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集資料的重要性
搜集資料和積累知識重要性
1、科技資料是科學研究的「成炊之米」,無價之寶。
2、
通過搜集資料和積累知識,可以找到前人或他人研究的終點以及在終點所取得的成果,從而找到自己進行研究的起點。
3、科研資料,直接關繫到科學研究的速度和有無成果的問題。
4、科研資料、情報資料關繫到科研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迅速提高的問題。
5、科技資料是選題的基礎和完成選題的重要保證。
6、搜集和積累單純的科技傳播媒介資料,對科技的發展和經濟建設也有深遠影響和重要意義。
7、通過搜集資料和積累知識,還可以糾正以往所作出的錯誤結論或錯誤推測。
8、搜集資料和積累知識是進行情報調研的前提,是進行科技決策的依據。
9、搜集資料和積累知識,提出問題→再搜集資料→提出預測。
10、從資訊理論角度論搜集資料的重要性:有輸入,才有輸出。
2. 如何收集資料
(一)方法指導
怎樣圍繞課題查找資料
查閱文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而這一技能是隨著你的不斷查閱而積累起來的,你必須親自去嘗試才能得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你。查閱文獻時不僅需要耐心、細致、仔細,還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並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而不是到圖書館東抄一段,西抄一段。
為有效地進行文獻的查找,應該按照下列過程進行。
1.對課題提出一系列的疑問,然後分析這些疑問與課題的關系,以確定想要查詢的信息或問題是某一數據、某一概念還是某一觀念等。
2.根據這些問題或信息的性質選擇檢索工具,即確定是通過網路全書等參考性工具書,還是通過報刊索引等檢索性工具書進行查找。
3.確定檢索途徑,即去本校的圖書室,還是去本地區的圖書室,或者向老師或有關專家咨詢。
4.選定檢索方法,即從最近出版的書籍和期刊開始往前查,還是限查某幾年的書籍和期刊等。
5.利用檢索工具書所提供的查找線索進行查找。
6.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獻,就可以去索取該文獻。
7.閱讀文獻,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文獻資料的整理加工
從事科學研究僅僅會查閱資料還不夠,還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處理信息,它包含整理和加工兩項工作。
1.整理
查閱到有關的文獻之後,把它進行摘錄(標明出處,包含書名或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出版單位、版本、出版時間,還有期刊的年號、期號,報紙的年、月、日等)或復印,然後按順序排列、歸類。
摘錄可以寫在筆記本上,也可以寫在卡片上。但筆記本不便於資料的歸類整理,而卡片不僅便於歸類整理還便於查找、使用和攜帶。卡片紙要大小一致,一張卡片只記一個觀點、事例或問題,每張卡片上的內容都要標明出處。
2.加工
只對文獻進行分析思考,然後剔除假材料,去掉過時、重復的材料。對有價值的材料進行研究,這個階段往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寫批語,做記號,寫提要,做札記,寫綜述。
寫批語,就是在所摘錄資料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見解、解釋或質疑。
做記號,是讀者對重點、難點、精彩之處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劃上的各種標記,如直線、曲線、紅線、波浪線、圓圈、括弧、著重號、問號、感嘆號等。
寫提要,就是對包含各種信息的研究文獻進行總結。即把原文的基本內容、主題思想、觀點、獨到之處或其他數據,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做札記,就是在筆記本上隨時記下自己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和各種想法。札記不求形式,你可以隨時隨意的記下你在閱讀時引發的思考。做札記的好處在於能更好的幫助你去記憶和思考。
寫綜述,就是匯總你所查找的某一類別的所有資料,然後進行加工處理,內化為自己的結構體系寫成的一份報告。每一份綜述實際上就是一項研究報告,它能為自己或別人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二)給學生多種主題,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主題,通過幾種方式,搜集盡量多的資料,並能恰當地應用在寫作中。
1. 我來說魯迅
魯迅先生作為現代文壇的鬥士,他以筆為槍,把對當時社會統治的黑暗腐朽、民眾的麻木不仁都進行了沉痛的抨擊,他是文學家,更是個不折不扣的革命家。那他那不平凡的一生中有多少讓人感動和震撼的故事?對他這偉大的靈魂,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情來尊崇?組織學生以「了解魯迅」為專題,到圖書館去查找有關魯迅的生平經歷、文學創作等資料。以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用自己語言藝術的加工和提煉,在班級的故事會中聲情並茂地將給大家聽。
2. 讀中有天地
魯迅先生的創作很多,其深刻的思想、尖銳的筆鋒不是刀槍勝似刀槍的刺入敵人的胸膛,也許他不是戰場上的勝利將軍,更不是冒槍林彈雨的士兵,但他卻讓仇視他的人膽怯,敵視他的人無奈,他也讓信任他的人以生命相托,讓尊敬他的人擁有無限精神營養而不斷在斗爭的道路上前行。組織學生查找魯迅作品,選讀感受最深的一部,做讀書筆記,在召開班級讀書報告會上進行討論和交流,談體會最深的一點,提倡學生提出不同見解。
3. 漫步人物畫廊
魯迅筆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可以說是描盡當時社會的眾生態,請把他作品中人物做以整理,並進行簡要的形象分析,在讀書課上與同學們交流和交換積累,盡量做到全面,然後裝訂成小冊子,對魯迅作品的人物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4. 在積累中收獲
以魯迅的一篇文章為例,組織學生利用網路查找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字詞理解.內容介紹.有關評論.等內容,做一份簡單但很全面的預習筆記.課堂上比較一下,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認識到資料搜集的用處,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對知識的積累將會幫助很大。
5. 小小資料員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確,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花鳥魚蟲總會引起人們無限的情思,於是,歌詠自然萬物的優美篇章油然而生.我們究竟能搜集多少呢?組織學生到電子閱覽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利用網路搜索,查找此類篇章,建立自己小組的資料庫並且分門別類,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資料庫更全面更系統?並在課下選出一類較有特點的篇章進行賞析或評論。
6. 走進自然
組織學生查找關於長城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假期登上長城,親自領略那「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組織學生走進自然,走進名勝古跡。去感受自然風光的旖旎,去接受人文氛圍的洗禮,學生在實地可以采訪當地的老人,講述有關的傳說故事,可以做文字筆錄或是實地拍照。活動後可以交流心得,展示考察結果及搜集的有關資料,也可以組織學生游覽家鄉附近的人文景觀或是名勝古跡。
7.知識大比拼
組織學生分成兩組比賽,在搜集有關長城的知識的基礎上,在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分別列出有關長城資料的幾個內容題目,例如:有關對聯、古詩及相關知識等,由雙方派出代表,進行問答、搶答等方式的知識競賽,讓學生能在相對輕松愉快的氛圍在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
3. 如何圍繞選題來查找資料
【編者按】:對大學畢業生來說,論文的寫作相當重要,寫好論文會給大學生活一個完美的句號。精品學習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關於論文的寫作指導,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語言文學專業論文寫作的前提是資料,沒有資料,就寫不成論文。怎樣把資料搜集工作做好呢?語言文學專業學術論文寫作的資料收集要圍繞課題充分佔有資料,怎樣才稱得上「充分」?有人對碩士、博士論文的寫作作過統計,一般情況下,碩士論文應綜合100-150篇文獻,博士論文應綜合150-200篇文獻,大學本科生的論文應綜合50-100篇文獻。事實上,大一點的選題,參閱的文獻還要多,小點的選題,參閱的文獻要少一些。查閱文獻的量,要根據選題的大小而定。另外,是否充分,還要看搜集了哪些資料,是怎樣搜集的,不純然是一個量的問題。要充分佔有資料,下面幾點值得注意:搜集資料要全面,資料不全,會影響論文質量,有時甚至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怎樣才稱得上「全面」呢?那就是圍繞選題,將選題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材料搜集到。以研究某一個作家的創作為例,比如說研究杜甫吧,可能性的思路是杜甫創作的全部詩文,杜甫的身世經歷,創作的背景材料,包括作者本人和親友記載及時代背景,可資對比對照的資料如杜甫之前的詩文創作、同時代人的創作、同類題材同類風格和同類題材不同風格的創作等,作家創作對於後世的影響包括好的影響和不好的影響,作品問世後人們的評價和研究,研究過程所要涉及的有關的理論材料。搜集資料,不同課程不同選題所需要的資料是不同的,要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觀念,不能漏掉某一方面的內容。如果一時還搞不清楚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資料,可向指導老師或有關專業老師請教,制定一個搜集資料的綱目,以免疏忽遺漏。搜集資料要全面,還包含客觀公正的含義,搜集材料不能預定框框,符合自己觀點的材料就要,與自己觀點相悖的就舍,不能只注意事物積極的好的方面,而忽略其消極的不好的方面,不能只注意事物的主導方面而忽略其次要一些的方面,也不能只強調事物的次要方面而忽略其主導方面。搜集資料必須尊重客觀實際,不能不顧客觀事實隨意剪裁取捨。
4. 如果現在進行學位論文的寫作,怎樣選題選題成功後怎樣圍繞題目進行資料搜集
選題成功後怎樣圍繞題目進行資料搜集
擅長的 一的上次的
5. 論文答辯題目回答1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 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 寫這篇論文時是怎樣搜集有關資料的
淺析商務談判中語言運用的技巧
高手解答!著急幫你做.
6. 一、課題資料的內容
課題資料是指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全部資料,是科研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如實地記載了一個課題從策劃、立項、研究到最後結題的全過程。它不僅是課題成果的佐證材料,課題驗收的重要依據,更是開展科研工作的保證。從目前中小學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的基本情況看,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六方面資料:1.
基礎性資料:此類資料涉及課題研究的前期調查、假設、課題論證、最終選定等,是反映課題研究基本情況的資料。
這種基礎性資料主要包括:(1)課題申報表和評審議定書。(2)課題立項通知書。(3)課題實驗教師基本情況調查表,如學歷、專業、教齡、教學水平、已取得的教研成果、研究專長等。(4)課題實驗研究對象登記表及名冊,包括實驗對象的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家庭成員、家庭住址、父母職業、個人興趣、愛好、性格、文化程度等。(5)教育科研各項規章制度。(6)課題開題論證報告和課題研究的方案(包括方案的修改稿)。(7)課題研究運作的各種審批手續。(8)各種調研問卷、實驗記錄資料。(9)研究對象和參照對象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後的智力、能力、知識等方面的檢測或調查資料。(10)專家的論證材料和鑒定意見(開題、中期、結題三階段)。(11)課題研究各階段查閱和學習的文獻資料目錄。2.
計劃性資料:此類資料涉及課題研究的整體設計與部署,是整個課題實施的藍圖,對課題研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包括課題研究各階段所形成的各類計劃方案,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主要設想和調整等方面的內容。
具體來講是指:(1)課題研究的總體設計與實施方案。(2)子課題的研究方案。(3)課題組個人的研究計劃。(4)研究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工作計劃。(5)各年度課題研究計劃。3.
過程性資料:它是課題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資料,也是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關鍵性資料。這些資料比較繁雜,重在隨時隨地地搜集、積累與整理,特別要注意研究過程中的原始數據與資料。
大致包括以下內容:(1)各學年課題研究進展報告。(2)每一階段重要的活動記錄材料或階段成果記錄(包括研討、交流、展示、發表或社會反響方面的內容)。(3)中期總結報告或檢查材料(對研究過程進行階段回顧和總結的各種情況記錄)。(4)有關領導、專家及上級教育科研人員的咨詢活動記錄、聽課記錄等。(5)研究過程中對研究對象的全部觀察記錄、調查材料、測驗統計等。(6)研究全程中各階段的教學設計、研究方法設計、檢測評價試卷、問卷及檢測所得的一些數據資料。(7)研究中異常情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的記錄。(8)典型實驗課紀實、教案、課後分析研究記錄。(9)參與課題研究人員的記錄、隨筆。(10)研究過程中自製和引進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電教軟體及其他教學材料。(11)與課題研究有關的活動的文字、照片、錄像、光碟、錄音等記錄資料。(12)研究過程的大事記。4.
專題性資料:專題性資料是課題研究過程中,圍繞一些事關整個課題運作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所形成的資料,它對課題的延伸、拓展與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主要內容包括:(1)專題學習材料,包括學習資料的原件、讀書筆記和文獻綜述等。(2)專題講座材料,包括主講人的講稿或錄音、講座中互動式交流的談話記錄等。(3)專題研討會材料,包括研討會會議議程、講話人的發言稿、研討課的教案、研討交流的記錄、研討會會議紀要等。(4)學生的專題性作業。5.
效果性資料:效果性資料主要是對課題實施的階段性、終結性評估時得到相應的資料,這是形成最終成果的主要資料。主要包括:(1)研究對象個體或群體變化的資料,如成績考核、心理測試、有關素質和態度的檢測統計分析。(2)有價值的學生作品、獎狀等文字材料的原本或復本,音像製品或實物製作。(3)社會各界(包括專家、教師、教育行政領導、家長、學生、新聞界)對課題研究的直接或間接的評價。6.
成果性資料:或者叫總結性資料,涉及課題實施的各個階段與課題研究結束的各類總結,對課題終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義。主要包括:(1)課題研究報告。(2)課題研究工作報告。(3)課題研究各階段形成的階段研究成果,包括調查報告、論文、經驗總結、專著等。(4)其他物化成果,包括教案、文集、課件、音像製品等。(5)研究階段或最終研究成果的獲獎材料、證書、作品等。(6)課題實驗教師發表、交流、獲獎的文章。(7)在報刊上發表過的有關研究內容的論文、簡訊(包括他人對本課題的有關評價)。(8)申請驗收報告。(9)課題驗收鑒定書。(10)成果推廣應用材料等。
課題資料中有了這些材料,不僅使文檔豐富而有質量,同時,它還可以使課題實驗者對各個研究項目有細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課題研究者將研究流於形式,為督促與檢查提供了事實依據。
課題研究過程中,資料的佔有量及資料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決定了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課題研究資料,是課題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首先,要明確課題資料的分類方法,按類別進行收集、整理、保持。
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收集資料要有目的性,尋找自己最需要的內容,整理資料要耐心細致,把收集到的資料放在相應的類別中,按日期作好順序編號。最好准備個筆記本,先把類別寫出來,然後把手中已有的資料,按類別編寫在相應的目錄下面,以後每增加一份資料,就在相應的內容上補充寫明白。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直接裝在專門的檔案盒中,在盒蓋上寫出標記名稱,每個檔案盒中做一個小目錄,這樣打開盒蓋就知道里邊都裝了哪些內容。沒有檔案盒也不要緊,可以把資料分好類放在不同的紙袋裡,簡易的方便袋裡也行,方法是相同的。當你明白了上面的內容之後,你就懂得了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就知道該怎樣去做了。
在所有的資料中,有些是現成的資料,如實驗方案、立項報告、審批表、實驗課教案、學生有關作業、學科研究課活動記錄、參加學術會議及收獲、學生比賽獲獎情況等。大部分資料是要自己按要求書寫的。寫的時候要按照課題研究所需要的內容去補充,自己不會寫或寫不好的方面,也可以到網路上面去查找,但一定要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使內容完整,符合實際,切實可行。
其次,課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貴在堅持。
課題研究一般都包括三個階段:准備階段、實施研究階段和結題驗收階段,一般情況下要進行三年時間,有時還要更長時間才能結題。這樣時間一長,剛開始的熱情就會減弱,就會產生惰性:反正沒來驗收,「趕趟」,等到時候再收集、整理也不遲。這樣一來,等到驗收的時候,就會手忙腳亂,缺東少西。所以,日常堅持是很重要的。其實,收集資料的過程同時也是整理資料的過程。在學校工作中,每學期初都要寫一份工作計劃,每學期期末都要寫一份工作總結。課題研究的計劃和總結與日常教學相比,內容可長可短,也不必寫的太拔高,不需要寫太多表揚自己的話。我們可以直截了當地寫清楚這學期自己計劃完成幾件事,大約在什麼時間完成,以什麼方式完成,到期末時對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達到預期目的。沒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慮轉到下一學期繼續執行,還是取消這個計劃,重新考慮新的計劃。這樣一想,你就會很輕松、很愉快。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做著教學研究的工作。我們可以把每個學期所做的具體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記錄下來,歸類到自己的課題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開課教案、教學反思、教導處安排的各類教學活動、學生作業、試卷及卷面分析等。這樣,我們的研究就可以變得內容充實,變得科學嚴謹。在這樣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研究就會信心百倍。在課題驗收之前,我們再把手中資料整理一遍,做一個詳細的目錄以便檢查,自己也可以查漏補缺,使課題順利結題。
最後,結合我自己的做法,談一點體會,供大家參考。
在你的身邊最好准備三個本:
第一個本是教研活動記錄本。把每一次參加教研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都記錄清楚,把要解決的問題依次列出來,然後逐步解決,把解決方案和結果形成文字資料保存。
第二個本是聽課筆記本。記錄自己在本校和校外所聽到的所有同學科的各種課題、課型,包括所發的教學簡案、所做的課件模式等。這些是自己日常教學的參考資料。每次聽完課後,最好都能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進行個案修補,把優點採納進來,不足進行修訂。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喜歡記錄自己教學思想的好習慣。到自己講課時,你的手中就會擁有很多資料。在選擇課題、課型、設計教學過程時就會得心應手。
第三個本是教學摘錄、心得體會本。我們做教師的,每天都會看一些教學參考資料,里邊也會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我們把它摘錄下來,經常翻閱。每看一遍就會有新的感悟、新的體會,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更會產生和激盪出一種新的思想。把這些鮮活、生動的資料記錄下來,等到我們日後寫論文的時候,寫教學反思、經驗材料的時候,或者參加教學競賽的時候,就會用到。這樣,我們的教學也會不斷進步,日益成熟。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心人,都是喜歡思考的教師。細心、恆心加耐心就等於成功。相信大家會做得更好,也會堅持得更好!
7. 搜集生活中有關方向的資料
我家是北房,座北朝南。
大門開在西面。學校在家的東邊。
父母住北屋,我住西廂房。妹妹住東廂房,衛生間在南面。
小超市在我家的西南方向,公園在家的東北方向,公交車站在西南方向,銀行在東南方向。
8. 父親樹林和鳥圍繞課文我搜集了一些相關資料有哪些
父親,樹林和鳥圍繞課文搜集一些父親在樹林里和我一起去看鳥