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型城鎮化的概念是誰提出的~~急求~~所謂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最早2007年4月提出的, 新型城鎮化的具體定義和發展模式,最早出自一篇文章:生態文明論,作者張榮寰。
「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這段話也出自張榮寰的《生態文明論》 ,
還指出:「新型城鎮化是為了提高人民民生幸福水平而規劃建設的生態文明城鎮集群。」」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於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新型城鎮化的基本特徵是生民為本、發展人文、生態宜居、產業優化、城鎮聯動、走廊便捷、循環持續、和諧發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是具有獨特競爭力、自優化的生態產業群。新型城鎮化是空間調整的最高藝術。「
2. 新型城鎮化有何作用如何推進新型城鎮化
一、以人為本,提供適合農民工的生存空間。
城鎮人口增加,農村人口減少,這樣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核心就是人。
農民工進城,這就是城鎮化的過程,只有他們進來了,在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合適的工作崗位,生活下去了,賺到錢了,這才是城鎮化。
然而,中國的城鎮化建設並不是單純的讓農民進入城市,讓農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才是這個過程的核心。
二、城鄉一體,新型城鎮建設就是把城市服務和田園風光結合起來。
三、就地城鎮化,有產業依託,市民化的農民才能安居樂業。
解決好進城農民工問題,建設好新區新城,都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路徑。但是,在短期內,要把所有農民集中到大中城市,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只有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著力推動大中城市優質資源向中小城鎮乃至中心村延伸,鼓勵農民向中小城鎮集聚,多數農民就地創業安居,採取農村「就地城鎮化」途徑,這才是適合國情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建設田園城市,就必須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產業起來了,新的農業起來了,當地居民都不用出去打工了,那就在當地打工了,城市化就起來了。
質優價廉太陽能路燈廠家,你可以到潢川利民科技一對一根據你們當地的情況,專門定製生產適合你們當地情況的太陽能路燈。這樣不僅大大的提高了利用率,也節省了不少的金錢和人力。
3. 如何全面理解新型城鎮化內涵
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
所謂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
新型城鎮化的「新」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真正使我們的城鎮成為具有較高品質的適宜人居之所。城鎮化的核心是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而不是建高樓、建廣場。農村人口轉移不出來,不僅農業的規模效益出不來,擴大內需也無法實現。
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國城鎮化的建設進程,對於今後一個時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效的擴大內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無疑,我國未來的城鎮化要走的是一條新型的城鎮化道路,是適合現有國情加快整個社會經濟轉型的大戰略。
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和特徵:
新型城鎮化,是相對於傳統城鎮化而言,目前尚未有標準的定義。新型城鎮化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內涵。
1、新型城鎮化是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城鎮化
城鎮化是工業化的依託,是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推進城鎮化,要充分發揮工業化的引領作用、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作用,實現「三化」有機融合。同時,新型城鎮化要從城鄉分割的現實出發,注重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注重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時代文明向農村擴散,讓城鎮化的進程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過程,以形成城鄉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使落後的二元經濟結構轉變為工業化城鎮化協調推進、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的一元化現代化結構。
2、新型城鎮化是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的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按照「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要求,依託城鎮的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聚集產業和人口,努力發展低耗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節能減排,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按照城市標准,對垃圾、污水、噪音等污染物進行達標處理和控制,增加綠地、林地面積,突出城市生態建設,推動城市與自然、人與城市環境和諧相處,建設生態城市。保障城鎮化的質量、效益和福利,實現城鎮化的可持續推進。
3、新型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功能配套完善為原則,合理控制大城市過度擴張,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注重產業的合理布局與配套集群發展;注重做大做強新型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注重生產凡是和工藝流程創新升級,推動城鎮向數字域、信息域、智能域、知識域方向發展,引導人口和產業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發展格局,促使城鎮地理空間優化、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鎮共同繁榮,造就城鎮宜居宜業宜游的環境。
4、新型城鎮化是人口積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務協調發展的城鎮化
只有勞動力的非農業化和勞動力的空間轉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僅有人口的集聚和產業的優化,而不能讓進城農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務,沒有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居環境的改善也稱不上高質量的城鎮化。要改革城鎮人口社會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居住地登記體制,讓外來常住人口在醫療、教育、養老、失業救濟等方面與城市人口享受平等的權利,賦予外來落戶人口以完全的「市民權」。
4. 關於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學習心得體會
摘要:我國內陸邊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發展落後,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是邊疆地區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起點。邊疆地區不能步發達地區城市化道路的後塵,而應在發揮比較優勢和加強產業特色的基礎上,走培育中心城市、構造個性鮮明的中小城市及發展邊貿口岸城鎮三結合的城市化道路。 關鍵詞:內陸邊疆;城市化;邊疆地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開始加快,但由於地區之間社會經濟、文化的差異較大,加之改革開放後採取傾斜發展戰略,使得東部沿海地區獲得了超常發展。目前,這一地區已經形成了城市群及城市帶的發展格局,並出現了城鄉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勢態。相比之下,內陸邊疆省份的城市化發展進程無論在城市規模和功能上,還是在城市效應及布局上,都還需要極大地提升和加強。 一、內陸邊疆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化現狀及成因分析 所謂內陸邊疆是指既有法定國界,又有直接國土相鄰的國家,且位居國界線內側並包括一定內腹地的經濟社會區域。我國的內陸邊疆地區是特指我國沿邊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新疆、甘肅、西藏、雲南、廣西,這9省區在地緣上同俄、哈、吉、塔、蒙、朝、越、老、緬、印、不、錫、尼、巴、阿15個國家國土直接相鄰。遼寧和廣西因兼有陸地邊境和海岸線,又屬於東部地區,故不在此文研究范圍內。 1.邊疆地區經濟發展及城市化現狀 從經濟狀況來看,根據1999年統計數據,7個邊疆省區的固定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0%、社會商品零售額佔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0%、外資投資額佔全國外資總額的1.8%。雖然在上個世紀末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及2003年開始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行動,但從全國經濟發展的總量與結構來看,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普遍狀況是經濟總量較小,國有企業比重偏大,非國有企業比重偏小,合資及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少、規模小;三次產業的比重除西藏以外,基本上呈現出「二、三、一」的結構,並以傳統工業為主體,同全國其他地區、特別是沿海地區相比較,這些地區的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三產業比重過小,第二產業中附加值高的工業產品所佔的比重較低。 從城市發展狀況看,該地區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省有吉林、黑龍江和內蒙。這其中主要是農墾、林區、礦區人口比重大等原因及「縣改市」、「鄉改鎮」等行政區劃變動導致城鎮人口增加。從城市數量和規模看,見下表: 從表中可見,人口超過2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2個,城市稀缺,大中城市過少。與沿海地區相比,小城市數量較少,規模過小。這種大、中城市過少,城鎮布局鬆散、規模過小的狀況,使得城市的聚集效益低,對經濟的拉動和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不強,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積聚和合理流動。 2.影響內陸邊疆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近代工業大多產生在東部地區。解放以後,由於歷史、國際國內政治態勢的種種原因,人們總是把邊疆等同「邊境」、「邊防」、「國防線」,其著眼點僅僅是它的政治方面,強調「屯墾戍邊」、「鞏固邊防」、「保衛邊疆」等政治的和軍事的地位,而把經濟價值放在極其次要的位置。加之地處邊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緩滯等客觀因素,就使我國廣大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長期陷於落後境地。 從政策上看,解放後,中央政府出於平衡布局的考慮,力圖改變過去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格局,更由於戰備的需要,加強了在中西部地區的工業投資,形成了一批內陸工業基地,如「一五」期間的156項工程和694個項目中,在甘肅就有16個。在106個民用工業企業中,東北有50個。然而,由於這種傾斜投資大多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項目,缺乏輻射力以致未能形成區域經濟增長的中心,其吸收就業和帶動經濟整體發展的功能較弱,以致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發展的功能差距一直沒有消除。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中央政府實施沿海地區發展戰略,東部地區依靠特殊政策和率先改革的優越條件加速增長的同時,中西部地區卻相對落後了。 從所有制結構上看,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是以鄉鎮企業為代表的非公有經濟,而東部地區歷史上本來就是具有較好的鄉鎮企業基礎,對外開放的特殊政策又為這一地區引進外資和港澳台資金,以及建立三資企業創造了良好的基礎。而邊疆省區的經濟主要是以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為主體,所有制結構改革滯後,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較低,沒有出現東部地區國有經濟、鄉鎮企業和三資企業三足鼎立的增長局面,與東部地區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差距。 二、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化發展道路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對這兩個地區城市化道路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索和把握不同地區的城市化發展規律。 長江三角洲城市約佔全國城市總數的1/10,特大城市有上海、南京和廣州,大城市5個,中等城市11個,小城市25個。從整體而言,該地區城市密度大,大中小城鎮分布比較合理,彼此形成了密切的社會、經濟、生活、文化聯系,呈現城市帶的雛形,空間布局上已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城鎮主群。該地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加快了小城鎮的發展步伐,實現了農村城市化、農村工業化、農民市民化的城鄉經濟一體化的轉化。另一方面,就是大城市的拉動作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協作區,正在構造上海國際金融、貿易和信息中心的大部分都市面貌,而把傳統產業、傳統產品轉移到了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沿岸地區,形成物資、資金、技術、人才、信息交流的互補、互利、互動的統一市場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鄉鎮企業成為城市工業的配套與補缺,改變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有力支援了農業生產,並為中小城鎮的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長三角鄉鎮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鄉村社區自身的力量籌集資金,與大中城市的經濟、科技、文化輻射相結合,促進城市化和地區經濟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長三角城市在人口素質、技術開發能力等方面都優於全國的平均水平,自我發展能力強,其城市化運行機制屬於內發式。另外,長江三角洲地區的15個城市市長聯席會議和滬、浙、蘇三省、市的常務副省(市)長的溝通渠道和機制已初步形成,從而該區域一體化進程將進入快車道。 改革開放前,珠江三角洲是典型的農業地區,城市化水平很低,發展速度也很慢。1978年,珠三角只有5個城市和32個建制鎮,城鎮密度很低,每萬平方公里只有9個城鎮。目前,該地區城鎮體系包括特大城市廣州、大城市深圳、中等城市5個、小城市18個,以及建制鎮401個。城鎮星羅棋布,密度達到100個/萬平方公里,城鎮間的平均距離不到10公里,有些城鎮的建成區已連成一片。該區面積占珠三角的總面積不到1/3,但卻集中了珠三角一半以上的總人口和3/4的城市人口,以及超過3/4的GDP。 與長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珠三角城市化的動力不是來自區內中心城市的經濟發展與擴散,而是由大量外資快速推動。這些流入的外資主要集中於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投資者由於成本因素區位選擇傾向於小城鎮,不僅有效推進了小城鎮的發展,而且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聯度大大提高,市鎮之間通過地理毗鄰、產業關聯等一系列因素而形成都市區域。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出口導向型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中,農業勞動力佔全社會勞動力的比重由75%左右迅速下降到30%左右,不僅本地農業剩餘勞動力為非農產業全部吸收,而且還吸納了2 000萬外地勞動力,其中,很大一部分為農業剩餘勞動力,在外資主導型區域非農化過程中,珠江三角洲這種自下而上的、以農村城鎮化為主導的城鎮化模式是建立在港澳台及外資推動下的產業結構升級和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的。 三、邊疆內陸地區城鎮化發展的可行道路 我國東部地區城市群及城市帶的形成和發展,從本質而言就是市場化和工業化的過程。因為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工業化的發展要求要素在一定的空間聚集以形成規模效應,而城市就是這一重要的載體。城市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財富生產效應。 眾所周知,21世紀的經濟集中表現為城市經濟,經濟競爭集中表現為城市競爭。提高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的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而我國邊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在市場化和工業化等方面的發展與東部地區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可以說,邊疆地區的落後就是城市經濟的落後,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就成為邊疆地區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起點。 首先,以培育優勢產業帶動區域中心城市 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在一個區域內總有一二個增長極的超常規發展,從而帶動了周邊地區的聯動發展,如深圳、珠海的迅速發展對珠江三角洲以及整個華南地區的帶動效應;上海浦東的崛起對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帶動效應;廈門對閩南三角洲的帶動效應。我國邊疆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但物質技術基礎薄弱,交通不便,城鎮化水平低,缺乏具有輻射能力的產業和中心城市。根據區域經濟理論,中心與外圍地區的發展關系在現實經濟中也就是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的經濟聯動的關系。因此,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必須沿著中心地與外圍地的發展邏輯,以現有的中心城市為發展極,培育支柱產業,重點投入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最基本的要素。 如何吸引這些要素流入邊疆地區呢? 一是藉助發達地區的傳統產業向中部和西部地區轉移的機會,採取跟進策略,向發達地區讓出來的產業擴展。邊疆地區有資源、人力、市場、工資成本低等優勢,而東部沿海一帶有資金、技術、人才的優勢,目前正在尋找出路,讓出原來的主導產業,向更高的主導產業轉移。要根據優勢互補的原則,通過與發達地區的產業合作,發揮資源、技術、工業基礎等綜合優勢,利用「後發優勢」,使邊疆地區在東南沿海地區目前的水平上起步。 二是利用邊疆地區現有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發展與鄰國的互補經濟。邊疆地區不可能「克隆」東部地區已走過的發展之路,如廣東的外向型加工業;蘇南的與城市大工業協作配套的產業;溫州模式等城市發展道路。邊疆地區只能因地制宜地對外開放,而與鄰國發展互補貿易是當前一種有效方式。例如,北部邊疆地區包括黑、吉、內蒙,面對的是俄羅斯遠東、蒙古共和國及朝鮮,因其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重點應建設農、副、土特產品的生產基地及加工工業基地。同時,可以充分利用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周邊國家廣泛開發經貿往來;西南邊疆地區包括西藏、雲南,面對的是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特別是雲南省要抓住湄公河開發的機會,與東南亞各國開發多種經濟形式的往來;西北邊疆地區包括新疆、甘肅兩個省區,面對的是獨聯體的中亞和西亞地區。這兩個地區工業基礎都比較薄弱,應利用新歐亞大陸橋的陸路通道帶動經濟發展。 三是藉助西部大開發和老工業基地改造,優化和提升產業結構。在實現外開內聯雙推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黨中央提出的推進西部大開發和對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兩大戰略機遇。隨著西部重點工程的全部實施和基礎設施條件的不斷改善,激活西部地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要素存量向西部流動,從而有利於西部地區的招商引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同時,又帶動包括雲南、甘肅等省在內的第三產業、特別是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要藉助國家政策及資金傾斜,抓住機遇,大力調整工業結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及城市功能的轉換,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振興東北地區的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其次,以邊貿帶動邊境口岸城市的發展。 外向型經濟一直是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的支柱,珠江三角洲是利用外資的海外銷售關系,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利用其成本和質量優勢,打開海外市場。那麼,邊疆地區必須發展邊貿經濟,以口岸城市為切入點,建立貿易網路及產業帶,大力發展外向經濟。 在我國邊境地區,與周邊國家發展邊境貿易,至少擁有地緣上的、資源上的和口岸上的得天獨厚的三大優勢。如黑龍江省邊境開放城市以邊貿為突破口,以貿促工,以貿促農,調整產業結構,大力開發資源,建立起黑河、綏芬河等各具特色的、不同規模的外貿出口體系和生產基地。 最後,以地域經濟帶動特色中小城市。 一個城市可以構築多種產業功能,但從城市本性來看,只能突出一兩項主功能,形成一兩項強勢產業。今日的城市經濟競爭,其實是城市優勢產業並由此而衍生出來的品牌的競爭。「大而全,小而全」就會缺乏鮮活個性與特色。城市的經濟建設必須走特色化發展之路,這樣才能形成「名城效應」,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的競爭力。 邊疆地區經濟不僅具有邊貿性,而且還有濃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因而,應該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包括旅遊業、民族手工製品、民族土特產品等,這些產業應成為各中小城市及小城鎮的支柱產業。邊疆地區的城市化還應該走上發展個性化城市或者特色城市的城市化道路。縱觀世界上知名城市,無論大小無一不是產業特色顯耀、城市個性鮮明的功能城市。可見,城市的魅力不在其大而全,而在於其特色和強項。 總之,邊疆地區不能步發達地區城市化道路的後塵,而應根據本地區的特點,走培育中心城市、構造特色中小城市及發展邊貿口岸城鎮三結合的城市化道路,形成相互關聯的產業帶及資金、人才、信息、技術等要素在地區之間乃至全國的流動機制。避免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方的產業結構趨於雷同化,沒有能夠完全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正如一些城市問題專家所指出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在於做精,重點是城市的特色化和專業化,也就是在特色化的產業和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實現城市的規模效應及綜合功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與大城市及周邊地區在產業鏈上的整合。 參考文獻: [1] 蔡昉,等.制度、趨同與人文發展——區域發展和西部開發戰略思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 宋棟.中國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實證研究——以珠江三角洲為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3] 牛德林,等.全方位對外開放與邊疆經濟的超常發展[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陳振光,宋平.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發展與協調[J].國外城市規劃,2000(5).
很不錯哦,你可以試下
ubrvuevhcs55152513302012-8-30 11:56:26關於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學習心得體會
5. 如何搞好新型城鎮化 論文
試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引言 8-9 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9-16 1.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的背景 9-13 1.2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13-16 1.2.1 建設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13-14 1.2.2 建設新農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14 1.2.3 建設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 14-15 1.2.4 建設新農村是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 15 1.2.5 建設新農村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 15-16 2. 當前我國農村建設現狀分析 16-27 2.1 農村建設取得的成就 16-19 2.1.1 農村經濟發展迅速 16-17 2.1.2 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推進 17-19 2.1.3 農村文化建設成績顯著 19 2.2 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9-27 2.2.1 農村經濟發展整體水平不高 19-23 2.2.2 農民綜合素質不高 23-24 2.2.3 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後 24-25 2.2.4 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不完善 25-27 3.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27-37 3.1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與突出農民主體地位的關系 27-29 3.2 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與促進公共事業進步的關系 29-30 3.3 創新體制機制與增加資金投入的關系 30-32 3.4 推進新農村建設與加快城鎮化的關系 32-34 3.5 做好整體規劃與體現個性特色的關系 34-35 3.6 搞好試點示範與做好面上推廣的關系 35 3.7 搞好當前工作與著眼長遠發展的關系 要了給你發送全文.
6. 中國新型城鎮化提出的背景以及推進路徑是什麼
背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左右,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超過50%。今後一段時期,我國仍處於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同時也面臨許多突出問題,需要進行重大的戰略調整。
路徑:第一,協調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依託城鎮的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聚集產業和人口,緩解部分大城市由於人口膨脹和產業粗放帶來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壓力,保障城鎮化的質量、效益和福利,實現城鎮化的可持續推進。第二,協調工業化和城鎮化。引導工業化從粗放、速度型轉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約農民進城和流動的體制機制,切實改變長期以來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的現象,促進工業化引領城鎮化、城鎮化支撐工業化。第三,協調大、中、小城市發展。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功能配套完善為原則,合理控制大城市過度擴張,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引導人口和產業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發展格局。此外,新型城鎮化的內涵特性還包括協調人口城鎮化和土地城鎮化、協調就地城鎮化和異地城鎮化、協調流出地和流入地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等。
7. 新型城鎮化與傳統城鎮化的區別和聯系
二者在價值取向上、發展方式、發展重點上區別如下:
二者的區別:
1、在價值取向上不同:
「以物為本」是傳統城鎮化道路的發展理念。在這種發展理念主導下,一個地區往往將城鎮化發展片面地理解為城鎮化率的提高,即城鎮人口的持續增加和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張。
堅持以人為本,強調全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價值取向方面的轉變。
2、在發展方式上不同:
傳統城鎮化道路較為粗放,不惜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實現外延擴張和數量增長的目標;
新型城鎮化堅持城鎮化發展的可持續性,強調要走集約型發展道路,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協同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和政府調控的引導作用,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發展方式和外生動力等方面的轉變。
3、在發展重點上不同:
傳統城鎮化道路通常片面強調單一規模等級城市的發展,忽視其與其他規模等級城市的互動與聯系,甚至控制或限制其他城市的發展;
容易導致在整個城鎮體系中,受重視的某一規模等級城市因為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要素而一枝獨秀,其餘城市則大多發展滯後,從而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難以實現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堅持城鎮化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強調在城鎮化進程中,應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並通過城市群建設、「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區域共建等;
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四化」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等各個層面實現協調發展,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發展形態、發展重點、內生動力、空間結構等方面的轉變。
二者的聯系:
1、新型城鎮化道路是應傳承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優點並彌補其缺陷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同步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實現城鎮化又好又快發展。
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提出並不意味著傳統城鎮化道路一無是處,並不是對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全盤否定,我們不能忽視和否定傳統城鎮化道路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面。
只是由於具有單一性、片面性、盲目性、粗放式等缺陷,傳統城鎮化道路在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和挑戰,即無法實現「好」字當頭的快速發展。
2、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總體要求是既要結合時代特徵,又要體現中國特色,還要符合自身特點;
內生動力來源於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外生動力則來源於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的有機結合;
主體發展形態是城市群;主要特徵表現為經濟高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生態文明、城鄉一體和區域協調。
8. 關於城鎮規劃建設工作的論文
這個會幫助你弄好的,格式,內容,圖文並茂的
以你的要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