利
C. 勾畫個與類的統一
7. 標志著郭沫若詩風轉變的詩集是
A. 《前茅》
C. 《恢復》
8. 《新青年》從哪兩方面推進了思想啟蒙運動
A. 抨擊文化專制主義,倡導思想自由
C. 引進和吸收西方文化
9. 周作人的散文風格有哪兩種
C. 冷雋平實
D. 沖淡平和
10. 趙樹理創作的特點是
A. 能夠忠實地反映農民的思想
B. 塑造歷史變革中的農民形象
C. 語言口語化
D. 有意將小說作為通俗故事來寫
11. 左聯成立後做了哪些工作
A. 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譯介和研究
B. 加強與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聯系
C. 推動文藝大眾化運動
D. 引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12. 郭沫若寫的《三個叛逆的女性》是指
A. 《卓文君》
B. 《王昭君》
D. 《聶嫈》
1. 「新感覺派聖手」是劉吶鷗。
A. 錯誤
2. 文研會注重對社會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詛咒,表現新舊沖突。
B. 正確
3. 第一個革命女作家是丁玲。
B. 正確
4. 文研會的代表人物有魯迅、郭沫若、周作人、沈雁冰。
A. 錯誤
5. 文明新戲由春柳社開創。
B. 正確
6. 老舍特別關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運。
B. 正確
❽ 劉毛妹與當代文學史尤其是十七年文學中的英雄比較起來有何區別
《阮氏丁香》是《西線軼事》的姊妹篇,它真實地描寫了越南女俘阮氏丁香的命運及其心靈變化的歷程,充滿了人情味。作者力圖把正續兩篇既有聯系又可獨立的文字,「作為兩面小小的屏幕,放映出戰爭雙方各自不同的,有著歷史縱深感而又是真切細微的社會圖景」,這種嘗試顯然是成功的。
❾ 中國當代文學的填空
1.1951,電影<武訓傳>
2.階級斗爭,民主革命
3.<李雙雙小傳>,<三里灣>
4.吳伯簫
5.〈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
6.徐懷中 西線軼事
7.〈長恨歌〉,王琦瑤
8.談歌、何申
9.〈神女峰〉
10.余秋雨,文化大散文
按照記憶寫出的,不知道答案正確率為多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