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小題大做的作文素材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小題大做的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 2021-03-30 05:25:35

1. 作文素材有什麼,積累這個話題的素材

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咬筆頭,老師皺眉頭」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稍微歸納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就發現最難的莫過於無東西可寫,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都吃過蜂蜜,也知道它是蜜蜂遍采百花才釀成的,我們要想寫好作文就得象蜜蜂一樣,那就是要先博採百花——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寫作文時才會做到下筆如有神。那麼,學生的作文素材該如何積累呢?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便可使寫作有水到渠成之效。
一、看
我們常說:「太陽光每天都是新的,意即每天都有新變化」。然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生活每天都是相同的。而對於那些善於寫作的同學而言則不盡然,他們對生活中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會盡收眼底,他們有意識地打量生活,通過自己眼睛的仔細觀察生活來積累知識,這樣積累得多了,只要一見到作文題目,各種生活場景盡奔筆下,文思泉湧,手到擒來。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訓練自己的眼睛。例如:關注生活環境——天空是不是每天都在變藍?小河裡的水是不是逐日在增強?關注季節變化——花草樹木四時不同,田間道邊隨季節的變化,穿著也在更新;關注周圍人與事——朋友、同學,他們每天也都會有豐富的內容。因此,積累寫作素材的第一步就是睜大我們的眼睛,關注身邊的凡人小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前幾年,一篇學生作文中的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星期上學前,母親都要忙著炒菜,一邊往瓶里裝,一邊叮囑:「這菜上半瓶可以給別人吃,下半瓶可要自己吃啊!」小作者奇怪地問母親,母親解釋道:「油都流到下半瓶了,菜全都被油泡著,多養人啊!」這一細節,寫出了貧困的農村母親對兒子的一片愛心,非常感人。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是寫小作者有一次到廚房看母親煎魚,看到那隻鯽魚在鍋上拚命地拱著身子,好使肚子不貼著鍋底,母親把它翻了幾次都是這樣,母親奇怪了,把鯽魚拿到案板上,剖開肚子想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剖開一看,呆住了:這是條母魚,肚子裡面全是魚卵!母親哭了,沒有吃那條魚,把它埋了。這一細節,表現了動物界中尚有偉大的母愛,令人類感嘆不已。這些動人的細節是編不出來的,是小作者用眼睛發現、用心靈去感悟的,這樣的生活情景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可是能寫進作文中去的又有幾人呢?由此可見睜開明亮的眼睛,觀察精彩的生活,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二、思
觀察生活不僅要用眼睛去看,而且要用心去想。生活紛繁復雜,讓我們迷惑不解的事要多進行思考,讓我們喜悅、憤怒、憂傷的情境也要思考,通過思考才能加深對人物事件的認識,發現其中蘊含的哲理所在。前些時我看到一篇習作:秋天,棗子都還沒有紅的時候,總看到自家院子里的棗樹權梢有一些棗子紅得透亮晶瑩,小作者便嚷著要吃,可姐姐總是說,孩子,別看它多麼紅,它不是熟透的紅,而是這些棗子裡面有蟲子吃心,是壞棗才紅的,可他不信,非讓打下來吃不可,結果,打下後剝了一個又一個,真有小蟲子正在裡面蠕蠕而動。原來這些棗子正如奶奶所說,是被蟲咬心後才變紅的。由此引發了作者深深的思考,看待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有致判斷失誤,通過這一件小事,認識了一個道理,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思考的力量。有了縝密的思考,主題的開掘才有深度,所以觀察生活不僅要用我們的眼睛,還要帶上敏感多思的心。
三、問
今年暑假,我讀到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父親是個平和慈愛的人,但有一次,小作者做題錯了一個小數點,父親竟大發雷霆。作者認為父親太小題大做了,為此,父子倆產生了一些隔閡,後來與她媽媽談及此事,才解開謎團,原來父親大學畢業後在研究所工作,在參與一項研究工作時,因他負責計算的數據點錯了一位小數點而導致實驗失敗,國家遭受了巨大損失,,他也因此被發配到地方上班。這時,小作者才理解父親的一片苦心——培養孩子嚴謹的學風,不讓孩子重蹈覆轍。
這個情節給了我們的寫作以啟發,我們平時看到的、平常的或者反常的現象背後,說不定就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對此要多問一個為什麼,發掘出平常現象或者反常現象背後的秘密。比如,現在許多家長對子女要求又嚴又高,弄得子女頗多反感,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凡是這樣高標准嚴要求的家長多半是因為想在子女身上彌補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缺憾,讓子女有一個較為完美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夠與父母溝通一下,就有可能讀懂父輩人生中那一段刻骨銘心的痛楚——這樣珍貴的素材是很難用眼睛看到的,也是憑空想像不出來的。因此積累寫作素材不能停留在看、思的層面上,還要問,要多與人交流,發掘表面現象背後的故事,以彌補看和想的局限,為我們的作文增添一份厚重的內容。
四、記
常言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到的,想到的內容都要記下來,這也是作文高手的成功之道。其實留意一下我們自己作文的成功體驗,不少精彩的細節和思考很多來自於自己秘不可宣的日記。記的方法不同,有的用日記、周記的,有的用材料手冊或作文手冊的。我傾向於用日記的方式積累材料,每天一記,可長可短,可嚴謹或隨意,當然留下的都是當天最有意義最精彩的江西,周記因周期礦長,難免要遺忘一些精彩的細節,至於材料手冊與作文手冊,雖然目的明確,但在記錄時有些事件我們可能因暫時沒有發現它的價值而傳誦了,等到有朝一日重新認識這一材料時,當時的情境又成了過眼去煙難以追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應該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我清楚地記得一篇習作中的一件小事:小作者與父親進城賣西瓜,中午酷熱難熬,小作者口渴了,叫嚷著在吃瓜,父親左挑右挑找出一個小瓜,剖開後小作者吃了個精光,忘了給叫賣了半天的父親留下一塊,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親卻在啃他扔掉在地的瓜皮上殘留的紅瓤,小作者哭了,他幼小的心靈從此懂得了父母掙錢的不易與那朴實感人的父愛。這則材料就出於小作者平時所寫的日記里。可見,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事跡還是很多的,它需要我們一雙敏銳的眼睛與一雙勤勞的手。
我們常講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內涵就是要看、思、問、記,要做到這四點就必須「勤」,這恰如蜜蜂採花釀蜜的過程。蜜蜂不辭辛勞遍嘗百花才釀出蜜來,我們寫作文也要博採生活之花,才能釀出作文的甘甜之蜜。

2. 高一材料作文怎樣寫

第一,要明確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區別。
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區別在於話題作文只提供一個話題,材料只引出話題,與寫作無關。而材料作文則提供一定的材料。如一首詩、一則寓言、一個或幾個典故、一個故事、幾則名言警句、一幅或幾幅畫,是對現實生活中某種現象的介紹、社會某種看法的概述、一個特定情境的設計等等,要求基於所供的材料,根據題目要求和規定思路導向進行寫作。
第二,要把握材料作文的審題思路。
審題是決定作文考試成敗的關鍵。由於高考作文應試時間少,審題不可能花費太多的時間,因此,對文字表述較為復雜的材料必須集中思想,盡快地把握審入?選擇什麼立意?重點採用什麼表現方法?如何體現文章構思?等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作文的材料往往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落筆,確定不同的立意,選定不同的寫作方法,尋求不同的構思。其次還要注意文題的其他要求。高考作文題常有一句「除詩歌之外,文體不限」的提示,對此理解必須注意兩點:一,所謂「不限」,一般是指構思時對文體的選擇餘地較大,但一旦選定某種文體進入具體寫作過程時,則應遵循某種文體的基本格局,不能寫成議論文不像議論文,記敘文不像記敘文的「四不像」的文章。二,所謂「不限」,固然比較靈活,但也並非可以不動腦筋便隨意決定文體的。2006年高考作文要求中就有「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其實這也是確定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關鍵所在。
第三,注意作文審題立意要准。
由於材料本身是鬆散的、不緊湊的,它的意思是由閱讀者本人領會的,所以造成理解上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題旨、命題者的意圖,是允許存在的。但問題在於許多考生不能准確把握材料所傳達的信息。要想准確把握題旨必須對材料加以提煉整合,即把材料中那些共通的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而不能隨心所欲地判定或憑主觀意念硬貼上去。一般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比較容易分辨的,而寓意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卻不那麼容易分辨,因為它們的題旨和意圖足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意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2006年高考作文材料的寓意是「認識自我」,圍繞這一主旨構思寫作才不至於中心旁落。
第四,注意運用好構思的方法。
1.類比推理法。對類似2006年高考作文以寓言故事為材料的作文,在分析概括材料的基礎上應運用類比推理法,聯繫到我們自己的經歷或身邊的社會現象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展開聯想,深化主題。
2.大小轉化法。在作文立意時,必須大題化小,小題大做。大題化小中的大題是指大道理即材料包含的哲理,為避免空洞要把自己熟悉的社會生活與大道理聯系起來。小題大做的小題指寫作的材料,從小事情、小問題中發現大道理,闡述大道理。作為考生應辯證地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總之,材料作文兼考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其中閱讀能力的檢測不僅要考查我們對題意的領會和把握,而且也要考查我們對材料的理解和駕馭.「重寫作,輕閱讀」是寫材料作文的大忌。我們有些同學在考試時為了搶時間,未及對材料細思慎辨,就匆匆落筆;甚至曲解了所提供的材料,其結果自然是「欲速則不達」,這就難免留下遺憾了。
贊同我吧!!!

3. 小中見大的作文素材

小中若見大,文似相思久

清代文學家袁枚,在一夜大雨後的清晨,雨霽天晴,觀賞到了爽朗的景象,寫下了《推窗》一詩:「連宵風雨惡,蓬戶不輕開。山似相思久,推窗撲面來。」袁枚就是憑「習以為常」的雨後初晴情景,小題大做,以小見大地將自己渴念領略山村美景的心願,用擬人、比喻手法將常見景象描述得引人入勝的。筆者覺得,「小中見大」這個手法運用得好,也會使你的文章妙筆生花,出奇制勝。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景一理,通常都會成為作文命題者筆下的材料,他們加工後,就使平凡的題材具有深廣的意蘊而「搖身」變為我們的寫作話題。
寫這樣的話題作文,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大題小做」,抓住一點,寫深寫透,避免泛泛而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並且讓其中的每一滴水都能在蒸發之前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場景雖小,卻能托起大話題

我們若是善於選擇小場景,同樣也能恰當地將話題作文的「大題小做」演繹到極致。老舍先生通過茶館這樣一個人流復雜的場景,不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奇形怪狀,還成功地塑造了眾多奇形怪狀的人物,通過他們在茶館中的一言一行來反映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思想的腐朽性。這就是話劇《茶館》能夠大獲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寫話題作文時,我們也應有意識地以小場景來折射大題材,它可使你的作品極具巧妙性,從而以精巧打動閱卷者。江蘇南京考生蔣昕捷把「赤兔」巧妙地契合於「三國」這一場景中,刻畫了關羽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了誠信的主題,一舉獲得2001年高考作文的滿分。

角度雖小,也能反映大話題

小角度切入,大手筆展示,是許多作文高手追求的目標。「角度」小,才能產生「斷其一指」的效果。2007年高考廣東卷是話題「傳遞」,有考生想到的角度極為細小,乾脆以成語「薪盡火傳」為標題,從而將民族事業、革命精神、人類生命三個層次十分精巧地涵蓋於「傳遞」話題中,使《薪盡火傳》獲得高分。我們知道,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只要擅長角度小、分析深,你的作文定能取勝。

時空雖小,亦可展現大話題

考場作文切忌時間跨度太大,空間轉換太快。話題作文要做到「大題小做」,必須時間跨度小,空間轉換少。曹禺的話劇《雷雨》將前後三十年間的恩恩怨怨集中在一天一夜這樣短的時間內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寫作文也是如此。如果不注意小時空,記敘文容易寫成流水賬,議論文容易寫成「腳踩西瓜皮式」的文章。2007年高考山東滿分作文《薔薇·故鄉》就選取了恰當的時空點切入,描述了「我」對故鄉充滿深情的思念。這就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奇效。我們如果能用典型事件來集中地反映大主題,自己的文章或許能成為考場佳作。「小中若見大,文似相思久。」只要不怕場景小、角度小、時空小,善於尋找適合的切入點,我們也能在考場上縱橫馳騁,下筆有神。

(曾 城)

【教師指津二】

你能由「一朵花開」想到「要活下去」嗎?

川端康成先生由發現一朵海棠花在夜裡綻放,引出一連串思考。平時明明知道有些花是在夜裡也綻放的,可大多並沒有注意。看見了知道了跟沒看見不知道一個樣。然而,當他「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時,竟「大吃一驚」,他凝視海棠花,覺得它「美極了」。由此,他想到,是某種機緣讓他認識海棠花以及很多花的美麗,於是,他繼續想到,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的美是有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感受生活的能力不也是有限的嗎?既然人感受生活的能力有限,所以有些人包括自己覺著人生痛苦缺乏意義,其實是只感受了生活的一部分,還有美好的、積極的部分未曾感受。所以,感受它需要機緣,而不應輕易放棄,於是他慨嘆:「要活下去!」
這是一個由平凡事物想到生活深處的典型例子。很多同學寫作文覺著無話可說、無物可寫、無情可抒,就是因為認識不到平常事物的不平常處,就是不能由平常事物想深想透,由表及裡地深入探究。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大家也不陌生,這也是一個由平常問題想深思透的典型個案。鄒忌早晨照鏡子,忽然有個想法:到底是自己美還是城北徐公美?於是他就此想法問了自己的妻、妾、客,結果他們都是認為是自己美。然而當鄒忌真的與徐公見面時卻發現,自己與徐公比「弗如遠甚」。這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了。然而,鄒忌卻在這樣的小事中見出了大事。他思考,為什麼自己不如徐公美而所問之人都認為自己比徐公美呢?是因為那些人對自己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祈求。進而,他進一步想到,人是很容易受蒙蔽的,而受蒙蔽的原因正是由於別人對其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祈求。於是,他再深入思考,既然人人都容易受蒙蔽,那麼一國之尊的齊王會不會受蒙蔽呢?於是他從家常瑣事悟出一個結果,那就是齊王也受蒙蔽,而一旦齊王受蒙蔽,齊國整個國家也就遭殃了。於是歷史上從此有了「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千古佳話。
平常事物平常問題,只要開動腦筋,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有一個嶄新的發現。如筷子,再常見不過了,可有一位同學卻由此提煉出這么一句讓人難以忘卻的話:「一生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發人深省啊。再如,一碗油鹽飯有什麼底蘊可寫,可一位作者卻寫出了讓人不能不流淚的文字:「前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有一碗油鹽飯;昨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沒有一碗油鹽飯;今天,我放學回家,炒了一碗油鹽飯,放到了媽媽的墳前。」作家王小民說:「不要忽視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簡單的、平凡的、瑣碎的細節,如果你注意觀察並有獨特的發現,感悟並注入真情實感,你的文章也會打動自己、打動別人的。」
請記住:深刻而充實、豐富而動人的東西往往就蘊含在簡單、樸素之中。因此,寫作不妨就從發現平常中的不平常練起吧。

4. 平凡小事中見大道理 素材

清代文學家袁枚,在一夜大雨後的清晨,雨霽天晴,觀賞到了爽朗的景象,寫下了《推窗》一詩:「連宵風雨惡,蓬戶不輕開.山似相思久,推窗撲面來.」袁枚就是憑「習以為常」的雨後初晴情景,小題大做,以小見大地將自己渴念領略山村美景的心願,用擬人、比喻手法將常見景象描述得引人入勝的.筆者覺得,「小中見大」這個手法運用得好,也會使你的文章妙筆生花,出奇制勝.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景一理,通常都會成為作文命題者筆下的材料,他們加工後,就使平凡的題材具有深廣的意蘊而「搖身」變為我們的寫作話題.
寫這樣的話題作文,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大題小做」,抓住一點,寫深寫透,避免泛泛而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並且讓其中的每一滴水都能在蒸發之前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場景雖小,卻能托起大話題
我們若是善於選擇小場景,同樣也能恰當地將話題作文的「大題小做」演繹到極致.老舍先生通過茶館這樣一個人流復雜的場景,不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奇形怪狀,還成功地塑造了眾多奇形怪狀的人物,通過他們在茶館中的一言一行來反映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思想的腐朽性.這就是話劇《茶館》能夠大獲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寫話題作文時,我們也應有意識地以小場景來折射大題材,它可使你的作品極具巧妙性,從而以精巧打動閱卷者.江蘇南京考生蔣昕捷把「赤兔」巧妙地契合於「三國」這一場景中,刻畫了關羽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了誠信的主題,一舉獲得2001年高考作文的滿分.
角度雖小,也能反映大話題
小角度切入,大手筆展示,是許多作文高手追求的目標.「角度」小,才能產生「斷其一指」的效果.2007年高考廣東卷是話題「傳遞」,有考生想到的角度極為細小,乾脆以成語「薪盡火傳」為標題,從而將民族事業、革命精神、人類生命三個層次十分精巧地涵蓋於「傳遞」話題中,使《薪盡火傳》獲得高分.我們知道,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只要擅長角度小、分析深,你的作文定能取勝.
時空雖小,亦可展現大話題
考場作文切忌時間跨度太大,空間轉換太快.話題作文要做到「大題小做」,必須時間跨度小,空間轉換少.曹禺的話劇《雷雨》將前後三十年間的恩恩怨怨集中在一天一夜這樣短的時間內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寫作文也是如此.如果不注意小時空,記敘文容易寫成流水賬,議論文容易寫成「腳踩西瓜皮式」的文章.2007年高考山東滿分作文《薔薇·故鄉》就選取了恰當的時空點切入,描述了「我」對故鄉充滿深情的思念.這就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奇效.我們如果能用典型事件來集中地反映大主題,自己的文章或許能成為考場佳作.「小中若見大,文似相思久.」只要不怕場景小、角度小、時空小,善於尋找適合的切入點,我們也能在考場上縱橫馳騁,下筆有神.

5. 高中材料作文800字 2015年6月,喜劇演員賈玲

33歲的賈玲有時候「特別特別鬧心」,在戴話筒上舞台之前,她會異常煩躁,耳朵癢、腿疼、牙齒會癢、緊張,哪兒都不舒服。但一站到舞台上,大幕一升起,賈玲聽到舞台下觀眾喊「女神」,「賈玲」,「我愛你」時,她又覺得「好多人需要我,你喜歡被人需要嘛。」而當6月27日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節目的大幕再次升起後,事情似乎朝著賈玲從未想到過的方向跑走了。

這一晚,賈玲在節目《木蘭從軍》小品中,身穿古裝、嘴啃燒雞出場。賈玲版花木蘭貪吃、不孝、胸無大志、貪生怕死,被父親騙去當兵,見到壯漢更是流鼻血,這樣的傻大妞形象引發了一個名叫「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的組織的不滿,該組織刊發公開信要求賈玲及劇組公開道歉。公開信稱該作品「破壞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統性,又嚴重傷害了國人尤其是木蘭家鄉人民的感情。同時,其所產生的負能量,則誤導了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中,所謂的「賈玲惡搞花木蘭」事件更是經歷了專家抨擊小品觸及底線,網友認為專家小題大做的爭議升級,到賈玲最終道歉,節目停播,而後網友發起賈玲保衛戰,花木蘭研究員再次發聲應立法制止惡搞的新聞連續劇。

6. 高中生如何寫好材料作文

第一,要明確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區別。
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區別在於話題作文只提供一個話題,材料只引出話題,與寫作無關。而材料作文則提供一定的材料。如一首詩、一則寓言、一個或幾個典故、一個故事、幾則名言警句、一幅或幾幅畫,是對現實生活中某種現象的介紹、社會某種看法的概述、一個特定情境的設計等等,要求基於所供的材料,根據題目要求和規定思路導向進行寫作。
第二,要把握材料作文的審題思路。
審題是決定作文考試成敗的關鍵。由於高考作文應試時間少,審題不可能花費太多的時間,因此,對文字表述較為復雜的材料必須集中思想,盡快地把握審入?選擇什麼立意?重點採用什麼表現方法?如何體現文章構思?等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作文的材料往往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落筆,確定不同的立意,選定不同的寫作方法,尋求不同的構思。其次還要注意文題的其他要求。高考作文題常有一句「除詩歌之外,文體不限」的提示,對此理解必須注意兩點:一,所謂「不限」,一般是指構思時對文體的選擇餘地較大,但一旦選定某種文體進入具體寫作過程時,則應遵循某種文體的基本格局,不能寫成議論文不像議論文,記敘文不像記敘文的「四不像」的文章。二,所謂「不限」,固然比較靈活,但也並非可以不動腦筋便隨意決定文體的。2006年高考作文要求中就有「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其實這也是確定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關鍵所在。
第三,注意作文審題立意要准。
由於材料本身是鬆散的、不緊湊的,它的意思是由閱讀者本人領會的,所以造成理解上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題旨、命題者的意圖,是允許存在的。但問題在於許多考生不能准確把握材料所傳達的信息。要想准確把握題旨必須對材料加以提煉整合,即把材料中那些共通的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而不能隨心所欲地判定或憑主觀意念硬貼上去。一般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比較容易分辨的,而寓意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卻不那麼容易分辨,因為它們的題旨和意圖足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意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2006年高考作文材料的寓意是「認識自我」,圍繞這一主旨構思寫作才不至於中心旁落。
第四,注意運用好構思的方法。
1.類比推理法。對類似2006年高考作文以寓言故事為材料的作文,在分析概括材料的基礎上應運用類比推理法,聯繫到我們自己的經歷或身邊的社會現象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展開聯想,深化主題。
2.大小轉化法。在作文立意時,必須大題化小,小題大做。大題化小中的大題是指大道理即材料包含的哲理,為避免空洞要把自己熟悉的社會生活與大道理聯系起來。小題大做的小題指寫作的材料,從小事情、小問題中發現大道理,闡述大道理。作為考生應辯證地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總之,材料作文兼考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其中閱讀能力的檢測不僅要考查我們對題意的領會和把握,而且也要考查我們對材料的理解和駕馭.「重寫作,輕閱讀」是寫材料作文的大忌。我們有些同學在考試時為了搶時間,未及對材料細思慎辨,就匆匆落筆;甚至曲解了所提供的材料,其結果自然是「欲速則不達」,這就難免留下遺憾了。

贊同我吧!!!

7. 語文素材摘抄

女學生錯過合影 復旦校長道歉

復旦大學舉行2011屆本專科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致辭中,校長楊玉良堅持說了一件讓他「萬分羞愧」的事情。原來,復旦某學院的一女學生,在拍畢業照時帽子掉在了地上,低頭去撿時不巧錯過了合影的瞬間。雖然攝影師當場補拍了一張,昨天發到同學手裡的卻還是那張缺了一人的畢業照。女生去找學院要求重印所有同學的畢業照,學院卻推脫是照相館的責任,讓她自己去交涉,還認為其小題大做。萬般無奈之下,女生只得打電話詢問每一個同學,是否願意一起分擔重印的費用。楊校長為了一張畢業照向學生們道歉,並寄語大家守護每一顆心靈,在未來讓心靈和想像力一起展翅飛翔。

寫作應用:1.愛是教育的靈魂2.真誠的悔過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