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古典音樂論文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古典音樂論文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29 19:28:35

Ⅰ 古典音樂論文參考文獻

上知網搜索《藝術評鑒》,打開文章,裡面有很多古典音樂方面的參考文獻可以借鑒。

Ⅱ 急求《天鵝湖》賞析有關參考文獻

你好,給你兩段賞析的文章:

1
對《天鵝湖》音樂的介紹天鵝湖,柴可無斯基的三大芭蕾舞音樂在音樂發展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尤其是《天鵝湖》更被人們稱做「永遠的天鵝湖」,可見其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柴可無斯基無疑是古典舞劇最為傑出的大師,一部《天鵝湖》就已經是「旋律之王」最好的註解了。該曲音樂性格鮮明,既保留了傳統芭蕾音樂的典雅、優美風格,又有創造性表現,即豐富的交響性,把古典舞、代表性舞甚至啞劇連接發展為一個嚴密的整體,富有情節性,每場音樂對場景的描寫極為完美,對戲劇矛盾的振動以及每個角色性格和內心的刻畫非常到位,因此被評價為「首次將舞蹈作品具有音樂靈魂」。《天鵝湖》至今仍是舞蹈家們所遵循的楷模,同時也是一部現實主義舞劇的典範。舞劇中的音樂諸多如「第一幕終曲」、《西班牙舞曲》、《那波里舞曲》、《小天鵝之舞》……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所有曲目:
CD1: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芭薯音樂全曲
歐德赫・里納德指揮捷克電台交響樂團
01 序曲
第一幕 席格富力王子的宮殿大廳前
02 情景
03 圓舞曲 貴賓大臣陸續進場
04 情景 王後駕臨宴會會場
05 三人舞 王子好友班諾與兩位少女合舞
06 雙人舞
07 劇情舞 沃夫岡老臣灑醉起舞
08 乾杯之舞 年輕男女舉杯起舞
09 村夫村姑之舞
10 終曲 天鵝成群由天空飛去
第二幕 湖邊
11 情景 天鵝們在湖邊游水棲息
12 情景 王子席格富利來到湖邊邂逅公主奧德泰
13 情景 天鵝群游近-王子席格富利邀請奧德泰到王宮
14 天鵝之舞
CD2:
01 情景 奧德泰與天鵝們回到湖邊
第三幕 王子席格富利之城堡內正舉辦一場舞會
02 正確的快板
03 群舞與侏儒之舞
04 情景 貴賓之入場
05 情景 選妃舞會,魔法師羅伯特與歐蒂爾出現
06 六人舞 六位高貴少女分別與王子共舞
07 匈牙利舞曲
08 西班牙舞曲
09 拿坡里舞曲
10 馬祖卡舞曲
11 情景 王後對王子挑選蒂爾為妃甚感歡欣
第四幕 湖邊
12 間奏曲 席格富利王追問湖邊
13 情景 天鵝姑娘們等待奧德泰之歸來
14 小天鵝之舞
15 情景 奧德泰對王子的背叛感到憂傷與失望
16 終曲 王子請求公主的原諒,打破了惡魔的毒咒,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2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4幕,op.20,作於1876年。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於民間傳說,劇情為:公主奧傑塔在天鵝湖畔被惡魔變成了白天鵝。王子齊格費里德游天鵝湖,深深愛戀奧傑塔。王子挑選新娘之夜,惡魔讓他的女兒黑天鵝偽裝成奧傑塔以欺騙王子。王子差一點受騙,最終及時發現,奮擊惡魔,撲殺之。白天鵝恢復公主原形,與王子結合,以美滿結局。

後人根據這部舞曲的音樂,後來選編出一套舞曲,共6曲:
1.場景,選自第1幕終場音樂。為慶祝王子成年,為他舉行歡樂的酒宴,天空中突然飛過一群天鵝,引起王子打獵的念頭。
2.圓舞曲。第1幕第2段的音樂,村民們為取悅王子而跳的舞曲。
3.天鵝舞曲,選自第2幕一組總稱為「天鵝舞曲」的第4首——4隻小天鵝。
4.場景,第2幕緊接在「小天鵝舞」後的音樂,齊格費里德對奧傑塔一見鍾情,兩人充滿抒情氣氛的雙人舞音樂。
5.匈牙利的查爾達什舞曲。第3幕中一組總稱為「特性舞曲」的第1首,在王子挑選新娘的晚會上,各國客人表現的各種民族風格的舞蹈。
6.場景,選自第4幕第2個場景和終場的頌歌。奧傑塔得知王子已愛上了黑天鵝,滿臉淚痕,跑回來告訴女伴,並跟她們告別。她覺得與其永遠做惡魔的奴隸,不如死在湖裡,惡魔回來,暴風雨來臨。最後轉入頌歌主題,王子出現,以歌頌愛情最後戰勝死亡,戰勝惡魔的凱歌而告終。

《天鵝湖》的音樂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詩篇,每一場的音樂都極出色地完成了對場景的抒寫和對戲劇矛盾的推動以及對各個角色性格和內心的刻劃,具有深刻的交響性。這些充滿詩情畫意和戲劇力量,並有高度交響性發展原則的舞劇音樂,是作者對芭蕾音樂進行重大改革的結果,從而成為舞劇發展史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其中許多音樂都是流芳百世佳作,這里只能選擇其中著名的幾首加以介紹。

舞劇的序曲一開始,雙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調引出故事的線索,這是天鵝主題的變體,它概略地勾劃了被邪術變為天鵝的姑娘那動人而凄慘的圖景 (片段1)。 全曲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結束時的音樂。這一幕是慶祝王子成年禮的盛大舞會,音樂主要由各種華麗明朗和熱情奔放的舞曲組成。在第一幕結束時,夜空出現一群天鵝,這是樂曲第一次出現天鵝的主題,它充滿了溫柔的美和傷感,在豎琴和提琴顫音的伴隨下,由雙簧管和弦樂先後奏出(片段2)。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間的《查爾達什舞》。音樂的前半段舒緩而傷感,如舞蹈前的准備(片段 3),音樂後半段節奏強烈,顯示出舞蹈者的粗獷,是一首狂熱的舞曲(片段4)。 《西班牙舞》,音樂富有濃厚的西班牙民族風味,西班牙響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樂的民族特色。音樂前半部分熱情奔放,氣氛熱烈(片段5),後半部分則充滿了歌唱性和旋律性(片段6)。《那波里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義大利風格的舞曲,整個舞曲以小號為主奏,音樂活潑,前半段平穩, 後半段則節奏越來越快,氣氛越來越熱烈, 是一首塔蘭泰拉風俗舞曲(片段7)。《四小天鵝舞》也是該舞劇中最受人們歡迎的舞曲之一,音樂輕松活潑,節奏干凈利落,描繪出了小天鵝在湖畔嬉遊的情景,質朴動人而又富於田園般的詩意(片段 8)。

Ⅲ 莫扎特音樂的文獻綜述

沃爾夫岡•阿•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於薩爾茨堡,是18世紀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樂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產作曲家。
莫扎特一生創作了700多部作品,他的著名歌劇作品有《魔笛》、《唐璜》、《費加羅的婚禮》等。
《魔笛》是集歌唱劇之大成的作品,在安紹石編譯的《西洋歌劇名作解識》中,其研究的動態是從體載上和各個唱段的一些風格,比如,帕帕蓋諾和帕帕蓋娜的維也納風格民謠調和義大利喜歌劇的音調,還有塔米諾和帕米娜的義大利風格的詠嘆調和德意志風格等等。
《魔笛》是以德奧歌唱劇形式為主幹的歌唱劇,同時也保留了義大利正歌劇、喜歌劇的因素。其中,夜後的花腔、薩拉斯特羅的宣敘調,塔米娜動人的詠嘆調,帕帕善諾的排蕭和歌聲等等,這些的藝術特點、演唱風格、技巧等,成為國內音樂專業人士的研究方向。
作為一個聲樂專業的學生,選擇這個題目有利於自己對歌劇的了解,對某個時期,某個作家的作品的演唱風格和演唱技巧處理的一些了解。
選擇這個題目也是為了使大家了解音樂大師莫扎特和其重要的歌劇作品,和怎樣去欣賞業部歌劇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莫扎特歌劇《魔笛》的藝術特點、演唱技巧、風格。
2.對夜後的花腔、塔米娜動人的詠嘆調、帕帕善諾的排蕭和歌聲的演唱技巧、風格進行分析。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步 驟:1.參考相關資料
2.對譜子的一些特點進行分析
3.總結提出個人看法的思考
進度安排:1)11月查詢要關資料
2)11月28日確定研究方向,繼續查詢相關資料
3)12月寫開題報告並作好開題答辯
4)2006年1月開始正文寫作
5)2006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檢查
6)2006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2006年5月准備參加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音樂筆記》
[2]《青年必知藝術知識》
[3]《西洋歌劇名作解說》
[4]《西方音樂通史》

Ⅳ 寫西方古典音樂論文,寫了巴赫的,希望給點西方古典音樂參考文獻,最好加上作者名字(至少五本)

巴赫在音樂律制方面的巨大貢獻——《平均律鋼琴曲集》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是以創作實踐來證明十二平均律的的優越性和實用價值的劃時代作品,常被稱為「全部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鋼琴音樂的《舊約全書》」,而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鳴曲則被稱為「鋼琴音樂的《新約全書》」。在此以前,鍵盤樂器大多按「中庸律」調音,能夠演奏而不會走調的音階,只有降B,F,C,G,D,A等大調和g,d,a等小調,因此作曲家在選調和轉調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採用了十二平均律,就可以自由選用大小二十四個調,並自由轉調。所以說,沒有巴赫對平均律的實踐,近現代音樂的發展要延遲很長一個時期。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鍵盤樂器調成十二平均律,並寫了《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集,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調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賦格》(1722年)。晚年在萊比錫又寫了第二集,包含另外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賦格(1744年)。巴赫寫作《平均律鋼琴曲集》,是受了先輩作曲家費歇爾(約1665—1746)的啟發。費歇爾在1702年出版了《新風琴音樂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賦格曲,分屬二十個不同的調。這部作品的標題起源於希臘神話,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話中克里特島國王米諾斯的女兒,她的母親帕西法厄生了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米諾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宮里,並命令雅典人民每年進貢七對童男童女喂養這個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發誓為民除害,依仗阿莉阿德尼給他的線球和魔刀,釘死了這個怪物,然後順上路的線走出了迷宮。「新風琴音樂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風琴演奏家通過五花八門的大小調迷宮的引路人(因此西方有句成語「阿莉阿德尼的線」來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調中的十九個調,只有升C和升F大調,降e,降b和升g小調沒有用,而e小調用了兩次。所有的前奏曲和賦格曲都是很短小的樂曲,主題和《平均律鋼琴集》中的主題很相似。巴赫吸收前人經驗譜成的《平均律鋼琴曲集》運用全部大小二十四調,寫成有高度藝術價值的作品,是音樂史上的第一例。很多人談論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必然想到他的音樂結構,巴赫的音樂織體和對位有精密的數學比例,對配器的發揮,亦是給演奏者加深難度。巴赫的音樂深深地影響整個歐洲樂壇,他一生寫過很多教堂音樂。人們愛把巴赫的精神象徵對上帝的奉獻,他的音樂艱深、神聖、嚴肅,心靈與上帝同在。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就有這樣的說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縛,常常匍匐在神的腳下呼號,懺悔,誠惶誠恐的祈求。」這是傅雷對巴赫的偏見。巴赫的與貝多芬的音樂,同樣是「力」的表現,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與深度,心靈與上帝同在的同時,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慾,苦難、恐懼與痛苦升華。苦中有歡樂,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堅持。貝多芬的音樂,縱橫交錯,樂句與樂句之間並發出的「力」,氣魄磅薄,完全是大宇宙,大人生,他沒有家庭,沒有子女,所以連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樂章,都流露出與命運抗爭的英雄本色。說巴赫的音樂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那倒不如說巴赫經歷了人間的極苦以及看破官場虛偽。然而,他把這些大是大非都升華了。他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BWV1041寫於1720年,據說是巴赫寫給他自己的,三十五歲的他,意氣豐盛,卻遭受生活之苦與家人的死亡之痛。巴赫一共生有十二個兒女,排在前面八個,其中有六個死於孩提時候。第一任妻子死於一七二○年夏天。樂曲分三部份,第一快板,第二行板,第三部份是非常快板,全個作品很富樂思樂味,是對巴赫作深入了解的一個樂章。

Ⅳ 誰幫我寫一篇《淺析鋼琴音樂與文學藝術的聯系》的論文,我把分全給他

淺析鋼琴音樂與文學藝術的聯系摘要鋼琴是一種通過旋律、音色和節奏等多方面進行演繹的藝術表現形式,並以其豐富多采、變化多端的音樂表現力和感染力被世人稱為「樂器之父」。而文學則是以語言文字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本文著重從鋼琴與文學兩方面來論述鋼琴對文學藝術創作的影響。
關鍵詞:鋼琴 文學藝術 影響
中圖分類號: J60 文獻標識碼:A

一 鋼琴藝術

自18世紀初,義大利人克里斯多夫利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以來,鋼琴這門藝術在這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逐漸成為了西方文化的一種象徵。最初的鋼琴被取名為「Piano e forte」,意為「弱和強」,即演奏者能用它隨心所欲地彈奏出弱、強、漸強、漸弱、突強、突弱等力度變化以及豐富多變的旋律,這也是有史以來除鋼琴之外的所有樂器都無法企及的,而僅從這一點上,已足以證明鋼琴在音樂乃至藝術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地位。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藝術裝點了生活、美化了生活,給生活帶來無限樂趣,對此,音樂的貢獻可以說功不可沒。音樂不像語言文學那樣能夠直接表述對世界、社會以及生活的感受,作為一種抽象的藝術表達形式,音樂旨在表現一種意境,通過旋律的高低起伏、節奏的強弱快慢等等各種復雜的變化,來表達人們對一定生活情境的聯想。藝術發生的基礎來自人類的語言,同時,在人們對藝術的實踐過程中,總要藉助自身的語言來進行表達,只是這種所謂的語言,有著狹義上的語言所不同的高度、角度和意境而已。雖然不能呈現給人們以直觀的視覺形象,但是音樂通過對聲音的演繹,卻能在人們的聯想中達到描繪的效果。而作為音樂的載體,鋼琴以其極具感染力的表現廣度,將這種聲音的藝術演繹到了極致。

二 文學藝術

文學實質上是以語言文字為表達基礎,並屬於社會意識形態范疇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作者通過有組織的語言文字,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與認識,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通俗的語言文字,讓作者的內心世界被直觀而形象地傳達出來。文學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緊密地聯系著人心目當中的價值世界、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是人類尋找和構建精神家園並認識和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
現今已知最早的文學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蘇美爾人的《吉爾伽美什》史詩,當中描述了英雄主義、朋友友誼、利害得失和追逐永生等內容。而在歷史上,不同時期也有著不同特色和觀點的文學,它直接反映著一個時期的人們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感受和想法。早期由於當權者需要鞏固自己的政權,因此該時期作品通常具有宗教或教誨的目的;隨著中世紀資產階級對個性解放的要求,法國大革命、歐洲民主運動以及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浪漫主義文學也隨之誕生。而在我國,不同流派、不同文體的文學作品,也隨著時代更替而不斷涌現。可以說,文學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時代的背景,同時,文學創作也影響著時代的發展。

三 鋼琴的深遠影響

泛泛地看,鋼琴與文學好像並不怎麼搭界,然而就藝術的本質而言,不論任何類別的創作形式,其實最終都是殊途同歸,好像貌似不相乾的兩條平行線,實則在潛移默化中相互影響著,就如同鋼琴對於文學藝術創作一樣,同樣也有著深層次的影響。
首先,音樂是直接與人類心靈溝通的語言。人類對美的追求和享受,賦予了人類珍貴的尊嚴。在情感文明的社會里,音樂是高度文明的符號,尤其是鋼琴,當演奏家氣定神閑地坐在鋼琴前,雙手間演繹出優雅抑或澎湃激情的時候,從東方的道法自然,到西方的天賦人權,人性的終極關懷,也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這賦予了文學創作以靈魂,這種靈魂是人類自有的人文精神。諸如《戰地鋼琴家》、《鋼琴課》、《海上鋼琴師》,和每一次全球音樂聖殿里的鋼琴演奏,還有每一個在家裡彈奏鋼琴的孩子,每一個琴鍵的敲擊,都是在觸碰人類最純真的靈魂。可以說,鋼琴所演奏出的每個音符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或剛勁有力,或婉轉纏綿,有些甚至是文學的語言文字所無法表達出的意境。
提到鋼琴,自然也不得不談到古今史上一些著名的鋼琴家,諸如巴洛克古典時期的巴赫、亨德爾;維也納古典風格時期的貝多芬、海頓、莫扎特、舒伯特;浪漫主義風格時期的肖邦、舒曼、門德爾松、李斯特、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印象主義風格時期的德彪西、拉威爾等。這些音樂巨匠的鋼琴樂曲作品,對當時和後世的文學藝術創作,無不有著明顯的影響。這種影響大都在人們對於世界、人生等方面的文學創作上,而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由於文字表達的局限性,有時候無法充分表達出作者理想的感覺和意境,鋼琴卻不同,其與生俱來的廣闊表現空間,賦予了它更強的藝術表現力,盡管不如文字來得直觀,但卻能將作者或演奏者所感所想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而這也促進了文學創作上的進步和創新,以求達到更高、更理想的表現效果。
這點從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沈陽軍區歌詞作家、軍旅詩人劉志毅的身上可見一斑。眾所周知,歌詞是為了讓音樂更加直白而在音樂形成之後填就的,這一點又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音樂對文學的影響。讓歌詞作品以宏大的規模躋身中國文壇,就一度是劉志毅的一個願望,廣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劉志毅第五本個人作品集《愛你到永恆》,便是他音樂文學創作生涯的又一座小小的紀念碑。由音樂和文學相結合而衍生出的音樂文學,如《詩經》、《楚辭》、《樂府》以及後來的宋詞、元曲等,大都是由配曲演唱的詩詞因曲譜遺失,而逐漸成為案頭文學流傳至今。我們不難發現,少了音樂所賦予的獨特表現力,再直白再具有美感的文字,都顯得蒼白。
另外,更多的時候音樂往往能夠賦予人們文學創作以靈感,作為音樂的載體,鋼琴通常能將這種靈感激發得更加徹底。每當才思枯竭的時候,一曲肖邦或者貝多芬,常常能讓人產生更多對人生的感悟,這也是很多作家平時愛聽音樂,尤其是鋼琴曲,甚至邊聽音樂邊寫作的原因。美國著名雜志《Carbon》的主編Peter A. Thrower的寫作習慣也正是如此。他曾經饒有趣味地說,在寫作時,如果能夠佐以鋼琴曲所營造的靈感空間,他的文思往往能夠像涌動的流水,源源不斷地從腦海深處迸發而出,而音樂的美感也往往能夠影響到筆下的文字,讓字句段落間彌漫著音樂的旋律,讓作品充滿活力。
以上所述,基本上屬於鋼琴對於文學創作的直接影響層面,而更深層次的可以深入到人們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在中國的文學藝術領域中,有文如其人、畫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說法。那麼說到鋼琴藝術,我們也可以說「琴如其人」。這是因為鋼琴藝術是情感的藝術,是音樂的藝術,是關於人的藝術,彈奏鋼琴是演奏者思想情感、人生體驗的外化,是其藝術觀、審美觀的音樂化。鋼琴賦予人們厚重而深沉的內涵,正如李斯特大師說的:「鋼琴就是我的自我」。鋼琴藝術同樣對人性有著深刻的影響,從而使得人們在文學創作上,融入對人性的思考。

Ⅵ 古典音樂有關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太泛了吧,你喜歡什麼類型的呢

Ⅶ 中國古代樂論所涉及的論樂文獻有哪幾類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
[M/CD]光碟圖書、[DB/OL]網上資料庫、[DB/MT]磁帶資料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8]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Ⅷ 巴赫與莫扎特音樂創作風格的參考文獻

巴赫(1685~1750),德國抄著襲名的作曲家、管風琴家。偉大的「西方音樂之父」。一生譜寫出800多首樂曲。其作品深沉、悲壯、廣闊、內在。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最具影響力。對後世三百年整個德國音樂文化及至世界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創作了歌劇、 交響樂、協奏曲等多種作品,創作主流為歌劇,被譽為歐洲歌劇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代表作:《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等,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全部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