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說明2010年前後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不同經濟理論學家的原因
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籍教授羅伯特·芒德爾。他通過對「不同匯率體制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佳貨幣區域」進行分析,發展了開放型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貨幣動力學芒德爾沒有止步於穩定政策短期效果的研究。貨幣動力學是他的許多文章的主題。芒德爾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國際收支的情況下,調節經濟至非平衡狀態。在戰後時期,對非平衡狀態的研究強調對外貿易中的現金流量,但這些研究基於靜態的經濟學模型。休謨(DavidHumes)關於國際價格調節的經典理論(金幣流)強調貨幣因素和庫存變數。受其啟發,芒德爾用動態模型描述長期非平衡狀態的產生與消失。在幾篇文章中,芒德爾表明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中的順差和逆差可以逐漸改變貨幣供給量。例如:在資本流動緩慢的情況下,擴張貨幣政策可降低利率並提高國內支出。由此導致的國際收支逆差引發資本外流,進而降低國內需求,使國際收支恢復到均衡狀態。隨時間推移,價格水平也會變化,貨幣政策的實際經濟效果將消失。芒德爾的學生和其他研究者發展了這一被稱之為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的方法,一些重要的文獻收集在弗雷克爾(Frenkel)和約翰遜(Johnson)的專著中。在很長時期內,貨幣分析法是開放經濟中穩定政策分橋的基石,在實際經濟政策的制定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們的重視。在浮動匯率制度下,支付的不平衡引發匯率的變化,但經濟的調節過程受相同力量的影響。芒德爾也為匯率的貨幣分析法()鋪平了道路。幾篇這個方向的文章收集在斯堪迪那維亞經濟學期刊特輯中。盛行的穩定政策理論是由1969年和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丁伯根(JanTinbergen)和米德(JamesMeade)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一國的經濟政策由一隻手同時協調決定。芒德爾的貨幣動力學分析著眼於不同的方面,與之形成鮮明對照。芒德爾通過一個簡單的動態模型說明國家財政和利率兩大工具是如何分別達到它們各自目標(外部平衡和內部平衡)的。這意味著政府和中央銀行通過不同的政策穩定工具擔負不同的責任。芒德爾的結論簡單而明確。為避免經濟的動態不穩定,應根據國家財政和利率兩大工具在相應市場上的不同效果指派政府和中央銀行的不同職責,即指派工作應根據有效市場劃分原則來進行,在芒德爾的固定匯率模型中,貨幣政策被指派保持國際收支(外部平衡)的職責,財政政策被指派保持控制總需求(內部平衡)的職責。與其說芒德爾強調分散管理的基本原理,不如說他強調目標與工具之間的關系。但通過分析分散管理的條件,芒德爾給出了一個時隔很久之後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預言:中央銀行應肩負穩定價格的責任。最優貨幣區如前所述,在60年代早期,布雷頓森林協議框架下的固定匯率制度支配世界經濟;在那時,確有一些經濟學家說明了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國家貨幣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在關於最優貨幣區的文章中,芒德爾提出了一個新的基本問題——在什麼條件下幾個區域放棄它們的貨幣主權,使用統一貨幣,對它們更為有力?這個問題使得不同匯率系統難題得以重新表述。實際上,芒德爾只是注意到了統一貨幣的優點;降低貿易中的交易成本和減少相對價格的不確定性。他用的篇幅描述統一貨幣的缺點。他特別指出:當需求發生改變時,難於維持充分就業,當「不對稱沖擊」出現時,難於降低個別區域的實際工資。芒德爾強調高度的勞動力流動性在克服這些困難中的重要性。芒德爾認為:最優貨幣區是若干區域的集合。在這些區域中,當其中某一區域受到「不對稱沖擊」時,勞動力遷移的趨勢足夠大,可以確保充分就業的實現。其他研究者,如:麥基農(RonaldMcKinnon)和科南(PeterKenen)發展了芒德爾的方法,提出了其它的判別最優貨幣區的標准,例如:資本流動性、區域專業化、共同的稅收轉移系統。芒德爾提出問題的方式已經影響了幾代經濟學家。對芒德爾理論的評述浮動匯率制度和資本的高度流動性在當今世界的許多國家都已成為現實。但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芒德爾的文章即使在學術圈中都顯得離奇,芒德爾的工作是極有遠見的。在20世紀40年代晚期簽署布雷頓森林協議之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納入一個全球范圍的固定匯率制度系統。廣泛的資本和外匯管制限制了國際資本流動。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芒德爾的祖國——加拿大——已經開始取消這些限制,加元與美元間的匯率也可以上下浮動。在這以後的10年中,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芒德爾的理論分析變得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到了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最終崩潰。芒德爾的動態模型是極有特色的,在分析中常常使用簡單的術語或圖表。芒德爾的理論成為國際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分水嶺。他通過明確區分庫存變數與流量變數,清晰描述庫存與流量在趨於長期均衡的動態調節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引入了動態方法。芒德爾的工作使凱思斯的短期分析與古典的長期分析得以協調,前者假設價格剛性,後者假設價格彈性。後來的研究工作是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的。當今的國際宏觀經濟學普遍使用動態模型,但有更好的微觀經濟學基礎、種類的金融資產、更豐富的動態價格與往來帳戶。芒德爾的政策穩定理論是有局限性的。與當時的宏觀經濟學研究一樣,最初的芒德爾一弗萊明模型對金融市場的期望作了過於簡單的假設,並且假設在短期價格完全剛性。這些局限性已經得到了彌補。例如:多思布施(RudigerDornbusch)表明將逐漸的價格調整和理性預期引入到分析中來,不會顯著改變芒德爾的結論。不論是芒德爾的短期分析,還是他的動態模型,都沒有堅實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忽視了公司與家庭決策的跨時(intertemporal)因素。在進行財政政策分析時尤其如此,影響了對預算赤字的正確分析。預算赤字有時是削弱而不是加強匯率,這與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的預測相反。芒德爾之後的研究者們注意到了這些不足。奧布斯特菲爾德(Obstfeld)和羅戈夫(Rogoff)提供了更好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在研究穩定政策效果時,使用了理性預期概念。在動態分析方面,「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newopeneconomymacroeconomics)明顯地受到芒德爾的影響。新的建模手段並不能真正取代芒德爾—弗萊明模型,只是其現代版本而已,芒德爾—弗萊明模型仍然是現代政策分析的主要手段。最優貨幣區的判別問題逐漸受到經濟政策制定者們的重視。隨著世界經濟中資本流動性的提高,暫時固定但可調節的匯率制度已經變得日益脆弱,這種制度正在受到懷疑。許多觀察家們認為貨幣聯盟和浮動匯率制度(芒德爾的文章中提出的兩種情形)是最現實的選擇。不用說,芒德爾提出的問題和他的分析很容易與引入共同歐洲貨幣(Euro)計劃聯系起來。研究歐洲貨幣聯盟(EMU)優缺點的研究人員明顯地以芒德爾的方法作為起點。勞動力流動性與不對稱沖擊間的關系是研究重點。芒德爾的理論對中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在中國即將加入WTO的時刻,我們更應該未雨綢繆。例如:我們可以研究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否滿足構成員優貨幣區的必要條件。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助於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制訂正確的金融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dition:關鍵詞: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芒德爾—弗萊明模型;固定匯率;財政政策199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對最適貨幣區域的分析」作出了開創性貢獻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A·芒德爾(1932-)。芒德爾最重要的學術貢獻大都完成於60年代:1961年的《最適貨幣區域理論》、1962年的《適當運用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實現內外均衡》、1963年的《資本流動與固定和浮動匯率下的穩定政策》等。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的兩部專著《國際經濟學》和《貨幣理論》出版,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經濟思想。30多年來,芒德爾在理論上對國際金融學說、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理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對國際經濟學和世界經濟的運行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全球金融一體化迅猛發展的今天,特別是在亞洲走出金融危機開始復甦的時候,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一殊榮授予芒德爾,其意義耐人尋味。開放經濟條件下,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的我國匯率制度安排及財政貨幣政策選擇問題也一直是經濟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芒德爾的學術思想或許能為我們政策選擇提供一個理論視角。一、轉型期人民幣固定匯率制度安排思考:從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說起(一)最適貨幣區域理論簡介1.芒德爾的最適貨幣區域理論「最適貨幣區域」分析理論是芒德爾走向諾貝爾獎台的關鍵。該理論是在圍繞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制度孰優孰劣爭論中發展起來的。50年代,西方學者對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的爭論進入白熱化階段:以金德爾伯格為代表的學者推崇固定匯率,而以弗里德曼為首的學者鼓吹浮動匯率。一般認為,無論是固定匯率制還是浮動匯率制,各自均有其利益與成本,並且這兩種匯率制度的利益與成本均依賴於經濟社會的各種條件。芒德爾於1961年發表的《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論文,通過重新系統地闡述不同匯率制度下的優劣點問題而進一步提出,如果通過適當的方式將世界劃分為若干個貨幣區,各區域內實行共同的貨幣或固定匯率制,不同區域之間實行浮動匯率制,那麼就可以兼顧兩種匯率制度的優點而克服兩種匯率制度的弱點,這就是芒德爾最早提出的「最適貨幣區域」思想。最適貨幣區域理論是關於匯率機制和貨幣一體化的理論,旨在說明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某一區域(若干國家或地區)實行固定匯率和貨幣同盟或貨幣一體化是最佳的。芒德爾提出用生產要素的高度流動性作為確定最適貨幣區域的標准。他定義的「最適貨幣區域」是:相互之間的移民傾向很高,足以保證當其中一個地區面臨不對稱沖擊時仍能實現充分就業的幾個地區形成的區域。芒德爾認為,一個國家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發生了需求轉移。假定有A、B兩個區域,原來對B地產品的需求現在轉向對A地產品的需求,這樣就有可能形成B地的失業率上升而A地的通貨膨脹壓力增加。若A產品的生產者正巧是A國,B產品的生產者正巧是B國,則B國貨幣匯率的下跌將有助於減輕B國的失業,A國貨幣匯率的上升有助於降低A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但若A、B是同一國家內的兩個區域,它們使用同一種貨幣,則匯率的任何變動都無助於同時解決A區的通脹和B區的失業,貨幣當局於是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怪圈:如果他們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貨幣貶值)直接處理B地的失業,那麼,就會進一步惡化A地的通貨膨脹;反過來說,如果他們通過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貨幣升值)努力解決A地的通貨膨脹,他們就要冒進一步惡化B地失業問題的風險——被用來改善一個地區形勢的貨幣政策會使另一地區的問題更加惡化,除非這兩個區域使用各自的區域貨幣。芒德爾指出:浮動匯率只能解決兩個不同通貨區之間的需求轉移問題,而不能解決同一通貨區內不同地區之間的需求轉移問題;同一貨幣區不同地區之間的需求轉移只能通過生產要素的流動來解決。在芒德爾的分析中關鍵是統一貨幣區內的勞動流動程度。如前述,如果勞動力是充分流動的,那麼我們將會發現B地失業工人會向A地遷移,這種勞動力的流動也許通過抑止A地工資上升甚至可能降低工資水平來緩和A地的通貨膨脹壓力,從而可同時緩解A地通脹和B地失業。因此,他認為:若要在幾個國家之間保持固定匯率並保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必須要有一個調節需求轉移和國際收支的機制,這個機制只能是生產要素的高度流動。>2.經典最適貨幣區域理論的確立芒德爾邏輯性地把最適貨幣區的特徵概括為「勞動力遷移的偏好足以確保充分就業」。其後,麥金農(1963年)和凱南(1969年)又對最適貨幣區域理論作了發展研究:(1)1963年,羅納德·麥金農指出,應當用經濟高度開放作為最適貨幣區的一個標准。他認為一個經濟高度開放的小國難以採用浮動匯率的兩條理由是:首先,由於經濟高度開放,市場匯率稍有波動,就會引起國內物價劇烈波動;其次,在一個進口占消費很大比重且高度開放的小國中,匯率波動對居民實際收入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致存在於封閉經濟中的貨幣幻覺會消失,由此,匯率變動在糾正對外收支失衡方面失去作用。(2)彼得·凱南在1969年提出以低程度產品多樣化作為確定一個最適貨幣區的標准。凱南的建議同芒德爾一樣,也是建立在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的需求波動這一假設上的。他認為:一個產品相當多樣化的國家,出口也將是多樣化的。在固定匯率下,某一種出口商品的需求下跌了,由於它在整個出口中所佔的比重不大,因而對國內就業影響也不會很大。相反,如果外國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曲線下降了,低程度產品多樣化(因而出口產品種類也是不多的)的國家,勢必要更大幅度地變動匯率,才能維持原來的就業水平。由於出口的多樣化,外部動盪對內部經濟的影響經過平均化後變小了,出口收益可以相當穩定。因此,產品多樣化國家可以容忍固定匯率的後果,而產品非多樣化的國家難以容忍固定匯率的後果,它們應當是一個採用靈活匯率的獨立(最適度)的貨幣區。一般認為,上述三位學者的思想構成了經典最適貨幣區域理論框架,盡管70年代後,關於最適貨幣區標准問題在西方學者之間一直沒有停止研究和爭論,諸如國際金融高度一體化標准、政府政策一體化標准、通貨膨脹率相似標准等。(二)開放經濟下轉型期人民幣固定匯率選擇分析1.各家最適貨幣區域理論對構成統一貨幣區的條件眾說紛紜。這些討論多圍繞執行固定匯率的宏觀成本,其中較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各國必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放棄宏觀經濟政策的獨立性,從而往往不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採取針對性的調節措施。盡管如此,但對進入貨幣區所帶來的微觀效率常認為是不言而喻的:最佳貨幣區的形成能消除匯率波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有效地促進成員國之間的生產專業化發展,加速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最佳貨幣區的主要運行機制,有利於成員國保持物價水平的穩定;最佳貨幣區的建立還有利於實現國際收支平衡,降低國際貿易中貨幣兌換的交易成本。正是這種不言而喻的微觀效率是選擇人民幣固定匯率的主要理由,盡管按IMF的正式分類,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但從1994年1月起,人民幣匯率始終處於8.26—8.70范圍內定住美元,可以認為其實質上採用的是某種較寬松的定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馮用富,1999)。如前所述,固定匯率的好處主要在於可減少由於匯率變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所代表的風險對國際貿易和投資是有害的。在發達國家,這種風險可以通過遠期外匯市場基本規避,所帶來的僅是增加交易成本的問題。而在中國及類似的許多欠發達國家,由於金融活動深度不夠,利率遠未市場化,遠期外匯市場在一定時期內不可能形成,一旦發生匯率不能預期的大幅波動,其所帶來的風險對所有國際間的經濟交往的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2.當今世界,對應三大區域經濟集團: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洲經濟區,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均形成了自己的區域貨幣體系,似乎亞洲地區仍然是一盤散沙。但我們可以承認一個事實上鬆散的「亞洲美元區」的存在。與中國相類似的理由,盡管名義上的匯率制度安排各不相同,亞洲各國(地區)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泰國等均或多或少地採取了定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這些國家(地區)與美國的雙邊匯率變動的標准差,甚至還小於歐元區內各貨幣間的標准差(1991年1月-1994年12月)。用經典最適貨幣區域理論考慮,也可發現這些國家確實已具備構成統一貨幣區的一些基本條件。比如有類似的通脹率,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各國或地區在1982-1996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5.8,標准差為3.67,而歐元區為6.1和4.11(鄭輝,1999);再則,亞洲九國或地區均採取外向型的經濟政策,均可視作開放小國或地區(除中國大陸人口基數偏大),採用固定匯率按麥金農的看法也是合意的。3.經過20餘年的改革開放,無論是用商品和勞務的流動規模還是用資金的流動規模來衡量,中國經濟的外向態勢已經形成,對外貿易佔GDP的比例越來越大,對外經濟的依存度也越來越高,生產要素流動性加強、產品出口多樣化必將是個趨勢,採用固定匯率無論是按麥金農的「經濟高度開放」標准,彼得·凱南的「產品多樣化」標准,還是按芒德爾的「生產要素高度流動性」標准來分析都有其合理性。4.如果說轉型期我國金融活動深度不夠,宏觀經濟預期的不確定性表明現時固定匯率制度安排的必要性,那麼,芒德爾、麥金農或凱南的論述或多或少能為這種制度安排提供些可能性分析的框架和理論上的支托。二、固定匯率制度下財政政策作用大於貨幣政策: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的結論1.芒德爾在1963年發表的《資本流動與固定和浮動匯率下的穩定政策》一文及其他文章中,論述了開放經濟中貨幣與財政政策的短期效應問題。他得出的結論是,在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的作用大於財政政策,而在固定匯率下,財政政策的作用大於貨幣政策。另一位多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任研究部主任的經濟學家馬庫斯·弗萊明(MarcusFleming)也對這一問題作出了類似分析。因此,這種分析稱為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當然,就分析的廣度與深度而言,芒德爾的貢獻要大於弗萊明)。芒德爾—弗萊明模型(開放經濟中宏觀穩定政策理論)奠定了芒德爾在國際宏觀經濟學領域的地位。芒德爾把對外貿易與資本流動引入IS—LM模型(IS—LM模型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希克斯提出的,用於分析封閉經濟中國民收入與利率的決定,並說明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效應)。芒德爾的分析說明了穩定政策的效果與國際資本的流動程度密切相關。特別是證明了匯率制度的極端重要性:在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有力而財政政策無力;在固定匯率下,情況正好相反。芒德爾—弗萊明模型的結論也可以概括為:在固定匯率和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一國無法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或者說單獨的貨幣政策基本是無效的。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是通過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活動(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政府有價證券)影響貨幣量,貨幣量影響利率,利率影響總需求和國民生產總值。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條件下,國外與國內利率是完全一致的。(1)在固定匯率下,中央銀行必須在貨幣市場上進行干預,以滿足公眾對這一匯率的外匯需求。這樣,中央銀行就要根據對本國貨幣的需求來調節貨幣量,而無法按貨幣政策的要求控制貨幣量。這樣,利率與匯率總維持不變,貨幣政策無法發生作用。但由於利率不變,財政政策沒有利率上升引起私人支出減少的擠出效應,所以財政政策的效果最大。當一國面臨國際金融和貨幣因素的沖擊時,固定匯率是合意的。因為在固定匯率下,國際資本的套利活動可以自發化解貨幣因素的外部沖擊,並使財政政策糾正經濟失衡效果達到最佳。(2)在浮動匯率下,匯率由市場供求力量決定,中央銀行不進行干預。這時財政政策就無用了,因為政府支出增加(擴張性財政政策)使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上升。當國內利率上升到高於國外利率時,資本流入,這就使匯率上升,從而凈出口的減少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總需求仍然不變。但在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成為影響經濟活動的有力工具。因為貨幣量增加(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了國內利率,這不僅使國內總需求增加,而且會引起資本流出,使匯率下降,這又通過增加凈出口而進一步擴大總需求,擴張性貨幣政策見效。2.金融全球化是世紀之交全球金融格局演進的主流趨勢。1999年11月15日,中美簽署了中國加入WTO的雙邊協議,從而中國入世的最大障礙業已排除,中國經濟已全面融入全球經濟之中。芒德爾—弗萊明模型作為開放經濟中宏觀穩定政策理論,理當可成為我們當前及今後宏觀經濟穩定政策制定的理論依據之一。為了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一直以積極財政政策為主導(從1998年5月增發1000億國債算起),對於擴張性貨幣政策的無效或收效甚微(例如從1996年5月的多次利率下調),理論界從多方面進行了論證。盡管我們目前利率市場化仍在探索研究之中,資本的完全流動也尚需時日,無法因果性地套用芒德爾—弗萊明模型將固定匯率與當前積極財政政策聯系起來,但至少這一開放經濟中宏觀經濟穩定政策理論模型能為我們分析相關政策問題擴大了理論思考空間。最後要說明的是,任何學術理論(模型)的成立都有一系列嚴格的假設前提,所以對政策實踐的意義都僅是指導性的。更何況,芒德爾的理論是以發達國家經濟為背景,不可能為解決我國的現實問題提供直接的答案。這就要求理論與實際工作者從中國的現實出發,發展適於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開放經濟理論,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正是我們了解芒德爾理論的現實意義之所在。——————————參考資料:〔1〕馮用富.我國不宜選擇浮動匯率制?N?.經濟學消息報,1999-12-31(2).〔2〕鄭輝.有關人民幣匯率安排?J?.上海經濟研究,1999,(11).〔3〕姜波克.國際金融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美)彼得·林德特,查爾斯·金德爾伯格.國際經濟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5〕Mundell,R.A.,1961.A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s?J?.AmericanEconomicReview51.〔6〕Mundell,R.A.,1962.ity?J?.IMFStaffPapers9.?7?Mundell,R.A.,1963.?J?.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29.?8?Mundell,R.A.,1968.InternationalEconomics?M?.NewYork,Macmillan.
『貳』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者簡介
普林斯頓大學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和紐約大學的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J.Sargent)。
1、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於1943年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現為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薩金特於1964年獲伯克利加州大學文學學古學位。1968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賓州大學(1970-1971)、明尼蘇達大學(1971-1987)、芝加哥大學(1991-1998)、史丹佛大學(1998-2002)等校教職,他同時也是計量經濟學會院士(1967)、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87)。
2、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A.Sims)生於1942年10月21日。1963年西姆斯在哈佛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以後,去加州伯克利大學讀了一年的研究生,然後回到哈佛大學繼續學習,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68一1970年,西姆斯在哈佛大學擔任經濟學助理教授。
1970年,他前往明尼蘇達大學任經濟學副教授,並在1974年任教授直至1990年。1990年以後,西姆斯一直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由於其傑出的研究成就,西姆斯擔任了眾多的學術兼職,並擁有很多榮譽頭銜。他1988年成為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的院士,1989年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叄』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演說(2005-2011年),必有重謝
2005年,羅伯特·約翰·奧曼Robert J. Aumann (以色列)和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C. Schelling (美國),通過博弈論分析促進了對沖突與合作的理解,通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理性分析中心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系和公共政策學院,發布博弈論。
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埃德蒙·費爾普斯Edmund S. Phelps (美國),在宏觀經濟跨期決策權衡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2007年,里奧尼德·赫維茨Leonid Hurwicz (美國)和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埃里克·馬斯金Eric S. Maskin (美國)、羅傑·梅爾森Roger B. Myerson (美國),為機制設計理論奠定了基本。
200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 (美國),對經濟活動的貿易模式和區域的分析。
2009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Elinor Ostrom (美國)、美國加州大學的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 (美國),經濟治理,尤其是對普通民眾作出的貢獻和經濟治理分析,尤其是企業邊際領域方面的貢獻。
201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 (美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丹麥奧胡斯大學的(塞普勒斯)、美國西北大學的戴爾·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 (美國),在"市場搜尋理論"中具有卓越貢獻,搜尋理論,勞動經濟學。
2011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美國),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的實證研究。
『肆』 到2011年為止,曼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了嗎
到2011年為止,曼昆並沒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N·格里高利·曼昆,1958年2月3日出生,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29歲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2003年走入政壇,著有《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等經典教材。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是世界上首版(首版出版於1998年)最為成功的經濟學教科書,其英文原版在1998年出版後暢銷不衰。2000年第二版對首版中的若干遺漏和不足進行了彌補,還更替了許多統計和案例資料,使這部專著更趨完善。
2007年第六版上市,封面更加清新雅緻,更新了絕大部分「新聞摘錄」及部分「參考資料」和「案例研究」等專欄內容,並更換了部分習題。書中主要從供給與需求、企業行為與消費者選擇理論、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經濟波動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角度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經濟學家們的世界觀。
『伍』 近20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貢獻有:社會選擇理論,福利和貧困標準定義,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選擇抽樣原理和方法的發展,將心理學的全面洞察力運用到經濟學研究中,經濟時間序列分析,博弈論,宏觀經濟學。
1、1998年,印度人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
貢獻:因在社會選擇理論、福利和貧困標準定義、稀缺性研究等福利經濟學若乾重大問題上的貢獻而獲獎。
2、1999年,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蒙代爾(robert mondale)
貢獻: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及最優貨幣區域進行了深入分析。
3、2000年,james j.heckman和macfadden贊揚了heckman
貢獻:對分析選擇抽樣原理和方法的發展和貢獻,以及macfadden對分析離散選擇原理和方法的發展和貢獻。
4、2001年:美國三位教授斯蒂格利茨、斯賓塞和阿克洛夫
貢獻:「信息不對稱市場分析」領域的重要貢獻而獲獎。
2002年:弗農·史密斯和丹尼爾·卡尼曼。
貢獻:將心理學的全面洞察力運用到經濟學研究中,史米斯為實驗經濟學奠定了基礎。
2003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恩格爾和英國經濟學家克萊夫·格蘭傑。
貢獻:對經濟時間序列分析的貢獻表示肯定。
7、2004年:挪威經濟學家基德蘭(Finn Kidland)和美國經濟學家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
貢獻:對動態宏觀經濟學的傑出貢獻而獲獎。
8、2005年: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數學研究所教授羅伯特·奧曼和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托馬斯·謝林。
貢獻:對博弈論的貢獻而獲獎。
9、2006年: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
貢獻:對宏觀經濟政策研究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研究旨在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通貨膨脹與其對失業率的影響之間的關系。
10、2007:明尼蘇達大學的Hewitz、芝加哥大學的馬斯金和普林斯頓高級研究中心的邁爾森
貢獻:分享了經濟學獎,奠定了機構設計的理論基礎。
11、2008年:美國學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
貢獻:分析國際貿易格局和經濟活動地區方面所做的貢獻。
『陸』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主要貢獻
宏觀經濟中的因果關系。
薩金特展示了如何用結構宏觀計量經濟學來分析經濟政策的永久性調整。這一方法可用於研究家庭和公司調整它們預期以及同時期經濟發展的宏觀經濟關系。例如,薩金特研究了二戰後的經濟狀況,當時許多國家開始都傾向於推行高通脹政策,但最終它們對經濟政策做出系統性調整,進而轉化為通脹率的下降。
西姆斯已創立了一種基於向量自回歸的方法,來分析經濟如何受到經濟政策臨時性變化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西姆斯和其他研究者已使用這一方法來研究諸如央行加息等對經濟的影響。通常這需要一到兩年來使通脹率下降,同時經濟增長將在短期內逐步下降,需要幾年之後才能恢復正常的發展。
雖然薩金特和西姆斯都是獨立做出他們的研究,但他們的貢獻在幾個方面都是互補的。今年的得主在1970和1980年代的創造性貢獻已被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所採用。現在,薩金特和西姆斯創立的方法已成為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工具。
『柒』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有哪些
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年得主:
1960s
1969年
拉格納·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1895-1973)
簡·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蘭人 (1903-1994)
1970年
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 )美國人 (1915- 2009)
1971年
西蒙·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 )烏克蘭人,後入美國籍 (1901-1985)
1972年
約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國人 (1904-1989)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Kenneth J. Arrow)美國人 (1921- )
1973年
華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蘇聯人 (1906-1999)
1974年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奧地利人 (1899-1992)
綱納·繆達爾(Gunnar Myrdal)瑞典人 (1898-1987)
1975年
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蘇聯人 (1912-1986)
佳林·庫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美國人 (1910-1985)
1976年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國人 (1912-2006 )
1977年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人 (1899-1979)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James E. Meade)英國人 (1907-1995)
1978年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美國人 (1916-2001)
1979年
威廉·阿瑟·劉易斯(Sir Arthur Lewis)英國人,後入美國籍 (1915-1991)
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美國人 (1902-1998)
1980年
勞倫斯·羅·克萊因(Lawrence R. Klein)美國人 (1920- )
1981年
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美國人 (1918-2002)
1982年
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國人 (1911-1991)
1983年
羅拉爾·德布魯(Gerard Debreu)美國人 (1921-2004 )
1984年
理查德·約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國人 (1913-1991)
1985年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義大利(1918- )
1986年
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國人 (1919- )
1987年
羅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國人 (1924- )
1988年
莫里斯·阿萊斯(Maurice Allais)法國人(1911- )
1989年
特里夫·哈維默(Trygve Haavelmo)挪威人 (1911- 1999)
1990年
默頓·米勒(Merton H. Miller)美國人 (1923-2000)
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 Markowitz)美國人 (1927- )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美國人 (1934- )
1991年
羅納德·科斯(Ronald H. Coase)英國人(1910- )
1992年
加里·貝克爾(Gary S. Becker)美國人 (1930- )
1993年
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C. North)美國人 (1920- )
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W. Fogel)美國人 (1926- )
1994年
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 Nash Jr.)美國人 (1928- )
約翰·海薩尼(John C. Harsanyi)美國人 (1920- 2000)
萊因哈德·澤爾騰(Reinhard Selten)德國人( 1930- )
1995年
小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E. Lucas Jr.)美國人 (1937- )
1996年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國人(1936- )
威廉·維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國人 (1914-1996)
1997年
羅伯特·默頓(Robert C. Merton)美國人 (1944- )
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 Scholes)美國人(1941- )
1998年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印度人(1933- )
1999年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加拿大人 (1923- )
2000年
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1944 年生於美國芝加哥,曾就讀於科羅拉多學院。1971年獲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博士學位。現為芝加哥大學的教授。
丹尼爾·麥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1937 年生於美國北卡羅來那州的瑞雷,曾就讀於明尼蘇達大學。1962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教授。
2001年
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 A. Akerlof )生於1940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教授
邁克爾·斯賓塞(A. Michael Spence )生於1943年,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教授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生於1943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2002年
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共事務教授。
弗農·史密斯(Vernon L. Smith)1927年出生,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和法律教授。
2003年
克萊夫·格蘭傑(Clive W.J. Granger) 1934年生於英國威爾士的斯旺西,現為英國公民。他1959年獲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學位,現是美國聖迭戈加利福尼亞大學榮譽經濟學教授。
羅伯特·恩格爾(Robert F. Engle III) 1942年生於美國紐約的錫拉丘茲,1969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紐約大學金融服務管理學教授。
2004年
芬恩·基德蘭德(Finn E. Kydland),1943年生於挪威。1973年從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卡內基—梅隆大學和加利福尼亞聖巴巴拉分校的教授。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1940年生於美國紐約州。1967年從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普雷斯科特曾先後在賓州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任教,現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W.P. Carey) 商學院經濟學講席教授,並擔任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的資深顧問。他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任教期間曾擔任基德蘭德的博士論文導師。
2005年
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Thomas Crombie Schelling),1921年生於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現任馬里蘭大學教授。
羅伯特·約翰·奧曼(Robert John Aumann),1930年生於德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
通過博弈論分析促進了對沖突與合作的理解。
2006年
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 1933年出生,美國人。
2007年
埃里克·馬斯金(Eric S. Maskin),195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85至2000年任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2003年出任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長,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社會科學部主任。
羅傑·邁爾森(Roger B. Myerson),1951年3月29日生於美國波士頓,美國國籍。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里奧尼德·赫維克茲(Leonid Hurwicz) 猶太人,1917年出生於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來到美國。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經濟學會院士,總統獎獲得者,明尼蘇達大學校董事會講座教授。
2008年
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美國經濟學家,1953年出生
2009年
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32.9.27— ):「新制度經濟學」的命名者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美國公共選擇學派的創始人之一
2010年
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生於1940年,196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獲數學學士學位;1963年,年僅23歲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始教學生涯。
戴爾·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生於1939年2月2日,美國公民,現任職於美國西北大學。莫滕森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維拉馬特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他的學術思想影響了皮薩里迪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觀經濟學的多個領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勞工、經濟增長和經濟政策。
2011年
托瑪斯·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 1943年7月19日-),美國經濟學家,擅長於總體經濟學、貨幣經濟學、時間序列等領域。他和小羅伯特·盧卡斯、尼爾·華勒斯、羅伯特·巴羅等人同為理性預期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並且是數篇開創性論文的作者。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A.Sims)生於1942年10月21日。1989年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
埃爾文·羅斯(Alvin E. Roth)生於1951年12月19日,是一位美國經濟學家,目前在哈佛商學院擔任經濟及工商管理喬治-岡德(George Gund)教授。
羅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生於1923年6月2日,美國著名數學家和經濟學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數學和經濟系擔任教授。在數理經濟學與博弈論領域有卓越貢獻。在40年代的紐曼(Neuma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之後,沙普利被認為是博弈論領域最出色的學者。
2013年
尤金·法瑪(Eugene Fama,1939年2月14日-),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波斯頓,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專長於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與資產定價理論,因提出「有效市場假說」聞名。
彼得·漢森(Peter Hansen,1952年出生-),生於香檳伊利諾州,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最主要的貢獻在於發現了在經濟和金融研究中極為重要的廣義矩方法。目前,漢森正利用穩定控制理論和遞歸經濟學理論研究風險在定價和決策中的作用。
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3月26日-),美國經濟學家,學者,暢銷書作家。他是耶魯大學亞瑟·奧肯(Arthur M. Okun)經濟學教授,也是耶魯管理學院金融國際中心成員。
2014年
讓·梯若爾(Jean Tirole)1953年8月9日出生於法國,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現擔任法國圖盧茲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科研所長,同時在巴黎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兼職教授,並先後在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被譽為當代「天才經濟學家」。
2015年
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是一位微觀經濟學家。
2016年北京時間10月10日,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揭曉,哈佛大學的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的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öm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對契約理論做出的貢獻。
他們發展了動態模型來分析經濟進程,前者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後者經濟計量學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s
他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
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關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們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他們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互相依賴。
前者在1939年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後者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經濟計量學。他們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貢獻。
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對於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於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創見解。
在發展經濟學方面頗有建樹,提出了二元經濟模型和進出口交換比價模型。
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80s
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宏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概括了帕累托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證分析的基礎。
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對經濟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他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90s
他們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
將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擴展到對於人類行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場經濟行為。
前者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後者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這三位數學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前者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 後者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前者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後者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
對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他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2000s
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他們發展了廣泛應用於個體和家庭行為實證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為不對稱信息市場的一般理論奠定了基石。他們的理論迅速得到了應用,從傳統的農業市場到現代的金融市場。他們的貢獻來自於現代信息經濟學的核心部分。
傳統上,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並能作出理性決策的假設基礎之上。長期以來,經濟學被普遍視為是一種依賴於實際觀察的經驗科學,或者是建立在演繹、推理方法基礎之上的思辯性哲學,而不是在可控實驗室中進行檢測的實驗性科學。然而,現在經濟學研究越來越重視修正和測試基礎經濟理論的前提假設,並越來越依賴於在實驗室里而不是從實地獲得的數據。這種研究源於兩個截然不同但目前正在相互融合的領域:一個是用認知心理學分析方法研究人類的判斷和決策行為的領域;另一個是通過實驗室實驗來測試或檢驗根據經濟學理論作出預測的未知或不確定性領域。卡納曼和史密斯正是這兩個研究領域的先驅。卡納曼因卓有成效地把心理學分析方法與經濟學研究融合在一起,而為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其主要研究成果是,他發現了人類決策的不確定性,即發現人類決策常常與根據標准經濟理論假設所作出的預測大相徑庭。他與已故的阿莫斯·特維爾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種能夠更好地說明人類行為的期望理論。
他們分別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序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研究人員在進行估量關系、作出預測以及檢驗經濟學理論中的假設時,往往以時間序列,即以按時間排列的觀察周期的形式來使用數據。這種時間序列顯示了國內生產總值、價格、利率、股票價格等的演變。在上個世紀80年代,兩位獲獎者發明了新的統計方法來處理許多經濟時間序列中兩個關鍵屬性:隨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非穩定性。在金融市場上,隨著時間的隨機波動,即易變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因為股票和各類有價證券的價值取決於易變性的風險。波動可以隨著時間發生很大變化:一個波動很大的動盪期後總是一個波動很小的平靜期。恩格爾所發明的「自動遞減條件下的異方差性」(ARCH)理論能精確地獲取很多時間序列的特徵,並對能把隨時間變化的易變性進行統計模型化的方法進行了發展。現在,他的ARCH模型已經不僅是研究人員不可缺少的工具,金融市場上的分析家也用它來進行資產定價和證券投資風險評估。 大部分整體經濟時間序列都有一個隨機趨勢,一次暫時的失調會產生長期持續的影響。這些時間序列被叫做「非穩定的」序列。格蘭傑論證出,當用於穩定時間序列的統計方法運用於非穩定的數據分析時,人們很容易做出安全錯誤的判斷。他的重大發現是,把兩個以上非穩定的時間序列進行特殊組合後可能呈現穩定性。格蘭傑把這種現象叫作「共和體」。他這一方法在對諸如儲蓄和消費的關系、匯率和物價的關系以及短期和長期利率的關系等經濟學領域的研究中有著意義非凡的作用。
他們一是通過對宏觀經濟政策運用中「時間連貫性難題」的分析研究,為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的實際有效運用提供了思路;二是在對商業周期的研究中,通過對引起商業周期波動的各種因素和各因素間相互關系的分析,使人們對於這一現象的認識更加深入。
菲爾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宏觀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包括就業、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儲蓄、公債、稅收、代際公平、價格、工資、微觀主體行為、資本形成、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領域——經濟增長問題,被譽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爾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經濟增長理論。他繼羅伯特·索洛之後,對經濟增長的動態最優化路徑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經濟增長黃金律」,從而正式確立了經濟增長理論。
在現代經濟學最為基礎的領域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包括公共選擇理論、博弈論、激勵理論與信息理論以及機制設計。被譽當今國際經濟學最受尊敬的經濟學大師。
其博士課題為「一種合作博弈理論(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對博弈論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論:矛盾沖突分析》(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及《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for Economic Decisions)。
開始時興趣主要是計量經濟學,對動態計量模型的識別問題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1947年首先提出並定義了宏觀經濟學中的理性預期概念。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機制和機構設計以及數理經濟學。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開創了經濟機制設計理論。他曾於1990年由於「對現代分散分配機制的先鋒性研究」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
保羅·克魯格曼是自由經濟學派的新生代,他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貿易模式和區域經濟活動。
奧利弗·威廉姆森被譽為重新發現「高斯定理(又譯科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於他的宣傳功勞,才使高斯的交易費用學說成為現代經濟學中異軍突起的一派,並匯聚了包括組織理論、法學、經濟學在內的大量學科交叉和學術創新,逐步發展成當代經濟學的一個新的分支。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奧利弗·E·威廉姆森,以表彰「他對經濟治理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的經濟治理邊界的分析」。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中文名為歐玲,埃莉諾·奧斯特羅姆1933年出生於美國,現供職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美國著名政治學家、政治經濟學家、行政學家和政策分析學家。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獲頒200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她對經濟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對普通人經濟治理活動的研究」。
2010s
「市場大部分交易都是為貿易而進行的,當然會出現一些貿易摩擦,買者很難得到想要買的買品,而賣者很難找到消費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開發的理論是解釋了市場上這種沖突。他的理論是遠遠可以適用於勞動力市場之外其它領域,可以用於整個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等等。
戴爾·莫滕森其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勞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經濟理論。
「市場大部分交易都是為貿易而進行的,當然會出現一些貿易摩擦,買者很難得到想要買的買品,而賣者很難找到消費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開發的理論是解釋了市場上這種沖突,他們的理論是基於微觀經濟學理論的,也就是市場合理產出。
拓展資料:
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參考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捌』 求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主要理論
薩金特是理性預期學派的,研究政策危機與經濟的關系,經濟走勢和宏觀的關系。
『玖』 歷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1、諾貝爾經濟學獎,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諾貝爾獎最初的五大獎項是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或生理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而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其評選標准與其它獎項相同,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第一次頒發,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2、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回顧(1969-2013): 1969年簡·丁伯根(荷蘭)、拉格納·弗里希(挪威) 貢獻:發展了動態模型來分析經濟進程。拉格納·弗里希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簡·丁伯根是經濟計量學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保羅·安·薩默爾森(美國) 貢獻: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 1971年西蒙·庫茲列茨(美國) 貢獻: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關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2年約翰·希克斯(英國)、肯尼斯·約瑟夫·阿羅(美國) 貢獻: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1973年華西里·列昂惕夫(前蘇聯) 貢獻: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1974年弗·馮·哈耶克(澳大利亞)、綱納·繆達爾(瑞典) 貢獻: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互相依賴。 1975年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前蘇聯)、佳林·庫普曼斯(美國) 貢獻:康托羅維奇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庫普曼斯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經濟計量學,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貢獻。 1976年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國) 貢獻: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1977年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瑞典)、詹姆斯·愛德華·米德(英國) 貢獻: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1978年赫泊特·亞·西蒙(美國) 貢獻:對於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於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見解。 1979年威廉·阿瑟·劉易斯(美國)、西奧多·舒爾茨(美國) 貢獻: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80年勞倫斯·羅·克萊因(美國) 貢獻: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1981年詹姆士·托賓(美國) 貢獻: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宏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2年喬治·斯蒂格勒(美國) 貢獻: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83年羅拉爾·德布魯(美國) 貢獻:概括了帕累拖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理查德·約翰·斯通(英國) 貢獻: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踐分析的基礎。 1985年弗蘭科·莫迪利安尼(義大利) 貢獻: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986年詹姆斯·布坎南(美國) 貢獻: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7年羅伯特·索洛(美國) 貢獻: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8年莫里斯·阿萊斯(法國) 貢獻: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1989年特里夫·哈維默(挪威) 貢獻: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90年默頓·米勒(美國)、哈里·馬科維茨(美國)、威廉·夏普(美國) 貢獻: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91年羅納德·科斯(英國) 貢獻: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 1992年加里·貝克(美國) 貢獻:將微觀經濟理論擴展到對人類相互行為的分析,包括市場行為。 1993年道格拉斯·諾斯(美國)、羅伯特·福格爾(美國) 貢獻:道格拉斯·諾斯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羅伯特·福格爾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1994年約翰·納什(美國)、約翰·海薩尼(美國)、萊因哈德·澤爾騰(德國) 貢獻: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5年羅伯特·盧卡斯(美國) 貢獻: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英國)、威廉·維克瑞(美國) 貢獻:詹姆斯·莫里斯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威廉·維克瑞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7年羅伯特·默頓(美國)、邁倫·斯科爾斯(美國) 貢獻:羅伯特·默頓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邁倫·斯科爾斯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阿馬蒂亞·森(印度) 貢獻:對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1999年羅伯特·門德爾(加拿大) 貢獻: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2000年詹姆斯·J·赫克曼(美國)、丹尼爾·L·麥克法登(美國) 貢獻:發展廣泛應用在經濟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中對個人和住戶的行為進行統計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尤其是,赫克曼對分析選擇性樣本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麥克法登對分析離散抉擇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 2001年邁克爾·斯彭斯(美國)、喬治·阿克爾洛夫(美國)、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 貢獻: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2002年丹尼爾·卡尼曼(美國)、弗農·史密斯(美國) 貢獻:在心理和實驗經濟學研究方面所做的開創性工作。 2003年羅伯特·恩格爾(美國)、克萊夫·格蘭傑(英國) 貢獻:在處理經濟時間序列的兩個關鍵性質:時變波動性和非平穩性時,所開創的統計分析方法。 2004年芬恩·基德蘭德(挪威)、愛德華·普雷斯科特(美國) 貢獻:在動態宏觀經濟學領域中作出重要貢獻。 2005年羅伯特·奧曼(以色列)、托馬斯·謝林(美國) 貢獻:通過對博弈論的分析加深了對沖突與合作的理解。 2006年埃德蒙·費爾普斯(美國) 貢獻: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對當時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線」理論提出了挑戰。 2007年萊昂尼德·赫維奇(美國)、埃里克·馬斯金(美國)、羅傑·邁爾森(美國) 貢獻:在創立和發展「機制設計理論」方面作出貢獻。 2008年保羅·克魯格曼(美國) 貢獻:整合了此前經濟學界在國際貿易和地理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貿易、全球化以及推動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動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論。 2009年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美國)、奧利弗·威廉森(美國) 貢獻:奧斯特羅姆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的分析」獲獎;威廉森則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邊界問題的分析」獲獎。 2010年彼得·戴蒙德(美國)、戴爾·莫滕森(美國)、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塞普勒斯) 貢獻: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率」理論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2011年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國)、托馬斯·薩金特(美國) 貢獻:研究政策變數在宏觀經濟運行中扮演的角色,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進行實證研究。 2012年美國經濟學家埃爾文·羅斯(美國)與羅伊德·沙普利(美國) 貢獻:創建「穩定分配」理論,並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 2013年尤金·法馬(美國)、拉爾斯·皮特·漢森(美國)、羅伯特·希勒(美國) 貢獻:表彰他們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
『拾』 歷代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
[2002] Daniel Kahneman 因為他"將來自心理學的洞見整合到了經濟科學之中,尤其是關於在不確定性下人們的判斷和決策制定行為" Vernon L. Smith 因為他"建立了實驗室實驗作為實證經濟分析的工具,尤其是研究可選市場機制方面"
[2001]喬治·阿克洛夫(G.Akerlof)、邁克爾·斯彭思(M.Spence)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茲(J.Stigliz)
獎勵他們對"非對稱信息市場"分析所做的貢獻。
[2000]詹姆斯· 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丹尼爾·麥克法登 ( DANIEL L. McFADDEN)
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的貢獻。他們發展了廣泛應用於個體和家庭行為實證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1999]羅伯特·門德爾(ROBERT A. MUNDELL)
他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1998]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 )
對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1997]羅伯特·默頓(ROBERT C. MERTON)和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 SCHOLES)
前者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後者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
[1996]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和 威廉·維克瑞(WILLIAM VICKREY)
前者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 後者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5]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
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4]約翰·納什(JOHN F.NASH) 約翰·海薩尼(JOHN C. HARSANYI) 萊因哈德·澤爾騰(REINHARD SELTEN)
這三位數學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德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3]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C. NORTH)和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W. FOGEL)
前者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後者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1992]加里·貝克(GARY S. BECKER)
將微觀經濟理論擴展到對人類相互行為的分析,包括市場行為。
[1991]羅納德·科斯(RONALD H.COASE)
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
[1990]默頓·米勒(MERTON M. MILLER) 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
他們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89]特里夫·哈維默(TRYGVE HAAVELMO)
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88]莫里斯·阿萊斯(MAURICE ALLAIS)
他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1987]羅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
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6]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
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5]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
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984]理查德·約翰·斯通(RICHARD STONE)
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踐分析的基礎。
[1983]羅拉爾·德布魯(GERARD DEBREU)
概括了帕累拖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2]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
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81]詹姆士·托賓(JAMES TOBIN)
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宏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0]勞倫斯·羅·克萊因(LAWRENCE R. KLEIN)
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1979]威廉·阿瑟·劉易斯(ARTHUR LEWIS)和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 )
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78]赫泊特·亞·西蒙(HERBERT A. SIMON)
對於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於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創見解。
[1977]戈特哈德·貝蒂·俄林(BERTIL OHLIN)和詹姆斯·愛德華·米德(JAMES E MEADE)
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1976]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1975]列奧尼德·康托羅為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和佳林·庫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
前者在1939年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後者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經濟計量學。他們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貢獻。
[1974]弗·馮·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和綱納·繆達爾(GUNNAR MYRDAL)
他們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互相依賴。
[1973]華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1972]約翰·希克斯(JOHN R. HICKS)和肯尼斯·約瑟夫·阿羅(KENNETH J. ARROW)
他們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1971]西蒙·庫茲列茨(SIMON KUZNETS )
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關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0]保羅·安·薩默爾森(PAUL A SAMUELSON )
他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
[1969]拉格納·弗里希(RAGNAR FRISCH)和簡·丁伯根(JAN TINBERGEN)
他們發展了動態模型來分析經濟進程。前者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後者經濟計量學模式建造者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