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囚服素材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囚服素材

發布時間: 2021-03-31 18:00:17

㈠ 」女子監獄「第三季ruby rose在第幾集出現

Ruby Rose在第三季第六集出現。

㈡ 聲討朝廷命官的一代才子在被處斬之前寫下了什麼讓字

金聖嘆,名采,字若采。明朝滅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別號鯤鵬散士,自稱泐庵法師。明末清初出生於蘇州吳縣,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

明末出身,為人一直狂妄而高傲。他本來姓張,因為明朝滅亡而發誓絕對不效忠清朝,他常感嘆曰:"金人在上,聖人焉能不嘆?"從而改姓"金",字"聖嘆",名人瑞。

㈢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娘子漢大丈夫》中主人公原型史蒂夫拉塞爾的詳細資料

史蒂夫·拉塞爾是得克薩斯監獄的囚犯,他因多次越獄屢教不改,被判144年監禁。1992年,拉塞爾因為保險欺詐入獄,在獄中認識了一名叫菲利普·莫里斯的犯人,墮入愛河,5年中他4次從幾所不同的得州監獄逃跑,因為每次出去都會去找莫里斯,所以很快又被領回監獄。不久前拉塞爾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我愛你,菲利普·莫里斯》(視頻)。

史蒂夫·拉塞爾坐在防彈玻璃屏幕的另一面,臉上掛著異樣的微笑。他穿著白色連身囚服,衣領上紅紅的一塊,好像是番茄醬。有趣的是,他一開口就談到了糟糕的監獄食物。「熱狗、漢堡包、豬肉,」他笑了笑,「什麼都是豬肉做的。」他的樂觀態度似乎和他目前的境況正好相反。因為越獄、欺騙等多項罪名他被判入獄144年,現在才只服刑9年。拉塞爾是最臭名昭著,被看管最嚴密的犯人。他皮膚蒼白腫脹,因為23小時被關在單間里,幾乎是與世隔絕。幾個月前,在路過普通牢房時,一名犯人握了握他的手,這是近10年來,他第一次和人有身體接觸。

雖然深陷無邊的牢獄,拉塞爾認為他的人生故事的主題絕非犯罪和懲罰。當問到他為什麼會被一個人關在這里。他回答說,因為他是個陷入愛情的傻瓜。「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他說,輕松調侃的口氣好像是一個電視主持人,「講的是一個人為了愛能做什麼,愛會讓一個人盲目,讓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又露出異樣的微笑,右眼下出現一滴水光,被他用袖口迅速擦去。

史蒂夫·拉塞爾有很多名字。就人們所知他用過14個化名,假扮過法官、醫生、聯邦調查局探員、法學院學生。他因為擅長越獄而得到了「胡迪尼」(擅長逃脫術的魔術師)和「金剛」的綽號。1992年,他因為保險欺詐入獄,之後的5年裡,他先後4次從幾所不同的得州監獄逃跑。他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影,由金·凱瑞主演。1月在聖丹斯獨立電影節上獲得一致好評,被認為是一部幽默的悲劇,讓人聯想到2002年的另一部根據詐騙天才弗蘭克·阿巴奈爾的真人故事改編的《貓鼠游戲》(Catch me if you can)。和假裝飛行員、醫生和律師詐騙到數百萬美元的阿巴奈爾一樣,拉塞爾的人生故事也像一部幻想小說。他的逃跑伎倆大膽而出其不意,讓執法人員疑惑震驚。但和阿巴奈爾不同的是,拉塞爾的犯罪動機是他對另一個叫菲利普·莫里斯的男人的愛。兩人1995年在監獄相遇(越獄總是發生在逢星期五的13號,也是莫里斯的生日)。

「是一見鍾情,」拉塞爾說,「我原以為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我們在監獄里!他說話帶著南部口音,聲音很溫柔。我看見他在圖書館,想要拿書架上的一本書。他不高,只有5英尺2英寸。而我身高6英尺2英寸,我說,『等等,讓我幫你。』就是這樣。」我讓拉塞爾向我描述那個讓他墮入情網無法自拔的男人。「他很聰明,喜歡釣魚、開車。他還喜歡音樂。」什麼類型的?「古典音樂。貝多芬、巴赫和莫扎特。他的性格有點糊塗。他有糖尿病,卻會買12個甜甜圈,一下吃掉。」

拉塞爾和莫里斯(因為未能歸還租用汽車入獄)均於1995年獲得假釋。他們在休斯敦住了下來,拉塞爾開始到處找錢,揮霍在他的愛人身上。他靠虛假誇大的簡歷,說服一家醫療保險公司聘他擔任首席財務官。他挪用了80萬美元,用以支付他和莫里斯奢侈的生活。他們買了一輛賓士車、一艘摩托艇、兩塊一樣的勞力士表。拉塞爾還矯正了牙齒,做了眼睛整容手術。最終,他的罪行暴露,即將被送回監獄。這時,他又假扮法官,打電話要求把他的保釋金從90萬美元減到4.5萬美元。回到監獄後,他的一次次逃跑只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和莫里斯在一起。

也許正因為如此,根據拉塞爾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才叫《我愛你菲利普·莫里斯》(莫里斯由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這部影片因為同性戀主題先後遭到多家美國發行商的拒絕。最終於5月被綜合電影集團買下,計劃於明年情人節在美國上映。「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題目,」拉塞爾承認說,「我那樣干是因為想莫里斯。我已經失去了理智。」瘋狂的愛導致他的逃跑計劃有個致命漏洞。每次想方設法成功越獄後,他總是會去找莫里斯。警察只需要守株待兔。莫里斯現已移居阿肯色州。拉塞爾最後一次被抓後再也沒有見過他。他還愛他嗎?

「反正我沒有愛上別人,」他說,聳了聳肩,「我很想他。但是我也變得現實了。我不想再做傷害他的事情。我現在有任何動作都能給他惹麻煩。我不能和他在一起,他們(執法部門)絕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拉塞爾52歲,健談、機智。他聲稱自己的智商達163,空閑時間大多用來看報紙雜志。「我的牢房裡堆了這么高。」他用手在距離地板幾英尺的地方比劃了一下。「我讀《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科學美國人》、《國家地理雜志》和《經濟學人》。如果不常用,你的腦袋會退化。」

他的聲音也帶著南部口音,笑聲比較尖銳,看上去普普通通:光頭、寬肩膀、微胖。唯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一口精緻的牙齒。這種讓人難以記憶的外表正是拉塞爾最大的優勢。他似乎有一種變色龍天賦,可以轉變成任何形象而不引人注目。休斯敦記者斯蒂夫·麥克維克把他的故事寫成了傳記,電影正是在此書的基礎上改編。麥克維克在采訪拉塞爾的過程中和他成為朋友,他說,「他有許多種不同的聲音,警察給他拍照時,他總是扮成不同表情。」

拉塞爾的越獄從不用暴力,但絕對有創造性。他總是說,「准確說是他們打開門讓我出去的。」有兩次,他大搖大擺地走出了監獄前門。1993年,因為假裝背部受傷騙取保險金而入獄的拉塞爾在休斯敦監獄中度日如年,最後想到一個出逃辦法。他從監獄醫務室偷了一條女人的黑褲子和一個對講機,裝扮成監獄臨時工。「我用對講機讓大門守衛給我開門,那傢伙果然就開了。」他解釋說。他難道不害怕嗎?「不。即使害怕,千萬不要表現出來。你必須裝出理直氣壯的樣子。」

3年後,他從監獄美術教室收集了一堆綠色氈頭筆,把墨水擠在水槽里,將囚衣染成了外科醫生制服的顏色。「染的時候得非常小心,不能擠,否則會在衣服上留下條紋。」他平靜地解說技術細節。在醫生制服下面,他用幾個大垃圾袋把自己的身體密不透風地包裹起來,這樣追蹤的警犬就無法嗅到他的味道。於是他就穿著自製的手術服大搖大擺走出了監獄大門。拉塞爾敲開離監獄最近一戶人家的大門,自稱是汽車拋錨的醫生,需要搭車緊急回城。陌生人完全相信了他的謊言。「當監獄的直升飛機出動時,我已經在休斯敦一家酒吧里喝著龍舌蘭酒。」

但是,他的逍遙日子並不長久。不到1年,他又被送回監獄。這一次,他策劃了最為大膽的逃跑計劃。1998年,長達10個月的時間里,他一直偽裝艾滋病症狀。他幾乎不吃東西,為了更逼真地裝出病弱無力的樣子,還大把地吃瀉葯。他用監獄圖書館的打字機寫了一份虛假的健康報告,通過內部郵件系統發給相關部門,加入他的醫療檔案。令人驚訝的是,拉塞爾的表演非常成功。監獄甚至沒有做HIV檢查就把他送進了一家療養院。在那裡,他假扮自己的醫生給假釋官打電話,獲准參加某個並不存在的新葯實驗。幾周後,這位假醫生致電監獄,通知他們,拉塞爾不幸去世。

事實上,活蹦亂跳的拉塞爾又踏上旅途,去見他的菲利普·莫里斯。「那次逃跑是最困難的,」拉塞爾說,「我必須強迫自己減輕體重,大量閱讀關於艾滋病症狀的書籍。反正一切能夠想到的都去做。我的點子來自學習,我觀察周圍,尋找薄弱環節。」

他說他之所以能夠以假亂真地扮演不同職業的人,因為每一次他聽上去都像是滿口術語的專家。「大多數時候是我捏造的,完全是胡說八道。」我讓他表演一下。他立刻換成一種低沉、煩悶的嗓音說,「我是今早史蒂夫·拉塞爾保釋聽證會的法官。我這里沒有列印機,但是訴訟事件表上應該標注出他的保釋金降低了。」他咧嘴一笑說,「有點兒像演戲。」

沒有人知道拉塞爾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如此多的別名,還有同樣多的面孔。在收集寫作素材的半年裡,斯蒂夫·麥克維克每周六拜訪拉塞爾。「他是個天生的撒謊者,但是他又非常有趣,富有魅力。」麥克維克說,「如果他能出獄,我可以想像和他共進晚餐。」

兩次追捕逃跑的拉塞爾的警官特里·科伯斯說,「他是個大傢伙,傲慢自負,很喜歡受人矚目。他有雙重性格:面對陌生人,不了解他本質的人,他自信,有說服力。對於知道他老底的人,他就像泄氣的皮球。他的聲音會顫抖,變成一個膽小的小人。」

在影片中扮演拉塞爾的金·凱瑞看來,真相並不復雜:「重要的是,他(拉塞爾)希望被愛,而他的一生都有權利被剝奪的感覺。當我提到這一觀點,被拉塞爾禮貌地反駁了這一假設。但是從他的成長背景推斷,其中不無事實。1957年,拉塞爾被生母送給別人收養。她剛和他的生父離婚,不想獨自撫養孩子。拉塞爾後來找到自己的母親,發現她和自己的父親早已復婚,又生了3個孩子。「我有被拋棄的感覺。」他說。

他的養父母布倫達和托馬斯是相當保守的人,他們經營著弗吉尼亞州一家屈指可數的食品生產公司。拉塞爾後來結婚,並有一個女兒史蒂芬妮。上世紀70年代末,拉塞爾還是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周末為當地教堂演奏管風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還曾自願擔任當地副警長。1985年,養父去世引發了他的個人危機。拉塞爾拋棄妻子和12歲的女兒,離家出走,去了休斯敦,開始作為同性戀生活。3年後他搬到洛杉磯。

「人們會說我的婚姻是『虛假婚姻』,但我不認為那是假的,女人對我也有吸引力,只是男人的吸引力更大。」他說。正是他的性取向間接把他推向了犯罪道路。在洛杉磯一家食品公司擔任銷售經理時,他被上司發現是同性戀,因此遭到解僱。從此他變得憤世嫉俗。「丟掉工作後,我的腦子完全混亂了,」他說,「我的生活開始失控。」不久,他因猥褻行為和使用假護照被捕。1992年,終因偽裝背部受傷詐騙保險金入獄。

回顧過去,他是否感到後悔?「是的,」長時間的沉默後,他終於說,「我剝奪女兒見我的機會(史蒂芬妮仍然偶爾到監獄探望拉塞爾)。那時候,我是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他說他已經認命,安於獄中生活。他說策劃逃跑太累了。如果時間可以倒退,他還會做同樣的選擇嗎?「如果重來,丟了工作後,我不會怨天尤人,而會去再找一份。當時,我不知所措,因為太憤怒。現在我已經不再憤怒。」

影片即將公映的新聞讓他在監獄中成了名人。偶爾有犯人和獄警向他索要簽名。雖然他還不能看到影片,但設法從Google下載了一些片段,凱瑞和麥克格雷格的精確詮釋讓他驚訝不已。凱瑞和拉塞爾從未見面,但他聽過拉塞爾和莫里斯作為顧問為製片組錄的錄音。「他們抓住了,」拉塞爾說,「我們說話的方式,衣著風格——一切,簡直不敢相信。」

雖然拉塞爾說他已經認命,但很少人相信他。麥克維克說,假如他明天出現在他家門外他也不會吃驚。「他是個執著的人,我認識的那個史蒂夫現在仍會和菲利普·莫里斯保持聯系。」特里·科伯斯說,「他的小腦袋總是在轉個不停。」

拉塞爾告訴我,他在獄中「挺快樂」,但是,句子結束時卻帶著悲傷的語氣,下垂的眼角也說明事實正相反。如果他真計劃逃跑,肯定是在某個13號的星期五。下一次兩個日期撞在一起是什麼時候?「11月。」他毫不猶豫地回答
.

分給我吧 。 哈哈~~ 電影金凱瑞的傳神的演出了拉塞爾!~~

㈣ 鐵絲網上的小花的媒體推薦

震撼靈魂的白玫瑰/代維
二戰時期的畫面在我們的腦海中多半都是一幅幅黑白的影像,這或許是由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對我們來說已經十分遙遠,而人們對於遙遠年代的回想似乎都是以黑白圖像居多;也或許是由於我們所接觸到的二戰史料多是在人類發明彩色攝影術之前的黑白照片,即使是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反映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電影,在把鏡頭拉回40年代的時候也採用了黑白畫面。但是當我翻開由義大利畫家羅伯特·英諾森提創作的這本《鐵絲網上的小花》時,出現在眼前的不僅僅是一幅幅類似於超級寫實畫法的反映二戰時期一個德國小鎮的彩色畫面,我的感覺更像是站在一扇打開的窗子前看著發生在窗外的真實故事——書中的彩色畫面與我腦海中二戰時期的影像迥然不同,它們清晰、真實,逼真得會讓人時時產生可聽、可感、觸手可及的幻覺。在場景不斷變換的畫面中,讀者在關注故事情節發展的同時,還不得不常常停下來仔細欣賞畫家在每一幅畫面中精心設計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個個人物的衣著、動作,甚至表情。
這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講述的發生在一個德國小鎮上的故事。女孩名叫羅斯·布蘭奇,她見證了二戰時期她所居住的德國小鎮上出現的一系列紛擾喧鬧的事件——人們手持納粹小旗向卡車上的德國士兵歡呼致意,一批批青年穿上軍裝被來到小鎮上的卡車帶走了,裝甲車從他們學校教室窗子下一輛接一輛地向東開過去。她目睹了一個小男孩從一輛裝滿男男女女的囚車上跳下逃走,一名納粹士兵端著沖鋒槍在後面追逐。小男孩被迎面而來的鎮長攔住了去路,乖乖地舉起雙手,被押回到囚車上。囚車載著那些人遠去了。羅斯·布蘭奇不知道那輛囚車會開往何處,好奇心促使她向囚車開走的方向追去。她沿著囚車的車轍印來到了小鎮外的樹林中。在一片空地上,一道帶電的鐵絲網擋住了她的去路。鐵絲網後面站著一群瘦弱不堪的人,他們穿著條形圖案的囚服,左胸上都戴了一個黃色的六角星(納粹分子強迫猶太人佩戴的標志)。他們之中還有很多兒童。羅斯·布蘭奇得知那些孩子十分飢餓後,便把自己隨身帶的麵包片從鐵絲網的縫隙中遞給他們。此後,她經常帶著食物來到這兒,把吃的東西送給鐵絲網裡面的孩子們。直到有一天,大霧彌漫,空地上的情景突然變了:鐵絲網被拆除了,里邊的木板房也不見了,不遠處晃動著德國士兵模模糊糊的身影。突然,一聲槍響……
作為純真、善良、同情心和人類良知象徵的故事主人公在納粹滅亡的前夜倒在了罪惡的槍口下。這種悲劇式的故事結尾給讀者以深深的心靈震撼,促使我們久久地回味發生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場人間災難。
我們注意到,畫家在每一幅畫面中都刻意設置了一些具有某種象徵意義的元素,向兒童讀者解讀畫面中隱含的這些象徵符號和某些細節,有助於小讀者全面理解故事的內涵和畫家的繪畫語言。例如在正文第一幅畫面中,一些德國士兵在登上一輛卡車,鎮長站在一個高台上,一個德國士兵和一個軍官分列鎮長兩邊,他們面前垂下一面很大的納粹黨旗。下面是一些向卡車上的德國兵揮手致意的男女老少,他們一些人手裡也拿著納粹小旗。麵包店二樓上的窗口裡還有些居民也探頭向納粹兵揮手致意,有的手持納粹旗幟,一個居民的窗口前還垂下一面挺大的納粹旗。甚至我們的小主人公手裡也拿著一面納粹旗。從這個畫面來看,當時整個小鎮、整個德國都被納粹所裹脅,成了納粹黨的狂熱支持者。這幅畫面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那就是包括故事小主人公在內,有兩個小女孩的頭上都扎著鮮紅色的蝴蝶結。鮮紅的蝴蝶結與紅色的納粹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它們的寓意卻截然相反。納粹的紅色旗幟是我們公認的一種邪惡的象徵,而女孩頭上的蝴蝶結則是純潔、天真和人的善良本性的代表。頭扎紅色蝴蝶結的羅斯·布蘭奇幾乎出現在故事結束前的每一幅畫面中,直到她最後一次出門去給集中營里的猶太兒童送食物。在這幅畫面中,羅斯頭上的紅色蝴蝶結突然不見了,這是一種不祥的預兆,這也暗示著純潔善良的小主人公將被扼殺的命運。在故事正文的最後一幅畫面中,漫山遍野萬木蔥蘢,鮮紅色的花蕾在其它顏色花朵的映襯下綴滿整個山坡。這是人性未泯、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的象徵,也是善良純真的美德重回人間、生機勃勃的象徵。在故事的其他一些畫面中,我們還能看到塗在牆上的德文標語口號,什麼「元首萬歲」、「德意志必勝」、「勝利屬於我們」等等,暗示納粹的恐怖宣傳籠罩了德國的各個角落,更加襯託了小主人公的所作所為承受的巨大風險。
以兒童為讀者對象的這本圖畫書中並沒有出現任何血腥殺戮的場景,但是它卻用間接的手法清晰地傳達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它以平實、簡潔的敘述語言和精美逼真的彩色畫面深深吸引了小讀者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在看似平淡的故事情節中去了解和體味納粹的邪惡以及猶太民族在二戰中經受的苦難。更為重要的是,對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書中的主人公為什麼會主動地在那種恐怖狂熱的氛圍中,甘冒風險為那些被囚禁的猶太兒童送去食物?她的冒險動機是什麼?我想,作者要傳達給小讀者們最重要的信息還是做人的基本良知。如果小讀者們能夠反復閱讀這本書,他們會從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內涵,他們會逐漸發覺善良、同情、愛心、勇敢等品德是多麼的美好,在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應該是人性中固有的美德。當小讀者多次閱讀這本書,能夠理解故事主人公所作所為的意義,能夠明白故事主人公為什麼會那樣做的時候,他們便會潛移默化地樹立起對人類美德更加正面的認識。這不僅僅是一本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分子對猶太人大屠殺的書,更是一本涉及兒童美德教育和美好心靈培養的書。運用二戰和納粹對猶太民族進行大屠殺的素材對低齡兒童進行美德教育是西方文化教育界十分重視的一種方式。反觀亞洲,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軍對南京軍民的大屠殺歷歷在目,鐵證如山,而現今日本右翼分子卻百般抵賴,想方設法試圖抹去人們的這段悲慘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中國的作家和畫家尤其應該拿起手中的筆,以這種圖畫書的方式,讓我們的低齡兒童也能從小了解日本法西斯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從而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強意識,讓他們認知善良、同情和愛心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基本道德准則。
羅斯·布蘭奇(Rose Blanche)在法語中的意思是「白色的玫瑰」。白色的玫瑰象徵著純潔無瑕和本真,象徵著高貴的品性和美麗的人生。這本書不僅講述了一個有關戰爭和大屠殺的故事,它還讓讀者知道純真、善良、愛心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美德。

㈤ 有沒有什麼感人的小故事作為作文素材的 .萬分感謝!

下雨了,我又想起了媽媽您,又想起了雨天的那件事……我只想對您歉疚地說一聲:「媽媽,對不起!」
周日該上素描課了,您大老遠從班上趕回來送我。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您費力地蹬著自行車,豆大的雨點落在您的臉上,衣服上,眼鏡上,汗水也悄無聲息地從您臉上滑過,您顧不上擦,仍在使勁地騎著。我把雨傘往您那邊靠靠,您卻關心地說:「別給我打了,你昨天剛拉完肚子,別再著了涼。」我無言以對,只好把傘繼續打在我身上。到了學校,我見四周一個人都沒有,心裡開始慌了:千萬別今天不上課呀!媽媽為了送我,連在班上睡午覺都放棄了,可如果現在還得讓媽媽又把我送回家,這不瞎搗亂嗎?我急忙跳下車,去問守門的大爺。問完之後,我只覺得如五雷轟頂般,差點嚇出「心臟病」。糟糕透了,今天沒有課!我走到您身邊,支支吾吾地小聲說:「對不起,媽媽,今天沒有素描課。」您聽了仍然和顏悅色,沉思了一下,和藹可親地點著我鼻尖說:「我就知道今天可能不上課,可有怕萬一上課耽誤你學習,小糊塗蛋。我再送你回家吧!我聽了趕緊說:「媽,您不是還得上班嗎?我自己走回去吧。」您笑眯眯地說:「你一個小孩兒自己回家,我這個做家長的能放心嗎?快點兒上車吧!」我依言上了車。一路上,路時而平坦,時而坑坑窪窪,我心裡不知怎麼特別內疚,覺得對不起媽媽。可我的嘴巴跟抹上強力膠水似的,怎麼也張不開,即使張開了,喉嚨卻一點兒聲也發不出來。
到家了,我站在樓門口,看著您漸漸遠去的身影在茫茫雨霧中徹底消失,我突然發覺您是那麼偉大……

http://www.zhuomang.com/gushi/ganren/

㈥ 現在的女的結婚後會不會喜歡她們的老公叫她們娘子

史蒂夫·拉塞爾是得克薩斯監獄的囚犯,他因多次越獄屢教不改,被判年監禁。年,拉塞爾因為保險欺詐入獄,在獄中認識了一名叫菲利普·莫里斯的犯人,墮入愛河,5年中他4次從幾所不同的得州監獄逃跑,因為每次出去都會去找莫里斯,所以很快又被領回監獄。不久前拉塞爾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我愛你,菲利普·莫里斯》(視頻)。

史蒂夫·拉塞爾坐在防彈玻璃屏幕的另一面,臉上掛著異樣的微笑。他穿著白色連身囚服,衣領上紅紅的一塊,好像是番茄醬。有趣的是,他一開口就談到了糟糕的監獄食物。「熱狗、漢堡包、豬肉,」他笑了笑,「什麼都是豬肉做的。」他的樂觀態度似乎和他目前的境況正好相反。因為越獄、欺騙等多項罪名他被判入獄年,現在才只服刑9年。拉塞爾是最臭名昭著,被看管最嚴密的犯人。他皮膚蒼白腫脹,因為23小時被關在單間里,幾乎是與世隔絕。幾個月前,在路過普通牢時,一名犯人握了握他的手,這是近10年來,他第一次和人有身體接觸。

雖然深陷無邊的牢獄,拉塞爾認為他的人生故事的主題絕非犯罪和懲罰。當問到他為什麼會被一個人關在這里。他回答說,因為他是個陷入愛情的傻瓜。「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他說,輕松調侃的口氣好像是一個電視主持人,「講的是一個人為了愛能做什麼,愛會讓一個人盲目,讓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又露出異樣的微笑,右眼下出現一滴水光,被他用袖口迅速擦去。

史蒂夫·拉塞爾有很多名字。就人們所知他用過14個化名,假扮過法官、、聯邦調查局探員、法學院學生。他因為擅長越獄而得到了「胡迪尼」(擅長逃脫術的魔術師)和「金剛」的綽。年,他因為保險欺詐入獄,之後的5年裡,他先後4次從幾所不同的得州監獄逃跑。他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影,由金·凱瑞主演。1月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一致好評,被認為是一部幽默的悲劇,讓人聯想到年的另一部根據詐騙天才弗蘭克·阿巴奈爾的真人故事改編的《貓鼠游戲》(Catch me if you can)。和假裝飛行員、和律師詐騙到數百萬美元的阿巴奈爾一樣,拉塞爾的人生故事也像一部幻想小說。他的逃跑伎倆大膽而出其不意,讓執法人員疑惑震驚。但和阿巴奈爾不同的是,拉塞爾的犯罪動機是他對另一個叫菲利普·莫里斯的男人的愛。兩人年在監獄相遇(越獄總是發生在逢星期五的13,也是莫里斯的生日)。

「是一見鍾情,」拉塞爾說,「我原以為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我們在監獄里!他說話帶著南部口音,聲音很溫柔。我看見他在圖書館,想要拿書架上的一本書。他不高,只有5英尺2英寸。而我身高6英尺2英寸,我說,『等等,讓我幫你。』就是這樣。」我讓拉塞爾向我描述那個讓他墮入情網無法自拔的男人。「他很聰明,喜歡釣魚、開車。他還喜歡音樂。」什麼類型的?「古典音樂。貝多芬、和莫扎特。他的性格有點糊塗。他有糖尿病,卻會12個甜甜圈,一下吃掉。」

拉塞爾和莫里斯(因為未能歸還租用汽車入獄)均於年獲得假釋。他們在休斯敦住了下來,拉塞爾開始到處找錢,揮霍在他的愛人身上。他靠虛假誇大的簡歷,說服一家保險聘他擔任首席財務官。他挪用了80萬美元,用以支付他和莫里斯奢侈的生活。他們了一輛賓士車、一艘摩托艇、兩塊一樣的勞力士表。拉塞爾還矯正了牙齒,做了眼睛整容手術。最終,他的罪行暴露,即將被送回監獄。這時,他又假扮法官,打要求把他的保釋金從90萬美元減到4.5萬美元。回到監獄後,他的一次次逃跑只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和莫里斯在一起。

也許正因為如此,根據拉塞爾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才叫《我愛你菲利普·莫里斯》(莫里斯由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這部影片因為同性戀主題先後遭到多家美國發行商的拒絕。最終於5月被綜合電影集團下,計劃於明年情人節在美國上映。「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題目,」拉塞爾承認說,「我那樣干是因為想莫里斯。我已經失去了理智。」瘋狂的愛導致他的逃跑計劃有個致命漏洞。每次想方設法成功越獄後,他總是會去找莫里斯。只需要守株待兔。莫里斯現已移居阿肯色州。拉塞爾最後一次被抓後再也沒有見過他。他還愛他嗎?

「反正我沒有愛上別人,」他說,聳了聳肩,「我很想他。但是我也變得現實了。我不想再做傷害他的事情。我現在有任何動作都能給他惹麻煩。我不能和他在一起,他們(執法部門)絕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拉塞爾52歲,健談、機智。他聲稱自己的智商達,空閑時間大多用來看報紙。「我的牢里堆了這么高。」他用手在距離地板幾英尺的地方比劃了一下。「我讀《》、《華爾街日報》、《科學美國人》、《國家地理》和《經濟學人》。如果不常用,你的腦袋會退化。」

他的聲音也帶著南部口音,笑聲比較尖銳,看上去普普通通:光頭、寬肩膀、微胖。唯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一口精緻的牙齒。這種讓人難以記憶的外表正是拉塞爾最大的優勢。他似乎有一種變色龍天賦,可以轉變成任何形象而不引人注目。休斯敦記者斯蒂夫·麥克維克把他的故事寫成了傳記,電影正是在此書的基礎上改編。麥克維克在采訪拉塞爾的過程中和他成為朋友,他說,「他有許多種不同的聲音,給他拍照時,他總是扮成不同表情。」

拉塞爾的越獄從不用,但絕對有創造性。他總是說,「准確說是他們打開門讓我出去的。」有兩次,他大搖大擺地走出了監獄前門。年,因為假裝背部受傷騙取保險金而入獄的拉塞爾在休斯敦監獄中度日如年,最後想到一個出逃辦法。他從監獄醫務室偷了一條女人的黑褲子和一個對講機,裝扮成監獄臨時工。「我用對講機讓大門守衛給我開門,那傢伙果然就開了。」他解釋說。他難道不害怕嗎?「不。即使害怕,千萬不要表現出來。你必須裝出理直氣壯的樣子。」

3年後,他從監獄美術教室收集了一堆綠色氈頭筆,把墨水擠在水槽里,將囚衣染成了外科制服的顏色。「染的時候得非常小心,不能擠,否則會在衣服上留下條紋。」他平靜地解說技術細節。在制服下面,他用幾個大垃圾袋把自己的身體密不透風地包裹起來,這樣追蹤的警犬就無法嗅到他的味道。於是他就穿著的手術服大搖大擺走出了監獄大門。拉塞爾敲開離監獄最近一戶人家的大門,自稱是汽車拋錨的,需要搭車緊急回城。陌生人完全相信了他的謊言。「當監獄的直升飛機出動時,我已經在休斯敦一家酒吧里喝著龍舌蘭酒。」

但是,他的逍遙日子並不長久。不到1年,他又被送回監獄。這一次,他策劃了最為大膽的逃跑計劃。年,長達10個月的時間里,他一直偽裝艾滋病症狀。他幾乎不吃東西,為了更逼真地裝出病弱無力的樣子,還大把地吃瀉葯。他用監獄圖書館的打字機寫了一份虛假的健康報告,通過內部郵件系統發給相關部門,加入他的檔案。令人驚訝的是,拉塞爾的表演非常成功。監獄甚至沒有做HI檢查就把他送進了一家療養院。在那裡,他假扮自己的給假釋官打,獲准參加某個並不存在的新葯實驗。幾周後,這位假致電監獄,通知他們,拉塞爾不幸去世。

事實上,活蹦亂跳的拉塞爾又踏上旅途,去見他的菲利普·莫里斯。「那次逃跑是最困難的,」拉塞爾說,「我必須強迫自己減輕體重,大量閱讀關於艾滋病症狀的書籍。反正一切能夠想到的都去做。我的點子來自學習,我觀察周圍,尋找薄弱環節。」

他說他之所以能夠以假亂真地扮演不同職業的人,因為每一次他聽上去都像是滿口術語的專家。「大多數時候是我捏造的,完全是胡說八道。」我讓他表演一下。他立刻換成一種低沉、煩悶的嗓音說,「我是今早史蒂夫·拉塞爾保釋聽證會的法官。我這里沒有列印機,但是訴訟事件表上應該標注出他的保釋金降低了。」他咧嘴一笑說,「有點兒像演戲。」

沒有人知道拉塞爾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如此多的別名,還有同樣多的面孔。在收集寫作素材的半年裡,斯蒂夫·麥克維克每周六拜訪拉塞爾。「他是個天生的撒謊者,但是他又非常有趣,富有魅力。」麥克維克說,「如果他能出獄,我可以想像和他共進晚餐。」

兩次追捕逃跑的拉塞爾的警官特里·科伯斯說,「他是個大傢伙,傲慢自負,很喜歡受人矚目。他有雙重性格:面對陌生人,不了解他本質的人,他自信,有說服力。對於知道他老底的人,他就像泄氣的皮球。他的聲音會顫抖,變成一個膽小的小人。」

在影片中扮演拉塞爾的金·凱瑞看來,並不復雜:「重要的是,他(拉塞爾)希望被愛,而他的一生都有權利被剝奪的感覺。當我提到這一觀點,被拉塞爾禮貌地反駁了這一假設。但是從他的成長背景推斷,其中不無事實。年,拉塞爾被生母送給別人收養。她剛和他的生父離婚,不想獨自撫養孩子。拉塞爾後來找到自己的母親,發現她和自己的父親早已復婚,又生了3個孩子。「我有被拋棄的感覺。」他說。

他的養父母布倫達和托馬斯是相當保守的人,他們經營著弗吉尼亞州一家屈指可數的食品生產。拉塞爾後來結婚,並有一個女兒史蒂芬妮。上世紀70年代末,拉塞爾還是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周末為當地教堂演奏管風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還曾自願擔任當地副警長。年,養父去世引發了他的個人危機。拉塞爾拋棄妻子和12歲的女兒,離家出走,去了休斯敦,開始作為同性戀生活。3年後他搬到洛杉磯。

「人們會說我的婚姻是『虛假婚姻』,但我不認為那是假的,女人對我也有吸引力,只是男人的吸引力更大。」他說。正是他的性取向間接把他推向了犯罪道路。在洛杉磯一家食品擔任經理時,他被上司發現是同性戀,因此遭到解僱。從此他變得憤世嫉俗。「丟掉工作後,我的腦子完全混亂了,」他說,「我的生活開始失控。」不久,他因猥褻行為和使用假護照被捕。年,終因偽裝背部受傷詐騙保險金入獄。

回顧過去,他是否感到後悔?「是的,」長時間的沉默後,他終於說,「我剝奪女兒見我的機會(史蒂芬妮仍然偶爾到監獄探望拉塞爾)。那時候,我是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他說他已經認命,安於獄中生活。他說策劃逃跑太累了。如果時間可以倒退,他還會做同樣的選擇嗎?「如果重來,丟了工作後,我不會怨天尤人,而會去再找一份。當時,我不知所措,因為太憤怒。現在我已經不再憤怒。」

影片即將公映的新聞讓他在監獄中成了名人。偶爾有犯人和獄警向他索要簽名。雖然他還不能看到影片,但設法從Google下載了一些片段,凱瑞和麥克格雷格的精確詮釋讓他驚訝不已。凱瑞和拉塞爾從未見面,但他聽過拉塞爾和莫里斯作為顧問為製片組錄的錄音。「他們抓住了,」拉塞爾說,「我們說話的方式,衣著風格——一切,簡直不敢相信。」

雖然拉塞爾說他已經認命,但很少人相信他。麥克維克說,假如他明天出現在他家門外他也不會吃驚。「他是個執著的人,我認識的那個史蒂夫現在仍會和菲利普·莫里斯保持。」特里·科伯斯說,「他的小腦袋總是在轉個不停。」

拉塞爾告訴我,他在獄中「挺快樂」,但是,句子結束時卻帶著悲傷的語氣,下垂的眼角也說明事實正相反。如果他真計劃逃跑,肯定是在某個13的星期五。下一次兩個日期撞在一起是什麼時候?「11月。」他毫不猶豫地回答
.

分給我吧 。 哈哈~~ 電影金凱瑞的傳神的演出了拉塞爾!~~

㈦ 有哲理的故事,可以當成作文素材的故事,最好寫出告訴了我們什麼。大眾材料就算了。好評!!!

一、馴狼牧羊
美國動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氯化鈉葯片塞進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後短時間內消化不良,嘔吐不止,十分痛苦。嘗到了苦頭的狼從此對肉羊倒了胃口,改食其它肉類。由於母狼吃什麼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麼食物的味道,而狼一旦改變了食性,還會影響到幼狼。在狼改變了食性後,動物學家對其進行馴化,用於看守羊群。狼體力好,善於奔跑,忠於職守,能毫不猶豫地攆回失散的羊。羊見了狼,猶如老鼠見了貓,會乖乖的聽從狼的擺布。在野外,狼的主要食物是田鼠等有害動物,馴狼牧羊也就間接的保護了森林、草原,有利於生態平衡。
分析:這一事例說明——
1、人在規律面前不是消極被動、無能為力的,而是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認識和利用規律。動物學家認識了狼的食性規律,便著手改變狼的食性,進而對其進行訓練,使狼從吃羊到牧羊。這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謀福利的表現。
2、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動物學家通過改變狼的食性,使狼由吃羊改為吃田鼠等有害動物,就體現了這一點。
3、科學實驗作為實踐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科學實驗能夠提高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使人類更合理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

二、三個火堆
嚴寒的冬天裡,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燒,烤得人渾身暖烘烘的,有個人想:天這么冷,我絕不能離開火,不然我就會被凍死,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這堆無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滅了,這群人全被凍死了。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個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檢柴,這火遲早也會熄滅,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大家都去撿柴,沒有人烤火,都被陸續凍死在了撿柴的路上,火最終因缺柴而滅。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第三堆火,這群人沒有全部圍著火堆取暖,也沒有全部去撿柴,而是制定了輪流取暖、輪流撿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揀柴,於是人人都去撿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溫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夠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燒,大火和生命都延續到了第二年春天。
分析:
1、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與部分的聯系是客觀事物普遍聯系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當各部分已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如同第三個火堆,第三個群體發揮了優化組合的優勢,他們在處理取暖與撿柴的矛盾時,採取了輪流制度,一半兒取暖,一半兒撿柴,既照顧了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個體利益,既考慮了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眼前利益,他們辦事情選擇了最佳方案,實現了最優目標(讓火與生命延續到第二年春天),他們的聰明之舉不得不令人嘆服!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揮,力量消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於各部分之和:像第一、第二火堆和群體,他們要麼只顧取暖,無人揀柴,要麼只只揀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種情況,對延續火與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終都導致了可悲的下場!
2、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既要對社會有所創造、有所貢獻,又要從社會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滿足。如果片面地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就是割裂了兩者的關系,是錯誤的。像第一個群體,人人只知烤火,不去揀柴,只求索取,不想貢獻,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而第二個群體,只知揀柴,:不知烤火,只講貢獻,不談索取,同樣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兩個群體的錯誤作法均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三個群體,即講貢獻又講索取,恰當地處理好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難怪他們的生命與火能延續到次年春天!

從上面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哲學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它使我們能更好的認識世界,促進人類的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